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及其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特征
0引言
我国在进行改革开放以后,转变原有的经济体制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使得我国经济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更大程度的与世界进行联系,更高程度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经济跨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迎来了更加跨越式的发展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的价值作用越发突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备受各方关注,而可靠性是进行信息评价和评判的关键性因素和标准。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原则就是可靠性原则,进而使得可靠性原则成为会计工作的核心。现阶段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是因为其自身质量难以达到客观要求,信息的规范性弱化。只有切实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才能提升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展开相关研究符合当前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必然要求,获取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借鉴性。
1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概念
1.1财务会计的概念与内涵
通常来说,财务会计主要是指在已有变动的资金运动中,所进行的系统的、全面的监督与核算,为参与到经济利害的参与者,比如债权人、投资人以及政府部门所提供的财务状况以及其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经济信息来作为目标进行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一般被视为企业的基础性工作,其职业设置的地位比较重要,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借助于相关的会计程序以及软件,为决策着的财务工作提供较为有用的信息与支持,并且可以使自身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经济的决策中去,财务会计在企业以及单位中所具备的作用和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财务会计具有一定的规范形式,并且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有利的作用,对企业单位的财务有着重要影响。
1.2财务会计的发展过程
从开始出现到现在,财务会计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总的来说,财务会计的发展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个阶段:商业经济时代的会计、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以及现代的会计。处于商业经济时代,会计一般被称为簿记,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由于工业革命大爆发的发生,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使现代会计的雏形开始出现和进一步发展;从现代经济的视角来看,在这个阶段中,会计的规范和准则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在核算方面的质量水平,也进一步推进了传统会计走向现代会计的步伐。
2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特征分析
财务会计信息具有普遍的可靠性特征,正是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才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
2.1信息具有可核性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标准逐步细化,可核性信息主要源自于不同计量者使用一致性信息,进而实现对其需求信息的有效反映,获取到相关结果。在实际的反映程序当中,所应用到的计量方式存在差别,进而就使得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偏差,如果能够确保计量方式一致,同时计量标准统一,则能够保持其稳定性,不出现偏差。总体来看,会计信息可靠性具体体现在计量者对于同一计量事项所采取的计量方式获取的结论内容。简而言之,具有可核性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要依靠行之有效的核算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才能得到预期结果。
2.2市场中立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
市场必须保持中立性,在此基础上所生成的信息才能被称之为可靠性财务信息。而可靠性财务信息需要兼具科学性,同时具有准确性,不能存在任何企图取得反映结果的种种偏差或者偏向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会计信息可能会被部分人主观控制,进而产生偏差,因此需要通过必要手段加以约束和控制,进而才能更为客观和公正对经济业务进行反映和描述,使事实更加清晰和清楚。
2.3突出财务会计内容的真实性
要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必然需要确保会计内容具有真实、规范的基本特征,进而才能获取准确和及时的财务会计信息,客观、全面和完整对经济业务进行反映。真实性是财务会计信息后续种种原则和要求能够达成的基础和必然条件。真实性得到保证的财务会计信息可以生成具体数据,继而为相关人提供决策和投资依据。而真实性也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保证真实性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整体性。
3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原则分析
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是遵循相关强制性规定,满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规范性等客观要求的必然举措,在实际操作当中,应坚持相关性等基本原则,才能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使得财务会计信息更具应用性。以下内容主要针对财务会计在信息可靠性原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分别从相关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重要性原则来具体探讨分析。
3.1坚持相关性原则
在实际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过程中,必须坚持相关性原则,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或者投资过程中,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客观性影响。遵循基本的会计准则要求,要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得到保证,这类信息的基本标志就是能够有效预测和反馈价值。预测方面主要是指信息获取和使用者能够运用信息对过往进行评价、对现阶段进行指导;同时,可预测未来事项。反馈价值则表现为信息获取和使用者能够通过信息的运用,对评价结果及相应的决策事项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其准确性得到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其可靠性密不可分,两者都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平衡,可靠性提升后,相关性就会弱化。两者之间有对接,同时存在矛盾,只有结合实际加以判断和抉择,才能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达到预期标准,还可以有效规范会计核算等具体事项,使准则等要求得到落实。
