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生态文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条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恰好蕴含着保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如今,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已经成为我省最大的优势。一是森林覆盖率达39.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倍,有力地提升了生态环境的品相。在黔东南的一些地方,森林覆盖率超过了60%。目前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以上的面积,已经占到全省面积的78%。二是我省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类型最完备的地区之一,自然景观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为一体,孕育了众多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旅游品牌。三是高原地势和山地地貌,形成了独特的优越气候,特别是在炎炎夏日里,贵州成为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其中贵阳市7月份多年平均气温只有27℃,被评为“中国避暑之都”。四是由于气候、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加之农村面源污染小,有利于我省开发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及绿色食品。五是拥有丰富的能源。水火互济的煤电优势使以煤炭和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工业迅猛发展,成为全省第一经济支柱产业,也使我省成为“西电东送”不可或缺的重点省份;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分布集中,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矿产有28种,其中铝、磷、锰、锑、金以及重晶石等资源优势尤为突出,铝、磷工业等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三线”军工企业和名酒名烟名茶名药等宝贵资源。五是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浓郁的民族风情及蕴藏着古朴淳厚、绚丽多姿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得贵州可以成为民族文化的最大博物馆。六是拥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名胜区、保护区和名城、名镇。全省目前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际性生态博物馆、5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古城、4个历史文化名镇、18000个民族村寨等,为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态建设成绩显著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奋斗,我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通过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两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七大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保持每年增长1个多百分点,现已接近40%。其中2000年至2006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累计投资70亿元、完成退耕还林1669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因此提高近6个百分点。黔东南通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全州森林面积达到285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78%,丹寨、榕江、黎平、剑河等县还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探索治理石漠化模式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石漠化严重的黔西南州已探索出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高海拔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三大生物治理石漠化模式。这些成功经验,为我省推进石漠化治理并在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进行试验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五年来,全省新建竹林基地、速生丰产纸浆林基地、坑木林基地近300万亩,新建和改造野生山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基地100万亩,黄檗、厚朴等木本中药材基地34万亩,苗木基地1.2万亩,花卉种植面积达12.6万亩。生态畜牧养殖基地、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以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
的发展理念统领生态保护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贵州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也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进一步提高对保住生态优势重要意义的认识。我省既是自然文化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资源脆弱区,生态保护难度很大;保护好生态,就保住了贵州发展的根基,就保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源泉。面对日益加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必须保护好我们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我们必须立足省情实际,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坚持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贵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力争到2020年全面构建生态省建设的基本体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下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青山绿水是我省最宝贵的生态优势,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必须切实巩固和提高这一优势,必须坚持把保住青山绿水作为立省之本。只有保住了青山绿水,才能保住未来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定地树立保护青山绿水是政绩、业绩、功绩,保住了青山绿水就是立言、立功、立德的理念,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百姓”的指示,坚定不移地走保护青山绿水、发展富民强省产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保住青山绿水中加快贵州发展,充分利用青山绿水造福人民,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切地感受到青山绿水的好处,亲身感触到青山绿水的妙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 措施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及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概括的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农村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农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二、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一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以粮为纲”的传统格局,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农村仍然存在。二是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现在的农村人多地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造成了农村土地对农民实际承载量严重不足。
2、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缺失。虽然我国已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很不完善,有不少条文和规定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基层政府把工作重点都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注较少。
3、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以破坏环境、消耗资源来换取粮食产量的做法仍然存在,农民对资源的依赖性, 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超载放牧极其严重。二是农民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薄膜,导致很多有害的化学成分残留在土地中而破坏土质,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差,影响农民增收,破坏生态环境。三是农村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加上城市的垃圾也源源不断地送往设在城镇郊区的垃圾处理场,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严重恶化。四是污染大、能耗大的企业向广大农村地区聚集,使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农民自己是否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比较落后。首先,基层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办农业知识补习班,让农技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和技术指导。其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遏制封建迷信沉渣、黄、赌、毒现象和农村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畸形消费。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最后,搞好环保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乡村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环境。
2、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要鼓励农民积极探索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方法,努力达到投资少、效果佳的目的;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节约资源,收集利用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物业管理站或管理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进行政府财政补贴等,用经济手段激励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生态化。
3、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生态兴则文明兴。
