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文化

茶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茶文化

茶文化范文第1篇

唐代幽州出了个茶“亚圣”

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除了“茶圣”陆羽,还有个被称为“亚圣”的人,他就是卢仝。卢仝(约795年~835年),号玉川子,唐代幽州范阳人。他不仅是唐代著名诗人,也是最优秀的茶人。卢仝虽属范阳世家大族,但他这一支大约已没落。据说他家境贫寒,但读书却很刻苦,年轻时曾隐居少室山,不愿仕进,却成了著名诗人。其诗风独特,近乎散文,多针砭朝政,反映民生疾苦。卢仝这种清高致远的性格,使他与茶文化相通。

卢全在茶艺方面很有造诣,但他之所以被称为“亚圣”,是由于他留下的一首著名的茶诗,这便是《走笔谢孟谏仪寄新茶》。其中几句写道:

一碗润喉吻,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生平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安知亿万苍生命,

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向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在这首诗里,卢仝用饱畅洋溢的笔墨描绘了饮茶过程中逐步提升的意境。“一碗润喉吻”,还只是物质的功能,“两碗破孤闷”,已开始对精神发生作用,用茶浇开了心中的块垒。三碗喝下去,神思敏捷,李白斗酒诗百篇,卢仝饮三碗茶便有“文字五千卷”。喝到第四碗,便激起精神的力量,生平所见不平之事激荡着每一根毛孔。待饮至五碗、六碗之后,便有通仙得道、飘飘欲飞的感觉了。但是,天有风雨,人神阻隔,何况他又感到自己不能抛下亿万苦难苍生。所以,最后笔锋一转,请孟谏仪转达对亿万贫苦茶农和百姓的问候,希望他们得到休息。卢仝把幽燕文人治世的传统与茶清致雅丽的文化韵味结合起来解释茶道思想,这是他最大的贡献。后世北方茶人大多沿着这条轨迹发展,而北京茶文化也更多了些淳厚、积极的色彩。

“千叟宴”把茶的礼仪推向空前

“以茶表敬意”“以茶明伦序”和以茶会友,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自唐宋以来,宫庭内便常举行茶宴。不过,最大规模的宫庭茶宴还是出现在清代的北京。满族得天下于马上,但人关以后便尽量效仿中原文化。特别是乾隆皇帝,雅好诗词,到处附庸风雅,对茶这种清雅的文化自然是不能不爱的。据说,有的大臣奉迎乾隆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却悠然接道:“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常组织文臣在重华宫联句,参加者共18人,每人四句,临场由皇帝出题限韵,诗成赏茶并赐珍物。不过,最大的茶宴还是“千叟宴”。

“千叟宴”早在康熙朝便开始了。康熙五十二年,适逢60大寿,各地官员为拍皇帝老儿的马屁,鼓动一些老年人入京贺寿,于是,康熙决定举行“千叟宴”。不过,这首次的“千叟宴”并未在故宫之内,而是在畅春园举行的。当时,有65岁以上的退休官员、文武大臣及士庶共1800余人参加。我国对茶的评价向来比酒的地位高,有“茶在酒上”之说。所以,“千叟宴”的内容首先是要品茶,然后才进些食品。况且,这么多的“退休老头儿”也不胜酒力,所以更要以茶为主了。大宴开始,乐队奏丹墀清乐,膳茶房先向皇帝、太子进茶,1000多老人们行礼,然后与宴者才能共饮。既表明臣下对皇帝“以茶表敬意”,又体现皇帝对臣庶“以茶示雨露均分”的美意。有了这次大茶宴的鼓舞,到乾隆时兴致更高,于是屡屡举行“千叟宴”。最大的一次人数多达5000人,在故宫的乾清宫内举行。乾清宫内摆布不下,又将寿宁富、皇极殿辟为宴席之所。这样多的人饮茶自然很难体味茶的清雅韵味,但却把以茶为礼仪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茶宴后,饮茶器具皆赐与会者。几千人的茶会,赏茶、赐具,也只是皇家才有的气派。这大约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各国集体茶会的冠军之作了。

