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变电运维 安全管理 设备维护

一、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是由输送电能、转变电能、配送电能、生产电能和使用电能等组成的,从电力生产到电力使用为一体的体系。所以,电力系统是电力企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保证电能的稳定安全使用必须进行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和设备维护工作,必须做好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完成电力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并基于此完成风险控制工作,所以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和设备维护可以在保证供电安全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代,电力行业也开始了技术创新,电力系统的各个领域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愈加复杂,也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愈加困难,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变电运维人才来从事管理工作。在出现电力事故时,首先就会影响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电网的稳定性被破坏直接就会影响电力的运输,导致电网的大范围停电,从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会对电力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和设备维护极为重要。

二、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中的问题

(一)企业不重视设备维护工作

电力设备维护工作是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预防电力安全事故,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重要工作。但是有些电力企业并不重视设备维护工作,有很多的设备只是长期使用而不对其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从而加剧了设备的损坏和老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二)专业人才缺乏

没有专业的从业人员是引起变电运维安全管理问题和设备维护问题的重要原因。总体来说,现在我国电力企业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下,有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变电运维技术,也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还有很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个人素质低下等。这些都会导致变电运维和设备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和设备维护的效果,很难开展有效的管控,从而为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埋下隐患。另外,电力工作中有很多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如果没有专业技术或工作经验的人进行这些专业操作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埋下各种安全隐患;变电运维安全管理本身不需要很多的专业技术知识,但对工作经验有很高的要求。在运用新的管理方式的情况下,让技术人员或是没有管理经验的工作者进行管理也会降低管理水平,这些都会降低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的水平。

(三)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本身就是一项技术性要求极高的工作,所以其运维安全管理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为变电运维本身的危险性,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以防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并不重视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致使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电力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难有效控制施工安全,从而导致各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隐患的出现。除此之外,管理不到位是最重要的不安全因素,也是电力企业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电力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企业管理层对于施工不严格管理,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而引发的,主要表现为:管理的方法手段落后、盲目自信心理、侥幸心理、惰性心理以及安全意志不强等。电力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只对建设和生产进行管理和投入,往往忽视了对于安全施工的管理,加之经济效益的驱使,让电力企业在出现安全问题时也会以效益为主,导致安全问题难以解决。

三、提高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质量的措施

(一)确定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的目标

要进行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时要结合电力系统运维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设备检修的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在实际运维工作中还要对安全管理实现情况与安全管理目标进行分析与总结,及时发现目标中的不合理之处并予以改善,从而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健全运维安全管理生产责任制

要提高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的效果主要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以及制度的落实上下手: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体系,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在安全管理体系下,电力企业要完善监理机构的自身建设和安全责任制建设,要建立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思想保障体系为基础、以安全管理为重点、以行政管理体系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变电运维的安全监察力度,从而有效保证相关施工操作的安全性,同时通过高效的责任制也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然后要加强对电力系统变电运维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主要就是对电力设备、生产技术等进行管理,通过落实责任制来控制安全问题。

(三)加强设备的检修和安全核查

要保证并提高设备维护的质量就必须加强设备的检修和安全核查力度。设备检修工作是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的关键内容,检修工作的实际效果也会对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的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对电力设备有效开展检修工作,从而避免电力控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减少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对于设备的安全核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机制中,要制定科学的设备安全核查方案和设备检修计划,然后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机制审查关键点,提高安全核查的效率;第二,企业要将常规的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贯彻落实,严格把控和处理异常情况、严格审查操作票和工作票,从而有效预防安全问题。

四、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必须进行变电运维工作。因此,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并对设备展开高效的维护工作,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电力企业要获取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必须重视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

(作者单位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陈丹(1985―),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电站运维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佳.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科技创新论坛, 2012(11):182.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字:大运行;大检修;运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在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及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与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五大”体系。其中,“大运行”体系能够实现国家调度中心与网局调度中心运行业务运作的一体化;“大检修”体系则是将电网运维与电网检修一体化的生产管理体系。

