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视广告制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微电影广告综述
微电影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和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与传统电影相比较:在时间上,一般从几十秒到几分钟,远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时间长度,故而称之为“微电影”。微电影在内容、制作和目的上都和传统电影没有本质差别。
2010年12月,凯迪拉克公司的《一触即发》将广告以微电影的形式完美展现在大众面前。当《一触即发》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这种以微电影的手法进行广告宣传的方法为众多企业所追捧。微电影再度被审视,广告式微电影成为微电影的重要类型。微电影根据制作目的可以划分为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
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电影式微电影的本质是电影,而广告式微电影的本质是广告。首先从制作主体上看,广告主是广告式微电影的发起者。其次从制作目的上看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最大范围地进行产品的展示和商家核心价值的展现,从而促进销售。最后从传播渠道上看,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上是依靠中介媒体,通过支付一定费用实现传播的。因此,广告式微电影的本质是广告。广告式微电影简而言之就是以微型电影的形式拍摄的商业广告。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广告相比较,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其传播途径有别于传统的传播途径。其二,其制作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制作方法。那么通过对于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和制作方法特性的认识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广告式微电影。
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不再是以传统传播媒介为主要平台,而是以网络为其主要的传播平台。因此,广告式微电影在其传播方式上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按照广告的分类:文字广告、平面广告、语音广告和影像广告。广告式微电影属于影像广告。我们将侧重将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的影像广告相比较,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特性。
二、广告式微电影制作特点
广告式微电影从本质上没有大的变化,还属于影像广告的范畴,是以电影的拍摄方法拍摄广告。广告式微电影因其拍摄方法的改变,使其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较有自身的特点。
(一)广告制作容量增大
微电影的“微”是相对于电影而言,从几十秒到几百秒的微电影,与之传统电影相比较自然属于微型电影。但是,广告式微电影的本质是广告,因此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的电视广告相比较并不是变“微”了,而是变大了。从《一触即发》《益达:酸甜苦辣》等广告式微电影我们可以看出,不但单片广告的时间比传统电视广告明显增长,而且出现了剧集式的广告模式。因此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广告相比较,増大了广告的容量。
(二)广告制作成本增加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广告式微电影因其形式上的微小,所以投入较小、风险较低,笔者认为这样的结论是片面的。实践证明取得成功的广告式微电影,从《一触即发》《益达》到《三星》等一系列广告式微电影,几乎都是大牌明星、大导演、大制作、大投入。广告式微电影因其以电影的手法拍摄,同时其目的也是要达到电影大片式的号召力,因此其投入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较,制作成本更高。
(三)广告制作娱乐化增强
传统电视广告的内容是以直接展现产品的质量、性能等为主,广告的二次传播是通过接受者使用后,对产品的认可推荐给朋友的。广告式微电影由于其二次传播的特点决定广告的娱乐性更为重要。广告式微电影的二次传播又被称为“病毒式传播”,其主要是依靠接受者,通过对广告的娱乐性认可,然后通过线上介绍和推荐给朋友而完成传播的。可以看出要实现这一环节,广告式微电影的娱乐性至关重要,关系到广告传播的成败,因此广告式微电影更加重视广告的娱乐性。
(四)广告制作更加专业化
【关键词】 电视 公益广告 运作机制
公益广告是一种以广告为载体的特殊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形式,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公益广告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公益广告。
