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团结的谚语

有关团结的谚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团结的谚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团结的谚语

有关团结的谚语范文第1篇

民气齐,泰山移。

人和万事兴。

人多好服务。

单枪匹马。

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双拳难敌四手。

地利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团结加伶俐,弱者胜强者。

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团结便是气力。

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星多天空亮,人多伶俐广。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独木难支。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孤雁难飞,独木难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体是气力的源泉,众人是伶俐的摇篮。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墙倒众人推。

有关团结的谚语范文第2篇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

不怕虎生三张嘴,就怕大家心不齐。

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一兵不能成将,独木不能成林。

不怕不翻身,只怕不齐心。

蛇吃黄鳝大家死。

唇亡齿寒。

一虎势单,众鸟遮日。

人多力大,龙虎害怕。

蚂蚁多了咬死人。

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树要成林,人要成群。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

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指甲和肉分不开。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有关团结的谚语范文第3篇

1、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2、民齐者强。

3、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4、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5、单丝不成线,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6、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7、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9、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10、人多好办事。

11、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12、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13、妥协对任何友谊都不是坚固的基础。

14、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有关团结的谚语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结合具体事例,知道团结是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又协力。

2.通过正反事例的比较,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3.知道同学之间应该团结。

情感:

1.愿意和同学团结友爱。

2.不喜欢影响团结的行为。

行为:

和同学友好相处,不争吵,不打架。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争吵、不打架”“能举例说明团结起来力量大”等要求设置的。

设置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正反事例的比较,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从而愿意与同学团结友爱,厌恶不团结的行为。

本课有五个栏目。

“试一试”栏目,设在课文前面,起导入作用。目的是为突破“团结起来为什么力量大”这一教学难点进行铺垫。

“说一说”栏目,紧接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概括,明确本课所说明的道理,可结合分析课文进行。

“比一比”栏目,让学生通过比较正反事例,说明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这一练习是对课文内容的扩展,选择的事例是办一件事,团结起来力量大,就把事情办成、办好。

“讲一讲”栏目,让学生举一反三,以事例说明本课所学的观点。

“读一读”栏目,让学生通过读,理解有关团结力量大的谚语,进一步强化团结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1.教学中,教师特别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在教学的开始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试一试”的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初步懂得团结起来力量才大。

2.为了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团结,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搬重物的活动,具体的活动方法见“探究活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团结力量大

〈教学目标〉

认知:

1.结合具体事例,知道团结是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又协力。

2.通过正反事例的比较,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3.知道同学之间应该团结。

情感:

1.愿意和同学团结友爱。

2.不喜欢影响团结的行为。

行为:

和同学友好相处,不争吵,不打架。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团结起来力量大。

教育过程:

一、试一试,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

今天我们首先做一个小试验。(教师发给每个学习小组20根棉线)请每组先拿10根同样的棉线,每个组员一根一根地拉一拉,看看结果怎样?

1、学生进行试验。

2、学生汇报几次试验的结果。

3、教师小结:

每个同学都能很轻松地将一根绵线拉断,因为一根棉线太细了,力量太小了。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试验。

请每组把另外的10根和前面一样的棉线拧成一股绳,用力拉,看看结果怎样。

5.学习小组开始试验。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动手试一试。

6.学生汇报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学生拉不断拧在一起的棉线。)

7.教师提问:

想一想,为什么两次试验的结果不同?

8.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

9.教师小结:

一根棉线,力量小,可以轻易地被拉断,但是10根棉线拧在一起,力量就大了,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它们拉断。

10.教师提问:

几根棉线拧在一起力量就大了,那么在集体中,同学之间团结起来,结果会怎样呢?

11.学生回答。

12.过渡语:

同学们的想法对吗?我们看一场拔河比赛,看后,大家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了。

二、分析课文,领悟观点

1.教师提问:

看一看,在这场拔河比赛中,哪个班获胜了?

