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控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管理控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控制范文第1篇

五星级室内空间环境中艺术化装饰的设计,首先表现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其次是对材料性能的发挥利用。有些是对材料的经典利用,有些是完全反传统的大胆的尝试,有些是新技术新工艺直接运用。总之,室内装饰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我们进行无限的设计创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材料也是五星级装修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支,对其进行正确的选择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应该遵循下列几个标准。

(一)工程性的原则

工程性原则是由酒店室内装饰的环境固定的艺术氛围和形态所决定的,.室内装饰材料的应用主要在于对酒店室内空间环境进行装饰,以期能创造出兼备视觉特质和审美意义的室内环境和空间形象。酒店的这种空间环境和形象是为人的基本生活和精神愉悦服务的,因而必然要求酒店室内环境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施工可行性等。因此,在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搭配运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类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各种材料的强度,以及酒店或建筑物所处环境对室内装饰材料的耐久性和装饰效果的影响等各个方面。例如,大理石在空气中易风化,从而逐渐失去光泽,导致装饰效果的减弱;玻璃幕墙的明装和暗装工艺的艺术效果和稳固性的把握等工程问题应有全面的深入的考虑,甚至还要进行工程结构计算设计。

(二)整体性原则

酒店室内装饰设计是从总体到局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室内装饰材料的应用是酒店装饰整体的一部分。室内装饰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应用能够很好的表现出酒店建筑造型和酒店室内装饰的意境、氛围,并起到加强或這染此类意境或氛围的作用,因此,室内装饰材料的应用和配合,不仅要符合酒店建筑的总体功能性格,还要符合酒店室内装饰的整体艺术风格。例如,抛光大理石与玻璃不绣钢的搭配使用,能够很好地体现酒店室内空间的艺术氛围,因而不宜过多将它与原木和片石等自然材料混合使用,避免对酒店室内装饰环境氛围创造的主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不仅如此整体性的材料选择,可以非常有效的发挥规模优势,有效的降低成本,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五星级饭店的盈利水平。

(三)科循环与环保原则

酒店室内装饰材料的运用不仅要能够创造出温馨、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而且应该避免甚至杜绝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损害,如果五星级酒店在材料的选择中不注重卫生环保,很可能在后期的维护中,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降低盈利水平,并且这种行为对消费者也是极不负责的行为,环保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也可以大大减少成本。为此,一方面应该高度重视涂料、纺织品、化学合成产品中有害气体、静电等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另一方面应该选择和应用生产、加.工、运输及使用过程中能耗较低、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较轻、能够循环使用的环保型室内装饰材料。

二、客房设计

(一)房型配比

酒店开发是一种中长期的投资行为,具有前期投入资金较大!投资回报率较低,周期长的特点。一般五星级酒店的投资回收期时间在10年以上,因此对开发商存在较大压力。房型比例作为酒店策划初期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酒店前期工作与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客房设计的依据。一般酒店常以1-2种类型客房为主,另配1-2种类型以扩大接对象。单纯一种客房了理性对客源的选择要求较高,而豪华的城市酒店则以客房类型丰富,规格齐全为特色。根据笔者调研情况,五星级店客房以单人房和双人房的标准间为主,约占总客房数的82%一90%左右。酒店套房的设置比例往往与酒店本身的定位和经营特色相关,不同类型的酒店在确定客房房型比例时会有不同的侧重:度假酒店考虑家庭集体出游需要,套房和连通房比例会相应增加;商务酒店则因为商务客人的出行特点以标准房为主,根据所处城市的经济状况还可适当增加行政楼层客房比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出行住宿质量的要求变化,现代五星级酒店中单人房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房型比例作为酒店策划初期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些国际品牌酒店公司根据多年来的经营经验,对酒店各类客房设置的数量比例设置也有相应总结,对国内高星级豪华酒店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客房楼层的平面选型

