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铲雪的作文

铲雪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铲雪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铲雪的作文

铲雪的作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 产学研合作 融合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信息技术的覆盖与辐射,文化产业的发展越过单一的产业边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并相互融合渗透;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文化经济。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基于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相融合的理念,提升和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开放、共赢、互补、高效的新型合作模式,提高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从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功用的视角谈加强校企融合的必要性

1.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特征。我国的文化产业,就其产品性质而言,可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它包括利用个人的创意、技术、才能等创造出知识产权并运用到商业,创造出经济附加值和就业机会的所有产业活动。从行业门类上,把娱乐业、广播电视、音像、网络及信息服务、新闻出版、旅游等看成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整个工业与建筑艺术、艺术博物馆、图书馆等看成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咨询业等看成文化产业的边疆。

纵观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许多新的文化产业模式建立,新的产业链、新的业态出现,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精、能策划、会经营管理、掌握高科技、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创新性文化产业人才。

2.高等学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而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摇篮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理论库、产品库”,拥有着其他社会单位所不具备的文化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引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3.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互补性。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具有互补性,文化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从高校的合作中得到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研究文化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向,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对于高等学校来说,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高等学校通过与文化企业合作,从中获悉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信息,从而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促进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4.在应对金融危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具有现实意义。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对于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高校和文化产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由学生到职业者转变,以及为文化产业学生就业做好铺垫,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实举措,也是文化产业应对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对策之一。

二、制约文化产业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主要因素

1.产学研各方目标不一致,导致结合的动力不足。高等学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质量;文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盈利,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产学研合作给他们发展带来的切实利益。因此,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便成了校企合作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往往忽视其经济效益,并且对文化产业这样的新业态缺乏市场基础,与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滞后;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处于市场的前沿,没能借助与挖掘高等学校的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产业创新领域缺乏源动力。

2.缺乏政府对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支撑。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相互分割的体系,使有限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与高文化、高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需要政府给予的产学研合作规划和措施的支撑,以促进企业创新及内涵提升。

3.产学研合作法律环境和机制不完善。产学研合作涉及合作各方的利益,需要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协调,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我国目前有关产学研各方利益处理和安排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以至于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违规行为时,难以实施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各方诚信合作机制等还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由于合作各方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偏差等,导致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要不相吻合,甚至产生歧异矛盾,带来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学研的进一步深入。

4.学科建设与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缺乏理性规划。伴随着文化产业热潮的兴起,我国高等学校中新增文化产业类专业或方向,且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提高。然而高等学校中文化产业学科归属不明确,在学科建设上尚缺乏理性规划。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就要求该专业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如果仅仅在本专科阶段培养上述“复合型”人才,势必会造成学生学得太宽泛,而难以学得专、精、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当下,有必要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厘清以下的思路:一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的文化产业人才有哪些?二是这类人才,涉及哪些文化产业内的具体行业?这类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水平、学科背景、能力素养是什么?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应如何设置?三是怎样搭建培养文化产业方面人才架构、设置层次水平?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确定?

三、基于融合理念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战略

1.发挥政府主导功能,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到:“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由此可见,《规划纲要》对促进产学研结合在政策层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整体竞争力主要包含文化影响力、科技创造力、产业生产力和资源禀赋转化力等,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教育的内在结构具有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特殊性,因此,政府通过相应政策的引导,发挥本区域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文化企业及相关人才投身于这个区域,引领高等学校与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对文化创作、创意、文化经营、文化经纪人等高级人才的引进,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人才保障,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2.建立高校的文化产业园,提供文化产业产学研互动平台。政府支持并鼓励高等学校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或研究中心),作为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最佳场所。文化产业园依托学校良好的人文、教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特色学科以及优秀的人才高地优势,吸引知名文化企业,将研究开发、创意、设计等机构投放在园区内。其功能是孵化文化创业企业,培育文化企业家,吸引和凝聚文化产业人才,建立高校相关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基地,提供文化产业产学研互动平台。并且把园区作为跟踪国际先进文化产业水平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与文化产业连接,共同形成系统的创新体系,培育文化产业创新人才。

3.发挥高校在江苏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中的源头作用。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教育重在培养能够把文化、文艺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以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质为根基的特殊人才。高等学校是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源头,也是产学研的主体。高等学校建立跨学科和多学科整合的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群,开创文化产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格局,积极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高等学校的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应聘请、吸纳文化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成为顾问或成立顾问委员会,听取并捕捉来自文化产业前沿的最新信息,使学科发展兼具前瞻性。

4.强化文化企业的主体意识,注重人才培养与储备。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人力资本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本,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文化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可获得高校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可以优先获得所需人才,降低人力资源选择和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可在校企合作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人脉和培育潜在市场。同时,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特别是紧缺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实行“智力资源资本化”,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营销、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铲雪的作文范文第2篇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而且还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体系。如美国是由企业委托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教育、双方共建研发中心等;德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即所谓“双元制教育”,是强调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间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产学研合作也都形成了各自特色,同时也制定了各类政策加以鼓励和保障。

