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复读条件

高中复读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复读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复读条件

高中复读条件范文第1篇

谁在刺激复读市场

按照周济的解释,“公办高中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教育部在此后的表态中一再重申,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的禁令早在2002年就已存在。在当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为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但是,三令五申之下,复读之风仍然愈演愈烈。

以中部某省为例,据一位从事复读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透露,目前该省各县区高中都或明或暗地办有复读班。虽然从每个学校来说,这部分复读班规模不是很大,但因为数量多,招收的复读生总数相当庞大。而一些省辖市的复读学校,每年招收的复读生动辄数千人,有的在校复读生人数甚至突破了四五千人。

迅速膨胀的市场背后是巨额利益的驱动。尽管目前对这个不规范且波动很大的市场还无人做过全面的统计,但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为记者做的一个测算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以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中约30%为复读生计,2007年全国1010万名考生中约有复读生300万人,由于各校依据复读生上年高考成绩收费标准不一,这里以平均每人3000元计算,这一市场总额大约为90亿元。如再考虑到生活及教学资料等方面的费用,这一总额将会更多。

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一方面,近年的高校扩招很大程度上激活并扩大了复读市场。考生觉得自己考得不好,即使被某所高校录取了,仍决定复读。”储朝晖说。而另一方面,暴利让人热血沸腾,于是在潜在市场、巨额利润的诱导下,复读班越办越多,复读生成了“香饽饽”。复读机构重金悬赏争抢生源,虚假宣传误导考生,原本正常的、依据考生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复读正在演变成一场恶性复读。

恶性复读的背后

7月,高招录取尚在进行,各地的复读班、复读学校就已门庭若市。有些示范高中办的复读班甚至要托关系提前预定,否则“就抢不到位子了”。

而一些条件尚可、期望通过升学率提高知名度的高中则启动了“生源大战”:有的不惜打破学校原有各年级师资力量的良性循环,给复读班配备最优秀的骨干教师;有的则以入学减免学费、高分考生给奖金、考上名校拿大奖等条件为诱饵,竞相出台高分复读优惠政策,引得那些高分“失意”生在“走”与“不走”之间犹豫不决。

有专家指出,复读班出重举、投重金挖复读生,愈演愈怪的复读现象背后,是更为拥挤的高考独木桥和愈显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

据记者了解,目前,除部分地方一些公办高中受利益驱动仍暗中违规操作外,更多的公办高中是以分校、挂靠等名义举办复读班的。如北京,几乎所有公办高中开办的复读班,均挂在学校的培训中心名下,复读班本身是民办性质,但一般都带有公办学校的名称。校址设在本校外,师资主要是本校教师、外聘教师,以及本校和外校的退休教师。这些学校自称教师、校舍都是租用,因此办复读“没占国家资源”。

但这一说法却遭到了一些民办复读机构的质疑。北京某知名民办复读机构的校长就对记者说,公办高中复读班一“出生”,就具有先天优势,其占用的公有品牌资源、硬件设备、师资和部分在校生享有的类似住宿等资源,无一不是国家资源。即便在师资和校舍上与公办校分开,公办高中复读班的品牌资源,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无形国有资产。

针对“复读产业”越做越大、恶性复读愈演愈烈的现状,储朝晖认为,在这个不规范且波动性很大的市场中,各类复读学校既然已经存在,自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护乃至扩大自身的利益,而这一利益的关键就在生源。“事实上,很多补习的效果是生源而非补习教学带来的。产生这一乱象的根源在于政府和公办学校没有明确自己在教育中的定位,有的甚至直接参与了鼓动补习、争抢补习生源。”

他进而指出,由此产生的后果有三:一是造成公办学校职责定位和正常教学秩序的混乱;二是在同一张考卷的情况下,造成相同的考试分数内涵不同的过程,毕竟一个是当年学习的结果,一个是通过两年、三年甚至更多年学习获得的结果,结果看似公平,过程却极为不公平;三是误导了学生,使不少学生偏离了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正常轨道,不是依据自己的潜能有效自主地发展自己,而是被封闭的知识牵引。