五星级酒店建筑有别于其他公共建筑形式,其客房层平面主要以面积均等的客房标准间为主,且客房布置应尽量争取优美的景观,使得尽量多的房间拥有较好的通风采光和景观效果,形成客房的均好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争取客源。

在进行酒店建筑设计时,往往最先进行的是客房建筑设计。甚至在裙楼方案确定前,即根据客房数目、房型配比先确定客房规格、尺寸并进行平面选型。在选择客房楼层平面时一方面要增加客房空间,保持最小的垂直核和水平交通面积,另一方面要尽量优化客房的景观朝向,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设计师还应尽量减少客人和工作人员的行走路线,保证交通流线的清晰、便捷。常用的客房平面有矩形、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Y形、围合型及其他衍生形式,每种平面的使用率和客房容量各有不同。

酒店客房围绕交通核心均匀排列是最常见的酒店客房区平面形式。出于酒店客房使用功能特色和建筑经济性的考虑,酒店客房一般选用规矩形状的板式或塔式平面,较少出现较为夸张怪异的平面形式。规整的长条形或方形平面比多边形或异性平面具有更大的利用率;方正或圆形平面形式有利于标准间设置并可缩短走廊流线;塔式对称的几何形平面形式则有利于高层建筑本身的抗风抗震需求。

(三)客房交通体系研究

客房区的交通体系是客房区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是联系客人住宿房间与酒店其它功能的交通纽带,也是客房区内客人的相关服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客房区的交通体系主要包括竖向交通和水平交通,竖向交通由电梯及疏散楼梯构成,水平交通主要是指客房区内的走廊空间,两者的结合实现了客房区内各种活动的顺利进行。

1、客房区竖向交通

酒店客房区的竖向交通联系主要通过电梯和楼梯进行,根据不同使用人群和使用功能可分为三大类:即客人电梯、服务电梯、安全疏散楼梯。根据消防防火疏散需要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消防电梯,一般与客人电梯或服务电梯合用。

2、水平交通

酒店客房区的水平交通主要通过客房走廊来完成,客房走廊集合了客人流通、服务流通及紧急疏散等三个方面的功能,客房走廊宽度单面设有客房时要求1.5米以上,若双面均有客房则应在1.8米以上,并满足走道的净宽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米计算的要求,走廊吊顶后的高度应达到2.5米以上,以获得较好的空间效果。客房走廊是住宿客人从电梯厅到目标客房的直接通道,应提供有效的通道并能与客房的特性及室内设计与公共地区的完成面形成互补,提供服务与支持空间以满足客人的住宿需要。对于很长的走廊,应使用内部装饰技术来减少长距离行走的乏味感,可采用凹入门、灯光效果、建立扩大区域或带桌子和椅子的放松区域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走廊灯光要柔和,不带眩光并保证监控画面清晰。客房门的上方最好设计开门灯,并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两侧客房门不要正对"走廊墙边的踢脚线可适当增高,控制在0.2米左右,以减少行李车碰撞"走廊应每隔10米在墙上距地35厘米处设计不间断电源插座,供服务员工做卫生使用。

三、功能配比关系研究

(一)高级商务酒店总体面积配比关系

酒店常用两种面积数据来描述规模状况:一是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二是公共区面积和后台工作区面积。第一组数据涉及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技术指标,第二组数据涉及酒店的可经面积!盈利能力等经济指标两组数据一同影响酒店建设成本的合理性与投资人的利益。酒店市场定位确定后,设计师首先应根据地块的规划指标所确定的酒店建设规模,对酒店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规模进行估算,即针对酒店战略分析定位确定的经营目标和酒店等级标准,确定各服务项目区域的空间面积。酒店各类功能区面积的比例决定了将来酒店收入的比例,合理的面积配置能提高酒店空间的使用效率,为酒店经营者提供更高的利润;相反,如果比例配置不科学,如不考虑客源和市场,盲目扩大餐饮区面积,则可能造成未来酒店运营效果不理想,维持成本过高高,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

