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坚持英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Achieved unremittingly, indomitable than when subjected to failure is more important.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3、Although patience and persistence is a painful thing, but it can gradually bring you the benefits.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4、Artists all free and lively things, are great oppression and get, is the great effort.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
5、As long as a person strongly unremittingly in pursuit, he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6、Don’t cry because it i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 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7、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8、Don’t waste your time on a man/woman, who isn’t willing to waste their time on you. 不要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费时间的人而浪费你的时间。
9、Haste makes waste.欲速而不达。
10、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11、It is dogged does it. All day, but careless man.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12、Just because someone doesn’t love you the way you want them to, doesn’t mean they don’t love you with all they have. 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13、Just persevere, knowledge, finally discovered the secret.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
14、Learn and well made, the deeper soil more difficult, if not quickly heart, would see fountain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
15、Learning proficiency for officialdom, one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6、Little drops of the reservoir, integrated with a large warehouse.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
17、Little drops of water finally can wear stone, not because it is strong, but due to circadian won’t drop pendant.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18、Maybe God wants us to meet a few wrong people before meeting the right one, so that when we finally meet the person, we will know how to be grateful. 在遇到梦中人之前,上天也许会安排我们先遇到别的人;在我们终于遇见心仪的人时,便应当心存感激。
19、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 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20、No difficulty is insurmountable if one sets one’s mind on it.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1、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 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22、No matter what time, no matter what may happen, I will never allow yourself a little get disheartened.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23、Painstaking effort, three words, a name, a hard, a called function, must keep up your spirits, work hard.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24、Read the five drum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but the play fast and loose.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25、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重复是学习之母。
26、Retreat into acute fast.进锐退速。
27、Stop chipping halfway , you cannot chop down deadwood ; and keep chipping a way , gold and stone can be carve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8、Taishan let the soil, so it can become bigger and bigger; river is not the small streams, so it can be so deep.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9、The day will fall so big people, first Zhi, the labor of their bones, their body skin hunger, tough, line whisk it was chaos, so the spirit, increasing it not beneficial.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 益其所不能。
30、The great becomes ridiculous is only a step, but one more step, funny and will become great.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
31、The worst way to miss someone is to be sitting right beside them knowing you can’t have them. 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近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
32、To learn to be just and constant, not just is sui Hui, not constant retreat.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
一、建设班级“硬文化”,构建优美的物质环境
众所周知,学生的大部分在校时间都是在班级度过的,班级是重要的育人场所。所以,我们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精心布置班级文化,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真正使班级成为多姿多彩、健康向上的教育空间。
1.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传统的班级文化缺乏活力和特色。在新课程理念下,班级的板报、宣传栏、图书角、卫生角、评优栏等环境的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板面的设计、内容的安排上要全员参与,凝聚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例如,在班级开展的“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中,我把活动现场的布置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学生们非常高兴和踊跃,纷纷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符合主题的好点子,如打印图文并茂、让人触目惊心的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收集写有 “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教室走廊不奔跑,安全第一真是好”等安全方面的小标语,等等。我让班干部将这些资料归类整理后,选取学生设计的优秀方案,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教室的布置。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打造班级文化,不但开动了学生的脑筋,而且培养了合作能力,为他们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2.形式上要灵活新颖,有创意,内容上要将教育性和激励性相结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应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所以,我们的班级主要设计要新颖活泼、美观大方、生动有趣,体现童真、童趣、童心,还可以设计一些有教育意义和激励性的专栏。例如,我在班级主要设置了“文艺标兵”“体育标兵”“守纪标兵”“学习标兵”等“星光璀璨”专栏;设置了“相信自己”“我在赶超”“我能成功”等“你追我赶”专栏;设置了“明辨是非”“颂扬爱心”等“真善美”专栏; 设置了“小小书画家”“小小发明家”等“全面发展”专栏;设置了“珍爱生命,安全出行”等“安全教育”专栏。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中,标兵同学不懈怠、不放松,其他同学学有目标、学有榜样、行有方向、自信向上,全班学生都受到了影响和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进步。
