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端午节日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300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1今天就是端午节了,婆婆在包香软可口的粽子。“加油,加油!”电视上正播着赛龙舟的热闹情景,我突然有了一个疑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塞龙舟呢?我问了一下妈妈,妈妈是这样说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赶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我说:“屈原的故事可真感人啊!”妈妈又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除了妈妈说的,我还知道一些习俗,端午节还有包粽子,于门上艾叶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
就在我说完的这一刻,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是婆婆包的粽子煮好了,我们一家开开心心的吃粽子了。
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2“五月里,端阳到,汩罗江上好热闹……”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有的地方还举行赛龙舟,热闹极了。
据说,这一天是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国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了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汩罗江。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第二天的上午,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把粽子卷成圆筒形,把糯米放进去,再放一些大枣和花生。然后,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用绳子扎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锅。奶奶煮了3个小时,终于可以吃了,真是又香又甜,我吃了一个又一个。
我喜欢过端午节。
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3今天是端午节,我把所有作业都做完了。搞了一会复习,然后就开开心心的玩去了。
早上爸妈带着我和哥哥到一个划船的地方去玩,端午节就是要划船吗,我刚走到那个门口,那里就人山人海,尤其是那里的小朋友特别多,那里可热闹了,那里好多船啊,我和表哥选了一条红色的船,只可以两个人坐,刚刚好,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那些小朋友一开始就猛冲,我和哥哥在落后,我跟哥哥说:“我们得加把劲赶上他们,哥哥说嗯,我们最后来一个冲刺吧。”快到终点的时候我们用我们全身的力气冲刺,最后我们得了冠军,没想到还有奖品我真是太开心了,是粽子妈妈说端午节就是要吃粽子,中午我们们桌子上都堆满了粽子,几乎都是粽子,没有什么别的啦,我和哥哥的肚子都变大了,吃的太多了,妈妈说我们下午要回长沙了,我们大概休息了一个多个小时,就回长沙了,我和爷爷奶奶,还有哥哥们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我真是太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有今天上午的那件事,想起就想笑。放心吧!我还会回来的!
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节目,例如:吃粽子、赛龙舟、吃鸡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包粽子。
包粽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看见奶奶正在忙着洗粽叶、洗糯米……奶奶弄好了这些,准备包粽子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一边学。首先,我拿了几片粽叶弄成三棱形,再把米倒下去,后来又抓不紧,米往下倒,弄得满地都撒满了米,连续几次都是这样,逗得奶奶眉开眼笑。后来,我终于把粽叶弄成三棱形,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夹些猪肉、蛋黄、腊肉……然后就把叶折起来最后绑住它,奶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捆紧粽子,不然的话,煮的时候就会成粥了。我就用绳子捆紧了粽子,一个粽子就这样弄好了,我再接再厉继续包粽子,附近的邻居都夸我棒。
那天,包粽子真的很有趣,也让我感到好开心。让我从中懂得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5过了一个又一个充盈着欢乐而又显得有些平淡乏味的日子,终于迎来了端午节。这天,街道上满是来来往往的人和奔流不息的汽车,人们从公交车上蜂拥而下,都赶着买粽子、菖蒲,稚嫩的孩童脖子上挂着香袋,在阳光的照耀下,香袋显得波光鳞鳞……一个个景象令我目不暇接。
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走着,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粽子摊,我和妈妈“百里挑一”买了一些口味各异的粽子。便急匆匆地回家了。谗涎欲滴的我早已扑到桌子旁边。妈妈可真是一个慷慨的人,我左数右数,一共有三十个。“买这么多干嘛?”我自言自语道。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了,我不屑一顾,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赛龙舟便成了我们家关注的焦点,我们全家聚集在电视机旁,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屏幕,一个个桨手精神抖擞,一条金龙耀武扬威,在河面上缓缓浮动。一个壮观的景象映入眼帘。
啊!今天的端午节可真是乐趣无穷。我希望下次的端午节也像这次一样,充满朝气与乐趣!
