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银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银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银行范文第1篇

“新网银行来了。”2016年12月27日,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其个人微博中写道。历经6个月的筹备,这家继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后的全国第三家互联网民营银行终于在2016年12月28日正式获得四川银监局批准的开业通知。随后不到一周,苏宁和美团也相继获批筹建民营银行。此前,还有消息传出乐视拟在山西申办民营银行。

截至发稿前,《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获悉,1月5日,由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合作筹建的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信银行)日前接到银监会批复,同意其在北京市筹建采用独立法人运作模式的直销银行的申请。

“我们将把百度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金融探索的最新成果输出给百信银行,金融服务的智能化趋势逐渐形成,而人工智能技术将变革银行销售及服务渠道,也将深刻改变银行与客户的交互方式。”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对媒体说道。

百度的补位,标志着BAT大佬在互联网民营银行大战之中都已全数就位。2014年底和2015年夏天,腾讯旗下微众银行和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已经分别正式对外开业。

事实上,早在三年之前,银行业就迎来了这样一批新的入局者。他们既没有任何实体网点,也没有抵押的强制要求,有的是纯线上运营、电子合同交易以及全新的运营方式。不仅如此,他们致力于服务一度颇受冷落的小微企业,还有个人消费者、创业者、务工人员……在他们眼里成了“香饽饽”。他们就是没有任何金融背景,带有科技公司色彩的互联网民营银行。

目前,加入银行大军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至少已有5家之多。

试水线上线下相结合

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进军银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依靠线上数据开展业务,后者主要依靠线下店面与用户接触。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统计发现,在有互联网公司参与的5家民营银行中,互联网公司一般都为最大或第二大股东,其中腾讯在微众银行、蚂蚁金服在网商银行以及苏宁云商在苏宁银行都为最大股东,其占股均为30%;而小米在新网银行以及美团点评在亿联银行均为第二大股东。

可以预见的是,这5家互联网公司本身的业务模式,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所参与银行的未来走向。

一位新网银行不愿具名的相关人士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称,借助地方实体经济与小米互联网公司的多元化背景,新网银行将凭借线上线下、服务小微企业等定位,走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

结合新网银行此次披露的自身定位,新网银行的“差异化竞争”或体现在“普惠补位”、“线上线下””等关键词上。

相较于微众、网商两家银行已经积累的客户量与线上资源,上述人士新网银行认为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战略来补位。“我们的大股东有小米和红旗连锁,红旗现在有2500多家门店,小米门店也有上千家,这些门店在将来都可作为新网银行的线下场所,进而将流量导入线上。”

利用自身渠道进行线下铺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传统银行的网点模式相类似。但借靠已有门店可以节约成本。“从红旗门店的特点来看,新网银行在初期可能想走一条社区金融之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陈莉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道,“目前看来,我国的社区金融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市场也有许多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网银行的高管架构中,原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将出任行长一职。相关信息显示,赵卫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曾在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网商银行等银行机构担任高管,也曾在蚂蚁金服微贷事业部任职。

基于以往从业经历,赵卫星非常看重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他曾言,当前是服务小微客户最好的时代,小微业务在互联网背景下显示出巨大的爆发力和生命力,同时坚信农村金融是一大蓝海。而这也正是新网银行的定位所在,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及“三农”等客户开展金融服务。

互联网底色

其实,普惠金融是现阶段微众、网商、新网三家互联网银行共同的定位,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均是其主要服务对象。这意味着互联网银行背靠大数据和科技驱动业务运营的模式下,“三国之争”悄然启幕。

据网商银行提供给《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底,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580亿元;贷款余额为254亿元,服务小微企业超过200万家。与其成立之初,五年内覆盖1000万小微企业客户的目标相比,进程似乎在马云的计划之中。而其农村金融的明星产品“旺农贷”,已经覆盖了全国将近2.5万个村庄;2016年“双11”前后,网商银行共为133万家小微企业,累计提供贷款超过500亿元。

在利率方面,网商银行基于大数据来进行用户画像和风险判定,给出的利率定价则是“千人千面”,大多数贷款都是基于大数据给出的预授信产品,随时支用和还款。以其拳头产品网商贷为例,年化利率大致在7%至14%。