禁令之后,复读行为更需引导

有专家向记者介绍说,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复读市场的兴旺相比,欧美国家几乎很少有补习教育。为何出现这种反差,一些深层次的因素更值得人深思。

此次重申禁令,在众说纷纭的声浪中,我们听到更多的却是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似乎因禁令而更紧张的,不是那些办复读班的公办高中,而是打算复读的人。

有专家指出,公办学校进入复读市场与家长学生们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公办的信誉度更高,质量更有保障”,“民办机构说倒闭就倒闭了,风险太大。复读只有一年,还是稳妥一点为好。”在采访中,不止一位家长这样对记者说。在政策与百姓利益之间,应该求得怎样的平衡?

当记者向储朝晖提到这个问题时,他的态度十分明朗,“我不能赞同这种仅仅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高考补习现象,应有一个基本判断,它是学生、不同学段的学校、社会不同群体进行利益博弈而产生的结果。”储朝晖说:“中国乃至东亚传统中教育管理及社会用人部门不重视乃至完全抛弃自主评价功能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这种价值取向使东亚国家的教育补习现象严重。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要使学生根据自身潜能、自主确定的志向和人生目标发展也能得到社会相关机制的认可,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只有用人单位依据个人的才能和岗位的适合程度,而不是依据毕业学校和学历高低来选拔录用人,学生才会首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复读的人数才有可能大幅度降下来。”

他还认为,行政措施作为手段之一可以采用,但仅靠行政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从用人机制上解决问题,高考复读就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

而就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北京颇具影响的民办复读学校――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直言,就品牌、师资、管理而言,民办学校更有优势:“公办学校是利用所依托的公办学校的品牌、师资,师资只是固定于一个学校,民办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往往从众多名牌学校里选聘优秀教师,在教师选择上更精良,师资力量更雄厚。公办高考复读班,对公办学校来说往往是门副业,在管理上不如民办投入的多。民办复读学校相对而言更专心办学。所以,对学生和家长来说,不应该只关心学校是民办的还是公办的,应该更关心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

冯建认为,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的政策无疑将使整个复读市场更为规范地发展。而规范之后,人们也更有理由期待复读市场走上理性、健康的轨道。储朝晖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公办学校退出与其职责不相符的补习领域,这是前提;二、通过高考改革及录取制度的设置,尽可能减少干扰学生正常发展的恶性补习,比如限制三次以上的被录取者复习和参考;三、进一步拓宽依据才能与岗位相符的原则录用人才的通道,淡化学历、学校要求。”

高中复读条件范文第2篇

一所上百年的学校,无疑是一座城市的教育旗帜,更寄托着一个城市教育的梦想和精神,一旦失去,花再多的钱都无法买回。但在部分官员看来,只要不让学生无处读书就行了。于是,当看似虚无的教育精神与摆在眼前的政绩利益狭路相逢,便立马败下阵来。

政府招商引资本无可厚非,但不该是没有底线的行为,更不该没有权力边界意识。一座城市拥有百年小学,不仅是历史、精神的传承,更是真正重视关心教育的表现。

在兰园小学的周边已经消失了山字石小学、曹家厅小学、庆阳路小学等,现在连仅剩的一所小学也要拆得“片甲不留”,不由让人心生惋惜。呜呼哀哉!尽管这座学校在媒体的报道和关注下得以幸存,但为招商引资拆百年小学的行为仍狠狠打了教育一巴掌。

“神童”弃读大学亮警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新生报到,拉开了武汉高校开学季的帷幕。今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录取了4名少年大学生,14岁的吴宇森就是其中一个。不过“神童”吴宇森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已经回高中复读了。已被名校录取,为何选择复读?吴妈妈说,孩子年龄太小,自理能力差,家里人担心他独自在外求学不适应。同时,家长还担心孩子的身体吃不消。(据《楚天金报》报道)

