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试测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针对传统考试方式的繁琐性,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MVC模式的在线考试测评系统,整个系统由登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及考试业务模块3个模块组成。考生凭借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实现正常登陆,进入考试管理模块;在考试管理模块中,考生可以浏览考试规则、进入答题环节、查询考试成绩、退出系统;考试业务主要根据试卷等级的要求,实现从题库中抽取试题,组织考卷,记录考生的答案、翻页、交卷等功能。实践证明,如果将在线考试测评应用于学校考核当中,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MVC模式;在线考试;测评系统;考试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1?34;TP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4?0067?04
收稿日期:2015?01?27
基金项目:延安市发展计划项目资助:计算机类实验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1KS?24)
0 引言
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有2种主流模式,即C/S(Cli?ene/Server)模式和B/S(Browser/Server)模式。C/S 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开发模式,适用于用户有限的局域网环境。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端与服务器直接相连,因此响应速度快,开发费用较低,周期也较短,但是缺少通用性。客户端使用时,也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安装程序。另外,它的代码可重用性也较差。B/S模式适用于多用户的广域网环境,系统扩展性好、维护简单,但这种模式的开发费用较高,周期较长。而且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功能弱化,难以实现传统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1]。
以校园网为平台的在线考试系统能高效、便捷、实时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逐渐受到广泛重视。在线考试系统在降低考试成本、提高考卷质量、维护考试公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线考试有国外大公司开发应用的资格认证考试如Microsoft在线认证考试系统、Adobe 中国认证考试系统等、国内各类众多高等学校基于校园网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和被国内很多政府机关、大型企业和专业教育机构的选择通用考试系统WebExam 等[2]。考试测评系统采用计算机阅卷,能够提高阅卷效率,特别是选择题能够直接给出成绩,并将成绩保存在数据库中进行自动统计。实现了组织试卷、考试、控制考试、评分等整个考试过程,同时可查看考生成绩信息,设定考生考试状态等[3]。本文使用B/S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VC模式的考试测评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教师对于试卷级别的要求组织考卷,设置考题,并在界面上自动显示考试剩余时间,学生正确登陆系统可以查看考试规则,参加考试及查询考试分数。
1 MVC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指一系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重复使用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MVC设计模式是许多交互和界面系统的构成基础,实现模型与数据、界面设计、控制功能的分离,使得各部分修改时相对独立,代码的可维护性增强;同时也提高了应用程序的重用性,便于扩展,开发速度也有了显著提高[4]。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MVC模式已成为Web应用开发先进模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Java 应用程序中。本系统是基于MVC模式的B/S系统,数据存取时采用3层结构的层次模型[5],其模型图如图1所示。其中,Model(模型)表示业务逻辑层;View(视图)代表表示层;Controller(控制器)代表控制层。
2 模块功能设计
2.1 业务功能分析
本系统主要业务功能是实现考生在线测评,其主要业务包括:
(1)初始化工作:系统启动;
(2)考生登录;
(3)查看考试纪律;
(4)实现考生在线测评,获得测评分数;
(5)查询测评分数;
(6)退出系统。
根据业务需求分析,系统总体可分为3 个层次: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2 系统模块分析
根据业务功能及流程分析,系统可分为3 个模块:登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及考试业务模块。
2.2.1 登陆模块
登录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实现考生登录。考生凭借正确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登陆模块流程如图3所示。
2.2.2 考试管理模块
考试管理模块实现对考试业务的管理。考生在登录系统之后,通过该模块,可以查看考试规则、完成考试和成绩查询以及退出系统。考试管理模块流程如图4所示。
