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望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钻研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读成诵”,也就是使学生读熟、读懂古诗,并达到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的程度。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的时候,要扎扎实实抓好了如下三个环节:
一是预习环节会动手。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求他们能够认真研读诗句后面的注释,动手查字典、词典,从而对诗的意思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古诗中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要求学生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二是上课环节会动口。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预习,向大家介绍诗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讲解古诗的意思。
三是释疑解惑环节会动脑。古诗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难点,也是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关键,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突破,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
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哪一种对呢?学生不是很清楚。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广泛的讨论中,大家认为两种解释都非常美,都能讲得通,都能够表达诗人触景伤情、感时伤事的心情。
二、熟能生悟,培养学生感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能生悟”,就是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结合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有机地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有所感悟,获得更多启迪,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学这四首古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领悟诗人的爱国之情。
1.把爱国之情读出来。在理解古诗、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时刻要求学生能够读出诗歌中诗人的感情。
朗读中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灼烈的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杜甫的《春望》、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流传千载的经典爱国诗篇,正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兴亡、人民悲苦感受至深,所以才把这一腔报国之志、哀怨之情汇聚为一句句诗行。
2.欣赏著名的爱国诗词。把爱国诗句找出来大家一起赏析,学生热情很高。通过查找和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等名句。
3.就《古诗四首》写作。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一首诗歌写读后感,可以通过对诗歌中字句的考证写对诗歌的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过的内容,学生兴致很高。情动于中,自然也就笔下如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
所谓“熟练技能”,就是通过这四首古诗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学好其他古诗和文学作品,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准备。通过《古诗四首》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提高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等工具书的了解和运用。学生把《新华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工具书都带到了课堂。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辞海》、《辞源》这两部中国著名工具书的作用和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古诗中遇到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首先是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读通、读懂、读熟这四首古诗。在学生初步读熟之后,教会学生查找古诗的韵脚,知道在古诗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押韵规律,这样在朗读和背诵的时候,就能够加深对诗句的印象。
关键词:初中 语文 研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所谓“研究性教学”就是以小课题研究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支离破碎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研究性教学立足于教材,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它不是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研究,向外扩展与发散也不是无限制的,更不是随机性地确定研究对象,也不是将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搞成“研究”。它以教材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学科思想为核心,注重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成功的起点。学生只要具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实际上便创造了一种最佳的学习心态,会取得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师在研究性阅读的过程中,要创设多种情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探索的愿望。如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就解决了。
三、探究性
研究性阅读不仅具有主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而且具有探究性特点。它只为阅读者提供一个探索的方向,需要阅读者鼓足勇气去研究。整个阅读过程都需要阅读者自己去经历,去探索,从中有所发现,而不是指导者包办代替或忽略阅读的过程去死记现存的结论。如教学《敬畏自然》,传统的阅读教学流程是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敬畏”的题意,分析各部分内容,最后归纳中心思想。而研究性阅读则完全不同,它可以更加灵活机动。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三个步骤:一是让学生撰写《自然的力量》专题报告,要求学生组织起来,采集有关地震、海啸、台风对人类破坏等的材料;二是让学生举行《人究竟能不能胜天》辩论会,让学生搜集有关事例,进行正反双方的课堂大辩论;三让学生写作小论文《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要求学生通过以上材料,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样的探究性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分辨能力。再如上文提到的《旅鼠之谜》这篇文章,对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就目前而言,科学家都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对学生得到的答案,谁敢说是正确的呢?所以,对于学生的研究性阅读,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阅读教学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研究性阅读更能突出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原则。
