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你眼中的世界

你眼中的世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你眼中的世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你眼中的世界

你眼中的世界范文第1篇

>> 三维虚拟人技术研究 数字技术与电影中的虚拟人物 虚拟人闯世界 3DMAX在虚拟人穴位模型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虚拟人物博物馆 游戏虚拟人物设计 “虚拟人” 基于数据驱动的虚拟人运动合成方法研究 家庭装修设计中基于虚拟人疲劳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虚拟场境可视化中构建三维地形的方法探析 巧设虚拟人物打造趣味历史课堂 将虚拟人物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虚拟人物实时毛发动画 探秘虚拟人技术 网络虚拟人物的走红与网络议程设置 网络虚拟人物形象设计与中华元素的结合 虚拟城市三维场景快速构建及基本GIS功能实现方法研究 三维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基于Java 3D的虚拟人仿真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 "让应用程序有“生命”起来―AI Library[EB/OL]..

[6] Picard R W.Affective Computing[M].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7:165-177.

[7] 任利锋,潘志庚,朱杰杰.虚拟环境中化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10):3.

[8] Parke F I,Waters puter Facial Animation[M].Wellesley,Boston,USA:AK Perters,1996:105-147.

[9] Unuma M,Anjyo K,Takeuchi R.Fourier Principles for Emotion-Based Human Figure Animation[C].Los Angeles,CA:Proceedings of SIGGRAPH’1995 Conference,1995:91-96.

[10] Perlin K,Goldberg A.Improv:a system for scripting interactive actors in virtual worlds[C].New Orleans,Louisiana USA:Proceedings of SIGGRAPH’1996 Conference,1996:205-216.

你眼中的世界范文第2篇

关键词:虚拟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应用

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技术结合传统的色键技术,发展为虚拟演播技术,对于传统色键的抠像技术,因为前后景的正确透视关系无法保持,所以,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好像前景像在背景上漂浮着一样,虚拟演播室利用的是跟踪技术,能够使前后景的正确透视关系得以有效地保证。

一、虚拟演播室技术概况

(一)摄像机跟踪

在实时的演播室内,将摄像机的具置和动作参数准确地测算出来,是摄像机跟踪主要的任务[1]。虚拟演播室摄像机的跟踪定位系统主要有三种方式:图形识别和机械传感器,以及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识别。

其一,图形识别方式。在演播室的背景幕布上,按照演播室大小,将不同尺寸的网格进行制订,结合摄像机所抓拍的视频图像,对摄像机的具置和方向及变焦的参数,进行实时地解析[2]。这种虚拟演播室的摄像机在操作和安装上,都很简易,需要引起注意,由于所有的参数都是摄像机的实时拍摄网格提供的,因此,摄像机在对画面进行实时拍摄时,若想对参数进行正确地识别,在当前的画面上,网格不但要占到一半以上,还要有4个网格交叉点。

其二,机械传感器识别方式。在摄像机上,利用在各个部分安装的机械传感器将各类信息进行获得。该方式有四个优点:第一,跟踪的数据不会延长时间;第二,单颜色,背景是蓝色的,背景网格不用再绘制,同时,蓝色的背景很容易被照亮;第三,将某几个位置的测量跟踪器增加后,摄像机运动仍然不会受到限制,并且在蓝色舞台的范围内,演员也不会受到影响;第四,对摄像机信仰和摇移以及变焦等相关信息速率的采集,还能够跟上电视图像刷新的速率。

其三,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识别方式。采取多点摄像头接收和红外线信号的发射实施定位摄像机的位置。对于演员与摄像机在演播室的位置,该方式运用红外线的收发装置进行检测,并将接收装置在蓝色背景上方进行安装,在摄像机和演员身上,安装红外线的发射装置。但是,该方式的安装比较繁琐复杂,成本比较高。

(二)计算机虚拟场景生成

对于绘制虚拟演播室的场景,计算机分为二维和三维,因此,虚拟场景也分为二维和三维,二维场景只能在真人的后面放置,作为背景平面,而三维场景是立体的,不但可以在真人的前面放置,作为前景,还可以在真人后面放置作为背景[3]。另外,围绕虚拟景物,真人还可以运动,将以假乱真的效果得以有效地实现。三维虚拟场景的设计和制作,可以利用alias、front、3Dm x、softim age3D等软件,合理控制灯光和模型以及贴图等参数,还有视频插入信号及虚拟灯光效果等 ,虚拟演播室给人的真实感就会更加强烈。