打开香港两大电视台,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公益广告,或关注民众生活,或保护民众权利,或宣传政府管理理念,或引导市民文明行为,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内容从“请珍惜你的选举权”到“垃圾分类,就是这么简单”,从“急需O型血”到“扶助老弱,从细处做起”,从“改善服务态度,多一个笑容”到“学好英语,丰盛人生”,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个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有着一套健全的公益广告发展机制。与之相比,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机制,政府介入公益广告运作最多,投入也最多,但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较大差距。优化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运作机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对公益广告内容的规范
看香港的公益广告,最大的感受是亲切自然,其广告用语直白平实,朴实感人,理性而不失情感依托,贴近现实而不失幽默,节奏活泼易于接受,成为香特的社会文化。也许政府管理部门服务意识强,也许是市民文化素质较高,香港的公益广告,没有高深的用语,没有灌输的姿态,不震撼人心,却深入人心。
1、规范广告用语
能否为受众提供审美享受,是衡量我国当代公益广告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公益广告推销的是观念,或是某种行为准则,思想性应该是其第一要旨。但是公益广告传达的观念能否被接受,取决于这个观念能否够满足公众的需求,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接受心理。因此,公益广告的表达元素不能过于单调,创意不能过于陈旧,更不能用严肃性替代趣味性。其次,广告用语讲求“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在表达方式上,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温暖关怀,告别诸如“不准”、“严禁”、“纠正”这类生硬词语,以人为本,才能引起共鸣。
2、丰富广告内容
香港公益广告的播出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公民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秩序、清洁香港、扑灭罪行、反贪污、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健康与卫生等方面,大到基本法的普及,小到下水管道的消毒方法,凡是需要让公众知道并且注意的事项大多都有相应的广告。这些公益广告通过电视媒体,不仅在香港,而且在内地都受到了很大欢迎。反观我们的广告,几年如一日的宣传标语,充斥着空话、套话,不仅浪费政府资源,而且看得人麻木。
3、关注民生
我国公益广告数量少,且表现形式乏味,标语口号式的说教较多,难以感动人、教育人。广告不是政治,不能强迫人们去接受,它只能依靠思想性和艺术表现力感染受众,引导受众,获取社会效果。如果公益广告只是一味以“要求”或者“禁令”的形式出现,不是政府对自身责任的宣传,而是对市民要求、限制,那么公益广告再多,也只能是个形式而已。公益广告的受众是普通市民,这决定了其取材必然要着眼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关注民生民态。
4、减少企业署名
在日本等一些国家,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严格区分,公益广告中绝对禁止出现任何企业品牌的名字。在我国,许多企业目前仍处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奋斗的阶段,缺乏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公益理念的意识。即使有少数企业投资公益广告,也多在广告上署上自己的名称,实现曲线促销的目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在公益广告中标注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使广告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商业性,在观众看来,企业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营销手段传播自己的商业诉求。这种重利轻义、注重营销效果而非公益效果的企业公益广告容易引起受众的抗拒和反感,公益宣传效果和企业宣传效果都会适得其反。减少企业署名广告,有利于保护公益广告的纯正性,增加广告的可信性和影响力。
5、增加隐形公益广告
隐形公益广告也叫植入式公益广告,多嵌入电影或电视作品中。虽然其没有直接倡导某种公益行为或理念,却间接地表达了对公益的关注和引导。以建立国内首家绿色频道为目标的旅游卫视,在拍摄旅游节目过程中,节目组会计算每日的碳排放量。节目播出后,屏幕下面会打上一行字:本节目消耗碳多少吨,节目组会植树多少棵,以抵消碳排放。这是一个隐形的电视公益广告,节目虽没有直接倡议节能减排,却通过这种自觉行为(相关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媒体必须为在制作节目过程中消耗的碳做出相应的补偿行动),引导观众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减少碳排放,保护身边的环境。隐形公益广告的成本较低,说教性不强,受众在不设防的心态下接受广告信息,并受到其暗示和引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公益广告播出的规范
1、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量
在香港,公益广告已被广泛运用于传达政府意识、疏导社会心理、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今天,坐在电视机前,我们被五光十色、包装精美的商业广告包围着。但与一江之隔的香港相比,电视里却少了些或关注民生社会、或保护百姓权利、或指引市民享用政府服务、或引导人们健康行为习惯的公益广告。