“神童”虽具有超越同龄儿童的智力,但他们首先是儿童,同样需要遵循儿童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因此对部分“神童”大学生的家长来说,孩子能否顺利度过大学四年成了最牵挂的事。

任何人的成长过程,都需要在与外界的社会交往中汲取养分。而现实却是这些“神童”的童年生活被人为地“割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甚至没有伙伴、没有课外书、没有玩具。人生路上那些欢乐、悲伤、温暖、坎坷的际遇,也统统与他们“无缘”,于是这些“神童”必然智商高但情商却跟不上。

如此一来,这些少年大学生在校期间,过集体生活时的人际交往、独立生活俨然成为难题。当这些低龄大学生身上被笼罩“神童”的光环时,他们内心并不轻松,所以“神童”弃读大学应该让我们警醒,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也请关心孩子的身体、性格和生存能力,全面发展才是真“神童”。

新教材配发老磁带太out了

每到新学期,一些中小学校都会随教材下发7、8盘配套的磁带,这次也不例外。不过,不少家长们认为,现在都用的是电子播放器了,还会有多少人家用卡带机这样的“老古董”呢?家长们表示,在MP3、IPAD普遍的电子时代,为什么现在还要弄这个磁带,找一个有卡带播放功能的播放器真的很痛苦。

(据《新闻晚高峰》报道)

如今,社会高速发展,各种物品更新换代很快,录音机和磁带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很多农村家庭都买了电脑,很多学校为教师配备了可播放MP3的扩音器,政府也在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很多农村学校都将建设“班班通”。可以说用数字设备配合教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在教材电子化的潮流下,学校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确保不增加学生和家长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把磁带升级为更现代化的方法,争取提供多种媒介形式,供学生和家长选择。给学生提供更便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工具,才能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

校园不能止于事后严惩

5名90后女大学生日前在广东省教育厅门口拉起横幅,开展了一场名为“鉴湖女侠现身教育厅门前,传授治六脉神剑”的行为艺术活动,呼吁教育部门为被的幼童提供非歧视的教育环境,在防治校园行为方面应该做更多事情。

(据《新华网》报道)

高中复读条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三轮复习 词汇 语法 解题技巧 调整状态

进入高三,即意味着高考近在眼前和全面复习的开始。不同类型的班级不同的科目意味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但只要可能,三轮复习必须到位。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主要从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狠抓基础。教师应以教科书和第一轮复习书为指导,一星期安排两到三单元的复习,要求学生的复习尽量和老师同步,把当天复习的内容彻底搞清楚,把每个单元的单词熟读至背诵。词汇背诵是高考备考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及早动手。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至少要过词意关和相应的扩展,如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第一轮复习时还应要求学生归纳一些易混淆短语和典型句式。所以课文要天天读,将好词好句记到笔记本里经常翻看,并辅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同时,每个星期进行一个语法讲解。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出题者将语法融入到一定的语境中将词义或词语辨析结合起来考察,这更需要对语法的融会贯通和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的中长句也需要语法知识来划分句子成分,确切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所以语法在高中复习阶段是一定需要的。只是在复习的时候,学生要做到从语言的使用入手,结合语境解题。此外,学生在书面表达时若能使用一些较复杂的句式结构,比如非谓语动词,倒装句,强调句,复合句等,并且运用得当,定能增色不少。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目标是将学生的英语水平从知识为主的层面提高到能力为主的层面。了解常规解题技巧,提高专项解题能力,学会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和表达,着眼于主干知识的落实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英语试题主要包括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每种题型应重在分析高考命题原则和思路,揣摩高考命题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以此为基础给学生相应的解题指导,并进行限时训练,规范考试方法。例如:

2.1. 听力

平时训练应要求学生先仔细阅读题干和问题,进行简单的听力预测,听的时候尽量做到带着问题听;核对答案后,把不熟悉或做错的听力材料再阅读一到两遍,有条件的自己再听过一遍,关键是熟悉英语语言语调和环境。