(三)视频合成

在虚拟演播室的系统视频合成中,抠像技术是比较主要的方式,该方式对于摄像机所拍摄的人物和景物做抠像处理,再与计算机的虚拟场景进行合并,成为一个画面。但是,虚拟场景和每一个像素由计算机制作出来,都有一个景深数值,景深数值是将参数进行提供,从而使控制切换台得以有效地实现,在虚拟场景中,真实人物的位置能够保持不变,从而使实时结合前后景的目的得以实现。

二、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具体应用

其一,在制作新闻类的电视节目中,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新闻时效性是新闻类电视节目的首位,其次,是电视节目画面的效果,此外,新闻类的电视节目,基本都具备独立演播室,不用计算机太多的进行虚拟,因此,在进行应用中,可以利用二维的直播技术,既收益大,成本又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利用固定机位的机械传感跟踪技术,来对虚拟背景中近景进行拍摄时,需要将精准度提高[4]。

其二,在制作综艺类电视节目中,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因为综艺类电视节目比较受欢迎,并且比较灵活自由,因此,在进行应用中,对于电视节目的播放和画面效果,可以采用unix平台系统进行修饰,从而使电视节目播放和画面效果的丰富得以实现。

其三,在制作交谈类电视节目中,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因为交谈类电视节目比较强调空间感,在访谈的嘉宾和主持人之间,需要构建一个温馨、自由和舒适的交谈氛围。因此,访谈方式可以采取多边形的演播室。

三、总结

综上所述,虚拟演播技术将无限的自由制作空间及高科技制作手段提供给了电视节目,同时,对于节目制作费用的降低和节目制作的方式的丰富,也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婷.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研究――以校园电视节目制作为例[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2):67-68.

[2]张晓芳.电视节目制作中虚拟演播室系y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5(12):87+74.

你眼中的世界范文第3篇

关键词:虚拟世界;外语学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50-03

一、引言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外语教育领域。虚拟世界基于学习管理系统,代表一个完全不同的网络学习环境,它是外语教育的重要平台,是课堂外语学习的有益补充,是非正式外语学习的重要保障。虚拟世界的外语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也不同于网络教育的其它教育模式。它代表着网络教育最新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同步交流的方式,交流的时间和交流组织形式。

虚拟世界可以使学生通过适时交互,主动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给学生以真实感,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自然环境相对匮乏,虚拟世界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应用对于我国外语教育尤其必要。目前,我国外语教育领域对虚拟世界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还未形成。本文通过对国外虚拟世界中外语学习研究问题与方法的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我国虚拟世界中外语学习研究提供参考。

二、虚拟世界的环境特点

虚拟世界的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作为封闭或者开放的环境;作为远程互动环境的虚拟世界。

1.作为封闭的或者开放的环境

虚拟世界经常是开放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可以自由地观察人们之间的互动。这种环境中的教育事件是结构性的,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会面,共同参与某一个教育事件。如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交流或者面对面的课堂、演讲厅等。这种封闭和开放的空间往往是教育机构所创建的,在这种虚拟世界环境中,学习社区被创建,进入某一空间的限制被设置,学习者能够构建自己的空间,掌控学习内容和活动。

虚拟世界为教育观察提供了各种语境:从非正式学习到自然开放环境中的互动到控制或者封闭学习环境中的结构式学习。很显然,开放和封闭的可能范围(非正式和正式学习)对研究设计和研究伦理产生影响。

2.作为远程互动环境的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是远程互动最理想的。虚拟世界的三维编排形式增加了存在感,组黏合和功能可见性可以适应计算机为媒介的各种交流模式,而且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还可以操作和创建数字对象,支持社会互动、交流、辩论和平行班级语言类国际分散学习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使远程协作的目标得以实现。

事实上,虚拟世界作为合作工具可能存在很多风险。首先,虚拟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步环境,意味着合作大学有可能存在时间、学期安排的差异。第二,如果学生在校园里使用计算机,防火墙和安全设置要比合作事件优先考虑。第三,虚拟世界是同步环境,同一时间和同一领域可能有几个不同的活动,也就是说,虚拟学习空间与传统的在线会议系统相比更难于管理和监控,当涉及评价、文献记录和数据收集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虚拟环境的远程协作活动前,研究者的精心策划是非常有必要的[1]。

三、虚拟世界中的研究方法

虚拟世界中的语言研究方法可以从研究数据的类型、数据收集方法、数据的阐释以及语言研究的伦理问题几个因素来考虑。

1.研究数据类型

在语言教育领域,虚拟世界经常被用于同步语音、聊天通信和文本聊天室,内置语音聊天或者聊天记录工具。针对交流中多模态使用的可能性,私人文本和即时通讯的进一步加强,这使得数据收集更加复杂。虚拟世界的交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同步和异步多模态语言沟通,在这种沟通中,公共交流和私人交流的可能性同时存在;非语言交流,空间的设计以及虚拟世界的文化变量也会影响交流过程和研究活动。研究问题不同,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不同,数据收集的程序也不同,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所需研究信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之间找到适切的平衡。

