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期末成绩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本次期末考试生物一本线为83分,咱班有两名同学达一本线,分别是张侨同学和王梓隆同学;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为0.64,与期中考试0.68相比要难一些,一部分同学的成绩与期中考试相比有很大进步,进步最大的是尹雪莹同学,与期中考试相比,生物成绩提高18分,与一本线相差两分;胡馨月同学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生物成绩连续提高9分,耿建乔同学提高8分,张侨同学提高3分,于洋同学和吴悦航同学提高2分,陶达同学提高1分。
其次,本学期一轮已经复习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一部分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同学们假期可以合理规划时间,建议基础知识不牢的同学将这一部分的教材再研读一遍,熟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开学后再进行这一部分的综合复习,大家才能跟得上,学的透。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同学们是在家里通过网课学习的,这一本分内容建议大家尽量能自己将分裂过程绘画出来,这样才能熟知每一环节染色体的行为和细胞的变化特点;通过复习发现,同学们基因的表达具体过程掌握的不好,建议大家利用假期时间研读教材,熟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为高三上学期的一轮复习做好铺垫。
A
Analysis on frictional sliding process andtemperature field of friction clutch
CHEN Huiliang
1a, WU Xiugen
1b, FU Kunkun2, SHEN Mingxing2
(1. a. School of Aerospace Eng. & Mechanics; b. School of Civil Eng., Tongji Univ., Shanghai 200092, China;2.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To reflect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friction clutch in the frictional sliding process more realistically, a method using multibody dynamics software and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which are used to perform mutual aidedanalysi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load torque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s, the models of friction plate, inner drum and pneumatic tyre are built; multibody dynamics simulation of friction clutch is performed by MSC Adams to get frictional sliding time and relative rotational speed between master side and slave side; the relative rotational speed is used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thermalstructural coupling, the frictional sliding and heat are generated by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friction plate and inner drum, and the temperature filed is obtained at each time ste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ter side and slave side complete bonding engagement at 3.064 s after clutch contacts,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65.83 ℃ only. The method is practical for the analysis on frictional sliding process and temperature field of friction clutch.Key words: friction clutch; frictional sliding time; structuralthermal coupling; temperature field
な崭迦掌冢2010[KG*9〗03[KG*9〗29 修回日期:2010[KG*9〗09[KG*9〗02ぷ髡呒蚪椋 陈惠亮(1986―),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固体力学,(Email)0 引 言
摩擦式离合器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传动装置,其主要功能为实现主、从动轴在短时间内方便、高效、平稳地接合和分离.在摩擦过程中,摩擦表面间的相互滑摩会产生大量热量,使离合器温度升高,而温度过高会引起离合器性能改变,甚至导致事故发生,有必要分析离合器的滑摩过程及其温度场.
离合器热负荷的计算主要采用经验公式,利用滑摩功能简单估算出摩擦物体的温度
[1],但不够准确.目前,对于摩擦片的温度场分析主要采用有限元法,通过计算摩擦表面的热流密度
[24],考虑热传导、热交换来计算温度场.但每个时刻摩擦表面都相对运动,未接触表面和接触表面的传热和换热边界条件不一致,因此温度分布也不相同.若不考虑转动,则不能体现实际动态接触产生不一致的温度场.这种缺点可通过设定摩擦表面按实际情况运转来克服:BABU等
[5]提出考虑旋转的动态接触耦合分析温度场的方法,但只计算了二维情况,且其负载扭矩通过编程利用简单公式得出,滑摩转矩影响滑摩时间,对温度场影响很大.