陈莉分析指出,阿里系的网商银行拥有天然的金融服务根基。阿里旗下电商平台拥有众多商家多,不少店主需要资金周转,恰好网商银行可以根据淘宝的交易数据来确定对方是否有相应的还款能力。

苏宁云商和美团点评二者都与蚂蚁金服类似,拥有大量电商交易数据,而且平台上也拥有不少商家。以美团点评目前合作的450万家商家为例,透过这些商户背后的数据,可挖掘出不小的金融潜力。如不少商家需要新开店面、扩大店面或者室内装修等,都需要资金周转。

“虽然新网银行也称将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雷军手头上依靠销售硬件也确实拥有了不少交易数据,但这些数据主要来自C端。”艾瑞咨询电商行业分析师郝昊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预测。小米的平台上并没有大量商家,因此很难为商家提供贷款等,更多可能将主要针对C端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看,2016年会收支打平,略有盈利。”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的书面采访中如是称。据微众银行方面统计,截至2016年5月15日微众银行运营一周年之际,“微粒贷”主动授信超过3000万人,贷款笔数500多万笔,平均每笔借款金额8000元左右,提款人群覆盖全国21个省市,549座城市。微粒贷近64.8%的客户为25-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8.8%,不良率非常低。

网商银行方面则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网商银行已经实现盈利,但并未透露具体金额和规模。相比前几家公司显著的电商属性,腾讯的微众银行是目前6家互联网银行中社交属性最强的一家,目前重点服务于个人客户的消费性需求。

微众作为最早成立的互联网银行,宣称未来3亿-5亿QQ/微信用户将人手一个“钱包”,人人都可用微粒贷借贷,借款额度和期限用户自由选择。虽然身为“元老”,但微众银行在产品创新上并没有扩张态势。目前只上线了微粒贷和微车贷,开发的理财产品很少,基本上都是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

在陈莉看来,微众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利用QQ和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数据,对金融业务难有立竿见影之效。不过,随着微信支付和QQ钱包的交易数据不断增多,未来微众银行可参考的数据也将变多。据其透露,下一步,微众银行将开始尝试服务个人客户的经营性需求,也会在今年推出服务小微企业的产品。

除了参考平台自身的数据,央行征信数据以及其他维度的数据也将被纳入参考范围,银行会设定一个模型,该模型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最终才确定一个人是否能借款及借款额度是多少。一个用户在微信上的交易数据再好,一旦其央行征信记录中出现违约,即使是腾讯员工,“微粒贷”也无法为其提供贷款。

难题聚焦在远程开户

“不给网上开户,互联网银行只能叫有牌照的技术公司。”这是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在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观点。目前,这些互联网民营银行共同面临的难题在于,央行并未开辟网上开户的许可。

虽然2015年12月25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个人银行账户将实行分类管理,不同渠道开立的账户具有不同权限,远程开户也被允许。但是远程开户迄今仍被限制在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从业务层面来看,《通知》对Ⅱ类户和Ⅲ类户分别设置了10000元的单日支付限额和1000元的账户余额的规定。

而只有Ⅰ类户才是功能最全的账户,即存款账户。出于用户资金安全考虑,央行规定只要这些银行不能提供工作人员现场核验,就不能给客户开立功能最全的Ⅰ类户,也就不能开展存款、现金支取等业务。目前已经运营的互联网银行都没有线下实体门店,因此始终无法为用户开设一个全功能的账户。这也许将成为瞄准“线上线下”结合战略的新网银行的一大优势。

网商银行前行长俞胜法此前就曾向媒体透露,时值微众银行开业半年,而其产品仅有面向极小部分客户开放的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其难言之隐就在于没有账户体系。如今,微众银行已满两周岁,除了微粒贷、微车贷,也并无更新产品动向,一定程度上再次佐证了俞胜法的说法。

就像马云对于新金融的理解一样:新金融的变革将推进整个中国金融改革,过去的金融是二八理论,20%的大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外资企业能够获得金融支持,但是80%的中小企业、年轻人、创新企业得不到金融支持,而新金融解决的问题是八二理论,解决80%的年轻人、中小企业,只有这些企业的金融得到支持,社会才会真正的进步,中国社会才会发展。

