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工贸易产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负增长。2009 年全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下降了 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了 2.56%。自 2009 年 8 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单月同比增长转正以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期。表 1 给出了《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历年利用外资情况的整理数据和商务部网站提供的 2009 年 8 月以来的利用外资情况的资料。2010 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1057.35 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超过了“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的前三年的年平均增幅。
我国目前持续的实际利用 FDI 金额增长并不仅仅是危机之后的反弹回升,而是预示着世界经济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热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认为当前的 FDI 流量已出现复苏迹象,并预计 2010 年的世界 FDI流量超过 12000 亿美元,2011 年将进一步上升至 13000 亿美元至 15000 亿美元,2012 年将上升到 16000 亿美元至 20000 亿美元。
世界 FDI 流量增长和国际产业转移加速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得到好转,企业盈利状况和能力得到改善。根据 IMF 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 4.8%,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或其它发展中经济体,基本上均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正增长。微观上来看,2010 年世界上很多企业都实现了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其中一些亏损企业还扭亏为盈。(2)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制定并出台,其产业结构调整有加快趋势。2009 年 2 月奥巴马签署了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并作出了将经济刺激资金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的承诺。欧洲和日韩也各自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英国的“绿色振兴计划”、德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 创新研究计划”、韩国的“机器人强国”战略。(3)金融危机中跨国公司的受损程度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生产国际化的上升势头。2009、2010 年,虽然跨国公司拥有的海外子公司附加值有所减少,但其降低幅度低于全球经济的降低幅度。2009 年跨国公司的产值在全球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创历史新高,而且其海外雇员总数也在提高。(4)各国为吸引外商投资,出台了各项有利于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措施。2009 年,各国政府出台的外资政策中约有70%是支持放宽限制和促进外商投资的,各国之间共签署了 211 项新的投资协定。而且,投资争端解决(ISDS)机制也得到了改善,一些国家修订了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与政府间争端解决条款。总之,鉴于各种因素,我国面临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分工的模式与结构变动的结果。分工决定交换,因而对国际贸易结构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热潮,这对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来说是一次契机。尤其,本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使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不再是金额和份额的简单增加,而是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总量上的影响。
目前,随着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不再仅仅体现在最终产品和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上。中间产品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频繁,因而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过程,也是吸引 FDI 的过程。表 2 给出了根据海关统计月报的相关数据整理出的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表 2 显示,首先从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构成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较大,并且基本上逐年上升。1995 年这一比重为 57.1%,到2000 年上升至 70.6%,2009 年进一步上升至 84.1%。其次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方式构成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虽然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1995 年这一比重为 89.7%,2000 年降为81.4% ,2010 年 1-10 月 份 进 一 步 降 至71.9%,但是加工贸易在外资企业出口中所占比重,要显著高于各类性质企业的平均水平,20101-10 月份,加工贸易在外资企业出口中的比重为 71.9%,在各类企业出口中的比重为 47.0%,高出 24.9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主体,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与 FDI 额直接相关,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扩大。
结构上的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保持总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包括产业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这都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变化密不可分。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加工贸易的优势主要在于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较少。90 年代中期开始,机电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迅速发展,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加工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加工并重的格局。表 3 显示的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产业和加工贸易的优势产业的变动情况。从表 3 中可看出,纺织产业由 1995 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中的制造业第一位,降至 2000 年的第三位,再降至 2008 年的第五位,份额连续下降;而电子通信和机械设备产业的份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再看加工贸易的优势产业变动情况,机电产品虽然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排名不变,但份额增长迅速,由 1995 年的 28.24%增至 2000 年的 43.22%,再到 2008 年的 64.67%;而纺织品虽然一直占据第二位,但份额呈直线下降。由此可见,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基本同步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高级化必然引起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高级化。
对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方式为主。改革开放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方式为主,1989 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为 53.1%,首次超过来料加工的比重。后来,进料加工贸易的份额逐年增加,1995 年进料加工贸易与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比例为 2.6∶1,2007 年这一比例为 3.8∶1。表 4 给出的是我国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内需率及其增长率的变动,以及与 FDI 增长率的比较。从表 4 中可知,进料加工的出口与进口的差值远高于来料加工,其能够带动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也就是其内需率的持续提高。这必将也能够带动国内配套值的提高。因而,进料加工比重的扩大,能够带动整个加工贸易的附加值的提高,改善贸易条件。从表 4 中还可以看出,进料加工内需率增长幅度的变动,是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幅度的变动基本同步的。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动能够引起我国加工贸易方式结构的变动。
对投资主体结构的影响。