本文利用动力学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相互辅助分析的方法,通过动力学分析考虑实际的负载扭矩情况,计算得到滑摩时间和主、从动端的相对转速.考虑离合器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热机耦合分析计算离合器的瞬态温度场,并考虑接触传热系数,计算出稳态温度场.1 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
摩擦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分为4个阶段
[6]:第1阶段,随着气胎的逐渐加压,气胎逐渐膨胀,消除摩擦表面的间隙;第2阶段,当间隙消除后,随着气胎压力的进一步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加,即摩擦转矩逐渐增大,但此阶段滑摩转矩不足以克服负载扭矩,从动端静止不动;第3阶段,随着气胎压力的进一步增大,摩擦力也进一步增加,当滑摩转矩大于负载转矩时,在滑摩转矩的作用下,从动端开始加速,直到主从动端角速度相等,达到稳定状态;第4阶段,从动端和主动端的角速度达到稳定,气胎压力继续增加到最大,此时滑摩转矩最大.2 动力学仿真
图 1 摩擦片和内鼓轮及气胎的模型通过试验测得负载扭矩,建立摩擦片和内鼓轮及气胎的模型(见图1),应用MSC 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中转动惯量影响扭矩,本文通过改变密度设定主、从动端的转动惯量.そ各摩擦片初始位置设定为即将与内鼓轮接触的位置,即摩擦片与内鼓轮贴合无间隙.通过压力控制其接触.从气胎逐渐加压消除间隙到刚与内鼓轮接触需要0.8 s,动力学仿真从刚接触瞬间开始分析,即从第2阶段开始分析.动摩擦因数为0.3,静摩擦因数为0.35.设以恒定的25 r/min转速模拟主动端电机的持续运转;设定摩擦片和气胎为径向移动副,并在摩擦片上设定沿径向力.设定的约束关系和运动关系见表1.け 1 设定的约束关系和运动关系气胎摩擦片内鼓轮大地气胎无径向滑动副,げ⒂芯断蛄ψ饔梦扌转副,并设定扭矩摩擦片径向滑动副,げ⒂芯断蛄ψ饔梦藿哟ィ考虑摩擦)无内鼓轮无接触(考虑摩擦)无旋转副,并设定恒定转速大地旋转副,并设定扭矩无旋转副,并设定恒定转速无じ涸嘏ぞ囟匀范滑摩时间起重要作用,本文由试验测得滑摩扭矩,输入到MSC Adams中,负载扭矩时程曲线见图2.在开始阶段由于摩擦力矩小,负载扭矩随着摩擦力矩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内鼓轮速度不变;随着摩擦力矩的增加,负载扭矩也随之增加;最后达到稳定.与上文分析一致.分析起始时刻为摩擦片与内鼓轮刚接触时的时刻,分析时长为
9.4 s.内鼓轮与气胎的角速度时程曲线见图3,在摩擦片与内鼓轮接触到3.064 s时主、从动端转速达到稳定、速度相等,即此时接合完成.图 2 负载扭矩时程曲线图 3 内鼓轮与气胎的そ撬俣仁背糖线3 温度场分析
MSC Marc采用弱耦合方式进行热机耦合分析,即先进行热传导分析,然后进行应力分析.温度影响变形,而变形不影响温度.控制方程为И[WTHX]M[WTBX]u¨+[WTHX]D[WTBX]u・+[WTHX]K[WTBX](T,t)[WTHX]u[WTBX]=[WTHX]F[WTBX][JY](1)[WTHX]c[WTBX](T)T・+KT(T)[WTHX]T[WTBX]=[WTHX]Q[WTBX]+[WTHX]Q[WTBX]F[JY](2)И式中:[WTHX]M[WTBX]为质量矩阵;[WTHX]D[WTBX]为阻尼矩阵;[WTHX]K[WTBX](T,t)为与温度、时间相关的刚度矩阵;F为外力矢量;[WTHX]u[WTBX]为节点位移矢量;[WTHX]T[WTBX]为节点温度矢量;Q为热通量向量;QF为摩擦热量;c[WTBX]为比热容矩阵;KT为热传导矩阵.