上行下效,皇帝如此重茶,大臣、文人自然纷纷效仿,于是,京城上下,处处饮茶。宫廷内还保持北京民族的习惯,多饮奶茶;而官员与文人则多饮绿茶和花茶,讲什么“明前”“雨前”,普通百姓,虽只能买些低廉的花茶,但亦不可或缺,还称之为“高末”。北京人是很讲礼仪的,来客敬茶是普遍的习惯。当然,也有官员们制造的陋习,比如,有客来访,主人不大欢迎,或是谈得不耐烦了,便端起了茶碗,这叫“端茶送客”。但总的来说,茶在北京是礼敬、亲和的象征,虽然没有江南茶那么细腻、清雅,但更多了些质朴、实在。

北京的茶馆文化

北京在很早时就出现了茶馆,明清时已遍布京城。清室灭亡,宫廷茶文化衰落。而到民国以后,由于都城的南迁和军阀战乱,文人煮茶品茗的雅兴自然也减了不少。表面看,茶文化似乎衰落了,但实际上却深深地渗入到民间。所以,这一时期北京的茶馆文化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浑铺、红炉馆、野茶馆等等,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书茶馆是茶与文化娱乐相结合,主要是吃茶听评书。旧北京的书茶馆主要集中于东华门和地安门外。如东华门外的“东悦轩”,地安门外的“同和轩”便是最著名的书茶馆。书茶馆一般分为“白天”与“晚灯”两班。白天从下午三点至六七点,晚灯由下午七八点直至深夜。有的是藤椅藤桌,有的则是木椅木桌。真正的书茶馆往往是由说书先生说大部评书,有时一部书要说上两三个月,有《三国》《两汉》《隋唐演义》等历史题材,也有《包公案》等公案小说,还有《聊斋》等神怪故事。而天桥一带的书茶馆则大多为曲艺,内容也更通俗。

清茶馆的文化气氛似乎更浓重一些。这些地方一般卖清茶,陈设雅洁简练,夏季除室内设雅座外,还在门外或院内高搭凉棚。这些茶馆里多闲人和老人,许多人提了鸟笼子大早便出门“遛早儿”,茶馆清晨5时许便开业,以迎接“遛早儿”的人。老人们在护城河两岸打打拳,遛遛鸟,之后便进到茶馆来,讲茶经,谈鸟道,边喝边谈,还比赛谁的鸟叫得好听。有的鸟经过训练,不仅能发本声,还能模仿老鹰、布谷、大雁等十几套叫声,饮茶和自然情趣得到巧妙结合。而专供客人下棋的清茶馆又称“棋茶馆”,设置简朴无华,茶客饮茗提神,专注于棋,往往终日流连其中。

“野茶馆”是季节性的,是与园林、郊游结合的产物。北京人春天要出城“踏青”,夏季要到荷塘赏莲,金秋则到西山观满山红叶和农家的瓜棚豆架。于是,茶馆老板们往往在风景名胜之地搭起茶棚。游客们玩儿得累了,便到野茶馆来歇歇脚,品品茶。这些茶馆有的在芦荡之侧,有的在农田之间,有的在桥头路旁,’还有的在山林古刹之中。在野茶馆里,茶人可以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暂时忘却都市的喧嚣。

茶文化范文第2篇

祖父修建的新房子在芙蓉去益阳、新化去长沙的十字路口,背靠美女山,芙蓉山脉的清泉汇成的小河,缓缓地从村前流过,堪称黄金地段。

解放前夕,国难当头,民不聊生,讨米逃荒的人络绎不绝,讨吃讨喝的人一拨接一拨。祖父母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显得宽敞明亮,难民们都喜欢到我家台阶上、堂屋里歇息。祖父母是爱做好事的人。祖父每天要到岩湾子口上一里多远的地方去接山泉水,祖母则用大灶锅熬煎浓茶,免费供应过路人的茶水。用现在的话说,是供应茶水的志愿者。茶叶供不应求了,就将火炕楼上的陈茶波罗(茶树结的种子)和陈茶梗拿下来,捧一大捧到锅里,等到茶水熬煎到红艳透明,纯净明亮了,喝起来浓郁清香,滋味甜爽了,才一桶桶地提到台阶上。自家人渴了,去舀一碗喝。过路人渴了,一连可喝两大碗。茶水一桶桶地烧,祖父母则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疼,但看到难民们那感激的眼神,两位老人心里又感到非常踏实和愉悦。我父亲是代商人收购木炭和楠竹的,到小溪发大水,才一竹排一竹排地运往益阳。有些客人也常到我家来喝茶,神秘地和父亲谈“生意”,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借喝茶作掩护,来秘密传达党的指示精神的员。