二、建设班级“软文化”,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一、重点树立支农新观念
新农村建设中长期贷款,不同于农发行的传统业务,是个新课题。平时所了解掌握的上级文件精神,操作流程,相关资料都很抽象,要想实现工作上的突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思路、新举措”为抓手,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循序渐进,坚持防范风险,坚持有效发展,才能实现由传统的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并重、防范风险与提高效益齐驱、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质转的新突破,要把新业务的营销和发展提升到讲政治、讲生存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目标明确,形成合力,更好地实现历史上最大幅度跨越的同时,能让曾经制约农发行业务发展的“效益差、范围小、风险高”等瓶颈因素逐步得到破解。 二、具体推行营销新模式 推行“营销项目,政府对接,一位领导,一名经理,一套班子”的王作模式,形成“步调一致,密切配合,顾全大局”的王作意识,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有日志、有进度,实行分工负责。实事证明,当地政府的认知和支持在业务营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宜阳行经初步调研确立项目主题后,向宜阳县委书记和县长专题汇报了农发行的信贷产品、支持范围和对象,引起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措成宜阳县委、政府和职能委局与市农发行党委及业务部门的对接洽谈,及时确定了项目贷款的洽谈意向,工作思路和运作模式形成后,县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农发行为项目牵头单位,相关局委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县财政、土地、城建、规划、发改委等局委,数次到外地参观学习,为项目贷款的成功营销打下了坚买的基础。
三、缜密把握切点慎运作
新农村建设贷款,政策想强,涉及面广,手续复杂,文件资料多,协调工作量大。贷款申报立足“早”,贷款资料立足“全”,要结合实际,确立贷款项目的要素和构架,找准符合规定的项目贷款承贷主体后,一是科研先行;二是注重审查项目总投资的额度、贷款资金的用向,项目主题投资的比重和项目资金的来源是否合理等问题,测算财政出资能力,明确财政出资承诺; 三是确定项目贷款额度、期限、投向,采集与项目有关的文件、证书、证明等资料,形成项目构架; 四是强化风险意识,评估完善土地抵、质押担保手续,出具评估报告;五是贷款项目每个环节、要素都要有相关的文件、证件、证明、协议作为支撑,规范操作,防范风险,采集所有的文件资料,完善贷款手续。
四、强调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新贷款项目的营销、立项、报批和实施成功,往往倾注了营销人员和项目单位有关工作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需要多方人员在实践中切磋摸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学中干,干中学,逐字逐句的研究,逐数逐式的计算,逐条逐框的斟酌,在细致讨论、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相继出台名目繁多的有关文件、协议、承诺,报告,整理装订材料,切实做到结构完整,要素齐全,逻辑性强。特别是在贷款实施的环节,要严格按照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精神,严格执行受托支付,确保经得起内外部及银监部门的检查。
一、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五大“赤字”
江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社会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共建共享机制未能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工业文明文化的主导地位及生态理念未能确立,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制度不合理以及制度缺失等几方面的关键问题,它们构成了江苏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赤字”。
经济生态“赤字”。经济生态“赤字”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差、重量不重质、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等。江苏经济结构重化工化特征十分明显,重化工业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占比超过70%,重化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占整个工业的七成,明显偏重。同时,由于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国际产业链低端,产业结构总体还存在着零散化、低度化和同构化特征,尤其是产业系统的生态机能短缺,低碳产业比例过低,还原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导致经济活动处于开放状态,这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收益的根本原因。“江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效益不高”(门可佩,唐沙沙等,2011)。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依然未能摆脱粗放的增长方式,而江苏的表现尤其突出(李永友,2008)。江苏经济扩张的速度远远超出经济质量提升的速度,并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宋宇馨,2011)。尽管资源能源利用率有了明显的提升(2011年江苏万元GDP能耗为0.6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0.738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但与北京的0.465吨标煤/万元的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从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上看,2011年,江苏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490.5,列全国第七位,但与北京、上海、广东差距相当明显,该年度北京、上海、广东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分别为1403.8、1134.8、751.6,并且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提高缓慢,2011年江苏资源环境绩效指数上升幅度仅排在第十位,北京第一,上海第三,山东第五,广东第六。
社会生态“赤字”。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生态“赤字”表现为社会管理运行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带来的功能性冲突与短缺,以及管理模式落后、低效。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在目前中国特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各部门只关心各自局部问题,自成体系,各自为战,资源不共享,导致内部决策、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技术开发以及科学研究的分散性、封闭性和重复性,大大提高了整个管理的运行成本。部门间的“协调难”还容易导致“管理真空”。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机制与管理模式上,单方面强调政府的作用,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体现,其积极性也无法发挥。公众参与是现代公民社会实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不可或缺。尽管近年来也倡导公众参与,但公众并未被赋予参与决策和发挥监督作用的权利和途径,对公众参与只有原则性规定而无具体可操作的制度,公众参与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加上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薄弱,造成公众参与的范围与规模都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政府的决策行为。
