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疏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范文第1篇

恋物行为=恋物癖?

“恋物行为”不能和“恋物癖“划等号。“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就容易哭闹,焦躁不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失眠,拒食。恋物行为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婴儿一般依恋毯子比较多,而稍大些的宝宝大多会依恋那些比较柔软的玩具,如毛巾,毛毯,小布猴、长毛绒玩具等。

宝宝为什么会恋物?

・恋物行为是宝宝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大开始就有了依恋的情感需求,在依恋形成的关键期内,宝宝希望得到父母的抚摸和疼爱,希望和父母一起玩耍,说话。如果父母经常与宝宝分离,对他缺乏爱心,加之生活环境的变化或枯燥无味,宝宝就会缺乏安全感,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把原本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物品的依恋上。

・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这种需求在婴幼儿的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宝宝得到的不仅是感知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心理上的放松,能够减少紧张感。所以,宝宝所“恋”之物都是那些比较柔软的东西。

・环境的变化或重大事情的发生 促使宝宝通过恋物,寻求安慰

宝宝的心理非常脆弱和敏感,很多成人看来不起眼儿的小事,如陌生环境或陌生人群,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刺激。宝宝初入园时,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宝宝出现各种偏异行为,而恋物就是其中一种,宝宝往往会设法通过各种感官来满足探索的需求,或安抚自身的情绪欲望。

恋物宝宝的心理疏导

“恋物”本身不会对宝宝的成长有消极影响,反而可以缓解情绪。宝宝年龄越小,出现情绪问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在某种程度上,宝宝的“恋物”行为能帮助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建立起一定的安全感,有助于宝宝获取身体和情感上的满足,这是一种天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恋物”的源头 安全感的缺失,必须引起重视。宝宝“恋物”很大程度上是固为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安全感所致。如果宝宝恋物的同时,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妈妈一般无需干涉,更不应生硬地制止甚至强行夺走宝宝的依恋物。妈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依恋物的卫生,其他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而重度的恋物行为会使宝宝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一旦离开或由意外导致无法复原的话,宝宝心理的成长将遭遇重大考验。更有甚者,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需要,其恋物行为会发展成为恋物癖。

宝宝恋物时,妈妈这样做

先反思三个问题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我有时间陪宝宝吗?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我经常抚摸宝宝吗?

当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重大生活事件时,我关注到宝宝心理的变化了吗?

如果其中有一个答案是否定的,甚至都是否定的,那你得赶紧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多陪陪宝宝,安抚宝宝,特别是在入园或重大事件上,当宝宝即将进入陌生的环境或接触陌生的事物时,要提前帮他做好心理准备工作,陪伴着他逐渐适应。  如果宝宝已经有了恋物行为,你这样做

・避免强制宝宝立刻和依恋物分离,而应采用渐进式的戒除方法。

多准备一件不论是毛巾,布娃娃还是小枕头,当发现宝宝对这些物品有特别依恋的行为时,不妨多买一件一模一样的,方便替换清洗,保持清洁卫生。  多找替代品用宝宝感兴趣的其他东西来转移其注意力,多找一些替代品。如果宝宝喜欢的东西多了,他就难以对某一件物品保持强烈的依恋行为。

・为“依恋物”举行告别仪式

在帮宝宝戒除恋物行为时,不妨与他一起举行。戒除仪式”,如“奶嘴告别仪式”,让宝宝用口述或画图等方式跟奶嘴说“拜拜”,然后一起把奶嘴收起来或者丢掉。

设置一个情节,让宝宝把所“恋”之物送给他最喜欢的小朋友。比如宝宝既喜欢粉红色的毯子,又喜欢阿姨刚生下来的小宝宝。可以建议她当小姐姐,把小毯子送给小宝宝。

心理疏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残疾人;心理问题;社会关注;弱势群体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88-02

残疾人是社会殊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8 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根据残疾类别划分,残疾人分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5类。由于存在生理方面的障碍或疾病,使得大部分残疾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他们比健全人更渴望得到尊重、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为此,本文针对残疾人这类弱势群体心理特征与心理需求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正确疏导,就能够有效缓解残疾人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

