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匆匆课文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蕴含于我国各民族文化之中,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价值取向可立足我国传统哲学,以“和而不同”理念实现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以“生生不息”理念实现课程实施的缔造取向。1.以“和而不同”理念实现相互调适取向。我国流传着悠久的和谐思想,形成“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家重身心谐和、道家重天人一体、儒家重人际和睦)的释道儒和谐观,共同构成了我国“和而不同”和谐思想和文化精神。“和而不同”是世界的原貌、初态,也是我国流传千百年的古老哲学智慧,其思想博大精深。“和而不同”作为我国一种普世哲学,蕴含着一些最基本的启示:[3]第一,包含着对差异性尊重的平等思想。认为“众生平等”,追求“道法自然”,以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相感、相知、相通的境界,从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人平等,“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因人的差异而歧视之;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应“入乡随俗”,尊重不同的文化。第二,提倡多样性。认为“和而不同”是万物得以生长的基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与“异”是相依相生的关系,“异”是“和”的基础,“和”能容“异”,而且“和”必须有“异”,没有“异”,“和”就失去其根基和前提,只有保持差异和多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而不同”。第三,应执中庸之道,以“和”平衡“同”与“异”的关系。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程氏遗书》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是调和人际关系、提升个人修养、规范人们行为之最高美德。释家也推崇中道观,认为中道是认识与把握世界的不二法门,中道之最高理想境界为圆融,这是释家和谐思想的极致。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各国、各地区交流日益增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都在不断相互碰撞中进行对话与协商,多元文化成为解决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的基本原则,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各国解决多民族文化教育问题的重要理念,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其宗旨与“和而不同”可谓殊途同归,都尊重差异、提倡多样、主张走和谐之道、力图共存、共生、共荣。以“和而不同”理念实现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实施应做到几点:第一,尊重幼儿与教师的差异,善于运用差异。尊重幼儿的差异是尊重幼儿在身体、智力、学习风格、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适应能力、个体经验、情感体验、兴趣、习惯等一切方面所表现的差异与多样,平等对待这些差异,不歧视、不漠视、不忽视,化幼儿差异为课程实施的动力与资源,以丰富、提升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与教师、幼儿之间、幼儿与课程、幼儿与环境的协商与合作。尊重教师差异就是尊重教师学习经验、成长体验、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专业技能、教学智慧等方面的差异,不强求教师对课程的忠实一致,而是在与课程对话的过程中,不断理解、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见解及教育方式方法,并在考虑幼儿差异和需求的前提下,调和幼儿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努力发挥自己和课程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二,开放课堂,转变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还需要开放课堂,不能闭门造车,应在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内部经验的相互学习,“走出去”是去参加其他学前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研讨会等学习新的经验;“引进来”是寻求一些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员的帮助与指导;开放课堂还应做到开放时间、开放场地、开放内容、开放指导等。课程实施还应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眼、耳、鼻、舌、身、意”,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感官偏好、学习风格偏好,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幼儿,才能采取契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做到事半功倍。第三,运用多样化的课程实施评价。有容乃大,课程实施的发展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吸取来自每个幼儿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端正态度、认真分析、积极采纳,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第四,调和课程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促进课程与学校情境的相互适应、与幼儿和教师的相互适应、与社区教育环境的相互适应。课程与教师、幼儿、社区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调适、走向和谐的过程,在相互调适中,课程会发生变化,而教师、幼儿、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和而不同”理念实现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应对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给予了同等的尊重,认为课程实施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不可预知的社会变革过程,这个过程是考量课程实施的根本依据,在“和而不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被动的传输者,而成了积极的建设者,教师的个体知识、经验、智慧得到尊重和挖掘,也得到了展现的权利和机会,幼儿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遵循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幼儿、教师、课程相互调适而不断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客观的、永恒的真理,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2.以“生生不息”理念实现交互缔造取向。“生生不息”是我国传统哲学的另一重要主题,是《周易》之哲学核心,“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这里,“生生”之首“生”一字意指宇宙万物都是具有生命机能的有机体,次“生”一字意指此有机体具有发育、生长的属性、功能、趋向和特征。[4]《周易》反复论述了“生生”是天地运行、四季轮回、生命延续、万物更替之根本,认为“生生”是宇宙万物的首要特征和存在状态,宇宙万物莫不是处于“生生不息”之中。《易传•系辞下》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可见,《周易》作者认为“生生”起源于易,“生生”乃天地之德、万物之本,“生生”是乾坤交感、阴阳合德之结果,“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又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万物始于乾卦,乾卦是万物滋生之根、之源,乾卦统率万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即地顺从天之运行法则,合于天之德,万物得以生长。“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可见,天地不交,万物不生;天地相交,万物有生。
天地万物都在“生生”的模式下恒久运行,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生存之道,《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生生”,合乎其本性,各正其命,保合太和便合乎“天”之德,便能做到不断创新自我、超越自我。“生生”之于宇宙,形成“生生不息”的天地观;“生生”之于自然,形成“生生不息”的生态观;“生生”之于人,形成“生生不息”的发展观。以“生生不息”理念指导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实施应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实施是促进幼儿、教师不断发展的基本方式。因为真正的课程实施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造新的教育性经验、生成新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也是修正、发展课程的过程,而现有的课程方案只是为创生新的教育经验提供素材或工具,起着教育资源的作用。第二,注重教师和幼儿对课程的创生。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幼儿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接受者,教师和幼儿都具有相应的课程权利,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个体经验、智慧、情感的参与使教师实现了对课程设计的理解、意义的再生,也使教师成为课程实施中的创造者,体现自身的生活经验的价值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成就着教育作为一项生命发展工程的使命。幼儿通过与教师的不断对话、协商、合作,使课程实施流动着生命的足迹与勃勃的生机,幼儿与教师相互尊重、平等互动,对幼儿经验的尊重展示着幼儿不同的视角、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多样的观点和意见,这样的课程实施充满了人性、主体间性,幼儿不再是被动接纳的容器,而成为主动的文化创新者。第三,实现课程知识的创新。