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信息教育

中小学信息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信息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信息教育

中小学信息教育范文第1篇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各个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也千差万别,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有资金的支持,加之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的存在,使得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局面,即实现多媒体教室与网络教育的形成,因此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教育任务超额完成。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模式选用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而一些地区经济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健全的、配套的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基础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如此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之课程安排随意、教学模式单调、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的匮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整体水平跟不上。

二、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佳与教育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施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息息相关。因此,强化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应提出有效解决对策,解决以上问题。

(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即加大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的投入。所以,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了解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合理拨款,使学校可以有资金来引进教学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向上级申请资金或向企业、社会人士筹集资金,投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为学生配备教学多媒体,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避免因教师问题而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佳情况的出现,中小学校应当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的做法是:其一,加强教师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活动,加强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软件设计、软件制作等方面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二,聘用优秀人才。从师范类学校或社会中,聘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热爱且关心学生的优秀人才,使其负责本校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中小学信息教育范文第2篇

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教育普及率与教育信息获取手段这两方面十分落后。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的研究结果,我国中西部信息化指数约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五分之一。中西部信息通道的不畅、知识发展的落后及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瓶颈。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中西部地区教育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要使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跟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步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途径。我国东西部教育极不平衡,西部在师资力量、教育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等方面十分落后。因此必须以信息网络为工具,借助全国的教育资源来发展中小学教育,缩小差距。教育信息化使传统教育发展为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现代教育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只要能接触到网络就能共享教育资源。网络具有快速、廉价、方便等特点,能使教育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传递手段,摆脱时空的限制,共享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

二、中西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近些年对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信息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资金不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购买设备、软件和建立网络等,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紧张,投入到信息技术上的资金就更少了,严重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观念跟不上

当前,在中小学一切围绕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转,中高考没有信息技术科目,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信息技术课往往被认为是课外活动,可有可无,原本留给信息技术的课时被数理化等主科占用的现象十分普遍。

3.师资缺乏,教法落后

就中西部地区目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教法落后是普遍现象。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造成教学方法落后。不少教师把信息技术当作数理化来教学,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锐减,出现了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奇怪现象。同时,真正专业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人员由于待遇等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在中小学担任教学工作,也是造成师资缺乏的重要原因。

三、中西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思路

我国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统筹好资金、观念、师资、教法、资源等各方面工作,科学管理,全面落实,才能取得整体进步。

1.加大投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要的设备、软件、网络等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中西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在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的同时,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效整合教育信息资源。提倡教育资源集团式开发、开放,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共享教育资源,力求使学习效果最优化。

2.更新观念,正确把握信息技术教育内涵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许多中小学观念陈旧,把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等同对待,缺乏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动态,其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就是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借鉴他们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面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新方法,可以促进我国中西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未来的蓬勃发展。同时,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结合中西部中小学特点,切实把握信息技术教育内涵,将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目标。

3.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形式及课程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具体要求。开展信息技术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模式及应用效果的研究,加强学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例如,借鉴英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分级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设置开放性任务,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应减少笔试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重视师资及人才培养

中小学信息教育范文第3篇

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基础性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个层面上,计算机与互连网技术经历了不同的文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以DOS操作系统为代表的精英技术精英文化时期跃变到现在的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时期。“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UserInterface)和“所见即所得”(WhatYouSeeIsWhatYouGet)的技术特征已经使计算机几乎可以方便地关照每一个人。“与用户友好”成为面向一般用户的最高也是最起码的追求,GUI和“所见即所得”即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特征影响下,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需要越来越少的学习。这种技术特征必然影响到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方法、模式和评价指向等等。我们认为,这种文化特征对应的认知层面裂解为“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三层,这种裂解形态必然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实践。

第一个层面为“领进门”的层面,就是说,只要把一个陌生的学习者领进门,告诉他注意事项和基本游戏规则,消除其停留在门外的神秘感,剩下的事情就可以让他自己去做了。这种特征是当今基于菜单操作的Windows和所有工具平台或者是一般软件通有的。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学习者掌握了某种工具软件之后,由于所有软件的Windows风格和流行界面、通用工具图标的一致性,可以很容易地触类旁通其他类似工具软件。