3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系统共包括7个UI界面:欢迎界面、登录考试系统界面、主菜单界面、考试规则界面、在线答题界面、分数查询界面以及退出系统界面。启动系统时,利用闪屏技术呈现欢迎界面,3 s后该界面自动关闭,体现了该系统的友好交互性,欢迎界面如图5所示。
欢迎界面关闭后,系统自动弹出登录界面,界面上包括编号和密码两个编辑框以及登录和取消两个按钮。当输入正确的编号和密码后便可以进入到考试系统,若输入信息错误,则会在界面上进行提示。登录界面如图6所示。
正确登录后,进入系统主菜单界面如图7所示。主菜单包括:考试规则、开始答题、查询分数和退出系统。
在图7 所示界面上,点击某个菜单,则进入相应的界面,例如点击开始答题,系统进入考试测评系统如图8所示,考生可以开始进行答题,同时启动定时器按钮。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通过点击“上一题”或“下一题”按钮,保存当前考题所选答案,并获取上一道或下一道考题呈现在界面上,更新“上一题”、“下一题”按钮状态,刷新考题数量和考生选项;
当考试时间结束或考生点击“交卷”按钮,则保存所选答案,同时处理试卷中的每道题,将每道题的正确答案和考生的答案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加上该试题的分数,否则处理下一题,直至算出考生的得分。实现程序如下:
//初始化分数
score = 0;
for(QuestionInfo info :paper)
{
Question q = info.getQuestion();
//从Question对象中获取正确答案
List<Integer> answers = q.getAnswers();
//从QuestionInfo对象中获取考生答案
List<Integer> userAnswers = info.getUserAnswers();
//判断2个List集合中的数值是否相同,相同则添加该题的分数
if(answers.equals(userAnswers))
{
score += q.getScore();
}
}/
/标识答题结束并返回分数
finish = true;
return score;
4 主要数据模块配置
Java中的properties文件是一种用于表达配置信息的文件,文件类型为“*.properties”,内容格式为“ 键=值”,并用“#”进行注释。由于其操作简单,在Java编程中广泛使用,本系统也采用properties 配置文件形式存储数据。主要操作方法有:
从输入流中加载文件键值对:
load(InputStream inStream);
根据key查找相应的value:
getProperty(String key);
将键值对写入输出流:
store(OutputStream out,String comments);
清除所有装载的键值对:clear()。
系统中使用配置文件存放与服务器IP、端口号、用户、试题等相关的信息,内容如下:
#client.properties
ServerIP=127.0.0.1
Serverport=8080
UserFile=user.txt
QuestionFile=corejava.txt
系统启动时,自动调用已有的API、使用文件流的方式加载配置文件,再根据key获取存放有用户信息和试题信息的文件目录,以便执行后续操作。
4.1 用户模块
系统用户User对象共包括5个属性:考生姓名、登录账号、登录密码、联系电话以及电子邮件,并使用user.txt存放所有考生信息,其格式为:
1001:王五:592312:85712340:Jay Zhou@yahoo.com.cn
对应项依次是账号:名称:密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系统启动时,将user.txt 文件中的所有数据读入内存,并利用Map 结构进行维护,其中key 为登录账号,value为用户对象。考生登录系统时,若输入账号存在且密码正确,则会成功登录,3 s自动关闭登录界面,弹出主菜单界面,并在界面上显示该考生信息;反之登录失败,给出提示错误界面。
4.2 试题模块
系统试题Question对象包括7个属性:试题编号、难易程度、类型、题干、选项、正确答案及分数。其中难易程度分为5个等级,级别越小考题就越难;目前试题类型只支持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题干中包括了题目的所有描述信息。系统根据考生的选择与正确答案进行匹配,计算出考生的得分。
系统使用corejava.txt存放考题,试题格式如下:
Java语言中字符串“学Java”所占的内存空间是:
6个字节;
7个字节;
10个字节;
11个字节。
@answer=1,score=5,level=8
其中第一行为题干,中间四行为选项,最后一行表示正确答案、分数和难易程度。系统启动时,将coreja?va.txt 中的所有试题读入内存,并将每道试题解析为Question对象,再用Map结构进行维护,其中key为难易程度,value为同一级别的一组Question试题对象,格式为:Map<Integer,List<Question>> questions。
4.3 试卷模块
系统试卷为一组QuestionInfo 对象集合,即List<QuestionInfo> paper。QuestionInfo是表示问题和考生答案的对象,包括3 个属性,分别是试题Question 对象、该试题在试卷中的序号及考生答案。
5 结语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MVC 模式的考试测评系统,考生通过学号和用户名进入系统,选择课程后,系统根据教师设定考试原则,自动从后台数据库中选择相应难度系数的各类题型的试题,生成试卷,供考生考试,这种测试主要支持客观题型。设计定时器,考试到时自动提交试卷,未答试卷自动提醒,动态地显示考试剩余时间,并当考试剩余时间用尽时,系统自动把考生的答案提交给应用服务程序进行处理。在数据存储方面,采取时间片存储考试数据的方法,防止意外故障造成考试数据完全丢失的现象。本系统主要以客观试题为主,在试题的类型上缺乏灵活性,同时缺乏对考试的分析与评价,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将主观性试题和分析评价部分引入到测评系统中,以提高该系统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陈爱明,董朝霞.用Winsock 实现在线考试[J].计算机应用,2005,25(2):490?492.