深圳市曾举办过一次全市中小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对该次大赛参赛作品素材来源的调查显示:30%的素材来自香港电视媒体播出的公益广告,70%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没有一条来自境内媒体刊播的公益广告。在发达国家,公益广告的量占到商业广告总量的约40%,香港的比例也到了30%以上,而我国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的近60个频道中,公益广告寥寥无几,数百亿的广告收视市场,只有零星的几则公益广告在“炒饭”式的播放。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民素质和社会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一则好的公益广告是可以深入百姓心灵的,它所营造的气氛和声势是其他宣传形式无法比拟的。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量,以公益广告这种覆盖面较广的形式,唤起整个社会公民对社会责任和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密切关注,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2、播出时段和时长制度化
香港政府在批出商营电视台经营权时规定,每小时节目广播中,必须预留一分钟(相当于百分之二的节目时间)免费给予政府作为公共事务宣传,推广大众关注的信息及加强市民公民意识。在香港,过了凌晨12点一般就不再播放商业广告。这种安排,为香港的公益广告提供可观的媒介发放资源。
虽然政府规定,要求电视媒介平均每天在19:00―21:00时段每套节目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该时段商业广告时间的3%,但事实上,规定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即使在保证播放时间的前提下,广告质量过低或者播放周期过长,都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习,以规章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就电视台每日播出公益广告的数量,每个时间段播出的次数,总共播出的时长,每个广告播出的周期等做出详细规定,以避免一年一则广告、一则广告播放一年,或广告只在深夜出现的现象发生,规范公益广告的发展,让公益广告持续而有效地在民众中产生影响。
目前,深圳市委宣传部、市工商局正在加快推进《深圳市公益广告条例》的立法工作,要求广播、电视媒介、报纸、期刊媒介必须免费不少于商业广告的5%的公益广告。该条例之所以突破了国家3%的有关规定,原因在于深圳市政府根据往年的统计结果,认为3%的播放量难以满足播放需求,拟增加公益广告的力度。
3、播出常规化
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的组织、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一些大公司在商业广告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并形成了常态化的播出机制。而我国,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是媒体的长项,这种做法也被带到了公益广告中,围绕热点问题和重要事件密集进行公益宣传。当举办体育盛事时,发扬体育精神、争做文明东道主的公益广告就一哄而上营造气氛;当政府提倡节能减排时,各地宣传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理念等的广告就层出不穷,一些企业也乐于投资这些“时令”公益广告塑造公关形象。相反,对那些需要长期宣传的对公众有潜移默化影响的素材如法制宣传、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等就得不到重视,投入不足、宣传不力。这种一阵风、应景式的非常规化的广告机制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显示不出政府的诚意,使公益活动的宣传效果难以持久。得益于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香港电视公益广告才能获得年年、月月、时时都在播出的平台。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公益广告的播出常规化、制度化。
另外,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媒体,投入公益广告的回报或补偿要求都过于功利。回报要求最强烈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希望广告活动紧密配合自己部门的中心工作,配合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立竿见影地解决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这折射出管理层对公益广告短期回报的强烈诉求,其后果必然导致公益广告本质属性的扭曲。
三、对公益广告主体的规范
1、利用电视媒介主导发展公益广告
从管理层面来看,宣传、工商、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都有责任来管理公益广告,但又都不是法定的管理部门,由此造成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监督不力的多头管理现象,难以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公益广告运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社会的力量发展公益广告就势在必行了。