第二个层面为“个性塑造”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每一个应用者沿着自己的特殊道路去翻查、探究工具软件的某些功能,形成自己的一套使用操作习惯,塑造出不同于其他的个性,足以应付自己的应用需求。这种特征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特征。只有极少部分人,比方说专业教师或者是某些“专门家”会详细了解工具软件的所有功能细节。对大部分人来说,虽然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某个工具软件,也会有许许多多从来不曾“走”到的角落,有许许多多从来不曾使用过的功能,但是寻找和探究每一个角落,翻查每一层菜单,没有十分必要。

第三个层面为“文化内化”层面,这个层面上的特征为:通过足够时间的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对信息环境的接触,获得对信息环境中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般性了解和认识,个人的信息运动成为自然而然的需求,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个人的自然意识。

“领进门”和“个性塑造”是达成“文化内化”的基础,而“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层面的本质升华,三个层面构成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信息技术文化包含两个部分:由于信息技术特征的存在而产生的关于信息技术本身文化的部分和借助信息技术延伸、接触、扰动其余文化侧面的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文化①;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如网络道德的意识、网络法规的意识、“登录”的需求、“搜索”的需求、“下载”的需求等等。应用者面对具体的事务,第一反应就是在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而且总是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去获得这些帮助,并且知道如何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当然,这个最佳途径,应该是在包括互联网、图书馆、教师、同学等等在内的所有信息环境中挑选出来的,符合实体社会和网络社会一般规范的,利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途径。在“文化内化”的层面上,在基础性大众性的信息技术已经为学生掌握以后,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码编写的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高层次技术,使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深层次特征,对信息技术和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逐渐领会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简称“通知”)后,各地有条件的中小学校,无不闻风而动,纷纷为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单纯地等同于上信息技术课,不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对有关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然而,以上述认知层面分析为思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训练,把学生“领进门”却是十分必要的。与“通知”相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详细描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层次上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具体要求,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基本轮廓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对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网络应用、数据处理、多媒体制作等内容的多次重复。问题是,这种课程开设办法与上述认知层面的分析不相协调,与基于“与用户友好”精神指导下的GUI和“所见即所得”工具的学习进阶不相符合。因为:第一,简单地对GUI和“所见所得”工具进行多次重复是没有必要的;第二,以小学、初中和高中划分信息技术认知阶段也是武断的和缺乏理由的。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阶段划分应该以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特征为基本准则。考虑到早期启蒙的需要,有必要在小学低年级开始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如“纲要”中指出的“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因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为他们提供的“领进门”学习应该选择最为简单的图形与文字处理工具,比方说画图和写字板,甚至包括一些简单游戏。这个阶段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三个原则:其一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满足学习的需求;其二是满足学习后一个适当阶段中应用的需要;其三是有一定的预期发展空间,即容许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后的数个学期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增进对信息技术文化的领悟和认识。在这之后,比方说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在GUI和“所见即所得”的技术条件下对一般性工具软件平台产生较高层次的理解,有必要为其进行新的一轮“领进门”课程的开设。新一轮的“领进门”内容应该在尽量不造成重复感的基础上大大丰富,包括准备让学生掌握一些一般性工具。在这之后,提供不断的实践条件,使其在课程后自动完成对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升华,至少达到“个性塑造”所描述的水平。与此相关,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的全面理解,包括对技术文化本身的理解和与其相关的社会、道德、文化的理解是在对信息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灌输和不断强调而产生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巩固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让学生掌握各种(哪怕仅仅是主流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太快,而且是全方位的。最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满足当前应用的基础上,逐渐领会信息技术内容的服务思想、结构方法、形成及发展规律等等。因此,就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一般性应用特征来讲,需要领进门的基本范围应该大致限定在office系列以及网络浏览器的范围以内。

在小学和初中的某个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特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要有针对性地分别在以下目标范围中选定:了解计算机的一般工作特征,“信息”及“信息处理”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功能和作用;学会文件处理、表计算处理、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学会使用网络浏览、检索、收发邮件、讨论等工具;达到经过摸索会使用多种应用软件,了解其状态和水平的相同与不同。继第二个“领进门”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之后,学生在个性塑造过程中逐渐提高了信息技术水平,完全没有必要在高中阶段重新为其烫一轮剩饭。至少,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应该再次重复“领进门”的过程,否则,这时的学生可能对所教的内容已经掌握,或者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毫无必要地翻看工具平台中的每一层菜单。这时,应该为他们相应增加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内容,适当引入一定量的非GUI和“所见即所得”计算机技术,使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文化的认识,从而在“文化内化”层面上得到更多发展。当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分段与进阶方案,也包括信息技术培养的最佳启蒙年龄,都需要参照调查统计取得的科学数据来决定。技术层次的教学好比是搭建学生与现代信息环境之间的接口,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建立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认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科学不会成为他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会成为他们进行其他学习活动、从事各种工作、适应现代生活的工具。

