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亲情的故事

亲情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亲情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亲情的故事

亲情的故事范文第1篇

2、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3、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4、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亲情的故事范文第2篇

2003年3月,本刊记者奔赴郑州,对我国第一位盲人主持人进行了专访,为读者揭示了他和母亲之间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为了残疾儿子,她与狠心的丈夫分道扬镳

古灏1972年元月14日出生在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妈妈古葆芝在郑州大学工学院教务处工作,父亲在洛阳一所大学教书。白胖可爱的古灏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然而,欢乐是短暂的。很快,这个家庭就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3个月后的一天,古葆芝在给小古灏洗澡时,邻居一个大夫过来帮忙,她仔细地看了看古灏,对古葆芝说:“古老师,我看孩子的眼睛有点儿不对劲,3个月的孩子,应该对外界的事物在视觉上有所反应,而为什么他的眼睛总是直直的没有反应?”古葆芝不相信:“我的儿子这么可爱,眼睛怎么会有问题?”话是这么说,但她还是决定带儿子到医院作检查。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古灏患的是先天性纤维膜后增生症,也就是先天性双目失明。医生痛心地告诉古葆芝,这类病极为罕见,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治愈的先例。

古葆芝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一屁股瘫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她像疯了一样抱着医生的腿哀求:“医生,求求你们,一定要把我儿子的眼睛治好。”医生无奈地摇摇头:“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你带孩子去北京试一试吧。”

第二天,古葆芝抱着孩子匆匆来到北京,跑遍了北京几家著名的大医院,诊断结果让她伤心欲绝:孩子得的是不治之症。她满腔悲痛,无处倾诉,用力把头往墙上撞,血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

回到家,古葆芝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真想一死了之。可看着可怜的儿子,她决定要好好活下去。她流着眼泪把诊断结果告诉了丈夫。远在洛阳的丈夫匆匆赶回郑州,夫妻俩抱头痛哭……

平静下来,丈夫对古葆芝说:“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吧!”古葆芝看着丈夫,疑惑地问:“要是再生个孩子也双目失明怎么办?”她劝丈夫和她一起去医院作检查,丈夫冷冷地丢下了一句话:“无聊!”

第二天早上,当古葆芝醒来时,丈夫已经一声不响地走了。儿子残疾了,家也要散了,她抱着儿子,泪水流满了她和儿子的脸颊……

古葆芝是个事业心很强的女性,工作相当出色,每天工作十分繁重,上班时,她用被子把孩子围在中间,每隔一小时就跑回家来看一次。有一天,她进家门时,看到孩子脸上和嘴里满是屎尿,臭气熏天,古葆芝的心像钢刀在割。

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又请不起保姆,古葆芝只好带着孩子去上班,她用绳子把孩子绑在背上,就连上厕所也得背着。孩子体弱多病,古葆芝经常深更半夜独自带着孩子去医院,累得疲惫不堪。

1976年5月的一天,古葆芝高烧又呕吐,全身乏力,她还得强打起精神给孩子做饭。她正在刷锅时,突然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久,孩子趴在她身上又哭又喊:“妈妈,你醒醒!”古葆芝慢慢睁开了眼睛,看着孩子为了找她,从床上滚到地上,撞得鼻青脸肿,她大哭不止:“孩子,妈妈对不起你。”

生活的重担让古葆芝喘不过气来,她想让丈夫帮她减轻负担。在她的努力下,1976年9月,丈夫调到了郑州,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

然而,令古葆芝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丈夫的到来令小古灏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丈夫十分讨厌儿子,动不动就打他,骂他是废物。古灏身上常常被父亲拧得青一块紫一块,古葆芝痛心地问丈夫:“他可是你的亲生骨肉啊,你也下得了手!”丈夫冷漠地说:“养这样的孩子等于背一个沉重的包袱,把他养大了,我也老了,到时谁来给我养老送终?我生病住院时,他连一杯水都不能递给我,要他有什么用?”古葆芝与丈夫大吵了一场。