[2] 廖汗成.智能化在线考试测评系统的设计[J].科技广场,2006(2):60?62.
[3] 张春霞.利用Java 实现在线考试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9):40?44.
[4] 张原,张昭,刘蕊.基于MVC设计模式的虚拟实验平台模块化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35(8):125?129.
[5] 杨新艳,苏爱玲.Java设计模式在基于MVC模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7):128?129.
一、高考地理测评应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的科学素养
PISA特别关注科学素养,PISA2006认为,科学素养这一领域不仅考查学生在涉及科学和技术的生活情境中对科学知识的分析、推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还要求评价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科学的兴趣态度,即对科学的兴趣,支持科学探究,对自然资源、环境等表现出的责任感等。PISA2006是通过知识、能力、态度三个维度来描述和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
第一维度――知识,PISA认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的知识与关于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知识是指基本科学概念和理论,涉及物理系统、生命系统、地球空间系统的关键概念。关于科学的知识主要是指理解人类科学活动的属性与科学知识的作用与局限,主要涉及科学探究、科学解释、社会中的科技等方面。
第二维度――能力,PISA认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探究能力,基础是逻辑推理和批判性分析,主要是指识别科学问题、科学地解释现象、有根据地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三维度――态度,PISA认为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取决于个人对科学的态度及其从事科学相关事务的意愿,主要是指对科学有兴趣,支持科学探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有意识地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目前,我国高考地理考试注重能力和知识的考查,而对学生的价值观的考查很少涉及,也就是说主要重视对第一纬度知识和第二纬度能力的考查。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对地理学科考核目标和要求表述如下。
目标1: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求学生能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
目标2:调动和运用知识。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及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目标3:描述和阐述事物。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目标4:论证和探讨问题。要求学生能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从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考核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四个方面能力的考核,而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我们应学习PISA全面关注学生的综合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习PISA通过书面作答等形式对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树立资源的保护意识等地理科学素养进行考查。例如可以通过对“你支持建造太阳塔吗?”问题的回答考查学生是否关注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四个人对“你支持建造太阳塔吗?”问题的回答。圈出最接近你观点的答案。
A.不建造。我们需要廉价的电力供应,现在担心温室效应还太早。
B.不建造。应该减排温室气体,但是我要等到科学家找到更廉价的方式来生产可再生能源。
C.建造。电力成本会更高,如果每个人都要承担减排温室气体成本的话,那么我愿意多付电费。
D.建造。即使别人不愿意,我也将愿意多付电费。我将积极鼓动他人采取行动减排温室气体。
A的答案反映出该考生不关注可持续发展,仅从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角度来看待世界,而没有从个人与脆弱环境的关系角度来看待世界;B的答案反映出其世界观比较关注短期效益;C的答案反映出个人知道加强资源保护是为了后代,但是他对资源保护的支持有限;D的答案反映出个人对可持续发展有责任感,他愿意从事可能加强资源保护的行为。所以通过考生对选项的选择可以推测考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二、试题内容应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PISA认为要准确地进行评价,决定和控制情境的作用范围是很重要的。由于PISA的目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此,PISA要求必须将项目设置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并将情境选择的重点放在个人和家庭(个人的)、社区(公共的)、世界生活(全球的),关注的焦点是那些与个人、家庭及社会公众有关的事物。将评价任务设置在这些情境中,PISA希望做到尽可能准确地评价学生在科学课程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下面以PISA2006的一个问题为例,看看其问题情境的设置。
一个农夫在一个农业实验站养乳牛。乳牛生活的牛棚里有很多苍蝇,以至影响到乳牛的健康。农夫就在牛棚和牛身上喷洒了杀虫剂A,结果苍蝇几乎死光了。过了一段时间,苍蝇又多起来了,农夫又喷洒了杀虫剂,效果和第一次差不多。大多数,但不是全部的苍蝇都死了。没过多久,苍蝇又多起来,农夫又喷洒杀虫剂。如此反复进行了5次。但农夫发现,杀虫剂A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农夫注意到,这些杀虫剂是一次性大批量配制的,每次喷洒的都是这些杀虫剂。这样农夫就猜测,可能是时间久了,杀虫剂慢慢地遭到分解失效了。
问题1:农夫猜测,时间久了,杀虫剂慢慢地遭到分解失效了。请你简要解释如何验证农夫的这个猜测。
问题2:农夫猜测,时间久了,杀虫剂慢慢地遭到分解失效了。请你给出2个和农夫不同的解释,用来解释杀虫剂A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
