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咏柳的意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年级《咏柳》中的咏是赞美、称道、歌颂的意思,诗中借柳树歌颂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裁出了春天。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出春柳的勃勃生气,碧绿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留白;语文教学;运用;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文学素养奠定根基。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四大改观”,即改革教师观,变化教材观,重塑学生观,正确对待学习观。同时,在整个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和小组合作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时的自我体验和切身感悟的求知过程。
留白,其实是绘画艺术上的常用词,是中国国画术语之一。我们知道艺术大师们,可以说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留给人们以想象之余地,这就是著名的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高超的绘画技艺不再去刻意地追求拥有翔实的内容,艺术大师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空出一定的审美空间给欣赏者,让欣赏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自己曾经的真实的感受加以填补,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和画外之音的特殊收效。留白艺术能够给人以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此处无物胜有物。对于文学来说,留白也是如此,留白就是为了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给他们一个充分的想象的空间。不管从哪个方面讲,留白都是一种美的境界,更是一种大智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适度的“留白”,并充分地运用留白艺术,可以起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激励不同程度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一“留白”艺术,能够充分地增添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这一特殊过程中还能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推理的能力的到培养和提高。
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运用呢?笔者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阶段从课前导入阶段、新课课堂讲授阶段、课堂合作探究阶段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利用课前五分钟留白,进行能力训练,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课,学生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基本上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不能管得过宽,把得过紧,在讲解中不能嚼得太细,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特点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适当地留白,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和发展的余地,争取给学生存留创造和再创造的活动氛围。
在讲授新课的课前3~5分钟,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是一种将时间聚少成多的训练方式,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方式,这一过程,不但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增强。为了课前的这一活动,学生课下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社会生活现象,并对观察到的事件和情景作为素材进行加工整合。上课铃声响后,笔者让学生登上讲台,以演讲的方式、简短的辩论方式、精短话剧形式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的留白艺术的运用,可以充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博览群书,平日注意观察,对于任何事都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一留白艺术的运用,经过一段时间下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总结,对素材的加工整理,对有形材料的表达的能力。同时,为下一步新授课的探究埋下了伏笔,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过程中的留白,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到知识,是对所学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反复、重复地思考。经过这样深刻的理解和反复的思考过的知识才是真知。然后,再将知识内化为学生主观意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知识才能最终形成为学生最后的信念。
文学创作和语文课上的课文鉴赏都是需要充分的想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了想像,才有文学,才会有文学家!失去了想像,就不会再有读者,同样也就不会存在鉴赏家了。
例如,笔者在教学高一年级,第三单元第四课的自读课文,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这篇课文时,充分地运用了留白的思考艺术。
笔者让学生经过整体初读之后,带着问题思索:全文的主旨是什么?(主旨: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
围绕主旨,作者阐述了哪几个方面?(围绕主旨作者阐述了诗歌鉴赏的“诀窍”:“再创造”、“想像”、“泡”、“找”、“进”、“猜”、“补”。)找出关键句。然后学生在留白的时间内很快做出了答案。笔者进行了要点的归纳小结,对学生找得不精确之处进行点拨、矫正。最后,笔者和学生进行重点导读,对主旨进行理解、强化、加深印象。思考:作者提出诗歌欣赏方法的依据何在?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例如,诗的特点是诗人通过想像创造诗的形象,抒发感情,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通过想像再现诗的形象,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然后通过探究质疑阶段,借鉴作者研究问题的视角,熟悉鉴赏诗歌的方法。通过拓展延伸阶段,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其他文学体裁的鉴赏方法,如鉴赏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试问卷帘人”问什么?未知,成为“断脉”,“知否,知否?”又未答,意脉又“断”,要“补”,最后推出的“绿肥红瘦”无限凄怨,却又妙在含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要“进”,作者何以要如此感慨?要“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留白艺术的适当运用,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把握好课堂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留白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遨游的“渔场”,让学生在留白中使个性得到张扬。
关键词:滑动窗口协议;流密码;多线程;窗口;文件加密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9887-02
Application of Sliding Window Protocols Thinking in Files Encryption with Stream Cipher
CHEN Xi, YANG Ji-long, ZHANG Qiong-wen, YANG Wei-ka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China)
Abstract: In connection with some problems in the fields of files encryption with stream cipher, for example, taking too much memory and, limiting encrypted file's size, explains the application of sliding window protocols to encrypting fil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ncryption, the files encryp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le encryption part and file writing part, regarded them as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With the thinking of the protocols, the two parts work together in a cache called "window", and data is read and encrypted, then written and stored separately. The capability of encryption program is improved.