我国的加工贸易投资主体结构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动而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同时投资主体以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为主,主要是承接香港企业转送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业务。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中期,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开始转向机电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而逐渐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再后来,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加速,以及国内企业结构的各种因素,外资企业成为了加工贸易的主要微观组织。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为 84.1%,2010 年,这一比重为 83.7%。在机电产品和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上,外资企业的比重更高。这将有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我国内资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的培养。
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
加工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对贸易各方带来各种利益,而且能够推动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我们应采取有效战略,保持加工贸易的总量的持续发展,并使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
认清形势,总结历史规律。
为了认清当前的形势,我们需要对加工贸易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进行认真总结。回顾历史,每一次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增长都能够引起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而且能带动其产业结构、方式结构和主体结构的变动。目前,跨国公司有将整个价值链中更多的环节纳入转移内容中的趋势,而且越来越多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参与到了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之中,因而这给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发展、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甚至是其自身内涵的丰富化,都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我们应在认清这种关联性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转移的关系的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必然引起国内产业转移。虽然加工贸易由于运输条件、交易效率等因素的限制,还不具备直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但是可以依据现有条件,形成东中西部的产业联动,尽量扩大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基地和需求市场的范围。制定加工贸易发展战略,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的关系、加工贸易的波动性和加工贸易的替代竞争等问题。总之,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通过总结经验规律来认清环境的基础之上。
发挥优势,保持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走的是一条多层次的发展道路,也就是高端产业和低端产业相结合、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相结合。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这说明各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是由我国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必然导致的。虽然加工贸易的前后相关联和溢出效应不如一般贸易,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两者并举才能够实现外贸的健康发展,并获得动态比较优势。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得有附加值较低的外向型产业来保障国内就业。因此,不能简单地看待贸易方式结构的调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不是替代关系,现阶段保障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而且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替代竞争加剧,但是这都是由我国劳动者素质提高和法制健全所导致的,其它发展中国家能够替代中国承接的只是部分产业领域或者更加低端的领域,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国际产业转移更加需要中国这种结构的劳动群体来完成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加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仍是一种重要载体和途径。同时,我国应充分重视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确定适合我国长期发展的目标产业,使其确立该产业的国际市场主导地位,从而打破被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路径。
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要素。
我国的加工贸易应利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热潮,主动调节其内部结构。
第一,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我国应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具有更高技术水平、更大附加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放在我国来完成,并争取其将研发、营销机构转移到我国。我国应遵照最新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新能源、信息网络、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工贸易向高端产业环节升级的主攻方向。另外,应加强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出口产业,走出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同时,出台各项政策,为促进加工贸易中对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的打造良好环境,形成以模仿创新带动自主创新的模式。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国际趋势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提供着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特定行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头优势环节,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提供一定的价值量;而在价值链中不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只能占据价值链中完全竞争环节,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
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成为各国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传统意义上完全由一国生产的纯粹“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会越来越少,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会越来越大,现代广义的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实现形式,成为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加工贸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较之一般贸易更具普遍性,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许多情况下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工贸易既是发展中国家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促进出口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它们利用外资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而且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将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在最初的组装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天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渐次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梯提升。在达到最后阶梯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
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一揽子直接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须而发展中国家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由此逐步积累资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与加工贸易
