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数学教材

高等数学教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数学教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数学教材

高等数学教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材建设;高等职业教育

随着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相关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迅速完善起来。但如《高等数学》这类基础性课程建设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建设中。

国外教材使用的基本状况:(1)以英联邦国家英国为例,其国内教育体系数学素质培养实为阶梯段培养,非数学专业培养从高中(即英国6年级为阶段节点)到大学专科、本科,教材分阶段和模块进行设计。作为全世界各英语授课高校的入学录取标准.英国各考试委员会所用教材一般都分为核心数学模块(Core Maths,用C1、C2、C3、C4表示)、进阶纯数学模块(Further Pure Maths,用FP1、FP2等表示)、力学数学模块(Mechanics Maths,用 M1、M2 表示)、概率统计模块(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用S1、S2表示)等,函数学习内容集中在“核心数学”模块,微积分等内容(相当于国内高等数学所授内容)集中在“进阶纯数学”模块中学习。纯数学模块数学内容一般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进阶数学属于难度较高的数学模块。而英国主要的考试委员会包含了有英联邦考试委员会(Edexcel)、英国数学教学革新中心CIMT(Centre for Innovation Inmathematics Teaching)以及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高校的校考试中心等,其数学使用教材多为自己的教育研究机构编写和招标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编写,学生学习成绩均可的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认可。对于大学专科层次,一般会学习诸如进阶纯数学模块、概率统计模块(S2)等级以及A_level等级教材、 Extend Maths(扩展数学)等。(2)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也以各自省教育部门招标各类考试教育研究机构编写教材作为数学教育使用教材。(3)德国素来为高等职业教育典范,也是整个欧洲数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在高等数学内容的选材中不同于我国,其基本内容包含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两大块,各层次教材对数学的严格逻辑性介绍是较注意的,但在重视程度上有差别。本科及数理专业教材要求给出的定理证明严格,而职业教育高等数学则仅要求概念要讲清楚,定理仅仅提出来并不证明,或把进一步的严格要求编写在附录里。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讲,编者都在力图用各种方法把数学思维和方法介绍给学生。

国外教材特点:

1.就英国教材而言,Edexcel 课本容量大,编排彩页内容,且体现人文精神,像是在讲述一个个案例故事,知识安排结构更加符合基础薄弱学生;而CIMT 课本黑白传统编排,紧凑而精炼,形式化程度较高,内容符合基础扎实的学生学习使用。

2.教材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情况不一。西方国家注重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培养和使用,研发出大量和数学紧密结合的数学软件,包括 excel、MATLAB、mathematics、The Geometer’s Sketchpad、Spss等,在特定窗口输入数据就可以自动绘制出相应的几何图形.例如:在CIMT教材中就用一种电子表格绘图软件FILL DOWN来求各种数据对应的复数的辐角正弦和余弦值,同时还能在复平面内绘制出这个复数对应的点。另外,还借助专业数学计算工具(如:数学函数计算器、图形计算器Graphing Calculator)进行数学内容讲解,如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的数学教材内容涉及图形计算器介绍,可实现编程和计算函数及绘图等数学表达,当然高等数学的基本微积分计算可处理。

3.国外教材的突出特点其应用性强,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涉及物理、建筑、几何、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军事、政治等信息量大。通过精选的、只涉及较为初等的数学,而又能体现数学建模教学的练习题,既教数学,又教数学建模,同时教学生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4.国外教材注重启发性,教材中有大量的讨论内容和思考内容、甚至包括对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和现代科学理论应用介绍。而国内教材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从数学到数学,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体现的是数学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的训练、证明思路的模拟等,其应用题也基本上限于微积分在物理、几何中的传统应用,缺少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5.课后习题设置从应用和实际出发进行设置,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构建解决问题,进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锻炼提供巨大帮助。