一、两大体系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概念

运行体系是将公司的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等相关业务进行整合,使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得到调整,使管理方式创新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建立国调与网调运行业务一体化的调度控制体系。

检修体系是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公司装备、技术、人力资源,将检修专业化与运维一体化全面实施,依据电压等级运维检修输变电设备建立的现代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大检修”体系的建设,需要完善制度标准,将各类生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业务流程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整理。

(二)主要内容

1、“大运行”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按照不同电压等级将变电站进行划分,并且把集中监控变电设备运行、在线监测输变电设备状态与分析业务纳入相应调度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各级调度的调控一体化运作。

2、“大检修”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以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检修,将主网集中检修和地市输配电网属地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利用变革电网的检修管理模式组建省级检修公司,实现省内22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的运维。

二、运维方式产生的改变

目前系统检修专业有层级多、链条长、设备主体多元、责权界面不清晰等多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会影响电网设备检修质量与效果,而电网检修质量效果的不高与电网快速发展对检修维护能力的高要求之间矛盾日益明显。并且,电网设备检修的周期性特征导致难以充分实现规模效应,人力资源效率不佳,当电网需要维护的单位在同一时间增多时,检修步调无法达到一致。因此,“大运行”“大检修”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从电网的管理机制来看,“大检修”就是将电网检修维护人、财、物集中管理控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运维管理模式的转变,对于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优化调度与变电的工作流程,在提高日常操作效率的同时提高电网事故处理效率,将电网安全水平和应急水平全面提升。在实际操作中,将“调度、通信、信息、监控”等业务一体化对于技术手段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要全面完成光纤优化工程、电缆网检测工程、综合数据网、配电自动化工程等技术,为系统建设提高电网技术支撑。相比过去,处理事故要首先通过监控中心向调度中心汇报情况,调度中心了解情况以后再向监控中心传递指令,接着监控中心向运行维护队传递操作命令,此时运行维护队才能够进行现场操作。这种反复的信息传递工作不仅浪费了时间,也使运行维护队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维护工作,但是现在,在“大运行”“大检修”体系的建设中,调控双方可以同台协作,监控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之间传递给调度,由调度直接下达指令让运行维护队进行现场处理。处理事故的时间大量缩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调控双方的同台协作,还能够加大通信、监控以及自动化的信息交流情况,利于公司开展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活动,适应新模式的需要。

三、两大体系下运维方式的强化工作

“大运行”“大检修”的运行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电网事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当前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提高两大体系下运维方式的强化工作,才能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电网事业。

(一)制定标准

电力生产中的操作票与工作票,是电力系统中执行操作的依据与书面命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及时阻止错误操作,对人身安全有所保证。实施运维一体化,就需要按照具体的工作特征,开展完善的补充“两票”制度。将标准化的流程制度作为执行依据,对质量检查、接受命令、现场操作等进行全面的标准化控制。

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包含了较多的规范、标准等,一方面能够对现场操作人员做到明细分工指示,另一方面还包含了施工的防范措施、危险点及具体流程。运维方式的相关工作就是对检修预计和运行工作的整合,运维的专业技术人员既是工作的许可人也是责任人,所以作业指导书的标准化对降低安全风险非常重要。

(二)坚持培训先行,提升员工素质

随着“大运行”与“大检修”的体系出现,运行与检修专业的工作模式也将发生较大改变。整个电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人力资源也显著提高。电网检修模式将转变为以状态检修为基础,以所有设备全周期寿命为重点的动态检修模式。因此,运维一体化人才是保证大检修模式成功运行的关键。在运维工作中,需要一专多能的专业型人才,保障人力资源的基础运行,所以培养员工工作技能与提升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运维检修部门可以聘任变电一次设备、二次设备检修优秀技术人员、技能人才,在企业培训基地对变电运维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授课与现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可涵括继电保护、变电检修、一次检修、直流、自动化等专业,从安装、保养到维护等各方面内容都可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演示的方式,让参训人员动手学习,着重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此外,还可结合检修人员的实际情况,在变电检修中心开展专业化检修活动的同时,积极鼓励检修人员参与运维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由运维技术人员、技能人才对检修人员进行一对一跟踪学习模式,利用师徒结对承包的方式全面打造一岗多能型人才,不仅有益于运维人员与检修人员的无间合作,大幅压缩工作时间,还能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坚持合理引导,激励保障