2.2. 单项选择

学生平时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的积累和运用;仔细阅读题干,不错过一个单词或忽略一个标点,找出信息词,理顺句意,谨防陷阱题。在复习中应有所侧重, 以动词时态,动词短语的搭配,非谓语形式,名词形容词代词,各类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为重点。

2.3.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依然注重的是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了学生词汇辨析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平时要求学生借助上下文语境的启示,从全文角度出发选择正确答案,注意后线索现象。

2.4.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在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掌握解题四大基本步骤:(1)快速阅读,整体理解,确定文章大意。(2)阅读题干,了解选项信息;(3)复读细节,抓住关键信息;(4)合理推断,快速锁定答案。

2.5.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语法,词汇的掌握,并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学生动笔之前应仔细审题,确定主题句,注重篇章结构和适当应用连接词,进行较高层次的整合训练;同时一定要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三、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提高应试技巧和能力,树立信心。第三轮复习是通过系统的一二轮复习后回归基础,老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应逐渐减少,不宜将知识过度拓宽加深,同时指导学生把手头上的书和练习进行总结归类,温故知新,关键是查漏补缺,告诫学生不能让会的东西再丢分,因此对自己常出的错误,一定要进行细致分析,加强训练;多看笔记本,并把原来背过的单词和句型拉网式地快速扫一遍。练习时要注意准确性和速度,练习后更要去感悟与反思,分析做对和做错的原因。适当做一些近几年的各地高考题,学会找出解题的切入点,了解命题人的立意和手法。通过精练与泛练相结合,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复习到位的学生此时应已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但又错落有致的知识网络,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当然,为了能更好地适应高考,最后一个月应建议学生渐渐将做英语的兴奋点调整到下午,尤其是听力。尽量坚持每天一套试题,3点到5点,按时按量完成,包括涂卡,真正做到模拟高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考成绩是建立在平时大量阅读和训练基础之上的,平时多读多练,方法也就慢慢掌握了,考试时自然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高中复读条件范文第4篇

(一)2009年全市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制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根据《*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教育局关于暂停中职春季招生的通知》(衢市教职成〔20*〕246号)的相关规定,全市初中毕业生均应参加学业考试(免试录取的初中毕业生除外),考试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全市继续实行中考体育加试并列入学业考试范围。学业考试的科目、分值和时间见下表:

学业考试时间(体育学科除外)安排在6月中旬,具体考试时间、考前报名方法等由市招办另行通知。

(三)省教研室编制的《2009年*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和学业评价的依据,是试卷质量分析评价和各地复习的主要依据。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考核,严格控制考试试题难度,适当控制题量,既反对单纯考核机械记忆的内容,又要杜绝技巧性、竞赛类的偏题、难题,学业考试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75左右。

(四)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由市招生委员会、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命题、组考、阅卷等考务工作由市招办会同教研室组织实施,试卷卷首统一冠以“*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市卷)”。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分别由基教处、职成教处会同招办组织实施。市区(含柯城区、衢江区,下同)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阅卷,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网上阅卷。学业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补考,由县(市、区)自行命题,初中学校组织考试和阅卷。

(五)考试要有利于方便学生和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社会•政治》科目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英语科目安排听力测试;数学和科学科目的考试允许使用符合教学要求的计算器,根据浙教基〔20*〕233号和浙教基〔2006〕109号文件精神,要求使用列入省教育厅教学用书目录的科学计算器。

(六)2009年全市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仍按照衢市教基〔20*〕273号文件精神执行;往届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原毕业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加上考生所在村(社区)现实表现证明为准。各地各初中学校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结合实际完善具体测评方案,努力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评价应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作用,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应事先向学生公布,评价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其中获得“A”等级的学生名单须在校内公示。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的,学校应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申诉,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要加强组织管理,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并指导与督促所属初中学校认真完成评价工作,完成所属学校各类获得“A”等级学生的认定工作,接受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处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初中学校要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评价政策、实施细则和要求完成本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个初中毕业班要建立测评工作小组,完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工作。各地要从加快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高度出发,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探究与实践类”模块中“实验操作”分项和“劳动与技术类”模块中“信息技术”分项的考核,充分发挥综合素质测评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中的作用。各地各校应在2009年4月底前完成应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二、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三、高中招生计划制定及录取办法