3.2坚持全面性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原则在实际的会计核算等具体工作当中需要得到有效体现。全面性原则重点体现在两个具体方面,既要对有利信息进行反映,同样要对不利信息进行反映。才能全方位的呈现出财务会计信息的整体情况。坚持全面性原则可以确保会计信息不会被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而改变,进而确保其真实可靠。部分企业存在的报喜不报忧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全面性弱化,影响到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使得会计信息脱离企业实际,导致信息价值明显弱化。
3.3坚持重要性原则
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当中,需要注重于事项的重要性问题,根据其重要程度划分核算的范围,执行相应标准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于重要的会计事项,如资产等事项,需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准则等要求进行核算。对于次要事项,则可以采取更加直接和简化的方式加以处理,但需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获取的会计处理结果才能符合强制性要求,且对于使用者而言,其价值意义才更加有保证。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见,财务会计信息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才能确保其内容更加真实有效,进而突出其准确性和完整性。随着企业对会计职位的重视,财务会计可以为相关的企业利益者提供其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并且可以对他们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好掌握企业基本财务状况,进而科学进行决策,提升整体决策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并且可以对其决策和科学性和合理性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把握好财务会计的可靠性以及其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李宏波.浅析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特征[J].财经界(学术版),2015,(1).
[2]彭钰.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2)
[3]李萍.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关联分析[J].经贸实践,2016,(3).
[4]何远祯.新形势下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3).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向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现金流量等的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特征的总和(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2006)。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企业产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会计信息要如实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有用观则是伴随着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认为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投资人、信贷人和其他人士评价相关企业现金净流量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的信息。本文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建立在决策有用观的基础上。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和股份公司发展的条件下,股东和投资者不再单纯以“用手投票”的方式决定经理人员的去留,而更多的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来实现自己的选择权。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 主要包括现有和潜在投资者、信贷者、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 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前瞻性的信息同决策最为相关,所以,“决策有用观”除了强调可靠性外,更强调相关性,即会计信息有助于预测公司的未来价值。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规定( 葛家澍, 200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的特征,即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定性约束,也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选择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准(杨金观、高永林,200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会计目标与会计实务的桥梁,妥善地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于实现会计目标、规范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合理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郑安平等,2008)。我国财政部2005年5月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删除了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提法,首次明确使用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表达相同的含义,不作区分。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与架构