现在,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银行的聚焦点在于那80%的长尾市场,这就注定了互联网银行必须在服务模式、风控制度及客户群体方面进行创新。

2016年以来,民营银行再迎一波扩容潮。截至目前,共有14家民营银行拿到了银监会获批筹建的“准生证”,其中6家民营银行获批开业。2016年12月份以来,便有武汉众邦银行、山东威海蓝海银行、江苏苏宁银行、中关村银行、百信银行五家民营银行先后获批筹建。

在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看来,民营银行的批设,不是简单的增加机构数量,而是要增加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凌敢希望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要用新的体制机制、商业模式、技术手段,解决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或者不愿解决的问题,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点,有效缓解“融资贵、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互联网银行范文第2篇

(一)业务迅速发展的合作时期

1.互联网企业与保险公司的合作。2013年中秋节期间,由安联财险与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旗下淘宝保险共同合作推出一款中秋赏月险。2013年11月11号,所谓的光棍节前夕,平安产险与百合网合作,针对单身人群推出一款名为“险”的保险产品。2014年春节期间,生命人寿借助淘宝保险平台,推出了一款名为“小鞭炮”的意外险。2014年3月26号,阿里巴巴继余额宝风波之后,又推出了娱乐宝。其本质为阿里巴巴与国华人寿合作推出的一款互联网投连险产品。各家保险公司纷纷采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推出自己的互联网保险产品。2013年8月淘宝保险表示,淘宝保险平台正式上线3年来,完成的保险交易超过10亿笔。截至目前,与淘宝保险合作的财险公司有10家,寿险公司达28家,保险中介公司有3家。险种类别涉及健康险、意外险、理财险、财产险、车险、旅行险、少儿险等七个领域。从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可以看出,以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体,给保险公司提出用户需求,保险公司对此快速研发出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现阶段的主要合作模式。保险公司看中的是互联网企业海量的客户、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运营成本。而在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初期,保险公司同样看中了银行的海量客户和良好声誉,2000年至2003年期间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合作初期实现了共赢。

(二)瓜分业务份额的竞争时期

1.银行打破合作模式。长久以来,我国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建立了以“资源共享”为标志的战略联盟关系。但随着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银行更加了解保险公司的各种理财产品及相关服务,各家银行似乎并不甘心让大量的资金流向保险公司,自身只充当中介服务的角色,再加上政府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方面政策的放宽,于是五大行开始跑马圈地寿险行业。2009年9月,中国保监会同意中国银行收购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同年12月,交通银行成功入股中保康联人寿保险。2010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以12亿元购买金盛人寿60%的股权。2011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成为太平洋安泰人寿的控股股东。2012年11月,农业银行获批控股嘉禾人寿。此外,其他各家银行也纷纷效仿,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中邮保险、招商银行收购招商信诺50%股权、民生银行成立民生保险、光大银行全面控股光大永明、北京银行有效控股中荷人寿。银行设立、投股或参股设立保险公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相互合作和渗透的性质。银行系保险公司借助银行先天的竞争优势,以及合作时期对保险产品及服务的了解,必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并瓜分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份额。2.互联网企业打破合作模式。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类似于阿里的互联网企业不会仅仅只做平台。2013年11月6日众安保险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开启了互联网企业成立保险公司的新时代。互联网保险公司虽然目前只有1家,但这已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在两会间隙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我国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步放开互联网保险牌照。对比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设立、投股或参股设立的保险公司,率先打破以往合作的模式,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迅速抢占并瓜分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份额。因此,众安在线的成立,不仅仅代表着互联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更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吹响了进军保险市场的号角。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企业必将借助自身优势,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从而影响整个传统保险业的格局。