(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适者录取的原则,改变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招生中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要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要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总体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

(二)合理安排普职招生计划。各县(市、区)要统筹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安排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时,要以实际初升高比率为基础,按1:1的比例来安排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招生计划,确保今年高中段招生职普比达到1:1。各县(市、区)高中段学校招生方案和招生计划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财政、物价等部门联合编制,并于2009年3月25日前上报市教育局,经市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市直属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学校提出初步意见,于3月25日前分别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和职业成人教育处审核,经市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要求升入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且在此基础上获得2A以上;要求升入其余普高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高中阶段学校在达到综合素质测评等第要求的考生中,根据其志愿、学业考试成绩、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进行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继续实行普通高中招生多元化录取。2009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仍分免试录取、特长生录取、招生指标分配录取、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定向录取、统招录取五类。

1.免试录取:

(1)免试录取对象及比例:凡2006年9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期间,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免试进入省重点中学。录取比例控制在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以内,未招足的指标并入各招生学校的统招计划。

(2)免试录取的条件:

①被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模范人物;

②参加市及以上比赛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标准的学生;

③获小发明、小创造省二等奖及以上或*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证书的学生;

④在*省初中数学、自然科学竞赛,*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全国中小学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中获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

其中③、④二条中两人及两人以上的获奖项目,只限第一作者。

(3)免试录取的程序:各初中学校依据上述条件,在学生本人申请、任课教师推荐的基础上,经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名单。高中学校应认真审查推荐学生的材料,并可通过面试、研究性学习成果答辩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的正式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在2009年6月10前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市教育局备案。

2.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招生由招生学校于2009年3月25日前提出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专业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专业测试时间、地点等),报招生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并在本校网站上公示。体、艺特长生的学业成绩应不低于招生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专业成绩由各招生学校组织力量进行考核测试,接受当地教育局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测试结果应及时公布,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专业测试成绩符合要求的学生名单应于6月10日前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招生人数列入各招生学校的整体招生计划,未招足的指标并入各招生学校的统招计划。

3.招生指标分配录取:为继续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扶持薄弱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2009年工作的相关要求,继续加大推行省级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改革试验。2009年*一中、*二中、*三中、*高级中学、龙游中学、江山中学、常山一中、开化中学等省重点中学应拿出*%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初中毕业生数和办学水平等因素分解到各初中;根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各地计划内录取工作统一进行,实行分校录取。各县(市)省重点中学指令性计划招生指标分配方案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

4.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定向录取:*一中继续作为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学校,面向全市定向招收初中毕业生,招生名额列入该校2009年度招生指令性计划。具体招生办法另行下文通知。

5.统招录取:统招录取是录取的主要形式,主要依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择优录取。当最低录取分数线出现并列分而超过计划招生数时,按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如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仍相同,则按考生综合素质测评项目获A等第数量从多到少录取。

(五)高中招生加分政策。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军区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驻浙部队干部随军随调配偶子女就业就学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62号)、《*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的通知》(浙教考〔2009〕2号)要求,进一步规范中考加分政策,对继续保留的身份类加分和体育竞赛类获奖加分,具体规定如下:

1.下列考生,可加5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三名优胜者[市(地)级体育竞赛指市运会、市青少年体育传统项目运动会比赛或由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列入计划的各类体育比赛。其中由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列入计划的各类体育比赛获奖证书上应盖有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印章。所有比赛不足4队(人)递减一名记成绩,作加分依据;市中小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比赛暨体传校比赛两赛合一记成绩,作加分依据。下同]。

