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实用主义;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饮食文化的诸多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本文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与习惯方面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的原因及表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由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广阔的土地,地域的饮食文化也有些差异,在全部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不仅仅是天地意义上的“天”,还泛指人以外的客体世界。这种价值理念形成了中餐中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香、味。中国人很早就把追求食物的美味性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吃饭主要吃味道,只要味道好,其营养价值不高也无所谓。更注重的是赏心悦目以及味道突出。在中国饮食的理性大于饮食的美性,这种饮食观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人认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与其他的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中国人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追求口感这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注重“吃”,不仅仅觉得是要用好吃的东西来填饱肚子的,更是对美味的渴望及希望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愉悦,所以中国人评价一道菜经常会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衡量。这种观念差别直接导致中国人过分强调饭菜的口感和美感。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饮食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落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长期入住着大量的移民,于是吸收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习惯,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打造出拥有自己特色的饮食体系和饮食文明。欧洲文化到中世纪时已十分完善,旧的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形成。西方没有像中国一样特征特别明显的菜系,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着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追求理性科学地饮食观,即讲究营养,视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类有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这些营养成分能否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西方人对于食物会尽量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他们仅仅将饮食视为一种生存手段,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满足人类身为个体的需要。西方人很少或者几乎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食物概念中,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他们采取了一种更规范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这也体现了西方人较之中国人饮食概念不同的实用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在“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实用性。“吃”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只是对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只要能帮助他们抵御病菌和保持健康就够了。可见西方人对烹饪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英语中烹饪词汇较为匮乏,并且很多来源于法语,如cuisine、chef、menu等,因此很多中国的烹饪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中西饮食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饮食餐具的使用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虽然那时的人们还是习惯于以手来代替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就功能而言,筷子的准确性和自如性都很高,筷子是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和媒介,这也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
(二)在西方人使用的众多餐具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餐具是刀叉。西方人使用刀叉的历史并不久远。一顿正餐中往往使用多副刀叉,吃主餐用主菜刀和主餐叉,吃沙拉和甜点再使用不同的刀叉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上,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是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性喜吃肉,但却表现得非常含蓄、婉转,丝毫感觉不到那样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三)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四)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饮食观念、饮食内容以及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方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也体现在中西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根本的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也都密不可分。如今世界各方文化有趋同局势,所以保证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依然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Kram sch 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 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
[4] 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1.
[5] 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18.
[6] 苏琛琛,雷雨,陈海洪,何纯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9):50.