成熟的国外公益广告运行机制,都有着自己的主导力量,美国是社会主导,日本是企业主导,韩国是媒体主导。作为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体”,电视已经成为我国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信息传播载体。它不仅是信息的者和交流平台,也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责任、有义务传播文明和公益,也有能力成为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主导力量。建立公益广告运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政府、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要求省级以上电视台专设公益广告制作部
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公益广告,从组织、策划、拍摄到,可能需要花6个月的投入,以及几十万元的广告成本。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支持。要求省级以上电视台专设公益广告制作部,从事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不仅便于统一管理,也能满足公益广告的快速发展要求。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收视覆盖面广,资金和人力充裕,广告制作水平较高,与政府联系密切,有条件承担发展公益广告的重任,配合法制、教育、环卫、质检、司法等部门制作、原创公益广告(部分地方台收视覆盖面窄,广告及其他收入有限,技术和人力资源较弱,要求其每年制作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片,可能不切实际)。
电视台也可以组织优秀公益广告设计比赛,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广告,甄选出优秀作品,购买其作品使用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力量,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制作。
3、公益广告专项基金筹措
提高公益广告的制作水准、加大播放力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解决资金问题,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1)政府拨款。政府每年从文化事业建设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下拨给电视台作为公益广告专项资金,统筹规划,专款专用。
(2)企业资助。其一,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资播放公益广告。比如,企业用于资助公益广告的费用作为成本从应缴税额中扣除,减轻其税负。其二,通过商业广告费优惠鼓励企业积极投资播放公益广告。比如,赞助一则公益广告制作和就给予其商业广告费一定比例折扣的优惠。
(3)商业广告收入。每年要求电视台从商业广告收益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公益广告运作,同时,实行税收的减免等优惠政策,如免交地方政府4%文化事业建设费。
(4)社会捐赠。
4、设立年终考核制
广电集团年终应举行“公益广告效果评价调查”,广泛收集群众的效果反馈,对各电视台一年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考核,按等次分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考核意在避免电视台为应付差事粗制滥造,或选择垃圾时段播放,造成公益广告的无效果播出,资源浪费。同时,设立优秀电视公益广告片奖、优秀公益广告组织单位奖等,从全国各电视台选送的公益广告片中评选出社会反响较好的优秀作品给予重奖,并对制作、播放公益广告表现出色的电视台进行奖励,激励电视媒体不断提高公益广告的创作水平。
四、结束语
公益广告中一部分是政府宣传广告。政府通过公益广告向民众传递特定的信息,既有利于制度和政策的推行,也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成本。所谓言必行、信必果,公益广告获得认可有个前提,就是政府部门能够严格按章办事,承诺的一定要做到。广告上宣传的东西一旦不能兑现,或者执行过程中有任何的纰漏,就会破坏政府部门的形象,破坏广告的可信度。
香港公益广告发达,与其行政、法制等各方面的公开、透明不无关系。香港政府出钱制作的电视公益广告,一点都不马虎,寓意深入浅出,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严谨体现法治精神,艺术上也精美绝伦。广告轻松、幽默,没有高深的用语,更没有灌输的姿态,市民喜欢看,效果自然会好。最重要的是,政府说到做到,民众自然接受。
【参考文献】
[1] 冯念文:谈公益广告发展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9).
[2] 王彦霞: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媒体社会责任[J].科技信息,2009(27).
2.0时代的电视广告什么样?
2.0时代的电视广告被贴上了“高科技”和“互联网”的特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2.0时代制作与投放电视广告的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在线方式即互联网上自动进行的。
就像在一家叫卖电视广告的“商店”中购物一样,电视广告2.0时代的消费者开始了一段神奇的购物经历――消费者只需要登录互联网,首先在网站上从大范围的已经制作完毕的视频广告素材库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版电视广告模板(必要时消费者可以在该模板上添加自己个性化的语音文本以及在屏幕上显示的信息),然后再在网上提供的电视台列表中选择自己愿意播放多长时间的广告以及愿意在哪个市场区域、哪些电视台以及哪些栏目播放广告。在消费者为自己的广告制作和投放费用“买单”之后,剩下的便是等待观看这些广告的播出了。整个过程就像一位家庭主妇在超级市场中,手推购物车采购所需物品般地随意。
谁喊出了电视广告的2.0时代?