Key words: sliding window protocols; stream cipher; multi-threading; window; file encryption
滑动窗口协议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中的一个用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传输文件的协议。该协议的主要思想是收发双发都维持一个指定大小N的窗口,要发送的数据分为若干有序块。开始发送文件后,发送方首先发送前N块文件块,然后等待接收方的回复。当接收方依次对接收到的文件块进行接收确认后,发送方的窗口根据接收到的有序回复依次向后滑动,从而进行后续文件块的发送。如果发送方暂时没有接收到有序回复,则发送方的窗口停留在当前状态进行等待,一直到窗口滑动到下一个块。
流密码也称序列密码。序列密码一直是军队和政府使用的主要密码技术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性能优良的伪随机序列,使用该序列与明文信息流逐比特异或得到密文序列[1]。伪随机序列发生器是指输入真随机的较短的密钥(种子)通过某种复杂的运算产生大量的伪随机位流[2]。由于流密码长度可灵活变化,且具有运算速度快、密文传输中没有差错或只有有限的错误传播等优点,目前仍是国际密码应用的主流,而基于伪随机序列的流密码是当今最通用的密码系统[3]。流密码加密流程如图1所示。
从理论上说,数据流的潜在大小是无界的,系统存储的数据相对数据流大小则是非常有限的[4]。在处理明文信息流的过程中,通常并不是对所有已经到达的数据都感兴趣,而是只对最近到达的部分数据感兴趣,这样就需要引入滑动窗口模型[5]。
1 加密程序设计及实现
加密程序应用模块设计思想,在VS2008开发平台上,对程序“窗口”模块、程序的两个线程模块即“接收方”线程和“发送方”线程采用MFC框架下的C++语言进行设计开发。
1.1 “窗口”的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个大小N为7的“窗口”缓冲区,即该“窗口”缓冲区拥有7个块单元。每一个块单元由一个存储数据的数组和若干标志位组成,具体定义如下:
struct Block{
char Data[50000];
int Flag;
int NextFlag;
BOOL HaveData;
BOOL AbleToWrite;
int IsFinal;
};
7个块单元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循环队列。当7个块依次循环滚动读取文件数据时,“窗口”缓冲区则依次向后移动。
在块结构中,Data数组用于缓存文件数据。Flag标志位用于标示本块序号。NextFlag标志位用于标示本块指向的下一块的序号。HaveData标志位用于标示本块中是否有数据需要写出,初始值为false。AbleToWrite标志位用于标示本块是否可以写入,初始值为true。IsFinal标志位用于标示本块是否为最后一块,初始值为0。
1.2 “发送方”与“接收方”的工作流程设计
采用多线程的技术,在程序中使用双线程来模拟收发双方。“发送方”的功能定义为文件分块读取以及进行加密,“接收方”的功能定义为从块中读取数据并写入加密后的文件。当加密开始后,双发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互不干扰。
1.2.1 “发送方”线程具体流程设计
“发送方”线程开始时,需将当前块序号初始化为0。在写入块的时候,需判断该块是否可写,即AbleToWrite标志是否为true。在当前块写完后,需修改该块的标志位,即将AbleToWrite置为false,HaveData置为true。如果是最后一块,还要修改IsFinal标志,将块内剩余数据长度赋值给该标志。具体的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
1.2.2 “接收方”线程具体流程设计
“接收方”线程与“发送方”线程同时启动,并且初始化“接收方”线程当前块序号为0。但有所不同的是,“接收方”线程启动之后一段时间一直处于等待状态,以等待“发送方”线程将窗口中第一块的读取加密操作完成。当检测到当前序号块的HaveData标志位为true时,即开始从窗口中将数据写入加密后的文件。如此依次循环,一旦检测到当前块的IsFinal标志位为true时,即开始将最后一块中的数据写入文件并完成文件写入。具体的流程如图3所示。
1.2.3 双线程协同工作具体流程设计
在“发送方”和“接收方”线程都启动之后,两个线程除了完成自己所需完成的任务之外,还要两者协同工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文件加密的工作。在滑动窗口思想下两个线程的协同工作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双线程启动后,窗口(即一个由块组成的循环队列缓存区)位于文件最前端。“发送方”线程开始对窗口内第一个块缓存数据进行加密,“接收方”线程则处于等待状态。当“发送方”线程完成第一块的操作之后,“接收方”检测到第一块缓存内有数据需要写出,“接收方”。
线程停止等待,开始将数据写出到加密后的文件中。同时,“发送方”线程仍然继续依次向后对块缓存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当“接收方”线程将窗口最前块缓存中的数据完全写出后,窗口向后移动一个块单位,即循环队列滚动一个块单位。在此过程中,如果“发送方”线程写完了最后一块缓存而窗口仍未移动的话,“发送方”线程将进行等待,直到窗口向后移动而出现新的块缓存。窗口移动到最后一个块缓存则停止移动,当两个线程完成对窗口缓存中的数据处理操作后,双线程终止,加密结束。
2 测试结果及分析
所述设计在实现时采用RC4流密码。测试环境:windows7操作系统;机器配置:2.4Ghz双核处理器以及2G的内存。
通过实际程序测试,得到以下的结果:1) 在需加密文件大小线程方面,所设计的加密方式适合任意大小的文件,并在实际测试中得到验证;2) 在文件加密速度方面,所设计加密方式的文件加密速度最低值约为16MB/s,最高值约为20MB/s;3) 在系统资源占用方面,所设计的加密方式占用内存资源保持在设定值,不受文件大小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介绍了基于滑动窗口协议思想的流密码多线程文件加密设计。通过实际测试,证明该设计能较好的解决流密码在加密文件时存在的某些问题,如:1)当需加密文件过大并且不分割文件时,加密程序容易占用过多的内存资源,造成电脑响应缓慢甚至无响应,如果文件大小超过内存大小的话,甚至会造成加密后的文件丢失数据的情况出现。2)如果程序针对1)中所提的问题采用加密一部分保存一部分的话,则会影响加密算法的性能。本文提出的设计实现方案较好的保证了加密的速度,在加密中不至于过多占用内存,并且使需加密的文件大小不受内存大小的限制,因此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滑动窗口协议思想还可以应用在更多的领域,例如数据流查询等[6-7]。在各个领域的工作流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两个功能模块对同一个对象进行操作而两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又必须有一个先后顺序时,都可以使用滑动窗口协议思想进行流程设计,这主要因为它具有处理模。