2.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的收集不仅与研究者的兴趣有关,还与研究者拥有的时间和财政资源有关。虚拟世界一般拥有聊天记录检索和截图工具,有许多免费软件可以直接与计算机的声卡相连,获得纯语言交流事件和静止图像,这适合于质性数据记录。但教育领域中使用的虚拟世界往往没有内置的记录系统,所有的虚拟世界事件的记录都需要使用电脑的外部记录软件,研究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同时使用能捕捉音频和视频软件的复杂性。

首先,在与他人进行互动的同时,再通过同一电脑屏幕捕捉程序进行记录是不实际的。很多屏幕捕捉程序并不允许同时记录内外声音,捕捉同一时间的声音和图像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请另外一个人到现场,整个的任务就是跟随这些事件并通过电脑屏幕捕捉软件记录这些事件。第二,要提前做好调试,设置正确的声音和图像的记录,确保所有的系统都能正常运行。如果录制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数据,结果却发现由于外部扬声器的原因,声音没有捕捉到,这是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最后,声音和图像文件经常是极大的文件,要占用很多空间,研究者务必保证用来数据采集的电脑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完成此项任务。

在考虑虚拟世界数据收集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虚拟世界的三维特性。如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地点,很多会话往往同时进行,当虚拟化身距离足够近时,聊天才可以被记录。而且,在同一教育空间,在不同的位置可能有几个平行的会话在进行。如果学习者被分成更小的组或者离开此位置去进行两人一组的活动,超出声音可以录制的距离范围或者到了一个隔音区域,本地聊天不可及或者淡出虚拟世界的视线之外,他们的声音和活动就不能够被记录。但是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适切的屏幕截获技术,随拍或者屏幕快照保存他们的个人聊天记录或即时消息交换的副本而跟踪学生者活动。

虚拟世界教育事件可以通过研究者或者观察者的虚拟化身来直接观察。在直接观察中,观察者/虚拟化身可以是这个环境的一部分,可以与学生和教师一起走来走去,如果研究需要,还可以与学生互动。虽然这种观察没有可见的记录设置,具有隐蔽性,且观察者的悖论依旧存在[2],但是参与者的知情权不能忽略。

3.研究数据的阐释

在虚拟世界中观察虚拟化身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时,要重点关注用户的技术能力、情感慰藉和技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研究者观察的影响。虚拟世界的交流与面对面的现实世界交流有很大不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虚拟世界的学习者处于很平静的交际环境,完全可以掌控这种环境。如,学生对聊天信息不回应,可能是学生不会使用操作工具,而不是不愿意沟通。即使是有经验的用户也会遇到声音传输的技术问题,这种技术方面对交流事件的影响也必须考虑,还有学生沉默可能是麦克风出现功能障碍而不是学生害羞。因此,研究者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使学生有机会谈论技术缺陷之类的问题,以补充环境数据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虚拟世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在进行虚拟世界研究中,有三层伦理问题需要考虑:第一层是社会科学研究所共有的,一般研究关注的问题:知情同意书。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研究者要确保研究参与者有充分的知情权,对于知情同意书呈现的方式、呈现的途径、呈现的时间以及呈现的媒介都要提前规划,告知研究者研究的目的、研究结果呈现的方式、谁有权看到研究报告以及研究本身对研究参与者有何益处和伤害,如有伤害,是何种类型的伤害,怎样采取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第二层所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是在线交流、在线研究和网络研究共同存在的,如美国网络研究协会伦理指南[3]强调的:研究者应该关注作为研究对象的私人和公共空间。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经常是非常模糊的,研究者应该考虑虚拟世界中学习者对私密性的具体的期望。要用跨学科的方法和多元文化的视角来认识虚拟社区中的隐私权。虚拟社区是基于网络的,网络是一种跨国资源,研究者和研究参与者对于国家的法律和隐私立法都必须予以关注。

第三层是关注研究参与者对虚拟环境的感知意识[4]。虚拟世界中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大多是公开的,窥探另外的虚拟化身也相对容易。在语言教育领域,与面对面的课堂相比,虚拟世界中的匿名和隐私可以使学生更公开地表达自己或者更加冒险、更加主动。同时,虚拟世界中一些没有经验的学生会被环境的复杂性所吓倒,回避与其他虚拟化身进行互动。一些有经验的学生不能认真对待虚拟世界中的学术学习或者外语学习,不愿意在这个环境中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因此,学习者对环境的感知,对环境舒适度、容忍度和接受程度也是研究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虚拟世界中外语学习研究趋势