三、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社会。
四、发展为要,环境优先。
五、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六、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七、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抓生态就是抓发展。
八、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西昌生态城市。
九、携手打造生态市,共建和谐新家园。
十、手拉手创建生态市,心连心关爱新家园。
十一、生态经济立市,绿色产业富民。
十二、保护生态手牵手,生态文明心连心。
十三、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十四、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十五、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
十六、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
十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
十八、保护环境是责任,建设生态是美德。
十九、山水相连你我他,生态市建设靠大家 。
二十、打造优美环境,共享碧水蓝天。
二十一、美化生态家园,家庭生活美满。
二十二、优化人居环境,共建绿色社区。
二十三、家家生态好风光,人人幸福保安康。
二十四、优化生态园林路,幸福走进千万户。
二十五、保护生态功在千秋,美化环境造福后代。
二十六、绿化美化生态化,人美景美家乡美。
二十七、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关键词:绿色发展 生态屏障行动 幸福美好新甘肃 生态文明
一、甘肃的生态环境状况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汇部,位居黄河、长江上游,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源头,是我国唯一具有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省份,也是西部地区一个生态功能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多样、生态地位极端重要的生态枢纽区域。甘肃地域狭长,分为陇中黄土高原区、河西地区、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区四大生态类型区。陇中黄土高原占全省75%以上的人口、70%以上的耕地,但耕地主要为坡耕地(占90%以上);河西地区降雨减少,生态退化,严重缺水,土壤沙化;甘南草原超载放牧,草原退化严重;陇南山区人口密度大,开发过度,交通不便,泥石土流严重。“风吹草地见牛羊”、“蓝天碧水”、“风调雨顺”已成为人们的期盼和祝福。多样的生态类型,恶劣的立地条件,使甘肃成为多灾多难的省份,频发的沙尘暴、持续干旱和地震、泥石流、暴雨足以说明其严重性。
二、甘肃建设生态文明省的原则
1.尊重自然,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省建设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共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各方利益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省建设的根本要求。
2.因地制宜,保护资源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省,核心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果说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就是“竭泽而渔”。忽视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
3.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省建设应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形成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耗能少、可持续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浅谈甘肃生态文明省的建设方法
面对“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甘肃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但在西北甚至全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迫切性,而且在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基础地位。如何从更大空间的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也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义不容辞的重任。笔者认为建设甘肃生态文明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1.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省和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的关系,找准建设结合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省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省和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前提。衡量科学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要看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显著标志就是要看生态文明水平是否提高。总之,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2.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握好建设对接点。
建设生态文明省,核心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省建设应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同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
3.必须充分研究和认识甘肃省情,找准建设着力点。
甘肃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但在西北甚至全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迫切性,而且在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基础地位。因而生态文明省建设是一项事关甘肃长远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也关系到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实现。甘肃的生态建设应立足省情,按照不同区域生态功能的不同定位,因地制宜,适地适环境,对症下药,构建荒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甘南高原水源涵养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陇东南森林生态功能区“五大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4.必须抓好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找准建设项目抓点。
(1)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项目大工程
应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发展理念,大手笔、超常规加大和继续实施行之有效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草原禁牧与轮作、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生态建设成果,落实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集体林权改制等各项措施,解决好农民当前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
(2)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特色生态产业包括一、二、三产业,但主要是农林畜鱼产品的开发和加工、以文化和旅游为主的服务业。甘肃地理类型多样,农业物产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农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开发的潜力巨大。应倡导和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生态产业致富工程、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草原治理保护群众参与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农村能源改造工程、绿洲高效农业工程、沙产业工程、绿色煤炭基地建设、风电光电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工程。
(3)加快推进以改善生态和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以“富民”为先,加快推进以改善生态和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难题。要积极调整产业和投入结构,确立富民为先和富民强省有机结合的战略目标,大企业经济和促进地方经济、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并举,将富民产业放到产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发展有基础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服务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组织农村劳务输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要将循环经济作为甘肃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形成较为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推进机制,使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得到全面实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机组合并形成规模,建立起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得到完善,静脉产业形成较大规模,真正成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必须切实抓好环境保护,把好建设入口点。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省和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的主阵地和最主要措施。如何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关系着甘肃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着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实现。
(1)充分发挥好环境保护在产业发展中的“调节阀”、“控制闸”作用。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牢固树立环保优先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以把好环境准入关优化和服务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协调推进。
(2)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为民谋利的责任,增强为民办事的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