高科技产业不仅具有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其他传统技术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积极影响,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我们目前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跨国投资状况难以作直接的统计和评估。但根据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潘悦:《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与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5期)。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加工贸易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对于其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长期被动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融入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正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业务,顺利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转移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的重视和鼓励。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业分布的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里,投资主体的不同产生投资产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加工贸易也在诸生产要素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着产业构成的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营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费低廉,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他们向我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贸易进入外商投资发展的新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稳步拓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达到了40%。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能够概括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在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状况。表1展示了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总额的增长状况,表2则展示了加工贸易各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比重的变化。表1
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1992年至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2
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3
中国加工贸易强势产业(%)
资料来源:表2。
表2显示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更能够反映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1995年,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比重也出现了同样的转换,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2000年,产品位次没有变化,但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产品的比重则在10%以下。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产品排序状况列表,得表3。
(二)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阶梯递升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燉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逐渐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便成为能够准确提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态的判断指标。
表4
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4显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状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50%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我国产业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进一步的考察还可以通过产品性质的一系列指标,来测度加工贸易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进而确认其在全球化产业内的升级换代状况。根据课题组对全国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见表5)(由于多数问卷问题可以复选,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项选择占样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已摆脱了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进机器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既可以采用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将技术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机器设备、雇用简单劳动力的方式,因此,仅以阶梯分布还难以准确显现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而判断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表3.7显示了课题组调研结果,样本企业中,67%的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8%的企业从事的是资本密集型生产,17%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和为25%,表明我国四分之一的加工贸易为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
归结起来,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是,54%的出口产品是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25%的企业生产属资本燉技术密集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存在着较大差距,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确实实现了产业升级,并且,这一升级进程是十分显著的。
表5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阶梯递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6
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按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市场导向进行划分,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实施浅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和实施深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后者便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中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加工贸易投资实现的。
外商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长期失衡,与整体国民经济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在纺织、电子、轻工机械和家电等行业的投资,一方面从总体上改善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并使这些部门迅速获得了国际竞争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化工、机电等资金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长状态。表7显示了80年代以来按照附加值计算和衡量的制造业内部产出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到,20年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加工贸易集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分阶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产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变化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变动状况比80年代更为剧烈。在升幅较大的产业群体中,服装业的提升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电子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显,说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提高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述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顺序,与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
