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三语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准 实 活 积累和运用
第一部分复习原则:准、实、活
一、准
教学目标定位要准,多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注意培养严谨的书写、思维习惯,积极的作业态度。
复习目标(内容)定位要准,共同制定复习计划,据《考试说明》,明确采分点(知识、能力点)考好,增素质,明确复习的每一步骤中,我要做什么。
复习主体定位要准,是学生复习、总结、提高、考试,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行为定位要准,引导和激励,组织和策划,指导和点拨。
二、实
梳理知识(方法)实:胸有成竹,对《说明》所及知识、能力了然于胸。
时间安排实:不乞求占用过多的课外时间,争最大的课堂效益,具体的知识(方法)均有相应的典型材料,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复习行为实:认真,严谨,做好每一项复习。
教师指导实:既引又扶。指导(教给)科学归类、记忆、思维方法。提供一套知识能力卡片。
三、活
复习方法活:分工、合作整理识记型知识,如字词、默写段(篇),文言实词、虚词。
指导整理阅读、写作知识和方法卡片,为能力型题目打基础。组内外书面和口头交流,典型发言,张贴学生出专题试题,出一份综合试题。
思维方式活:整体感知多角度思考(三个联系)
联系相关文体知识
联系多种思维方式,正向(相关)思维,反向(相关)思维
联系生活
第二部分复习行为
根据《考试说明》识字、写字和积累运用占分15%、阅读和写作各占45%和40%及课外阅读材料占90%的要求,复习思路如下:
一、吃透《考试说明》,师生共同制定复习计划
如第一轮两个月,8周,40课时。
1、识字与写字。音、形、辨别常见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书写正确、端正、准确,7%占分、时间,3课时。
2、积累与运用。修辞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篇段默写、了解(课标)建议阅读的课外读物。约8%占分、时间,4课时。
3、阅读。一般阅读要求:感知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有自己的心得,脉络(部分间联系),段落中心句和关键性语句;作品人物和情景的独特体验、富于表现力语言的品位;记、描、说、议、抒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及在不同文体中表达作用。
4、写作。一般:表达方式选择、先后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联想与想象。专门:“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明白清楚”。“写简单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据文章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扩写、续写;变换文体或表达方式改写;一般应用文,格式正确,语言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40%占分、时间,16课时(穿插在阅读文章中)。
5、第二轮一个月,20课时,练评4套试题。
二、改变复习方式,教师从事组织、指导、激励等服务工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识字与写字(3课时)
学生用一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生难字词搜集整理。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注音,体会意义,后2课时组内外全面交流、互抄,形成个人的初中常用汉字库。在以后的复习课中,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张自认为能考的生难字词10个,用2分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由学生选若干张张贴与教室固定位置。
(二)积累与运用(4课时)
学生写“常见语病及例句”、“常用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等知识卡片在小组内交流,形成个人的文学常识库。
(三)阅读(18课时)
1、指导学生写如下知识卡片并在组内交流,选优秀者在教室固定位置张贴:
①段落内部层次关系及例
②小说常识
③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
④记叙文(消息和通讯)、说明文、议论文、文体知识
⑤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生选记、说、议各一段文字仿中考出题,组内外交流互考,学生评出优秀试题及参考答案若干,贴于教室固定位置。
(四)写作(16课时)
1、学生写记、说、议等写作知识卡片并交流。
2、学生写记叙文开头结尾几种情况及例卡片并交流。
3、学生收集论据资料卡片(每人一专题,在组内外互抄张贴)。
到了初三,每所学校都在为打赢中考之战做准备。但是,初三语文复习课课堂模式往往很陈旧,师生之间交流方式过于单一,情感交流有限,复习内容大量重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教学陷入被动,语文复习成效甚微。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不仅需要老师老曲新翻,旧调新弹,更需要实现复习的高效。所谓“高效”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高效复习就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收获知识,培养习惯,提升能力,促进成长。
二、初三语文高效复习的策略
1.建设高效课堂模式,有的放矢
奥苏伯尔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定教,语文复习高效课堂模式可分成五步:先学―合作―展示―精讲―拓展。
先学:根据复习知识点、能力点事先做好导学案,提前1~2天下发,学生独立完成,课前老师批好全部导学案。
合作:根据导学案组长领衔有规则、有计划地开展合作探究。小组内选人记录问题,包括:共性的问题,规律性的问题,富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易忽视的问题等。
展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投影仪成果展示;学生随机上讲台当小老师;组内或组与组之间的互助式的回答等等。
精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语文老师进行针对性讲解,无疑不教。
拓展:根据课堂生成的疑问和存在的知识漏洞,选择有针对性的当堂训练。
2.构建活力课堂,成立学习动力小组
(1)建立学习动力小组的依据。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两条基本理念。课堂是否有活力,取决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杜威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通过做而学。”高效课堂就是要转变少数人发言的传统课堂模式,调整学生听课的状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自觉地动起来,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中求知,成长。
(2)具体操作。
每班分为若干组,每组6~8位学生为宜,小组建构要充分体现“男女比例协调、成绩优劣互补、性格差异合理”的原则,同时要选好组长。语文课座位安排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要创设组名、编写组歌、制定组规,并明确分工。以组规为例,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发言最好让平时沉默的孩子先开口,让成绩偏弱的学生先发表见解,讨论不能游离话题等等。
(3)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是关于小组评议表的制定。内容包括小组独立思考、参与程度、质疑问难、阶段检测、自我反思、整改措施、小组评定等。根据这些内容语文老师制定好表格,每天填一次,每周五上交语文老师。