2.下列考生,可加10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

(1)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台胞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2)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二名优胜者。

3.下列考生,可加15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

(1)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一名优胜者;

(2)获省级体育竞赛四至六名优胜者[省级体育竞赛指省运会比赛或由省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的体育竞赛。其中由省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的体育竞赛获奖证书上应盖有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印章,所有比赛不足7队(人)递减一名记成绩作加分依据,下同]。

4.下列考生,可加20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

(1)获国家、省级体育竞赛前三名优胜者;

(2)驻地部队团以上干部、荣立二等功或三等战功以上、被大军区级以上或省级(含省级)以上表彰、因公牺牲或致残(六级以上)、从事飞行或舰艇等艰苦工作、驻海岛部队的军人子女。凡获得多项优惠加分的考生,以最高分为限,各项不得累加。各类获奖证书的有效期限为2006年9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各县(市、区)教育局须在6月10日前完成辖区内初中毕业生加分名单审核工作并在学校和所在县(市、区)教育网上公示,同时报我局招生办备案公示。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制定控制重复教育的政策措施,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所有往届初中毕业生均以社会考生身份单独报名参加学业考试,高中学校优先录取应届初中毕业生。自2009年开始,省重点中学不得录取在校就读的初中复读生。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一)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制度,明确程序,细化环节,规范操作。要及时做好相关的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各级教研室要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和指导。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二)要严肃考风、考纪,切实做好考试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要切实做好文化课命(审)题人员的资格认定和培训工作,命题人员与审题人员要严格分开,不得“命审合一”。命题期间,命题组织单位要与每个参与命题的人员(命题人员、审题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合约,并对保密合约进行公证。施考期间尤其是体育考试期间,要加强监考工作,加强对考点的巡视与管理,防止发生各种泄密、舞弊事件。作文阅卷要坚持三人独立阅卷制度;对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主观性试题,阅卷前要充分估计学生的答卷情况,统一评分标准;阅卷后要组织复查,努力避免阅卷差错。要加强对考生的安全教育,制订安全防范预案和应急预案,周密部署,严格管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杜绝考试过程中发生师生伤害事故。

(三)要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从培养人的高度出发,坚持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课时,不得过早结束新课;严禁节假日集中补课、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保障学生休息活动时间;不得擅自编印或要求学生订购各种形式的考试说明和复习资料,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测管理,不得进行区域性的“抽测”、统考;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得只抓少数“尖子”学生,特别要防止在考试复习阶段放弃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更不允许强迫这些学生提前离校放任自流;要加强教师培训管理,提高教师职业素养;要落实“减负”责任,加大对各类违规教学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统一高中招生加分标准。为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制定的高中招生加分标准,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不得自行制定加分项目和加分值。

(五)做好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考试结束后,各地要做好试卷的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并于2009年7月底前提交相关材料报市教育局教研室。

(六)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培训制度和监控评估制度等,确保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全市各初、高中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意愿;高中段学校招生宣传必须征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在县(市、区)教育局的统一组织和初中学校的支持配合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宣传,切实保证初中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高中复读条件范文第5篇

争吵

我的家庭和别人不一样――我的父母都是残疾人。爸先天性眼盲,妈患过小儿麻痹症,一生与拐杖轮椅相伴。

妈的手很巧,从小学一年到六年,班级联欢会上挂的彩色拉花都是她一个人做的,妈曾对我说:“也许咱家没有别人家条件好,但也不会比别人差。只要妈妈能做到的,就一定会做得比别人好。”

6岁那年的元宵节,爸妈第一次带我去看彩灯。爸在后面推着手摇车,而手摇车里坐着妈和我,一家三口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费力地穿梭,从那时起,爸推着手摇车、妈怀中抱着我的情景成为我年少时光里最温暖的记忆。

不知从何时开始,爸妈间的争吵多了起来,让我心里既难过又烦躁。有天早上,父母又为一件小事争执。我生气地冲妈喊:“吵吵吵,就知道吵!我最讨厌的地方就是这个家,我再也不回来了!”说完冲出了家门……