(一)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 根据刘仲文(2006)的研究,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包括:(1)以Sprouse和Moonitz两人的1961年ARS No.1与1962年ARS No.3为代表的早期研究。(2)以APB1970年发表的Statement No.4为代表,对“财务会计基本特征概念”进行的探索性研究。(3)以1973年特鲁伯罗德报告为代表,对“财务报表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七项标准”进行的首创性概念研究。(4)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 NO.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 可理解性 、相关性 (包括预测价值、 反馈价值、及时性) ;可靠性(包括反映的真实性、可检验性、中立性) ;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在满足决策有用目标的基础上, 信息处理要服从两个约束条件: “效益成本原则”与“重要性原则”。(5)以1980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提出将“财务报表概念”加入其手册(FSC第1000节)为代表的响应性研究。(6)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其《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了会计信息的10个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中立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并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为4 个主要的质量特征。(7)以1999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为代表的深入研究。其中美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思想历史发展脉络比较清晰, 其成果最有代表性。
(二)国内会计质量信息特征的研究回顾 一是在有关会计法律和法规中阐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在1985年第一部《会计法》中就提出了“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法律要求;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会计核算要遵循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计量、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全面性、重要性等十三项一般原则;2000年7月开始实施的《会计法》第三条提到“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列明了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计量、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谨慎性、重要性等十三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都是十三项规定,差别是一个有“可理解性”(1992),一个有“清晰性”(2000)。可以看出,这两项制度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较粗糙,而且前后两个制度基本没有变化。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删除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或“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采用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法,提到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是学者在相关文献中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杨金观、高永林(2004)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由会计信息用户、普遍适用原则、会计目标导向、质量特征类属、首要质量特征及其构成成分、次要质量特征和承认质量起端等部分构成。付磊(2005)认为,公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特征,然后依次是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完整性和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2006)认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包括真实性、合规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可理解性、可验证性、谨慎性)、公正性及其次级特征(可比性、一致性、完整性、连续性)、相关性及其次级特征(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栾盛元(2006)认为:在透明度的总体要求下, 依次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设定为: 可靠性, 相关性, 充分披露,可靠性应涵盖真实性与可比性的要求, 相关性主要涉及及时性和重要性问题, 而充分披露至少应包括完整性与可理解性。葛家澍(2007)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选择计量属性时,应考虑计量对象的特点,并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配合。
(三)三层次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提出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在参照IASB和FASB的基础上,保留了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致性、谨慎性要求,将明晰性改为可理解性,真实性改为可靠性,将实质重于形式纳入其中,突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弱化了可靠性原则,形成了目前准则中的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各项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并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杨金观、高永林(2004)指出:“在我国,从制度层面上并没有对会计信息特征体系作出明确和系统的规范,只是在会计制度中作了原则性规定”,“这样的规定,很难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且这种松散型关系,未能体现出各质量特征间的主次之分和内在结构,不利于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同方面进行权衡,也不利于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总体把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参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财务会计概念第2号公告,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对这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行归类分析,提出图1所示的三层次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分为三个层次:门槛、决策者和使用者,门槛是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的要求,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两项特征;决策者关注的会计信息质量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项特征,而及时性和谨慎性分别附属于相关性和可靠性;不管是否是决策者,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可理解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使用要求。在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构成主要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及时性、谨慎性构成次要质量特征。