位于美国洛杉矶的Spot Runner公司可能是电视广告2.0时代的“始作俑者”。这家刚刚被美国知名杂志《商业2.0》评为2007年最具潜力的全美25个公司之一的互联网公司认为,他们“应为本地企业提供一种快速制作、轻松投放、廉价可承担得起的在地方电视台投放广告的解决方案”。
而在中国,一家名为基亿的广告传媒公司也在快速发展在线电视广告业务。作为基亿创始人之一的韩国籍CEO金泳秀并不避讳基亿是Spot Runner的“灵魂附体”。目前基亿已经通过互联网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电视台和电合成一个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网上DIY,定制自己的广告方式和播出时段并在网上付费。
也许有些公司会难以接受这种切蛋糕式的广告制作与投放方式,但是这种广告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是餐厅、花店、宠物商店和婚庆商家能够负担得起的。这种自助方式节省了时间,对那些没有足够预算与广告公司和媒体进行合作的公司来说充满了吸引力。
2.0时代电视广告DIY
在电视广告2.0时代中,企业完全可以绕过广告公司以及对某单一电视媒体的过分关注,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独立”制定一个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电视广告计划。
比如,一家油漆制造企业想在江苏太仓电视台播放广告,便可以直接登录到基亿的网站,首先选择好行业,找到“装潢”这一个行业,选出“漆”这样一个品类,再在提供的广告片库中找到喜欢的“鹦鹉篇”广告片,选好画外音。然后企业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换进广告片中,并上传公司的LOGO、口号、公司电话、地址等以及其他要求。一个广告片就这样诞生了。
接着企业要定制电视广告日程及预算信息,例如选择包括每周投放的预算和频次,比如是10秒版广告、每周计7次。然后安排好时间表,比如徐州有新闻综合、都市生活等频道,选择好时段,7点到8点还是天气预报之前等。把这些信息填好,根据单价生成了订单,基亿的工作人员就根据这个电子订单进行需求确认,然后联系电视台,进行投放。
按照2.0时代的操作方式,电视广告投放周期甚至可以缩短到48小时以内。这个投放速度可能是过去的1/10,甚至更快。过去企业需要先询价,再去确认广告位,一切都很拖沓。
2.0时代电视广告:“低价”但不“低质”
电视广告的效果被大众所认同,但电视广告的高额成本与烦琐流程却成为电视广告1.0时代的主要瓶颈。例如,一般情况下广告公司先会帮客户出一个创意方案,方案通过后,再将制作脚本和估价提供给客户。一份合理的估价应包括拍摄器材、场地、道具、服装、摄制组以及音乐、特技等制作费、制作公司利润、税金等。而这些费用仅仅是广告策划与拍摄的费用,还未包括电视台的投放费用。
而在2.0时代中,这一切将变得“省时省力”。原先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与时间的电视广告拍摄环节,演变成了客户在网站即“虚拟超市”中直接选择自己合适的广告模板并为之付费,仅这一点就可以让众多的中小企业绕开以往高昂广告制作费的困扰。客户只需要花几千元钱,就可能实现以往动辄花费上万元甚至更高的广告制作环节。
“低价,但并不低质”,或许是在线电视广告的一大亮点。以基亿为例,其通过与CORBIS、DIGITAL JUICE等国际专业素材公司合作,并以每个月不少于50支的速度在增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合适、更专业的广告模板。“目前基亿已经在网上提供数百块的广告片模板,业务涵盖了40多个行业”,金泳秀认为,基亿引入的广告商业模式、广告公司管理经验和广告服务标准构成了其提供优质广告服务的基础。
中小企业+低成本电视广告+大量地方电视台:电视广告演绎“长尾”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在某些领域一种新型的“长尾理论”将打败传统的“二八定律”。“长尾理论”认为,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无疑,电视广告2.0时代标榜的,便是这种长尾模式的胜利。
针对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在线广告”整合大型广告公司们无法兼顾的中小城市电视媒体广告资源,通过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电视广告,从而为他们提供本地的、或者是跨地区的电视广告服务,这种高性价比的个性化广告服务,无疑将会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2.0时代:中小企业的品牌之道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品牌”,但是塑造品牌的道路却并不通顺。纵观各大企业的成长,大致分为三种因素。第一种是长时间积累,比如德国的家族企业,美国的可口可乐,都是通过上百年的品牌,资金,实力的积累才做到今天的水平的。第二种是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植,二战之后韩国的很多大型企业,比如三星,大宇等公司全部是政府扶植起来的。实际上中国的很多大企业大品牌,也是这么起来的。第三种是风险投资介入大量的资金,很多高科技行业的品牌就是依赖巨额资金起来的,包括美国的GOOGLE公司,中国的搜狐,百度,新浪等公司。