(三)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调整期

1.各家险企在银保业务上做出被动调整。2013年第1季度,业务排名前7位的寿险公司中,除太平寿险和太保寿险外,其余5家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新单业务均出现了负增长。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人保寿险的同比降幅都在20%以上,新华人寿甚至达到了54%的新单同比负增长。然而银行系保险公司却逆市上涨,建信人寿实现银保新单保费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47.8%。农银人寿实现银保新单保费收入1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5%。此外,工银安盛更是实现1903.5%的惊人涨幅。2013年整个保险行业银保新单业务大幅负增长,银行系保险公司却一枝独秀。而对于银行系保险公司对整个寿险市场的冲击,传统保险公司只能被动做出调整。以平安寿险为例,经过连续几年的业务调整,平安寿险逐渐淡出了银行保险渠道这块江湖。这也从侧面说明平安管理层已经针对银行业垂涎寿险的行为做出调整。2.传统险企谨防互联网企业冲击。2014年2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从28家上升至60家,年均增长率达46%,占全行业133家产寿险公司的45%;规模保费从31.99亿元增长到291.15亿元,三年间保费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到201.68%;投保客户数从815.73万人增长到5436.66万人,增幅达到566.48%。对比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初期,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同样迅速,规模保费从45亿元增长到765亿元,三年间保费增幅总体达到1600%,年均增长率达到312.31%。然而,从当前银行保险的业务状况来看,传统保险公司确实受到了冲击。因此,在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保险公司应在银行保险上吸取经验教训,认清互联网企业在经营互联网保险上的优势,改进自身的不足,谨防可能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冲击。

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消费基础坚实,拥有大量数据

目前潜在客户人群每天可能多次访问互联网平台,但一两个月才去一次银行、保险等服务网点。随着我国网络消费群体日益壮大,互联网企业在保险方面的消费基础也日渐坚实。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6.18亿,预计2015年我国网民人数规模将达到7.5亿。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网民队伍为互联网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而坚实的消费基础。互联网企业的第三方支付和网购平台,把用户的消费记录,物流配送信息,甚至是消费习惯都记录下来,积累了大量数据。随着保险网销渠道的进一步完善,数据最终会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行业边界也会被弱化。互联网公司一旦进入保险领域,成立保险公司,必然会利用数据优势冲击传统保险公司。

(二)掌控平台,拥有技术优势

1.领先的销售平台架构设计。基于对其他产品销售平台的构建经验,互联网企业更容易构建保险产品的销售平台,以优质的用户体验,最快速度地实现用户需求,方便客户检索产品,查询相关信息。2.数据处理能力优势明显。互联网企业运用实时推送技术,基于云计算平台,便可实现每秒高达上百万条,日处理量高达亿万数量级的数据。因此,相比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企业数据处理与运营能力和数据采集、整合、分析、挖掘能力优势明显。

(三)当前网销保险产品设计简单

2013年2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主流是粘度低、标准化的短期意外险等产品,产品种类单一且容易模仿。因此,互联网企业极易模仿同类产品,利用自身销售平台优势对保险产品进行个性包装,吸引大众眼球,激发潜在客户购买欲望。同时,还可利用数据优势和数据处理能力,调查客户需求,筛选有效客户,设计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保险需求更易捕获,营销更加精准。

(四)成本费用低

据调查,利用网销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或提供的相关服务效果优于保险传统营销。佣金、房租、薪资、通讯费、交通费、印刷费将大幅度减少,若互联网企业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也可免去网络服务费用,成本更是大大降低。据有关数据统计,利用网销渠道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或提供保险服务要比采用传统的方式节省50%-70%的费用。因此,较低的运营成本也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又一优势。

三、传统保险公司的应对措施

(一)发挥自身优势

1.风险管理能力。传统保险公司很明显的优势在于它的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的能力是对于一种专属信息的处理能力。由于保险产品本身的特点,使得各家传统保险公司十分注重自身资金,以及运营模式的安全。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成立的保险公司,其各项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缺乏高效、便捷的信息反馈机制,虽然是主动购买行为,但客户疑问不能迅速回应,退保风险很高。综合来看,在风险管理方面传统保险公司优势明显。因此,传统保险公司利用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保障公司以往业务稳定运营的同时,可以分析互联网保险业务领域所面临的风险,提前建立此领域的风险管理机制。2.专业的产品服务。《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指出,大多数寿险产品较为复杂,需要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再加上客户信息安全保障不足,因此不能实现网上销售。此外由于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没有区域性,客户一旦投保成功,后续的服务归属问题比较模糊。作为传统保险公司应认清互联网企业的局限性,发挥自身在产品服务方面的优势,强化与客户的沟通,完善理赔等后续服务。同时可借助品牌效应,赢得客户的信任。3.产品创新能力。互联网企业设立的保险公司,由于自身保险相关资源的匮乏,部门的不完善,其自身产品研发能力有限,只能模仿传统保险公司的现有产品。因此,传统保险公司应发挥自身产品创新方面的优势,进而以产品优势赢得市场。