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解析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门槛层次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门槛层次涉及两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
(1)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非常广泛。这里的“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当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经济实质对其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重要性。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会影响到依靠该信息的使用者所做出的判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二)决策者角度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决策者角度的五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及时性附属于相关性,谨慎性附属于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可比性是弱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相关性和可靠性共同确保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1)相关性与及时性。如果财务信息有助于决策制定,该财务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相关性的定义是:“为了信息有用,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通过提高决策者的预测能力或者通过为前期的预测提供反馈,财务信息对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及时性是相关性的附属特征,是相关性的次级质量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财务信息必须在报告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可以获得,这样才会对未来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价值。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信息具有相关性,但缺乏及时性的信息会使该财务信息丧失应有的相关性。
(2)可靠性与谨慎性。如果财务信息可以证实、没有错误和偏差,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可以说财务信息具有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可靠性的表述是:“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表现之一是使用相同度量方法所得出的独立结果与财务报表信息之间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谨慎性是可靠性的附属特征,谨慎性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尽可能地选择一种不虚增利润和资产、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谨慎性更象是会计人员在处理相关业务时的一种职业态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3)可比性。会计信息如果可以与该公司以前相同口径的信息进行比较,或者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那么这些会计信息在决策时就会很有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相关性与可靠性孰轻孰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FASB在制定第2号概念框架时,就有意回避了“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产生冲突需要取舍时,到底应该优先考虑相关性还是可靠性”这个问题,这就充分说明相关性与可靠性权衡的两难选择(付六根,2011)。葛家澍、杜兴强(2004)指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 将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的质量特征来并提, 但对两者的抉择讳莫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 FASB更为侧重于“相关性”的意图其实一直十分明确。葛家澍、徐跃(2006)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孰轻孰重,若分两个层次来考查,那是非常明确的。第一层次注重相关性,即相关性显得重要;第二层次以相关性为基础,更关注其可靠性,即可靠性显得重要。第一个层次是准则和制度制定的层面,这一层面具体负责的部门是准则和制度的制定部门;第二个层次在报表(包括其他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和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方面。付六根(2011)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大多数情况是一种协调一致的状态,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加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样相关性也就得到了提升;提高了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笔者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照权变理论的观点,孰轻孰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具体的情境而定。
(三)使用者角度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可理解性,即会计信息是否能为信息的使用者所理解,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明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影响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固有特征。财务报告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报告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从最初的简单几句话到后来的财务报表直至发展到今天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信息含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既有定性的信息也有定量的信息,既有数字又有文字,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和内容都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所传递的会计信息。
