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基因频率;计算;数学方法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思考与讨论”,依据教材给出的条件设计的顺序和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亲代的基因型频率,计算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概括出依据孟德尔遗传法则,一个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上下代是稳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种群是稳定不变的。在讨论过程中要得出此结论,计算出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是计算子一代基因频率的关键。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理解总结出以下两种方法。
1.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依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可得到:
亲本基因型频率 AA(30%) Aa(60%) aa(10%)
亲本所产生配子比率 A(30%) A(30%)、a(30%) a(10%)
在上述条件下该种群中A配子的比率为60%,a配子的比率为40%,在雌雄群体中也是这个比率,产生子一代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应为:
■
子一代中基因型及频率AA=36%,Aa=24%+24%=48%,aa=16%,由此可以计算出子一代中的基因频率A=36%+48%×■=60%,a=48%×■+16%=40%。
2.在该种群中亲本基因型(频率)AA(30%),Aa(60%),aa(10%),如果没有基因的突变,若自由,则存在以下九种方式:
(1)AA(30%)■AA(9%);
(2)aa(10%)■aa(1%);
(3)Aa(60%)■AA(9%),Aa(18%),aa(9%);
(4)AA(,30%)×aa(,10%)Aa(3%);
(5)AA(,30%)×aa(,10%)Aa(3%);
(6)AA(,30%)×Aa(,60%)AA(9%),Aa(9%);
(7)AA(,30%)×Aa(,60%)AA(9%),Aa(9%);
(8)aa(,10%)×Aa(,60%)Aa(3%),aa(3%);
(9)aa(,10%)×Aa(,60%)Aa(3%),aa(3%);
子一代基因型及频率为:
AA=9%+9%+9%+9%=36%;
Aa=18%+3%+3%+9%+9%+3%+3%=48%;
aa=1%+9%+3%+3%=16%;
基因频率的计算同一。
在实际教学中,本应按教材设计学生在充分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受精作用特点的前提下,用第一种方法就可作出计算,但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时把重点放在“自由”上,用了比较繁琐的第二种方法,但比较直观,教师也应予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郝建邦.“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的一点改进.生物学教学,2010(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新课程 高考生物复习 复习方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统筹安排高考生物学科复习,实现零散知识的归纳与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人性化、科学化,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奠定坚实的能力品质成了当前高三生物教学的瓶颈。高考生物试题命题的立足点在于测试学生对中学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从事学科研究与应用所应具备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及其所需要的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等等。为做好高考生物复习与迎考,我在此对复习方略加以探讨,希望对高三师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精心研读,明确目标
进入复习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近三年全国高考卷,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市等省市的高考试题,找出其共性与差异性,在因循人教版版教材的基础上整合现行教材,在考纲的核心目标中把握测试的重点,及时掌握新版《考试说明》中有关考点的增减情况,这些往往是当年高考的必考点,比如:2010年《江苏高考说明》增加的“典型题示例”中涉及到的“在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结果的判断在当年高考的第26题的第(5)题中就有很明确的考查。而其他新增的考点与实验考查的命题方向在试卷中都有很大的体现。近三年的命题范围虽有所调整,但幅度不大,在考试的情境设置上也是与时俱进,与当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生物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密切相关。教师要联系“课改”、“教改”、“考改”精神,通过纵横比较,把握命题规律和趋势,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立足学情,周密计划,有序实施
教师应采取检测、谈心等形式,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力求在学法指导,习题选取,教学难度、深度与宽度上统筹兼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轻松、快乐、自主地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智力资源和品质因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三复习一般采取三轮复习法或三阶段复习法。
第一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选、必修知识进行梳理并构建知识网络,即章节复习。此阶段,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立足考纲、夯实基础,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师生都要耐心地“蹲下身来”,以本为本,抓住主干,一起构建知识有机网络,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挖掘其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基本技能。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前置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对那些比较抽象、缺乏感性认识、较为深奥的知识点,要运用科学方法深挖其来源,广泛探究其应用,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和提高认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不留任何疑点。因此,此阶段要以选择题练习为主,以及时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细化、分类,把课堂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把握生物科技研究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目的、有计划地组题,举一反三地训练。同时要适当提高试题的难度和深度,对学生的答题思想、方法循序渐进地予以影响和熏陶。但此时的试题整体难度要降低,旨在使学生树立信心。
第二学期上半学期进行第二轮复习,任务是专题复习、综合训练。此阶段要对高中阶段生物各知识点进行整合,在习题的选取上要研究历年高考组卷特点,对考点和知识点有机重组,抓重点,精心编写专题,在教学上要放眼全套教材,深挖情境,以点带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全卷的、全局的角度出发找到考题的设置技巧,以精致的知识主干带动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科学地熟练驾驭各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此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月初。