[7] 滕延江,王勇.民族文化心理与饮食习俗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潍坊学院报,2005(5):79.
一、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与西方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因而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一家围在一大桌饭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会时,领导与下级员工也会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说有笑,边说边聊;在吃饭时人们都会很活跃,相互敬酒、劝菜等等,整体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这样的饮食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特别是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里,全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到一块儿过节,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长烹饪的人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其乐融融的一起吃饭,并祝福、拜年等等,讲究的是一种和睦、团圆的气氛。通常中国人在进行聚会时,不会给每个人定食定量,而是会准备很多的饭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没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用餐方式就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没有中国人团圆与热闹的吃饭习惯,他们喜欢在安静、优雅的环境里就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盘,而每个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没有中国式的一大桌子人围着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拿着自己的餐盘随意走动。西方人的这种用餐方式体现了他们注重个体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人空间,讲究个体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人们在吃饭时不能进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共乐的情调。
二、饮食礼仪的差异
很多人说,中国的餐桌,可以谈成合作、可以求婚、还可以联络感情,总之中国人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餐桌上解决。因而,餐桌不再是单纯的吃饭的地方,更是一种交际方式,在用餐这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中,礼仪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来讲,中国人在进餐时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内部的吃饭,其余场合里人们进餐时都十分重视尊卑、长幼。在集体进餐时,人们一般都会等客来齐了才会入席,而座位则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对着门口的位置为最高,其次以东为尊,而请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门口的位置。宣布开始入席时,会先叫一些位高权重、重要的人先开始,随后主人才会开始。但在西方,饮食礼仪则与中国存在着很多不同。西方进餐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绅士风度,男性要对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与女性一起参加宴会时,面对门口的最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则座在女主人的对面,即门口的位置,显示出对女性的尊敬。而在具体的进餐时,男士要起身先为女士拉开椅子,让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时,男性并不能先进餐,必须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开始进餐后,男士才开始进餐。在进餐结束时,女主人离席之后,男性才能离席,而男士仍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绅士风度。
三、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饮食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为主,其次中国的蔬菜种类很多,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国家的七倍,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种。中国人之所以将植物作为主菜,这与佛教对国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认为,动物是仅次于人的一种生灵,人们不可以将其杀死,也不能把他们的肉用来烹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中国就形成了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内容。因此,有人将中国人的性格称之为植物性格。中国人在进食时喜欢将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热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菜如果凉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热吃,菜的味道才真正发挥出来。西方人则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食物中动物居多,这与他们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原始西方社会,很多人以打渔、捕猎与养殖为生,而种植业在西方社会并不发达,因而人们习惯在动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国家,食物中动物类居多,如牛肉、羊肉与猪肉等,在烹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营养的均衡,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考虑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动物类居多,因而他们也被称为是有动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欢热食,他们喜欢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盘等,一直是西方大从所爱;他们在吃蔬菜时,也喜欢生食,如生菜、黄瓜等,并不将它们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饪方法上的差异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17-02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这种具有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被称作为跨文化交际。