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业发展趋势

物流业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业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流业发展趋势

物流业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随着中国经济和物流业走出低谷,开始新一轮的增长,并且为了保持可持续性增长,必须面临转变生产方式和实现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就需要关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的现代物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现代物流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围绕现代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应关注以下两大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诞生的物流新理念:

1 低碳物流发展趋势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国策,在这一环境下,必然催生“低碳物流”理念。

低碳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低碳物流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碳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无形的社会效益:

低碳物流已经受到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例如,美国要求企业在物流活动中,在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要应用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以降低碳消耗。日本在1989年就提出了10年内三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对物流碳排放提出严格的限制,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目前。低碳物流理念在我国也已受到重视,政府已经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低碳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

2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近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而言,借助“物联网”东风,积极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将促使物流信息化技术实现变革,推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钢铁、煤炭、电力、石化等传统行业是物流量最大的行业,也是物流粗放型的行业,物流水平往往不高。传统重化工业的企业物流管理,尤其是物资管理方面,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其管理模式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配额、定量等烙印。

与此同时,现代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业的物流管理与物流优化,更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在传统重化工业领域和现代制造业领域,企业物流发展出现两大新理念:

1 物资供应链理念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配送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组成企业的物资供应链。   物资管理是现代物流的起源,但长期以来,物资管理领域恰恰被现代物流给忽略了。近两年,一些传统行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已经觉醒,开始在物资管理领域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装备,建设物资立体仓库,打造物资管理供应链新理念,全面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目前,物资供应链建设已得到众多物资供应企业的重视,一些专家也开始关注物资供应链的研究,物资供应链必将成为现代物流的一大亮点。

2 物流先行理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我国古代军事物流最朴素、最重要的物流理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将此顺序搞反了,只关注“流”,不关注“物”,把物流放在“物”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后面。其结果是,先前布局不合理,后续再优化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产品设计与包装不利于物流运作,物流作业效率难以提升;生产流程不符合物流理念,物流运作步履维艰;选址不符合物流理念,产生的成本将长期影响物流效率。

物流运作顺畅的企业往往都是物流理念先行,在经济与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企业产品设计生产之前,引人物流系统优化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物流运作的环境与条件,这将给物流效率带来革命性的提升。预计,物流先行的理念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趋势。

产业物流的新亮点

物流就像浮在海上的冰山,水面上只是很小的部分,绝大部分藏在海水之下。产业物流就是海面下的冰山。《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唤醒了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产业界对物流的重视,海水下面的冰山开始受到关注。

产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需求方,振兴物流业,首先要启动物流市场需求,启动产业物流。目前,产业物流涌现出了很多新亮点。

1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是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贸易过程。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但商务部研究院发表的报告却显示,物流体系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表现之一是物流行业难以提供能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物流主要有三种模式: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各种模式均面临很多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电子商务配送成本高且服务网络不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中尚未形成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物流业大存量的资产未得到优化配置,且物流设施陈旧、技术水平低,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公司纷纷规划自己的物流网点,涉足物流服务领域。通过对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完善、服务理念的不断标准化,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

同时,政府需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支持、引导和管理力度,制订产业发展整体战略,以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医药物流

近年来,我国医药物流发展较快,加上近期出台的GSP认证,促使医药企业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入,推动了医药物流的产业升级。

随着基本药物目录配套措施陆续出台,预计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将围绕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容投人大量资源,各地区域型商业药企也会加大与制药企业的强强联合。而围绕各地基本药物配送权的争夺,将成为点燃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导火线。

对药监部门、商业药企而言,尽快建设符合要求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是当务之急,也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将广泛采用自动分拣系统、WMS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RF拣选等设备与技术,从而促进医药物流技术水平实现升级。

3 服装物流

服装物流近些年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一些大型服装企业通过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构建现代化物流系统与网络、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物流业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

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大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因是多选题,超过10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但相对于2001年、2002年正呈现出增长势头。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则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急需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这也是新建信息化项目的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