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化(MVA)(1980~19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依据制造业各行业的附加值产出状况和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时期的强势产业组合(见表8),将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与表3加工贸易强势行业及表1加工贸易增长状况作对照,可以看到,强势产业中的全球化产业都是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强势产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电子和运输设备的加工贸易增速尤为明显。电气机械产业在强势产业中位居后位,但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外突出,如果机电产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作用得到发挥,则该行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亟待升级的产业结构将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综合考察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在总体趋势和动态阶段性变化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外商投资推动的加工贸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诸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迈向市场经济的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
表8
制造业强势产业的变化(1980~1999,%)
资料来源:表7。
四、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基础、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置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密集区,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运营。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亚洲“四小龙”也将中国作为其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将其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部分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环节逐步移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3~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4%,高于全部制造业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9%,同样显著高于全部制造业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此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表9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构成(亿美元)
资料来源:科技部。
从表9中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增长,出口增长速度尤为显著。在进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大致相当,但在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远远小于加工贸易,并且,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下降,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到1999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上升至88.6%,一般贸易下滑至8.8%。在加工贸易的增长中,来料加工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增长来自外资企业的进料加工。可见,加工贸易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构建了初步的规模。
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业中又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被置于次要地位,产业结构失衡。在改革开放时,恰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和东亚新兴国家因为收入的持续增长,工资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我国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迅速增长,带动了我国轻工业部门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很多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90年代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初级产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层次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约90%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
2我国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2.1研究思路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缓慢,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由于这两类产品的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说明我国贸易总量的增长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发展。
从图1中看到,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6年,两者的出口总和占总出口的85.74%,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出口,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越高。(见表1)
从表1中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分别为87.3%和71.2%,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扩大,而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
2.2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通过研究上述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在各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与各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相关性,来验证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贸易竞争指数(TC)定义为:TCij=(Xij-Mij)/(Xij+Mij)
它表示i国j部门的产品的净出口与该部门进出口总额的比,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TCij的取值范围是区间[-1,1]。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则表示i国j部门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净出口部门;反之,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则表示该部门是净进口部门,具有比较劣势。
2.3检验结果
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为解释变量,以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验证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见表2)
从上述得出的相关矩阵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不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可以说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加工贸易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按此思路我们在二者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进一步研究其量化的关系。
选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为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Y)为被解释变量,运用SPSS软件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如下:
Y=-3.614+0.04X
(-3.954)(3.806)
R[2]=0.617;F=14.483
方程式的拟合优度为R[2]=0.617,F检验值为14.483,解释变量t检验值为3.806。其检验结果都大于相应得临界值,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其经济意义说明,从1996年到2006年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会上升0.04。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中国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便捷途径。