块间的超强调度能力[8]。当然,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加密速度等性能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天杰,张永平,毕发明.计算机系统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9.
[2] 曹天杰,张永平,毕发明.计算机系统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9.
[3] 罗启彬,张 健.流密码的现状和发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6,4(1):75-80.
[4] 陈磊松.数据流处理系统的调度策略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8):1845-1847.
[5] 杜威,邹先霞.基于数据流的滑动窗口机制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1):2922-2924.
[6] 刘学军,,徐宏炳,等.基于滑动窗口的在线数据流增量聚集查询[J].计算机工程,2007,33(21):45-47.
广东温氏集团是最早与农户展开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发展高附加值禽畜养殖业的龙头企业,是很多学者重点研究的案例对象,但是学界关于温氏公司的研究焦点始终集中于其与农户稳定合作的实现机制,而没有看到温氏公司在实现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效益方面的鼻祖意义。笔者就近选择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准一化运营模式的江苏立华牧业集团(以下简称立华公司)进行调研,并深入分析其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机制,对其他高附加值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适度规模的生产与规模经济效益
农业企业一体化运营是把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不同部分整合于一个公司内,以此节省交易成本,其规模取决于进一步扩大公司与分别在市场上交易间的不同边际成本。但我国的家庭承包土地制度、土地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大规模集中土地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雇工成本和监督成本也随之上涨,农业企业一体化经营不仅成本高昂,其规模也易受限,难以获得真正的规模经济效益。立华公司早在1997年最初成立的时候采用一体化运作模式,集中土地进行规模化雇工生产,结果证明效果欠佳。这种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肉鸡养殖规模扩张缓慢。自2000年开始该公司做出调整经营模式的决策,尝试公司与农户合作模式,发展至今,效果显着。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应以亩均产量或亩均收益为考察指标。在土地稀缺的资源禀赋下,应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提高产量和收益。一体化企业经营成本受制于雇工费和监督费的约束,难以通过增加亩均劳动力投入以加强精细化管理,不利于亩均产量或收益的增长。
高附加值的新农业,如拱棚或温室蔬菜、水果、禽畜养殖生产,从几亩地到十几亩地的、主要依赖自家劳动力的农场已经属于适度的规模。与立华合作的农户正是属于适度规模养殖的“小而精”的小型家庭农场,每条鸡棚占地面积一般为0.6亩(旧鸡棚标准)、0.8亩、1.6亩或2.4亩。新鸡棚标准为每0.8亩场地可建1条鸡棚,养殖1万羽鸡,这是最小规模。这种小型家庭农场经营人员一般为夫妻两人,最多3条鸡棚就达到充分使用自有劳动力的边界水平。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则需要雇工养殖,雇工费用将要占去收益一大部分,即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因此充分使用劳动力的适度规模为不超过2.4亩。单个小型家庭农场规模虽小,但是数以千计的合作农户使得公司的总体养殖场地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每年上市鸡总量达到1.5亿羽,净收益达2亿元以上,这是立华公司一体化经营实现不了的规模经济效益。这种模式既让公司具有大规模经营的优势,又让小规模养户获得了精细管理的优势,农户的收入也高于作为雇佣工人的收入,是为有效模式。贺雪峰1的田野调查表明了小规模家庭农场在亩均产量和收益上的优势,而立华模式又有力的说明了小规模家庭农场同样能实现规模经济,上述两例子说明了“适度规模”绝对不是“规模化”概念下的“越大越好”,而是实事求是的、根据不同客观条件、针对不同生产需要的不同层面的最佳、最适度规模。
二、“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的统分结合模式
禽畜养殖作为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新农业,它需要投入精细的养殖管理劳动,但恰恰劳动常常是一种不可观投入。监督是在劳动不可测度情况下被迫使用的代偿方法(刘东,2003),以便保证进入交换的劳动数量不低于某个标准值。与立华合作的农户,在投入劳动力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养殖收益最大化,即只要有助于肉鸡养殖,有助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即使劳动边际报酬下降到远低于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水平,也会不断投入更多的劳动;当然,“自我雇佣”式的、间歇式的劳动的负效用自然也低于受雇于企业的等量劳动;此外,不同于农业企业雇工时工人劳动时间固定受限的不灵活,家庭农场在养殖管理过程中,生产和生活时间自然交错,劳动机会成本相对较低,适宜进行间歇性而又繁杂的劳动投入。这些都使得依靠自家劳动力的家庭农场获得了比企业雇工经营既成本低又高效的优势。