到目前为止虚拟世界中的语言教育收集的研究数据和讨论还很有限,因为虚拟世界中的语言研究在2007年由于语音聊天的引进才真正繁荣起来。到目前为止,虚拟世界中很多教师和研究者开始探索学习方案的创设、实践指南以及虚拟世界中语言教育的特点。但这些研究只限于师生和生生语言聊天话语的分析,而对虚拟环境中语言学习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究较少。

未来虚拟世界中的语言研究将超越语言特点,探究虚拟环境所提供的其他的交际维度,如表征的、表现性的和艺术的交际维度,从跨文化语用视角、非言语行为以及社会语言学领域对虚拟世界中的语言学习进行多维互动研究。

参考文献:

[1]Dooly, M., & O'Dowd, R. Researching Online Foreig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Theories, Methods, and Challenges [M]. New York: Peter Lang, 2012. 128-132.

[2]Labov, W.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M]. Oxford: Blackwell, 1972. 89-92.

你眼中的世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实验室;效果评价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从前沿的航天、军事领域开始进入教育领域。计算机变成实验台,软件变成仪器,网络变成实验室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 有效地营造随技术发展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实验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实验,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熟练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工作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虚拟实验作为信息技术和学科实验教学整合的产物,是为了弥补常规实验教学的不足。那么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二、虚拟实验应用与否的对比研究

把研制好的虚拟实验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并通过不同控制方法检测其对实验技能培养的作用。

(一)准备两个平行班,分为甲班和乙班。

(二)控制实验条件。甲班学生在虚拟实验室练习后进行实际实验操作; 乙班学生在进行实验预习的前提下进行实际实验操作。

(三)评定方法。通过实验考查表进行评定。分别统计甲、乙班学生重点考查内容的平均值。重点考查内容包括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数据的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 以实验氧化钙含量的测定为例,具体结果如下:

三、虚拟实验的应用结果

从实验评定结果发现: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精密度,准确度的考核中表现最佳的为在虚拟实验室练习后的甲班学生。

四、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进行学习。

(二)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熟练操作技能。

学生普遍认为,虚拟实验有助于加深对动作技能要领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实验技能,加深对实验原理、规则的理解,使得实际实验的效率大大提高。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之外对实验的整体环境和所用仪器的结构、功能建立起直观的认识。而后,学生亦可用这种虚拟实验进行复习,进一步巩固实验所学,使实验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了延伸。

(三)能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体现个性化教学。

学生通过实验课件,靠自己自学,摆脱了传统实验教学教师做一遍,学生跟着做一遍的弊端。同时,学生更能灵活地掌握运用自己的实验时间, 重点攻克自己的难点, 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实验内容。不受传统真实实验室关闭和开放时间的限制,不必受实验课程和实验指导书的限制。

(四)虚拟实验的应用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虚拟实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动画模拟、声音、图文等多种手段,提供大脑丰富的形象刺激,从而有效地刺激大脑右半球的运作,使左右大脑的不同机能及对信息的不同加工方式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既能实现一些难以在课堂实现的实验,又可节约教学成本。

既避免了实验可能带来的危险又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利用Flash很强的制作和播放动画能力将一些模糊的实验进行清晰化的演示。更可贵的是巧借多媒体能将化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大大减少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实验室用房面积, 节省实验消耗材料,降低教学成本。

(六)真实实验与虚拟实验,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虽然我们认为虚拟实验在培养化学实验技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无论虚拟实验有多么“真实”,它都不应该取代真实实验。学生在真实实验中对各种误差的产生、分析及排除等具体操作的体会和掌握,是在虚拟实验中不可能完全做到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养成实际实验技能才是根本之所在,虚拟实验的应用只是提高实际实验技能一种辅助手段。虚拟实验可以作为真实实验的完善和补充,两者互有优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你眼中的世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团队模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本科50%,高职高专46%)、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本科20%,高职高专18%);其中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85%),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69%)。对于已毕业三年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更高(本科72%,高职高专69%)[1]。实践教学环境的薄弱同样是各中职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学生在传统实践教学环节中多处于被动的跟教师做的状态,并且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所做的实验多与社会需求脱节。如何与社会需求动态结合,如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动手、动脑学习是提高中职毕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及优势

“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企业日常经营情景,并让学生模拟企业团队中的角色,在模拟团队的日常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团队”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和常见的案例教学法有所区别,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对案例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给予部分指导,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一种教学方法。“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课程相关的企业团队在日常各类运作经验活动,把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中的各类案例与企业经营联系起来,使就业后即将面临的企业情景提前到在校期间训练。