一、残疾人呈现的一般心理特征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与生活环境,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健全人的特殊心理特征,从而导致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残疾人情绪波动很大,常常呈现出消极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

1.自卑感浓,孤独无助。由于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得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很多困难,长期得不到有效支持和帮助,加上时常遭到排斥和歧视,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残疾人的活动范围很小,社交面窄,缺少朋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喜欢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沉迷于网络聊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与外界的隔离。

2.敏感多疑,自尊心强。残疾人非常在意自身缺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当有人在某些场合有意无意说出带有贬义的、不恰当的称呼,就会引起残疾人的反感和排斥心理。他们的自尊心一旦遭到伤害,就会产生愤怒情绪,甚至可能会做出过激行为。

3.怨天尤人,有挫败感。大部分残疾人常常觉得自己很没用,自身存在是多余的,无法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价值,因而抱怨亲友和社会环境。他们心态很不稳定,经常出现焦虑和忧郁的情绪,过度担心外界变化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强烈的冲击。多数残疾人无法正视面对现实,有强烈的挫败感。

4.渴望关注,期盼关爱。残疾人身残之后,通常意志消沉,不愿面对现实,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但对改变现状又无能为力,他们害怕被人忽视,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同情,期盼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哪怕是一点点,也会感激不尽。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总结残疾人群体存在的心理特征可以看出,引起残疾人心理问题的具体因素有能否享受平等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享有和健全人一样的生活、拥有恋爱、婚姻的权利等。

(一)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残疾人遭受误解和歧视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残疾人面临的生存和就业压力很大,因此心理压力日益加重。目前,社会对残疾人的错误认识没有纠正,人们总认为残疾人是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并以同情、怜悯、悲哀的态度对待残疾人;而另一方面,有些网络和媒体过分夸大残疾人的缺陷,误导人们产生了残疾人给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的错误认识,加深社会对残疾人的误解,而人们对残疾人的不理解更加强化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倾向。

(二)舆论对残疾人关注不够,残疾人挫败感严重

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不够,有些人对残疾人持有歧视和偏见的态度,使残疾人信心受挫,倍感孤独。而更多时候社会对残疾人抱有同情和怜悯的想法,很少考虑残疾人的内心想法和个性,正是这种忽视,影响了残疾人的性格塑造,也抑制了残疾人创造力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很多残疾人当中的优秀人才,怀有极高的抱负和出人头地的愿望,然而常被现实的冷漠和无情所打击,使他们丧失了信心和勇气;而形成反差的是,另一些残疾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很低,渴望得到保护,对家人和社会产生依赖心理,不求上进。社会对残疾人产生同情、可怜的态度,也令残疾人认为自身存在是多余,会给社会带来麻烦的想法,从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使残疾人更加封闭,无法正确面对现实,造成了残疾人不懂如何去适应社会,社交能力差,性格孤僻等弱点。而正是社会对残疾人的不正确看法,使得残疾人产生了自卑、焦虑、压抑等不稳定心理[1]。

(三)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家庭存在不安因素

在对待残疾学生问题上,学校和老师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很多残疾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对未来的就业形势和职业方向没有具体的规划,学习能力差、抗压能力弱,容易受到打击。另外,健全学生的思想单纯、好奇心重,如果学校没有对他们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也容易使他们对残疾人产生错误的认识[2],对残疾人会表现出厌恶、拒绝、歧视的倾向,把残疾人当做异类。久而久之会给残疾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残疾人对生活的期望,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从而更加难以融入社会[3]。在残疾人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家长由于惧怕社会舆论的压力,怕别人歧视、嘲笑他们,对残疾人采取隔离保护的方法,不让他们接触社会。而另一些家庭,在对待残疾人方面也存在歧视、嘲笑、拒绝接纳等现象。使得大部分残疾人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对社会充满敌意,十分不利于残疾人的健康成长。