也有的过路人是带着钱粮和家小出来躲避战争的,要到我家“打中伙”(F在叫吃快餐)。于是祖父母又顺便做起了快餐生意,并且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远道客人喜欢到我家来吃快餐,这都是冲着好喝的茶水而来的。客人们渴得口干舌燥来,喝得痛痛快快去,都是我家浓茶发挥了作用。饥肠辘辘而又身无分文的难民来了,祖母也会大方地盛上一大碗稀饭。祖父母尽做好人好事,无病无痛活到了八十几岁。

每年谷雨节,祖母总要带我去摘第一批茶叶,嫩嫩的,绿绿的。祖母告诉我,每条枝头只摘两片叶子。我手脚麻利,比祖母摘得还要多。祖母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谷雨茶。俗话说,“吃了谷雨茶,饿死郎中的爷(ya)。”

吃完谷雨茶,就要开始加工所有嫩茶叶了。先将嫩茶叶炒蔫、揉搓、晒干,再用黄草纸包好,放到一个精致的竹篓里,挂到火炕楼上熏起,等第二年吃陈茶。祖母说,这种熏出来的茶越陈越好,能治百病。细嫩的头道茶,是用来招待稀客贵客的。贵客来了,热情的祖母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子,抓一小撮细茶,加点芝麻、生姜,用滚开的水一泡,盖上杯盖。只见一芽芽的黑毛尖茶,像跳舞似的在杯子里上下浮动,然后慢慢地竖将起来。过几分钟,揭开杯盖,开水变成了浅黄色,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客人闻了又闻,趁热喝一口,直赞:好茶!舒服!真正的芙蓉仙茶!只见客人眯缝着眼睛,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尽情地享受这美味,连同杯底的茶叶和芝麻一仰头喝个精光。我们自家吃的是较粗的第二批茶叶。

夏末初秋,采摘的第三批茶叶,母亲全部加工成茶粉,这是我家一年四季打擂茶的主要原料。祖母有一套打擂茶的配方,即大米、茶叶、生姜、芝麻、山苍籽。

打擂茶时,先将大米炒香,浸泡后擂碎,倒入炉锅里,和成糊状;再将一大把茶粉倒入擂钵里,加适量的配方原料,擂碎,倒进煮熟了的米糊里,加小火,用勺子一顺儿和匀,放少许盐,整个锅里的大杂烩变得浓浓的,闻起来香香的,让人垂涎三尺,周边邻居都能闻到我家米擂茶的醇香。老人带着小孩都喜欢到家里来吃擂茶,祖母和母亲热情相待。祖母给每人准备一只大菜碗,放半碗红豆一类的杂粮,再添满一碗米擂茶。这时,在织布机上劳作的母亲也稍作休息,用一只很大的圆盘,将蒸薯片、炒玉米,坛子里腌制的酸甜可口的干萝卜、洋姜摆出来。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得津津有味,既止了渴又饱了肚,午饭就告免了。真是省时省工又省粮。其他农户每年青黄不接时要吃国家救济粮,而我家常用擂茶当饭,一年四季炉火旺,个个吃得身强体力壮。

擂茶也给我家带来了生意。凡是来家中请母亲织布缝衣的人,祖母都会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擂茶。不断地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就是生产力。就这样,我家成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家庭。