在摩擦片上施加压力边界条件模拟气胎加压,并约束摩擦片最外层节点的轴向及周向自由度,使摩擦片只能沿径向移动,设定热机耦合所需要的分析材料参数见表2,取内鼓轮为刚性传热体,并设定角速度(可由上文动力学分析得到),摩擦片用三维热机耦合全积分单元分析.当稳定接合时摩擦力不做功,不生成热量.热机耦合分析时间为5 s,室温为20 ℃,不考虑接触换热,进行瞬态热机耦合分析.け 2 分析材料参数参数摩擦片内鼓轮弹性模量/GPa3206泊松比0.20.3密度/(kg/m3)2 0007 860比热容/(J/(kg・K))1 100420热导率/(W/(m・K))155接触传热系数/(W/(m2・K))9090び捎谄胎消除间隙需0.8 s,在进行热分析时,这段时间不产生热量.之后,摩擦片温度升高较快,在滑摩结束且主、从动端角速度相同即3.864 s时,摩擦片温度局部达65.83 ℃,见图4;在
3.864~5 s内,离合器表面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热,在5 s时最高温度只有52.74 ℃.取表面3个节点分析发现,在刚接合时节点温度迅速升高;但在接合未结束时节点温度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过快,与周围温差大,热传导作用大于摩擦生热作用,温度下降;到滑摩结束时,由于不产生热量,温度依然下降,摩擦片节点温度时程曲线见图5.ね 4 3.864 s时摩擦片的温度分布云图 图 5 摩擦片节点温度な背糖线つ诠穆值奈露壬高较慢,在滑摩结束即3.864 s时,摩擦片的温度局部最高只有22.67 ℃,见图6;在3.864~5 s时,离合器表面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热,在5 s时最高温度只有21.91 ℃.取表面3个节点分析发现,在刚接合时各节点温度迅速升高,但在接合未结束时温度就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过快,与周围温差大,热传导作用大于摩擦生热作用,温度下降,到滑摩结束时由于不产生热量,温度依然下降,见图7.ね 6 3.864 s时内鼓轮の露韧 7 内鼓轮节点温度时程曲线ね 8 离合器接合过程中つΣ亮ψ龉κ背糖线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力做功时程曲线见图8,摩擦力做功转换成热量,在稳定接合后共做功
148 339.6 J.の分析离合器换热过程,将稳定接合即3.864 s时各节点的温度作为初始温度条件,分析离合器传热,分析时间为1 800 s,时间较长,可近似为稳态过程.不考虑与环境的换热,考虑摩擦片和内鼓轮的接触换热,接触传热系数见表2.1 800 s时离合器温度场分布云图见图9,可知温度梯度从内鼓轮无侧面端向有侧面端逐渐变小.图 9 1 800 s时离合器温度分布云图
摩擦片上节点温度时程曲线见图10,发现摩擦片表面温度下降非常快,这时主要为摩擦片的热传导和与内鼓轮的换热作用,在30 s内温度已下降到30 ℃以下.
(a)时程曲线(b)局部放大图 10 摩擦片上节点温度时程曲线
内鼓轮节点温度时程曲线见图11,发现在开始阶段温度下降也非常明显,在50 s后有一定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摩擦片的热交换作用大于表面节点的热传导作用;随着摩擦片表面温度的迅速下降,温度逐渐趋于稳定.(a)时程曲线(b)局部放大图 11 内鼓轮节点温度时程曲线
4 结 论
通过动力学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相互辅助分析,利用动力学软件在处理约束关系强和有限元软件在处理变形和温度场强的特点,对离合器的滑摩过程和温度场进行分析,得离合器从摩擦片和内鼓轮刚接触到稳定接合时间为3.864 s,在不考虑换热时摩擦片瞬态最高温度为65.83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参考文献:ぃ1] 张嗣伟. 石油钻机的气动摩擦离合器[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0: 3034.
[2] BALBZS C, KBROLY V, ALBERT A, et al. Fe thermal analysis of a ceramic clutch[J]. Tribology Int, 2009, 42(5): 714723.ぃ3] 徐晓科, 莫易敏, 汤春球, 等. 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副温度场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 2009(1): 7477.ぃ4] 林腾蛟, 李润方, 杨成云, 等. 湿式摩擦离合器瞬态热传导过程数值仿真[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3, 22(1): 3941.