(2)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用到了诸多会计专门方法,如分配、摊销、折旧、减值等,不具备一定会计知识的人很难理解生成会计信息的真正含义。历史成本计量是建立在过去发生的真实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前提是存在假想的交易,在混合计量模式下,信息使用者要能够正确理解采用不同计量属性生成的会计信息的实质并据此作出适当的决策,这对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企业管理当局的印象管理行为。印象管理来自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用来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财务报告是根据日常会计记录的数据,采用会计专门的方法,经过一定的程序分类、汇总加工而成并报告出来,从会计数据到财务报告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理解性的问题。程序和方法的复杂性决定了财务报告本身的复杂和难于理解,如会计的待摊、预提、应计、递延等程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信息使用者并不易理解。而且,会计固有的程序、各种估计和职业判断都依赖于处理会计信息的信息加工者的人为判断和选择,这都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生成不可避免地带有信息加工者的主观色彩,甚至可以说,信息加工者在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信息加工者的一系列选择决定了信息使用者获得何种结果的会计信息。
(四)主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为导向,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认为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便于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则是决策有用性下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财政部《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认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四、结论
基于权变理论的考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程度。会计信息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程度,通过该模型可以体现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满足使用者需求方面的层次、关系和地位。第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侧重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有差别的,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及不同的决策目标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特征组合。第三,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要求,可以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来确定应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容、数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整体把握能起到框架性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整体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更有利于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也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付磊、马元驹:《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公正性特征》,《会计研究》2005年第9期。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3]葛家澍等:《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国际比较、影响因素与对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4]葛家澍、占美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5]杨金观、高永林:《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张丽蓉:《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协调——基于我国会计目标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1期。
[7]刘仲文:《国外研究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历史演进》,《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8]蒋楠:《浅议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年第2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阶段性特征;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对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企业信息化本质上就是将企业的生产、物质以及现金等业务实现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网络输送和加工,从而形成新的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既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
一、企业信息化阶段发展阶段模式探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对企业信息化这一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对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和施诺特模型以及米歇模型进行分析。
(一)诺兰模型。诺兰于1973年对计算机在企业组织管理中的成长过程进行了总结。诺兰认为计算机应用一般要经历从初级阶段到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诺兰的信息系统发展的四阶段中,其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为开发期、普及期、控制期以及成熟期。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1979年诺兰又将之前的四阶段调整为六个阶段。诺兰强调,无论是哪个组织或者企业在构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循序渐进,按照每一个发展阶段来进行,而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下表1所示)。
(二)施诺特模型。诺兰模型主要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组织管理中的扩散规律。施诺特则从空间思维角度提出了四阶段推移说,从而对诺兰模型进行了有力地补充(如下表2所示)。因此,施诺特模型的根本是研究信息在空间上的推移情况。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最后将会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同时,信息的价值也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在施诺特模型中信息资源管理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施诺特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发展信息资源战略。