我国成功入世以后,高新技术产业要直接参与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我国拥有自己独立研究机构的企业还不足四分之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需要更多地依靠外部新技术和创新型人才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技术供给方面:由于体制原因,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的价值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所获奖励级别等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单纯追求学术价值而与实际脱节。这使不少成果鉴定之后就束之高阁。

技术需求方面:一方面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与科研方技术落差过大,往往为了引进而引进,不注重企业技术开发人员的培养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把握不够,许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往往被许多企业加以否定或者因惧怕市场风险而不敢投资。

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方面:我国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机构不健全、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一些机构缺乏清晰的业务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专业化水平低,无法满足客户的综合要求。

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高校通过政策创造合作环境。高等学校必须对现有的考核与奖励制度进行改革,提高和确认产学研合作奖及高科技新产品奖的地位。在职称评定、晋级、住房分配等方面应充分考虑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科技人员和科技企业经营者,并给予与教学一线人员同等待遇,甚至给予适当的倾斜。

政府通过科研项目来推动。――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及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下达一些纵向科研课题,充分考虑其应用前景与产学研结合的因素。搞好对已认定转化项目的跟踪服务,研究和预测发展趋势,对实施转化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要本着“密切联系、高层会商、互惠合作”的原则,建起产学研合作的系统工程。

构建技术市场提高中介服务质量。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原则,建立起有利于各类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对于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好的科技成果要优先促其转化。

铲雪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1.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1.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1.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1.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国家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2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2.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2.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3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3.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3.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3.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3.5借助“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

/,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2008-01-14.

铲雪的作文范文第4篇

古往今来,描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但惟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成为小仲马最后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小说,《茶花女》先后被编成话剧、歌剧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毫无疑问,《茶花女》是部爱情小说,它从生活中来,但经过了作者的提炼,所以比生活来得更高。

《茶花女》真实逼真地写了主人公玛格丽特被侮辱、被损害的一生。玛格丽特原来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农家姑娘,后来被迫沦落为妓。他容貌漂亮、聪慧绝顶、温柔多情,倾倒了巴黎众多的贵族富豪,整日受到他们的包围。玛格丽特经常是同时应付三四个情人,过着极为奢华和的生活。但是这种卖笑生涯,使玛格丽特万分痛苦,因为她的灵魂是纯洁的,他无法忍受每天和她见面的人对她的侮辱。就在这时,玛格丽特偶然结实了正直、纯真的阿尔芒·迪瓦尔。阿尔芒赤诚的爱,激发起她对爱情的向往,于是他们双双坠入爱河。

在作者笔下,男女主人公都拥有真挚的爱情,一个甘于牺牲自己向往的豪华生活,处处替情人着想,不愿多花情人一分钱,也不愿情人为自己去借债,甚至在面对自己的幸福时,仍在为情人的前途着想,为情人妹妹的婚事考虑,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而另一个则一见钟情,听不进任何人的劝阻,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又暗中将母亲给他的遗产赠送给情人,此外,他强烈的嫉妒心也是他的爱情的深切表现,直至情人死后埋入地下,他依然没法将她挖掘出来,见上一面。可见他的爱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这时,阿尔芒的父亲却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正人君子”。认为他的儿子同一个相爱会毁了阿尔芒的“前程”和阿尔芒妹妹的“门当户对”的婚事,于是使用各种手段阻饶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结合,阿尔芒的父亲显然不是什么庸碌无能之辈,这从他谋得了C城总税务长的职务就可以看出。他比儿子老练得多,在严词开导儿子未成功之后,他改变了策略。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单独跟玛格丽特交谈晓之以利害。是玛格丽特无法坚持己见,而为阿尔芒表现出了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忍痛含泪地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的父亲是虚伪道德的化身,是他一手造成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茶花女》通过玛格丽特悲惨的一生,充分暴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残忍和道德沦丧。《茶花女》中所描写的巴黎上流社会,是对统治阶级糜烂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靠巧取豪夺而发财至富的贵族资产阶级整日沉溺于吃喝赌。用钱收买玛格丽特做他们的“女儿”、“相好”、“情人”。在这种裸的金钱交易中,毫无爱情可言,有的只是对女性的玩弄和对女性尊严的践踏。玛格丽特曾对阿尔芒愤愤地说:“你爱我是为了我,而别人爱我从来都只是为了他们自己。”“我们不在属于自己,我们不在是人,而是物。他们要做场面时,我们所处的是第一位,但说到尊严,我们就要处在末位了。”玛格丽特在丑恶的社会环境中,无力自拔,肉体遭到蹂躏,灵魂受到摧残,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思想的死东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玛格丽特过寻欢作乐的生活是不打算治好她的肺病,以便快些舍弃人生。

小说作者小仲马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了玛格丽特这个风尘女子的纯洁爱情和高尚情操。

铲雪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1.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1.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1.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着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1.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着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国家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2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

2.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着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2.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转贴于

3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3.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3.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3.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3.5借助“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

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

hbstd.gov.cn/,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sipo.gov.cn/,2008-01-14.

相关期刊更多

园艺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