(二)加快触网步伐

1.明确合作平台与门户网站的职能。目前,传统保险公司触网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一是通过公司自己的门户网站进行销售。二是作为店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借助其销售平台,进行推广销售。三是与第三方门户网站合作,进行产品销售。然而,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业务交叉,造成资源的浪费。作为传统保险公司,应着重整合前两种平台的资源,进一步明确二者分工。店商平台应着眼于新客户的开发,借助此平台的访问优势,快速完成格式化产品的销售。门户网站应同时兼顾新客户的开发,以及老客户的后期服务,针对新老客户的保险产品种类也应更为全面,做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在线服务。同时门户网站也应是客户答疑,保险教学,文化宣传,品牌推广等多领域平台。此外,传统保险公司应做好两平台间的协同,如在店商平台界面上建立链接,引导客户访问公司门户网站,体验公司全方位的服务,也便于传统保险公司积累自身客户资源。2.完善互联网技术,尝试整合营销。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保险公司的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传统保险公司习惯于将数据的分析结果应用于事后的风险评估上,而在事前的客户识别、客户分类、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应用明显不足。因此,传统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处理、应用能力,并尝试将数据分析的结果应用于事前领域。传统保险公司在保险专业上优势明显,特别是公司原有的客户资源、销售队伍、线下网点。传统保险公司应将改进后的技术与现有资源融合,塑造自身线上线下互相协同的立体化作战能力,实现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建构起在互联网保险业务上新的竞争优势。

四、结论

互联网银行范文第3篇

而银行业在进入互联网后,因为早已坐镇一方,资金雄厚,因此往往试图多方进取,把本来已经铺展开的业务继续扩大,希望借助网络技术进一步展开业务面。事实上,很多银行早已开始的一项业务,正可以作为其进军互联网领域的立足点,那就是联名卡。

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

与初创互联网公司相比,银行无论从信誉还是规模上都有着先天的优势,在与合作伙伴及用户的合作谈判中都可以获得更好的地位。

汽车行业作为用户产品一一对应的典型行业,与银行在联名方面就可以产生诸多合作机会。比如一汽丰田与招商银行联名推出的一汽丰田汽车联名卡,就将目标定位在车主与准车主身上,在购车以及购车之后的相关服务中,涉及方方面面的优惠服务。我们已知的是虽然有过大幅度的召回风波,但丰田公司依然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而有着整个长春围绕其建设的一汽公司的支持,对于一汽丰田的消费群体的把握,将为这一银行的相关业务产生非常正面的影响,而在站稳汽车销售服务这一立足点后,通过良好的银行服务建立信誉,进而拓展相关金融服务也就是顺水推舟。

当然,找准消费群体也很重要。同样以一汽丰田用户为例,之前在一个关于盗车的新闻调查中,就有数据显示,丰田、本田与大众是盗车贼的主要目标,因为这三个品牌的用户在经济上往往属于中产,正是虽非大富,却有一定积蓄的用户。而银行对准丰田用户发放联名卡,自然也是看准这部分用户的经济能力,既有积蓄足以理财,又有因正在努力生活通过理财实现财产升值的需求。

同样,在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旅游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热点,也有银行把自己进入用户生活的立足点瞄准了这一领域。

与各地合作发放的旅行联名卡是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的服务。江西、山东等地纷纷与大型国有银行的本地分行或者城市银行等合作,推出基于本地旅游的联名卡。我们可以认为,通常相关地区并非旅游热地,但却有着本地特有风格而不广为人知。推出联名卡,对于本地的旅游推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对于银行而言,借助旅游本身,对于自身其他业务拓展也是重要的基点。一些保险公司也与银行推出了联名信用卡或借记卡,借助银行的网点优势,拓展销售渠道,并与售后服务端打通,从而进一步提高保险产品的吸引力。

深入互联网领域

既然要发展互联网业务,与互联网企业的联名卡推出就更可以作为银行业强强联手的有效途径。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银行可以获得进入该领域最大需求的流量,以及相关技术、思维方面的拓新,而银行自身的稳健、金融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安全方面的可靠性,可以帮助自己也帮助合作的互联网公司获得在用户信誉度方面得到更多。