而无论企业是通过哪种因素壮大的,但是他们塑造品牌的手段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大量的做电视广告。
数据显示,中国有将近3000万家中小企业,他们想在区域市场推广自己,然而大部分没有足够资金到电视台亮相。这些中小企业在进行区域市场传播时,往往会因为推广费用的预算限制而采用一些成本低廉却无法有效建立品牌的推广方式――有些方式甚至还会起到破坏品牌的副作用,比如投递传单、小广告等等。
1电视广告相关论述
1.1特点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广泛性、保存性、印象性的特点,并且展示的频率较高,受众的范围比较广泛,普及面广,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
1.2目前电视广告所面临的形势
虽然电视广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人们需求和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对电视广告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再单纯的满足于信息的传递和商业性的宣传,而是更加注重广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加注重广告本身的内涵。因此广告制作者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工作的目标,创作出具有创意和设计技巧的广告作品。
2电视广告制作的组成部分
2.1广告创意
广告的创意是一种灵感,是对电视多维空间的立体思考,在现今的广告战中,创意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关键,是决胜的重要因素。广告创意能够让受众在短短的数十秒的时间内对宣传的产品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广告创意必须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量对所表现的情节进行压缩,力求用最简短的语言,让人们了解需要宣传的相关内容,从而产生强大的诉求。广告创意的内容主要包括:1、作品中表现的形象。作品中所使用的形象是广告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对产品进行相关的定位。例如关于万宝路香烟的电视广告,其主要表现的形象是牛仔硬汉的形象,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广告作品的风格。广告的风格是审美特征整体风貌的体现,不同的广告创意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例如,化妆品品广告主要表现出的风格是浪漫、抒情;酒类广告主要表现出的风格是纪实;生活用品广告主要表现出的风格是温馨。不同的广告作品所表现的风格不同,这样才能够感染观众。
2.2广告表现形式
广告的风格进行确定之后就进入到具体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符号、画面进行组合,将广告所需要表现的创意展示出来,是将广告创意物化的过程。在广告表现的过程中,需要在把握内在物质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表现形式。新闻采访类型的广告需要运用新闻报道的手法进行广告的宣传,是一种快捷、亲切的推销方式。这种广告的表现性是需要通过主持人向观众发出相关的信息,让观众置身在情景之中,这样才能够给人真实的感觉,更有说服力。诉求类型的广告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产品进行促销的常用手段,能够通过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对产品的特点进行营销,能够将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完整地进行表达。
3电视广告的创意与设计相关技巧
电视广告的相关技巧需要从创意和表现形式方面入手。
在创意方面,需要在多维空间内进行立体的思考,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探求事物的各个层面。创意是“大脑会议”,针对同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在对广告进行创意构思时,往往会将5名左右的设计师集中在一起,会议开始之前相关工作人员会下发相关的议题,在会议开始之后会由专业的人员将议题和相关材料做简单的介绍,然后让每个人开动脑筋,激发思路,让思维更具创新性。
在广告表现方面,需要对画面和声音进行深入的探讨,以能够让观众理解为主要的目的。电视广告中,创意与设计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好的创意需要通过好的制作来实现。制作方面的设计技巧主要包括:拍摄技巧、特技技巧、剪切技巧和解说技巧。