中小型物流企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但不少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少在10万元到30万元左右,他们认为投入风险太大,真正适合的产品太少。另一方面,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这块市场,这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物流信息化的价值

整合物流功能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还有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

协调供应链各环节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记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改善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物流业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移动互联;电商平台

第三方物流企业重整了上游企业的一些环节,改善了原有复杂性,减少了流程时间,进而对运营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

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有很大的发展,但高水平企业不多、处于整合过程的企业仍占据多数。

1.1我国高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对较少

据统计,在2013年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第一名的是DHL Supply Chain & Glohal For-warding,其资金达到31 432百万美元,而中国的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八,即Sinotrans,资金收入达到7 738百万美元。另外,根据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调查,在国内,有80万家机构和企业与物流有关,到2014年年初,我国A级物流企业达到2679家,但是其中高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仅仅占据了110家,这对于我国庞大的物流行业而言所占比例远远小于其他国家。

1.2第三方物流产业整合,外包趋势明显

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研究分析,在企业初期阶段,企业利润较低,企业不集中,仅设置了基础的物流服务,其仓储设施不先进,这样一来,成本很高,使得行业更加“小、散、乱”。但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结构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正逐渐规模化、专业化,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已经进入到了整合阶段。

1.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迅速

尽管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开始晚,随着市场地发展,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到2015年,我国市场已经有7 000亿元的规模,并且物流行业增长率达到了20%。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第三方物流为企业物流成本节约了12%左右,同时,对物流企业的存货总量也减少了10%。可以看出,随着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其优势已经开始逐渐体现出。

2.电子商务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再次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加快了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的多样性与规划性。中国众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都陆续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大规模资金注入,如,马云打造的菜鸟物流、腾讯入股华南城用了11.7亿元、5000万美金用作华平基金再投安能物流与万科进军物流地产。有专家估计,到了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会超过3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会占据总额的35%左右。这就说明,电商物流朝着驱动型发展。为了促进电商平台的建设,需要长期进行。但是,一些电商企业没有太多资金,这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3.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3.1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运营能力

通过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趋势来分析,大部分的基础物流服务商,

在其原有的业务范围内,将会拓展业务范围,加大业务与更多增值服务相互结合,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同时,综合物流服务商,会对原有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并改革,加大对关键节点的投资和对运营能力的整合,主要包括:在现代物流服务中的仓储服务、运营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等,从而促进供应链管理水平、运营能力的提高。

3.2“供应链+”大势所趋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分析,为了解决供应链管理领域中运输成本高和运营碎片化等问题,需要有很多能力,包括:识辨能力、整合能力、协调能力等,通过增加更多的能力,进一步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并解决运输成本高和运营碎片化的问题。

3.3借助移动互联网不断优化掌上配货成为现实

随着移动互联网,促进物流行业地变革,使得供应链操作朝着扁平化发展,完成了线上到线下信息地对接。通过应用物流信息平台,使运费透明化,便于揽货,也方便线上线下的直接沟通,掌上配货已经成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一项增值服务。

3.4第三方物流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

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据信息已经进入到了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业中;在物流平台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数据信息同物流联合运用,借助智能分析和处理,使得第三方物流智能化逐渐提供,更加人性化、专业化、服务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将会逐渐实现智能化运作,全新的物流行业将会逐渐走入生活当中。

3.5第三方物流个性化发展

时代在进步,制造业、商贸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物流行业更加快速的进步,随着客户的需求方向、需求数量等个别差异,第三方物流也对应进行了个性化的物流方案,针对各个集体的不同需求方案,进行了业务上差异化创新,在原有的业务中开拓出新型业务,更加专业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品牌化及专业化的建立。

总之,随着时代进步,社会经济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而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物流企业中更加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为其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渠道,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合作与竞争共存,只有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供应链物流公司才能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展壮大。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发展自己,往往更多利用的是移动互联网,本着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路子去发展,与此同时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的物流网络,不断增强物流的成效,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华艳.信息化视角下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52-53.