半年后,丈夫向古葆芝提出:“如果你同意再生一个孩子,我们就继续生活下去,否则就分手。”古葆芝依旧要求丈夫和她一起去医院检查,但丈夫还是拒绝了她的要求。

此后,丈夫稍不顺心就迁怒于古灏,对他又打又骂,古灏变得胆小脆弱,一听见父亲的声音就吓得直往古葆芝的怀里钻,古葆芝常常独自流泪到天明。

孩子本来已经很不幸了,却还要遭到亲生父亲的折磨,痛定思痛,她决定与丈夫离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

1980年,古葆芝心平气和地与丈夫分手了,她带着儿子独自生活。古葆芝默默地说:“儿子,妈妈再苦再累,也要把你抚养成人。”

含辛茹苦,她把儿子培养成了国内第一个盲人主持人

古灏渐渐长大了,他非常自卑,对生活也没有信心,整天愁眉苦脸。古葆芝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残疾比身体残疾更可怕。她决定重塑孩子的心灵,让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她开始给孩子讲张海迪的故事,每天晚上坚持为他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个月后,当这本书读完时,小古灏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活着真好。”

每天白天古葆芝要去上班,她怕儿子寂寞,就给他买了一台收音机。小古灏对音乐特别敏感,乐曲听上两三遍,他就能背下来。于是,古葆芝决定让孩子在音乐方面发展,她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了口琴、电子琴和手风琴,并请了两名家庭教师。

由于看不见琴键,小古灏只好一遍一遍地触摸,一个音符、一个乐句地反复练习,有时一练就是半天。一年后,古灏终于能弹奏一百多首中外名曲了,还经常应邀去学校演出,古葆芝由衷地感到满足和自豪。

古葆芝准备送孩子去北京上艺术学校,但一个好心的音乐权威对古灏进行了全面考察后,遗憾地告诉他,古灏在音乐方面没有潜力可挖。古葆芝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她决定面对现实,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在社会生存立足。

1984年9月,古葆芝将小古灏送进了郑州市盲人聋哑学校,学习盲人按摩,将来可以当盲人按摩师,这已经是盲人的最好出路了。

在学校里,古灏疯狂地迷上了体育,休息时间,他常常躲在一边听收音机里的体育节目,宋世雄、孙正平等著名的主持人的解说他能倒背如流,并模仿得惟妙惟肖。课余时间,他经常给同学们解说体育节目,赢得同学们阵阵喝彩。老师知道后,认为小古灏不务正业,经常训斥他。

有一天,古灏正在眉飞色舞地用收音机为同学们“现场直播”足球赛,突然,老师走了进来,大声呵斥道:“古灏,你在干什么?”古灏吓得说不出话来,耳朵“嗡”地一声响,接着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后来,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聋。从此以后,小古灏只能借助于助听器来生活了。

几天后,老师把古葆芝叫到学校,向她罗列了小古灏的种种“罪状”。古葆芝哭了:“孩子,你是个盲人,好好学习按摩,将来也好混口饭吃。”小古灏天真地说:“妈妈,我想当体育节目主持人。” 在场的人都轰地一声笑起来。

古葆芝觉得上帝太不公平,也觉得儿子的选择太残酷了,一个酷爱体育的人,却永远无缘看一眼争夺拼搏的运动场!她真想把自己的一双眼睛给儿子!

古灏对盲人按摩越来越失去了兴趣,古葆芝只好让他退学回家。她买了一台电视机,让儿子每天听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节目,还为儿子订阅了《足球》《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等报刊,坚持每天为儿子读报刊,和儿子一起收集、筛选体育资料,并分门别类地装订成册,建起了家庭体育资料室,这个资料室竟然比中央电视体育部的资料还全。

1990年,郑州承办了一次全国性的乒乓球邀请赛。小古灏得知后,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能到现场去看比赛,该有多好啊。”古葆芝知道儿子的心思,可一张门票要好几十块钱,她狠心卖掉了陪嫁的金戒指,买了两张票,母子俩一起到现场去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小古灏对解说越来越感兴趣了,他天天在家里模仿中央电视台一些体育主持人的解说,让妈妈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他很想向他们请教,缠着妈妈带他去北京。1991年暑假,古葆芝带着儿子来到了中央电视台,古灏终于见到了宋世雄、孙正平等这些心目中的偶像。他们鼓励小古灏多学习,多交流,争取成为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节目主持人。