祖母老了之后,母亲也喜欢用擂茶待客。有一年“三八”妇女节,母亲打了一大灶锅米擂茶,摆上自制的茶点,请了几大桌朋友到家中来欢度节日,有上街头下街头的妇女,有附近学校的女教师,有公社女干部、卫生院女医生、供销社女售货员。这下我家可热闹了!俗话说,“三个堂客们当面鼓,嗬的嗬,舞的舞!”她们一边喝擂茶,一边打哈哈:夸我母亲的茶色味香俱全,特别好吃;夸我母亲做的各式巧果、切糖简直是展出的工艺品,市场上买都买不到;夸我母亲腌制的辣椒萝卜、辣椒洋姜味美爽口,特别行货。大家吃了一碗又添一碗,擂茶添了一瓢又一瓢。九龙中学的汪老师,吃得高兴,便即兴表演,将我母亲比作阿庆嫂来唱:“有个女人不寻常,她就是能干聪明的兰姨娘(母亲名叫吴桂兰),织出布来如绸缎,做出衣来赶时尚,我佩服你心灵手巧贤惠又善良……”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再来一个好不好?好!

我三妹代替母亲接唱:“垒起七星灶,茶叶加生姜,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手一双,打擂茶,盼兴旺,欢迎你们都来做衣裳!”

接着,我二妹吹笛子,大弟拉二胡,小弟吹口琴,小妹亮金则随着乐器的伴奏翩翩起舞。一场小型家庭演唱会开始了。公社妇女主任带头,领着所有妇女们唱起来,跳起来,唱出欢乐来,跳出友谊来……

茶文化范文第3篇

从古文记载可以看出,“旧贡美茶”与“水月茶”实属两种不同的茶,前者出现在宋朝之前,后者则是在宋代“为吴人所贵”。《吴郡图经续记》,成书于宋宋神宗元丰七年,因此“水月茶”大概也就诞生在元丰前后。后来苏州洞庭开始“贡水月茶”,时间大概是在元丰(1078-1086)时的最后两年。明代时,江浙等地均已制造芽茶、叶茶,一般不再饮用饼茶和末茶。洞庭西山的制茶工艺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当时生产有“云雾茶”,《二酉委谭》(明代王世懋,16世纪):记“时西山云雾新茗初至,张右伯适以见遗。”明王鏊《姑苏志》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采摘时间、原料外观和内质等方面的要求开始趋向碧螺春茶。综合史料可以看出苏州西山茶叶的发展:唐代:“旧贡美茶”(团茶);宋代:“水月茶”;明代:“云雾茶”;清代:“碧螺春”茶。所以碧螺春茶不是因为几个神话而来,而是经过了数百年演变、革新而来的。

耗费人力的碧螺春茶制茶工艺

关于明代西山岛的制茶工艺,在张源的《茶录》中有完整的记载。《茶录》云:“造茶: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她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以言显。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这些归纳,真切地代表和反映了太湖地区炒青传统制造技术的实际最高水平。碧螺春茶从茶青到干茶,需要很多的心血和人工,每一斤碧螺春茶的制作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1.500克干茶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2.500克干茶(4月中旬以前)约需2个采茶工人采摘茶青一整天。3.500克干茶约需炒茶师按(1.5斤茶青一锅)炒3锅左右。每锅需耗时45分钟左右,一斤干茶则需2小时左右。从中可以计算,每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斤茶叶。上图为当地政府1983年的关于碧螺春采制标准的文件,其别强调了制茶过程中应“坚持什么”、“不准什么”。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来分析当前市场上碧螺春的采制状况。“不准剥芽采”,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单枪”。据非苏州本地茶友介绍说,现在一些茶客热捧这类“单枪”的碧螺春,价格还不便宜。其实小叶种茶,只采“芽”,不但很费力,而且容易碎,因为芽很小,这样就会降低产量。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单芽”碧螺春,基本不是洞庭碧螺春,除非是个别商家后期刻意的加工而成。洞庭碧螺春最标准的外形是“一芽一叶”,俗称“一旗枪”。再看“不准带(戴)手套”的规定。近年来戴手套制茶比较流行,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制茶师,我们在一些宣传照片上也经常可以看见他们戴手套炒制茶叶。戴手套,会对茶叶产生二次污染。另外铁锅的温度高,手套容易受热溶化,会产生难闻的味道,极易被茶叶所吸附。