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课程实施过程得到不断创新,课程知识成为“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张显着一种动态的、个体化的、境域性的知识观,当课程知识能够有益于课程创新过程时,它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师与幼儿都是课程实施的创制者,同时也是课程实施的发展者和受益者,他们共同创新着知识,赋予知识以境域性活态面貌。第四,实现课程实施环境的改造和创新。课程知识的发展需要环境的支持,以天人一体自然观为指导对环境的创新是发挥幼儿与教师、家长主体性的重要方式,以实现有选择的创造性运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第五,形成社区——幼儿园——家庭循环发展的共生共育机制。课程实施实现其运行的开放性过程,幼儿园应发挥中心作用,积极调动家庭、社区人员的加入,发挥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和而不同”“生生不息”是我国重要的哲学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和生活仍然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和而不同”与“生生不息”是相辅相成、一体两面的关系,它们不是截然分离的,“和而不同”中蕴含了“生生不息”,“生生不息”也必然以“和而不同”为其发展的基础。以“和而不同”和“生生不息”理念为指导实施课程,实现对课程实施的调适和创生,促进幼儿与教师的发展是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基本价值取向。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秉承“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的理念,尊重和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优秀文化,获得理解异质文化的技能和态度,培养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形式,以便于养成多样性思维的方式和文化包容能力,提高幼儿的文化交往能力,理解和缔造本土、本民族优秀文化与其他民族、其他地区优秀文化,最终实现维护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文化平等的理想状态。
作者:赵海燕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教师
Abstract: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e paper reflects the situation of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
关键词: 馆藏专业文献;利用率;学科文献建设
Key words: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utilization rate;the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86-02
0 引言
学科建设是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图书馆能否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充足的文献资源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
学科文献是指在学科或专业范围内,图书馆拥有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所需文献资料的收藏量,能够支撑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满足他们对本学科专题文献的整体需求。
1 我校馆藏专业文献的构成体系、品种配置
1.1 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数据时间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校专业文献的构成体系和品种配置,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22个大类的分类方法。
1.2 本文专业文献的类型 我校专业文献大都是应用型图书,为了统计过程更具可操作性,本文样本数据的选取排除各类教学辅导材料;娱乐休闲类图书;各类职业考试教材;科普类图书;辞典、手册、指南等工具书。
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校图书馆馆藏专业文献按学科分类有32个学科。根据32个学科收藏的专业文献总数有56715册。专业文献类型总数4770种。从品种配置上看我校馆藏各专业文献品种存在重复建设与缺门遗漏共存的现象。
2 我校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率
2.1 数据选取 以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我校图书馆每天图书借阅数量为依据,并且这里的借阅量包括:总的图书借阅量和专业文献借阅量。
我校图书馆从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学生借阅总人数:27425人,总借阅量:57662册,其中借阅专业图书总量:18738册。教师借阅总人数:238人,总借阅量:911册,其中借阅专业图书总量:806册。职工借阅总人数:18898人,总借阅量:39212册,其中借阅专业图书总量:12876册。
2.2 统计分析过程 运用图书馆统计分析中文献利用率公式对所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文献利用率是指馆藏中被用户借阅的文献数量占全部馆藏文献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是统计范围内的图书在统计时间内被用户利用的总册数除以统计范围内的图书总数乘以百分之百。
2.3 统计分析结果
2.3.1 学生借阅专业文献 学生借阅专业文献利用率最高0.91是I类-文学;利用率最低0.09是B-哲学。利用率在0.09-0.32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测绘科学技术、语言学、统计学、政治学、管理学、、哲学、能源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综合,共计12个学科。利用率在0.4-0.62之间的学科分别是:土木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矿山工程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材料科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综合、能源科学技术、心理学,共计15个学科。利用率在0.7-0.91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文学、体育科学、电子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共计5个学科。
2.3.2 教师借阅专业文献 教师借阅专业文献利用率最高0.9是G类-教育学;利用率最低0.45是A-。利用率在0.45-0.79之间的学科分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土木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矿山工程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机械工程、安全科学技术、测绘科学技术、政治学、管理学、、哲学、文学、体育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社会科学综合、语言学、统计学,共计24个学科。利用率在0.8-0.9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材料科学、经济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冶金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共计8个学科。
2.3.3 职工借阅专业文献 职工借阅专业文献利用率最高0.96是I类-文学;利用率最低0.11是C8类-统计学。利用率在0.11-0.39之间的学科分别是:土木建筑工程、矿山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测绘科学技术、语言学、统计学、教育学、体育科学、、哲学、能源科学技术,共计13个学科。利用率在0.4-0.65之间的学科分别是:管理学、心理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政治学、社会科学综合、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综合、材料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安全科学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共计17个学科。利用率在0.78-0.96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文学、经济学,共计2个学科。
3 基于统计分析的学科文献建设
随着我校发展和扩大,学科专业的增加,及各学科发展方向、购书经费等情况,统筹安排建立符合我校学科发展需要的学科文献资源。
3.1 重点性建设 对学术质量高,出版量较小,教学科研中参考价值高,借阅利用率高的专业性图书应系统性收集。如:TB类中的TB4-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TB49-工厂、车间,TD类中的TD167-矿山测量与制图、TD2-矿山设计与建设、TD4-矿山机械,TQ类中的TQ52-炼焦化学工业、TQ54-煤炭气化工业,TF类中的TF065.1-块状耐火材料、TF09-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TF32-炼铁机械与生产自动化、TF345-炼钢生产自动化,TG类中的TG4-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TG33-轧制、TG5-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U类中的U17-管道运输,C类中的C96-人才学。G类中的G526.3教育科研管理,O类中的O15-代数、数论、组合理论、X类中的X75-冶金工业、矿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保证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基础性建设 计算机科学技术-TP类:是一门应用技术科学,是所有学科专业的基础,拥有众多的读者群。应尽量收集齐全。B类、C类、D类、图书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内容章节大同小异,可以不再考虑收集。学科文献资源的建设要分步实施、逐个完善,要从我校实际与自身特点出发,关注我校学科的发展,使我校图书馆专业文献资源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勇,洪跃.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6.