[5] BABU A S, PRASAD N S. Coupled fiel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ailway block brakes[J]. Proc Inst Mech Engineer, Part F: J Rail & Rapid Transit, 2009, 223(4): 345352.ぃ6] 杨勇强. 矿用防爆机车湿式摩擦离合器的优化与仿真研究[D]. 西安: 西安科技大学, 2005.(编辑 于 杰)
HyperWorks在日立300 t大型矿用卡车研发中的应用
由日立重卡制造公司设计并在其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市工厂生产的大型矿用卡车,体宽9.144 m
(30英尺),能够运载重达316 t的有效负载.如何降低材料成本,达到ISO标准并获得客户满意的有效负载性能,是日立重卡制造公司的设计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技术创新; 新技术; 商业化; 过程模式; 技术获取;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越来越依赖技术活动来提升竞争能力、获取经济效益。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新技术的商业化运用,即利用新技术创造最大利益。然而,我国的许多企业在获得了技术成果后,却因为无法有效地商业化,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甚至因此退出市场,一蹶不振。
在研发投入力度不断上升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商业化能力甚至要比技术研发成果产出还要重要许多。特别是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速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今天,对企业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过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创新领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技术商业化的基本过程
技术创新始于对新技术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新技术完成了从R&D到市场营销的全部过程,就是实现了这项新技术的商业化。换句话说,商业化就是指通过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将新产品、新工艺或新的技术服务成功地推向市场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
目前,关于新技术的商业化过程,研究者们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主线是基本一致的,即将新技术商业化过程划分为技术获取、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或称工程化)和市场开发(或称产品销售)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概括了技术成长到进入市场的过程,包含了技术从萌发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其中技术获取可以看作是新技术商业化的起点,后面的三个阶段构成新技术商业化的主体进程。企业新技术商业化的成功需要在上述几个阶段中投入诸多的资源要素,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对其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进而实现商业化目标。
二、企业新技术商业化主要过程模式
如果企业对所获得的技术成果进行商业化潜力评估后,认为不值得投入商业化资金或者难度和风险较大,可以将该技术成果对外授权或者转让,以尽快获得财务回报;如果企业在新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估后,认为其价值回报较高,并以自身为核心主体推进并完成后续商业化的全过程,那么按照各阶段的实现方式不同,可以将企业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归纳为6种模式。
1.模式一:完全自主型
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指的是:企业从技术研发开始,就是通过自身努力完成技术突破,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能力推动技术商业化的后续环节,最终达到预期目标,获取商业利润。其过程模式简述如下:
自主研发新技术-自主产品开发-自主生产(工程化)-自主市场开发(销售)
采用该模式进行技术商业化,其参与主体始终是企业自身,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要素可以完全自给,等同于独立自主创新,其主要优点在于:完全掌握核心技术,独占性垄断可获得大量超额利润;在技术、生产、市场上往往都具有率先性,商业化成功后往往能够获得产品成本、质量控制方面持续的竞争优势等。但采用该模式,对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和能力要素要求都很高,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可以说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模式。虽然有着超额收益的诱惑,但除了少数大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有心无力,很难采用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
2.模式二:技术自主―后期合作型
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指的是:企业新技术成果的获取完全通过自主研发得到,但在技术商业化的一个或多个后续阶段,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最终共同实现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其过程模式简述如下:
自主研发新技术-合作产品开发-合作生产-合作市场开发
采用该模式进行技术商业化,其参与主体除了企业自身,还包括后续阶段的合作伙伴。根据参与阶段与合作方式的不同,这些合作伙伴可能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或其它企业。该模式属于自主、合作混合创新形式,其主要优点在于: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在合作过程中往往发挥主导作用,便于持续创新,一般在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中更为常见;合作各方可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增强了企业能力;合作伙伴能参与分摊成本和分散风险等。
但由于合作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技术商业化成功后的超额收益要由合作伙伴分享而不是一家独占;此外,如果合作伙伴在部分环节过于强势容易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经常采用,如将生产环节转移或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企业(如中国沿海的制造企业),双方看上去优势互补,地位平等,但技术拥有方企业往往强势主导着整个合作进程。
3.模式三:技术引进―后期自主型