乐视与光大银行联名推出的乐迷卡则为乐视相关产品如乐视盒子以及乐视电视等提供便利,其中还包括了为相关产品购买而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以及被称为瞬时贷的模式,通过合作向客户提供快速购买相关产品、信用卡申请以及相关产品的一站式服务,都是紧紧围绕该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而唯品会与建设银行联合推出的IC联名卡则通过异业联合把网购和在线支付同时推送到用户面前,这种合作也使得双方会员在资源、特惠层面拥有更多便利,让唯品会一门心思做出的网购体验在银行业的促进下得到升级。

至于QQ会员与中信银行的联名信用卡则把银行信用卡的积分优惠和互联网服务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比起实物的积分优惠,互联网服务的合作空间存在更大的可伸缩性,这种可伸缩性与信用卡的虚拟积分存在更强的结合点,也更有助于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在合作中实现互惠互利,从而在争取用户时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联名卡的推出,不止在于业务的专业化,在形式上更需要信息化。早在2005年,百度与工商银行就曾共同推出了虚拟联合卡——卡的形式也应不仅限于既有的卡片形式,虚拟化作为产品的终极发展,也应进入银行互联网化的发展日程。

支点与地球

应该看到的是,在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都为世界标榜的美国,并没有出现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而这或许恰恰是美国互联网和金融领域都获得充分发展的表现。当金融行业可以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就成了互联网金融本身,而其全面进入这一时代的入口正在于银行卡,也就是用户们在金融领域的ID。如何推广这一ID与用户身份的绑定,或许正是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几年来,被称为BAT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动作频频,扩张的脚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阿里在微博、高德的融入,腾讯对于大众点评的收购,百度在音乐、团购等领域的扩张,每一步都要做的一点就是试图让用户将ID与新收购的服务绑定,也是绑定之后其丰富资源的进一步展开。

反观银行,各种联名卡也是层出不穷。每种联名卡都指向一部分相关用户,而在绑定之后,银行拿手的金融服务也就可以大展宏图施展拳脚,这也是联名卡支点作用的表现。

同时,银行自身固有的金融安全和服务能力也是任何与广大用户息息相关的内容所不可或缺的,在其他领域各大企业之间竞争愈发激烈的时候,反而是银行作为第三方的优势突显的机会。2011年中,京东宣布终止与支付宝的合作,但用户的需求要求了京东必须保持和银行网银的合作,在除了京东、亚马逊等实力雄厚的网站之外,电商的主要支付方式仍是与银行挂钩的网上支付形式,而其他形式服务的网站收费方式也无不基于此,网上金融业务仍是互联网行业流量变现的主要途径。我们可以认为,银行进入互联网,不仅是为了银行本身的发展,也有助于互联网企业的资金获取。

互联网银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互联网金融 融资困境

一、金融业发展迅速,实体经济未跟上;金融资源分配不均,小微企业融资难

在2016年福布斯环球2000上市公司排名榜,“宇宙第一行”中国工商银行依然稳固第一位,中国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次第二、三位。而苹果公司、埃克森美孚,以及丰田汽车位于之后。可见,中国领先的企业依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较少的是实体企业;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入排名的均有实体企业。因此,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还有待提升,应当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观念,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实现实体经济的发展。

与金融业快速发展并存的是,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缺少有效配置工具导致不同行业和区域金融资源分配不均。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可以概括为:融资难、融资贵、渠道窄。

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近几年,固然商业银行逐渐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产品创新仍然不足,合适小微企业需求的产品很少。由于小微企业的资金使用有其独有的特点,比如其财务运作、资金使用效率、避税政策等等都不同于大企业,适用于大企业的产品服务对于小微企业是不合适的。而当前银行尚未作出足够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于小微企业。

因此,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的金融发展普惠性还亟待进一步提升。这些亟待改善的领域,即是金融创新须要着力发挥作用之处。首先,无论是股票、债券等基础创新,还是期货、衍生工具等相对复杂的创新,都是基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产生的。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其更好、更容易地进行融资,这些都毫无疑问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打造小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P2P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让更多小微企业突破现有的销售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小微企业还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增进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减少目标客户的搜索成本。