[2]林雅萍,刘惠敏等.从出版统计和馆藏分析看图书采购策略[J].图书情报知识,2009,2.
[3]朱开忠.图书馆转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4]郭凌.基于学科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思考[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
[5]朱庆华.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6]高景祥.基于流通信息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流程优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9,2.
关键词:文身;历史;源起;审美意蕴;身体美学
the romantic charm of the body sculpture
——the tattoo’s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as seen from it’s history and origin
abstract: tattoo, as the old phenomenon of human culture and art, is popular with people nowadays and becomes the “another kind” fad that people display their individuality. in cross-examining from the history and source to tattoo, we discover that tattoo becomes gradually the body decoration art people run after beauty conscientiously. therefore, it appears to be necessary that finding its aesthetic implication from the aesthetic angle. at the same time, the body aesthetic theory construction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age.
key words: tattoo, history, origin, aesthetic implication, body aesthetics.
文身这一古老而又遍及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如今又成为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的时尚。133229.coM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我们睁开眼睛,那些由色彩、斑块、线条和各种图形结构的图案,从五官到四肢,从胸部、腹部到臀部,从人们最易窥视的部位到不易发现的隐秘之处……他(她)们因与常人“不同”而成为“另类”,他(她)们因“另类”而标新立异,因标新立异而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锋,进而成为丰富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心:他(她)们为什么要文身或体绘?在这些彩色图案(或文字)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等都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和掌握的材料出发,形成了一些真知卓见。然而,文身这一种古老的原始文化习俗,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身体艺术现象,从一开始便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和装饰,而且在其发展演进中越来越注重审美意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学研究者却始终对此保持缄默。这可能与学者天然的矜持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相关于是论资料的缺乏。但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者有责任从文身这一亘古长久的具体的艺术文化现象中去发现它的审美价值,并从中汲取对当代美学理论建设有用的“养分”。格罗塞也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的是为美观……;所以,我们先从美学的观点去研究画身是完全合理的”。①
一
文身一词来源于太平洋中塔希提岛的土语“talu”,英文名称“tattoo” 即由 talu演化而来。
文身现象源远流长,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大量研究报告和文物、文献记载也表明:文身这种身体装饰行为由来已久。
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古埃及发现的木乃伊上就有文身现象,腹部刺着平行的线条。这种文身的干尸,在西伯利亚的古墓中也有发现,时间断定为公元前300年。“魏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一件在理石雕像,她身上出现的红色图案的痕迹,为绘身的遗像。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古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左其手记中写道,“没有文身的人就不是好的出身”。②希罗多德约生活于公元前484—前425年左右,可知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也盛行文身,并且成为上层社会出身的象征。公元前54年恺撒大帝远征英伦三岛时,也记述了当地土人实行文身的事实。实际上,现代文身是以詹姆斯·库克的发现,并以近现代仍然保存于澳大利亚土著、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亚、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落后氏族、氏族部落为参照体,从而引起了许多人对文身的狂热,并引发了现代文身艺术化的革命。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的遗迹就更多了。关于文身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左传·哀公七年》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太伯、仲雍投奔于吴,断发文身乃是入乡随俗。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十分普遍,如古代越人、百越、匈奴、羌族、藏族等。《礼记·王制篇》说:“东方四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战国策·赵策》云:“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是指吴国的文身。《墨子·公孟篇》:“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则指越国的文身。另外《史记》、《汉书》、《隋书》、《新唐子》、《酉阳杂 》、《永北府志》、《台湾府志》等④,对文身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文身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普遍地存在。从寒冷的北极(新西兰的毛利人)到南半球(西萨摩亚的萨摩亚人);从非洲(苏丹的贾阿林亚人,夏伊基亚人,利比里亚的土著人,坦桑尼亚的玛孔德人)到美洲(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从亚洲(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族人)到大洋洲(马绍尔群岛上的土著人);从平原、山地到海洋、岛屿;从白种人、黑种人到黄种人、红种人,都把文身作为生存的一种手段,不断传承,不断完美。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化,毋宁说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在身体上雕刻的艺术。
二
