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窗花的知识

窗花的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窗花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窗花的知识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1篇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在世界各国得到迅猛发展。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四级动力,并将其放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五个环节中探讨其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提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100-04

文化创意产业是拥有一定文化内涵,凝结个人创造力和天分,融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与先进科技手段紧密结合,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知识的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以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研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多级动力

驱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主要有四级动力:

一级动力属于创意产业领域内的无意识动力,主要依靠非正式交流机制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其动力要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创意工作者之间无意识的知识交流和知识溢出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创意组织机构间的知识共享和扩散。

二级动力属于创意产业领域内的有意识动力,主要依靠交流机制、信任机制和交互学习机制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其动力要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企业家精神、创意工作者之间的主动交互学习和创意企业之间主动协调合作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含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主体按一定有序的方式组织起来,从而实现知识的多元化互补和整合。

三级动力属于非创意产业领域的有意识动力,主要依靠交流机制、契约机制和保障机制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其动力要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管理制度条例来促进创意人才和创意组织与其他领域组织间的交流,在一定政策制度、服务和资金等的保障下促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断进行知识的创新。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政府宏观政策和制度法规的保障、金融信贷机构的资金保障,还有中介机构的服务提供。

四级动力属于非创意产业领域的无意识动力,主要依靠非正式交流机制和外部激励机制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其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集群创意人才与那些非创意产业领域人才的交流,如家人聚餐、朋友聚会和社区活动等;集群所在区域的地域特征和商业模式;集群所在区域的人文气息,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全球经济大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动力要素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创意产业领域外的知识与创意产业领域内的知识融合,促进集群内创意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意人才思维的进一步活跃,以加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进程。

这四级动力因素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级动力因素呈现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它们的共存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始终在本地化与开放化动态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演化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主要环节

1.知识创新的“分析”环节

从创意产业领域内隐性知识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内显性知识的转化,都是发生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的。商户对创意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反馈信息以及供应商提供的新信息、新设备、新理念等都会加速创意工作者和创意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脚步。集群内创意人才之间的相互学习以及非正式人际交流,如午餐休息偶遇时的交谈、相互学习的过程等也会加速各自所在创意企业的产品研发过程,即经过多次对隐性知识的分析过程从而加速知识的显性化进程。再次,创意企业的项目合作和战略联盟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它通过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含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主体组织起来,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共享和整合。在合作的基础上,各个创意企业内隐性知识拥有者各以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而加强了创意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这也促进了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快速转化。由此可见,在“知识分析”环节,知识创新主要由非正式交流机制、信任机制和交互学习机制驱动,也就是说主要由一级动力和二级动力来驱动。

2.知识创新的“联想”环节

从创意产业领域内显性知识到非创意产业领域现象知识的转化是发生在两个不同领域之中的。在创意工作者每天与创意团队工作人员和其他非创意产业领域人员的接触过程中,非创意产业领域新知识的冲击会使创意工作者将非本领域内的知识联想进本领域之内。创意人才与非创意产业领域人才的交流活动带来的其它领域的现象知识,还有其它领域的多样化刺激,可以为创意工作者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联想”机会。由于创意工作者身处集群之中,集群所在区域的政策法规、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知识都会不断冲击创意工作者的头脑。外部刺激带来的知识联想可以大力活跃创意工作者的思维,从而加速知识的创新进程。所以,在“知识联想”环节,主要动力机制是交流机制、契约机制、保障机制和外部激励机制,也就是说主要由三级动力和四级动力来驱动。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65-01

室内质量控制是临床化学实验室内为实现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操作活动及操作激素,医学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检验过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并排除检验过程中的不足。由于临床换血室内质量控制的文件标准相对较为繁杂,长期以来技术人员仍然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经验,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总结了适用于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技术,现报道如下。