家庭养殖在生产方面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但在经营方面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来实现。我们称之为“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模式。农户如果单独在市场上为运输、储藏、销售而分别签订合同,其交易成本毋庸置疑将会很高。所以在这些环节,还是需要类似农业企业这样的组织所提供的“纵向一体化”与“大市场”打交道,从而实现交易的规模经济效益。“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模式是一种生产资料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龙头企业用农民所没有的技术、销售以及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农民的土地资源、养殖经验和劳动力方面的资源优势进行互换,双方各取所需,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销售业绩,共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立华公司正是认识到,农户在养殖作业环节更有效率,而龙头企业在规模经营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将经营重点放在技术和销售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专用资产投资。在技术方面,成立了立华研究所和优质禽工程中心,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进行科技研发;在销售方面,通过注册商标,建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并结合十五家分公司的销售部,深入当地市场,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立华公司这样一个由于大量研发而涉及专用资产投资、所售禽畜产品具有自己专属品牌的大型禽畜养殖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农户之间进行的经常性的、非标准化产品的交易,正是属于威廉姆森所说的关系性缔约活动。威廉姆森根据麦克尼尔对交易的分类,认为对于经常性的、非标准化的交易,适宜双边治理,进行关系性缔约活动。关系性缔约活动属于执行期很长的交易,它涉及资产的专用性,所需产品不是分散的,不太容易从其他地方获得。这种交易活动依赖于交易双方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收益只有在双方关系维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在双边治理结构下,立华公司因拥有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销售网络等关键性资源而获得权威,以行使控制权和指挥权的方式与农户进行交易,与农户之间通过执行超市场契约来实现公司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养殖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双方交易的本质是管理交易。
立华公司跨出企业边界,对合作农户的养殖管理劳动进行合理干预和科学指导。从最初的场地选择、鸡舍建设、资金筹集到最终成鸡结算,立华公司一直都有紧密的指挥和监督。由于每条标准鸡棚建设资金在64000元~80000元之间,相对于农户来说,资金规模较大,为此立华公司为合作农户提供担保,方便农户通过借贷解决鸡舍资金问题。合作农户拥有的场地大多数是经由立华公司工作人员事先考察,确定适合优质肉鸡养殖后由农户自行承担并完成土地流转工作。立华公司实际上是将肉鸡养殖“外包”给农户。立华公司为了保证肉鸡质量,维护“雪山草鸡”品牌的市场口碑,从源头着手,事先保证生产资料的质量、技术规范,从种苗到所有的中间投入品均为立华研究所和优质禽工程中心统一研发或者统一采购。合作农户只要交纳少量的保证金就能获得公司“赊销”的优质鸡苗以及富含科技成分的中间投入品,并能享受到免费的技术培训服务。这些富含科技含量的中间品,其投放数量和顺序都将最终影响肉鸡的质量,为此,立华公司聘请金蝶软件公司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个参与合作的农户建立档案,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统一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和技术手册。技术指导精细化到饲料投放时间及投放量。所有中间投入品若投放不足或投放过量,均会在公司信息系统“报警”。这套预警系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预防农户偷卖中间投入品。在农户接受公司管理规定和按章养殖的前提下公司如约向农户收购肉鸡,并进行各项款项的统一结算。
合作农户的数量越多,立华公司的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和技术培训、营销渠道等也为越多的农户分享,即由更多生产者或产品来分摊固定成本,使得公司在几乎不增加组织成本或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大规模经营不仅带来了成本的分摊节约,而且大规模采购和大规模供应还带来了交易条件的改善和议价能力的增强,使得微观组织效率更高。
三、“流程价格机制”作用下的双向互惠贸易
立华公司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肉鸡,投入了大量的专用资产,包括科研投入、专用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管理和技术服务)、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投资等。他们先后成立了优质禽工程中心和立华研究所,成功研发当代草鸡优良品种“雪山草鸡”、乌骨鸡等优质禽畜品种。为了保证该品牌禽畜的质量,培育种苗,研制专用饲料,参与禽病防治研究,加强技术人员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等。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包括组织或产品的品牌和企业的商誉等,注册商标便是体现了品牌资产专用性,立华公司的“雪山草鸡”是通过注册商标资格审查的品牌。品牌专用性源自公司在产品质量和广告促销方面的投资,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并与产品的品牌名称完全捆绑在一起。立华公司自主培育的当代草鸡优良品种“雪山草鸡”,是江苏省“十五”畜牧业优良推广品种,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以及“江苏名牌产品”。