关于文身的源起,至今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每个民族远古文身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民族内,各个部落也不尽相同。综观世界上一些民族文身习俗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渊源,概括而言,目前大体上有如下原因:
1、图腾说。文身作为具有文化功能的标志符号而存在,最初是表示民族图腾标记。在早期,人们认为自己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他们相信与自己相伴相随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把它们视为祖先、新族或保护神。他们往往把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绘刺在自己身体上,作为永久性标志。民族与民族间崇拜的图腾,从外民族看来,他们往往是同一的,久而久之;图腾崇拜就成为民族的标志。澳大利亚南部伯尼凯亚部落袋鼠民族的人,以袋鼠为自己的图腾,后来也就成为了该民族的标志。
2、宗教信仰说。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当人们面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和诸多自然现象时,如日月星辰,电闪雷鸣等,他们感到自然界是神秘而可怖的。再由于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不能解释梦和死亡,所以他们相信灵魂,“这样也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⑤。原始人用万物有灵的观念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这也是文身起源的思想基础。他们想通过文身祈求神灵保佑,求得吉祥平安;或者说想通过文身避免妖魔鬼怪的危害。这种观念在非洲苏丹土著民族中较普遍。
3、成人礼说。文化人类学家从未否认过文身与成人礼相关,事实上,许多民族和部落,成人礼也就是文身礼,即当青少年达到一定的年龄,都要隆重举行“成年礼”仪式,在身上绘刺花纹图案作为进入成年阶段的标记。在波利尼西亚,青年男女若未文身则不算成人,也不能结婚。文身作为成人礼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同样流行。
4、性吸引说。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是基于成人礼说的。而且举行了成人礼就证明他们已经成熟,可以选择、成熟的异性,以保证随之而来的婚姻——性关系。有研究者认为文身最初是人类为了赢得异性的喜爱所作的美化装饰。因为文身能让身体更性感,更能引起异性的回应。
5、美饰说。文身被一些民族视为人体的一种美丽装饰,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体地表达了一些民族的审美意识。格罗塞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目的是为美观”①。
6、战争标识说。原始民族时期,狩猎和战争是最主要的活动。为了便于在混战中识别本部落的人,于是各部落都有自己永久性的标记——文身。同时也作为勇敢的象征。如波利尼西亚人就有为了让满身都有文身而不但建立功勋的制度。
7、身份等级说。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文身被用来标示尊贵、等级地位。在马克萨斯群岛,只有贵族可以从头面到手指、脚趾,包括全身都刺上花纹。在台湾高山族的各族系间,对平民和贵族在文身上的权利有很详细的规定,如年龄、图式、部位、颜色等。
8、功用说。在早期,文身的产生有其强烈的功用目的。如翁格人是了防止蚊虫叮咬等实用目的而进行绘身的。后来的求福避祸、图腾崇拜也由此说发展而来。
另外,还有研究者持巫术说、祖先认同说、摹仿说等。毫无疑问,对文身源起的这些阐释都能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文身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艺术现象,经历了人类漫长的历史,简单地用某一种说法是不可能全面阐释其源起的。
根据文身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条件以及当下的实际情形,笔者认为文身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满足了人类生命追求的某方面的需要。封孝伦先生认为,“人的生命是肉体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⑥。因而文身现象产生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满足生物生命的需要,在落后的原始社会,经济条件低下,想借助文身维持生命的生存(包括自己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如功用说和性吸引说。二是满足精神生命的需要,由于那时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如电闪雷鸣等)和自己的身体构造等缺乏认识,因而无法解释那些神秘的自然现象、梦和死亡,转而相信灵魂、鬼神,并用万物有灵来解释一切。如图腾说,宗教信仰说,巫术说等便成为文身源起的说法。三是满足社会生命的需要,原始部落以狩猎和战争为主要活动,常常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而站,在同一部落也要划分等级,这样文身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成人礼说,战争标识说,身份等级说等。
文身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无论文身者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选择以身体为载体;无论把文身看成原始的神秘,还是看成当今“另类”的时尚,我们不可否认,对这一古老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隐藏在它背后的是人类对生命(身体)奇迹的礼赞和对大自然的崇拜。
三
在许多文献中,我们发现文身往往被当作原始的社会现象对待。民族学、人类学等也偏重从民风习俗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完全忽略了文身现象的审美价值。
从美学角度来看,文身这一文化艺术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民族习俗,毋宁说是人类追求美的产物。在对文身历史的追溯和源起的探讨中,我们发现文身实际上已经逐渐远离功用色彩,而发展成为人类彰显个性,美化自身所创造的一种身体装饰艺术。
综观一些民族文身艺术的花纹图案,发现其共同的审美意蕴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美。对文身审美的产生,我认为,最早是与原始人对于颜色的特殊效用结合在一起的。原始文身所用的颜色的数目并不多。在澳大利亚只有白色、红色和黄色;安达曼人则有青白色、纯白色和黄色:翡及安人喜欢用红色、黑色和白色……其中红色运用最广泛,其次是白色和黑色。而现在文身的颜色却是丰富多彩的。
关于色彩的审美价值,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论述得非常透彻。概括起来为:第一,画身颜色的审美意义在早期是为了加强图式与肤色的对比度而在运用中逐渐被选择和固定下来的。如红色在画身上运用广泛,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诱发激情、引起兴奋的颜色,而且是因为适用于不同肤色的人种,并能更好的显示图式的视觉效果。第二,肤色与颜色之间的色调对比原则,在劙痕和文刺的选择上,也同样适用。如黑色皮肤的民族一般选择劙痕,以这种疤痕与肤色的对比来突出图式的效果,而浅肤色的则多选用文刺,且颜色大多为黑色,使图式清晰可见。正是这种为了图式的鲜明效果而对某种颜色的长期运用,使原始人产生了对这种颜色的审美,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运用和美的要素。
2、图式美。形形的文身图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具象的图腾或动植物为图式的文身;二是以抽象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式的文身;三是以文字符号或符咒符号为图式的文身。其具体图式多种多样,纹样大体遵循着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规律循环演变。随着功用、图腾、宗教信仰等意义的淡化乃至消失,只剩下装饰的意义时,人们开始以逐渐形成的审美意识冲动,去追寻对身体美的描写。如今,文身又大量出现描画动植物整体的栩栩如生的写实形象,如龙、蛇、虎等。也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字符号(如“忍”、“爱”等)和具有象征意味的几何图式。在这些点、线所构成图式中,洋溢着节奏和对称的自觉努力。从中人们获得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审美。