由于运维一体化的建设对现有的生产模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工作人员不仅加大了劳动强度,同时也加大了安全责任。因此,要在总结经验与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激励制度。一是对现有的岗位薪资进行重新调整分配,按照人员从事的专业数目设置合理的岗位薪资梯度;二是建立激励制度,促进多技能业务的融合。在以前期工作为积累的基础之上,采用月查月评的方式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与每月业绩相挂钩的百分制考核,将员工奖金分配以奖金系数的形式体现,努力建立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奖金分配机制。加快“一岗多能”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变电运行与检修两大专业人才之间的融合,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学习自主性与工作积极性,利用考核激励法进一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

(四)构建任务小组

在传统的情况下,生产模式在倒闸操作、巡视变电站设备的工作中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如果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模式,运维人员就需要同时承担许可人与责任人两种身份,对于检修部分和运行部分都需要有所涉及。但如今两大体系下的运维方式还在一个过渡状态,并没有完全成熟,所以要合理构建任务小组,能够按照检修任务的困难程度对检修人员的专业程度合理变换。

结束语:

当前电网系统所具备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和如今的电网发展速度契合了,需要按照“大运行”“大检修”的建设体系更改传统的操作方式,让变电的运维一体化对带电检测、设备巡视、现场操作等运行工作与维护工作合理负责。按体系要求展开运维方式,利用资源配置的优化、作业流程的优化,将资源有效释放,力求生产效益、作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三集五大 大运行体系 地县一体化 自动化管理

一、基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背景

(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

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实现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县级调度自动机系统的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统一管理。大运行体系建设前,县调管辖的变电站信息没有转发至地调系统中。由于县局自动化系统投运时间较早,现有的主站不支持转发101等规约,导致所辖变电站的信号无法上传至地调侧主站,不满足“大运行”体系对调度的要求。

(二)地县一体自动化系统深化应用的需要

按照各级调控一体化的目标,将各电压等级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分别纳入相应电网调度统一管理。地调负责地域范围内110(66)~220千伏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县(配)调负责县域(城区)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地县一体化的广域分布式采集EMS投入运行后,其整体构架与运维工具与原有系统相比均有较大改变,各县自动化系统运维人员反映,地县一体化系统虽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但排查故障经验不足,维护较困难。

(三)强化集约管控,提升电网管理效能的要求

地县一体化结构使得电网监控信息量突增、信息层次多且复杂,自动化系统维护的设备的数量和难度加大,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

新的形势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对自动化运维人员专业技术的挑战,也是对菏泽地区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转型提出的要求。

二、基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流程和做法

(一)项目总体进度实施情况

总体目标:规范厂站信息采集监控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水平。实现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通道质量可靠。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