3政策建议
3.1加大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延长国内产业链
充分利用和不断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配套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微观主体。最终带动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
3.2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产业发展
积极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还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植性政策。同时积极培养相关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3.3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发展
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而且地域辽阔,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数集中在这些地区。引导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从而使得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
3.4加强监管
加强海关、质检、港务等管理部门的协调,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遏制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活动,适当简化加工贸易进出口的相关手续,为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黄菁,杨三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41-47.
[4]刘英,谢运,吴明星.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5,(6):28-31.
[5]王洪庆.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7):39.
关键词:加工贸易; 生产业; 服务业结构升级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第5期)国际贸易(J51702)
作者简介:裴瑱(1967-),女,河南新野人,经济学博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研究;毕玉江(1974-),男,河南尉氏人,经济学博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开放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6-0011-06收稿日期:2012-04-29
一、导言及文献综述
后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面临新调整的背景之下,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为此,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但由于长期以来,依赖于加工贸易的对外发展模式,不仅使我国被锁定在国际生产链的低端。而且,长期从事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抑制了以制造业生产需求为导向的生产业的发展,阻碍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最终使得国内生产业发展乏力,制约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在我国尚未培育起生产业的竞争优势时,借助从国外进口相应的生产来弥补本国的不足,从而导致我国服务企业受到外国服务跨国公司的冲击,进一步抑制并阻碍了本土生产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生产业的加快发展对促进服务业内部的结构升级至关重要,因应成为判断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与否、发展路径是否进入持续稳定快速轨道的重要依据。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份额,而且要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至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1%,而在2009年,世界该指标的平均水平约为70%,其中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该指标的平均值约为73%和60%左右,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份额也有45%左右。因此,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作为服务业核心的生产业发展的落后程度则更为明显。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后期,作为服务业主体的生产业,其与制造业呈互动融合发展趋势,对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正确评估及判断我国生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这对当前我国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的制订,并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验证中国长期依赖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对生产业及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希望在尚未摆脱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制订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参考意义。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越加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业愈加融入到其他部门,其所内含的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一国的技术进步及生产效率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梁瑞,2010)。
格鲁伯和沃克较早对生产业在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中的重要性进行强调,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业代表着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进方向(格鲁伯 等,1993);Francois 等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服务的主导性地位会慢慢被生产者服务所取代,因此,服务经济占总经济的比重会遵循U型的发展模式;OECD(2001)对1984年~1998年间OECD国家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生产业是服务业内部变动最大的部门;Goodman等 (2002) 认为,商务服务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OECD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它的需求超过对消费者服务的需求;刘志彪(2006a)认为,发达国家近20年来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中最重要的现象是生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邓于君(2009)对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后工业化时期,发达国家生产业取代流通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内部比重最大的行业,即成为主导行业。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生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提升效应可能会越发明显,但是实际的状况却导致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中国生产业发展的状况较为担忧,并从多个角度对潜在原因进行剖析(崔玮,2011)。首先,一部分观点认为,中国体制性因素制约了我国生产业发展,如程大中(2008)认为,中国生产业发展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社会诚信、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制的约束;夏杰长等(2009)认为,我国生产业的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非国有资本进入生产业有不少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生产业的有效供给。其次,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是制约了中国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刘志彪等(2006a)认为,生产发展滞后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刘书瀚等(2011)认为,出口导向型经济是造成我国生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并指出具体原因有三:我国本土产业被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压制在加工制造环节导致了生产业的大幅萎缩,大量进口机器设备抑制了国内生产业的发展并导致生产贸易逆差不断增长,外资在我国生产业的垄断趋势阻碍了本土生产业的发展。另外,江小涓等(2004)、刘志彪(2006b)、高传胜等(2007)、原毅军等(2009)等学者均指出,生产业发展滞后,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应从发展现代生产业的高度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优化。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在总量和价格上的优势,促使加工贸易活动得到迅速发展,并使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及要素结构的变化,如果持续原有加工模式为主导的生产与贸易模式,必将制约我国生产业的发展及服务业的结构升级。这是因为:首先,低成本的生产与贸易结构将不能长期持续;其次,长期发展加工贸易使我国锁定于国际生产链的低端,而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高附加值生产环节长期被发达国家所垄断;第三,加工模式为主导的生产与贸易模式阻碍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使得国内生产业发展乏力,最终制约了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为剖析并验证加工贸易抑制我国生产业发展及阻碍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观点,在经验研究中,我们以长三角地区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这是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又同时具备规模较大的生产业以及以加工贸易模式为主的发展特征。