1制定文件章程

实施临床化学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应建立在一整套完善的标准操作规程基础之上,操作过程的每一环节均应遵照文件规定进行,例如试剂调配及保存、试剂的品质监控、仪器的保养及操作规范、校准品规格及类型、校准方法及检验方法、质控品规格及类型、负责人权责范围、质量控制整体操作规则、失控限度及原因分析、失控应变处理规则等。所有参与质量控制的人员均应严格遵照文件要求进行操作。

2校准操作及检验

2.1校准操作。在开展质量控制前,应进行校准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明确校准与检测物质间的关系,了解其目的在于测试并调整检测仪器、试剂盒以及全套检测系统,以便通过检测真实体现检测反应,并能够反映出其与检测物质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若仪器、试剂及校准品均属配套使用,则基于科学选择分析试剂,采用其方法能够追溯其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的校准品。若校准品不具备溯源性,也应该得到大部分实验室所公认的较为理想的校准效果。若没有其他实验室的参考意见,则需要注意校对多种校准品,并观察其校准效果,酌情进行取舍。而具备溯源性的校准品由于参考方法不同,所获得的定制也有所不同,其中某个定制仅仅适用于实验室使用同样试验方法的校准工作,在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不使用未进行定值试验方法标注的校准品。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若出现下列几种情况时应重新校准,如控制结果的异常趋势、超出可接受范围,经一般性措施处理后仍然未能纠错的情况,或更换试剂、大规模的仪器维修等。同时,针对不同的分析项目,应依照其特性规范其各自不同的校准频度。

2.2校准验证。校准检验的方法是按照检验标本的方式检查分析校准品,从而验证检测仪器、试剂盒及整个检验系统的检测结果是否稳定保持在预先制定好的报告范围之内。其操作要点为:使用仪器将校准品以未知浓度标本的方法进行测定,从而确认检测结果与校准品的浓度值是否接近或相等。校准检验结果高于或低于校准品的定制均表明存在着测定偏差,此时应理解分析其偏差原因。就目前的实践经验而言,尚未有准确的数值规范校准检验标准,通常各实验室均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不同校准品的接受限度,但无论设定值是多少,一旦校准检验值被接受,则意味着校准结果同样予以接受。

3测定质控品

实践表明,取自不同工厂的冻干质量控制品、液体质量控制品的稳定性均有差异,其选择标准应注重稳定性较好、基质效应较小等方面。此外,质量控制血清均需要进行较长时间质量控制操作,因此应注意购买数量需要满足操作要求,并确保所有血清均处于有效期内。若采用定值质量控制血清,其方法应溯源至参考物质或者参考方法,其采用的靶值也应仅限于相应的实验方法控制上。若质量控制血清并不具有溯源性,那么应购买一种经大多数实验室公认具备较为理想的质量控制效果的产品,若实验室具备较高的实践经验,那么应尽可能采用未定值的液体质量控制血清,以便达到更加科学的效果。经实践证明,液体质量控制血清的稳定性优于冻干质量控制血清,因其无需复融,能够在-15℃~-20℃的低温环境下保存,因此有效期内其成分的稳定性较为理想,并且能够克服因复融所造成的瓶间差。

在进行质量控制血清的定值时,实验室应根据目前实验程序中参数已知的物质进行定值,从而明确质量控制血清的标准差及靶值,其具体操作技巧采用将未定值的新质量控制血清同实验室正在使用的质量控制品共同测定,并去20次的测定结果进行暂定靶值及暂定标准差的计算,经过一个月的室内质量控制图进行控制检测后,汇总当月质量控制数据,与之前的20个检测结果,计算累计靶值及标准差,用以作为下个月的质量控制靶值及标准差。如此反复,将连续检测3-5个月后所累积的数据结果作为此类质量控制品在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及标准差。若项目在有效期内发现个别浓度水平变化有较为频繁且较大的波动时,应对其靶值及标准差进行有效调整。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质量控制品的检测工作时,通常同时采用多个批号的试剂,从而确保获得一个综合和的靶值及标准差,从而适用于不同批号的数据。