(二)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地县一体化专业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做法是创新“三大步骤”,即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1)建设地县一体化常态工作标准流程。针对新建厂站投运、变电站运动信号传动试验、间隔改造工程及数据网接入验收等自动化运维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编制工作流程标准,绘制典型方案,开展关键技术讲解和经验总结,推进各环节工作的保质开展。由自动化技术专家力量组成技术体系宣贯组,遵照“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重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和“经验证、可通用”的实施方案,从源头保证县调自动化建设模式的一致性。2)规范基础数据标准体系。作为电网运行监控的重要手段,电网事故处理的有力依据,地县一体化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时刻保障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基础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按照国网要求,对厂站实时信息采集标准进行统一,要求组织相关部门按照“三遥”信息采集管理规定,实现操作过程“标准化”、技术手段“方案化”、验收标准“规范化”、责任划分“精细化”。3)改进工作进度及整改情况汇报制度。在每个县调设立一名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负责人,建立“专业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小组化的灵活性优势。月初,由地区自动化班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班长、专责、培训员)根据上月各县汇报情况及本月地县一体化工作情况,统一安排月度工作计划并下发各县调,各县调自动化运维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工作时间具体安排制定本月计划,报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修正补充后,下发各县运维人员执行。4)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地县一体化建设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管控地县一体化实施安全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综合评价将专业管理需求与安全性评价相结合,以调控工作扁平化管理为主线,突出涵盖了自动化专业月、季、年管理内容。既有工作计划及对应措施,又有专业总结及提升措施。对相关工作实行定期考核,保障了管理考评系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地县一体化专业培训管理体系的培训目标是使县调自动化人员熟练应用新能量管理系统,能够独立完成新建厂站的接入,能够及时处理系统故障。1)培训进程阶梯化。自动化运维岗位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人员培训必须从电网基础学起,逐级到接线图画面绘制、厂站保护信息传动。经一段时机的工作经验,方具备填写、修改地县一体化实时数据库的能力,以此培养业务扎实、一专多能的自动化运维人员,使得一名合格的自动化运维人员在业务上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为人员的灵活配置奠定基础。2)培训内容实用化。总结地县一体化作业维护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技术专家的工作经验,从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统筹安排方面考虑,确保专业培训管理体系可使自动化运维人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有疑问”的问题。在培训阶段,两个县一直到地调自动化专业开展一对一培训,两县自动化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实现培训实用化。

三、“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成效

管理效益提升:通过实施一体化的专业管理,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业务支撑体系,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运行体系下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模式,使得调控运行“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达到下列效果:

(1)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各县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数据网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全地区110kV厂站已全部录入EMS系统,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接入厂站全部实现“三遥”功能,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

(2)解决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县调与地调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同一数据库的无障碍访问,解决了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改造了原有县公司调度业务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低速串行通讯方式,解决了低通信带宽、数据共享能力不足等严重制约地县调度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情况。建设完成后的地县数据网完全满足了“大运行”以及地县一体化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发展需要。

四、结语

通过对“大运行”体系下的地县一体化自动化运维系统传统的突破与创新,建立了适应新体制的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通过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创造价值,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自动化人员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化“三集五大”改革做好了准备。

(作者单位为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电力行业发展中,高度危U性是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如果发生人身或设备故障,就会为电力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所以,在日常运行中,正确处理并预防其常见故障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变电站系统基础上,分析了变电站常见故障及其预防措施,希望对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防治

引言

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操作人员要直接处理故障问题,处理是否妥当对电网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操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操作技能,积累丰富工作经验武装自己,促进变电站运行的稳定、可靠及安全性,为有效预防变电站各类故障奠定基础。

1、电力变电站系统

在电力运行中,变电站系统主要包含主变压器与接线、高压与低压配电设备、继电保护与控制、直流电、通信、无功功率补偿及主控制室等相关部分。其中,一次系统是包含主变压器与接线、高压与低压配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二次系统主要包含继电保护与控制、直流电及通信等系统。在变电站中,主接线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对变电站运行、建设投入、运行质量、维修及稳定供电等方面有着决定性作用。一般其基本形式主要包含单、双母线、断路器及单元接线等。同时,对于变电站而言,主变压器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性能与配置对变电站的经济性与运行可靠性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变电站相关设备与站址选择、总体规划等也有明确规定。

2、变电站常见故障分析

2.1母线故障分析

在变电站系统中,母线原件非常重要,用于收集并分配整个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电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母线常见故障主要为母线本身与其相连接组件的停电。一旦变电站母线出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电路系统的稳定运行,严重时造成电力系统瘫痪,由此造成的电力损失比较严重。通常,变电站母线故障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严重的短路和接地产生大故障电流通过母线,使母线折损或烧毁。其次,母线电压互感器运行不正常或出现故障,无法监测母线电压、为保护自动装置等设备提供电压回路。再次,在户外运行环境中,由于空气中水汽和尘埃附着绝缘子表面,使绝缘子出现闪络。最后,在检修与维护中,维护人员操作不当,电路故障引起电弧,直接影响母线运行。