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6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每年家里都要包粽子。看着大人们忙前忙后,我心里真着急。今天我决心要学学包粽子。
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照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包住了这边那边漏出来了。弄得我手忙脚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妈妈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重新把粽叶包好。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妈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的美好端午节假日日记范文7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一大早,我一起床就听到家家户户在放鞭炮,我还听到奶奶在一楼拜神,有很多祭品,这一定少不了粽子。我还知道端午节大概的来历:
古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杀死后,楚国老百姓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以后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了。然后妈妈叫我打开电视,我一打开电视就看到有红,黄,橙,绿,蓝各五种颜色的旗子的龙船在比赛。龙船头的人是打鼓的,为划船的人加油。本来是黄色旗子的龙船赢的,然后红色旗子的龙船赶上了黄色旗子的龙船,红色旗子的龙船就赢了。
今天我真高兴。
1、农历2021年端午节的日期:2021年06月14日。
2、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3、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来源:文章屋网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词汇;记忆;教学方法
恩格斯曾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掌握的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听、说、读、写、译几项技能的发挥。日语词汇的学习在日语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日语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贯穿于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问笔者这样的问题:“老师,日语发音不算难,语法听讲后也能看得懂,就是单词怎么都记不住。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这一问题极具代表性。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掌握好日语词汇,是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笔者认为:词汇教学不能只限于教会学生读读音,记词义,还应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进行归纳、整理、联想运用等,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换言之,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接下来,笔者谈谈自己是如何在教学工作中的贯彻、实施这一观点的。
一、日语词汇量的重要性
笔者开学的第一讲,并不是直接进入发音阶段的学习,而是通过日语概述这
一专题,让学生对我们即将学习的日语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在这一讲中,通过给学生展示几组数据使其认识到日语词汇量在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表1:四种外语单词与会话对比表
法语 日语 英语 西班牙语
第一个1000词 83.5% 60% 80.5% 81%
第二个1000词 90.4% 86.6% 86.6%
第三个1000词 93.8% 75% 90% 89.5%
第四个1000词 94.7% 92% 92.3%
第五个1000词 96% 93.5% 92.5%
合计 96% 93.5% 92.5%
表2:日语单词与会话对比表
50% 62% 73% 85% 89% 96%
词数 560词 1200词 2800词 7200词 9700词 22000词
请学生先观察统计表,再引出结论:掌握1000个单词,就能听懂80%以上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会话;而掌握1000个日语单词,只能听懂60%的会话。掌握5000个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单词,能听懂92%以上甚至96%的会话;而要达到听懂96%的日语会话,就必需掌握22000多个单词。
同时由于选课的学生中有许多准备在大学毕业前参加日语国际水平能力测试,获得证书,可以向学生展示以下数据:日语国际水平能力考试的要求是一级掌握10000词,二级掌握6000词,级掌握1500词,四级掌握800词。
通过以上数据告诉学生要想学好日语,单词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词汇量可以成为衡量日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单词的学习。
二、介绍记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艾宾浩斯记忆法
告知学生,遗忘并不可怕。记忆和遗忘是矛盾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基本规律。利用这一规律来记忆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是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
从时间安排方面讲,复习与自测可以定期的进行也可以随时的,复习与自测可以结合进行,对学过的知识,一段时间后先自测一下,不会的,或记得不牢的再进行重点复习。1.定期复习与自测: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定个复习与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如日测:每晚上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2.随时自测: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几个日语单词,背面写上相应的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不带卡片也可以随时自测,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中默念一下。这样既利用了点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