实验室应选取的质控血清尽量同时选取两种以上,且具备不同浓度,从而防止出现第二类误差。同时,还能够据此对偏移及交叉污染能力进行测定。在浓度选择方面,应参照医学水平,设定其上下限,以及检测仪器的上下限。此外冻干质量控制血清在使用时应防止因复融造成加量的不准确或混合不均匀,以及长期冷冻导致失效,从而对结果造成影响。

4制定质控图以及控制规则

目前化学室内质量控制人员多使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可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软件绘制,通过网络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检测结果自动绘制在控制图上,从而清晰地显示出当前质量控制结果所处的位置。通过质量控制图,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往往能够识别出较为简单的问题。然而此类质量控制图由于采用的质量控制规则单一,面对较高的质量控制要求时,则显得较为力不从心,针对此类情况,可采用高低两种浓度的质控物,运用westgard多规则控制方法进行检测,降低误差。

此外,应制定用于分析判断批质量可能只状态的特别准则,即质控规则。运用质控规则,能够解释质控数据,并对质控状态进行有效判断,若质量控制操作所测定出来的定值高于质控规则规定出来的质控限度时,便可判断此分析批已经失效。

5失控应对措施

若实验室采用多规则质控,由于使用浓度不同的两种质控物,已经使质控物自身因素导致失控的情况大幅度下降,工作人员如果全程监控质量控制操作过程,详细记录每一环节,并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巧,熟知试剂特性,则能够有效地确保检测质量。若仍然出现质量控制结果失控,则应遵循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重测,其措施包括:

(1)立刻进行同一种质控品的重新测定,查明失控属于偶然误差或人为误差,若属于偶尔误差,则应见重测结果在控。

(2)启用新质控品,对失控项目进行重测,查明之前批次的质控品是否存在过期变质或存在其他问题。

(3)重新对仪器进行维护,并重测失控项目,查明是否因仪器因素导致失控。

(4)使用新校准液对仪器进行校准,查明是否因校准液造成仪器偏差,从而导致失控。

若上述措施处理完毕后仍显示结果失控,则可能属于试剂或仪器问题,应向提供厂商或专家寻求技术支援。

参考文献

[1]万腊根,张世锟,胡意,江梅.两种方法设置室内质控限值时室内质控的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06):692-693+695

[2]包安裕,邵华,李艳.Z分数质控图监测多台床旁血气分析仪室内质控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0,26(04):400-401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联动机制 机制设计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的设计方案,站在高校视角,以培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的结构设计

模式化和可持续是一个可行、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的必备特征――模式化是指培养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形成规范化的模式,从而提高培养效果的有效性;可持续是指这一培养机制的设计有利于长期运行,进而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形成长效促进。

(一)结构设计概况

要实现模式化和可持续的目标,首先要以设计机制的合理结构作为基础,“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结构自下而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学生层、学院层和学校层。

(二)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分层次的结构设计是形成各层次联动配合的基础,而联动机制是各层次共同完成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必要方式。“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结构的联动机制设计如下:

1.学生层分类别构建创新团队形成创新雏形

参考各大型赛事对学生创新创业类别的基本划分,将学生创新团队分为发明类创新团队、创造类创新团队和创业类创新团队,其中,创造类创新团队又分为技术创造、管理创造和艺术创造三个类型,囊括了学生创新的各个专业和领域。以团队作为学生层创新教育的基本单元,有利于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下开拓思维、激发创新潜力。团队形成后,先由团队成员进行创新项目的报备,将这些具有雏形的方案提交学院,为进一步的培养和遴选提供资源。

2.学院层以导师制培养创新团队为学校层输送优质团队

导师制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的教育制度,也有部分高校将其应用于本科生教育。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将其延伸到创新团队的培养中,将有利于教师专业性指导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结合,教师在对指导团队专业素质、创新思路、性格特征等更加了解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针对团队特点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指导,从而有利于为学校层输送高质量的培养团队。