3、对称美。对称是源于人类自身的观念,人本身就是对称的最好标本。对称也是美的基本原则之一。对文身来说也是这样。他们总是在文式上安排得符合对称原理,给人一种平衡的特殊效果,通过对称人们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明确的表达出来,让人生产审美愉悦。
4、节奏美。节奏是音乐术语,文身的节奏美感体现在它的文素的有序的重复出现。如两条平行斜线当中加短线形和圆点虚线是黎族妇女常用的两种面文文素,它们重复出现,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效果。文素或文式的节奏的审美作用,大部分地来源于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5、功用美。功用的审美原则,发生于成人礼、图腾崇拜、战争标识、宗教信仰等的文身,这种文身,对于原始人的生命的生存和延续,对于其身份的确定和信仰的归属都是至关重要的。诚如普列汉诺夫说的,“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观点来看待它们。”⑦所以,文身也成为了一种标志,只有你拥有这种标志,才是美的。
作为身体装饰艺术,文身在工艺上也表现出人类精湛的艺术性。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演化,尤其是现代个性化表现意识的凸现。文身出现了异化,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仪式化意义,成为黑社会、吸毒者、等标记,成为叛逆、随落的象征。
总的来说,文身在现代社会不是消失了,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个人审美意识的高扬而更加凸显了。
四
从对文身现象的思考中走出来,放眼四周。充斥我们眼球的是人们不厌其烦,大张旗鼓地减肥、健身、塑身、整形、美容、染发、穿环……;勾起人们欲望的是各类广告、报纸、杂志、文学、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媒介对身体长盛不衰的关怀;“人造美女”、各种各样的选美、选秀比赛等与身体有关的大众审美事件层出不穷。
人的身体,作为个体生命的生理基础与物质构成形式,成了当下传媒工业重要的加工材料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宠爱的对象,成了写真集、真人秀、时尚文化寻找商机的核心和依托,成了文学艺术领域里的“美女作家”、“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行为艺术”等目前流行的关键词,代迅最近在文章中说,“从更广阔的学术背景来看,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由于受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和日益发达的女性主义论述论棕的影响,身体逐渐成为了西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研究关注点,特别是福科将身体挖掘为一个批判现性话语的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⑧的确,当代人对自我身体的重视和关注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年轻一代,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时尚的身体、私人的身体、他人的身体……身体已经与消费、时尚、社交、休闲、媒体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意义无穷的能指符号。其实在美学领域,“身体”也早已成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身体美学,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今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现象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我们固有的审美的趣味和伦理观念形成了强烈冲击,包含了多方面富于启示性的内容。
所以,我们的美学研究再也不能忽视人的身体,因为人首先是一个身体的存在,而且“美学是作为有关肉体的话语而诞生的。”⑨刘成纪也说:“就美学而言,其关注对象起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本身提出的问题,这使美学研究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现场感;二是由固有的理论推导出的问题,这使得美学研究在与传统的接续中获得历史身份。” ⑩身体的凸显就是后现代生活为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说,当代美学中身体的缺席,不仅导致了对人理解的片面,对美学理论建构的不完善,而且还使美学研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美学现象时失去了话语能力。
也许文身只是美学新现象中微不足道的一例,面对减肥、健身、美容、装饰、时尚、模特、选美、人造美女……美学研究者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少谈大而空的玄妙理论,少用些新奇玄目的语词,多关注日常审美,分析具体而微、紧跟时代的美学现象,建构实用的、完备的身体美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47.
[2]徐一青、张鹤仙.信念的话史:文身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p7.
[3]刘敦愿.再论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纹.考古通讯.1957,5.p21.
[4]王晓东.中国文身习俗研究概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03,2.p99.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22.
[6]封教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p89.
[7][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卷i.曹葆华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 395.
[8]代迅.压抑与反抗:身体美学及其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6,5.p164.
关键词:文身;历史;源起;审美意蕴;身体美学
The Romantic Charm of the Body Sculpture
——the tattoo’s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as seen from it’s history and origin
Abstract: Tattoo, as the old phenomenon of human culture and art, is popular with people nowadays and becomes the “another kind” fad that people display their inpiduality. In cross-examining from the history and source to tattoo, we discover that tattoo becomes gradually the body decoration art people run after beauty conscientiously. Therefore, it appears to be necessary that finding its aesthetic implication from the aesthetic angle. At the same time, the body aesthetic theory construction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age.
Key words: tattoo, history, origin, aesthetic implication, body aesthetics.