相比较国内高职类高等数学教材却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和地位,甚至处于被专业教育摒弃的危险境地。首先,国内高职教育发展不足20年,专业建设体系不成熟,配套教材不完善。尤其是高等数学教材处在中职、技校层次和本科教育层次中间,内容理论性和难度选取介于两者之间。教材从近200页近20万字到1200余页近百万字符各不相同。其次,职业教育就专业建设需求和学生学习就业需求差距较大,而理工农医和文史等需求层次区别也较大。理工类对高等数学微积分应用广,财经及医学对概率统计及线性代数需求多与其他类,文史、管理及艺术专业对数学基本要求仅达到高中课业水平。最后,作为学习的主体高职学生在国内现行选拔体系中所处层次不高,造成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足、学习困难的主观现象。

教材建设构建设想:

(一)重视概念的实际背景新教材不把高等数学看成仅仅为专业课提供数学工具,而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已任。在引进较难观点、较为抽象的概念时,不讲“空头”理论,要有实际背景。数学的定义和定理一般较为抽象,如不介绍实际背景,对学生而言,难以接受和理解,难以应用。而数学原本源于实际问题,应从问题入手,让学生感到自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后,数学的定义和定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富有活力的开门钥匙。所以教材的这种设计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感知和感知所以然。

(二)起点低,有坡度。数学教材开局十分重要。如果一开头就让学生感到门槛太高,从而产生畏惧,对教学不利。新教材应采用低起点,并力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而教材在低起点的同时,还注重坡度。新教材编排中力求章章节节要有坡度。使学生通过步步攀登最终达到较高的境界。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遵循了从具体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具体的再认识过程。

(三)例题典型,习题丰富。新教材应配置一定量的例题。在例题的筛选上注重典型,在新教材中尽可能反映高等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和应用,力求使教材开拓务实。尽可能不局限在孤立地解某种特例上,而是寻求从一类题型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来,以期举一反三。设计少量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值计算或利用数学软件计算的习题或带研究性的小题目等等。帮助学生在接纳知识时,能消化吸收,运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利于提高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把知识掌握好。习题按小节配置,注意兼容各种基本知识、各种题型,难易结合,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满足各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

高等数学教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 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 评价体系

《高等数学》课程是职业院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理性思维、科学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创新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学好专业知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技能,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高职教育中,对《高等数学》课程片面地强调“适度、够用”原则。一味的压缩教学课时,盲目的删减教学内容,把数学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作用丢弃在一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也极大地降低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不合理,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过分的强调自身体系的完整性与理论推导,而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与学生的学习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淡薄,这也制约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个人的后续发展。

第三,目前高职教育中《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比较滞后。教学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并且过于偏重数学在逻辑思维方面的缜密性以及解题的技巧性,而忽视了从实际的问题背景出发来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上也缺少“研究型”的教学,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最后,《高等数学》的考核形式单一,数学考试的形式基本都是闭卷、笔试,这也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恐惧、厌烦的心理,最终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1、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专业、学习要求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前期统一讲授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后期采取分方向教学、有重点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畏难心理。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应用模块以及提高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与应用模块为必修课,提高模块为选修课程。

基础模块内容的设定以保证各专业对数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主要包括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基本解题技巧。教师对于该部分内容的讲解应该细致透彻,使学生能够初步具备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

应用模块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核心,其内容的设定应主要体现在“用”字上。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应用模块。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模块内容为:概率论、线性规划。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与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可以与专业教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

提高模块是对教学内容的完备与升华,它的教学内容专门为那些对数学课程有特殊要求,或者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所设置的。对于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数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介绍一些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学习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入实验教学,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与运算技巧的培养。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更重要的是会使用计算机以及高性能的数学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应与计算机功能相结合,增加数学软件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学学习和计算。