立华公司对所有中间投入品及成品鸡具有名义上的最终产品所有权,但实际并不能完全控制产品。立华公司的专用资产投资存在被农户私自处理的风险。《禽畜养殖合同》规定,立华公司有义务向农户提供种苗、疫苗、饲料、技术指导等,并且这些款项皆由公司先行垫付,直到最后收购成鸡时统一结算。因此,这些中间投入品也成了公司对农户提供的一种物质担保。立华的设计是一种顶层设计,为了保证与农户的交易效率,先确定有效交易规模和生产规模,设立标准为800平方米建设一条鸡棚,每平方米养殖12羽鸡,一户家庭最大养殖规模为2400平方米;然后解决农户资金问题,在选择是为农户现行垫付鸡舍建设资金还是种苗、疫苗、饲料等流动资金的决策上,立华选择后者。预支种苗、疫苗、饲料等的好处还在于确保种苗、疫苗、饲料等的交易无误,但也暗藏了了另一种风险:农户可能会扣留或私自处理担保物,将公司提供的高质量的疫苗、优质的饲料甚至苗鸡转向市场销售,赚取差价。尤其是在立华公司为了保证雪山鸡的质量进行了大量特有的专用资产投入后,更是如此。
大农户通常具有一定的资产,有能力独自承担鸡舍等专用性资产投资,具有较长期的生产计划,对未来收益有一定的预期,对长期收益的预期超过短期收益,相对于几乎没有专用资产投资的小农户,守信的行为特征较明显,有较强的合作意愿,更容易维持商品契约稳定性。所以立华公司倾向于与有能力进行一定专用资产投资的大农户进行合作。
保证准一体化稳定运营的合约治理机制中一项重要要求是提供可靠的承诺——抵押担保。实际上,抵押是专用资本概念用途的一种扩展。在立华公司的准一体化合作模式中,农户的生产被纳入公司的整体计划中。公司为合作养殖农户提供禽畜产养殖全过程所有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以及成鸡回收的价格,是立华公司内部计划确定的价格,不受外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类似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调拨或核算价格。立华公司设定的中间投入品价格和成鸡的回收定价均高于市场价格,这样在和农户交易时形成了一种新的价格体系,提高了农户机会主义的代价,杜绝了农户转售中间投入品和成鸡的投机行为,是对公司提供的抵押物的一种保护。立华公司在确定内部结算价格时,并非只是简单地通过同比例调高投入品和成鸡的价格来独立于外部市场价格,而是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多担”的原则,依据一定时期内的市场情况和既有规则进行适时调整(例如,公司对价格调整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如限制种苗、饲料、药物等供应价格;成鸡的回收价格每次调整幅度控制在10%以内),目的在于保持两种价格间适当的差额。这种内部价格的调整机制,能够让农户在市场行情波动的情况下,与立华公司始终保持利害与共的关系;能够使双方形成相对稳定的收益预期,以便做出经营决策;能够增强联盟对抗风险的能力。当市场景气时,立华适当对农户进行让利,提高交易结算价格,让农户更多分享公司的经营业绩。当市场不景气时,内部价差的波动幅度比市场波动幅度要小,立华公司可以将中间投入品的行业利润以及整个系统增值部分贴补成鸡的结算价格,以此保证农户的基本收益。苗鸡、饲料等生产资料为立华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成本较低,至少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立华公司统一投放中间投入品,免去了公司和农户双方在市场搜索、谈判、缔约等方面的交易费用,获得了一体化运营的系统增值效应。整个调整过程仅仅反映在公司结算过程中,农户几乎感受不到市场波动带给自己的影响。在该准一体化组织中,立华公司与农户相互依赖对方拥有的资源,通过互动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整合,以此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收益;借助“流程价格机制”的约束作用,使得公司和农户之间形成了“共担风险、利益均沾”的互惠贸易局面。立华公司并没有因为自身“强势”的龙头企业身份侵占农户创造的租金,而是自觉克制自利的掠夺行为,选择先主动给予农户,即农户只要交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以预支鸡苗和中间投入品;继而以流程价格机制、二次收益分配等治理手段与农户分享经营剩余;愿意替农户承担市场风险,充分保证农户基本收益。即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以此不断的吸引农户加入合作,分担立华公司的科研投入、营销费用等固定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四、总结
立华公司案例有力的向我们展示了农业龙头企业如何通过准一体化方式,实现与农户在产业链上有效的分工合作。这种微观组织方式完全适应我国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以及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的国情。他们采用超市场契约与农户展开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将农户“编织”进企业组织的纵向一条龙,既强化了农户的劳动激励,又降低了公司的组织成本;通过流程价格机制等结算手段既能有效稳定合作模式,又能够让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分享公司经营利润;通过越来越多的合作农户分担公司的科研投入及营销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肿瘤学;中医学;临床教学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癌症治疗和预防方面均面临着巨大挑战,我国除肿瘤专科医院外,大型综合医院建立肿瘤科多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目前,90%以上的三级甲等医院均设立了肿瘤科,肿瘤治疗形成了以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光动力治疗、中医中药、热疗,乃至姑息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而作为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肿瘤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好地将中医学和肿瘤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中医肿瘤学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是每位带教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笔者就中医肿瘤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学科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如下总结和思考。