文身这一古老而又遍及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如今又成为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的时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我们睁开眼睛,那些由色彩、斑块、线条和各种图形结构的图案,从五官到四肢,从胸部、腹部到臀部,从人们最易窥视的部位到不易发现的隐秘之处……他(她)们因与常人“不同”而成为“另类”,他(她)们因“另类”而标新立异,因标新立异而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锋,进而成为丰富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心:他(她)们为什么要文身或体绘?在这些彩色图案(或文字)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等都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和掌握的材料出发,形成了一些真知卓见。然而,文身这一种古老的原始文化习俗,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身体艺术现象,从一开始便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和装饰,而且在其发展演进中越来越注重审美意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学研究者却始终对此保持缄默。这可能与学者天然的矜持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相关于是论资料的缺乏。但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者有责任从文身这一亘古长久的具体的艺术文化现象中去发现它的审美价值,并从中汲取对当代美学理论建设有用的“养分”。格罗塞也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的是为美观……;所以,我们先从美学的观点去研究画身是完全合理的”。①
一
文身一词来源于太平洋中塔希提岛的土语“talu”,英文名称“tattoo” 即由 talu演化而来。
文身现象源远流长,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大量研究报告和文物、文献记载也表明:文身这种身体装饰行为由来已久。
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古埃及发现的木乃伊上就有文身现象,腹部刺着平行的线条。这种文身的干尸,在西伯利亚的古墓中也有发现,时间断定为公元前300年。“魏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一件在理石雕像,她身上出现的红色图案的痕迹,为绘身的遗像。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古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左其手记中写道,“没有文身的人就不是好的出身”。②希罗多德约生活于公元前484—前425年左右,可知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也盛行文身,并且成为上层社会出身的象征。公元前54年恺撒大帝远征英伦三岛时,也记述了当地土人实行文身的事实。实际上,现代文身是以詹姆斯·库克的发现,并以近现代仍然保存于澳大利亚土著、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亚、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落后氏族、氏族部落为参照体,从而引起了许多人对文身的狂热,并引发了现代文身艺术化的革命。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的遗迹就更多了。关于文身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左传·哀公七年》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太伯、仲雍投奔于吴,断发文身乃是入乡随俗。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十分普遍,如古代越人、百越、匈奴、羌族、藏族等。《礼记·王制篇》说:“东方四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战国策·赵策》云:“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是指吴国的文身。《墨子·公孟篇》:“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则指越国的文身。另外《史记》、《汉书》、《隋书》、《新唐子》、《酉阳杂 》、《永北府志》、《台湾府志》等④,对文身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文身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普遍地存在。从寒冷的北极(新西兰的毛利人)到南半球(西萨摩亚的萨摩亚人);从非洲(苏丹的贾阿林亚人,夏伊基亚人,利比里亚的土著人,坦桑尼亚的玛孔德人)到美洲(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从亚洲(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族人)到大洋洲(马绍尔群岛上的土著人);从平原、山地到海洋、岛屿;从白种人、黑种人到黄种人、红种人,都把文身作为生存的一种手段,不断传承,不断完美。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化,毋宁说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在身体上雕刻的艺术。
二
关于文身的源起,至今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每个民族远古文身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民族内,各个部落也不尽相同。综观世界上一些民族文身习俗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渊源,概括而言,目前大体上有如下原因:
1、图腾说。文身作为具有文化功能的标志符号而存在,最初是表示民族图腾标记。在早期,人们认为自己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他们相信与自己相伴相随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把它们视为祖先、新族或保护神。他们往往把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绘刺在自己身体上,作为永久性标志。民族与民族间崇拜的图腾,从外民族看来,他们往往是同一的,久而久之;图腾崇拜就成为民族的标志。澳大利亚南部伯尼凯亚部落袋鼠民族的人,以袋鼠为自己的图腾,后来也就成为了该民族的标志。
2、宗教信仰说。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当人们面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和诸多自然现象时,如日月星辰,电闪雷鸣等,他们感到自然界是神秘而可怖的。再由于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不能解释梦和死亡,所以他们相信灵魂,“这样也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⑤。原始人用万物有灵的观念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这也是文身起源的思想基础。他们想通过文身祈求神灵保佑,求得吉祥平安;或者说想通过文身避免妖魔鬼怪的危害。这种观念在非洲苏丹土著民族中较普遍。
3、成人礼说。文化人类学家从未否认过文身与成人礼相关,事实上,许多民族和部落,成人礼也就是文身礼,即当青少年达到一定的年龄,都要隆重举行“成年礼”仪式,在身上绘刺花纹图案作为进入成年阶段的标记。在波利尼西亚,青年男女若未文身则不算成人,也不能结婚。文身作为成人礼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同样流行。
4、性吸引说。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是基于成人礼说的。而且举行了成人礼就证明他们已经成熟,可以选择、成熟的异性,以保证随之而来的婚姻——性关系。有研究者认为文身最初是人类为了赢得异性的喜爱所作的美化装饰。因为文身能让身体更性感,更能引起异性的回应。
5、美饰说。文身被一些民族视为人体的一种美丽装饰,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体地表达了一些民族的审美意识。格罗塞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目的是为美观”①。
6、战争标识说。原始民族时期,狩猎和战争是最主要的活动。为了便于在混战中识别本部落的人,于是各部落都有自己永久性的标记——文身。同时也作为勇敢的象征。如波利尼西亚人就有为了让满身都有文身而不但建立功勋的制度。
7、身份等级说。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文身被用来标示尊贵、等级地位。在马克萨斯群岛,只有贵族可以从头面到手指、脚趾,包括全身都刺上花纹。在台湾高山族的各族系间,对平民和贵族在文身上的权利有很详细的规定,如年龄、图式、部位、颜色等。
8、功用说。在早期,文身的产生有其强烈的功用目的。如翁格人是了防止蚊虫叮咬等实用目的而进行绘身的。后来的求福避祸、图腾崇拜也由此说发展而来。
另外,还有研究者持巫术说、祖先认同说、摹仿说等。毫无疑问,对文身源起的这些阐释都能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文身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艺术现象,经历了人类漫长的历史,简单地用某一种说法是不可能全面阐释其源起的。