二是关于小组评定和考核。为了增强小组长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我们专门开展了隆重的“笑脸”佩戴仪式,每个组长胸前佩戴一枚“笑脸”徽章,仪式中最重要的程序是组长在讲台前站成一排,右手握拳,左手放在“笑脸”下方,斗志昂扬地向全班同学宣誓:“我热衷于为同学服务”。教室文化布置也专门开辟了一方语文高效课堂表彰园地,学生们把它取名为“奋斗的足迹”,人人上榜,个个都有收获荣誉的机会,根据小组长和我的记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表扬,把学生们获得的各项荣誉,用语文专用“笑脸”刻章神圣地在自己的格子里盖上一个个笑脸。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是教师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小组合作交流能帮助组员解决很多问题,锻炼表达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节省课堂时间。但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复习中的有些问题必须由老师点拨引导,这就是复习模式中的“精讲”环节。“精讲”的内容从何而来呢?需要教师做好组织者的角色,做到四“勤”:腿勤、手勤、耳勤、脑勤。
三、初三语文高效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前,教师必须对导学案完成情况做书面记录,写好点评。对共性、规律性、易忽略的问题提前做好详尽备案。根据知识漏洞选择好拓展复习训练资料。
课堂合作交流时组员必须具体说出自己的解题思维的过程及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组长学会耐心倾听,教师及时点拨,作必要的提醒。
德国学者福利特纳认为,教育即“意义的生成:教育即不断以新的视界取代学生原初视界的过程。”语文教师必须对重点、难点要讲透讲深。发散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思维,在运用知识审题、解题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智能体系。
2.处理好组长与组员的关系
组长是高效复习课堂的核心,课前课后的辅导必须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课堂合作探究强调“人人参与,弱者优先”的原则;组长要耐心仔细地帮助组员解决问题,课后及时在评议表上记录组员的当堂复习课的语文学习情况。对表现进步的学生要进行组内表扬,佩带笑脸,对表现退步或持续不前的学生组长要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3.处理好复习导学案和课堂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 初三语文 读写复习 自学能力
一、制定教学目标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归宿,那么在初三学年教学总目标的制订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必须成为目标制定的“灵魂”。
(一)对具体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和背景知识分析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成“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层次。情感领域又分为五级:①接受、注意;②反应,指乐意参加或主动参与;③价值化;④价值观的组织;⑤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在初三语文读写复习阶段,学生通过前两年系统的语文读写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写作知识,在单篇课文的局部领域,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强。比如,让学生分析比喻、拟人等重点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常常会有透彻而另人满意的答案产生,有的甚至能超过预设的正确答案。在情感上,经过多年语文学习,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和注意,但是相当多的并未达到主动参与的程度,甚至因为前文说的“审美疲劳”而抑制了情感目标的进一步达成,并对认知目标形成影响。因此,如何将这些上升到“综合”、“评价”的高级能力层次,如何将学生学习语文读写的情感继续发展为主动参与以及价值化和性格化,就是初三读写复习的要义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初三语文教学任务不谋而合。
(二)初三语文教学核心目标制定
1.制定由阅读知识技能向阅读方法习惯迁移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目标
“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其实,如果在初三未雨绸缪,注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初步应用、鉴赏能力,就有助于高中语文读写教学的开展。在比较初中课标的“理解”和高中课标的“应用”、“鉴赏”层面的目标中,笔者把初三的语文阅读目标定位为由阅读机械知识技能向阅读方法习惯迁移的初步应用、鉴赏层面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目标。
2.制定由阅读技能向写作技能迁移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目标
在初三的读写教学中,教师还要统筹制定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目标。“劳于读书”,确可“逸于作文”,这不仅能合理利用初三原本有限的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更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读要有“法”,才能读出效果。阅读时积累的大量知识和技能,首先要变成固定的阅读方法和习惯,然后需要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加以重组,方能转化为写作技能。“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
3.制定由应试技能向持续学习能力迁移的引导教学目标
当然,初三语文读写复习还有其特殊的阶段使命,就是要接受“中考”对该阶段读写教学的评价,也就是说,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教学必然要承担起一部分“应试”任务,因此也必然对学生进行应试的技能训练教学。但是,教师不能把应试目标就完全代替初三读写复习教学的全部目标。相反,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由应试技能向持续学习能力的迁移。在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当中,各地中考自身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新课程的理念。目前中考已注意“通过考试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初三语文教学仍然处在初中学段,因此教学核心目标的制定仍然要延续初一、初二的语文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仍然要注重学习者的情感愉悦,但是因为它有让学习者养成自己在复习中梳理知识的习惯,掌握灵活科学的复习方法,进而发展为能力,所以更要突出对学习者的读写复习方法和习惯的引导培养,还要兼顾对学习者应试技能的训练,以显示出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教学的阶段性特点。
二、挑选教学内容
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恰当,既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在水平’,又要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衔接。这告诉教师在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思想去指导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时,对教学内容更要进行精心筛选,力求做到新旧结合、内外兼有。
(一)用好具有“导读”功能的初三新课文
“新”是指初三语文教材中的新课文等新语言材料。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为了把新的学科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中去,教学者可准备一种先于课程内容呈现的包容性较大的引导知识,称为“先行组织者”。初三的语文教材用好了,就既能对前两年学习内容起到复习作用,又能对原有学习内容起到扩展作用,更能对后续学习起到一种“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目前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有些语文教材,在编写时较好地注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连贯性,特别是在初三的教材编写上,更是注意到了在前两年教材内容上的总结和提高。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用足、用精教材,让教材起好“导读作用”。