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来华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将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和宗教等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一种非语言文化,更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不仅能增加对外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效地避免一些文化冲突和语言交际障碍,以达到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受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观念也是不尽相同。西方人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重视食物的营养成分,讲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比如脂肪、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量和构成比例。甚至有的西方人会拿着科学菜谱去超市挑选自己的食材。在制作菜肴时,营养也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才考虑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要素。西方人的这种饮食观念与西方整个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西方哲学思想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以事物之理为研究对象,而事物之理常为互相连贯的形上学理,从而结成了形上哲学。一方面,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心理学、方法论等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西方饮食力求口味清淡,注重膳食均衡,早餐往往是鸡蛋、牛奶、面包再加香肠,营养均衡,热量充足;午餐往往是自助餐;晚餐通常是面包、香肠、牛排、炸鸡、奶酪等,简单又丰富。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料的数量和营养搭配,甚至在西方人的厨房里,经常可以看到天平、计量器之类的工具。纵然有这些用心的搭配,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感性或美性的饮食观念,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味道是衡量菜肴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其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看成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菜系多样,口味丰富。对于菜肴的制作过程也特别讲究分寸,就是菜肴的整体搭配,追求菜料与配料和辅料的味道的完美融合,相互渗透。另外,中国菜肴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中国菜系具有百菜百味的特点,菜肴讲究味道的美好、融合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质量和丰富,甚至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厨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中国人的饮食强调的是味道的相互调制,整体融合,追求的是一种在视觉、味觉、触觉上难以表达的“意境”。但是,中国菜肴不太注重菜的营养充分,以及合理搭配,他们认为只要口味好,便可称之为佳肴。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很快辨别出菜的“好坏”,分出菜的“优次”;然而如果要说出问为什么“好吃”,为什么“不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难以表达清楚了。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二、饮食对象的不同
在中国的汉字里,“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了六倍。中国的饮食以素材为主,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北魏的《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素食食谱,里面介绍了 11 种素食。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日常食品,在平常的饮食菜肴中占主导,只有在春节或重大节日时,荤菜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这与佛教文化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把动物看成是“生灵”,视植物为“无灵”,这种思想表现在饮食生活上,则表现为主张素食主义,甚至延续到今天。但是,西方人一直秉承着游牧和航海部落的文化习性,生活方式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主张荤食主义,食物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等。这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使得中西方人身体体形的变化,有人甚至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具体来说,西方人身体普遍健壮:个子高、腿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个子矮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西方人过量地摄取肉类脂肪类食物,而蔬菜等维生素的摄取量相对较低,所以西方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概率要高于中国人。
中西方饮食对象的差异在文化行为方面另一个表现为:西方人喜欢开拓,探险、冲突;而中国人则安于现状,固本守己。正如美国民俗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指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非常近似于古典世界的阿波罗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则类同于现代世界的浮士德式。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拓西部时,他们可以舍下一切,举家搬迁,毫无牵挂,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一直守着“本”“家”和“根”思想,许多在海外漂泊几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要拄着拐杖回大陆寻根问祖。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凝聚力和中国民俗丰富的人情味。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中说到: “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之中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小宴席,不管是家庭便饭、朋友聚餐还是商务会餐,用餐的形式都只会有一种,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菜肴摆满一桌,齐家共享。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人都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喝汤,用碗盛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彰显“和合”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一种祥和、团结、共趣的气氛。大家坐在一起品味各种美味佳肴的同时,又可以彼此畅谈,交流感情。