根据文身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条件以及当下的实际情形,笔者认为文身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满足了人类生命追求的某方面的需要。封孝伦先生认为,“人的生命是肉体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⑥。因而文身现象产生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满足生物生命的需要,在落后的原始社会,经济条件低下,想借助文身维持生命的生存(包括自己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如功用说和性吸引说。二是满足精神生命的需要,由于那时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如电闪雷鸣等)和自己的身体构造等缺乏认识,因而无法解释那些神秘的自然现象、梦和死亡,转而相信灵魂、鬼神,并用万物有灵来解释一切。如图腾说,宗教信仰说,巫术说等便成为文身源起的说法。三是满足社会生命的需要,原始部落以狩猎和战争为主要活动,常常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而站,在同一部落也要划分等级,这样文身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成人礼说,战争标识说,身份等级说等。
文身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无论文身者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选择以身体为载体;无论把文身看成原始的神秘,还是看成当今“另类”的时尚,我们不可否认,对这一古老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隐藏在它背后的是人类对生命(身体)奇迹的礼赞和对大自然的崇拜。
三
在许多文献中,我们发现文身往往被当作原始的社会现象对待。民族学、人类学等也偏重从民风习俗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完全忽略了文身现象的审美价值。
从美学角度来看,文身这一文化艺术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民族习俗,毋宁说是人类追求美的产物。在对文身历史的追溯和源起的探讨中,我们发现文身实际上已经逐渐远离功用色彩,而发展成为人类彰显个性,美化自身所创造的一种身体装饰艺术。
综观一些民族文身艺术的花纹图案,发现其共同的审美意蕴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美。对文身审美的产生,我认为,最早是与原始人对于颜色的特殊效用结合在一起的。原始文身所用的颜色的数目并不多。在澳大利亚只有白色、红色和黄色;安达曼人则有青白色、纯白色和黄色:翡及安人喜欢用红色、黑色和白色……其中红色运用最广泛,其次是白色和黑色。而现在文身的颜色却是丰富多彩的。
关于色彩的审美价值,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论述得非常透彻。概括起来为:第一,画身颜色的审美意义在早期是为了加强图式与肤色的对比度而在运用中逐渐被选择和固定下来的。如红色在画身上运用广泛,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诱发激情、引起兴奋的颜色,而且是因为适用于不同肤色的人种,并能更好的显示图式的视觉效果。第二,肤色与颜色之间的色调对比原则,在劙痕和文刺的选择上,也同样适用。如黑色皮肤的民族一般选择劙痕,以这种疤痕与肤色的对比来突出图式的效果,而浅肤色的则多选用文刺,且颜色大多为黑色,使图式清晰可见。正是这种为了图式的鲜明效果而对某种颜色的长期运用,使原始人产生了对这种颜色的审美,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运用和美的要素。
2、图式美。形形的文身图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具象的图腾或动植物为图式的文身;二是以抽象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式的文身;三是以文字符号或符咒符号为图式的文身。其具体图式多种多样,纹样大体遵循着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规律循环演变。随着功用、图腾、宗教信仰等意义的淡化乃至消失,只剩下装饰的意义时,人们开始以逐渐形成的审美意识冲动,去追寻对身体美的描写。如今,文身又大量出现描画动植物整体的栩栩如生的写实形象,如龙、蛇、虎等。也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字符号(如“忍”、“爱”等)和具有象征意味的几何图式。在这些点、线所构成图式中,洋溢着节奏和对称的自觉努力。从中人们获得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审美。
3、对称美。对称是源于人类自身的观念,人本身就是对称的最好标本。对称也是美的基本原则之一。对文身来说也是这样。他们总是在文式上安排得符合对称原理,给人一种平衡的特殊效果,通过对称人们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明确的表达出来,让人生产审美愉悦。
4、节奏美。节奏是音乐术语,文身的节奏美感体现在它的文素的有序的重复出现。如两条平行斜线当中加短线形和圆点虚线是黎族妇女常用的两种面文文素,它们重复出现,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效果。文素或文式的节奏的审美作用,大部分地来源于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5、功用美。功用的审美原则,发生于成人礼、图腾崇拜、战争标识、宗教信仰等的文身,这种文身,对于原始人的生命的生存和延续,对于其身份的确定和信仰的归属都是至关重要的。诚如普列汉诺夫说的,“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观点来看待它们。”⑦所以,文身也成为了一种标志,只有你拥有这种标志,才是美的。
作为身体装饰艺术,文身在工艺上也表现出人类精湛的艺术性。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演化,尤其是现代个性化表现意识的凸现。文身出现了异化,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仪式化意义,成为黑社会、吸毒者、等标记,成为叛逆、随落的象征。
总的来说,文身在现代社会不是消失了,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个人审美意识的高扬而更加凸显了。
四
从对文身现象的思考中走出来,放眼四周。充斥我们眼球的是人们不厌其烦,大张旗鼓地减肥、健身、塑身、整形、美容、染发、穿环……;勾起人们欲望的是各类广告、报纸、杂志、文学、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媒介对身体长盛不衰的关怀;“人造美女”、各种各样的选美、选秀比赛等与身体有关的大众审美事件层出不穷。
人的身体,作为个体生命的生理基础与物质构成形式,成了当下传媒工业重要的加工材料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宠爱的对象,成了写真集、真人秀、时尚文化寻找商机的核心和依托,成了文学艺术领域里的“美女作家”、“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行为艺术”等目前流行的关键词,代迅最近在文章中说,“从更广阔的学术背景来看,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由于受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和日益发达的女性主义论述论棕的影响,身体逐渐成为了西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研究关注点,特别是福科将身体挖掘为一个批判现性话语的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⑧的确,当代人对自我身体的重视和关注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年轻一代,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时尚的身体、私人的身体、他人的身体……身体已经与消费、时尚、社交、休闲、媒体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意义无穷的能指符号。其实在美学领域,“身体”也早已成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身体美学,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今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现象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我们固有的审美的趣味和伦理观念形成了强烈冲击,包含了多方面富于启示性的内容。
所以,我们的美学研究再也不能忽视人的身体,因为人首先是一个身体的存在,而且“美学是作为有关肉体的话语而诞生的。”⑨刘成纪也说:“就美学而言,其关注对象起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本身提出的问题,这使美学研究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现场感;二是由固有的理论推导出的问题,这使得美学研究在与传统的接续中获得历史身份。” ⑩身体的凸显就是后现代生活为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说,当代美学中身体的缺席,不仅导致了对人理解的片面,对美学理论建构的不完善,而且还使美学研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美学现象时失去了话语能力。
也许文身只是美学新现象中微不足道的一例,面对减肥、健身、美容、装饰、时尚、模特、选美、人造美女……美学研究者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少谈大而空的玄妙理论,少用些新奇玄目的语词,多关注日常审美,分析具体而微、紧跟时代的美学现象,建构实用的、完备的身体美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47.