电视广告进行拍摄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一切可以看见的艺术造型手段来树立商品的形象,让受众能够获取准确的信息,因此,优秀的影视作品更需要考虑故事情节发展的紧密性和演员情绪的延伸性。另外,电视广告画面的拍摄不仅要给人视觉的冲击,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产生一定的社会性。因此,在广告拍摄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演员的表现力,这一点需要演员能够活跃画面,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2、产品需要处于运动的状态。产品处于运动的状态能够让形象更加鲜明,更加能够吸引受众的目光;3、场景设计需要与广告的整体相符合。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摄像、化妆、道具等任意一项都不能马虎,必须精益求精。
在特级技巧方面,动画和特技手段不受实际场景的限制,能够将策划者的奇思妙想充分的体现出来,是电视广告制作中常用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表现手段之一。剪切技巧是电视广告后期制作中最为重要的,能够对表述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浓缩,对情节进行高度提炼。但是剪切的技巧要求较高,必须在掌握基本剪切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创新才能够长造出一流的作品。
1商业广告制作艺术化,为巧妙插播打基础
商业广告向观众反映的是需求信息,它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宣传产品,扩大产品影响,获得最大效益。由于商业广告首先追求经济利益,所以其制作手段会突出市场化,广告的语言和画面会突显产品优势,所以会有很多精打细算的商家要求广告制作商把宝贵的广告时长压缩到最短,用极快的语速,极短的画面把一则用秒来计算的广告填充满,这类广告播出后常常因其表述直白,频率过快而没有太多的观众缘儿。虽然广告是商业行为,但是其制作手法艺术化、人性化会更大程度的提升广告效果。观众在平时看电视时会看到这样一些广告:语言直白简短但不惜一遍遍重复,看似商家在强调什么,实际上大大刺激了观众的耳膜,强迫观众收听收看,反倒使人厌烦。而一些制作精美,赋予人性化内容的广告则倍受观众喜爱,让观众从欣赏广告中感受艺术之美。广告制作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一个好的广告就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这也是众多广告制作商相互竞争的关键所在。当一则独立的广告具备了吸引观众的魅力之后,就为其插播到电视节目中打下了成功的基础。电视广告有人看,才会有市场、有效益。
2商业广告插播人性化,让观众欣然接受
如何让电视商业广告插播人性化,涉及到广告制作商的艺术创作水平,企业对播出时段的选择和电视台的总体安排。
2.1广告与电视节目要紧密连接,自然过渡
一个画面安静、节奏舒缓的广告最好与剧情舒缓,画面安静的电视剧或者话题类节目相连接,这样不会让观众的收视情绪因广告的出现产生太大波动;一个富有火暴激情的电视广告最好与同样火暴激情的电视娱乐节目相连接,这样不会让观众的收视热情因广告的出现而迅速递减,这就是很多人意识不到插播广告和插播时间较长的原因所在。产生这种效果,决不是观众被调侃了,恰恰是广告本身、商家眼光和电视台的精明之处。能让观众不经意间把电视节目和广告尽收眼底,需要艺术创作,更需要体察观众的收视心理。
2.2电视节目进行、广告的插播与观众收视融为一体,更显亲和力
要实现电视节目、广告与观众不脱节,节目主持人是个很好的纽带。近年来随着电视话题类节目和娱乐性节目的蜂拥出现,给电视广告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包括央视、省市电视台都认识到了主持人的纽带作用,他们利用主持人的语言引出广告,这不仅从情感上挽留住了观众,还让观众感觉到节目没有中断,主持人没有走开,观众也会因此不忍离开,继续收看电视节目。央视品牌节目《非常6+1》就是很好的发挥了主持人的连接作用,当然这档节目本身的吸引力和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是留住观众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插播广告时如果主持人不打招呼,直接切换,势必造成观众被忽视的结果,从而影响电视节目和广告的收视率。
2.3敢于预报广告的时长,相信观众的耐心