在中国的餐桌上,人们彼此敬酒、相互礼让,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这种饮食方式有一些的不足之处,比如,食物的过度浪费、饮食的健康卫生,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的文化特征和“大团圆”的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重要思想,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西式饮宴上,美味菜肴固然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只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结友,通过与周边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际的目的。当然,中西方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是中国的宴会上,除了与邻近客人交流外,用餐的人还会与全席甚至其他席的客人进行交流,而西式宴会上,交谊只是在与相邻宾客之间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式宴席好比是大家的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则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另外,自助餐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西方饮食餐具比较简单,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边切边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餐具使用也有讲究,不同的餐具有不同的用途,刀叉种类繁多,有主餐刀,主餐叉、甜品叉、饼叉;主餐匙、主汤匙、甜品匙、甜汤匙、茶匙、咖啡匙等等。宴会上所有食物会提前准备好,并整齐地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少取多拿,讲究节约,用餐没有固定的座位,喜欢自由走动,愉快友好地进行交流,即便是在外面请客吃饭,也是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也表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个性的追求和尊重。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都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西方饮食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也是相对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使得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断的融合。今天,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找到意式餐厅、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饮食,而中国菜馆也是开遍了全世界。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和整合过程中,饮食文化已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实现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大融合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享受不同美食的同时增进彼此了解,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关键词】文化 中餐 菜名 翻译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在经过韬光养晦之后,也开始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大胆的步伐“走出去”,在全球掀起一阵“旋风”。2012年,美国《新闻周刊》曾组织一次网民投票,评选出21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2个文化大国,其中中国位居第二。而在文化大国代表性文化符号中,网民选定的中国符号除众所周知的汉语、孔子、长城、丝绸……之外,中国烹饪赫然在列。可见中国烹饪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也在国际上为大众所喜爱。鉴于此,如何让绚丽多姿的中国饮食文化在走出国门之后进一步深入人心,中餐菜名的正确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精湛的烹饪技艺,还能够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是中外交流的一道重要桥梁。
一、中餐菜名英译现状
幅员辽阔的土地、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餐菜品的名称或折射出地域特色(如火锅),或讲述了一段人文历史(如粽子),或显示出独特的烹饪技艺(如干煸土豆丝)。对于喜爱中餐的外国友人来说,翻阅中餐菜单无疑是他们开启中华美食之旅的第一步。因此,得体、优雅的中餐菜名翻译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美食的期待,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然而事与愿违,在现阶段的中国,菜名翻译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饮食机构的菜名英译不客观、不规范、更谈不上简明优雅。据调查,国内大部分餐馆、饭店的英译菜单要么牵强附会,要么断章取义,更有甚者与实际菜品风马牛不相及,有时连星级酒店也未能幸免,让人贻笑大方。中餐菜单英译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粗心大意、菜名拼写五花八门。菜名英译中出现的最低级、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单词拼写错误。有的餐馆的厨师推荐不是“白菜汤”(Cabbage Soup ),而是 “Cabbage Soap” (白菜肥皂),提供的餐后小吃不是“Pumpkin Pie”(南瓜
饼),而是“Pumpkin Pee”(南瓜尿);特色主食不是“阳春面”(Plain Noodles ),而是 “痛苦的针”(Pain Needles )。类似五花八门的错误不但丑化了中餐菜肴,还将中国饮食文化大打折扣,让人贻笑大方,实在不敢恭维。
2.望文生义、直接翻译。中国饮食文化精妙绝伦,烹饪手法独具特色,所用食材更是难以悉数,其菜名往往浩若烟海、寓意美好,或承载一个凄美动人的历史故事,或引发出一段美好遐想。然而,某些坑爹的翻译却把特有的菜名译成各种诡异的样子,悲剧是从最简单的“干煸土豆丝”(Fuck Hit Potato Silk)开始的…… “红烧肉”(Red Burnt Pork);“白云凤爪”(Clouds Chicken Palm);“番茄炒鸡蛋”(Tomato Fire Egg);“毛血旺”(Hair Blood Prosperous );“驴打滚” (Donkey Rolling),这些简单粗暴的英译菜名在一些餐馆的菜单上仍随处可见,不仅语法上错误连篇,还严重歪曲了原有菜名的意思,让外国友人在翻看这些菜单时一头雾水,对中国美食更是望而却步,找不着北。
3.五花八门、菜名不统一。中餐菜名的翻译,还存在用词不统一的现象。比如对“粽子”的翻译,有的餐馆译成“Rice Dumpling”,有的叫做“Glutinous Rice Dumpling”,还有的叫做“Rice Pudding”;中国早餐中常见的“包子”也被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Dumpling”;“ Steamed Sandwich”等;川菜的代表作“回锅肉”也有“Twice-Cooked Pork”;“Twice-Cooked Pork Slices”;“Twice-Cooked Pork Slices”;“Double Sautéed Spicy Pork”等多种英译名称。同一菜肴的英语名称五花八门,不但让人费解,也不利于中餐菜品形象的塑造。
二、中餐菜名英译失误原因