(四)残疾人社保低,生活困难,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由于存在残疾的障碍,很多残疾人无法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加之社会对残疾人存在歧视和偏见,政府对残疾人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有限,使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普遍存在困难,社会保障低的现象。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长期处于焦虑、担忧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基本生活和婚恋社交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进而给残疾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三、化解残疾人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与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联系,广泛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理解、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消除社会的偏见,努力维护残疾人的自尊,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从而保障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其次,要完善公共环境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建立盲人图书馆、无障碍影院等场所,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与电视台加强合作,开设残疾人心理咨询专栏,及时为残疾人疏导心理障碍,缓解残疾人的生活压力,树立残疾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最后,要充分利用助残日、残疾人节日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定期开展残疾人艺术团巡回演出,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典型事迹,让残疾人看到生活中的榜样,看到希望,鼓舞残疾人恢复生活的信心,也促使社会关心、理解、爱护残疾人。

(二)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疏导残疾人心理障碍

在残疾人康复中心、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并聘请从事心理研究的专业人员,及时为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为残疾人心理康复创造良好条件[4];与心理热心咨询服务机构合作,为残疾人及家属提供有效的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医院、心理学研究所的专家合作,组建残疾人心理辅导讲师团,定期走进残疾人家庭、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并倾听残疾人的苦恼,帮助残疾人摆脱消极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健康地面对未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三)改进家庭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残疾人健康成长

残疾人不仅是社会成员,更是家庭成员,其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庭成员在一起度过。家庭成员如何对待残疾人会对残疾人自身的成长及性格的塑造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应尊重、关心、理解残疾人,承认残疾人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并承担起抚养和教育残疾人子女的重任;培养残疾人独立的意识,以极大的耐心和帮助来满足残疾人的合理需求,保持和睦相处、互相理解的家庭氛围;加强与残疾人的良性互动,使残疾人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残疾人才会在社会的关注下,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学校应重视残疾人教育,培养残疾学生全面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应该重视残疾人教育,努力提高残疾人综合职业能力,了解残疾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困难,针对残疾人的特点,结合岗位需求,进行具体的课程安排和专业设置,同时要求残疾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巩固基础知识,并及早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才能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普通学校应该教会健全学生正确建立与残疾人的沟通方式,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与残疾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理解、尊重残疾人,承认残疾人的优点,才能使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残疾人同样有受教育、掌握知识与技能、从事劳动就业、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学校要鼓励残疾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挖掘自身潜力,残疾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会与健全人一样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 Shakespeare,T.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disabled people;dustbins for disavowal[J].Disability and Society,1994,9(3):283-391.

[2] 肖放,落合俊郎,朴在国.中国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98(8):3-10.

心理疏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疏导 不良心理及表现 基础目标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作为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会面临升学和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中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及表现

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对性、模糊性和动态性,心理健康标准也是一个发展的、变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感到中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和对抗心理,具有盲目性、抵触性和放纵性等特点。如学生对老师或家长的教育和劝导感到厌烦,“越劝越不听”,“越不让做却偏要去做”等。

2、嫉妒心理。简单地说就是“红眼病”,是对学习、身高、家庭状况等比自己好的同学心怀怒恨而使自己失去心理平衡的一种消极情绪情感。比如,看到同学考试成绩比自己好而感到不自在。

3、自卑心理。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是心理上的失调,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如有的学生总感到自己学不会,考不过别人等。

4、依赖心理。就是不会、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分依赖父母,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总想“要是有人帮我就好了”。

5、侥幸心理。即把可能不会发生的事绝对化为不会发生,或是用主观主义的态度和以我为主的思维定式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往往是以己度人,以己测事,只相信主观愿望,不相信客观事实,是一种自我欺骗的不良心理。比如,总认为上课做小动作不会被老师发现,总以为自己违纪的事情别人不会知道等。

6、虚荣心理。即“死要面子活受罪”,是一种被夸张而扭曲的自尊心,不顾客观内容,只图表面光彩,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消极心理现象。如不懂装懂,事后又感到后悔;喜欢谈论有名气的亲戚和朋友,自己不富裕,但在同学面前总要装出有钱的样子等。

7、冲动心理。是一种消极情绪状态的心理反映,不能正确评价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其突出特点是突然性大、破坏性强,后果严重,有的甚至不可弥补。突出表现是容易感情用事,常因与同学相处时的一句话、一件小事而发生打斗,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