所以,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该以一般性大众文化层面为约定,超出这个约定,只允许小范围形成特色。比方说,条件较好的学校,甚至可以对其学生进行程序设计方面的较高强度的训练。鉴于我国在苹果机时代的成千上万人齐学BASIC而招致广泛批评的经验,这种做法绝对不可以普遍推行。另外,有些学校,有些课程,可能需要更多一些的工具平台以帮助学生的学习,这些工具平台的选择要旨是惟一的,即:投入该软件学习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要在使用该软件进行课程整合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补偿,即要求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实际上,这个例子也是存在的,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几何画板”软件,已经在许多学校的数学课上得到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法不能走上旧路(如某些人建议的,将计算机纳入高考内容,变3+X为4+X),不能让信息技术课程围着分数转。正如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计算机技术的GUI和“所见即所得”的特征,会使得考试成为离开计算机环境去测验学生背“菜单”的水平,这当然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以杜威为代表的革新主义课程观认为,决定课程的主体是教师而不仅仅是专家和学者;实际组织课程的不是大纲而是学习经验。这一课程观昭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是课程事实上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他们担任着学习经验重组、创新的任务。这个观点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中仍然可以借鉴。合理的建议是淡化大纲的概念,而代之以宏观的课程目标要求,如保留“纲要”中对“各阶段教学目标”的描述,而其“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部分仅作参考,使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纲多本,而且是在大致统一目标基础上的多纲多本,增强其建筑在“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阶段上的可操作性,而不是刻板按照“纲要”要求,强调统一的“精品教材”②。

三、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

“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要求。我们认为,对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正是继续“个性塑造”和实现“文化内化”两个方面的重要手段。在对学生“领进门”的基础上,可以有计划地实施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技术整合的大致方式是让信息技术应用有计划地出现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求各科教师在具备了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比方说,利用excel处理表单数据,或者是从互联网上寻找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独到把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普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对现代信息环境的准确领悟,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达成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两个根本保证。然而,一方面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笼罩之下无法摆脱;另一方面,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在中小学校中装备较少,应用也较少,许多教师对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工具等几乎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要在各门学科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开展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文化的培训。对某些具有较好条件的学校来说,这件事情很简单,但对于全国范围来说,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艰巨工程。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现在许多针对教师的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往往就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介绍、常用的应用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通过一种类似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东西,就算结束,几乎没有任何接触教学实践的使用水平评价,仅在缺乏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层面上接触信息技术。可以想见经过如此培训的教师,定会将这种信息技术速成手段如法炮制在中小学生身上,使信息技术教育产生歧义。当前Intel公司在我国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Intel未来教育项目),在一个合理的理念下操作,注重教师的信息获取与加工的技能、协作学习的技能、课程教学应用技能以及相关计算机文化方面的灌输和训练,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一种可以参照的模式。

信息技术整合要实现三个目标:一、继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形成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对信息技术的把握和应用特色,即继续“个性塑造”;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借学科教师之手之口,使学生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对学习和生活的辅助作用支持作用,逐步弱化计算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自然而然为其灌输的“信息技术”本体的观念,流畅地完成信息技术的“文化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工具的使用潜移默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支持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新理念、伦理和法规等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逐步完成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历程。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多有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关注,有许多尝试是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借助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实例来为学生灌输信息技术。很显然,这种尝试的最终价值是大可怀疑的。一方面,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毕竟不是其他学科教师,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教学经验的缺乏使其不能够充分表达学科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计算机课程中对学科知识的引用,必然是零星的、散落的,其对计算机文化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息技术”课程本体观念,反而不利于学生真正的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的形成。文化内化的提升是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灵魂,也是其最终境界。美国儿童有线电视广播公司做过一个儿童上网目的的调查,结果为:67%的儿童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5%是玩游戏,49%是聊天和使用BBS,48%的儿童利用互联网做研究和创造性活动,46%的儿童下载网上资料。而我国一个类似的针对中学生的调查却显示如下结果: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下载软件。③比较而言,再考虑到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与我国的差异,某种原因影响下的美国儿童,已经把网络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无论他们在网络上搜寻资料还是玩游戏,都与社会对他们的正常要求相贴近。而疏于引导的我国中学生,许多人却将网络作为新一代游戏机房,完全不能领会计算机网络有可能对他们实现的大部分意义。这种情况就是我国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不完整的标志。