[2]周振,豆晓东,倪春伟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3(35):90-91.

[3]薛红松.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3(07):102-103.

物流业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货物供应链;服务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03-01

一、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在于,物流业正逐步进入一个成熟阶段。这个成熟的标志在于:物流内涵的拓展、物流过程的延伸、物流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公司管理的日益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一)物流行业的服务内涵将进一步得到拓宽。最初的物流行业只局限在解决运输问题,现在物流行业正逐步发展为将物品的装卸、搬运甚至仓储、保管乃至报关、通关,保险等相关的一系列业务全部囊括起来。因此现代物流业是把整个商品的流通过程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领域来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和经营的,同时还将产品的异地加工、包装、标志以及产品的分拨、配送还有销售、转让等增值服务也正全部涵盖进来。

(二)物流服务过程逐步扩大。物流行业的服务过程的发展历史为:“港对港”阶段—“门对门”—“生产车间”的阶段。最初的物流行业服务只是将产品从生产线运送给消费者,现在物流行业还会通过所谓的“即时供货(JIT)”以及“零库存(ZI)”等相关手段来帮助生产企业加速资金的周转与物资的利用。因此相较于以前的物流业的服务,现代物流业服务过程正不断延伸。此外,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加强还有相关法律的制定,物流行业的服务过程开始延伸到了消费后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等过程。

(三)专业化,团队化的现代物流服务正在不断壮大。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第三方物流业”,“第三方”主要是指那些提供相对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的企业。物流企业相比传统的运输业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在货物的实际转运过程中并不是独立的参与,而是以发货人或收货人的身份来开始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将支持提升物流行业运营的专业程度以及科学程度,并且还需要在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一种相对来说更加紧密、行之有效的联系。

二、当代物流行业的核心—货物供应链的一体化

物流管理作用在于将所有的分散功能要素全部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此构成物流的基本要义。故此物流的理论形成从一开始便被存在着系统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物流活动所包含的各功能要素诸如运输、仓储、信息组织以及物流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着一种效益的背反关系。所以现代物理行业必须着手于系统管理来合理正确的解决物流活动各因素间所包含的效益背反矛盾。因此所谓的物流的“供应链管理”就是指针对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全系统效益的最优化而出现的一种融入了新的管理思想的物流体系。

新的物流思想对供应链有了新的定义和内涵,供应链包括了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分配环节、销售环节以及最后到达客户手中等一系列过程。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说,新的物流思想里面认为,供应链不仅仅包括了生产经营活动,还囊括了物流活动自身的一些特点。

新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内部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物流链,它不再是一种单独的供应链。融入现代思想的物流活动收到供应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在传统的物流活动的效益观念以及库存观念上面,供应链中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以及理念,这就造成了供应链内部各个环节有个能会因为各个环节自身的利益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是融入了新的物流思想的供应链体系,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思想以及信息技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实现的信息共享,增加了供应链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内部联系,是的供应链从整体上形成了动态的过程。而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各个环节的独立性比较强,物流管理活动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时候不能从整体上针对供应链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总而言之,物流管理中的供应链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物流活动和企业互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整体的统一的动态过程。供应链是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还是现代化的物流重要理论以及核心技术的集合。

供应链管理也称为一体化物流管理,作为20世纪末对物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的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物流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简而言之,供应链管理就是指物流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各个企业在物流方面进行的多角度、全方面的深度合作。现代化的供应链思想应用到物流行业有利于提升物流活动的效率,还能起到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三、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的产物,尤其是在当前后工业化时代通过对资源以及劳动生产率来获取利益的潜力的极大程度的发现后,对物品的流通环节利益的获得既有动力,同时也会是现实的一种途径。通过对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其次是相关企业的物流培养能力,再次是新的物流现代化技术以及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能力等各方面因素。