二、长三角生产业现状及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长三角地区生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生产业的确切内涵与所包含的具体产业部门,目前学术界仍未形成共识,统计口径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一般认为,生产业是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品和服务的中间需求业,它主要适应专业化分工深化发展的要求,面向生产活动提供服务。根据数据的可取得性,本文定义生产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尚处于初、中级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的时期,生产业主要是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而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不断上升,为服务部门提供中间投入的生产业比重也将逐步上升,从而对一国的经济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以生产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及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生产业的大力发展、生产业比重的提升将改进服务业的结构和效率水平,带动整体服务业的增长,并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增长。
表1描述了长三角地区生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表1可以看出,生产业占GDP的比重显著提高,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表12000年~2009年长三角生产业发展概况
年份GDP(亿元)Ⅰ第三产业(亿元)Ⅱ生产业(亿元)Ⅱ/Ⅰ(%) Ⅱ/GDP(%)200019361.27608.655695.97 74.8629.42200121415.118844.216667.48 75.3931.13200224143.889858.46 7293.1373.9830.212003 28532.1011320.488302.12 73.3429.10200434725.1314108.1310709.0175.9130.84200541264.0316593.2412337.0874.3529.90200648032.7619440.1714992.6677.1231.21200757266.2223752.87 16288.5968.58 28.44200866514.5428560.0722834.6579.95 34.33200972494.132478.7026108.35 80.39 36.01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图1显示了长三角地区生产业的发展结构(2000年~2009年)。从图1中可以看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业在历年中所占比重都比较大,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计算机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小,这些表明长三角地区生产业的层次较低。
图12000年~200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业内部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二)影响服务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因素
服务业本身的特性使得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产业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业的主导部门不同,服务业内部构成会持续发生变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业化阶段,生产业成为服务业的主导部门,带动服务业整体产业的发展。
从发达国家服务业结构升级的经验来看,影响服务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技术进步
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技术密集是其重要特征;并且,现代服务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融合性,能对其他产业形成引导和控制。因此,技术进步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技术进步可通过使服务生产要素构成的不断高级化,及提高服务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进而推动服务产业结构变革。文中我们采用R&D投入来代表技术进步水平。
2.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服务经济结构演进的直接源泉。因为收入和需求结构紧密相关,收入水平的变动会引起需求结构变动。文中采用人均GDP来代表收入水平。
3.专业化分工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有利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凝聚和升级,从而推动服务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以及服务经济产业体系的不断健全,从而衍生出对生产业的大量需求。另外,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关联复杂程度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服务活动独立出来,成为新的服务部门。这都有利于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文中采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来衡量地区专业化指数。
4.城市化水平
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城市规模越大,人口数量越多,对服务业的需求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促进了生产业的集中,从而使金融、保险、法律、信息等行业在城市的集聚,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文中采用城市化率代表城市化水平。
5.人力资源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人才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较高素质的人员越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就发展的越快,就会有更多的新兴产业产生或得到发展,服务业结构升级就容易实现。文中采用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代表人力资源水平。
6.加工贸易
国际贸易通过国际比较优势机制来影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同国家利用要素禀赋差异形成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在总量和价格上的优势,促使加工贸易活动得到迅速发展,并使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及要素结构的变化,如果持续原有加工模式为主导的生产与贸易模式,必将制约我国生产业的发展及服务业的结构升级。文中我们主要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额来进行研究。
三、经验研究
(一)回归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PLit=α0+α1TPit+α2ICit+α3KSit+α4CLit+α5LSit+α6FTit
其中,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与度量如下:PL:模型因变量是生产业占GDP比重,表示为PL。TP:技术进步。实证研究时使用R&D投入来作为替代变量,数据处理时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换算成实际值,然后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出定基指数序列,实证研究时以TP表示。IC:收入水平。文中采用人均GDP来代表收入水平。也是以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换算成定基指数序列,实证研究时以IC表示。KS:专业化分工。文中采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简称kspec指数)来衡量地区专业化指数,它测度的是第i个地区与其余地区平均水平的产业结构差异程度。令Vki代表第i个省份第k个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则第i个省份的k-spec指数为
speci=∑kski-s-ki|
其中,ski=vki∑kvkis-ki=∑j≠ivkj∑kvkj∑k∑j≠ivkj∑kvkj
实证研究时表示为KS。