中小学信息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标;现状;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信息与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与信息社会奠定基础。本文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一、新课标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

1.必须明确新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标准的本质区别。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标准主要强调知识的地位。而新的课程标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作用,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创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新的教育理念下所有教育者的共同追求。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需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身心环境。

2.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需要重视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需要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发挥其中要作用。但是教师要意识到,多媒体也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够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中,教学的核心永远是人,而不是多媒体设施。如果教师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技术,就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中,需要根据客观环境与教学对象的变化,变换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的主观性与多样性。

3.注重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形式。在当前的中小学技术教育中,存在着为了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的教学活动,都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实质性内容,而不是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教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需要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新课标。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不断地提升,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

1. 缺乏连贯性的课程标准。在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教育中,没有具有实质性与可用性的课程标准。目前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标准只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并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文件。因此,在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各个学段之间的学习缺乏统一的连贯的课程标准,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矛盾。

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材质量亟待提升。在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材的质量亟待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是教材的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会出现内容错误、内容重复等现象,甚至有的教材为了迎合新课程理念,将知识与技能全部削弱,忽视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更有甚者,各个地方学校往往存在着指定使用本地教材的现象,教师与学校对于教材不能自主的选择与使用。

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不佳。在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中,教师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是不是学习专业的知识,而是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等等。这会对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效果产生影响。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与热情,难以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兴趣。其次,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学生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接触到信息技术,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仍然陈旧,学生显然难以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最后,信息技术学科属于新的课堂教学类型,许多教师在课堂管理与教学上经验不足,影响课堂实施的效果,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信息技术的开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提升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实施的效果。

三、新课标下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方法。

1.创造信息技术学习的学习情境。如果想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创造性,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所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的深刻的掌握。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接触到互联网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将学生平时会用到的搜索、视频、聊天等功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正是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2.营造信息技术学习的学习氛围。开展信息技术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说就是营造平等的、民主的教学氛围,以便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要灵活多样,为信息技术的学习营造宽松的、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氛围。促进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性不断地提升。

3.创新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提升,加深学生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基本的到了普及,总体质量也有提高。但是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从事者需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中的问题,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特点,寻找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最合适的方法,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郭艳琴,高文婷.问题与对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2010(18).

[2]田野.新课程下如何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09(08).

中小学信息教育范文第5篇

1.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1)信息的内涵表明信息的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对自己学生合适的信息:从书本里、从校园内、从社会上、从媒体中,特别是从网络中等等。不是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发现,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课堂上、书本中,学生当然会信息不足。

(2)信息的内涵同时表明信息的重要性。由于信息是事物运动规律与状态的表征,所以任何一个系统(如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在信息中诞生和成长的。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认识、掌握与利用事物的运动状态与规律,也就是说必须掌握与利用信息,系统掌握的信息越多,其发展与进化的速度就越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对一个民族、一个学校、一个学生的重要性。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接触对他生存与发展有利的信息,与社会合作、与学生父母协作,把学校与家庭创造成一个有利于个体发展的信息的海洋。信息不足的学生会营养不良,信息营养不良的一代学生必将导致一个民族的衰弱,中国过去的历史足够说明这一点。

(3)信息的内涵表明信息只是事物的表征,并不是事物本身,它可以独立存在,能被人们提取、传递、加工和处理。所以,我们的教师不仅要精心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信息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提取获得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交换信息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信息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获得、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竞争,一个人不具备这些能力,即使置身于信息的海洋,要不是对信息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就是望洋兴叹,葬身于此。

(4)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信息的共享性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正增值现象和负增值现象,负增值即信息损耗。教育教学过程即是信息传递与分享的过程,我们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减少损耗,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最大效率。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结果是信息技术日益多媒体化、网络化。全球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村。在这个村庄里,不会支取别人的信息、不会破译别人的信息、不会保护自己绝密信息安全的民族都必将被信息化的浪潮抛向知识经济的新一代殖民地。因此,知识经济对中华民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高速公路又是深深的陷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

2.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动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经之路。江总书记说:“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生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刚处于起始阶段,我们耳闻目睹了很多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中把教育信息化仅仅界定为“多媒体化和计算机网络化”。多媒体与网络理所当然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先锋,但学校教育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决不能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远比这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可能走进一个误区。