由上例可以看出,试题中所叙述的事件非常真实,不是命题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虚假情境。这样的事件就是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所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实问题,学生也非常有兴趣去解决这样的真实问题。其实,地理是一门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地理高考测评应学习PISA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解决考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凸显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题型应全面而科学
为了更全面地测评科学素养,PISA2006测评采用笔纸测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PISA2006把对科学的态度首次列入测评范围之内,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不仅要学生说出对科学的想法,而且要求学生在测评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表达他们对测评本身的态度。PISA2006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关于学生态度的数据资料,一种为通过调查问卷直接提出问题,另一种为情境测试题目。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支持以及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感等三个方面的资料。此外,还包括学生课外参与科学活动的情况,以及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社会角度测评学生的科学价值观。下面是PISA2006中的一个关于态度方面的调查问卷。
“李克特式”(Likert-style)问卷:你对下列哪种任务感兴趣?并说明你感兴趣的程度(兴趣最高、兴趣较高、兴趣较低、没有兴趣)。A.在解决犯罪问题时多了解DNA的用途;B.多学习DNA数据工作原理;C.更好地理解应用科学来解决犯罪问题的方式。
调查问卷是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考查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能够适当弥补笔纸测验的不足。目前,笔纸测验是我国地理高考测验采用的唯一形式,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是高考地理试题采用的最主要的两种题型,不仅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进行测评,对学生动手动笔画图、方案设计等能力的考查也无法进行。今后的地理测评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考察、社会调查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试题设计应专业,答案设置应严谨
试题设计主要涉及到测量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等问题。PISA试题都经过了大规模的试测和精确的数学分析,“打造的是一把钢性的量尺,试题不会像传统测试的弹性量尺那样,随受试人群样本的能力不同而变化”。试题答案的设置是评分标准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测试内容的公正,PISA命题人员非常重视试题答案的设置。从评分标准看,PISA2006的评分标准由检测的能力点、评分原则的描述、参考答案、其他有代表性的符合要求的答案及错误的答案五部分构成。PISA的评分标准不但明确了得分的具体要求,而且对答案的开放程度也做出了规定,哪些答案能得满分,什么样的答案只能得部分分数,哪些答案属于错误的答案,都有明确的界定。有些难度较高或开放程度较高的题目,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依据评分标准还给出了为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描述,其目的就是明确评分的临界线。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备考 问题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使普通话水平测试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与传统的测试手段和管理模式相比,“机辅测试”和测试管理信息化优化了测试手段。规范了测试程序,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统一了测试标准,体现了国家级考试的客观公正性。
一、高校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存在的问题
1.测试系统本身存在的不足
(1)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不强
各高校目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比如,测试软件在调试过程中对硬件的依赖比较苛刻。一方面,各高校用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标准的“机辅测试”机房,如果所有相关设备都需要配置比较高档的新设备,成本就较高。而尤其是像计算机这类的电子设备的保值率非常低。更新换代又快,而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测试系统对声卡、耳麦等语音采样设备的兼容性不够,在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识别异常和测评失败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影响了考生的情绪。其次。在人工复审时,系统的交互界面也不很友好,极大地增加了复审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2)机测系统对语音的评判模式不佳
目前,各高校引进的测试软件,理论上都是根据《大纲》要求来设计的,但是实际评分过程中却并没有完全根据评分细则来实现。比如,目前机测试题的第1题和第2题90对读错但没有读出下一个字词前,以第2次读音为准的规则;宇词读音缺陷和错误的扣分规则;第3题朗读中根据回读次数扣分,增、漏、错读字音每一个音节0.1分的扣分要求,朗读中自然流畅、语调错误等重点考查项目上的评分细则,测试软件不能完全详细反应出来。
2.高校在“机辅测试”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不达标
