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韩愈的代表作

韩愈的代表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韩愈的代表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第1篇

1、袁枚是仓山居士,1716年3月25日至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2、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3、袁枚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来源:文章屋网 )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第2篇

草书是书法中艺术性最强、变化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种书体,同时也是最能表达书法家心声、风采、神韵的书体。书法家笔下流出来的各种线条,虽然静静地躺在平平的宣纸上,却忠实地反映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大画家吕凤子说:“凡属不愉快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评价张旭时说:“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在历代传世的作品中,不少作品就是由于情绪的影响而成为名作的,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旭的《古诗四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这里我们和大家共同欣赏的草书佳作《自作诗三首》也是如此,是林散之先生在得知挚友李山丧子,内心极度沉痛的情况下完成的。

草书《自作诗三首》是册页。尺寸为 41×280㎝,约10.3平方尺,印有“散之信玺”(朱文),“大吉羊”(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致,品相十全。内容是:

秋 思

案上诗书常乱叠,重重叠叠似瑶台。

秋来何事慵如此,为有书鸿久未来。

寄曼叟

门前一道水湾湾,水上人家独自闲。

忽忆江东老曼叟,却寻残墨画秋山。

学 画

闭门无事学荆关,涂抹经年尚未完。

点点斑斑画错了,又从秋雨学房山。

李山,著名画家。毕业于浙江美院,早年在新疆工作,后来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后定居美国。擅长画新疆风土人情,尤以画骆驼出名,画风刚健柔情,意境深沉,作品多次在北京等地展出,受到郭沫若等名家的称赞。李山和林散之先生是同事、挚交。李山作画,林老题字。李山办画展,林老写展名。林散之先生很喜欢李山画的骆驼,为李山新疆画稿题诗:“五月天山雪,骆驼叫暮寒。不辞千万里,两度玉门关。”1981年李山赴美国举办画展,之后独自定居纽约。林老时常想念异国他乡的李山,1986年的一天,忽然得知李山的儿子李江在南京出事,林老顿时血压升高,两腿发软,心如刀绞。林老对李山的感情太深了,对李山的儿子太熟了。如果远在美国的李山知道父子阴阳两隔,一定是悲痛欲绝,后悔到美国定居。2011年8月24日下午,林散之学生庄希祖教授在成贤街寓所谈起林老当时极度悲哀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他说:“林老是在为李山嘘吁良久之后写下这幅册页的,书写时有扼腕同悲之感。当时林老一句话不说,眉头紧锁,咬牙切齿,全神贯注,豪气逼人。书写的速度比平时快些也更用力些,他边写我边拉,我被他书写时的豪气激情所震慑,就像被电流击中一般,眼中满含泪花。我在林老身边多年,很少见到老人书写时有如此之心情,这是林老对远在美国的好友李山丧子之痛感同身受的体现,也是林老89岁高龄时写出的晚年精品代表作之一。”

这种表现特殊的情绪,在瞬间极度痛苦和深度焦虑之中创作出来的作品,他人无法效仿,就是林老本人恐怕也无法重复第二。这幅作品层次丰富,节奏强度随时变化,随机性较大,意在笔后的因素诸多。

细看作品可推知,林散之先生当时完全沉浸在悲痛怨恨激越的情绪中,越想越痛,越痛越想,纵笔豪放,任情恣性。如“台”、“慵”、“如”、“鸿”停顿较多,特别是第七行“如”,请看特写部分,从运笔的墨迹来看,至少有四到五次停顿,说明林老这一时刻的心情特别难受。还有“斑”的最后一笔也是多次停顿,这种墨像在林老先前的草书作品中是没有的,显示出林老极度的焦灼和忧郁。再从章法上看,作品前一部分是阶梯形布局,如第二行“案上诗书常”是顶天立地,第三行“乱叠,重”,天和地开始变大,第四行、第五行随着行次的变化,显现出阶梯式布局。接着从“秋来”到“一道”,这六行又不是阶梯式,变成了起伏式章法。从“水湾”到“房山”,又变成了纵有行横无列的布局。林散之先生对老友丧子引发的焦虑不安的情绪,表现在这幅草书作品上是激情奔放,无意于书体的工整,无心于漏字,也无心什么章法,就是随意而写,真情流露,有一种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从现代审美来看,正是这种生辣感,正是这些真实、自然,无一点刻意做作的线条,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倒数第五行,由于停顿过甚,将“斑斑”巧妙地写在了一起,真是妙不可言。如果不注意,肯定会认为林老漏了一个“斑”字。再看整个作品,满纸飞白,纵横开合,跌宕起伏,一顿再顿,顿挫郁勃,荡人心肺,从而成为林老晚年的极精之作。正如先生诗云:“有法即无法,无法即有法,下笔如有声,千古存一辣。”