三、几种日语词汇记忆法
1.联想记忆法
即由一个词,将其他与之相关联的词一起记忆的方法。也可以叫做举一反三法,串珠法。即利用联想这一规律,就可以把学过的或尚未学习的词汇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复习、巩固、记忆的目的。
(1)语义场的联想。所谓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把相互关联的词汇和短语组织起来, 显示其间的相互关系, 意义相关的构成一个集合, 称为词汇场。
①分类语义场。这一分类包括了同类事物的各种对象。如第六课中出现了“”、“行”等一系列的与交通工具相关的词,又如第七课中出现了“カレ”、“そば” 等一系列的与食物相关的词,建议学生记忆的时候就应该将这些词作为一个整体来记。
② 顺序义场。如在第四课学习“水曜日”、“木曜日”这两个单词时,最好就把第五课出现的其他星期词一起按照顺序来记。
③关系义场。关系义场的义位反映人与人, 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学习亲属的称谓时,建议学生按照课本36页的表格来记,不要把单词割裂开来。
④反义义场。指意义刚好相反的词语,如寒等。因此在学习第九课大量的一类形容词时,建议学生利用课本116页的反义词表格来记。
(2)汉字的联想。告诉学生记日语单词时,切忌孤立地记单词,而要以汉字为纲,形成系统,构成脉络。
①同音近音词及同形近形词的联想。如一课学习“(ちょう)”、“社(ちょう)”和 “(ちょう)”,第二课学习“手(ちょう)”时,第五课学习“出(ちょう)”时,第九课学习“万里の(ちょう)城”时,要不厌其烦的将学过的汉字以及读音列举出来,请学生观察,再引出结论:汉语中的大量同音近音词及同形近形词,在日语中也往往发音相同。
② 音读和训读的联想。如在第一课学习单词“日本人(じん)”、“中国人(じん)”、“あの人(ひと)”时,如在第五课学习单词“今月(げつ)”、“来月(げつ)”、“月(つき)”,指导学生可以由汉字为基础,记住音读和训读。
(3)汉语音韵的联想。日语汉字的音读是将该古代传来的汉语语音加以日语音韵化的读法。它们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与汉语语音有相近之处。若学习者了解日语汉字的音读与汉语语音的对应关系,将对提高日语汉字的认读能力会有很大帮助。如汉语的韵母ang,eng,ing,ao,ou在日语音读中都读长音。例:中(ちゅう)国、英(えい)、平(へい)和等。又如汉语用n作韵尾的读音在日语中都读成拨音。例:日本(ほん)、新(しん)、先(せん)生等。又如汉语声母b,p,f与日语中“ば”行或“ は”行读音相对应。例:便(べん)利、不便(ふべん)等。汉语声母l与日语中“ら”行相对应。例:来(らい)年、料理(り)等。
(4)英语的联想。引导学生分析日英词汇,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导入词汇教学。如作为外来语语源的英语词尾“tion”在日语中往往转化成“ション”,“or”“ar” 在日语中往往转化成“タ”,“er” 在日语中往往转化成“カ”或“タ”。掌握这些规律,在记忆外来语单词时,可以事半功倍。
2.文化导入法
在日语教学中,若涉及到某些蕴含文化因素的词汇时,可通过图片及视频等方式让学习者能从视觉及听觉等角度感受日本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如在讲解第七课有关日本食物名称的词汇时,可通过食物图片的展示让学习者获得直观感受。又如讲解第九课“浴衣”时,可通过图片展示以及日本古装电影片段的播放(笔者选的是《大奥》),较系统的介绍日本的和服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该类文化语境认识的兴趣。
3.逻辑分析法
记忆有其规律,对一个词的语音、词义、用法、构词特点的全面理解,会在大脑里形成逻辑记忆。这种基于理解的记忆往往更加深刻。如对构词的逻辑分析,它是掌握词汇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它对词的记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又可以通过词类转化、派生、合成来记忆和扩大词汇量。如学习第三课单词“入り口(ぐち)”,第四课单词“一人暮(ぐ)らし”时,可以把指日语中两个词组合构成复合词时,复合词后一部分的词首清音常变为浊音即“连浊”这一规律介绍给学生。又如在先学习完第一课单词“学(がく)生”“大学(がく)”后,遇到第五课单词“学校(がっこう)”时,可以将其和已经学习的第二课单词“一(いっさい)”,第三课单词“1(いっかい)”对比,引出“促音便 ”这一概念。然后告诉学生其规律:前一个汉字的最后一个假名是“く”时,后接假名的辅音为“K、P”时会产生音便, “く”变为“っ”。例:学校(がっこう)等。前一个汉字的最后一个假名是“ち”,后接假名的辅音为“K、S、T、P”时,也产生音便, “ち”变为“っ”。如学习第十课单词“り”时,可以复习第五课单词“休み”及其动词形式“休む”,并补充介绍动词“る”,告诉学生一类动词若将其词尾变为同行イ段假名,就可构成其动词相对应的名词形式。又可与第十课单词“晴れ”以及其动词形式“晴れる”对比,告诉学生二类动词若需变成其动词相对应的名词形式,方法与一类动词截然不同,只需将其词尾去掉即可。
总之,日语课堂词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词汇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来完成。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会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教学规律,将日语词汇学理论灵活运用到日语教学实践中来,以改进课堂词汇教学。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日语词汇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袁玲丽.联想策略与直接词汇教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9).
[2]曹花艳.浅谈日语的词汇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4).
[3]李杰.浅谈日语汉字的音读与训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2).
[4]李锦绣.谈谈日语的词汇教学[J].辽宁财专学报, 2002,(2).
[5]刘经能.搞好大学日语词汇教学[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6).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 德育课程; 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 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 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 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 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