学生众多,对高校实行普通话“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包括:先进的“机辅测试”软件系统;足够数量的“机辅测试”所需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相关辅助设备以及固定的测试场地;专业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和专门的机测操作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严格的“机辅测试”操作管理规范等。
(2)“机辅测试”人员队伍建设跟不上
普通话“机辅测试”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线测试员大多不能熟练操作测试系统;而多数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又不高。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测试人员,由于其本来对计算机的使用就不是很熟练,更别说让他们排除故障了。
(3)对考生的针对性培训不够
由于各高校受设备、场所、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对考生的考前培训多是以开考前培训会的形式进行,给考生讲测试流程及测试注意事项等,而考生很难有机会上机操作体验,从而在上机测试的时候多数考生依然感到不适应。
(4)“机辅测试”增加了对考生监管的难度
由于测试过程中没有了面对面的测试员的监督,考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有些考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作弊。或者在测试时过于放任自己,比如替考、说话题带资料进入测试室,在说话的过程中肆无忌惮,说脏话、无效语音、重复、背稿等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测试中考生常见的作弊行为是在第四题说话测试中,有部分考生是直接拿出手机来照着手机上存储的内容读。过于放松的测试环境,让一部分学生觉得有机可乘,导致不重视普通话训练课程的学习。
二、应对策略及思路
1.加大组织合作力度,进一步优化软件性能
优良的软件性能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讲,研发和升级这个项目,光靠招标方式委托一两家信息技术公司进行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般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研发人员,都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线测试员以及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他们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户的各种需求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开发出来的软件自然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合理之处。因此,对于这么重要的一项科技攻关项目,应该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在语音处理技术上顶尖的专家和研究机构,协同语言语音问题专家,包括各地长期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骨干联合攻关,尤其应吸纳一些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十分熟悉普通话理论以及测试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其中,进一步优化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和软件系统测试的准确性,从而使普通话测试工作从管理、测试、培训到研究都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任何产品的开发都不是一次性就能完全完善的,各高校在运用的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存在的相关问题,同系统研制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及时反馈实测的情况,让系统研制部门阶段性地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高校“机辅测试”的顺利实施。
2.规范考前培训
考前培训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组织者、技术人员和考务人员必须通过培训,了解“机辅测试”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排除“机辅测试”中常见故障的方法;其次,加强对考生测前集中培训是消除其心理不适应性,提高“机辅测试”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措施。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介绍测试模式,包括基本模式,实践情况介绍,同人工测试相比的特殊性;二是讲解测试题型、操作程序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介绍整体操作程序,介绍每个程序的操作要点;三是解答疑难问题,包括应对或化解“机辅测试”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技巧等,以使考生在心理上减少“机辅测试”的陌生感,增强适应性。
3.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规章制度,使考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做到考试前期管理规范化,包括建立考试管理制度,规范考试报名管理,规范报名信息处理;考试过程管理规范化,包括规范考务人员工作职责,规范考生测试流程,规范测试环境等;考试完毕管理规范化,包括规范成绩评判,规范证书管理,规范测试档案管理等。如制定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规则和考务工作人员职责,并根据现场测试流程分别制定测试入口处、预备处、备测室的考务工作人员职责与工作流程以及监控台技术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做到职责分明,环环相扣,使考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备考策略复习方向考试真题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66