不管酒店类型如何,客人住宿房部分都是高星级酒店共同关注的区域,这部分的经营状况决定了酒店整体的盈利水平"事实上,浩华公司(HorwathcHTL)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联合的52009中国饭店业务统计(2008财政年度)中也显示,在参与统计的618家国内酒店(三、四、五星)中,客房部分收入最高,约占总收入的40~60%;其次是餐饮,约占30~45%;而这两大功能区收入合共约占据酒店总收入的85~90%左右"因此,如何确定客房区和公共区面积的比重是功能单元面积配比的关键环节。

对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其人口流量大,作为城市支柱产业之一的会展经济带来庞大的客源,客房部分比例可以相应增加:一般情况下,高星级酒店可按客房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70%,公共功能区占20~30%,其中餐饮区(包括餐厅和厨房)则约占总酒店面积的10~15%,其他区域(包括大堂、会议、商务中心等)占10~15%,后勤服务区(包括行政办公!员工生活!库房!设备用房)占12~18%左右.笔者走访了部分广州五星级酒店,发现他们的客房部分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在60~75%范围内浮动,基本符合上述面积配比关系,配置基本合理。

四、风格定位

现在一家酒店的好坏,星级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标准。酒店空间是硬件与软件的综合统一,五星级酒店设计最好与当地的文化相匹配,如果体现异域风格一定要到位。专用空间的色彩选择与其酒店设计风格定位相匹配。酒店的建筑外观可以与其它建筑相同,但室内风格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另外按摩房设计一定要舒适。按摩房不同于客房,它是供人短暂休息的场所,房间里灯光应以点光源为主,色彩应以暖色为主而且需要注意氛围的营造。要做成一家有特色好的五星级酒店设计项目,酒店的建筑风格与室内设计不仅要与文化主题相一致,同时也要与酒店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样式,包括服务人员的服装设计行为举止礼节礼貌等相吻合。在中国星级酒店中,大多数星级酒店都非常重视服务过程中的氛围营造。高科技技术设备是现代酒店设计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高科技不仅能体现酒店的先进性和高效性,更体现了酒店服务的现代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另外星级酒店是一个具有私密性强的高端休闲娱乐场所,星级酒店设计相较于其他场所设计有着一定的难度。因为他是一个综合型的场所,设计中要表现出星级酒店内所有的功能,最主要的是在星级酒店设计也要表现出时尚性、愉悦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中国经济和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五星级酒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不断的发展与转变中,五星级酒店装饰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五星级酒店中的装饰艺术品的设计水平却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呈现出以混乱为特点的“千城一面”的酒店装饰风格。很多酒店在装饰艺术品的选择上非常盲目,往往为了追求装饰而装饰,装饰艺术品失去了打造酒店个性特色、营造主题文化氛围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五星级酒店中的装饰艺术品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装饰公司的采购来完成的,这些艺术品完全与酒店的环境氛围、装饰风格毫无关系。艺术家介入到五星级酒店装饰艺术品设计活动,可以改变这种程式化、呆板的装饰局面。通过对装饰艺术品题材、材料、色彩、设计手法和风格以及数字化艺术手段的利用,让五星级酒店中的装饰艺术品朝着健康合理的多元性方向发展,让装饰艺术品的风格更具主题化、系统化,以达到确立品牌效应的目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艺术家从五星级酒店装修一开始就参与到装饰艺术品的策划和设计中去,以酒店对装饰艺术品个性化特色追求为基准,充分利用酒店所在地域独特的文化来进行创作,有利于五星级酒店装饰艺术品形成主题化的风格,促进我国五星级酒店中的装饰艺术品多元性发展。此外,在装饰艺术品创作和使用时,本文还尝试建议以遵循可持续发展观,提高装饰艺术品的装饰品位,引导和提升大众审美水平为原则,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成本管理控制范文第2篇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就是电力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对电力企业中的电力成本进行管理控制一定要严格参照国家财务制度方面相关条款,在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尽量缩减成本开支的范围,并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同时,电力企业要想提升财务成本管理控制的实际质量,还应该全面发动基层员工的群众性力量,通过相应的组织和引导,促使企业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控制现状