3.学校层遴选优质团队集中培训大幅提高培养效果

学校层对各学院报送的学生团队进行遴选并对脱颖而出的团队集中培训,一方面各学院间形成竞争关系,促进学院培养团队时的效果提升;另一反面能够有目的、有重点的培训出极具竞争力的团队和作品,参加各类大型赛事。长此以往形成固定模式,学校可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作品和创意,同时拥有培养优质团队的宝贵经验,即使这些优质团队成员毕业,竞争力强的作品和创意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创新和加工,用于后期团队的培训和比赛中,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二、“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三位一体模式的优势分析

(一)模式化和可持续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院创新教育培养成果出新率

上述联动模式运行之后,会形成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将沉淀出培养优质团队的经验和具备竞争力的作品――在参与大型比赛方面,被遴选进入学校层集中培训的团队都是在导师制下的优秀团队,他们在经过集中培训后将具备参加大型赛事的能力,将这些作品在大型赛事中获得的建议将可用于此作品的进一步完善,拥有此作品的团队成员毕业后,此作品还可由学校层在集中培训时介绍给其他优质团队进行再创新和再完善,这样经过反复锤炼的作品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参加大型比赛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各个层次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皆可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都会对培养适应新时展的创新型人才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学校影响力的提升

“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高效可持续的提升创新培养成果的出新率,也将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催生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的大型赛事,大众对于这些赛事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三)有利于师生形成创新合力

“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涉及到从学生到学院再到学校三个层次,模式的形成将带动师生都成为创新创业的参与者。参加创业团队的学生,其充实的学生生活和个人能力的迅速提升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学,进而带动他们也进入到创新团队中,而创新团队的导师将在获得培养出优秀学生的成就感的同时获得其他类型的奖励,这就将问题引向模式的激励机制。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教师;转化;创新

教师个人知识的转化和创新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绩效的核心。知识转化和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知识创新是促进教师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和提升的关键因素。日本先进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知识科学研究生院第一任院长野中郁次郎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知识螺旋的概念。他认为,新的知识重视来源于个体,创新的起点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用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kael Polanyi)的话说,就是知而不能言者众。此外,隐性知识深深地植根于行为本身,植根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如某种工艺或专长、某种专门技术或产品市场、工作小组或团队的业务活动。他由此首次提出了知识螺旋的概念,即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

(1) 社会化:包括个体间为了表达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而进行的隐性知识的交流。

(2) 外在化:描述的是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共享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3) 综合化:对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综合化和系统化,以便在组织范围内使新的知识得以共享。

(4) 内在化:指显性知识向个体的隐性知识的转换,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

现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理论,结合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现实情境对知识转化和创新这一过程加以说明。

一、教师个人知识转化和创新的内涵

1.教师个人知识的社会化

传统的师徒相传、心心相印就是一种典型的模式。师傅并不是通过言语或者书本,而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徒弟进行观察和模仿并加以实践,获得相应的体验,从而完成隐性知识的传递和转化。教师知识的社会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方式就是教师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在互动中分享个人的经历、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讨论想法等,从而引起共鸣,一个成员的思维风格、研究兴趣、研究方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研究小组的其他成员,这样就实现了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另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教师之间直接的经验分享,即通过直接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优秀教师的教学真知和智慧能够使其他教师获得意会和共鸣。这种知识转化的模式要求学校具有亲密、和谐、共享和相互关心的氛围和文化,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使隐性知识的转化顺利实现,而且这种知识转化的作用和效益是长远的、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教师个人知识的外在化

大学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对未知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透过混沌的、杂乱无章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然后用学术的、规范化的、标准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以此完成隐性知识的外在化过程。知识外在化的手段包括隐喻、类比。隐喻就是将未知的事物用已知的术语表示并传播。利用隐喻可以将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联系起来。类比就是用已知事物去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通过已知事物的意象和逻辑模式去逼近和理解未知事物。这也是教师要不断学习的原因所在。只有不断地从别的学科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和创新,