CL:城市化水平。文中采用城市化率代表城市化水平,实证研究时表示为CL。LS:人力资源。文中采用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代表人力资源水平。换算成以2000年为基期的指数序列,实证研究时表示为LS。FT:加工贸易。文中我们以加工贸易来代表国际贸易水平。由于统计数据都是以美元表示,因此先以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数值,再以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换算得到实际值,最后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得到定基指数序列,实证研究时以FT表示。
(二)实证分析
我们选取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2000年~2009年间的数据集合建立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先使用不变系数模型对包含所有变量的方程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作为分析的基准,然后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其他回归方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减少由于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的影响,选用截面加权(cross section weights),先用相同的权数做出初步的回归权数估计,然后用估计出的权数做加权最小二乘法的估计。
回归结果如下
表2面板模型回归结果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C-13.154531.0396*-9.7841930.5758*26.6335*8.5425040.375266.095500.4404570.782265TP-0.006120.00919*0.00853*0.0092930.0011980.001509IC0.041350.04534*0.0530870.007614KS0.28211*0.30821*0.097710.10012CL0.20964**0.25057*0.0913840.043627LS0.23262*0.21570*0.0766150.054318FT-0.00283-0.0045**-0.0075*0.0039720.00220.002317KS*FT-0.00036*0.0001Adjusted R-squared0.76930.83680.78760.79120.7971注:系数估计值的下方为标准差。*,**,***分别表示在1%,5%,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表2的回归结果表明:
1.加工贸易对服务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回归结果有一定显著性。这表明,长三角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贸易结构减少了对生产业的需求,在相当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业的发展,从而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负面的。
2.人力资源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这表明,生产业高度依赖于人才和知识。而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知识上的投入会大幅增加,所以,结果也显示:收入水平对服务业结构升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确定。原因可能在于,长三角地区的生产业虽然已有大的发展,但内部结构还需优化升级,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也可能是由于目前过于重视与硬件相关的技术进步,片面理解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含义,忽视了软实力的提升,而服务业结构升级恰恰需要软实力的大力支持。
4.专业化分工水平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回归结果都显示出专业化分工水平对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结构升级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加工贸易的发展并没有通过专业化分工水平来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我们在实证估计中引入了反映专业化水平和加工贸易对生产业共同作用的交叉变量,即KS*FT。该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为负,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表明长三角地区的专业化水平与加工贸易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对生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5.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表现得较为明显。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使生产的中间投入增加,从需求及人才供给等方面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了服务业的结构升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业、加工贸易及服务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加工贸易对生产业及服务业的结构升级起到抑制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加快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构建国内自主完整产业链
由于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条过短,同时多数又是出于劳动密集型的低层次产业或产业链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在后工业化时期,不利于生产业的发展以及服务业的结构升级,所以必须加快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应采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经济措施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限制类的加工贸易企业产能转出或就地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加工制造水平与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2.加大生产业的开放力度,促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优先发展国际服务外包,重点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发展生产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大进出口报关、商品检测、物流、金融、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等领域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基础。引导加工贸易向“总部经济”方向转型升级。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机构)、营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高端产业链环节。
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生产业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它们的产出体现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服务,政府应完善适合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平台。针对企业品牌创新、产业创新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高端人才信息库,并定期、及时输送相关信息。
4.加大力度促进制造业和生产业的融合
生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分工的深化和服务外包的发展。我国制造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导致对生产业的需求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所以要通过政策措施激励制造企业的生产外包活动,推动生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程大中. 2008.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 (1):76-88.
崔玮.2011.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120-123.
邓于君. 2009.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机理及启示[J].学术研究(9):62-71.
高传胜,李善同. 2007.中国生产者服务:内容、发展与结构——基于中国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索(8):68-72.
格鲁伯,沃克.1993. 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江小涓,李辉. 2004.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 (1):4-15.
刘书瀚,贾根良,刘少军. 2011.出口导向型经济:我国生产业落后的根源与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3):138-145.
刘志彪. 2006a.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 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5):36-44.
刘志彪. 2006b.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J]. 中国经济问题(1):3-9.
梁瑞.2010.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的投资效应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5):107-111.