为了让儿子能够多获得一些外界的信息,古葆芝咬紧牙关,借钱装了一部电话。通过电话,古灏和许多电台、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成了好朋友。同时,他的体育知识、体育理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93年3月,他用盲文写的体育述评,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后,得到了广泛好评。

1995年5月中旬,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声”栏目两名记者来古葆芝家中采访,正逢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举行,古灏竟滔滔不绝,对赛事的介绍和分析详尽准确,甚至能完整地复述出一场比赛的全过程,这让两名记者大吃一惊。回去后,他们向台领导作了汇报。台领导当场拍板开辟《一周体育综述》栏目,由古灏主持,在黄金时间播出。

1995年6月1日,古灏走进了河南经济广播电台的直播室。中国广播史上第一个盲人节目主持人终于出现了!

“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古灏,非常高兴能通过电波和大家交流。我是一个双目失明、双耳残疾的残疾青年,尽管我不能在赛场上纵横驰骋,也无法看到那惊心动魄的拼搏场面,但多年来,我一直对体育情有独钟……”

听着儿子那浑厚、纯正的男中音从电波中传出,此刻,守在收音机旁的古葆芝激动得热泪盈眶……

母爱如山,妈妈要与儿子相伴到永远

节目播出后,听众的表扬信像雪花一样地飞来,还有数家电台、电视台邀请古灏去做体育节目主持人。古灏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不禁有些飘飘然了,录播节目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益求精了。对于儿子的变化,古葆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儿子的自尊心太强,她知道,如果直截了当地给儿子指出来,恐怕难以说服他,弄不好还会引起他的反感。

经过冥思苦想,古葆芝终于想出了一个“苦肉计”:她以听众的名义,用不同的名字给古灏写了十多封信,坦诚地告诉他节目水平在下降,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受欢迎了。

那天晚上,古葆芝坐在儿子身边,把这些信一封一封地念给古灏听,这无疑在古灏头上泼了一瓢冷水,他发热的大脑顿时清醒了许多。古葆芝深情地对儿子说:“孩子,作为一个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听众就是你的上帝。失去了听众,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古灏哽咽着说:“妈妈,我懂了。” 古葆芝欣慰地笑了。

古灏成了名人了,各种社会活动渐渐多了起来,但每次古葆芝都要陪着儿子出行。古葆芝尽管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她高雅的气质和不凡的举止总能吸引一些异性的目光。当有些人得知古葆芝至今仍独身一人时,纷纷大胆地向她表示好感。对此,古葆芝心静如水,她知道,也许有人能够接受她,但不会接受她的儿子,而儿子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是儿子心中的太阳。 其实,早在1988年,古葆芝认识了一个外交部的干部,双方一见如故。相处了几个月后,当那个男人向她求婚时,古葆芝坦诚地对他说:“你要接受我,就一定要接受我的儿子。”他看着古葆芝,深情地说:“你放心,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决不会嫌弃他。”这年10月,古葆芝和他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考虑到两人两地分居,丈夫准备调古葆芝到北京去工作,并且已为她联系好了单位。当古葆芝兴冲冲地去北京办调动时,丈夫犹豫地对她说:“你先过来,让古灏留在郑州。” 古葆芝一下子愣住了,好一会儿,她气愤地说:“他一个残疾孩子,你让他一个人留在郑州,谁来照顾他?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推吗?”丈夫无奈地说:“葆芝,在感情上我实在无法接受别人的孩子,况且,他还是个残疾儿,要不,我花钱请个保姆在郑州照顾他?” 古葆芝的心沉了下来,一句话没说,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此,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1989年,结婚才一年的古葆芝毅然与丈夫分了手。此后,为了儿子,古葆芝决定不再涉足婚姻,全力以赴地抚养儿子长大成人。

古葆芝明白,对一个盲人主持人来说,做一档节目,要比正常人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心血和汗水。古灏的节目尽管每期只有10分钟,但他常常要准备半个月的时间。每天,古葆芝和儿子一起收看收听全国各个电视电台的体育节目,还翻阅大量的报刊杂志,并一一念给古灏听,对节目有用的就留下来,然后整理归类,再根据每期节目的主题进行编排剪辑,在家里录播好后,由古葆芝送到电台播出。