2.2输电线路故障分析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输电线路主要负责电力的接收与传输。在实际运行中,输电线路故障一般包含:电力输送中,因线路短路引起故障,其主要是由不同线路导线因外力因素碰线短接,导致局部线路出现短路现象,产生大的故障电流跳开断路器从而使整条输电线路停运。在线路实际运行中,还会发生断路现象,会导致线路电流无法正常流通,使得整个线路系统成为瘫痪状态。另外,线路接地故障也会影响到电力的正常的传输。一般,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接地故障主要为单相接地故障,故障发生后,可能会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产生高于3倍正常电压的过电压,进一步将线路绝缘子击穿,造成严重的短路事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比较大,由此为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3变压器故障分析

在电力变电站系统中,变压器设备非常关键,在其实际运行中,一旦出现短路等严重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电力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变压器绕组引出线短路问题;绕组匝间短路;外部过电压问题;超负荷运转引起油温高;过励磁;运行中自身温度不断升高、油箱内压增高等方面引起的故障。之所以发生这些类型的故障,在于变压器长期运行中会受到自身结构、工艺及外界环境、机械、化学和热、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影响程度不同,进而会出现形式各异的异常情况,状态、性能将逐渐变差。此外,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使得设备本身就存在诸如焊接不良、接头松动等问题,也直接对变压器整体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2.4电容器故障分析

在使用电容器时,其故障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受高温影响,电容器外壳出现热膨胀、漏液、套管破裂、出现噪音及外部温片脱落等问题。此外,搬运不当、接线时用力过大、长期运行后漆皮剥落、铁皮锈蚀导致电容器局部渗漏油也是常见的故障现象。若电容器本身质量不高,则内部绝缘系统极易出现老化,在实际使用中,电容器被击穿的可能性比较大。

3、变电站常见故障防范措施

3.1提高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提升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变电站系统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将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帮助员工及时总结、吸取经验教学,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3.2贯彻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与生产责任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从思想上对员工加强教育,借助板报、安全警示标语、事故录像、快报及安全简报等途径、结合安全生产活动、形势分析、典型事故案例等,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另外,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及岗位职能划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与奖惩机制,并确保责任机制的具体、条例及规范化,完善的奖惩细则,在为员工增加工作压力的同时提供动力,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运行的积极与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意识。

3.3加强专业技术管理

在电网安全运行中,值班员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素养加强设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电力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知识讲座及规程学习等活动,引导变电站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现场布置、各个系统连接、性能与作用及操作流程等知识,养成一定的设备简单维护与保养能力,同时鼓励操作人员要积极总结并积累更夫的实践操作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变电站运行中存在一些常见故障,操作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故障处理分析技能,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加强管理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现场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有效缩短故障短暂停电时间,以此为变电站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讲堂 授课 调研 培训平台

一、目标描

为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2011-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贯彻宁夏电力公司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要求和部署,吴忠公司以“四新”为培训工作要求,着力强化“两个素质”提升,积极倡导“全员培训、终身学习”的培训理念,明确培训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素质和队伍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进行规划、建设。

为切实做好员工培训工作,确定培训方向,抓住培训重点,吴忠公司组织人员对技能人员结构、技能水平、岗位分类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吴忠公司现有长期在职员工1284人,其中生产技能人员809人,占员工总数的63%,是奋战在生产经营一线的重要群体,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群体。通过技能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现状的分析,发现技术资格等级和技能等级偏低,既无职称又无技能等级的“两无人员”达173人。因此,加强技能人员的培训,使其满足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提升生产技能水平是吴忠公司目前相对重要的培训任务。