草书《自作诗三首》先后5次出版。1997年9月,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集》。2000年6月,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2003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家全集林散之》。2012年5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2013年1月,《华人时刊》杂志第1期。

草书代表作《自作诗三首》,现仍由林散之学生、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晓庄学院教授庄希祖先生收藏。

(作者系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第3篇

故事虽然简单,道理却很有说服力,也很切合我们的学习实际。你看,弈教两个人下棋,他们的学习效果却大不一样。原因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心不在焉。这明明是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完全不同的缘故嘛!

什么是专心致志?顾名思义,专心致志就是专心一意,集中精神。联想起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都是跟专心致志,认真专研分不开的。

唐朝诗人贾岛,作诗入了迷。他一边骑驴走,一边琢磨着诗句中的“推”、“敲”二字,竟跟府尹大人韩愈的仪仗队撞个满怀。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了观察树上的小鸟,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肩膀。著名发明家瓦特,研究蒸汽机如醉如痴,邻居家失了火,已经烧到他家屋顶上了,当一位警官冲进他家时,瓦特还在若无其事地自言自语:“蒸汽是水的变态,水就是蒸汽的变态……”

在我们班里,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的同学(个别除外)。这些同学当然也不都是聪明的。我又想到自己,只要认真学习,专心攻读,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相反,有时思想开了小差,再简单的问题也觉得困难,连做作业都觉得不好入手,知识学得就不扎实。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第4篇

1.《 》,春秋末期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2.傅雷,现代________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一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译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以________(作家名)的名著译作最为。

3.《哀郢》,屈原的代表作之一,选自《 》(九歌/九章),写于公元前278年________国攻破楚国都城郢后楚顷襄王东迁、百姓离难的日子里。

4.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作家。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诗是诗人第二次离开英国剑桥(又称康桥)大学时所作的《 》。

5.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中的"徒"的意思是:( )

A、白白地 B、仅仅 C、徒弟 D、空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句中的"遂"应解释为:( )

A、顺便 B、于是 C、索性 D、干脆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 )

(1) 此句中"为"应解释为:( )

A、充当 B、做 C、变成 D、是

(2) 此句中的"志"应解释为:( )

A、志愿 B、记录 C、标志 D、志士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句唐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杜牧

5.分辨下列语句中"发"字的用法(将对应当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

(1) 明朝散发弄扁舟( )

(2) 早发白帝城( )

(3) 当春乃发生( )

(4) 一发而不可收拾( )

A、发生 B、出发 C、发表 D头发 E、发展

6."天行有常"中"常"的意思是:( )

A、规律 B、常常 C、长 D、往往

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

令既具(商鞅的新法令已经写好了),未布(颁布)。恐民只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市场)南门,募民有能徙置(移到)北门者,予(赏赐)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立刻)予五十金,以明(表明)不欺。卒(最终)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题思想。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试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六、作文(50分)

(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1.孙子兵法

2.翻译,巴尔扎克

3.九章,秦

4.再别康桥

5.唯物,荀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B

2. B

3. (1)B (2)B

4. C

5.(1)D (2)B (3) A (4) C

6.A

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

参考答案:商鞅的新法令已经写好了,还没有颁布。恐怕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便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立起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民众有能把木头移到北门的,赏赐十金,民众觉得这事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于是又说:"能够移到北门的人,赏赐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移走了,立刻就赏赐他五十金,以表明不欺骗民众。随后就颁布了新法。(本答案仅供参考)

四、简答题(10分)

参考答案:

《左忠毅公逸事》一文通过记叙左光斗以国事为重、舍生取义的两件事,以传神的笔触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本答案仅供参考)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第5篇