教师在数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任务是介绍必要的数学软件和数学方法。教师从原来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学生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主体,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3、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以往的一张期末试卷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采取基础知识考核 + 应用能力测试的方法。基础知识考核只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形式上采取闭卷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试卷由数学教师批阅。应用能力测试只要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由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命题,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选做的形式,由专业课教师评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是否得当,数学教师评定数学方法是否正确,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参考文献:

【1】薛良胜,《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构建》,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2】詹世鸿,《高职专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高等数学教材范文第3篇

高等数学一直以来都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科学、工程技术离不开数学,人文社会科学许多领域也离不开数学。一方面,当前在语言、历史、经济和教育等学科中,产生了像“数理语言学”、“计量史学”、“计量经济学”、“教育统计学”等以数学为研究工具的新学科,不学习数学,就无法真正理解该类学科。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数学化”,每天的报纸和其他公共讨论中广泛地存在涉及数学知识与数学工具的图表、数据统计、市场预测、技术曲线等。因此,作为社会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数学的影响和有着应用数学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科生必须掌握现代数学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目前许多高校在文科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课。

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注重的是高等数学知识的传授,至于怎样灵活运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却涉及很少,导致学生只知道机械计算、解题,而不知道如何灵活应用,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脱节。尤其是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功底相对较差,接受数学知识的速度相对理科生而言要慢一些。不少文科生对数学缺乏感悟,如果讲授数学内容抽象,不有的放矢地采取合适的方式,就容易造成学生有畏难情绪。很多教师在给文科生讲课时过于强调理论推导与计算,而忽视文科生自身的特点。缺少知识应用的背景材料,缺少趣味性。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非常不利于文科生对高等数学的理解,而且根本激发不了文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切合文科生的自身特点,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认识世界,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文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当务之急。根据近几年我校文科生开设高等数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教学经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科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结合文科生自身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其一,文科生不擅长抽象思维,而形象思维较好,对高等数学在未来科学、技术、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认知甚少,觉得数学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没必要学。知道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及想法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专业讲解高等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文科生具有“文才”优势,倘若老师能将数学语言尽量文学化、艺术化,说话幽默风趣,定能受到文科生的欢迎。其三,对文科生开设高等数学并非为了培养专门的数学工作者,而是为了提高文科生的科技素养。即,一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高等数学的初步基础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和简单的应用;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文化素养。从长远来看,人们可能会忘掉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数学给予人们的思维训练却可能长期起作用,尤其对提高文科生的思维素质来说更有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内容里,概念、定理、例题、练习等纯知识性的成分占绝大部分,内容枯燥无味,教师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势必很难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因此,针对上述文科生的特点,改变教学内容至关重要。例如在讲解一些概念和定理时将数学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介绍其演变历程及发展历史,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数学。只有让学生切身了解了数学家是如何处理数学问题的,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启发。同时把教材中抽象的概念以几何或代数形式呈现,结合概念和定理所对应的实际问题和意义讲解,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深入理解其本质。

在每章课程结束时可增加一次数学实验课,将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数学软件MATLAB、MATHEMATIC、MATHCAD[3]等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相关数学实验和数学模型,使得学生通过代数运算、求极限、求微商、求积分、解微分方程,向量运算和做三维图形等的实验学习,对MATLAB等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通过MATLAB等软件,把所学理论知识具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的传统授课方式是:老师通过黑板讲授理论知识,学生阅读教材、参考书理解内容及时完成作业,老师定期课下辅导、答疑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高等数学的教学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例如,我们可开发出一套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静态的教学过程变为动态的教学过程,把上课时要板书的内容放在多媒体课件里,这样既可以减少板书的时间,又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转化为“面对面”交流,增强互动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绝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一些必要的推导过程和解题过程老师还应该在黑板上演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利用EXCEL的数据处理、计算、图形显示等功能进行图形绘制、方程求根、数据拟合和预测[4]。同时加强第二课堂和老师的答疑,老师不定时地给学生留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切磋交流,使学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依据学生的专业结构特点、数学基础和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别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创立评估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5]。笔者认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向外语系及艺术系的文科类学生,对这一类学生采取介绍数学知识与揭示数学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说,既要介绍高等数学最最基础的内容(主要是一元函数微积分部分),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可能使学生对近现代数学的概貌有粗略的了解,并着力揭示数学学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第二层次是面向管理学院等需要较多数学知识的文科专业学生,可以根据专业需要简要介绍多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层次是针对一些本科毕业后考研的文科生,可以开设高等数学深化内容的公共选修课,帮助他们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