那天晚上,直到晚上十点多钟,在同学的劝说下,我才不情愿地磨磨蹭蹭地回到了家中。刚用钥匙打开门,妈就摇着轮椅冲了出来,一把拉住我就呜呜地失声痛哭起来。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妈在我面前流泪。后来我才知道,为了找我,爸妈把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想到拄着双拐的妈和眼瞎的爸焦急无助地踟蹰在寒冷街头的情景,我眼泪哗啦啦地滚落下来……

离婚

在读高三那年,一直吵吵闹闹的爸妈再也过不下去了,决定离婚。已经厌倦了他们争吵的我,第一次像成人一样平静地对他们说:“你俩的婚姻你俩来做主,但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是我的父母。”妈红了眼圈,爸摸着我的头:“女儿真的长大了。”

妈净身出了户,把一切都留给了爸,一个人搬到她单位闲置下来的一间小仓房里。那间小平房四壁漏风,冬天冷得像冰窖。每次去看妈,见她一个人费力地摇着轮椅点火生炉子,我心里就堵得难受。妈总是平静地安慰我,在她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

虽说我不反对父母离婚,但他们的离异还是让我很难过。他们刚离婚的那段日子,我几乎每晚都在做噩梦。有一天晚上,我梦到妈死了,就在梦里不停地哭,正哭得喘不上气时,耳边传来爸急促的呼唤声:“宝宝,醒醒!”原来爸在隔壁听到我的哭声,摸索着进了我的房间。爸不知我醒来没有,不停地大声唤着:“宝宝,醒醒,没事儿,爸爸在这儿。”我的眼泪又下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爸这样亲昵地叫我。

离婚后的爸仍然惦记着妈。在学校住宿的我每周末回家看爸,爸总会说:明天,你去你妈那儿看看吧。当我买回了什么好吃的,他也会说:给你妈带去尝尝吧。我明白,其实爸妈仍然相爱,只不过是方式不同罢了。

2005年高考,我以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爸特别内疚,他觉得是他们离婚影响了我的学习。他四处借钱,把我送到一所重点高中复读。为了多挣钱,爸自学了中医按摩,开了一间小小的按摩室。按摩是个力气活儿,爸每天都会累得大汗淋漓,但他很自豪,为一个盲人能养活一个孩子而骄傲。

第二年,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心情复杂的我抱着爸放声大哭。等终于平静下来后,我才发现爸仍是愣愣地站在原地,手脚显得局促不安――我才意识到,这是我第一次主动去拥抱爸啊!

电话

上了大学后,妈怕我在学校打电话费钱,就买了部手机,学会了用拼音给我发短信。每个周末,我和妈就以短信方式简单地交流。2007年“母亲节”,我给妈发去短信:“让妈妈过上好日子,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妈妈要好好的,不要让我的努力白费。”当时,妈并没有回短信,我也未在意。等放假回家看望妈时,二姨却偷偷告诉我:你的短信让你妈“反常”了整整一个星期,像中了大奖一样整天不知乐啥。

那年初冬的一天,妈突然给我打电话:“丫头,你什么时候回来?”“怎么了?”我问。“没事,我想你了。”我一愣,感到很惊讶,妈从来都没有说过这样的“甜言蜜语”,不知为什么,我心里竟有隐隐的不安。

终于熬到寒假,下了火车我就匆匆地往妈那儿赶,一进屋看见躺在床上憔悴不堪的妈,我的眼泪就噼哩叭啦地落了下来。原来妈不小心摔倒了,把整个胯部都摔骨折了,在床上已一动不动地躺了一个月。“妈,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呀?”我不停地抹着眼泪,哽咽着问。“没事,哭啥!怕耽误你学习就没告诉你,妈都快养好了。”在妈看似平淡的语气中,隐藏了多少痛苦,多少艰辛,多么磨难。

从那以后,原本体弱多病的妈身体每况愈下,有一段时间她常常便血,因怕花钱一直不肯去医院。那天,我逼着她去看医生,她才不情愿地去了。“妈,检查结果怎样?”等妈从医院回来,我迫不及待地问她。“没大碍,有点慢性肠炎,吃点药就行。”粗心的我信以为真,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妈向我隐埋了真实的病情――她患上了直肠癌,已是晚期!