2.教师演示课件《拔河比赛》下载:

内容:教材P23-P24的课文内容。

3.学生观看后进行汇报。

4.教师提问:

在拔河比赛中,二(1)班为什么能战胜二(2)班?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想法后,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6.教师边听学生发言边演示课件,课件分别演示两个班在拔河比赛中的不同表现。(板书:团结力量大)使学生更加清楚认识团结的表现与不团结表现的不同。

7.教师小结:

在集体的比赛中,由于二(1)班同学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团结起来形成了合力,所以二(1)班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板书: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相反,二(2)班同学在比赛中失败,就是由于他们不团结。

三、深入观点

过渡语:在比赛中,团结不团结比赛结果不同,那么在活动中,团结与不团结有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比一比。

四、比一比

1.教师提问:

比一比,在排练新年联欢会时,第二,第三小组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为什么?

2.学生自己看书,内容:根据教材P25-P26图与文的内容安排。学生分组表演:二年级一班排练新年联欢会的节目时,第二,第三小组的不同表现。

3.学生观看表演后发表看法。

4.教师小结:

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第二小组的同学非常齐心,个个都想把节目演好,认真排练,所以他们演出取得了成功。第三小组,排练节目中,大家意见不统一,不团结一影响了他们排练和演出效果。

5.教师过渡:

在比赛中,团结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在演出中,团结才会把节目演好。在我们班集体中,还有哪些事例也能说明团结起来力量大。

五、讲一讲

1、老师请学生首先进行小组交流,用具体事例说明团结起来力量。

2、小组派代表举例说明。

3、教师小结:

在集体生活中,团结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同学之间,团结起来才可能把班集体的事情办好。(板书:把事情办好)

六、过渡语:

团结对于一个集体来说非常重要,有两条谚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七、读一读

1、请学生看教材P26读一读的内容。

2、学生读谚语,并说说是什么意思。

*一根线,不成团,万根线,能拉船。

*人心齐,泰山人移。

八、全课总结

有关团结的谚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谚语 起源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发展,各国家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发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经常由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时误解别人的意思。本文结合英汉谚语文化,介绍英汉谚语起源,分析其不同的文化差异,以方便大家了解英汉谚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让跨文化交流更加顺畅自如。

二、特殊语言――谚语

牛津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一种短小精练为世人所熟知的语句,它往往代表着事实或良好的建议,它用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在语言上重视声韵,用词上讲究凝练,句式上注重对称,表达上力求形象,是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1]。谚语意味深长,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大众性,它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通常,它们能反映出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态度等。海边的人们生活依赖于海,他们的谚语多与航海、天气、捕鱼有关;游牧民族如阿拉伯人,他们的谚语则是关于沙漠、绿洲、羊群、骆驼等;老者受尊敬的民族中,谚语与睿智长者有关;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有很多歧视女性的谚语,比如:Women have no souls.(女人没有灵魂。)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谚语作为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与各自的民族文化紧密相关,并且极大地反映出其民族文化的特色。通过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分析,能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异同,从而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

三、英汉谚语的起源

谚语是一种极其特别的表达丰富含义的语言。要探索谚语,首先必须了解其起源。广义上讲,英汉谚语有着很相似的起源,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反映了人们的能力、智慧和经验。具体来讲,它们都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民间生活的谚语

民间生活是谚语的主要来源,人们善于将日常的生活经验总结为谚语形式加以流传,这些谚语精练地显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源于人们日常工作的谚语。很多谚语都是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创造的,包含了天气的变化规律或一些职业的特点,并且是用大家所熟知的语句简练地表述出来。如:Hoist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趁着好风扬起帆。)它首先是被海员使用,后来变成了国际通用的谚语,适用于很多不同的场合,它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情,就要抓住机会。

2.源于民间习俗的谚语。一些谚语与民间习俗有紧密联系,比如:Good wine needs no bush.(好酒不需常青藤。)它来源于古老的西方民俗,过去,卖酒商人总是悬挂一些常青藤或有常青藤的画在门口,以此作为有酒出售的招牌。有些酒家出了名,即使没有常青藤标志也有顾客来喝酒,它相当于汉语谚语“好酒不怕巷子深”。