(三)米歇模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米歇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米歇对诺兰模型提出了具体的补充意见,企业信息化集成阶段主要分为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更新阶段(如下图1所示)。米歇模型是衡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经典理论。
二、企业信息化阶段特征分析
企业信息化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只有加强对各个阶段的科学合理分析,才能够帮助企业顺利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新时期,现代企业信息化在基础应用阶段、应用集成阶段、企业集成阶段以及社会集成阶段中具有各自特征。
(一)基础应用阶段。基础应用阶段作为企业信息化阶段中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因此,企业在此阶段往往是采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例如企业实行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企业的组织结构还有待健全,积极地发挥信息部门的职责,员工的信息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应用集成阶段。企业在应用集成阶段开始逐渐地突破各个部门信息闭塞局面。所以企业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行信息流、物流的集成和整合,将企业内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同时,企业也将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管理需要将管理制度和模式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三)企业集成阶段。当企业相互之间的经营与合作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各大企业按照产品生产标准,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开始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企业在该阶段还积极地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数据模型库和方法库。
(四)社会集成阶段。企业在本阶段开始逐步地与社会各个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及销售形成一种新型的商业发展模式。电子商务在社会集成阶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各个部门已经开始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实现了各个阶段的信息通畅。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各大企业只有加强对信息化阶段的发展模式以及阶段特征进行分析,才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充水性;影响因素;新集二矿
中图分类号:TD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21-02
新集二矿位于淮南煤田的东南部,受阜凤推覆构造的影响,井田内煤层开采工作几乎全部为推覆体下开采[1,3],且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矿自投产以来,发生多次突水现象。前人虽对该井田单一煤层(13-1煤和1煤)开采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 [4-5],但是对其突水性特征及其原因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在汇总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区内现今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充水性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同类型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1.地质概况
新集二矿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的谢桥向斜南翼,颖凤区阜凤推覆构造的中段,构造线方向近东西,由于受由南向北的压应力作用,形成了以阜凤逆冲断层为主体的上叠式推覆构造,将外来系统推覆于原地系统(含煤地层)之上,如图1。井田二叠系可采煤层隐伏于新生界松散层和推覆体之下,掩覆于太原组、奥陶系之上,属新生界砂层孔隙含水层、推覆体片麻岩裂隙含水层、寒武系灰岩以及夹片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下,太原组、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上开采矿井,水文条件复杂, 工作面涌水量大。对煤矿开采工作带来诸多影响。
2.矿井充水特征
2.1 矿井出(突)水概况及其主要特征
矿井投产以来,单面最大涌水量为150~171 m3/h;2010年7月以来,共发生最大涌水量0.5~84m3/h的出(突)水17次, 其中单次最大涌水量30~84m3/h;掘进工作面(包括探水孔)13次,单次最大涌水量0.5~10m3/h。
此外,为保证1煤首采面安全开采,沿太原组1灰施工了-650m东翼截水巷,施工超前探测底板灰岩水钻孔47个,注浆加固钻孔103个,终孔层位4灰底板。其中出水钻孔64个,出水率42.6%,出水量为0.1~15m3/h(S47-1#),初始水压0.06~1.41MPa,由钻孔资料分析出水钻孔主要集中在1煤首采工作面切眼处,主要出水层位均为4灰,3灰仅4个钻孔(S3-2#、ST12-3#、ST24-4#、S47-1#孔)(图1),钻孔水量衰减较快,一般衰减时间1天左右,说明无丰富的补给水源,以静储量为主。
2.2 矿井涌水量
自1996年以来,矿井初始涌水量平均为65m3/h(1996年),最大涌水量为701m3/h(2003年),2013年1~6月平均涌水量为551m3/h,其情况如下:
1)按出水位置,矿井涌水量构成以回采工作面涌水为主,掘进工作面和推覆体探测孔次之,少为井筒涌水。
回采工作面涌水量以13-1和11-2煤为主,13-1煤工作面单面最大涌水量为 35~171m3/h,11-2煤回采工作面单面最大涌水量为 20~150m3/h。
2)按出水层位,矿井涌水量构成以13-1和11-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和推覆体含水层的混合水为主,次为8和6煤层顶板砂岩水,1煤层顶板砂岩水很小。
3)按出水深度,以-550m水平为主。
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3.1 矿井充水水源
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新生界松散层内分布有二个隔水层(组),与原地系统之间有推覆体发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仅可对新生界松散含水层和推覆体产生入渗或越流补给,与原地系统则无水力联系。
2)新生界松散砂层水
新生界松散层总厚48.10~203.2m,沿古地形走向隆起带变薄,向南北两侧增厚,造成二隔和三含呈东西向带状缺失,形成二含直接覆盖于基岩之上的“天窗”。“天窗”区,二含水对推覆体寒灰产生垂向渗透补给;非“天窗”区,三含水可对推覆体寒灰和片麻岩产生越流或垂向渗透补给。由于间隔有厚度较大的推覆体,新生界松散层与原地系统无直接水力联系。
3)二叠系砂岩裂隙水
二叠系各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直接水源,总体富水性弱,对矿井生产不会构成威胁。除11-2煤顶板砂岩南部露头局部与推覆体片麻岩接触,具有补给条件,涌水量较大,难以疏干;13-1煤顶板砂岩较薄,且其浅部与推覆体寒武系地层相接触,因受寒武系灰岩水的补给而涌水量较大外,其他煤层补给条件差,以静储量为主,涌水量小并易疏干。
4)推覆体灰岩岩溶裂隙水