中华名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餐以其丰富的食材、流派众多的菜系、变幻无穷的烹饪手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官方公布的中华美食名录中就有5000多种著名菜式,还不包括民间的各种特色菜。这给中餐菜名的英译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现阶段,菜名英译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强,且存在理论和实践严重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中西饮食内容不同。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赋予其截然不同的饮食内容和烹饪技艺。广袤的国土为中餐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水中的游鱼,陆地上的走兽,都可以取来烹制美味佳肴,如“猫、蛇、猪肝……”。与此同时,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菜肴,如“粽子、元宵、年糕、春卷……”。一些中国特有的菜品在西餐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菜式,这种饮食的特殊性也直接体现在语言中。当目标语里面并没有与源语言完全对等的词汇时,中餐菜名的英译也无法实现翻译对等的要求。
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巨大,从饮食观念到餐桌礼仪都全然不同。西方人偏重于食物的营养,在饮食方面持一种理性的观念,烹饪手法相对单一。而中餐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对刀工、火候、器皿以及菜肴的命名更是考究。许多美味佳肴背后都带有一段浪漫主义的色彩,要么承载着一段历史,要么传承出一个典故。有些菜肴是中国特有的,例如“元宵、年糕、粽子”等。有些菜肴单从菜名无法得知其用料,例如“百年好合、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龙戏凤”等等。这些佳肴的命名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单从字面的意思强行进行翻译,那么译出的英语菜名就完全失去了其本身的韵味。
三、中餐菜名英译标准
翻译标准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热门话题,目前译界普遍认同的翻译标准是“信、达、雅”,这是由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来的,这三个标准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并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当中。“信”意为忠信,意思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取舍。“达”就是译文要通达,完全表达出原文的意思。“雅”则表示译文要简明雅致,用词考究。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现代的翻译家张培基等学者赋予其新的涵义,即――“忠实、通顺”。这就要求译者在保留原文内容、风格、韵味的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变通,不可一味进行生搬硬套。这非常适用于中餐菜名的翻译。翻译中餐菜名时,译者应将菜名中的信息充分传递出来,包括食材、烹饪方法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还应分析原文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将读者的认知水平考虑进来,既忠实于原文,又通俗生动。
四、中餐菜名英译方法
充分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熟知英译标准,是进行中餐菜名英译的前提。
否则一味凭空设想,天马行空,难免会犯低级错误,甚至闹出国际笑话,让人贻笑大方。将中餐菜肴的食材,形状、味道、烹饪方法以及蕴含的历史文化、典故充分译出,离不开对以下三种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
1.直译法。直译是翻译当中最简单、可取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翻译菜名结构为“烹饪方法+原料+形状”的这类菜肴,这样对等的英译与原有菜名的内容和形式保持一致,可以使外宾对将要品尝的美食有一个了解,比如吃到的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方式做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的?在进行直译时,首先应熟悉菜品的主料,常见的中餐菜品主料有猪肉、鱼、蔬菜、汤等。其次应掌握主要的烹饪方法,如炒(fry)、蒸(steam)、煮(boil)、白灼(scald)、烧(braise)、炖(simmer)等。再次应确定食材的形状,常见形状有片(slice)、丝(shred)、沫(mince)、丁(dice)、丸(ball)等。下面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直译:
(1)炒鳝段 Fried Eel Slice
(2)蒸鲤鱼 Steamed Carp
(3)白灼虾 Scalded Shrimps
(4)烤乳猪 Roast Suckling Pig
(5)红烧牛肉 Braised Beef in Soy Sauce
2.意译法。顾名思义,意义就是将原文的意境翻译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菜名中看不出食材、原料及食物形状的情况,比如那些以戏曲、人名、神话传说等命名的“文化菜名”,还有各大餐馆、星级酒店的大厨自创的特色菜式,意译是最好的选择。在具体翻译时,译者应在大厨的指导下或者利用网络充分掌握菜品的真实内容并努力挖掘出背后的故事之后,因地制宜,灵活翻译,采取避实就虚、舍繁求简的原则进行处理。英译之后的菜名最好能为消费者提供理性的信息,如菜式的原料、烹饪方法、形态等。例如:
(1)寿比南山 Steamed Chicken with Pumpkin
(2)霸王别姬 Boiled Chicken and Turtle
(3)龙凤呈祥 Simmered Snake and Chicken
(4)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 Stewed Kelp with Pork Joint
(5)富贵家常菜 Fried Vegetables
3.音译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中餐菜品中那些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也随汉语流行到国外,如豆腐(Tofu)、粽子(Zongzi)、饺子(jiaozi)、等。对于这些食物的翻译,可以采用英译法,也就是用目标语中发音与原文语言相同或相近的音调来进行表达。这样翻译,既保留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也能为外国人所接受,有利于汉语的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举例如下:
(1)宫保鸡丁 Kungpao Chicken
(2)麻婆豆腐 Mapo Tofu
(3)馄饨 Wonton
(4)烧卖 Shaomai
在“文化走出去”这一背景下,推广、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中华美食的国际形象,中餐菜名的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英译菜品既反映出菜肴的内容、特色,又符合外宾的审美情趣,中餐菜名英译之路任重而道远。践行中餐菜名的英译,除了熟知其翻译标准之外,还应加强对译语文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语境,综合运用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忠实、通顺地将菜品信息传递出来,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琳.从功能论视角看中国饮食文化翻译[D].山西大学,2014.
[2]文洁.浅谈中餐菜名的英译[J].甘肃高师学报,2014.
[3]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