碧螺春市场现状令人担忧

碧螺春茶是茶中婉约一派,慢慢悠悠地散发着魅力与清香。苏州太湖洞庭山独特的气候以及茶树与果树等相间种植的种植方式,使得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然而,这一清香淡雅的茶,却在市场上经历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随着碧螺春身价的抬高,更多的商贩搞起了造假。最早是从江西、贵州等地收购茶叶,通过染色等方式来以次充好。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高,这些商贩又采取了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造假水平。从以前的商贩销假,到原产地的制假、销假。除去上述的造假以外,另外的几个方面也使得洞庭碧螺春的前景堪忧。综合归纳如下:

1.外来茶种的引进种植。“某某茶庄种植基地”大量地承包荒山,或者指使村民挖掉原来的茶树,种植“乌牛早”等大叶种茶。因为此类茶树出芽早,在3月就能出芽,从而能制成所谓的“明前茶”,以高价销售。正宗苏州碧螺春茶为小叶种茶,发芽较晚。如果天气较冷,则基本要在4月初才能大面积地采摘。

2.荒山种植。大面积的开垦荒山,梯田式的种植茶树,类似于高山茶场一般。茶树是耐荫性强,在很弱的光照下,就能进行最大强度的光合作用。但光照过强,照的时间过长,超过了光饱和点,叶绿素遭到破坏,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就受到抑制,严重时,光合作用就会停止。高山茶场有其独特的优势,高山多雾,较强的直射光透过云层时,会形成较多的漫射光。漫射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漫射光光照强度较直射光弱的多。

3.外来茶的以次充好。浙江、安徽等地的茶商,将大叶茶茶青利用和碧螺春相同的炒制工艺炒制茶叶,然后在市场上叫卖。苏州本地茶人拿来以次充好,几百元的能卖到几千不等。更有甚者,按比例参杂、临时换包。当然这里的利益关系难以理清,有人卖,有人买。高额的差价,总是会被少数人赚取,真正受损失的是本地茶农和众多消费者。

茶文化范文第4篇

这家以茶和茶文化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龙井茶乡,占地4.5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于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体验式文化

提及博物馆,大脑中快速闪现被定格的画面:宽阔、寒气逼人的空间;阴暗的视线;走迷宫似的透过玻璃欣赏古董。人与文物之间那几十厘米的距离永远是一道无法跨过的鸿沟。

无法触摸到的物品,渐渐让人失去兴趣,随之便被遗忘。中国茶叶博物馆没有随着正式对外开放而就此定格,二十多年探索,使它像时尚T台上的新装,聚焦着台下观众的视线。

采茶、炒茶、做茶壶、喝茶、吃茶等茶叶的综合体验,能在一个空间,一个时间内全部体验到,可以想象是多么令人为之向往。中国茶叶博物馆希望通过体验来传播文化,更加为之深刻。

这也被王建荣称之为博物馆发展历程的第三个阶段——茶文化体验。

于2011年中旬开始动工的中国茶文化体验馆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分馆,占地面积140亩,包含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参观者可以亲自参与茶叶种植、采摘等茶叶制作流程,甚至还涵盖了茶具的制作。

抛开了传统单一以看为主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搭建一个与参观者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国内传统博物馆改革中尤为重要,让参观者在体验中感悟茶文化。

预计茶文化体验馆将于2013年底全部完工,在此之前,博物馆仍然以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为工作重点。

再现茶历史

1988年建馆至今,已有24年历史,王建荣将其发展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1988--1998)为第一个阶段——再现茶历史;第二个十年(1999--2009)是第二个阶段——信息定位展览;第三个十年(2010—2020)——体验式文化。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茶文化的专业窗口,收藏茶历史专业产所,研究茶文化的重要基地,是茶文化的重要组织机构,普及和宣传是我们主要工作。”

最初十年,博物馆以收集茶的相关文献、文物资料、茶具为工作重点,通过收藏、研究、展示再现茶历史。

目前国内有6大茶类,1千多个品种,每种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性,色、香、味、形表达都不一样。这需要引导和帮助人们从静态的文物中了解茶的品类和历史渊源。

并且,茶文化并不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它与音乐、香道文化、茶席的布置、茶具、饮茶氛围的营造等文化紧密相连,了解茶历史的同时是对其他文化的全面认知。