四、考核方法的改革

以往的考核方法是以闭卷为主,它的弊端是: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智力;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需要改革考核制度,不仅是理论考试,还要涉及高等数学的应用及实验部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可采取灵活的考核机制,“教不在于考”,文科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决定了他们的考查方式不必像理工科学生那样,以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为标准。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但求高分等负面影响。因此,可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在评分过程中,降低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加大平时分所占的比重。平时分数的产生可参考以下方面:期中考试(如,采取写论文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深度,允许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学习信息去解决);MATLAB实验;平时作业及特色活动小结(如,谈谈自己专业在数学中的应用的活动等)。这种评分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透彻理解,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

现在许多高校基本没有专职的文科高等数学教师,大多是从理工科教师中抽调的,他们都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讲理论游刃有余,但是要将MATLAB等数学软件及数学建模等应用性内容引入到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具有挑战性。首先,任课教师需要熟练掌握MATLAB的基本命令和语法操作。其次,对各专业可能用到的高等数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利用高等数学知识进行建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对任课教师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培养有针对性的师资力量,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培训,选派教师到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进修学习,提高其使用数学软件和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校内组织讨论会,探讨如何将MATLAB和建模内容加入到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等等。

六、教材改革

针对文科高等数学教材应用性不足的现状,尽快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一部适合应用教学的教材。对此教材的编写,笔者认为,无论从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应体现文科生自身的特点,而不是理工科教材的删减。首先,内容上,文科高等数学的面相对要广些,内容则要浅些,在传统内容基础上,可增加现代数学及其思想的内容。其次,教材的编写应注重以史料为背景,以概念、方法的发现、发展为主线,以数学思维、数学哲学的概括为总结,以美学、趣味方法的练习为补充。这样学生会较易理解,有兴趣坚持,从数学教学中得到思想的升华。最后教材要将MATLAB知识及文科专业的应用实例融入每章每节的教材,让学生在无形中实施改革、转变思想和提高学习兴趣。

七、重视网络平台,建立数据库

高等数学教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一、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成才为核心,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服务专业,实用够用,自成体系,让学生具备应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上课出勤率和听课率,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根本

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教师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要研究学生,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是教学管理中做到“三个适应”:一是教学大纲要适应各专业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要适应学生的现状和学生学业发展的要求;三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接受能力。

二是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要关注学生学会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二是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自主性的调动,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三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品德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基础

原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本科开设一年数学课,讲授三门课程:第一学期《微积分》,第二学期《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步开设。

为减轻学生同时上两门数学的压力,也减轻任课教师的备课压力,我们尝试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段开设。通过考查学生上课的情况和结课考试成绩的情况看,《线性代数》的及格率平均在91%以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格率平均在83%以上,这比起以往同时开设《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四、高等数学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是关键

(一)数学成绩四六开

原数学成绩三七开,现改为四六开,即:100分=平时40分(课堂笔记10分+平时小测验10分+课外作业10分+出勤与纪律10分)+期末考试60分。

(二)条件开卷

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内容较多、较难,而且以往学生及格率较低,因此我们采取了条件开卷,此次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生成绩成正态分布,及格率达到90%以上。

五、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创新是重点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质量,所以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让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