目前应该说很多广告业主和电视台都难于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对观众掌握了广告播出时长后的反应估计不足。实际上很多主持人在引出广告时所使用的也只是模糊不确定的时间概念,如:广告之后一会儿见,先进一段广告马上回来等等。期待插播广告时长透明化利大于弊。因为观众在掌握了插播广告的准确时长后无非会有这样三种反应。一部分观众会因为广告时长超过自己的忍耐度而暂时调台改看其他节目;一部分观众会因为广告并不太长而极有耐心,饶有兴趣的欣赏广告;还有一部分观众不调台,但会根据插播广告的时长放松一下神经,做一些简短小事。比如用清水洗把脸,伸展一下手臂,到阳台前抽支烟,或者收拾一下吃剩的果皮,倒掉一杯残茶……广告业主和电视台应该不要对这部分观众失望,因为他们的视线和听觉没有离开居室,他们不可能对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广告充耳不闻。既然是利大于弊就可以尝试,让亿万中国观众惊喜的是这种尝试开始在央视的部分频道节目中出现,电视台在屏幕较为醒目的位置打出了广告时长,观众可以从读秒器的无声变化预知广告的准确长度。可以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体现了大台的风范和实力,让观众从中找到了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在这个呼唤人性化的时代,这一举动让观众对电视节目,对电视台寄予了厚望,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虽然预报插播广告时长具有超前发展优势,但目前还不是普遍行为,毕竟它需要实力和勇气,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盲目效仿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
2.4合理控制商业广告的总时长,减少观众的逆反心理
能够做到向观众预报广告的时长,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创新,但是观众到底能忍受多长时间的广告,很难进行数字统计,有的观众能坚持看一个小时,有的观众能坚持看十五分钟,有的观众连两分钟也无法坚持。为避免让过多的广告充斥电视屏幕,减弱主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电视台应对广告时长进行合理控制,不要设计长达一个小时以上的广告时段,连续播出广告最好不超过半小时,持续时间过长的广告不但留不住观众,往往适得其反。
3电视节目的宣传广告适时插播可以淡化商业广告的负面影响
一部好的电视剧或是一个好的电视栏目,电视台都会制作一些宣传广告,让观众提前了解主要剧情和主要人物,这恰恰能满足观众对所期待电视节目的收视欲望。很多热播电视节目,其制作精美、悬念倍出的宣传广告也起到了吸引观众的推波助澜作用。央视十二套“社会与法”频道,就有一则全频道节目的宣传广告。广告语言高度精练,画面真实明朗,加上厚重的男声配音,把所有节目版块的主题全部囊括其中,增强了观众收视的迫切需求,由此带来观众连续几小时不换频道的收视效果,最终让观众把电视节目、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等一览无余。电视节目宣传广告也不是多多益善,越频越热销,恰到好处的插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央视一些品牌栏目的宣传广告仅在节目转场时插播,有的会选在插播商业广告即将结束时,这样就可以让观众知道电视节目宣传广告一出现,精彩节目马上开始。如果电视节目开始前最后一则广告是商业广告,电视台又没有预告广告时长,观众常常会因为把握不准导致电视节目和广告都无法看完整。
4抢抓公益广告的独特魅力,拓展社会效益
公益广告向观众反映的不仅仅是人的需求信息,更是一种思想的力量,它的社会效益是广泛的。有的人因此就认为公益广告社会影响大,经济效益甚微。认为公益广告主题深远,占用时间较长,在电视节目中插播是一种耗费资源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观点。应该说商业广告影响的是社会消费需求,公益广告影响的是人的思想和精神需求,是更高境界的一种需求,广告业主和电视台应该认识到公益广告的广泛影响和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4.1插播公益广告比商业广告更具优势
因为所有的公益广告都比商业广告具备人性化的主题和内涵,公益广告的制作是想象力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观众喜闻乐见,看的人多必然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
4.2加大公益广告的播出比例,增强电视台的公信度
一个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越多,越是办台实力强大的一种体现,中央电视台播出公益广告的比例明显多于地方电视台。其公信度在亿万中国观众的心目中恒久不衰。
5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电视节目宣传广告巧妙穿插,相映成辉
这三类广告内容不同,制作手法不同,播出效果不同,表面看彼此无关,单独存在,但是要想依托电视这种媒介来达到共赢的目的,就必须研究这三类广告之间如何对接,让它们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相互发挥作用。
(1)插播较短商业广告时可以连接较长公益广告,能舒缓短广告的频率,减少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疲劳。
(2)插播较短公益广告时可以连接较长商业广告,可以拉长公益广告的内涵,增强观众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3)在广告时段开始和结束时插播电视节目宣传广告,强化观众的收视需求,让广告与电视节目有一个连接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