三、互联网金融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在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融资模式中,受制于小微企业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内部因素导致的抗风险能力差性质,使得小微企业长期遭受银行的信贷配给。为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必须降低资金供给方与小微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此,如何找到一种低成本、高效用的新型融资模式,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创新的完美结合,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金融体系对小微企业发展形成的金融抑制。

在互联网融资领域,主要有P2P、众筹、互联网银行、电商小贷等。P2P、众筹因其主要作为“信息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传递信息而归入直接融资平台;互联网银行和电商小贷则不仅仅起到搜集信息和“撮合”Y金供求双方成交的作用,还会根据企业大数据及企业的个人信息综合判断是否发放贷款,因其具有使用自有资金放贷或吸储放贷等“中介平台”特性而归为间接融资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技术相比,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发达的信息技术,从电商、第三方支付、各类融资平台等多种渠道以远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生产信息的成本获取大量有效信息,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业即是对手又是伙伴。商业银行应当吸收借鉴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与其展开密切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服务小微金融。一方面,建立与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互联网企业在小微企业中有优势,而商业银行在大中型企业有优势,两者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联系,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与小微企业的联动和融合,进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预言,“如果传统银行不改变的话,他们就是21世纪一群要灭亡的恐龙。”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的现代科技企业,是银行未来面对最大的竞争对手。互联网金融应准确定位,既不能 “银行化”,也不能直接替代银行,而是加强与银行合作,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张晓玫,赵爽.互联网金融 “破冰”中小企业融资困局[J].互联网经济,2015.

互联网银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利率市场化 银行科技

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

硅谷是科技创业的圣地,华尔街是全球金融的风向标,它们所在的美国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源地,最具颠覆性的互联网货币――比特币也兴盛于此。自传入中国之后,比特币很快获得关注并迅猛发展。在经过被称作“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之后,互联网金融甚至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因“互联网+”而备受瞩目。

二、利率市场化迅速兴起

利率市场化自1996年开放同业拆借市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直在稳步推进之中。目前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则发展艰难,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无疑大大加速了这一进展。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不仅引发热议而且引起追捧,认购人数惊人之多、增速惊人之快。天弘增利宝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的基金,互联网金融也在中国大显神威。余额宝本身正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进展维艰的产物。当时我国活期存款利息仅0.35%,贷款利息为6%,货币市场的利息也基本保持在6%以上,因此其间存在巨大的获利空间,余额宝完成的是简单地“搬钱”工作――把钱从活期存款转入货币基金。

继余额宝之后,各种低门槛、易操作、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其本质是使名义存款利率迅速拉近实际利率,集合社会闲散资金,让各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真实利率带来的收益。

三、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在中受到市场认可

用户使用频率。调研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用户使用频率方面,表示经常使用的用户最多,占41.2%,而仅有2.9%的用户表示极少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以低门槛、快捷服务的同时提供了获得较好收益的机会,因此刚刚面世就受到很高的认可。

互联网金融优势。数据显示,鼓励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因素方面,从结果看来,有71.1%用户认为方便快捷是最主要因素;其他可能的因素还包括安全性高(12.2%),交易成本低(8.9%),时尚流行(3.3%),更有利可图(3.2%)等。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应用的推广,以上优势会更加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用户黏性很可能逐步增高,在用户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程度会更加深入。

互联网金融必有长足发展。数据显示,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用户使用持续性调查方面,九成多的用户表示他们愿意持续使用,而仅有3.3%用户认为不会持续使用;用户学历分布方面,有一半以上用户为本科学历,其次为占21.4%的研究生学历,大专学历的用户有16.2%,高中及以下的用户有4.4%,博士及以上的占1.1%。笔者认为,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被超过九成的用户高度认同,其中大部分为高知人群,这些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行为、观念对周围人群有较强的引领或带动效果,因此在这些人的推动下,互联网发展态势势不可挡。

(二)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带来全方位挑战

互联网金融及其带来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带来全方位影响,虽然目前还远远无法撼动银行在金融业的地位,但燎原之势源于星星之火,科技的力量必须重视。

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主要是三个方面:

负债业务: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正在分流交易和投资类的个人资金,积少成多、积沙成塔,长此以往,对低成本的存款来源必有冲击,影响银行负债业务。

信贷业务:阿里小贷、宜信等业务,其根源在于小微企业或个人的贷款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虽然目前看来其大部分客户是银行传统业务未覆盖的人群,但其对于银行信用中介的地位已构成挑战。

中间业务:支付宝、财付通、微信转账等产品凭借其高效便利的长处在个人客户领域攻城略地,提供的服务涵盖快捷支付、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水电天然气缴费等并不断延伸;同时很多第三方支付也提供了对公服务。2013年第三方支付完成的交易次数爆发至150亿笔,其处理量已经与银行200亿笔的处理量相距不远。

(三)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科技挑战

笔者拟在本文中探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科技挑战,但笔者的观点是,科技方面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文化: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科技方面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文化观念方面。互联网的特性在于效率高、速度快,而银行机构较大、文化一贯求稳,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科技方面也是如此。

人才: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新思维、新技术层出不穷,而银行人员稳定、人才年龄结构分布相对均匀,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相比,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等方面人才匮乏,兼具金融与互联网优势的人才缺失严重。

(四)科技挑战之对策

笔者认为,作为银行从业人员的我们不应视互联网金融为洪水猛兽而高喊“狼来了”,恰恰相反,通过观察调研笔者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带来很多发展机会。

减轻柜面压力,激发网点活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移动端的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物理网点的人流,很多线下交易转移到线上完成。这使得柜面压力大大减缓,柜员工作强度减轻,也会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客户经理、大堂经理一起为优质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培养潜在客户。如上文所述,目前诸多通过众筹或P2P等互联网金融模式获得贷款的企业或个人是以往银行业未曾覆盖的群体,即“underbanked”或者“unbanked”。这部分人群的金融意识的增强和个人(企业)资产的增长,也为银行提供了未来的潜在客户甚至潜在贵宾客户。

加强全民金融理念。与一对一的营销相比,互联网金融凭借极快的传播力度和极大影响能力为全民上了一堂又一堂理财课,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树立,到金融知识和金融教育,再到金融产品的比较。这些都使得民众理财观念增强,同时也可以理性、客观看待金融、选择理财产品,从而为银行未来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借互联网金融之东风,大力推进银行信息化建设,发挥我行优势,立足丹东,放眼省内外。具体对策如下:

将信息化建设列入战略层面。重视信息化建设并制定方案、全面推进实施,直面银行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的现实,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推出配套的人力资源战略,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策略从机制上增加激励、鼓励创新,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引入方面的创新。

以科技服务客户。从观念上进行调整,由“产品导向”调整为“客户导向”;在确保信息与交易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更新和提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业务种类、服务功能和客户体验;与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捆绑,与客户实现实时服务与交流;梳理历史数据,挖掘客户个性化金融需求,根据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和偏好智能化分类,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阿里小贷、京东白条都是建立在企业以往交易数据的基础上,有着庞大资金流、信息流和客户信息数据,适度的客户信息共享可以帮助银行准确区分客户,进行差别定价与服务;加大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合作与业务创新,培育社交消费群。

以科技优化网点。物理网点看得见、摸得着,在客户信任感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无可取代。但是要对物理网点进行数据分析,优化其资源配置,对低效网点进行整合。在物理网点中,通过数据分析在不同地段和网点增加不同数量的ATM机等自助设备,并在现场摆放笔记本、Ipad等以推广网上银行、移动银行,鼓励用户使用,培养用户习惯,同时收集用户建议。不断优化自助设备,例如在ATM上跨行转账、外汇结算、理财产品的推荐与购买等;将POS机、转账电话等支付系统和设备与市场及精准客户进行对接,以求全方位掌握客户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最终将以外前后台模式整合在同一IT平台之上。

以科技武装头脑。应对科技挑战需要全员参与,因此应加强员工学习意识,组织科技发展和具体业务方面的学习与培训,使员工明确方向。同时采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学以致用、将科技融入工作并不断创新。

以科技开拓新产品和新业务模式。建立网上商城。目前工行、建行、招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及成都、上海等地方银行已建立网上商城,其目的在于积累交易数据,完善客户信息,作为根治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可采取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