五月初至考前的第三轮复习,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重点工作是综合运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能力来解决新遇到的问题,将专题复习和高考模拟测试交替进行,特别在后期要加强学生答题技巧、方法指导,所以每次测试均要为学生创造高考情境,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此阶段教师一方面要开发潜在的考查元素,另一方面要科学地整合双基知识,合成运用,研修临场技巧,进行限时训练,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选取小而精的专题予以强化,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科学表述的能力,增强防错能力,提高得分率。
此阶段是高考前的冲刺,因此,测试的密度不宜过大,可以每三天做一套模拟练习,间隔插入纠错、拔高专题。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要举一反三地练习。通过讲评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情境分析与整合能力、全局与个案评估能力和自信心,加强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合理分配训练时间。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卷中实验技能的考查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不仅有对教材实验的原型考查、变式考查,而且设置实验情境,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活学活用,并进一步考查学生将来从事专业提高和研究所需的实验思想、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更立足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育。
探究实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命题走向多瞄准当年或近期生物、化学或医学领域的重大成就,分数在14分左右,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往往容易被背景材料所迷惑,甚至害怕,以致难以下笔,致使此类题失分率较高。仔细分析此类题的解题切入点,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教材实验的延伸与拓展,答题要点应从教材基本实验入手,紧扣材料,用教材的原理直接答题;另一个是就题论题,这类题的命题基础多是科研前沿成果,答题的切入点多为原材料中的观点或对其观点进行开放性探讨,答案往往可能与教材的原理相悖或有一定的冲突,这类题要作出准确答案很难。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立足教材和考纲中的实验,时刻关注科技前沿,不断捕捉有用信息,自主开发命题材料,并针对不同的实验情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论的培养,使学生从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达到有备而战,在考场上能沉着应对,心中有底,笔下有神。
四、以生为本,抓实关键点,大胆预测,加强备考策略性
1.抓住知识主干,构建多维体系。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生物新陈代谢、遗传与育种、生物工程与科技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对于这些内容的复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点、连线、成面、系统整合,做好分类归纳,力求多层次、全方位把握要点,不留知识死角,切实构建多维知识体系,加强针对性练习和变式练习,题目的难度要先采取低坡度、小容量,进而高坡度、大容量。先期重在见题型、找方法,后期重在做题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开拓性,二者缺一不可。在时间分配上,要有“螺丝钉精神”,使学生时刻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
2.关注科技前沿,发掘高考热土。
我们要加强生命科学、生物科技、健康、能源、资源、人口、环境、医药学等的关注,密切注视最新科技的发展和与应用,以及世界或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的涉及人类生命安全、生物安全问题,这些经常是高考的命题取材热土,以应对以此为情景与有关考点设置生物试题。
3.解剖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脉搏。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近几年本地区或同教材省份的高考题,让学生归纳命题的主旨,找出命题的特点、变化的方向、改革的幅度与倾向,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梳理,并找出相应的对应练习,鼓励学生自行命题、组卷,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疑义通过试卷在学生中展开讨论,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和学生一起把握高考命题脉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的体现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立足“双基”过关,强化专题训练,渐进式提升复习质量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地做好单元过关检测,可以采取周检测、单元过关和月评相结合的方法,做好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复习与巩固,及时修正策略;在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中,要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过关考试,此过程可以结合高考模拟、仿真训练进行,力争使学生在多专题、大密度、多梯度、大容量的训练中,习惯高考式的考试。并认真做好试卷的批改、研究、讲评工作,认真总结,“解剖麻雀”,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六、平心静气,用信心与微笑正视高考
考场如战场,胜利往往青睐有坚定的信心和正确的成才观的人。高考不仅考查知识素养,而且考查生理、心理的素养。所以,在高三这一学年中,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在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加强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地看待高考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高考前的心理方面出现的一些现象,诸如:焦虑、紧张、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甚至惊慌不知所措;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深入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要让学生知道:以上现象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同的人所发生的时间与强度不同,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成就的欲望较为强烈而使心理压力加大,这部分学生要尤为注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正确审视高考的选拨功能教育的阶段性,要密切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高考其实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总会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它们是成长道路上的火焰山,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一定会成就人生的精彩与美丽。要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师友、家长和我们一路同行,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就靓丽的彩虹,只有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才能浇开人生绚烂的幸福之花。让学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充满信心,脚踏实地地进行复习,让他们满怀豪情,用信心与勇气、智慧与微笑迎接高考,在激情的六月放飞希望、成就梦想。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生物复习,我们全方位密切联系新课标、新教材、考试说明和高考,在不断的研究中找规律,立足学情,以生为本,制订切实有效的复习方略,“授之以渔”,在复习备考中落实“新课标”,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能打赢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