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授权等方式获取新技术并消化吸收后,在技术商业化后续阶段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在性能、质量、价格等各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此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获取经济效益。其过程模式简述如下:
引进新技术-消化吸收-自主二次开发-自主生产-自主市场开发
采用该模式进行技术商业化,其参与主体主要是企业自身,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阶段可能需要技术提供方、中介机构的参与和协助。
该模式属于模仿创新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优点在于:引进的新技术,往往已经由技术提供方先期发展,甚至已经成功商业化,其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已大大降低,在消化吸收后进行二次开发的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可能更具优势,能更好地满足需求,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市场效益较为显著;此外,新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过程中快速高效的技术积累和组织学习可以提高企业的基础竞争力。但是该模式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和技术改进能力以保证成功实现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而且后续阶段的自主实现过程还要求企业具有批量生产能力和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
如果企业在上述能力方面都有不错的基础,采用该模式无疑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甚至做到在该技术产品市场上后来居上。
4.模式四:技术引进―后期合作型
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授权等方式获取新技术,然后在技术商业化的一个或多个后续阶段,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最终共同完成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生并获得经济效益。其过程模式简述如下:
引进新技术-合作产品开发-合作生产-合作销售
采用该模式进行技术商业化,其参与主体在技术引进阶段包括企业自身、技术提供方及中介机构等,在后续阶段主要是企业自身和合作伙伴(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或其它企业)。
该模式属于模仿、合作混合创新形式,其主要优点在于:引进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都已大大降低,而商业化后续环节中的合作各方可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合作伙伴还能分摊成本及分散风险等,所以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要求不高,商业化实现难度较低,对于基础条件,尤其是技术条件先天不足的企业比较适合。但是该模式对企业的技术提升值不大,使得企业难以跟进该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进程,无法获得更长期的经济收益;此外,该模式要求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环节上至少要有一个自身处于强势地位,否则容易在合作过程中丧失主导权,导致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5.模式五:技术合作―后期自主型
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指的是:企业在新技术研发上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但在取得技术成果后,完全依靠自身能力推动技术商业化的后续环节,最终达到预期目标,获取商业利润。其过程模式简述如下:
合作研发新技术-自主产品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
采用该模式进行技术商业化,其参与主体在技术研发阶段包括企业自身和合作伙伴(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或其它企业),在后续阶段主要是企业自身。
该模式属于合作、自主混合创新形式,其主要优点在于:合作研发能够大大降低独立自主研发需要面对的高投入、高风险,一般还能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但由于企业不完全独立掌握核心技术,如果新技术成果商业化价值可观,合作伙伴一般会要求介入后续进程,分享新技术带来的超额收益;即使退出后续进程,合作伙伴一般也会要求较高的补偿费用,并很难保证以后企业在该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因此,在实际的企业技术商业化活动中,该类模式并不多见。
6.模式六:技术合作―后期合作型
这种技术商业化模式指的是:企业在新技术研发上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获得技术成果后,在技术商业化的一个或多个后续阶段,再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最终共同完成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其过程模式简述如下:
合作研发新技术-合作产品开发-合作生产-合作销售
采用该模式进行技术商业化,其参与主体在技术研发时期是企业自身和研发合作伙伴,在后续阶段包括企业自身和可能的合作伙伴。根据参与阶段与合作方式的不同,这些合作伙伴也可能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或其它企业。该模式属于合作创新形式,其主要优点在于:企业掌握部分核心技术,在合作过程中占据一定的技术优势,便于跟进持续创新和发挥主导作用,这在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中尤为关键;此外,商业化各阶段都可能有合作伙伴的介入,各方可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并能分摊成本、分散风险,降低了企业自身风险和资源配置要求,易于共同推进新技术商业化进程。但由于企业不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很难独立主导后续阶段,可能威胁企业以后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而且,各个阶段都可能有合作伙伴介入,技术商业化成功后的超额收益也要由企业与合作伙伴多家分享,容易带来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合作链条容易断裂。
上述6种模式的对比分析,可由表归纳如下:
三、结束语
前文归纳了企业新技术商业化的6种主要过程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创新形式、主要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新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估,来选择切合自身的新技术商业化模式。影响新技术商业化过程的因素还有很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政府作用、中介机构影响、合作伙伴选择等细节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吉.新技术的商业化评估.石油科技论坛,2008,(5):71-75
关键词 寒潮天气 环流特征