国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当前的现代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注重长期效益,规模效益还有区域及全球战略的态势,并且全球经济在当前的信息产业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愈发表现出一种注重一体化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势头。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的企业除了注重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和相应行业的客户开发能力的培训之外,还会重视如何维持稳定而有效的供应链、如何使产品服务更加贴近用户实际、如何建立即时的供应系统、如何实现零库存等相应物流战略的建立。因此物流战略现己成为当代的企业,在使用了加强资源管理以及技术改造等措施来降低企业成本潜力被最大程度的发现之后,所开始进行的充分挖掘的所谓“第三利润源”即,物流利润的提升以及服务水平的的改善的重要因素。

我国当前正在实行“两个转变”以及正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因此当前经济正处在一种远离物品短缺而产品相对过剩,并且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十分艰巨的局面,因此更加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稳妥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正是在这种经济转型期。我国现代物流业将与我国的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行业等一起构成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同时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郭荣朝.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术,2003,8

物流业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物流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外部资源,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其他专业化公司运作,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力的功能,而把其他功能交付给外部专业化资源完成,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我国物流外包市场有待成熟

中国对物流外包和专业化服务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但由于很多物流企业都是由传统的仓储企业转变而来,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等,导致了我国的物流外包的程度和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的物流外包现状有以下特点:

1,物流外包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较快,第三方物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大多数企业物流需求量处于增长状态,即时性的服务需求也将增多;

2,物流业务外包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和行业分布特点。从地域上看,目前需求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行业上看,电子、烟草、医药等行业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平均物流量小于机械及原材料行业企业;

3,生产企业自营物流的比例偏高,导致物流业务外包的有效需求还不足。企业物流供应一般都由企业自身或供货方来承担,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的较少,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成品、商业企业的物流外包所占比例分别为15%、47%、47%;

4,物流外包需求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层次还不高,服务需求仍集中在传统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上。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一般依次集中在市内配送、仓储、干线运输等;

5,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难以满足需求企业要求下的信息系统无缝链接,从而达到物流运作的高效率的目标。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物流外包市场尚未成熟,供需关系极不稳定。

制造业的物流外包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又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两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当前,制造业物流没有转化为社会需求,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降低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社会化需求不足,同样制约了物流业发展。

制造业与物流业加速融合促进了物流业增加值的快速回升。更多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手,从供应链角度整合上、下游企业的物流活动,形成相互渗透、联动发展的格局。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增加值为1.47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目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制造企业业务流程改造、适应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和能力提高、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环境营造等方面。对于制造企业而言,选择物流外包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成本。物流成本在制造企业整体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是许多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信息网络以及配送节点上的资源优势可以提高制造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如缩短订货周期,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等;

第三,一体化运作。第三方物流可以在兼顾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库存投资和操作成本的基础上,满足制造企业对上下游的物流管理和运作需求。

在国际上,现代制造业已经呈现出大规模、批量式、订单式生产,市场上存在高竞争、低利润、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与材料消耗的压力,采用推式和拉式共存的生产模式、准时制(JIT)管理、基于采购的生产全程一体化管理等特征,制造业物流更多地涉及到采购物流、厂内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回收物流等。对此,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完成上述不同类型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及其有机结合的能力。两业联动的现状与趋势

“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被确定为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为两业联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两业联动具有以下特点:

1,两业联动的政府推动作用明显,各地各级政府重视程度提高,一些地区的部门分工、政策措施、推动方案等已经初步形成;

2,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两业联动出现可喜发展,如青岛、上海等,但是,我国两业联动发展与无联动发展将会相对并存较长时间;

3,两业联动发展的综合环境落后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速度。具体体现在:物流企业深度介入制造业的战略性考虑和能力缺乏、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战略性选择及其物流业务分离和外包的动力不足、政策制约、人力资源匮乏等。

与此同时,我国两业联动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各界对两业联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会进一步提高;

2制造业物流业务分离、制造业物流运作分立和制造业物流业务整合外包将逐步形成趋势;