1.电力企业传统财务成本管理理念僵化陈旧。我国电力企业基本域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相对健全的管理下,机构设置较为完整,管理人员的层级构成复杂,因此对传统财务成本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调整所要付出的成本也必然较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及时的进行创新。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受到电力行业自身垄断性质的影响,其行业竞争压力普遍偏低,因此企业在长期的平稳发展中缺乏对运营风险的正确认识,在财务成本管理控制方面也缺乏相应的长期规划,导致企业经营性亏损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性管理体系,特別是在执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没有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监控,预算工作无法得到及时的贯彻落实,直接致使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偏低。其次,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基本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基本的管理工作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存在较大的风险。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成本评价机制存在缺陷。本文中所指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主要是电力企业在发电、输电、供电等环节中产生的工作成本。本世纪初,我国电力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创新后,一部分电力企业在新体制的影响下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销售情况构建了相对科学的成本评价机制,及时对企业管理中产生的财务成本进行管理和分析,并将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责任与人事管理挂钩,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保障体系。但是这一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缺陷,不仅财务评价的基本指标过于片面,评价方式也僵化单一,一般只能对事后结果进行反应,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在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下的具体运用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并不会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主要体现了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管理效益,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市场机制对领导的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工作中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基础,协调好成本管理和电量增发工作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成本管理为企业目标服务。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新发展,就成该转变原有财务成本管理方式,探索新的管理控制办法,促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效益。进而逐步实现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多元化发展。在当前社会的新经济体制下,企业开始自负盈亏,因此其财务成本的投入已经逐渐成为衡量其利润指标的重要标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当前现代企业制度下开展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益。

2.企业实施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应该进一步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在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中,相关预测、控制、考核等工作都需要承担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工作任务的人能够及时的掌握企业第一手成本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否者必然会影响财务成本管理管理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甚至受到错误市场信息的影响,导致企业高级管理层做出错误的决定,限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为企业决策提供第一手正确资料,促使高级管理层能够全面认识当前企业发展形势,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降低成本。

3.构建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责任制度是电力企业获得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应该构建相应的基层员工岗位责任制度,避免走表面形式,严肃制止滥用人情关系现象,真正将岗位责任对工作人员承包,促使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快速的提升。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企业一定要完成产供销一体化基本任务,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消耗反馈到相关电力产品和服务中,在市场克争中获得一定优势。财务成本管理控制责制度的推行,能够确保企业中的相关奖惩制度更加明晰化,为“实制实处”管理成效的实现提供保障。

三、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1.保证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实际质量。电力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进一步提升自身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就应该在日常管理实践中保证基础性工作的实际质量,为管理效果的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操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建立相应的规竞制度、并进行原始数据资料的记载、设定财务成本的基本管理指标等;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自觉按照国家和企业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制定的要求办事;成立相应的监督部门,为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2.加强高级领导层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水平较高的财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在当前经济社会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必须加强高级管理层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对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而言,其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就是通过自身会计能力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开源节流作,而这需要企业髙级领导层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公司整体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对财务管理活动的整体性工作实施合理化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逐步提升,政府对电力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次尝试性的应用了在线管理控制的思想和技术。例如,电力企业应用ERP以及FMIS等更为先进的手段,对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性的控制。充分发挥这两项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对电力财务成本进行在线控制。一旦企业成本消耗已经超出预算,那么超出预算的部分就会被在线控制系统及时的发现,并不予审批,企业就必须再次制定相应的预算报告。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构建相对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上述系统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指标实际知心情况进行查询和分析,进而增强其工作自觉性,强化财务成本管理实效。