推覆体灰岩主要为寒武系灰岩及夹片灰岩。寒武系灰岩上部中等富水性、向下减弱, 底部受阜凤逆冲断层影响富水性亦相对较强,主要受二含补给,储存量和补给量均较丰富,是13-1煤层安全开采的主要水害;夹片灰岩主要分布于夹片地层上部,一般对下伏煤层开采无充水威胁。但1线、02线和04线局部夹片太灰分布至夹片底面,直接与煤系地层相接,对下伏煤层开采造成充水威胁。
5)推覆体片麻岩裂隙水
片麻岩裂隙发育较弱且不均一,上部风化带及下部构造破碎带相对含水,是13-1、11-2煤层顶板砂岩的主要补给水源。但其总体为弱富水性,补给量不足,以静储量为主。
6)原地系统灰岩岩溶裂隙水
太原组、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之一,太原组1~4层灰岩为1煤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太灰初测水位标高20.54m(0504孔,1993年4月),矿井-550m水平水头压力为5.71MPa。1煤底板隔水层厚度11.99~22.12 m,平均18.40m,正常地质条件下承压隔水性能较好,灰岩水对矿井无直接充水影响。但在高水压、薄隔水层条件下,1煤开采时易于造成底板突水。
7)断层水
区内所见断层带多为砂岩、泥岩、煤屑等受挤压破碎,并由泥质胶结而成,一般不含水。
阜凤逆冲断层在区内为局部含、导水断层,但并非是独立的含水体,因此主要以与其接触的推覆体含水层混合的形式对矿井充水。
8)采空区水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大,采空区范围不断扩大。由于煤层起伏大,采空区基本呈里低外高形态,内部大量积水,对相邻的下部工作面采掘构成充水威胁,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之一。
9)采动离层或局部裂隙水
覆岩变形破坏过程中, 可能会因岩性差异造成非均一沉降而在软硬岩层界面(如推覆体片麻岩、寒武系灰岩与煤系接触面或阜凤断层带)形成离层裂隙或空隙,推覆体底部的含、导水能力增强。当冒落裂隙带波及痛层空间时,会发生严重充水。
在冒落裂隙带之上, 还可能会产生局部裂隙, 使上覆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和推覆体含水层的含、导水能力增强。
3.2 矿井充水通道
3.2.1 断层
断层是矿井充水最主要的导水通道。由于断层的性质、规模、两盘岩性、后期改造等因素不同,其导水性能不同。断层的充水通道作用主要表现在:
1)断层本身导水,造成充水岩层与其他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2)造成充水岩层与其他含水层对接,形成直接水力联系。
3)断层带及其附近节理、裂隙发肓,或受采动影响局部“活化”,裂隙的延伸性和连通性扩大了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含、导水性增强。
4)同一条断层,由于两盘岩性及力学性质的变化,不同部位的导水性不同,原生导水的断层带可因后期的胶结作用而降低导水性,或可由于后期的溶滤作用而增强导水性。
3.2.2 裂隙
是矿井常见的充水通道。
1)原生或构造裂隙
煤系地层裂隙发育不均一,局部原生或构造裂隙尤其是高角度裂隙较发育,是造成充水的通道之一。
2)围岩破坏裂隙
开拓掘进工程既会使围岩产生破坏裂隙,又会改变岩层原有的裂隙状况,形成新的裂隙网络,其导水能力增强,是造成充水或滞后突水的通道之一。
3)采动裂隙
①采煤形成的顶板冒落裂隙,是顶板砂岩水充入回采工作面的主要通道之一。当冒落裂隙带波及推覆体含水层时,会发生严重充水。
②采煤形成的底板破坏裂隙,是灰岩水充入回采工作的通道之一。1煤开时,底板破坏裂隙使隔水层的阻水抗压能力降低,当灰岩水头压力较大时,会发生底板突水。
4)井壁裂隙是新生界松散砂层水充入井筒的主要通道。
3.2.3 封闭不良钻孔
井田内钻孔施工单位多,周期长,钻孔封闭方法、质量不相同,某些未经启封检查而又可能封闭不良的钻孔或层段,以及分段封闭钻孔,有可能成为各含水层水力联系并向矿井充水的通道。
4.结论
(1)新集二矿在采掘过程中多次发生出(突)水现象,最大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h,出水层位多位于砂岩含水层和灰岩含水层,且以灰岩含水层中的3、4灰为主。
(2)该区受新生界以上含水层影响小,但是二叠系砂岩水、灰岩水、断层水等均不同程度的控制着区内的富水性特征;充水性通道以断层、和裂隙为主。
参考文献
[1] 苏毅,徐德成.新集二矿1306工作面矿井用水量研究与防治措施[J].中国煤田地质,2005,17(4):32-34.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自组织;演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24-02
一、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征过程
系统的自组织原理表明: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涨落,经过一定时间的自发的调整,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系统中的各个目标通过其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的各项目标从无规则性、信息量小、功能弱的无序状态与结构,逐步转变为有规则、信息量大、功能强的有序状态与结构。
1、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定向评价性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除了符合一般系统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当目标错位发生时,它的定向评价性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由于目标错位所引发的随机性选择过程。
这种通过分析目标错位的涨落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的好坏做出选择性的评价,一方面,可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总结推广可以复制的经验。通过结果评价评估技术创新项目的价值,激励创新活动向更高目标推进;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责任,客观准确地评估出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潜在的可能阻碍技术创新活动的因素,从而及时、准确地进行校正,使得那些能适应内外部涨落且不断得到更多的内外部协作与支持的因素,得以被选择为目标系统定向评价的主导因素,防止出现盲目的、随意性的选择。
2、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全面导向性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全面导向性,首先体现在它可以将系统中各项目标整体导向为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目的,防止系统内部各项目标由于分别导向自身的目的而造成目标的选择与设定的分散和决策上的混乱。
首先,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目标导向仅反映着一个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市场目标仅反映着市场需求,其他目标也仅反映着自身导向,它们的自身导向都不可能单独做到实现创新的目的。目标系统的导向性则不同,它的导向性是将系统中的各项目标统一规划,有机连接在一起,对各个目标进行全面的引导,最终使技术创新目标转化为效益成果。
其次,全面导向性同时也是实现目标系统的定向评价性的保障。这是因为,当目标系统做出了有选择性的定向评价后,目标涨落形成的随机的选择过程也不会马上结束。尽管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跟随定向评价后所选择的方向,在整体上形成了某种不可逆的正向涨落,但是由于在这个正向涨落形成的过程中,同样会在其技术创新活动内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产生出大量新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参与正向目标涨落过程中的各个目标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不断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同样会使系统内部的某些局部仍然存在着反向涨落的不稳定因素,不能排除它们之间发生目标的分裂、异化形成新的反向涨落的可能性。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机制