四、设计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1.故事情景模拟法,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改变传统的一字一句翻译的教法,而是让学生编演课本剧。由于满足了学生很想得到别人认可的愿望,他们热情高涨,牺牲休息时间进行排练,一字一句斟酌台词,设计舞台动作。终于,他们的劳动赢得了课堂上的阵阵掌声,同学们在下一周的周记中基本上对他们的表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学生质疑解难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当巧妙而精要的设计一些疑点,并大胆地鼓励学生提出疑点。然后因势利导,以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境界。初中语文杜甫的诗歌有好几篇,在学生阅读杜甫的《望岳》时,突然发现本诗与《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格调意蕴明显不同。于是某学习小组的小课题就诞生了――“杜甫的家国命运与诗歌风格的嬗变”。在社会发生变迁时,作者的境遇、地位发生了变化,因而也就影响到所写作品内容与风格的变异。这是古今中外的许多著作者和作品中经常发生的事情。研究的结论并不新颖,但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资料收集与信息筛选的方法,提高了研究的兴趣,拓宽了知识面视野。3.展开想象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时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在大胆的想象中创新。如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安排巧遇、安排冲突,可以不受时代,国籍的限制。教学《皇帝的新装中》时,让学生想象皇帝游行之后的情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安排奥楚蔑洛夫来处理郑屠霸占民女一案。这些训练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强化和延伸,学生在乐中求新知,求创造,是非常有意的尝试。
研究性阅读教学过程,是积极推动学生情感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储备与综合运用的过程。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能力、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填空题(12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
1.《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 》 或《 》。
2.《 》是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3.李白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被誉为 。
4.《垓下之围》节选自 ,作者是 。
5.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运用了 手法。
(二)名句、诗词填空(每空1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3.春风桃李花开日, 。(白居易《长恨歌》)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二、解释下列带“ ”的词语(每词1分,共10分)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6.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简析题(38分)
(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2分)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分)
2.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4分)
3.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4分)
(二)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片,然后回答问题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三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
2.词人借“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三)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选自《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4分)
2.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4分)
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是什么关系?(4分)
4.这节诗句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祖国?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作文题(40分)
(一)应用写作: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份通知。(10分)
某公司定于2011年6月6日在XX大酒店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期两天。要求分公司经理及负责安全工作的有关人员参加,并且要求与会者在会上汇报前段时间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自检自查情况。
要求:通知事项齐全;格式规范;语言准确、得体;字数不少于150字。
(二)文学写作(30分)
以《守望》为题作文。(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一、填空题
评分标准:答案需严格一致,记诵诗词名句部分,若一句错两字以上,不给分
(一)
1.诗经,诗,诗三百
2.论语
3.诗仙
4.史记,司马迁
5.象征
(二)
1.江月年年只相似
2.吾将上下而求索
3.秋雨梧桐叶落时
4.恨别鸟惊心
二、词语释义
评分标准:答对意思即给分,不拘泥于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1. 厌恶
2. 擦泪
3. 明白大道理的人
4. 彼此紧靠着睡觉;天亮
5. 战败
6. 私下;所采取的政治主张
7. 惆怅
8. 拳拳,形容情意缱绻
三、简析题
评分标准:答对意思即给分,不拘泥于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一)
1.一是秋水暴涨的景象,一是大海无边的景象,二者是对比关系,用来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2.采用具有形象性和故事性寓言的方式讲道理,这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
3.“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
(二)
1.一是表明自己不愿学张翰(季鹰)于国事不顾、弃官归隐;二是表明家乡已被金侵占,有家难归。或:思念家乡、渴望收复中原的心情。
2.叹息自己年华虚度,英雄坐老。
(三)
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2.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或:国家刚从*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的关系:“你”是曾饱经风霜、深受灾难,而今正在重新崛起的祖国,“我”是祖国重新崛起的象征,二者是统一的。
4.是1978年党的后改革开放的祖国,体现了经历*动乱的一代青年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的强烈爱国之情。
四、作文题
(一)会议通知一般要说明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接待事项、住宿情况、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其它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参考例文如下:
关于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分公司: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公司决定于2011年6月6日在XX大酒店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先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参加会议人员:分公司经理、负责安全工作的有关人员。
(二) 会议内容: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自检自查情况汇报
(三) 会议时间:2011年6月6日——6月8日,会期两天。
(四) 会议地点:XX大酒店
(五) 食宿:会议统一安排。
(六) 接待事项:公司于2011年6月5日下午3:00---6:00在XX大酒店前台设有接待登记处,请到达的人员在接待处签名报到并领取房间钥匙。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XXX联系,联系电话XXXXXXX,.E-mail:xxxxxxxxx
XX公司
二0一一年五月六日
(二)文学写作
评分标准
一类文(27—-30):切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二类文(24—27):切题,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类文(18—24):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符号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导入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开头”,新课导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利用旧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快速地进入教师讲解和学习学习及练习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教师的导入环节总是一层不变,对于学生来说就失去了新鲜感和趣味性,渐渐地导入环节的效果也就大不如前。为此,我们必须寻找到更加适宜的、有趣的、形象直观的导入方法,争取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环节就能够锁住学生的眼球,促使学生把全部的注意力和学习经历都放在即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中来。接下来本人就简单地介绍几种比较有效的导入新课程的方法。
一、利用情境的设置,高效率地导入新课
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心情,支配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教学内容和意境来创设出更加舒适的学习情境,争取在学生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之前就让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打动,生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来体验文章中的美好情感。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在进行新知识导入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带进作品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样就是就能够凭借自己创设的意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优化语文教学课堂,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1.情境导入法――创设良好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感人心者必须先在情感上打动对方。教师在教学中想要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来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就必须先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这样教师在新课导入中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用情来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所在,并且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营造一种贴近文章内容,情感与文章类似的氛围,或是为学生创建一个场面把文章中的意境呈现出来。这样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同时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于是便顺利地跟随着教师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2.看图导入法――利用优美艳丽的情境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课都为教师和学生精心准备了意境优美、符合文章情感且色彩鲜艳的情境图片,并且还配有一些教学的挂图,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教师有利的教学“工具”。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更多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利用这些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比教师单纯的语言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这样也会让学生获取较深的印象,并且把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图片或是挂图也会更加鲜明地揭示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文章。而且教师在导入环节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得到迅猛的提升。
3.多媒体导入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和推广的。现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日益进步,也使得多媒体教学正日益趋于完善。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的课堂也要彻底摆脱以前教师枯燥的讲解过程,要逐步走向声情并茂的、活泼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语文传递给大家的情感因素。
多媒体教学拥有其他教学形式所没有的教学优点,他不仅有声音、有色彩、有动画等,还可以将这些因素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来为学生呈现一段影视片段,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直观性和可感性,确保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样教师便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职欲望,从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二、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职欲望,顺利导入新课内容
问题往往最容易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和探索的动力。在新知识的导入环节,教师应当重视质疑的方法和效果。通过对学生发出质疑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达到以兴趣来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目的。教师导入环节中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往往会促成一个完美的开端,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性的学习思维,带动学生共同营造起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要善于利用“问号”来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