1.搭建了“说课”平台,进行了观摩课、全书说课、首课说课、章节说课和互相听课等教学活动。通过“说课”让教师明了数学全貌、本教材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各章节之间的关系、每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每一次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让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教师统一进度,案,统一例题和习题,统一试卷,并根据学生成绩分析和探讨教学方法改革问题。如,定义如何简述,定理、法则如何运用,重点难点如何解析,例题如何有层次设计,板书如何简明、清晰和工整,语言如何表达,教态如何自如,如何发挥教师的优势等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我院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多数没有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初步尝试:

第一,首课授课方式的改革。过去的首课,有的老师只讲两、三分钟前言或引入,有的教师根本不讲。现在,我们强调了首课中“前言”的必要性,通过前言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1)什么是数学;(2)大学数学学习的内容;(3)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怎样学好数学。

第二,难点课程授课方法的改革。这里主要运用讲授式、启发式和分层次综合教学方法。微积分中的难点是极限、导数、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引例是理解定义的重要途径,要解析明白,教师应该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便于学生理解并记住。如,导数的定义可用一句话概括:增量比的极限(三步);定积的定义用一句话:和式的极限(四步加二个无论)

第三,重点内容授课方法的改革。数学公式与运算法则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教师应该对公式或者法则之一给予证明,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运用公式、法则计算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通过例题分析和讲解过程培养学生应用公式和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举一反三,强调说明:公式和法则就像生活中的交通法规,不遵守是行不通的。

第四,习题课授课方法的改革。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每学完一章,就要上一次习题课。我们采用了归纳总结和分层次教学方法。首先是内容的概括,以提问为主;其次是例题和习题部分的解析,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同一内容选取三个层次的典型例题,讲解中每步的理论依据和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要反复强调,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第五,讨论课授课方法的改革。讨论课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看书,学会分析问题,并能走上讲台当小先生。例如,微分、不定积分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讨论式授课,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等数学课程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实践,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学生期末成绩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尝试中,掌握可行的教育教学手段,探索成功的教学方法,积累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建立良好的教学风气,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不再让数学课成为学生头痛的课,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坤.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05).

[2]孙春薇.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1).

高等数学教材范文第5篇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特点认知出发,展开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模式、体系和机制的深层次研讨,形成具有指导性和体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高等师范学前教育整体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打下基础,促进美术教学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人才更为全面和系统地发展的保证。

2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特点

2.1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职业性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美术能力和基本功,这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人才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是整个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人才发展的职业保证,是确保高等师范学前教育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础,因此,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具有强烈的职业特征。

2.2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教育性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主要以学生日后的学前教育为主要设想,因此,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结果对学生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丰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提升学前教育技能有着强烈的支撑和保证作用,是高等师范学前教育学生在职业、教育和技能方面综合发展的前提。

3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建立美术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建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指导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前提,新时期,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利用美术教学的优势和功能,科学设立美术教学的目标体系,以目标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确保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做到对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与提升。目标体系建设中首先应该科学定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任务,进而通过目标体系构建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使其能够适应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的实际,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专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3.2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培养机制

当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通过对美术课程的科学划分,建立起适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机制。要突出美术教学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理论、教育技能、美术素养的深层次价值,通过加强美术教学内容的中心解构建立起更为紧密、更具融合性的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新样式,做到对培养机制的有效强化。通常可以通过美术教学的结构调整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美术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学生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实际的能力系统,在提升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对学生专业成长、职业发展的保证。

3.3健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课程体系

在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下,应该建立包括职业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模块、实践教学在内的契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理论课程实用,专业技能课程针对性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高等师范学应该与幼儿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工学结合,加强课内外的实习实训,制定毕业生综合技能考核方案,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多种职业技能和素质,形成以学前理论与艺术修养为基础,以幼儿教育技能为专长,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做到既体现高等专科职业教育的特色,又要彰显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

3.4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应该以学生为唯一主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任务式、讨论式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运用实物展示、现场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连线等有效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声音、影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相融合;引导学生开展“模拟课堂”,带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见习、实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职业实践能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