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高中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有利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引导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制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备考策略,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也有利于深化新课程的实施。如何备考,下面就总结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克服畏难心理,明确奋斗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物理很难学好,以致产生了厌学心理,这有自身的原因,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差,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也有外在的原因,如家庭环境的影响,班级班风的影响,特别是现在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丰富,学生更是沉迷于手机当中,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此外,这也和高中物理的特点有关,高中物理和初中的相比,知识点多,综合分析计算量大,更注重抽象思维,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更高;而且教师在授课中增大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更是难以接受,实际上学业水平考试并没有要求这么高,过度拔高让大多数学生更难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要克服这一畏难心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生活中处处都用到物理知识,如人走路靠的是人与地面间的摩擦,手机的使用和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有关,避雷针利用了尖端放电原理,复印机利用了静电的吸附作用等。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有,在教学中设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创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知识。
二、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考试说明》是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指导用书,它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领会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为复习指明方向,提高复习效率,少走弯路。对于如何研究《考试说明》,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研究“考试内容”,明确考点及其相应的能力要求,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考试要求分为“了解”、“认识”、“理解”、“应用”四个水平层次。例如“质点”这一考点,属于“了解”的层次,在复习中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质点”这一概念,然后再举一些例子来判断是否能把物体视为质点;“牛顿第三定律”这一考点,属于“认识”的层次,在复习中就要求学生回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来判断哪些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考点,属于“理解”的层次,在复习中就可先让学生回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并举出例子来让学生分析和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属于“应用”的层次,在复习中可先回忆相应的规律,再举一些较为复杂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和计算,以提高应用能力
其次,研究“试卷结构”,明确题型有哪些,各题型的题量有多少及相应的分值是多少;考试模块有哪些,相应的模块分值是多少,如2013年的《考试说明》中,《物理1(必修)》分值为43分,《物理2(必修)》分值为40分,《物理(选修1―1)》或《物理(选修3―1)》分值为17分;试题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是多少,如2013年,这一比例为7∶2∶1;考试内容的比例是多少。研究“试卷结构”,对把握复习的侧重点都有很好的帮助。
还有,研究“题型示例”,“题型示例”中的例题具有典型性,是考试内容和命题原则等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和研究“题型示例”,明确各道例题中考查了哪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以什么题型出现的,属于什么层次的要求,是怎么样分析解答的。
通过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就能牢牢把握复习的方向,为指导学生复习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考试真题,提高应试能力
研究考试真题,能对试题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切实的感受,可以了解试题中考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没有考,如2013年试题(以下均以该试题为例)实验探究部分,就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是进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的辅助和基础,同时也是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类不同层次考试的热点内容,该实验可单独成题进行考查,也可与测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实验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最基础、最主要的实验之一。在旧版教材中本实验的定位是:通过利用特定实验方案和器材,动手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教学注重知识再现,强调知识传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虽能做到亲自操作,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有一定帮助,但多数学生以机械操作为主,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益处不大。