妈越来越瘦了,人也迅速憔悴下去。也许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一天夜里,妈紧紧地搂着我,将真实病情告诉了我,并叮嘱我不许告诉爸――爸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她是怕他承受不住。我含泪答应了,一直隐瞒着爸,直到妈去世前的一个月,我才小心翼翼委婉地告诉了爸。爸什么也没说,却异常沉默了很多天。

拍摄

新学期伊始,我得知学校要举行DV纪录短片比赛的消息,一个想法在我的脑中越来越清晰起来:我要拍下父母的生活,得不得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他们知道,我想为生命之火渐渐微弱的妈妈最后做一点事。

镜头从妈起床穿衣开始,妈用双手吃力地将裤子一点点拉向瘦弱没有知觉的双腿,简单的穿衣她竟用了十多分钟;架着双拐的妈一歪一斜地在灶前做饭,额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爸坐在按摩室门前,额上贴着治眼睛的药膏,手举着一只喇叭,一遍遍地重复着:治疗腰酸背痛,为您解除病痛……

当我用一台借来的DV机亲手拍摄爸妈生活的点点滴滴时,我才清楚地意识到,我以前对父母的关心真是太少了,而他们为我的付出根本让我无以回报。

妈在家中排行老大,弟弟妹妹在她孱弱却无微不至的关爱下长大,似乎到了妈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才像我一样了解到她这一生的苦难与艰辛。也许是极力补偿,也许是不想留有遗憾,姨姨舅舅们决定为妈补办一场生日宴。这是妈第一次过生日,也是最后一个生日。

生日当天,妈显得很兴奋,很早就起身梳洗打扮。对着镜子,她很努力地化妆,但仍然无法掩饰苍桑和病魔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生日宴会上,衰弱的妈几乎什么东西都没吃,但还是一直撑到宴会的最后,笑到最后――那几乎是她体力和精神的极限了,妈不愿扫了大家的兴。

公演

就在我含泪剪好短片交给学校团委时,妈病危的消息也接踵而来。我决定让爸妈见一面,这是他们离婚后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那天,爸妈没说太多的话,气氛异常凝重,只有我站在一边无声地落泪。当着爸的面,妈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布包,示意我打开。我打开一看,竟都是上大学时写给妈的信,能有几十封,一封封折得整整齐齐。“你把它们烧了吧,以后妈再也看不着了。”……

临别的时候,爸突然对妈说:“让我摸摸你。”他伸出的双手一直颤抖着,缓缓地一点点地抚摸着妈的脸:“你怎么瘦成这样了?”已瘦脱了相的妈仍不忘嘱咐爸:“你一定把女儿带好,我谢谢你了。”“嗯,那我先走了。”爸匆匆地摸索着离开了病房。“呆呆望着爸离去的背影,妈突然转过头,对我说:“我坚强吧?我没哭。”我的心顿时像被尖刀挖空了一样难受,哭着跑出了病房,却蓦然发现,爸正靠在走廊的墙壁上,肩膀剧烈耸动着,无声地抽泣着……

4月20日,妈走了。我怕爸承受不住,坚持不让爸送她,爸答应了。当天夜里,我却听到隔壁房间里爸明显压抑着的哭声……我想,爸的心里一定满是遗憾。

2008年母亲节,恰好是我拍的记录片《我的爸妈》在学校获奖和公演的日子。从来不迷信的我,此时也为上苍的巧合而流泪:“妈妈呀,您泉下有知,这是女儿献给您的最后一个母亲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