尽管古灏每期节目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他每月的工资只有400元,古葆芝的退休工资也不高,母子俩过着简凡的日子。古葆芝想给儿子存些钱,儿子已31岁了,早已到了成家的年龄了,可谈过几次恋爱都没成功。古葆芝希望有一个与儿子有共同语言的女孩能够走进他的生活。

其实,在古灏的内心深处,他又何尝不希望妈妈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老伴来共度晚年呢?这么多年来,妈妈为了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感情,现在他已经长大了,妈妈也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呀。

亲情的故事范文第3篇

瞿颖的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父亲瞿继之生活。她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学艺时更加刻苦认真,毕业后便去北京发展,很快从T型台上脱颖而出。接着,她又向影视歌全方位拓展,成了中国当红女明星。

1992年夏天,瞿继之和同样离异多年的厨师艾晓蓝交往。两人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瞿继之把结婚的打算告诉女儿时,瞿颖顾虑重重:“爸,我看您要慎重。您58岁了,她才34岁。年龄相差太大,我怕她靠不住。即使她没有别的目的,万一到您老得走不动了的时候,她弃您而去,那时您怎么办?”

瞿颖从北京赶回长沙,说是探望父亲,其实是对继母进行“实地考察”。在父亲的安排下,瞿颖与艾晓蓝见了面。她主动喊了一声“艾姨”,并大方地同她握了手。艾晓蓝也始终不卑不亢。瞿颖对艾晓蓝的第一印象不错,看得出,这是个善良又简单的女人,而且长得端庄美丽。瞿颖从父亲的眼神里,也看出他内心的快乐。

瞿颖在长沙住了3天,对艾晓蓝的为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觉得她为人坦诚,豁达、贤淑、善解人意,初步接受了她。瞿颖对父亲说:“也许您的看法和想法是对的,艾姨这个人看上去不错!”

1993年夏天,瞿继之跟艾晓蓝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瞿颖因为忙着拍戏,没能赶回来参加父亲的婚礼,但她在电话中向父亲和“艾姨”表示了祝贺。

婚后,艾晓蓝更加体贴入微地照顾丈夫瞿继之,同时也牵挂和关心着继女瞿颖。然而,因为继母的特殊身份,母女俩一直很少直接联系。

一晃又过了几年,原先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瞿继之,身体愈来愈消瘦。到了5月初,他已经虚弱得几乎无法行走了。经过医生的会诊,瞿继之患了老年性肺炎。在1个多月的住院期间,艾晓蓝和她与前夫的小儿子世宏都扑在医院里照料他。世宏还特意上网查寻,查到了治疗继父这种病的特效药物,问过医生后得知,这种药是目前世界上治老年性肺炎最好的药,因此价格非常昂贵。由于初步治疗已经花去1万多元,艾晓蓝的积蓄已花完了,于是儿子世宏提出给瞿颖姐姐打电话,让她寄点钱来。可艾晓蓝坚决不同意,说:“你瞿颖姐还没成家,要结婚,得存点钱,不能家里有事总是找她要钱!”她千方百计自己筹钱,结果人累瘦了一圈,钱却没筹到多少。

这时,世宏背着母亲,偷偷给姐姐瞿颖打电话,将继父的病情如实告诉了她。得知父亲的病情如此严重,瞿颖也慌了,说:“再贵的药也要买,救命要紧!”瞿颖很快将钱寄了过来。家人的关心,加上药物的作用,瞿继之的病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不久,瞿颖从汕头演出后经过长沙,特意在家里住了几天。看到父亲的病情大有好转,瞿颖拉着继母和弟弟的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瞿颖离开长沙时,艾晓蓝把自己为瞿颖求的平安符和婚姻签都拿出来,给了瞿颖。接到这份特殊的礼物,瞿颖既高兴,又感动,禁不住抱住艾晓蓝哽咽起来:“艾姨,谢谢您,谢谢您对我爸的精心照料,谢谢您对我爸这么好,也谢谢您对我这么好……”艾晓蓝含着眼泪说:“一家人说什么感谢的话呢?这是我应该做的。”