四、结语

成本管理控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成本管理;控制

一、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煤矿企业在成本控制与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煤炭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控制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企业的成本管理。(1)煤炭生产特点使得生产成本具有不确定性。煤炭属地下开采,受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条件等影响较大。煤炭成本的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煤层赋存、开采年限、地质水文条件、开掘开采方式、工艺过程、设备配备和机械化程度等,这些因素中,水文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其他因素。地质变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成本变动幅度大,给成本管理增加了难度,加大了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2)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脱节。煤矿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高投入、低效益。煤炭行业属于资金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观念落后,思想陈旧,企业管理粗放,往往是只重视生产管理,重安全、产量,而忽视了成本管理,成本意识相对不强。特别是近几年能源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使得这种现象愈加严重,很多人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的责任,而成本管理人员又往往缺乏生产管理经验,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脱节,形成生产口只管要钱生产,管理口只管控钱的矛盾,制约了成本与生产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的配合。(3)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落后。煤矿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的管理体系,但仍停留在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上,企业在成本管理措施上仍然是事后核算多,往往在结算时才知道出现了问题,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协调少。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预测、分析和决策手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二、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根据煤矿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地降低成本,强化成本管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动态成本管理方法。也就是要加强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

(1)成本的事前控制。一是制定成本控制标准。煤炭生产作业环节多,在产品生产之前,成本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影响成本的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应企业具体情况的成本控制制度。在成本归口控制下,各职能部门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搜集大量财务、技术等资料,统计、分析、测算,多种成本方案选择,制定出相关成本标准。二是下达成本预算。成本管理部门年初根据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各项成本控制指标(包括材料定额、吨煤工资等),将指标层层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车间、班组、个人等责任体,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并逐步完善规范成本标准。三是编制标准作业成本预算。每月由成本管理部门根据下达的本单位的生产作业计划,结合定额,充分考虑现有生产条件和标准的动态调整,编制本单位的成本预算,经成本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后作为考核依据。生产单位必须当月严格按编制的作业成本预算执行,并落实到班组,核算到岗位。(2)成本的日常过程控制。首先,成本现场控制内容和方法。成本过程控制可按照成本费用项目监督检查。成本项目有可控项目和不可控项目,各责任部门主要对可控项目实施过程控制,跟踪材料、工资、租赁费、电费等可控项目。首先,物料成本跟踪控制。跟踪物料计划的合理性。成本管理中心审查编制的预算是否符合定额,深入现场调查物料定额有无问题,并结合生产技术部门审查预算是否符合生产,生产条件有变化,及时调整预算,定额有变化,重新测定。跟踪物料采购环节的规范性。其次,工资成本跟踪控制。企业按照工资政策、定员人数和月工资标准,根据经常性资金、各种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编制工资计划。根据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对部门下达工资指标,控制工资支出。财务部门配合劳资部门,跟踪各单位是否严格遵守编制定员,按有关规定支付工资奖金,不得滥发奖金、任意扩大津贴范围、增加项目和提高标准;严格执行有关工资待遇规定,防止多发现象发生;对加班加点严格控制,事先经领导批准后才能发加班加点工资,防止工资差异加大,分配不合理。最后,制造费用管理跟踪控制。对制造费用的控制,应从有效利用生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消耗水平等方面入手。主要项目租赁费、电费由机电部门、电管部门专门控制。租赁费控制。机电部门结合生产计划核实实际情况,对照预算进行审核,对大型周转材料采购验收,现场跟踪设备使用情况,分析周转材料的使用情况,是否有闲置、超负荷使用和破坏性使用现象,检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无质量问题,使用是否规范,通过检查分析,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二是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监督部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进行审计监督,独立评价,以确定制度是否落实执行,规定的措施是否贯彻、合理有效,费用支出是否真实、合理,是否符合预算,是否有不符合制度规定的行为,内部控制是否合理,目标是否实现。通过审计,确保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公允性。必要时还可以请外部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3)成本事后控制。形成成本跟踪控制报告制度。成本跟踪控制报告应由下而上逐级编制,向企业相关部门报送。每月末各生产责任单位召开成本分析会,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对比,写出成本分析,对重大的例外事项重点说明,上报成本管理中心;各职能部门每月末根据成本跟踪情况,写出成本过程跟踪管理情况分析,上报主管领导;成本管理中心结合自身过程跟踪监控,汇总分析,形成成本分析报告,上报领导;财务部门通过成本核算,将每月的产量、材耗、工资等费用及时收集,汇总编制成本快报,月末写出财务分析说明,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事前和事后成本监控能力,为企业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依据。