吴忠公司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角度对员工培训需求进行了分析,对培训模式进行了选择,最终确定要以技能培训为主线,并穿插素质培训,将这些技能人员最需要的各类知识以直接、有效的培训方式,实现了送“货”上门,使员工便于学、乐于听、听得进、用得上,实现培训的“互动化”、“大众化”,助力技能人员的素质提升,适时推出了技能人员“大讲堂”这一培训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为开展好“大讲堂”,有效发挥此项活动对班组培训工作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在“大讲堂”活动开展之初,吴忠公司成立了人资部、运维部、营销部、变电检修室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调研小组,深入基层一线班组进行调研、座谈,现场下发需求调查表,收集一线班组人员的想法,了解基层班组的人员结构、人员素质、培训需求、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反复探讨,深层分析,并汇总整合各层面的分析结果,制定出明确合理、灵活易行的培训方案,方案包括培训师资安排、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方式选择、参培人员范围及培训效果考评方式等多项内容。

(一)培训师资

综合考虑培训工作实施过程,确保培训效果,建立优秀专业的培训师资队伍。首先,聘请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博士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专家。其次,聘请专业培训机构高级讲师。第三,利用内部培训资源,选聘吴忠公司技术骨干、兼职培训师、优秀专家人才。

(二)培训内容

为满足广大技能人员培训需求,提升其专业知识、生产技能、综合素质,促进员工全方位发展,“大讲堂”活动共开设了专业技能知识、安全知识、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及思路、素质提升及培养等10多个方面的课程。

(三)参培人员

吴忠公司技能人员利用工余时间参与学习,包括变电检修、高压试验、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电力通信、95598客服、配电线路、抄表核算等10个专业600多人次。

(四)实施典型案例

第一堂课:由输配电运检室优秀青工和专业负责人组成的讲师团以《我的成长之路》《关注工作细节》《不打无准备之仗》为题,以备战输电线路竞赛为切口,为180多名技能人员推广成功经验,传授工作方法。

第二堂课:邀请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张贵新、博士胡波两名专家举行智能电网技术交流学习讲座,为150多人讲解了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解决输变电设备覆冰问题,并讲解了配网自动化、输电线路状态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巡回授课:组织吴忠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深入基层,为一线技能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授课和实操示范,分别就安全知识、输电线路、变压器检修、电力通信、配电线路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变电检修室、输配电运检室、青铜峡供电公司、红寺堡供电公司、同心供电公司等单位生产技能人员270人进行了授课和技术示范。

三、应用效果

通过“大讲堂”培训工作的实施,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比技能、比技术、比学习的良好氛围,员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业务素质稳步提高,带来了一系列良好效果。

第一,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锻炼成长的渠道。

第二,盘活了吴忠公司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技能人才的学习交流主动性。

第三,使一批优秀技能人才锻炼成长为受大家欢迎的内训师,对吴忠公司人才的培养和拓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第四,使一些优秀技能人才成为全公司员工学习的榜样和目标,起到榜样激励效应,激励更多的人自我加压、自我超越。

第五,推动全公司各单位在原有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探索有效的、适宜的培训及学习方式,各类新颖灵活、充满创意的培训方式纷纷涌现出来,如输配电运检室的“五环进取”培训体系、变电检修室生产技能趣味竞赛、青铜峡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讲座等。

第六,促使吴忠公司各层面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从而在各级竞赛中成绩非常突出。

四、改进方向

随着培训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起重要的战略作用,吴忠公司总结分析“大讲堂”这一培训模式实施过程,将其嵌入到目前培训工作的战略中,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认为此模式可以继续采取,但应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有明确的认识,积极改进,使“大讲堂”活动更贴近技能人员学习需求。

第一,加大现场实际操作技能的示范交流力度,促进技能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第二,加大相关联专业之间的学习交流力度,使员工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使其发展不局限于单一方向。

第三,加大管理、素质拓展等项目的学习交流,让员工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

第四,加大培训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师资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使其从临时型向专业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