3.源于婚礼的谚语。英国人认为如果女孩婚礼时天气晴好阳光灿烂,那么她将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因此英国有谚语:Happy is the bride that sun shines on.(阳光下的新娘最幸福。)而在中国同样也有源于婚配习俗的谚语,如:“强扭的瓜不甜”,它隐含着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婚姻生活。

(二)源于文学作品的谚语

英汉谚语中,文学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谚语来源,来自书面文献的谚语叫“雅谚”(learned proverb),来自民间生活的谚语叫“俗谚”(popular proverb)[2]。很多英国谚语来源于莎士比亚作品,这些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以至于没人能想象英语没有了这些文学巨献会变成怎样,如: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爱情之路无坦途。)伊索寓言是英语谚语的另一个主要来源,这类谚语十分简明扼要、风趣幽默,易于理解并常用在生活实践中,如: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蛋。)

很多汉语谚语也是来自于经典文献,要穷尽每条谚语的出处很困难,但《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水浒传》被公认为谚语的重要源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从中而来的一条经典谚语。

(三)源于宗教神话的谚语

宗教神话是英汉谚语的另一源泉。中国文化受佛教思想影响很深,很多谚语与之有关,如“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圣经》是西方谚语的重要源泉,《圣经》影响着其信徒的生活,易为人们所接受,如: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独特的宗教神话,其中古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对英汉谚语的形成影响巨大,比如:Far from the Jupiter,far from thunder.(离朱庇特越远,离雷电越远。)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此,谚语也是宗教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四)源于其他语言的谚语

由于文化的发展,一种语言必定会吸收其他语言中的谚语文化。很多英语谚语因为历史原因来源于拉丁语,比如:There is no rule without an exception.(没有一条规则没有例外。)此外,还有些英语谚语来源于法语,如:Nurture is above nature.(教育胜于天赋。)等。

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步使得汉语谚语也吸收了其他语言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英语中的谚语,比如:The grapes are sour,as the fox said when he could not reach them.(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四、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谚语作为语言中精练优美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文化因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因此,了解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很有必要,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具体而言,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环境不同

谚语往往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海岛国家,其国土没有一个地方与海的距离超过了110英里。因此英语谚语中有很多谚语关于“船”和“海”的,例如:In a calm sea,every man is a pilot.(在平静的海上,人人都是领航员)。而中国是农业大国,谚语多与农业相关,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冬麦深,春麦浅”。另外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关于“东风”与“西风”的,在中国春天吹东风,而在英国春天吹西风,所以中国谚语有“春东风,雨祖宗。立夏起东风,田禾收割丰”,而英国则有“It i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西风送暖,百鸟欢唱。)”

(二)生活习俗不同

谚语源于人民的生活,不同的习俗经常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国与中国的习俗有很多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对狗的态度。汉语谚语中对狗的描述往往是贬义的,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No ivory issues from the mouth of a dog.)”。英国人则认为狗代表忠诚、勇敢和聪明,所以英文谚语有“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三)不同

中西方的差别,导致其谚语也各有不同,中国佛教、道教兴盛,所以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谚语。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多信奉基督教,《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对其文化影响至深,所以有“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等谚语。

(四)文学作品不同

由前文所述可知,英语谚语多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伊索寓言、英文诗歌等。例如:The wish is father to the thought.(愿望是思想之父。)(莎士比亚);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培根)。而汉语谚语多出自《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水浒传》,故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谚语。

(五)价值观念不同。在西方独立和隐私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观念,他们强调自由,信奉个人主义,“Self-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al.(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和“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就是反映这些观念的谚语。在中国,人们更注重于集体精神,认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部分,所以很多谚语都显示了集体力量,如“人多好办事”和“团结就是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清楚看到英汉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世界文化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了解了这些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英汉文化,从而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五、结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本文通过对英汉谚语文化的起源和差异的介绍以及简要分析,使读者看到了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为了更加便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我们还必须更深入地去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别,去做更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