一般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即指在教育与教学中,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环境。根据教育信息化理论,广义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如上所说,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方便地获得信息和交换信息的环境,特别应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是指围绕学校教学活动周围的一切事物,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内外条件的总和。其内容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学校内部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校园建设、学习风气、文化氛围、师生关系和外部的社会网络,包括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经济、科技、文化、风俗习惯等,对教学活动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都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只是用信息技术装备中小学校。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根据信息理论,学校教学环境中的学生获得教育教学信息有三个途径:直接与教学有关的事物接触,去了解认识客观事物而获得信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他本人已获得的知识与经验信息变成教学信息;教学媒体(或称教学信息体)是现代教育信息决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现代新型媒体。从以上教育教学信息的来源看,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质上就是要从教学实践(客观事物)、教师、教育教学媒体(即教学信息体)三个方面着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应该是一个这样的信息环境:

1.具有比较固定的按培养目标应提供的客观实践事物与客观实践环境,包括实验室、技能训练室、劳动技能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一些社会上的科研机构、文化机构、活动场所建立固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践和活动提供服务基地。

2.具有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教室物质环境和教室文化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中小学生学习、审美情趣、心理素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健康发展与否,上述因素关系极其重大。

3.优良的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首先应从教师的培训开始,而且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导者。教师如果不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内容、目的,不经常更新教育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不精通教育传播技巧,不熟练掌握现代媒体的开发与利用,不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或者不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改革传统教学,那么教育信息化则常常是表面弄得很热闹,实际上形式主义为多。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有目标地装备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的基础上,开发和建立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及各种各样的信息传输网络系统,为教师和学生获取更新更多的信息提供渠道。

三、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育部及地方教育机构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加强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信息化意识。“中小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根本。”首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其次是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教育信息化工程应切实重视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普及信息意识、信息基础理论。目前,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信息人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都纷纷计划将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列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如1991年日本文部省公布的《信息教育指南》中规定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基础》,以普及信息科学。

2.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切实重视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要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要与社会各部门横向联合建立实践基地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信息,发展自我能力。信息理论告诉我们,社会越发达,越要牢记:实践与参观,调查与访问,包括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各种实验活动、参观自然界和调查社会活动的各种现象,永远是学生教育信息最基础的来源,这也是著名的戴尔经验之塔所要告诉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内容。中国今天的学校教育已经严重与实践脱节与社会脱节与学生今后的谋生脱节,培养的学生在学校里高分低能,走上工作岗位眼高手低。皮亚杰在儿童早期认知理论研究中发现,结合日常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对儿童具有实战感、形象性、感染力,创设日常生活情景与实践环境,引导学生从中接受教学信息,积极探索并与同学老师协作交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教学对儿童认知与情感的发展特别有利。我们积极倡导把学校的教学、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的利用三者结合起来,如把气象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动植物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废物利用研究所等部门中一部分容易的课题交给学校,组织学生编成小组到社会中对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走访、调查、测量、统计,同时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搜索相关信息、整理信息并在整理中进行创造。这样既节约了研究机构的精力与物力,又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另外在社会与自然界里进行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与研究强化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而且要学好的必要。记住:孩子们在社会与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天生有无穷的创造力。我们再次呼吁:注意多媒体和网络的浪潮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汹涌澎湃时,切不可忘记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在协作中学习的环境,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也正是我们民族教育体制中长期最缺乏的。

3.要切实重视校园社会心理环境的建设。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环境明显表现出很多的病态,而且又面临一个又一个更深刻的挑战,如资源危机、环境危机、黄色文化的泛滥、与疾病、与信仰危机、战争与饥饿、贫穷与失业等。他们这一代将来能否以一个健康成熟的心理走进社会,面对竞争与压力、成功与失败、邪恶与正义,关系到他们是把现代化带入黑暗的陷阱还是明媚的未来。中小学生正是个性心理品质成长与定型的最关键阶段,多媒体与网络的开放环境进入中小学校后,教育信息化中的校园心理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去努力建设,一旦形成,就会以比较稳定的形式传递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去建设。校园心理环境常常包括学术风尚、文艺气氛、社会意识、集体观念、协作精神、人际关系、务实精神、文明习惯等,还有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4.多媒体与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技术杠杆,网络特别是INTERNET作为第五大信息体(媒体),刚刚兴起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主角。网络信息体具有与其它媒体不同的特点:无穷的信息容量、即时的传输信息速度、超越空间的信息协作与交互、随心所欲地信息浏览与下载。我们要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在扩大完善文字书籍图书馆、视听资料图书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校园网,尽早与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相连,逐步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网络系统,进入信息世界,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以网络信息资源库的巨大信息容量克服教材的局限。