在明确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自组织演化特征的前提下,健全和完善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处于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运行的自适应调节机制,能够使对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与设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运行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反映了一个企业在动态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控制活动或者控制过程的能力。是防止因目标错位而导致创新失败的有效措施。
企业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实质上是使企业自身得到自动调节以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自我调节机制,而把这一机制和具体的目标问题相结合,它应该主要具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和对外部环境目标进行有选择的识别和鉴定,并进行调整、维护,保持动态平衡的目标适应功能。
这一自适应调节机制整个功能的运行和控制可以分为7大环节:①目标搜集②运筹分析③目标选择与设定的推演④目标方向合理性审查⑤附带效应评估⑥批准目标的启动和实施⑦目标实际运行效果与程度评估。
①目标搜集:目标的搜集首先要确定目标搜集的主体。现阶段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目标运行与控制管理小组,负责目标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小组应由决策层内至少是一名副职直接管理,并直接对决策层负责。成员应由技术研发、技术设备、市场销售、人力资源、财务、采购物流、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以保证执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对于一个跨职能、跨部门、跨专业人员所组成的目标分析小组来说,应该在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个部门、人员的目标选择与设定问题的衔接和相互融合的管理上,统筹兼顾各个部门的利益,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下属部门本身目标的实施情况。其次,企业内各个部门应该把本部门实际可能的目标的选择与设定方向与决策层的总体方向相结合,制定出大致的目标规划,包括备选方案,列举大致的目标的清单和选择栏目,并统一上报给专门负责目标分析与处理的机构以供参考。
②运筹分析:在初步制定出可供选择的总体目标、各个部门目标后,目标分析小组应该对目标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分析:所选目标的战略、战术价值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会如何?目标结构性质、子目标的功能是否起足够的支撑作用?一旦和实际不符合是否有备用的可选择方案?如果出现矛盾,是否具有维护并进行适时调整的功能?在分析中,要着眼于在应急突发性问题出现时,从总体目标到各个部门目标的柔性能力是否能应对复杂的情况。
③目标选择与设定: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不缺乏技术创新思维和创意,而是缺乏能够鉴别创新想法、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想法的目标选择程序。所以目标分析小组应该将所制定的总体目标和各个部门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选择程序,并进行技术化推演合成。在电脑模拟推演的过程中一一标明或者计算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段、所需要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规则决策等形成精确定位,进行目标选择和设定。
④目标方向合理性审查:建立和完善目标的选择与设定策划信息数据库,从中调取和当前企业所制定和执行的各项目标相类似的“目标群”信息,并进行相互比对,集中查找所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实际能力,比如实现其目标的技术研发能力、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考量。
⑤附带效应评估:当前很多企业强调的一体化的技术创新管理,易使每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者问题都会影响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活动,越是先进发达的企业越是敏感和脆弱。所以尽量减少目标选择附带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因素的评估就成为重点关注的方面,要对任何可能造成某一部门目标实施过程或者相关支持目标弱化或失效的选择进行二次检查,如果认为该目标评估结果失败率很高就不应该作为实施目标。
⑥批准目标的启动和实施:目标符合要求以后,最后被列入最优先的执行目标的清单当中,由最高决策层负责向各个部门发出贯彻的命令。
⑦目标实际运行效果与程度评估:即使是经过了比较精确的定位分析或模拟试验以后,也不能完全消除误差,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目标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仍然还会出现一系列新的情况和变化,所以还要进行效果与程度的评估。由于技术创新的过程性与时间的密切相关性,可采用分目标评估法,即“对技术创新评估可采用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多环节、多因素的目标系统进行暂时分离的评估方法”。先分段进行,最后统一合并,将结果与目标相对比,确保在不做出大的调整和改变的情况下,向管理者报告潜在的偏差以采取提前补救行动,以此保证目标系统的协调有效运行。
三、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信息沟通机制
从理论上说,如果决策者们能够与一线的员工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上有实质性的妥协或者谅解,那么就能在目标选择与设定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技术创新成果溢出效应的最大化,使(转下页)决策者与员工之间实现双赢。但是实际情况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员工感觉同决策层隔离,特别是在对发展方向的意见递交和表达时,决策者们往往认为他们善于听取意见,而员工则坚持倾向于不同意见。而且一旦目标确定,那么负面的意见和反对的声音就会被明显地抑制或者弱化,决策的总体方向也会倾向于向赞同其信息方向流动。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建立决策层——技术研发层员工之间的发展方向战略对话机制。这种对话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层决策者与基层研发人员对于目标选择和制定的全方位交流。
其次是建立“技术创新——目标选择与设定”问题培训和教育机制。可以通过开展案例式教学活动,让员工更广泛的程度上,参加到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增强管理决策人员和普通员工对技术创新的目标问题实现共同研究、共同参与的意识,让普通员工有更大的知情权,让他们认识到,尽管每个人对发展战略、本部门或整个企业所提出的创意和意见是有限的、渐进的,但所有的努力加起来其影响是深远的。最终,在决策层和普通员工之间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上达成实质性的谅解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