王建荣作为专业人士,对茶的要求自然极高,建立在艺术品茶、科学品茶的基础上,是大量的学习和感悟,投入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研究。只有在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喜欢上茶。更重要的是,茶会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心灵上的快乐。

“在泡茶、品茶、研究茶的过程中,能让我静下心来认真地想问题,做事情,摈弃现代人的一些浮躁。”

“和”精神

文化是一个非常抽象概念,当茶艺师通过以茶叶为载体,茶艺表演将其具体化的时候,人们便会在情景交融的时刻领会茶的文化。这便是博物馆第二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信息定位展览,结合第一阶段,通过互动体验来感受茶文化。

中国茶叶博物馆就是以此种方式让大众在欣赏茶艺表演、泡茶、品茶、亲自参与茶事活动中了解茶文化。当弘扬文化有物质作为载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件产品,那么,更能明显的领悟文化这一概念。

“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向社会开放,以茶会友,不分年龄、性别、国籍。”王建荣表示,博物馆每年举办几十场茶事活动,事先会在各个平台消息,如今博物馆已经开通微博,运用微博消息,受众面更广。

会喝茶,不一定会品茶。博物馆长期举办各类茶事活动,除弘扬茶文化之外,更是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懂得科学品茶、艺术品茶。同时,也搭建了一个茶友们交流互动的平台。

每年三四月份,西湖龙井新茶上市,博物馆应时筹办西湖茶会;到八月份教参观者做荷花茶;九月份做桂花。每年报名来参加活动的都是来自各界人士,外籍人士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每年举办几十场活动,其影响力不言而喻,除了对国内人持续渗透外,影响力也跨越了国界。王建荣此时忆起几年前的一次西湖茶会。

美国人喜好喝咖啡众所周知,早上起床后喝杯咖啡已经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在那次西湖茶会中,有位美国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他在活动现场喝上几杯西湖龙井后,觉得非常好喝。

茶会结束后,这位美国人找到博物馆所经营的商店,询问如何科学饮茶。工作人员给他建议:一天喝三杯,一杯三克,一天就是九克。于是,美国人自己合算了一下,然后买下了全年的龙井茶带回美国。

这位美国人以前只喝咖啡,那天是第一次喝西湖龙井茶。

“茶的精神是‘和’,茶文化不管传递给谁,传到哪个国家,精神核心不会变。”王建荣喝茶已有十余年历史,喝茶让他更加平和、从容。

博物馆在弘扬茶文化的同时,也尽自身所能扶助茶产业发展。

“传统博物馆以展示历史为重要使命,我们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展示历史部分,还有现代茶产业发展现状。”王建荣坦言,市场上见到的茶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博物馆作为专业机构,有责任为诚信经营的企业提供帮助,也指引消费者购买放心茶。

对于扶助的茶品牌,博物馆是以馆藏十大名茶的标准去综合衡量,包括企业生产基地、厂房、技术、生产管理流程、产品质量、商标、信誉等方面。为茶叶行业树立一个健康、公正的形象。

茶文化范文第5篇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同时也是茶具的故乡和发源地。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历代茶人所重视。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器一样,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用,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改进。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可分为陶瓷茶具、金属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器具以及玻璃茶具等几类,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陶瓷茶具。尤其是唐宋之后,由于陶瓷技术的发展和陶瓷的优越性能,陶瓷茶具成为主流。

就有文字可查的资料来看,通常认为我国最早的饮茶器具的是西汉王褒的《僮约》一文所提。其中谈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里的“荼”指的是茶。此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童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具的史料。这些器具不一定是茶具,很可能包含食具,即使是茶具,也不都是饮茶器具,至少还应包含烹茶器具。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把和茶事有关的器具分为“具”和“器”两部分。他在《茶经・二之具》中把用来采、制茶的工具一“篡、灶、甄、柞臼、规、承、檐、花莉、桨朴、贯、棚、穿、育”等称为“具”;在《茶经・四之器》中把用来煮茶、饮茶、贮茶、贮盐的器具,包括煮饮茶前炙茶、碾茶等对茶再加工的辅器具,称为“器”。可见在陆羽的思想里,“茶具”与”茶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称不同的事物,不能混为一谈。陆羽的文化修养很高,他把这部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茶事的著作以“经”名之,而“经”是思想行为的准则,因此他将茶具与茶器分类并十分重视对“器”的阐述,从而提升了茶饮和茶器的文化品格。