2006年底,瞿继之在妻子艾晓蓝的怀抱里安祥地去世了。瞿颖泪流满面地望着父亲的遗容,知道若不是继母和世宏弟弟的精心照料,父亲的生命维持不了这么久。望着此时悲痛欲绝的继母,瞿颖抱住她,终于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艾妈……”

母女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穆夫)

父母就是“山”和“海”

父亲是山,

你步行在他的脊背之上,

磅礴的爱,

叫你领悟人生的艰辛;

道路坎坷,

叫你知道他干涸的面颊上,

那棵树怎样顽强生长。

母亲是海,

你行驶在她的胸脯之上,

温柔的爱,

让你理解生活的挫折;

波涛汹涌,

亲情的故事范文第4篇

《爸爸的晚餐》讲述的是什么?它的创作背后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它的上映为重庆本土电影带来怎样的意义?就此本刊记者进行了独家探访。

“业余”之作

摘下了中国编剧界的“奥斯卡”

2010年,在没有影厂制片厂,甚至可以说还没有电影行业体系的重庆,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的青年教师郑正用业余时间写出了一个电影剧本,名叫《爸爸的晚餐》。剧本讲述了一位由大厨退休的空巢老人知道死之将至,于是独自驾车上路去看望四散的儿女,用川菜来唤起他们之间已经冷淡了的亲情,算作一个临终告别。这个看似没有什么娱乐性的剧本随即便被作者束之高阁了,然而连郑正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这本“业余”之作,竟在两年之后给他带来了中国电影编剧界的最高殊荣――“杯・优秀电影剧本”奖。

一年一度的电影文学奖是批准设立的国家一级奖,也是中国电影文学的最高奖。每年3月起全国共有1700多部电影剧本送选,评委们从中选出35部剧本成为“创意电影剧本”。最终又从这35 部剧本中评出 5 个“优秀电影剧本”。“杯・优秀电影剧本”也被誉为中国电影编剧界的“奥斯卡”。

2012年,郑正是在朋友的强烈建议下才将剧本送去参加“杯”的。“因为看过该剧本的几个朋友都很感动。”意外的是,这个剧本竟大获好评,摘下了“杯”的大奖。

“杯”评委评价,《爸爸的晚餐》除了剧本创作技巧上的优势之外,获奖最大的原因在于其“真挚的情感”。诚然,作为美食爱好者的郑正对川菜和亲情之间的联系非常有感触:“我确实是很用心在写这个本子,因为它是我自己内心的一个反映,里面也有很多我父亲的影子。”

全市公映

一部诸多看点的电影

五年磨一剑,2015年4月15日,郑正终于携自编自导的电影《爸爸的晚餐》在大坪英利同美影城举行了首映礼。一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荧幕上酸甜苦辣的川菜,带动的是在场百余位观者的喜怒哀乐。

《爸爸的晚餐》在结构上是一部公路电影。父亲驾着老吉普一路奔波地去看望子女,除了公路片应有的元素――接踵而至的一连串突发事件外,一路上的景致也是丰富多彩:清新的村庄小桥、蜿蜒的盘山公路、壮美的城市全景、陈旧斑驳的老街巷、宁静的湖边别墅、露天的温泉酒店……本刊记者了解到,整部电影都是在重庆市内取景拍摄而成。“重庆丰富的城市地貌和自然地域特性,也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郑正告诉本刊记者。

而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片中父亲烹饪的镜头。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郑正对这些镜头可以说是做足了功夫。近年来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起了全中国人的胃口,乘着这“眼球盛宴”之风,《爸爸的晚餐》中的那些“厨房戏”又让大家过足了美食瘾。为了拍好这些“厨房戏”,剧组还专门邀请了一位美食顾问包先生为剧组担任菜品的设计和把关。“包先生是重庆名厨,设计好极了!”但在片中展示的,都是回锅肉、水煮牛肉、番茄炒蛋、红烧肉、烧白、宫保鸡丁这种家常川菜,没有出现一道高档菜,原因是郑正希望电影能真正地接地气,要让川渝的观众看后能引起共鸣。尽管全是家常菜,却让剧组花了不少力气。“比如电影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朱老爷子做干烧鲫鱼和回锅肉,大家都很清楚这两道菜是怎么做的,但回锅肉一定要做出真正的‘灯盏窝’,这很难”,所以剧组光是拍做菜的戏就超过了80个钟头。而这80个钟头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早已被郑正言中了:“保证观众看了都会口水直流。”