夏杰长,吴家淼. 2009.我国生产业的发展的差距、潜力与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35-36.
原毅军,逯笑微. 2009.服务业比重持续增加原因与产业构成变化[J].经济经纬 (1):46-49.
GOODMAN B,STEADMAN R.2002. Services: business demand rivals consumer demand in driving growth [J]. Monthly Labor Review,2002,(4):3-16.
OECD.2001.Employment in the service economy: a reassessment [R]. OECD Publishers.
(编校:育川)
Process Trade,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and Services Industry’s Structure Upgrade: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PEI Zhen, BI YuJ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Shanghai, 201620;
Opening Economy and Trade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Shanghai, 201620,China)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具有对发展制造业很关键的低成本优势,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成本都远低于发达国家。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家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形成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在低成本通道上的低成本增长路径。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很多问题。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使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增大,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贸易连年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给国内经济带来通胀的压力,而且外汇资产的收益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从低端向技术含量高的中高端的转型。但是,产业的转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由低成本生产环境决定的产业结构最大问题在于技术水平不高,而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约束变量就是技术水平。正是由于技术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高,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升级事实上陷入了一种路径依赖的困境,这种困境可以表示为:低成本要素环境决定的低成本通道一低端产业结构一缺乏技术积累一难以转型。由低成本要素和技术积累缺失这两个关键变量决定了中国的出口部门陷入路径依赖的全部过程。
二、加工贸易产业的路径依赖分析
(一)路径依赖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
路径依赖理论应用最多的领域是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用来描述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系统在遇到偶然事件冲击后,改变系统的运行机制,并按照改变后的机制不断自我强化并运行下去。这种路径的选择对系统的命运具有决定作用,即使有更优的其他体系也难以将其取代。路径依赖理论在布兰?阿瑟那里开始形成,他将路径依赖理论用于分析技术变迁的过程,认为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在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的作用下,某种技术的使用能够产生自我增强的效果,进入良性循环。诺斯最先把路径依赖的概念从自然科学引入经济学,认为,路径依赖是分析理解长期经济变迁的关键。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具有正常运行的正反馈机制,经济系统沿着其内在的机制运行下去就体现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外部冲击出现以后,则有可能改变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改变后的路径往往具有自我积累和自我强化的能力,从而出现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凭借系统自身的能力已经很难走出既定的发展路径。
从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出口导向战略或者对外开放政策对于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视为相对于原有经济系统的外部冲击。这种外部冲击在当时技术水平低、资本匮乏的条件下对于经济发展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当产业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原有的低成本扩张模式难以持续下去时,这种外部冲击与经济系统内固有的低成本环境的结合却使经济系统锁定在低水平增长路径上,难以向潜在的更优发展路径转型。
(二)锁定效应的分析
由于低成本增长路径具有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当系统锁定在低成本路径上以后,即使有更好的发展路径可以采用,也无法取代被锁定的发展路径,这就是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中国加工贸易产业陷入路径依赖锁定状态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低成本生产环境决定低成本增长路径;第二阶段,成本和市场的约束条件变化以后,整个产业无法转型从而陷入被锁定的困境。
在第一阶段,企业面临的成本和市场约束是企业考虑技术选择的主要因素。首先,企业必须根据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选择相应的技术来生产。如果劳动力价格比资本价格低,企业会选择资本投入少而劳动投入多的技术来生产,这意味着较低的技术水平。由于中国劳动力相对资本较为丰裕,且在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下其成本被严重压低,导致了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其次,企业面临的市场约束决定企业是否有动力进行技术研发,以依靠领先的技术取得竞争优势。由于生产成本低,企业无需通过先进的技术水平即可取得竞争优势,这导致出口企业没有动力在技术研发上增加投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至于通过何种经济方式达到这个目标,无论是通过低廉的要素成本还是通过技术革新所获得的价格优势,对企业来说没有分别。微观上普遍的企业行为在宏观上体现为中国出口部门技术上的进步缓慢甚至停滞,在国际竞争中中国与外国的技术差距逐渐拉大。
在第二阶段,低成本增长路径在成本提高和国外市场紧缩以后难以持续,但是企业的转型却因为技术积累的缺失而无法实现。由于加工贸易企业长期在低成本通道上运行,已经适应了低成本的经营环境,缺乏成本提升后所需的技术储备,通过技术优势来获取竞争优势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即使所有企业都能认识到技术能力在企业长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个产业也需要经历艰难的调整和转型过程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问。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加工贸易产业都将被锁定在低成本通道上,然而,由于要素成本提高和企业利润受到挤压,这种发展模式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总体上看,低成本通道导致技术进步的停滞,技术停滞又迫使企业更加依赖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是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的路径依赖的困境。
(三)突破困境的关键――技术升级
如上所述,技术水平停滞不前是加工贸易产业陷入路径依赖困境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既定的发展路径上却无法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因为,技术水平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对一个企业来说,技术能力取决于企业的技术积累,取决于企业的前期技术投入和由此获得的现有技术水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产业和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关键的紧缺要素是资本和技术,其中,技术则是更难以获得的要素。因为资本可以通过引进外国投资来解决,而技术则很难实现同样的引进,即使能够引进也无法快速的转化和吸收。因此,通过不断增加要素和资源投入获得成功的加工贸易产业的低成本增长路径是不可持续的,突破产业路径依赖困境、建立良性增长机制的关键在于由技术升级实现的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成功是建立在投入成本低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由企业较强的竞争力实现的,由此产生的竞争优势是暂时的,难以成为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而且产业发展面临的最迫切的技术升级问题在低成本发展路径下将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产业的继续发展要求突破对低成本经营环境的依赖,突破由低成本竞争环境所带来的路径依赖困境。形成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路径依赖困境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相应的研发能力,所以,为了突破这种困境就必须培养企业的研发能力,形成企业的自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