8、牢骚心理。是一种由于不满情绪而导致的言词。牢骚的心理过程则是一种“情感流动”,是一种“不得不发”的感情渲泄。当一个人的感情压抑得太久,当内心的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牢骚心理。如自己因违纪受到老师批评,就说这是老师和自己过不去、对自己有偏见,因而发牢骚、讲怪话等。

9、攀比心理。就是不顾实际地盲目比较。比如,同是一个小区的同学,一起入学到一个班级,为什么人家当了班干部,我还是个普通学生;同样学了一年,期末别人被评为“三好学生”,而我什么荣誉也没有等。

10、孤僻心理。指性情古怪,不合群,不愿与人交往的一种心理。主要表现:一种是孤芳自赏型,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自命清高,不愿意与人为伍;另一种是自我封闭型,以自我为中心划定很小的个人保护圈,不愿与人交往,独来独往或处处设防,影响人际关系,从而成为孤僻者。

11、压抑心理。就是心中有不快但不敢表达出来。长期压抑会造成精神不振,还可能造成精神失常,严重者还会带来消化系统失调。如心里对班级或同学有意见但不敢讲,自己心情不好也不敢向同学或朋友倾诉等。

12、害羞心理。有的学生在同异往时不敢抬头、脸红,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害羞心理。主要是过于注意“自我”,患得患失心太重,生怕自己的言行不对,被别人耻笑,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看不起,只求太平,不敢冒半点风险,缺乏主动性。

13、猜疑心理。就是无中生有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如受到老师批评就怀疑有同学打小报告,看到别人窃窃私语就猜测是在说自己坏话;没当上班干部就认为班主任跟自己过不去等。

14、偏激心理。即盲目自信或主观偏执而导致情感、情绪失常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行为“过火”,超出适当的程度。处理问题易走两个极端,说差就是一无是处,说好就是十全十美,遇事把握不住分寸,易冲动盲从。

15、紧张心理。就是遇到问题后由于紧张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意图,或不能发挥原有水平的现象。紧张心理人人都有,适度的紧张能产生动力和压力,可以出成绩,但过度紧张甚至惊慌就不正常了。比如,平时学习很用功,题都会做,一到考试就“傻眼”;和熟人在一起夸夸其谈,一到正规的班会上就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以上不良心理虽然只是有的中学生在某个阶段才会表现出来的,但是它对中学生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我国医学上记载的“怒伤肝”、“悲伤肺”、“恐伤肾”、“虑伤脾”都说明了情绪与人体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另外,情绪不佳、感情用事容易使人去做蠢事、傻事,有的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终身遗憾。因此必须对中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通过疏导可以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奋勇向上的精神;可以使他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人和事;可以使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显示自身的生命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腱康,增强免疫力。

二、中学生心理疏导的基础目标

开展心理疏导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目前中学开展心理疏导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的情况下,必须制订相应的基础目标来进行。具体来说,可以把这个根本目标分解为九个基础目标,

1、平常心态。即平静地接受一切事实的心态,不管这个事实是好是坏。要认识到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都是正常的,是每个学生都不可避免的,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和对待。

2、健康心魄。即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对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用法规校纪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欲望。

3、良好心境。即尽可能保持情绪的平衡和稳定。要充分认识到情绪对人的性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自我修养和调节,增强适应复杂环境和问题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持情绪的稳定。

4、奋发心志。即始终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要做到自信自强,树立远大志向,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做奋发有为的好学生。

5、友爱心田。即建立以良好的同学关系为主的和谐人际关

系。要认识到与人交往是中学生不可避免的活动,在交往中互相尊重、理解对方,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纯真的友谊。

6、爱国心愿。即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集体观念。积极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成长进步是建立在和国家和集体的发展之上的。增强集体观念,树立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7、宽广心胸。即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全面认识困难和挫折,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做个自信的人,这样就会觉得心胸宽广,处世超然。

8、善良心地。即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人和事。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善良的心地,做到与人为善,待人从善,树立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团结协作意识。