[2]徐一青、张鹤仙.信念的话史:文身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p7.
[3]刘敦愿.再论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纹.考古通讯.1957,5.p21.
[4]王晓东.中国文身习俗研究概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03,2.p99.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22.
[6]封教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p89.
[7][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卷I.曹葆华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 395.
[8]代迅.压抑与反抗:身体美学及其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6,5.p164.
关键词:客车检车员;从业素质;培训;问题;对策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人民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铁道部确立了本世纪初的战略规划,即以铁路运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全国范围内的第六次提速使得这一规划朝着既定的目标更进一步。通过此次提速使得我国大批先进的技术装备随着铁路运输速度的提升而得以普及推广,其标志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已经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近日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昨在郑徐线上实现420公里时速交会,创造了一为世界瞩目的新纪录,不断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的装备,使得相应的各个系统的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的从业素质也更为专业、苛刻,而正是这一因素确保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现实的成绩与未来的发展希望。鉴于此,本文将结合时下客车检车员在从业素质以及培训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绵薄之力。
二、客车检车员从业素质与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普遍偏低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高技术水平的铁路从业需,铁道部出台了相应的学历要求,大部分检车员陆续参加了相应的学业水平考试,尤其是在1965年之后的出色的员工基本参加了成人中专额学习,而且取得了相应的学业水平证书,但是其具体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素质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之下,很难达到要去与标准,而也证书这些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检车员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技术与能力,也制约着其业务水平的从业素质的发展。鉴于近些年来相对应急性的培训,使得培训的目的过于急功近利性,没有对员工进行系统化的能力与素质的培训,长期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制约了检车员能力发展。
(二)检车员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
目前,在铁路系统内部尚未真正建立起高效科学的职工考核、培训与待遇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得自培自考与自用自考考核与鉴定的摸索,无法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这种逐渐流于形式的考核模式无法真正有效的调动职工学习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从业素质与能力的积极性。此外,这种缺乏实际效果的培训机制还会造成一些业务骨干由于长期得不到培训的机会而被多次强制培训的问题。
(三)忽视队伍素质建设的内在规律
目前,在客车检车员队伍建设方面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其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这种现象容易引发相关的培训工作缺乏足够的强制力,一些基层领导在职员培训方面过度强调“缺什么,补什么”,这种忽视检车员队伍素质建设内在规律的盲目培训,只能是疲于应付行业内的一时之需,而无法真正做到员工素质的持续性发展,更不要奢求检车员能够做到一职多能的标准。
三、应对乘务员队伍素质培训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人才的培养基础上,而人才的培训忌讳盲目性与短视性,其需要长远的科学规划。目前,动车组应在我国更多更大的范围普及开来,早在2010年动车组列车就已经达到800列,国内其他地区的动车建设规划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与计划之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必须根据国内铁路事业的发展需要与方向制定长期性的检车员培训规划,从而使时下的检车员培训能够更加富有针对性、目的性与实效性,从而避免盲目的培训引发的资源浪费,使国内的客车检车员队伍素质建设稳步发展。
(二)倡导“横分层、纵分块”的模块化检车员素质标准
“横分层、纵分块”的模块化能够更好的适应检车员素质培养的长远发展,根据每种车型的具体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按照“按级分层、按需设块”的积分制模式,换言之,根据技术等级的高低进行分层、根据车型特点的不同进行培训内容的分块进行培训工作。此外,检车员也可以按照自身的技术标准以及要晋升的等级在对应的模块,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培训,从而使检车员能够更为主动的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培训内容的选择,或者是基于自身能力与理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查缺补漏从而确保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系统性与完善性,真正做到所在岗位的“做什么,学什么”的需要。
(三)确保考核、鉴定、发证环节的独立性
一直以来,许多站段都在积极探索能够有效的实现员工考核、待遇、培训相机和的运作机制,并藉此来激发员工不断学习与进步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使得其没有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反而成为一些部门投机取巧,获取私利的工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应的考核、鉴定与发证环节无法真正做到自身的独立性,即考与教,考与用均不能真正做到独立,反而打击了职工学习技术业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近年来一直进行的行车主要工程职业技能鉴定,对职工技术业务素质的促进不大效果不明显,反映不如特殊工种社会统考的效果好便是例证。因此提高培训质量和增加培训效益的关键是设立独立和严格的考核鉴定和发证环节,当务之急应该在全路建立完全独立的专门的考核鉴定和发证机构,这样才能使各种好的机制得以落实见到效果,进而为真正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供保障。
(四)多方资源合力作用培训工作
在职职工的文化素质培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在正规院校进行,以利于保证质量收到实效。鉴于客车新技术越来越复杂,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周期缩短,客车新技术的理论实作培训宜在工厂培训中心或相关院校进行,可以较好地解决教材滞后短缺、缺乏实作条件和师资不足、不会等问题。相对成熟的技术业务培训宜采用在部、局两级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即能保证培训质量又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还可以充分发挥越来越昂贵的实作设备的作用。用。一般不发证不考核的日常学习则在车辆段和车间班组进行。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各类有关的考核鉴定和发证应在部局指定的专门部门进行,实行考教分离、考用分离。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新型客车技术的日益复杂化,每个车型的内在差异也愈发明显,其所需要的进行升级改造的周期也相对越短,因此,其对检车员的个人从业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为了确保我国铁路的持续稳健发展,检车员的从业素质也应随之不断提高。其不仅需要检车员树立长期学习进步的信念,也需要国内相关部门辅之以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作者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车辆段乘务车间)
参考文献:
[1]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