古代文学 网上教学 比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倡导“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辅导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服务者――承担导学责任。教师的导学对开放教育,即学生自主学习起着引导作用,学生对其提供的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因此,不仅要加强学法的研究和指导,而且还要重视教法的研究和改革。鉴于《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比较法教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专题》采用比较法教学的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是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科目,面授课时有限、文学跨度大、作品浩如烟海、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异彩纷呈,而电大学员又存在着工作、家庭、学习之间的矛盾,以及年龄偏大、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对于承担导学责任的教师来说,探究快捷高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为指导原则,梳理专题彼此脉络体系,采用比较教学法为主的导学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较历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它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同类或类似对象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掌握知识的方法。鉴于《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采用比较法在其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因为文学鉴赏的“比较法”侧重于客观的理性评价。把一些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拿来,从不同的侧面,认真加以对照,或相近,或相反,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

二、对开放教育现状分析是设计比较法教学目标的关键

1.学习需求分析。在电大开放教育中的学习需要分析主要是进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在开放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二是通过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必要途径。三是分析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设计教学方案以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归根到底,这些需要都是“现状”和“应该是或必须是”之间的差距,核心是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是提供“差距”的有效资料和数据,从而帮助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的教学目标。

2.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二是揭示这些学习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学习内容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过程。即学习内容分析从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开始,通过反复提出“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这样的问题,并一一回答,一直分析到学生已具有的初始能力为止。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内容:学习者当前性能水平(知识、技能和态度)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构成了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特别是学习风格,被认为严重影响学习者学习的要素。

三、比较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中的实施

比较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教法。根据要求不同比较法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按跨度分可以分为纵向比、横向比;按内容分可以分为人物比较和事件比较;按要求分可以分为相同(相似)比较和不同比较;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比较往往交叉运用,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以《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实例阐述观点。

1.设计表格巧比较,帮助学员梳理脉络体系

所谓梳理脉络体系是指帮助学员理清发展线索,弄清各个时代的形式和重要作品。(1)利用表格的形式,分期把各个朝代的文学发展脉络展示给学员,让学员的头脑中有一条从《诗经》研究专题、“楚辞”“东汉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的发展主线。(2)对“唐诗”“宋词”等诗词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重点引导学员通过比较弄清“初唐”“中唐”“盛唐”“晚唐”“北宋”(北宋前期、北宋后期)“南宋”(南宋前期、南宋后期)等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每个发展阶段主要的形式特征、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例如,唐代的绝句、律诗、歌行体;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代的豪放派、婉约派;苏轼、辛弃疾、周邦彦、李清照等。这样,就便于学员在学习时区分彼此异同,避免知识点的混淆,同时又能把每个阶段与时代风貌和发展进程联系起来真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整个教材内容粗略地尽收脑中。

2.巧用纵横比较教学法,掌握重难知识点

著名的教学法专家张明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这门课,可比较的方面有很多:一是归纳比较作家作品,找出差异,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形成自己看法的基础上与一些名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纵向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1)作家的前后期比较

生活的重大变化,往往导致作家前后期创作风格的变化。如孟浩然入京前后隐逸的心情是颇不相同的。早年的隐逸是出仕的准备,是怀着希望的。如《早寒有怀》所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晚年的隐逸却是入仕失败之后的退路,是抑郁的,寂寞的。如《留别王维》、《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和《宿建德江》。

(2)创作风格之间的比较

唐诗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清新飘逸,豪迈奔放;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雄浑苍劲,沉郁顿挫。宋词如苏轼、辛弃疾词一泻千里;柳永、李清照的词则凄清婉丽。散文如韩愈的散文气势充畅,语言明快,曲折变化而一气灌注;柳宗元的散文则风格清隽,语言洗炼,内容深邃而鞭辟入里;王安石为文料如为政,挺拔劲健,逻辑性强,言情少而说理多,重在立意、生发,超拔卓绝;散文“三苏”中的“老苏”(苏洵)文势纵横,文句老辣,文理透彻而辞采斐然。说到杂剧将元代著名杂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进行比较,两人虽然同为下层文人,却在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关汉卿在精神上更接民百姓,他的杂剧更关注社会下层的生活。马致远在精神上体现了更多的士大夫气息,更多地受到了全真教的影响,对神仙道化剧情有独钟。

相关期刊更多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