9、感恩心怀。即充分认识到现在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是社会和家庭所创造的。要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如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社会。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三、中学生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心病”需用“心药”医。对于中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及表现,要以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教育疏导为中心,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校方面。一是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让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如营造优美、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三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坚持发扬民主、平等待人,全面、客观、正确地诩介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四是定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五是建立与家长沟通协商的长效机制,与家庭教育形成心理疏导的合力。

2、家庭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和性格变化,做到早发现早疏导。二是要对孩子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家庭教育要以鼓励激励为主。三是加强与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联系,全方位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四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五是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腱康向上的活动,培养与人交往方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心理疏导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在心理治疗方面也早有建树。本文从宏观上介绍了作为中医传承的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疏导疗法。分析了心理疏导疗法的指导思想和治疗中的几种阻抗形式。

早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黄帝内经》等典籍中已经蕴藏着许多心理疏导治疗学术思想。之后,我国的历代医学家的著作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疏导治疗思想。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疏导疗法从传统医学宝库中汲取大量养份,构建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心理疏导疗法的主导思想。

1关于心理疏导疗法

心理疏导疗法由南京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于1984年创立。它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着眼于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发展潜能,应用性强、适应性广。不但适合各类心理障碍如各类神经症、心身疾病、性心理障碍等的治疗,也适用于普通人群提高心理素质,保障心身健康。心理疏导疗法将心理障碍的产生、发展形象地比作一棵树,这棵“树”分根、干、冠(枝叶三个部分。树冠代表各种症状,树干代表“怕字,树根则代表性格缺陷“,树”成长的土壤代表个人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在长期不良的培养下(包括部分遗传因素),使得个体的性格具有一定缺陷。在人生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挫折和应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滋生出千奇百怪、不现实的“怕”字,进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所以,提高自我认识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前提,针对“怕”欺软怕硬的特征,采取“习以治惊”的方法,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技术。《黄帝内经》曰“惊者平之”,按照金元医学家张子和的解释“:惟习可以治惊。经曰:惊者平之,平谓平常也。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即出现“怕”之后,应习见习闻———多看看、多听听、多接触接触,对所怕的事物熟悉了,认识透彻了,慢慢就不再恐惧和紧张了。

心理疏导治疗模式是:不知知认识实践效果再认识再实践效果巩固。该治疗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认知改变过程。所以,其效果不仅仅是求得症状的消失,而是以远期效果的巩固为最终目标。

2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如辨证施治,因人施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主动、积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培养病人自我认识和矫正的能力,等等。临床实践证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培养患者自我认识和矫正能力等已成为对疏导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心理疏导治疗的重要原则。心理疏导疗法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主张从每个案例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细占有资料,反映个案历史变化的真实,具体地进行分析,施之以恰当的心理疏导;主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对治疗模式的僵化;提倡打破单一的、僵化的治疗模式,实现心理治疗模式的优化。心理疏导疗法通过临床个案的实际,不断积累、总结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临床治疗,使之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使理论得到完善。该疗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治疗的原则,将辨证施治应用于每个心理疏导治疗的实践,取得了特殊的疗效。传统医学对心理治疗的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整体观念强调形神一体、心身统一,对于疾病不仅要看到局部病变,而且要看到病是发生在有思维的人身上的,故注重整体的调理。在诊疗疾病时,认为任何诊疗工作都应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心病还要心药医”。现代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药物,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是很难治愈的,只有通过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因个性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疏导疗法非常强调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心理障碍,一般不主张用药,而是要“治神”,通过心理疏导治疗解决疾病。

3心理疏导治疗中的几种阻抗形式

阻抗是心理治疗的伴生现象,阻抗本质上是患者对于心理治疗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在心理疏导治疗中,阻抗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导致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阻抗形式有很多,比如:为“怕”找借口,屈从于病态思维;以“我有病”、不适应、痛苦等为借口逃避正常的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把所有的症状都归咎于外因,就无法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根本原因———性格缺陷;。缺少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锻炼,缺乏独立处理事情、面对困难和做决定的能力,依赖性较强;过分依赖家长、医生、药物;逃避治疗,缺乏治疗的能动性。阻抗对于心理疏导治疗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之,如果对阻抗现象不加理会,或处理不当,则治疗的进展与效果将受到阻扰。能否克服阻抗是心理疏导治疗成败的关键。阻抗是妨碍心理疏导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现象。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冲破阻抗的过程,心理治疗存在着阻抗与反阻抗的较量,由于阻抗自身的复杂性,要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阻抗,必须不断进行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潘爱胜.“疏导心理疗法”科研成果评审会报导[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1):12.