一、让学生意识到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多学科的治疗
1.肿瘤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治疗手段是多学科的治疗
随着对肿瘤病理生物学认识的深化、各种治疗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肿瘤治疗的理念、策略和模式也在不断地演变,恶性肿瘤的治疗正在从多元化治疗模式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模式发展。肿瘤的综合治疗需要各学科的参与,“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手段,以最适当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绝不是多种治疗方案的简单叠加,而是涉及到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影像学、中医药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学科,不是一味地以延长生存期作为金标准,而是需要达到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并重的原则,从而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MDT中不同专科的医生及时共享患者的全部临床诊断资料;经过会诊和讨论,做出适合不同病人的治疗方案,这点和我们中医学一直倡导的“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的诊疗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使患者得到科学合理以及规范地治疗。MDT的优点不仅缩短了诊疗时间,亦是治疗方法和理念的改变,从而使患者最大程度的受益。
2.临床带教老师需掌握中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诊疗知识
在中医临床带教肿瘤学科学生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不应局限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或是简单地对于带教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修改,还必须要有综合治疗的理念,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治疗手段进行合理运用与衔接。国内也有不少专家认为,MDT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应加以推广。
在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肿瘤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从MDT的角度来形成对该疾病的整体认识,实现中医和西医学科的优势互补,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医肿瘤学带教模式,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中医肿瘤学专业的医学人才。担任带教任务的医师应该有厚重的中医文化功底,同时又是一名经过严格专科培训的医生,因为其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各自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预后判定,以及疾病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医肿瘤学的学科特点需要一批能横向把握多学科知识又有丰富带教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二、引导学生重视中医学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面对现在肿瘤的治疗呈现西医“一边倒”的治疗现状,中医学应该出现在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在肿瘤晚期,西医不能作为的情况下,才让中医“试一试”。中医药治疗肿瘤从整体观念出发,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根据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则治法。早期:中药结合手术治疗,可达到扶正补虚、益气养血的目的,从而为手术创造条件;术后:结合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并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中期:中药结合化疗、放疗等,可降低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声音嘶哑、皮肤干燥等毒副反应,保证放、化疗顺利完成,并增加放化疗的敏感性;晚期:对于无法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的患者,使用中药可减轻患者闷、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相关症状。把中医扶正祛邪方法与西医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综合治疗,发挥两者最大优势,取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良好疗效,使患者带瘤生存成为可能,这是中医治疗有别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显著特征。因此,在临床带教学生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强化中西并重的治疗思想,等医学生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医生后,其就可以更合理地给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三、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中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各种治疗手段