三、成本过程控制的保证体系

成本管理控制范文第4篇

一、海外石油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为了控制成本,目前海外石油项目管理实践中一般采用如下管理措施:比如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岗位、分工进行成本核算、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统一物资采购管理和严格控制管理费用等。从总体现状看,海外石油项目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己经基本建成,而且一般都充分考虑了东道国的法律因素和国际合作惯例。但是目前的成本管理,主要是按照加强财务核算,保障资金安全的思路进行的,对于加强战略分析、降低合同成本、加强预算管理、全面考核评价业绩等成本管理会计内容仅给予有限的关注,应该说管理控制较为粗放,控制效果不明显。

海外石油项目一般是跨国经营的庞大又复杂的工程,具有资金、技术密集的特点,管理难度大。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的勘探开发项目虽然在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仍存在不少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投议标阶段的成本意识差

由于中国石油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起步较晚,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石油企业要想进入这一领域就必须付出高昂的成本。许多企业和项目单位把中标作为唯一目标,因担心不能中标,报价偏低;因对项目所在国的成本风险调研不够深入,法律了解不够透彻,使项目投议标阶段缺乏科学组织和精心筹划,投标活动盲目性和功利性太强,似乎一旦中标就意味着一切都成功了,使项目潜在风险增加。但当他们中标履行完若干合同以后,才发现项目投入资金太大,项目开发成本高,而且很难有油气重大突破,即使有油气发现依靠开采当地原油的收入,根本无法弥补巨额的支出,使企业蒙受了经济损失。

1.2操作成本预算精度低

精确科学的成本预算是项目成本管理成功的第一个重要先决条件。由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预算的影响因素多,测算难度大,加上对项目所在国区域地质情况了解不够,收集的资料不够全面,成本调研不够深入和彻底,使机会成本增加,导致预算成本与实际发生成本的差异较大,预算成本根本无法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成本预算的精度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结束时考核兑现的力度和奖惩制度的严肃性,使项目激励机制的实施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导致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1.3风险成本的计量不到位

在海外石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类不同事件使工程的成本发生变化的风险,这其中又分为业主应承担的风险、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及双方都不承担的风险。由于海外石油项目时间跨度很长,变化的因素很多,很多项目组没有对风险进行量化,风险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项目经理按自己的个人经验拍定。

二、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预算机制

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预算和成本估算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估算是估计项目的总成本和误差范围,而成本预算是将项目的总成本分配到各项工作上。成本估算的输出结果是成本预算的基础和依据,成本预算则是将已批准的估算进行分摊。

2.1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弹性成本预算的编制

弹性预算是指企业按照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多种生产经营活动业务量水平,分别确定相应数据而编制的预算。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弹性成本预算机制,是指通过对物探、钻探、油田地面建设等子系统以及相应成本支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决定成本支出的关键因素构成及考核指标,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要素投入建立起成本投入与关键要素指标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在区域地质资源条件、勘探开发水平以及项目管理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在这样一条规律: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工作量决定实物资产运行数量和施工业务量,决定着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的总成本。因此,考虑弹性预算的具体编制时,我们首先考虑到实物资产运行数量和施工业务量等具体成本动因的多少,它们是勘探开发项目成本的驱动因素,即成本动因。