(二)整合具有“连导”功能的初一、初二旧课文
以往初三语文课教学的流程是先快马加鞭地把初三两册教材作为新课“赶”掉,然后开始紧张的第一轮、第二轮复习。当教师把初三的新课传授和旧课复习合二为一时,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时间,使繁重的新授与复习任务得以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又能对初三导读材料起到补充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初三“举一”,初一初二“反三”;有时则正好相反。最终能把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重新分类汇总,从而形成阅读和写作相关类型文章的“接连”反应,使教学引导产生链式反应的效果。
(三)筛选具有“扩导”功能的课外导读材料
前面说过,初三语文之所以会变成“中考语文”,还和这时期大部分教者忽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关。尽管初三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但并不能因此而抛弃了这一“源头活水”。在初三继续指导学生进行好课外阅读,形成内外结合,对于学生的后续语文读写学习,更能起到量上的积累,是初三语文读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扩充,也是更高层次的引导。
三、结论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方法的选择必须反映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既主动又有效。初三学年,是学生情绪出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发展时期,他们的反抗情绪强烈,也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为最低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唤醒主体、激发学生的读写学习潜能,使其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85-01
提高初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是语文复习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切实提高初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细准确备课,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在初三语文复习中,要打造一节高效的复习课,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精细准确的教学准备必不可少。包括:1.备考纲。考纲与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的出发点。在教学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专题前,仔细阅读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中考的命题走向、考试要求、考点和重难点,并据此整理出每一课的知识点和复习目标。2.备教材。教材是语文复习的主要文本资源,有效的复习要求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指导学生在通读―精读―专读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并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3.备学生。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务必要充分而准确地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施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
二、“导学案”深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教师编印“导学案”,课堂伊始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复习目标、自学提纲进行知识梳理―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复习成果―师生评判(质疑讨论),对学生梳理不当之处进行必要的点拨―检测自学效果―教师依据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精讲,主要讲学生不会的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学而再练,当堂巩固后再延伸。“导学案”教学模式深入课堂,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归纳、学会表达、主动发展、形成能力,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优化复习方法,激活课堂气氛
根据复习课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复习方法,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复习文体知识时,我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结构图状(问题树、图文结构、气泡图、鱼刺图……),对各类文体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班内展示交流点评并由学生自己评出最完整、最科学、最美观的作品。这样,既使学生对文体知识有了更具体、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又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复习文章修改时,教师课前选取典型的文章,布置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修改,并归纳出文章修改的方法。小组间交流、点评,教师则适当地引导,适时地点拨和恰当地评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对文章修改的要求、方法与技巧、注意事项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四、运用“微笑教学”,营造和谐民主课堂
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情绪紧张,课堂气氛总是要比往常显得凝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产生学习兴趣,使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微笑教学”在我校推行已有十余载,教学效果显著,是我校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课堂上教师的微笑,意味着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学生,能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中运用微笑教学,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紧张害怕心理,让他们在安全、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复习古诗文的文言实词这一专题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任务一布置,大部分学生都面带苦笑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中,只有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学生张某不时掩嘴窃笑。我走近一看,原来张某正捧着一本《中外幽默》看得乐不可支。发现我站在旁边,他有一丝慌张,只露出羞愧的笑容。我并没有板起脸孔批评他,而是面带微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在复习时,非常注重劳逸结合,我看同学们现在也有点提不起精神,你们需不需要放松一下?”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需要。”我趁机说:“下面欢迎张某为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和期待的眼光中,张某绘声绘色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在学生们开怀大笑之后,我又微笑着对学生说了一些发自肺腑的激励之语。听了之后,学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而张某也自觉地把课外书收起,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主动与其他组员讨论交流。学生的复习成果也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料。运用微笑教学,能创设一种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和交往的氛围,如能因势利导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则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初三语文;复习