(3)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有序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矿产资源富集,是我省实现跨越发展的优势之一。也正是相对富集的矿产资源这一优势,甘肃经济重工业结构,使得我省企业长久以来“两高一资”特征十分突出。虽然短期内这种结构难以改变,但发展方式却可以改变。因此,甘肃发展既要利用资源又要节约资源,未来的资源开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开发,而是一种依靠先进技术将资源“吃干榨尽”的开发,一种上下游互相衔接、循环利用将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开发。
四、结语
总之,面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异性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等种种不利困素,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努力寻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最终创造一个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社会和谐、幸福美好的新甘肃。
参考文献
[1]卢艳丽 丁四保 王荣成 王昱 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7),P68-P73。
[2]周生贤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环境经济,2012,(10),P10-P12。
[3]闫春香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商情,2013,(18)。
[4]张国洲 张金海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P43―P46。
文明建设,实现“林中之城”、“水中之城”的目标。
【关键词】西安,生态,生态文明,美丽西安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2年5月,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响亮提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在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的基础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从而构成“三强一富一美”的打造西部强省的有机整体。11月8日,党的十胜利召开,十报告以前所未有的高姿态赋予全党神圣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部署掷地有声,为“生态美”的陕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随之,陕西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又发出了建设美丽陕西的庄严誓词,陕西所属各市、县、区以及相关部门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西安,更是以负责任的态度拉开了
以“文创之都,水韵林城,美丽西安”为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设的序幕。
根据规划,西安将于2015年形成以“一屏三轴五环十块百廊千点”
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2017年全面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美丽景象。不仅如此,2013年开年之初,西安市召开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出台了酝酿已久的《“八水润西安”规划》,全面启动建设“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宜居都市。可见,未来的西安城将是一座美丽的林城、水城、生态城。
一、西安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西安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1.国家级生态区、县建设取得新成就。浐灞生态区从2004年提出规划到2007年初具规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世界瞩目的欧亚经济论坛、国际顶级体育赛事F1摩托艇,以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和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并且成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所在地。2010年,浐灞生态区被国家环保部评定为国家级生态区,实现了华丽转身。曲江新区继2007年8月成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后,2010年2月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0年10月被国家环保部评定为国家级生态区。周至县2001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大力投资生态产业,经过近7年努力,2008年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2.四城联创工作取得新进展。西安市2003年着手启动四城联创,经过努力,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2年6月底又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3.各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2010年底,西安市已创建国家级生态镇9个、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区2个、生态镇4个、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40个、生态村87个。4.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展现新布局。秦岭北麓自然生态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既繁荣了旅游业、推动了现代农业,又维护了自然生态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5.日常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推出新举措。近些年,西安市相继推出了拆除燃煤锅炉、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偿使用购物袋等措施,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方面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增加。
当然,西安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垃圾的循环使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还不高,生产企业投入使用的环保设施还不多,区域部分河流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难度不断加大,奢侈消费、过度消费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等等。
二、建设美丽西安的路径选择
西安要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建设美丽西安,就必须贯彻落实十精神,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高品质发展为追求,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意识。要使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大众化,普及化,通过学校课程教育、企事业单位培训教育、社区居民宣讲教育及舆论媒体的宣传教育等方式,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让包括普通市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公务员等在内的全体公民都真正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可以通过向公众派发绿色手册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其内容既要明白易懂,更应贴近、服务于百姓生活。比如分类上,就可包括绿色消费(饮食安全、膳食保健、科学用药、绿色住宅、绿色产品等)、绿色行动(绿色出行、保护水体、保护大气、保护资源、变废为宝、绿色殡葬、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等)、绿色法制(管理体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公民须知等)、绿色指南(绿色网址、投诉热线、服务指南)、绿色知识(世界重大公害事件、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等等内容。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绿色学校,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现在国家已经先后建立了四批41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西安还无一例。国家级绿色学校西安目前有三所,包括西安市第八中学、西安高级中学、西安市第一保育院,所以,这方面需要加大建设的力度。总之,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真正使每一个市民都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污染防治。十报告提出,“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西安在遵循这些制度的同时,也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文明的需要,制定针对地方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的保护生态的法规和制度,规范和引导全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继续推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发展生态产业,完善市场体系。遵循“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要求,发挥西安本身具有的地方优势,科学规划、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业等,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包括实体的和网络的二手货交易市场,建立遍布城乡的二手货交易中心,做到物尽其用、物超所值。
四是继续推进示范、试点,探索生态发展之路。按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以及生态村建设,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康居示范工程以及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五是发挥人才优势,研发清洁、高效、低成本新型材料和能源。发挥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人才济济的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研发清洁、高效、低成本新型材料和能源,为从根本上实现西安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撑。而且,要借鉴国外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经验,保证生态环境的质量,每年的相关投入要占到国家GDP总值的百分之三。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中央财政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只有GDP的千分之三,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数值总计不会超过百分之一点五。这就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尝试引进民众资本和非相关企业的闲置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