个人知识外在化另外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和课堂知识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把专业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是隐性知识外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师的天职之所在。

3.教师个人知识的综合化

教师个人知识的综合化是指教师个体将分散的、无内在联系的显性知识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知识集合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是知识的沟通、扩散和系统化。在大学里,教师可以利用万方、同方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数据库,或者从一些专业的资源网站中收集论文、著作,或者从图书馆、书店购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料收集来后不是目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研读、分类和整理,形成一个自己的资料系统,这既可能是电脑中的文件夹形式的知识体系,也包括自己收集的书刊资料。对于资料,需要进行及时的分类和索引,编制一些手册,或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管理,以备日后需要时进行检索,调用、分享和更新。

4.教师个人知识的内在化

教师个人知识的内化实际上也就是教师个人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积极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内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模仿和钻研逐渐改进自己的行为范式,并在课堂中加以实践和应用。也可以利用一些学生和同行的反馈,听取他们的意见,找出隐藏于教学中的问题,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决策,修正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促进教师个人知识转化和创新的具体方法

前面论述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过程,那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由哪些具体方法呢。事实上, 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没有定法,很多时候都是依据之个人的喜好和长期的工作习惯。但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个人知识管理应融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以下仅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

教师可以建立对自己的图书资料进行整理,建立图书档案,利用自己喜欢的图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使之条理化、有序化,以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电子文献的储存系统。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分期分批存放,便于及时查找使用。关于电子文献的管理办法,以后还会论及,可以采用知识管理工具,也可以利用一些第三方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

开展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是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悟,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相互印证,或者对特定的教学实践作事后分析。反思性学习的具体方式包括:a 合作自传法:即通过教师与同事的互动,提供技术与心理的支持,以及个人的协助,使教师有机会从其它教师的身上获得学习。b札记反省法:教师在行动之后,透过反省札记之撰写,将经验进行不同深度的描述与剖析,探寻经验中所蕴藏的丰富知识意义,具有系统化与外显化个人知识之功能。c经验学习法:教师经验是否能转化为实践知识,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是否能发挥更高应用价值,有待教师针对个人经验内容进行持续的更新、反省、分享与再学习。d档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实践相关的各种描述性资料,汇总成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以作为教师建构个人知识与理论的依据,亦可以作为促进教师反省与学习及评鉴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之用。e个人理论建构法:描述或回顾个人与教育相关的重要生活经验及历史,反省与概念化个人的理论内容,检视各理论间的逻辑关系与一致性。

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个人知识的创新和转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一个教师,其人生意义就在于,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进步去照亮别人,点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实现自身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发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新的观念和看法,不断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形成自己独创的见解。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参考文献:

[1] 袁秀华.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观念的转变[J] .山东教育,2005,32:23-24.

[2] 詹青龙,刘光然.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J]. 现代教育技术,2002,2:23-24.

[3] 袁维新.学科教学知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5,3:11-15.

[4] 王俊. 教师知识结构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4:58-60.

[5] 刘省权.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教师的知识管理研究[J] .[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2:56-58.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5篇

王刚(1987-);性别:男;籍贯:陕西省渭南市潼关人;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管理;职务:硕士研究生在读。

摘要:回顾并分析了Nonaka的知识创新过程(SECI)和Scharmer双重螺旋模型,从内部化这个视角为出发点对知识创新过程做了重新认识,最后得出了知识创新的内部化知识创新链,认为内部化是整个知识创新过程的启动过程和调节过程。

关键词:知识创新;双螺旋模型;内部化知识创新链

1.引言

自古希腊时代开始,知识就广泛得到关注和争议,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资源,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离开了知识创新,企业就很难不断的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学术界普遍的认为隐形知识的转换才是知识创新的源动力,而且SECI螺旋模型和SECI双重螺旋模型的构建已经基本诠释了知识的创新过程,然而以上研究着重于强调知识间相互间转化,而忽略了显性知识内部化在整个知识创新过程的重要角色,本文将着重从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角度重新探讨知识创新过程。