在初中语文的复习课教学中,很多教师也许很有体会,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很多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效率十分低下。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复习的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学生缺乏新鲜感,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十分陈旧老套。教师应当发挥每节复习课的成效,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实现有效复习。
一、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合作交流活跃气氛
在复习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感和任务的繁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潜心研究心理发展特点,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复习之中,提高复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的累死累活,学生在课桌上听的无聊枯燥,课堂的效率极其低下。这是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一直是自己的“个人表演秀”。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自然会觉得课上的很无聊。这时教师就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形式,将学生编为小组制,将问题交由小组去讨论。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在情景陷入尴尬境地时及时补救,而将主导权交给学生,不要干涉学生发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下进行学习,让他们不知不觉的由被动接受转换为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一模式中来。问题在经过学生的交流讨论之后,得出来的解决方案也许有很多种,但是如果单凭老师讲解只能够有一种,这正是思维的火花迸发出的结晶。这几种解决方案无论对错,都是经过学生开动脑子得出来的成果。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得到了锻炼,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等实际情况,研究出合适的分组办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科技的力量,将课堂打造的充满活跃的气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现在多媒体科技被广泛运用,多媒体借助大量图、文资料,声情并茂的展示课堂知识,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将知识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类型,直观有效,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广泛进行阅读 激发阅读兴趣
在初中的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归纳好复习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将语文基础知识字形拼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作文写作等四个方面列为复习重点,针对重点着重开展有效复习。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内容复习,教师要以纲为纲,以教材为基础,紧紧扣住字形拼音词句的要点,加强对字音字形、文学修辞方面知识要点的巩固,特别是要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全深入的掌握,打牢坚实的基础。而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复习中,教师不仅要合理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对于文章段落的理解,在较短时间内搜寻到文章的有效段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阅读方法技巧,特别是要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方法。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读。”具有一定量的阅读量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不自觉地会形成自己的一种阅读方式和方法,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会更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时也能够熟练地驾驭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题材和文章,对文章的脉络构建和整体思路方面也能够快速而准确的进行把握和归纳。那么,如何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大量阅读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向他们适当的推荐一些课外书籍。久而久之,由教师方面硬性要求的“要我读书”就会慢慢转变为学生自主能动地“我要读书”。长期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帮助学生广泛进行阅读,是学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起长期阅读的习惯。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学生如果只是一目十行,不积极思考,不进行深层次的动脑,肯定只能是事倍功半,效率极其低下,不可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教师在鼓励其大量阅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的能力的培养。理解是一种方式和能力,这也符合阅读所要达成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生以后培养走进社会所需的必要能力做好充足准备。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改革创新活动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教师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尽可能的得到更高的分数,而由此转变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并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不再是传统教学下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死板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向上的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