1.提问导入――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通过问题来引入新的语文知识是需要前提的,这个问题并不是随意的问题都能够达到导入的效果。导入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才可以的,它的难度必须适中,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具有好奇的反应和表现,才能够推动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和创新。教师可以根据即将讲述的文章内容进行提问,为学生设立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疑点促进学生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教师也可以单刀直入,在导入环节中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环节中来。
例如,在学习古诗《春望》时,教师可以低沉、伤感地问学生:“你们知道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吗?”由于学生之前学过他的诗词,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学过。”然后教师在追问“那你们又是否知道杜甫的心理历程呢?”这时学生左顾右盼鸦雀无声了。这时我便诱导学生说:“不如我们今天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研究《春望》这首古诗吧,也许我们能够在其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目光就全部集中到了即将学习的古诗中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望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是从质疑和惊奇中开始的”,在教师的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常有的问题来推动学生思考和创新。
2.悬念导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
【关键词】意象;意境;关系;探究
意象与意境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备受关注的两个美学概念,对于这对美学概念的研究和讨论从古到今一直延续着。对其展开的思考也是见仁见智,但都从不同的层面挖掘了意象同意境的精粹。尽管从来来源、范畴看,意象和意境皆属于中国古代文论,但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践的层面,我们发现二者都是从事和爱好文学的人必定绕不过去的关节点。直到今天,二者的涵义及区别仍然存在许多值得言说的空间。
关于意象和意境的概念理解,学者们各持己见,并且各具所长。代表性观点有: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并强调“意象还有一个比喻化、象征化的过程” ①而童庆炳先生则认为,“审美意象是指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②两位研究者恰切地表述出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论概念的特征,即意象是在文学作品中投射了作者主观情感,是作者与自然物象交流、共融的思想产物,具有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意蕴。
意象最初的思想出现在《周易》。此时意象只是作为卦象,表达中国古代先民对于万事万物、宇宙空间、生老病死的认识。但是即便是作为卦象,它已具有后来意象中核心的审美意识。比如,卦象往往与自然、人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即景即情而起,借自然万物来表情达意。可以说,我国古代先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借有限之物表无限之情怀。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是先民们早期形成的对宇宙万物的一种具象理解,是宇宙观的具体体现,但是后来,这种借物达情的方式逐渐演化,非但没有丧失本源性,还增加了一重功能,即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而存在。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是被引用频率较高的经典范例。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联无一动词、形容词,仅仅是将具体的物象摆在读者面前,却能够呈现出具体的画面,引动读者内心共鸣。
而我们能够体会到的羁旅行人,内心的寂寞寥落,早行时的空旷凄清,就涉及到对意境的讨论。鉴于意境和意象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以及固定的用法,所以,对于意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十分模糊。童庆炳先生认为,“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③宗白华先生则认为,意境是一种无迹可寻的空灵境界。他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讲到:“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意境不能无情。” ④故而,意境只可意会,很难去具体地分析和表达。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盛青嵝《白莲》)。
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从发生根源来看:意象和意境皆是主体与客体相交融的产物,但是尽管如此,二者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袁行霈先生认为,“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⑤所以,袁行霈先生的观点是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归咎于个别与整体,实象与虚象,即意象是代表了艺术作品中的实体部分,而意境则是难以从实象中划归出来的艺术效果。
而在王昌龄《诗格》中,这样认为: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像,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⑥
虽从字面意义上很容易区分开,但是实际分析中却很难说在一首诗里,究竟哪些可视作物境,哪些视作情境,哪些又划分在意境的范畴里。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李煜《鹊踏枝》)等,其中既是物境,又是情境,更是意境。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
所以,象与境的划分很难实现,二者往往难分轩轾,互相勾连着。二者并非从属关系,自然,也无孰轻孰重之分。在很多情况下,意象与意境融合得天衣无缝。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意象和意境越是胶合得紧密,越具有深厚多元的文学内蕴。
另外,意象具有可复制性,而意境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一切机缘巧合都成熟的时候,才会诞生的艺术境界。例如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等;再比如有关月的意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然而,我们很难找到有哪两首诗词呈现的意境是重复的。造成二者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意象是由诗人心中瞬间迸发的灵感所致,形成的内心图景,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虚构性。而意境则是由这些不同的意象组合而成,也就是说,包含了无数种组合排列形式的诗句,只要它符合原创,就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情形,更无从说相同的意境。二是意象往往具有原型的性质,表达了人类潜层的共同记忆和情感,作为一种交流的共通点,可以被多次运用。而意境则是极其个人化的精神结晶,不同的人笔下的意境绝不会相同,有可能表达的情感、思想会相近,比如都表达了思乡、闺怨等情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古诗词中不论是象还是境,都讲求含蓄。即便出现明确的意象,也不过是起到勾连出读者的想象及情感的作用,“意”总是融化在“象”与“境”之中,通过阅读和感受才会体悟出其中的真意。比如席慕容的诗—《乡愁》,对乡土的眷恋,对岁月的感叹,这些属于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借简单的意象组合,表现出了作者无尽的怅惘、怀恋以及深深剪不断的思念。这里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共同营造了深邃而悠远的意境,使整首诗情深意浓。
总之,探讨意象和意境的涵义及二者的关联,重要的不是确立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不断被探讨的过程中寻求逼近真理本质的东西。
注释:
①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3、自序第3页
② ③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