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切实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探究过程,感受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新课改实验教材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要求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针对猜想与假设合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并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等一系列环节,在这诸多的环节中尤以实验的设计环节最难突破,让学生倍感压力。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提供的参考案例二“重物牵引法”,结合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如何通过“四步法”引导学生突破“重物牵引法”实验方案设计的障碍,实现有效教学。
四步突破“重物牵引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思维障碍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试卷题型分值与往年对比有较大调整
2010年客观题比重占40%(单选24分=16×1.5分;多选16分=8×2分),主观题比重占60%(60分=10分+12分+17分+21分),这一变化反映出对强调对考生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核,也突出了考试大纲中能力的要求。
二、试题质量较高,强调综合性
试卷中所出考题均是考生复习中应掌握的考点内容,其难度属中等、题量适当。所出大部分考题的综合性、灵活性及技巧性反映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对考生所应具备能力的要求。综合题一要求: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同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综合题二要求:判断甲公司是否应当确认销售收入,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应当确认销售收入,计算其收入金额,计算甲公司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以及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灵。综合题三要求:强调债务的确认与判断的依据,以及计算过程和个别报表同合并报表项目的填列;并无会计处理分录的要求。综合题四要求:分值21分,远高于单项选择题的分值。要求判断并说明其依据;计算对合并报表中项目的影响;简述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无相应会计处理的要求。
从以上各题中的要求可以发现,2010年综合题中要求的是:强调企业会计准则中判断确认的依据,计算原理的掌握,最后才是会计处理。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考试要求,考试不仅是考会计分录,而是考核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生对考试题型与出题方式的不适应性
考生的不适应性反映在其考前复习方法、考前准备方面。要顺利地通过考试,有效的复习方法十分重要。要在考试大纲要求的范围内,系统地研读教材,扎扎实实地全面掌握各个考点。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多做习题,掌握各个考点之间的联系及各考点之间组合出题模式。如果大纲要求的各个考点有关联系都思考过,并能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那考试就是反映考生已具备能力的一个过程而已。如果考生在考前复习中,只是片面地强调单一的考试重点,这样是不具备大纲中对于执业能力的要求。CPA考试,要求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考生在奠定基础的同时更要融会贯通。复习叫一定要全面,没有掌握基本考点的支持,也就无法掌握考试重点。在今年的试题中,有相当大的比重考的是确认和计量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因为会计考试就是要解决“确认”及其判断依据和“计量”问题,考核考生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考生如果只是习惯于掌握单项考点,不习惯关联地考虑相关问题,是不能适应考试的。
试卷考题中的综合题内容,有的考生认为是出了偏题,没有做出来。实际上该题目是多考点的组合,试题质量很高。之所以有的考生对此不适应,是因为其错误地认为考合并报表就是考编制调整分录、抵销分录过程,对考试要求而言,不仅要掌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还要掌握处理后的结果,结果就是会计所要提供的信息。CPA考试更多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及原理综合运用,要求考生不但要懂得会计的账务处理,还要了解相关业务对报表的影响。
《财务成本管理》
考试真题题型题量与2010年考试大纲公布的样题差距较大。样题是20个单选20分、20个多选30分,4计算24分,2个综合16分,真题考试是14个单选14分,8个多选16分,6个计算33分,2个综合37分。客观题的分值从50分下降到30分,主观题的分值从50分上升到70分,主观题题量和分值明显加大。今年虽然多了两个计算题,但计算题的难度不大,题目思路很简洁,复杂的地方较少。只要考生掌握的知识点,都能将题目分拿全。2010年考试还是沿袭以前的风格,考点涉及面很广,在单选多选题量压缩了近40%的情况下,对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第十二章股利分配等内容不是太多的章节均有涉及,充分体现注会考试无重点的风格。
一、考试特点
一是题量适中,题目灵活性加强。虽然多了两个计算题,但是相对2009年新制度考试来说,题量并没有增加太多。2009年单选安排了6个小计算题,多选安排了1个计算题。2010年只在单选安排了一个小计算,分值性价比相对均衡。注会出题不再以量取胜,而讲究出题质量和美感,是2010年考试发展的一个趋势。二是参考人数明显增加。从今年考试情况来看,出考率明显上升,一方面专业阶段的难度比原制度下明显降低,有利于鼓励人员参加考试;另一方面是注会考试知识处于财会管理知识更新最前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注会考试六科所包括的知识体系对提升工作层次的重要性。很多考生每年都要参加注会考试,其目的不是为了拿证,而是为了更新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开拓思考问题的层次。社会对注会的认知度在提高。
二、考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