中图分类号:P425.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寒潮是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在天气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冰冻、大风、降雨(雪)等。强的寒潮天气几乎可席卷全国,对人们的各种活动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它是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漠河县位于中国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份。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124°20′,北纬52°10′~53°33′。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漠河成为我国遭遇寒潮最早、次数最多的区域,因此,准确分析预报漠河寒潮天气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2 寒潮形成、路径、过程分析
冷空气的源地是指冷空气开始形成和积聚的地区。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有3个源地。中央气象台统计,来自这三个源地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有95%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º~90ºE,43º~65ºN),并在那里积聚加强,我们称该地区为“关键区”。冷空气经关键区南下入侵我国有三条路径,可分为西北、东、西3条路径侵入和影响我国。此次寒潮过程就是高空低涡伴随较强冷空气在12月22日汇聚在“关键区”,并向东移动,属于东路寒潮。黑龙江省气象台12月21日11时00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48小时内大兴安岭北部等地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个人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经过2d的酝酿高空低涡东移到我地,23日中午系统云系浸入,在23日20时开始降雪,风力加大,24日20时降雪停止。之后气温明显下降,25日最低温度降至-41.5℃,26日气温继续下降。27日冷空气主体移出,西南暖湿气流北上,气温上升,寒潮天气过程结束。24~26日最低温度分别是:-31.1℃、-41.5℃、-41.6℃,降温幅度达10℃以上。这次强冷空气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从气象要素变化来看,达到寒潮标准,是我县今冬出现的第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3 酝酿阶段的形势分析
寒潮天气形势每次都各不相同。一般来看,寒潮爆发首先需有冷空气的积聚,即酝酿阶段。冬季,南北空气交换少,有利于冷空气的积聚,同时也是能量的积聚过程,为冷空气向南爆发作准备。
22日贝加尔湖下方蒙古国境内有一强大高压存在,高压中心值为1055hpa,这一阻塞高压使高空冷涡无法南下,只能由关键区经贝加尔湖向我地移动。23日20时,在低槽称至我地时,冷平流对地面天气系统产生影响,围绕整个大兴安岭山脉形成一个较强地面低压,在地面低压中心有一南北走向的冷锋,该冷锋强度较弱,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大兴安岭北部处于冷锋之后,这也是我地降雪小的主要原因。
从天气学原理得知,地面冷锋应处于高空槽之前,此时地面冷锋过境之后会有大风和降温天气,至于降温强度或能否出现寒潮,与冷平流强度有重要关系。23日20时后高空冷槽与地面低压系统浸入我地,经过两天的酝酿,必将给我地带来降雪、强降温的寒潮天气。
4 爆发阶段形势分析
大量冷空气积聚后向南爆发,即爆发阶段。寒潮从酝酿到爆发,常常和北半球长波系统调整是一致的,是属于大型天气过程。实际天气分析表明,这次寒潮开始时是由小槽小脊东移逐渐发展而成的,是一次高空槽发展加深成大槽的过程,槽后的偏北气流不仅为冷空气南下提供了合适的环流条件,而且随着槽的不断发展加深,气旋涡度不断加大,冷空气能够保持一定的厚度和强度,使寒潮天气得以维持。24日寒潮爆发后,在空中有较强的长波槽脊的配合,即我地在大槽之中,西部存在大脊(图5)。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大脊也是由弱脊发展起来的,形成大脊后切断了正常的西风环流,东北亚气压场演变成一个西高东低的形式,而这一大槽大脊建立以后是一个稳定少动的长波系统,使我地受冷低涡影响,出现了降雪、持续强降温天气。
第一阶段,24日降雪天气。受地面低压、高空槽和高空切变影响,24日08时后出现了小雪,高空槽横扫我地,随着蒙古高压迅速东移,系统云消退,降雪持续到20时结束。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即使冷空气较强,若有云覆盖或伴有降雪、大风等,温度也不会降至很低。因此,在寒潮出现初期是不会有明显的强降温或有升温,24日最低温度为-31.1℃,与前日相比上升了7℃。漠河风速变化和季节有关,冬季的漠河风力较小,从这次寒潮过程风场分析,等高线与等压线不是很密集的,高空850hPa最大风速为12m/s,风向由西南转为西北,风速略有加大,但实际地面最大风速为3.5~7.0m/s,没有出现≥5级以上偏大风。所以,冬季漠河一般不会出现伴有大风的寒潮天气。
【关键词】:施工管理 分析创新 观念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1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创新是时展的要求。纵观历史,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刨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走“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也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国内建筑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创新是建筑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等,常常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与公平;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
1.4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管理科学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管理科学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将管理科学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2.1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增强投标、合同的风险意识,增加施工过程的资金管理力度(避免劳动纠纷)。
2.2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
2.3体制创新
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措施如下:(1)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工程管理的边界责任。(2)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企业管理产来承担法人责任。
2.4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机制创新就是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
2.5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