2.文献回顾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根据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首先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1]。Scharmer通过对知识创新的最终源泉和驱动力的研究认为,隐性知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化了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2]。物化了的隐形知识是建立在行动经验基础上的,表现为经验、诀窍、惯例等具有一定成型意义的隐性知识;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是建立在审美情趣基础上的,它属于想像力层次的知识,表现为直觉、灵感、幻想等尚未物化成型的、始终保持自我跃进性能的萌芽性知识,并未成为一种真实的客观事物存在,它始终保持超越的内在冲动与趋向,它为完整性知识的创生提供了基本的思维跃进的能量,因而是知识创新的真正源泉,是组织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发源地[3]。

在波兰尼划分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N onaka和Takeuchi 提出了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4]:1.社会化;2.外部化;3.组合化;4.内部化。Scharmer把细分的隐形知识应用到Nonaka 的SECI过程模型当中,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SECI转化过程升级为SECI1和SECI2两个过程。SECI1是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a.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物化了的隐形知识之间的转化;b.物化的隐性知识和显识知识之间的转化;c.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d.显性知识和物化的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SECI2过程是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a.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b.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c.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d.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Scharmer在Nonaka和Takeuchi知识创新SECI螺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SECI1和SECI2的双重螺旋模型.

3.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Nonaka的知识创新SECI螺旋模型仅仅刻画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而Scharmer的双重螺旋模型较为复杂,它描述的不仅是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更是将其细分为SECI1和SECI2两个创新过程,这两个创新过程当中,物化了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被分离了出来,完全忽略了这两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破坏了知识创新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的整体性。在SECI模型当中内部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形知识的过程,在Scharmer双重螺旋模型当中,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形知识各自都通过显性化过程转化为显性知识,但在各自的内部化过程当中,任何显性知识都会在产生物化了的隐性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而不是仅仅产生一种物化了的隐性知识或者一种自我超越的知识。

基于SECI知识创新螺旋模型和Scharmer双重螺旋模型,本文将知识创新过程看做是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以及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内部化知识创新链(如图一),这样既继承了Nonaka的SECI螺旋模型的整体过程优势,又吸取了Scharmer细分隐性知识的成果。

显性知识内部化不仅是知识创新SECI的结束过程,更是知识创新过程持续进行的驱动,由图一可以看出,只有显性知识不断的内部化,以显性知识、物化了的隐性知识、自我超越的知识为整体内部化知识创新链持续循环上升的过程才得以实现。内部化知识创新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4个大过程:第一环节是内部化:把显性知识转化为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接着便是社会化:把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而后是外部化:包括了物化了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两个小环节;最后是结合化:产生的显性知识和已有显性知识结合并重组产生新显性知识。

在这个模型当中内部化不仅扮演着一种启动过程,也是知识创新过程的调节过程。作为启动过程,正是内部化作为一种前期的投入,充当了原材料的角色,才有可能发生创新过程。作为调节过程,为了适应外部环境,通过观察、测量、总结,注入一定的显性知识,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改变进行调节,驱动创新过程有效完成。

4.结论

知识创新链是在显性知识和物化了的隐性知识以及自我超越的知识三者为主体的相互转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既继承了Nonaka的知识创新过程的整体性,也吸取了Scharmer对隐性知识细分的结果。显性知识内部化是知识创新过程的开始端,承担着知识创新过程开始和再开始的启动作用,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调节作用,为持续竞争力的隐形知识提供了可能和源源不断的供给,企业才持续不断的建立竞争优势。(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通讯作者:王刚

参考文献

[1]P olany i M .Personal Knowledge[J]. London:Routledge,1958.

[2]Scharmer C 0 .Self-Transcending Knowledge:Sensing And Organizing Around Emerging O pportunities[J]. Journal of K now ledge M anagem ent,2001.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生时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