5.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近期目标应明确是向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宣战,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为基础教育的素质化服务。中小学教师要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其他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演示播放工具,要通过教学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改革具体学科的教学过程。令人忧虑的是,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很有一些学校和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为应试教育服务,为题海战术服务,为强化巩固传统教学模式效力,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就成了“电灌加人灌”,成了改革的阻力,“口里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做的是应试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珠江三角洲在教育信息化的初始阶段,在华南师大电教系众位教育技术专家的主持指导下,就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总课题明确列入这一地区教育信息化总体计划中。我们在近期的珠江三角洲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调查中很高兴地发现:在这一总课题下,很多中小学校正在进行各种子课题的实验与探索,并已出版了不少课例录像带与专著,其成果是显著的,这一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借鉴学习。各地区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进行新型模式的探索。否则,教育信息化只能成为孩子们美丽的陷阱。

6.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进程中大力推广行动研究。各中小学校在利用教育信息化现有成果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传统的教育实验研究对研究人员要求较高,实验过程严密,实验条件严密,一般中小学教师无力承担,且实验过程封闭,不能随条件改变而作出调整,这种研究很容易脱离学校的教学实际。行动研究是学校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理论或科研人员指导下制定计划,当场进行实验研究,以求在短期内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强调在行动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研究方案,强调不断对研究进行形成性评价,并立即把肯定的部分反馈到教学实际中去,从而弥散性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7.分阶段、分层、分地区地推进教育信息化。

(1)卫星教育电视依然是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最有效的手段,其特点是覆盖范围广、信息容量大、收视点容易录制保存重放、速度快、经济实惠。尽快改造卫星教育电视网只能单向播出模拟电视的系统,使之能提供数字电视和多媒体数据,并与CERNET网和地面通讯网相连,提供实时或非实时交互方式教学的环境,进行师生间广阔领域内的亲切交流互动,让广大农村边远地区感受数字化生存。

(2)刚刚脱贫的广大农村地区以普及光学投影媒体为主,投入音像技术媒体,深入开展以认知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在以音像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外,逐步考虑把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电视技术引进课堂,并运用认知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设计双主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媒体的作用由作为教师的演示或辅助演讲的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3)发达地区应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实现校园环境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继续深入探索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选择试点,开展互联网环境在学校中的教学应用,并将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科的信息化水平,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4)每一类地区,每一个层次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都要建立信息教育示范学校,实施试点项目,总结一定的经验教训以后再推广,切记蜂拥而上。这实际上也是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

8.重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1)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应用,而且要充分地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巨额投入才能显示出价值。现代教育信息体闲置不用是巨大的浪费,不充分应用也是浪费。当今,我们很不情愿地看到,不少中小学校建起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100M甚至1000M校园网,但只在有人参观或上公开课时使用,很少运用信息化的技术环境作改革传统教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这是教育信息化大潮中一种可怕的形式主义。

(2)由于以上形式主义并不少见,我们深切感到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实施评价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联手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开发、应用、管理,特别是应用与管理,纳入中小学及其校长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有关部门不仅只负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拨款,还应密切监督其应用与管理情况。这样,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才能免于形式、免于浪费,真正落到实处。

9.要充分鼓励中小学学生参加自己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小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这样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活动技能等,让他们深知信息化的校园环境来之不易,理当充分珍惜。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学生实践基地。

(1)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基地的开发与管理利用。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美化与管理

(3)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广播与电视节目的采集、编导、录制、主持、播出、评价、反馈与改进过程。

(4)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校园网网页的制作,特别是校园网上软件资料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开发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网上的资源。

(5)组织学生开展信息化讨论、策划信息化宣传、撰写信息化文章,既可普及信息理论,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

10.重视学校教育信息系统的开发性、扩展性与防范性。学校教育信息系统应该是个开放系统,才有可能不断更新信息内容,封闭的教育信息系统必然走向死亡。

(1)学校教育信息系统应通过各种渠道,与社会环境的各部门及学生的家庭环境构成一个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自己动手开发急需而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网上资源。

(2)通过INTERNET和CERNET,学校教育信息系统应与国内外其他学校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渗透、交流与协作,丰富自我信息资源,扩大与完善自我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