3,物流业主动深度介入制造业,物流业为制造业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参与制造业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的全过程,将促进制造企业,特别是大型制造企业重视和应用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与技术;

4,我国两业联动的国际化视野会进一步拓展。中国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突破地域壁垒,逐步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全球联动和全球资源支配的能力会逐步增强;

5,我国两业联动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和信息化技术应用,特别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会进一步提升;

6,国际两业联动成功企业的示范性作用加大,国外制造业物流服务介入国内制造业物流服务的趋势会增强。

国外两业联动中的物流外包启示

随着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大型制造企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两业联动具有参考价值。

例如,作为全球家具制造业的领军企业,高效、敏捷、低成本的供应链成为宜家的核心,“宜家供应链”的实现依赖于遍布全球的供应网络及其协作。据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的统计,宜家产品面向世界100多个国家销售,在40个国家建立了267家商场;2009年有5.9亿人到宜家商场,销售总额达215亿欧元。宜家有1220家供应商分布在全球55个国家,全球最大的3个采

购地区分别为:欧洲67%、亚洲30%、北美3%;在全球5个最大的采购国家分别为:中国2tPA、波兰18%、意大利8%、德国6%、瑞典5%;全球最大的3个销售地区分别为:欧洲80%、北美15%、亚洲和澳大利亚5%;在全球有5个最大的销售国家分别为:德国16%、美国11%、法国10%、英国7%、意大利7%。不同地区的员工分别为:欧洲99700人、北美15500人、亚洲和澳大利亚7800人;不同行业的员工分别为:零售94200人、宜家木业(自营)15000人、采购、物流和批发等13800人。宜家在全球26个国家设立了3l家贸易代表处,全球有28个商场配送中心(DC)和11个客户配送中心分布在16个国家,每个DC建有自动立体仓库;产品设计部门在瑞典,每年设计1000余种产品。面对如此复杂的物流链、资金链、信息网络和人员配置,为了协调生产、采购、仓储、配送、销售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矛盾,宜家采用了制造外包、DIY设计、平板包装、自动立体仓库存储、集装箱运输等策略,其核心在于遍布全球的配送中心及宜家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和技术。

从“拥有”走向“控制”,已成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共同的核心价值和追求目标。“宜家供应链”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例如,原材料的供应、制造商的选择、包装运输等环节大多以“外包”的形式运营。换言之,宜家在自营部分占有的比重较小的情况下,控制着整个供应网络中成千上万家供应链节点企业,使之为“宜家供应链”服务。作为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一种趋势,“宜家模式”值得重点思考和深入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在从“拥有”走向“控制”的物流外包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思考和解决如下问题:

1,拥有与控制的认识高度:涉及价值的认识、追求目标的研究;

2,拥有与控制的战略选择:涉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3,拥有与控制的关系问题:涉及必要性、轻重、比例等的研究;

4拥有与控制的组织与管理问题:涉及供应链集成、信息分享、风险共担等的研究;

5,拥有与控制的衡量指标和评价考核问题:即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机制、风险、信用等的研究。

我国两业联动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思想认识、集疏运一体化的整合、供需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平台和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的存在是两业联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对发展我国丽业联动的建议如下:

1,进一步发展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和鼓励作用,不断提升各界对两业联动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的一体化建设、整合和优化,特别是我国物流节点城市和主要沿海城市的集疏运一体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整合和优化工程;

3,鼓励我国制造业物流业务分离、物流运作分立或物流业务整合外包、鼓励物流业主动深度介入制造业并为制造业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不同程度和层次的物流业务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4,进一步加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的发展战略,提升基于供应链物流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强制造业全球供应链采购,进一步重视和鼓励我国制造业符合资源科学使用和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可持续发展;

5,进一步树立和组织实施联动发展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特别是在列入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产业中积极推进两业联动,争取把两业联动作为促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把推进两业联动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物流投入不足、物流成本较高的现象;

6,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平动发展研究,促进制造业物流服务市场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