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在带教学生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治疗肿瘤过程中,中医诊断主要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进行辨证论治,实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因此,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让学生学以致用,中医学各种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想兼为用。治疗手段不局限于中药内服,还包括中药外敷、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火疗、脐疗,以及心理疏导等,而且鼓励心理疏导、养生、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并举,现代医学提出的肿瘤MDT模式也正是從患者整体状况出发,最大限度地让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这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的治疗理念不谋而合。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之优势可以弥补西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不足,具有十分良好的互补性。以肿瘤诊疗过程中的多数患者容易出现的腹胀、腹痛为例:除常规小剂量的汤药内服外,还可采用中药外敷法来协同治疗,可选用干姜、肉桂、高良姜、三七粉、槟榔、莱菔子、丁香、小茴香、三棱、莪术等药打粉,装入布袋内,干敷于上腹部;若腹胀、腹痛、恶心、欲呕等症状重者,即将干敷改为湿敷(将外敷药浸入水中,短暂煎熬,然后取药渣湿敷于上腹部)。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药粉的制备和煎煮,以及实际操作干敷和湿敷,在此过程中,学生看到患者症状改善,会提高对各种治疗手段实践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才是回归了中医多样化治疗的本质。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中医肿瘤学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广度、深度、难度都比较大,为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我们应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PPT、Flash、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将一些中医肿瘤枯燥难懂的重点和难点加以呈现,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出一系列与教学和临床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中西医结合教学,通过中医和西医诊疗的具体对比,在学生原有西医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学的相关知识,以实现中西医的对比性认识,从而加强医学生的中西医诊疗技术。例如在讲癌性水肿发生机制时,可采用启发示教学方法,如先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切入,再从生理学中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相关因素,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衡等进行理论的解析,然后可以从中医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引起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肾虚不能主水等方面分析癌性腹水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一步步从“正常”推导出“异常”,再分别引入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案例教学:通过典型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一般放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的最后部分,让学生分析讨论病例并派代表对于案例进行提前准备和讲解。这也是以最快的手段让其对肿瘤学知识有较为全面认知的过程,讓学生加快知识更新和确保在本学科处于领先地位。
五、结语
“全人教育”理念既重视专业知识培育,又重人的品行塑造和综合能力锻炼,其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也与《皇帝内经》对中医人的基本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是一致的。因此,从临床带教中医肿瘤学科的学生角度而言,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会让学生同时接受更多更全面的新知识,在应用中激发临床兴趣及拓宽知识面。
作者:林燕等
参考文献:
[1]孙燕.临床肿瘤学的现状和展望[J].癌症进展,2003,1(1):1-4.
[2]J ovretveit.Five ways to describe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J].Interprof Care,1996,10(2):163-171.
[3]高雅苓.推动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几点建议[J].循证医学,2008,8(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