2 “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践教学设计和思路

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特点来看,其更倾向于实践操作性教育。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从事计算机的理论研究,不必要凡事追根究底。在学生结束该课程时应能达到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和排除计算机的小故障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所涵盖知识面广、涉及内容繁杂,如果只是按照传统授课方式从头讲到尾直至课程考试结束,学生将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会觉得它是一个学习负担,极大地阻碍该门课程的学习。但是假如我们所讲的课程内容部分通过模拟企业中的日常实际工作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到虚拟的企业团队中来,并在参与后相互评比并给予合适的评价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那样教学效果相对理想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动手的积极性。

具体的实施思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企业日常运作,规划出部分“虚拟团队”。

可根据班级人数,划分3-5个人为一个“虚拟团队”,将几个团队组合成一个“虚拟企业”,视人数多少可成立2-3个相互竞争的“公司”。该部分由学生上课前自行完成。

(2)每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建议各“团队成员”的具体职责,由各“团队”自行完成项目。

如:当次的教学内容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教师将“对计算机软件、硬件了解熟悉”项目题目定为:“一台兼容机的配置、价格及系统软件、常用软件的安装”,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虚拟企业”团队组织任务网站拿到题目后进行责任细分。该部分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上课前完成。

(3)收集资料,课前“团队”会议制定项目计划,并根据教师意见进行适当修改。

学生课前进行小型“团队负责人”会议。针对此次任务,细化各“团队”任务。“市场调查部”上网查询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主要参数,当下流行配置及价格;“技术部”负责查找、收集并下载保存装机时所需要的系统和常用软件以备上机操作时使用;“客服部”将查阅的材料汇总,写出比较满意的装机计划并上传到“虚拟企业”团队组织任务网站,以备客户(教师)查看。该部分由学生上课前自行完成。

(4)具体实施完成计划,教师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评选出优秀“团队”。

在上机操作期间,教师将适当修改的“实施计划”发至各“企业团队”负责人手中。学生将教师提供的样机组装成可用的“裸机”,并安装。“技术部”是先下载好的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期间许多硬件组装,软件安装过程须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完成,并对组装的计算机性能及可用性进行简单评分。该部分在指导教师指导与配合下由学生在上课时动手完成。

(5)根据评选出来的优秀“团队”的完成计划制定出学习样板,与自己“团队”的差异进行对比。

该次上机快结束时,对各“公司”制定的计划完整性、可行性进行打分;对各“团队”成员在对计划的实施过程(及软件、硬件安装过程)进行打分。评分最高的计划评定为“最佳实施计划”,评分最高的实施过程评定为“最佳实施小组”,两项综合总分最高的公司评定为“最佳公司”。学生通过对“最佳实施计划”、“最佳实施小组”、“最佳公司”的评定过程中,总结吸取其优点,对自己“公司”在完成任务时的不足进行修改。该部分由教师与学生相互评价后在上课时及课后完成。

在具体的项目计划设置和安排中,有许多细节上的设置。比如:课前“团队”就应该自己制定好自己的项目计划;课后的优秀“团队”评比与对比。在这些具体的实施阶段中,都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课程设置中心。发挥出学生间的团队协同工作的能力,摒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做”的模式。

3 “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效果分析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项目由教师或课程组制定,学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机械的按照计划去完成。“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将学生从以往的独立学习向团队协作学习转变,并自行根据客户(及教师)的要求去制定相应的完成计划,从而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变成“自己做,自己学”的主动学习模式。其次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行为能力,初步形成了团队意识。最后“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引入了优秀“团队”的竞争机制,使学生相互间有了一定的学习目标,从以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变为身边知识的学习。

虽然“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引入使得以往的枯燥教学变为互动的身边教学,但同时也有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是采用“企业团队”体验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没能全面掌握书本的所有知识点。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任务当中把“团队”作用相互调换,以达到全面教学的效果;教师不仅要将传统的教学目的转化为客户需求,还必须为学生制定的计划作出合理的修改,并要对计划的完成程度作出合理评价。无形中将教师从以前以教为主的角色变为辅助的角色;教师在作出客户需求时,必须与时下社会需求接轨,合理有效的客户需求设置是对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考验。

4 结束语

紧跟时展步伐,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是职校教育发展重点。在实施“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的实践中,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企业团队模拟”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对待社会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在日后学习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能仔细认真地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质量意识,使学生能快速地适应计算机实际应用的快速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2011年就业蓝皮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AI文章写作

高效、专业、量身定制满意为止!

开始体验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科学美容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湖北画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