2.2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三级成本预算体系

根据弹性预算编制的要求,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预算编制格式设计遵循一般工作分解结构层次设计的思路,即由上到下,由概括到具体。具体而言,弹性成本预算表的设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的成本预算总表,分别按费用要素、成本项目编制;第二层次是作业部的预算编制表;第三层次是作业区分系统的成本预算。

三、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控制机制

预算一旦编制出来,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控制机制才能保证其得到良好的贯彻和执行。在本文设计的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体系中,设计了对成本发生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机制。

3.1挣得值法的工作原理

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动态监控的方法和技术有很多,比如工作结构分解法(WBS)技术、成本分析表法、成本累计曲线法、偏差控制法(挣得值法)等。本文在进行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时选用了偏差控制法(挣得值法)。

3.2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成本控制评价分析

根据上节的成本预算表,再结合勘探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对于整个项目投资总额的监控或施工过程中任一成本要素的监控,可以通过划出预算成本。

成本管理控制范文第5篇

价值链理论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进行产品策划、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物流以及辅助产品产出等各种作业的集合,每一种作业都反映了企业推行战略的途径。随着买方市场主体地位的确定,顾客成为控制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按作业分析的原理,从企业系统的有效输出来看,系统的输入要素是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的状况,集中体现了市场顾客需求的订单及销量预测等情况;系统的输出要素除外在的产品与服务之外,还包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的输出。市场导向型成本管理的控制模型现代营销理论揭示,企业的产品不是自己制造的,而是顾客需要的;服务不是自己提供的,而是顾客应该享受的;价格不是自己确定的,而是顾客乐意接受的;分销渠道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顾客觉得便利的;产品销售的促进不应寄希望于方式的选择,而应在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因此,建立市场导向型成本管理控制模型,要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以实际签订的订单及顾客需求预测为成本控制的起点,按照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的流向,确定各种作业的成本控制指标,运用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思想控制全流程的作业成本,从而达到控制产品成本、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目标。上述市场导向型成本管理的控制模型表明,企业的利润来源应是顾客订单成交额扣除企业各种作业成本集合的差额。其中,每一种作业均要进一步细分到可计量控制。但无论如何细分作业,成本最终要分摊到企业生产的每一种具体的物质产品,这就需要用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原理,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间接费用的分摊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每种产品、每种作业的目标成本,并依据目标成本管理原则进行成本控制,以实现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双赢。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价值链理论和现代营销思想确定的产品成本很显然应是企业的顾客认知成本。

二、实施市场导向型成本管理的手段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科学、实用的数量经济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将企业各部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编制成一张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再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建立投入产出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模型以及矩阵运算和计算机算法,综合反映和分析各部门在产品的生产与消耗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它以最终产品(在本期生产领域已经加工完毕、可满足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为经济活动目标,从企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各部门之间产品流入与输出的数量关系,以及各种综合比例,以确定企业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条件的经济数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既是物质产品的创造过程,又是生产要素的消耗过程,而且其生产经营过程具有连续性和比例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客观上存在投入与产出的数量经济关系,这是在微观经济领域中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前提条件。因此,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成本管理活动体系中的应用,只要方法与模型本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经得起检验,并与企业现有的经营与管理核算体系相匹配,同时方法的应用频率高,编表难度小,能解决实际问题,就会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企业产品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快捷实用的计算功能,结合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原理,科学合理地分配各种间接费用,使两者形成优势互补,以达到优化企业成本控制、实现过程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从应用的角度看,投入产出法和作业基础成本法都需要对资源作业产品的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并以产品实体的流转为基础,揭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过程和资源耗费情况。两者的差异在于作业基础成本法侧重于企业间接费用的合理分摊。一方面,投入产出表可从总体上综合反映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一般企业的生产结构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直接消耗系数相对不变),可利用企业成本投入产出模型在计算机上快捷地测算所有的成本控制指标。根据这种思路,运用企业作业基础成本法,构建成本投入产出模型。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