虽说《爸爸的晚餐》是一部公路片、一部美食片,而该片的真正内核是亲情冷暖。扮演父亲角色的赵毅维,曾在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和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中分别饰演过父亲的角色,而由他主演的这部《爸爸的晚餐》,同样带着《十七岁单车》和《孔雀》相类似的气质――人性情怀。郑正告诉本刊记者,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观看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独生子》之后的感叹,这部上世纪30年代的黑白电影所展现的母子情,撼动了郑正的创作观。而在片中镜头语言的应用也是相当文艺,长镜头带来的审视感与真实感,手执镜头与光影应用产生的情绪场都非常精彩。

笑过也哭过

重庆本土电影正在萌芽

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可以无关影评人的赞扬与非议,也可以无关票房高低、炒作力度,但惟一不可缺少的,一定是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大坪英利广场同美影院《爸爸的晚餐》首映礼上,观众席上无一虚位,人人都被片中的情节吸引。片中幽默桥段引得全场大笑,“厨房戏”又叫大家垂涎三尺,当看到父亲被儿子误会,以及最后父亲去世的情节时,许多观众都忍不住默默流泪。

亲情的故事范文第5篇

一张请假条是写在学校的便笺纸上的。请假条的各要素一应俱全。可是怎么看都不对劲。原来请假条是一份复印件。学校的便笺纸的题头是红色印刷体,可这份请假条上的题头却是黑色的。这份请假条是学生复印原件后的产物。

另外的一张使用的是学校统一印制的请假条。可这份请假条除了一名请假的学生签名之外,还有另外三名同学的签名。学校明确规定:“请假条一式两联,一联出校门时使用(限本人),由门卫收回;一联留学生科存档。”这次多人请假事件明显是违反学校规定的。

针对这两张请假条所暴露的问题,学生科、保卫科和年级组就如何完善与落实学生考勤制度进行了专题研究,具体如下:

一、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针对“请假条事件”,学校要求任课老师在每节课上课前都要对学生进行考勤,并及时将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或擅自离校等异常现象告诉班主任。同时也要求各班安排一名班干部协助任课老师做好考勤工作,一旦学生的考勤出现异常状况,班干部应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学校严格对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课的考勤进行把关,因为这些课采取的是走班的形式。实行考勤制度有助于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掌握,可以有效地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二、统一门卫放行要求

“请假条事件”也暴露出门卫工作的失职。虽然这两起事件没有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但却存在安全隐患,让人警醒。

首先,学校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当班的门卫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进行了相应的经济处罚。

其次,学校召开门卫工作会议。在会上将学校的学生请假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规定门卫一律凭学校统一印制的、填写规范的请假条对提前离校的学生予以放行。对于存在疑问的请假现象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确认无误后方可放行,否则一律不准放行。

只有门卫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切实担负起学校安全管理的重任,从最后一道关口上保护好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规范学生请假行为

“请假条事件”也说明有个别班主任在对待学生请假问题时,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为此学校特意召开了班主任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如下两条要求:

一是只有学生监护人有权向班主任请假。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应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请假条上应有学生监护人的签名,收到假条后,班主任应电话与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核实。

学生在校期间需提前离校的。班主任首先要和学生监护人联系,对于监护人同意学生离校的,应和监护人明确学生交接的时间与地点,以确保学生安全。

二是班主任发现学生缺勤时必须履行告知义务。班主任一旦发现有学生缺勤,必须立即与缺勤学生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向其告知学生缺勤信息并了解原因。如果班主任未及时将学生异常缺勤情况告知学生监护人,一旦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班主任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校同时要求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知晓该如何请假及该向谁请假,从而规范请假行为。

四、严肃处理违纪学生

对于“请假条事件”的几名当事学生,学生科找他们分别谈了话,了解了他们当天的去向,并和学生的监护人进行了沟通与确认。对于这几名学生,学校按照《学生纪律处分规定》对其予以“警告”处分。通过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让全校的学生受到了教育。必要的惩戒有时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建立和完善学生考勤与请假管理制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制度意识,又可以从形式上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学习,从而保证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