但在一般文献和生活中,“茶具”与”茶器”通用,多指后者。如唐代《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常)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等;北宋蔡襄《茶录》中仍将饮茶过程中所用器具称为“茶器”。南宋审安老人写《茶具图赞》则将饮茶过程中所需器具称为“茶具”。宋以后多称“茶具”,如宋・林逋《复赓前韵且以陋居诧而诱之》诗云:“画共药材悬屋壁,琴兼茶具入柴扉”;元・王冕《吹箫出峡图诗》云:“酒壶茶具船上头,江山满眼随处游”;明・陶宗仪《南浦词》云:“孤啸拓篷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

古代有关茶具的文献记载很多,文物实物又以陶瓷器物居多。茶具和陶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陶器从土陶到硬陶再到硬陶,表明人们对烧陶技术的掌握也由低级发展到高级。釉陶火度再高尚去就可烧成瓷器茶具。陶瓷茶具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细究中国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以陶瓷制茶具的确是“合则双美”的最佳组合,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必然选择。从陶瓷茶具的历史可以得知自古至今人们对待品茶,已不仅仅是日常的物质生活需要。饮茶不仅是满足嗅觉和味觉――嗅茶香、闻茶味,其次还要满足视觉和触觉――观茶汤,品茶具。甚至还有听觉上的享受――以茶会友,清淡阔论。最后陶瓷茶具不仅仅是为了其倒饮茶,而且能体现主人的修养风度,所有的这些都被上升到一个精神文化的层次,茶具的设计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设计和体现。

现代茶具,式样更新,名目繁多,做工更精细,质量也属上乘。现代茶具广义上指与饮茶有关的所有器具,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主泡器,即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壶、盅、杯、盘等;辅泡器,即泡茶的辅助用具,如茶荷、茶巾、渣茶拂等。备水器,即提供泡茶用水的器具,如煮水器、热水瓶等。储存器,即存放茶叶的罐子。不过,现代人指的“茶具”,是狭义上的茶具,即主泡器,也就是茶杯、茶碗、茶壶、茶盏、茶碟、托盘等。现代茶具种类虽然如此众多,但它仍然与茶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其中陶瓷茶具尤为人所钟情。

陶瓷茶具又分为陶器茶具,瓷器茶具和拓器茶具等。其中瓷器茶具又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等。其中瓷质茶具传热慢,体温适用,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陶瓷茶具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产品,实用功能是陶瓷茶具的基础,审美功能则是陶瓷茶具的灵魂。日用陶瓷审美是通过制品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悦目的花面装饰及陶瓷本身的质地美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来实现的。其中紫砂茶具又最受茶人的钟情,除了其质地适合泡茶外(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茶不易馊),其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紫砂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历代陶艺家挖掘我国陶瓷文化内涵,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通过泥土的捏制而展示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紫砂茶具已超越了实用功能的束缚,成为了一种精神艺术品。

陶瓷茶具是人们的饮茶活动和陶瓷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相结合的产物,并随着饮茶活动和陶瓷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和满足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们的生活使用需求、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由于茶和陶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礼仪风俗等诸多方面,陶瓷茶具的发展还涉及到哲学史、美学史、美术史、科技发展史、政治经济乃至工商业发展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等众多领域。在这些陶瓷茶具上,不仅可以品味出茶之精华的凝聚,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积淀,哲学思想的内蕴,时代精神的映照,审美情趣的变化和文化交流的发展等等。

陶瓷茶具的功能效用因素是作为日用陶瓷的基本要求和决定因素。陶瓷茶具的功能效用是双重性的,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其精神功能是以它本身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们的思想感情,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陶瓷茶具的设计如果只注重其功能化、高档化,而不顾其它因素,也就失去了这种精神功能,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市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更多地将人的情感注入作品,无论在造型形体处理上还是在图案纹样中,极有力的表现出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