[2]黄爱国,杜文东,陈建国.心理疏导疗法简介[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6,15(2):182.

[3]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05,47,422,108,55,582,51,663,3,628,103.

心理疏导范文第5篇

官员非正常死亡频发是我国非正常死亡现象的折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多元时期,就业、住房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收入分配进一步拉大,贫富悬殊进一步显现,社会暴露出浮躁和焦虑,自杀现象已经进入高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O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据报道:中国自杀人数占全球的26%:在中国,自杀已成为第五大死因。

官员作为一个社会群体,除了具有一般百姓所具有的社会转型期间诱发心理疾病的心理因素外,还有官员职业特点所产生的特有的心理压力,诸如有的长期超负荷工作,精力严重透支,身心极度疲惫;有的因为日益严重的问责和日益公开透明的网络,既担心工作出问题、受追究,又担心个人隐私被曝光,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还担心网络监督不实事求是;有的做事追求完美,而现实中又难以达到理想境地因此感到苦闷、焦虑;有的对“政治进步”预期较高,职务升迁难遂其愿,失望、焦躁情绪随之而来;还有的因为周围人际关系不正常,身在其中,难以应付,等等。据媒体公开报道的领导干部非正常死亡案件,如河北蔚县教育局长葛祥自杀与当时河北暴雪导致该县学生取暖用煤紧张所造成的压力有关;湖南武冈副市长杨宽生自杀与精神抑郁有关;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先进与身体一直不好、严重失眠有关。

官员的非正常死亡,不仅说明领导干部心理危机客观存在,同时也暴露出对领导干部心理危机干预的缺失。

一方面,随着思想多元化,在思想作风建设中,越来越暴露出教育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目前承担官员教育的院校多数没有开设官员心理学课,官员的心理学知识偏弱,既不足于化解和调节自身心理危机的能力,也缺乏应用心理学知识化解和调节他人心理危机的能力。既是官员,就必须管人,就承担着教育人的职责,就承担化解所管理对象的心理危机之责,领导干部具有必要的化解心理危机的能力,一定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体现以人为本。

另一方面,从机制建设上看,因利益关联使得官员的心结得不到合理的“疏导”。上下级之间,上级领导者承担对下级的思想工作之责,但同时也肩负着用人权,用人权与教育权交织,下属因担心任用受影响而在上级面前难以袒露心扉。面对下级,官员总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正面形象,而难以在下属面前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家庭,虽说家庭成员之间应当坦诚,但是做为丈夫,为了体现自己的男子气概,并不乐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在家庭成员面前,即使袒露了,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利益,未必就能够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在朋友之间,心中的郁闷虽然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但往往给予更多的“同情”、“安慰”,在“同情”与“安慰”中往往是强化了郁闷而不是化解了郁闷。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论述,把心理疏导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官员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干预。

一是要正确看待官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官员存在心理问题,要积极引导,努力化解,给干部以更多的关心与关爱,不能冷落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官员。应当看到,干部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能因为干部有一些心理疾病而不用。要给患有心理疾病的官员以更多的宽容,鼓励有心理疾病的官员积极接受治疗。我们不担心官员有心理疾病,而担心官员有了心理疾病而不医治。

二是要加强对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设区市以上党校、干校设立领导干部心理研究室,研究官员心理。长期班次应当开设领导干部心理学课程,短期班次应当开设专题讲座,向官员传授心理学知识,引导干部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学会调节情绪、自我减压。在党校和各类干部培训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心理援助。要建立官员心理自我调节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官员的休假制度,让官员得到必要的身心休养,这不仅是保护人才“资源”的必要,也是爱护人才、保护人才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