文化生态“赤字”。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文化生态“赤字”体现在文化体系中生态文化的缺位,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未能进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与生态自觉缺失。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仍是主流,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缺位,以牺牲非人类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环境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仍以能量和物质消费的最大化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生态文化缺失使得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没有进入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体现在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与生态自觉的缺乏。尽管江苏2006年就提出了环保优先战略,但GDP仍然是干部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因而在经济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只看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环境效益;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较少意识到对环境保护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企业甚至以偷排来降低生产成本;公众更多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归于政府与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不少人追求舒适的生活,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偏好一次性用品……
环境生态“赤字”。环境生态赤字体现为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近年环境质量下降明显。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列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83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4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54.2%,劣Ⅴ类水质断面占2.4%;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根据2012年5月江苏省人大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省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64.2%;雾霾天138天,成为近50年来最多的一年。全省酸雨发生率为50%,主要集中于南京等沿江城市,苏南则更是酸雨的高发区。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新的污染问题接踵而至,新污染物排放量同样巨大,并与常规污染物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复合型污染。2013年3月8号,南京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苏锡常典型地区土地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一地区自2005年至2011年6年间,地表土壤中有37.5%的样点镉含量处于增长状态,并以平均每年0.03毫克/千克左右的速度增加,最大达到平均每年0.2毫克/千克。生态问题严重。河流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环境功能逐渐丧失,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水生生物普遍受到污染的危害。湿地面积缩小,河道淤塞,芦苇、草垫大面积消失,河网、湿地污染普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生态环境抗自然灾害能力减弱;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生物多样性处于衰退状态,陆生、水生生物群落类型减少,优势物种多寡失衡,耐污生物大量出现,许多物种消失或成为地方稀有物种。
制度生态“赤字”。制度生态赤字表现为制度的缺失以及不合理,带来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形成逆淘汰。已有的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首先,“政出多门”带来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制度相互重叠、交叉、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制度性内耗,既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还大大提高了制度的实施成本,削弱了制度的整体效能。其次,制度的设计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中,以命令控制为主,强制性、限制性的制度较多,而从经济手段、自愿性手段来设计的制度较少,制度缺少激励作用。其三,制度的约束力较差。资源低价与环境无价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过低的排污费、资源使用费以及补偿费征收制度助推了掠夺型经济的发展。而且制度运行障碍问题较为突出。以GDP论成败的政绩考核观造就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并对环境执法加以干扰,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突出。此外,对制度加以异化,变相执行,造成制度执行和实施效果与预设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甚至严重背离制度设计的初衷。
上述一系列“赤字”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与复杂性。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的过程,而将其理念真正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之中,乃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二、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赤字”的应对措施
最近指出,要改进考核方法和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了。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就是要在社会建设中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来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公众参与;在政治建设中创新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在经济建设中,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在文化建设中,倡导生态文化,引导绿色消费。同时,加大环境建设的力度,真正实现“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化生存空间。
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公众参与。对政府各项行政职能加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主管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尽量避免职能的交叉重叠,并以法律的形式把各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加以规范;对同一管理对象的行政权加以整合、清理,并指定专门的管理部门来行使管理职责,以减少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与政策性内耗;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彼此独立的封闭式管理格局,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委员会,推进部门的分工合作,并进一步从法律上对相关部门的行政协助行为加以规定。提升环保部门的能力和作用,赋予其独立执法的权力,防止经济建设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要打破政府部门绝对主导、单向推动的管理模式,明确公众、企业的社会责任,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积极推进社会共享共建,建立更加透明的信息管理和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决策平台、环境监督平台和环境司法救助平台。同时,大力鼓励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使社会公众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骨干力量。
创新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梳理并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地法》、《生态补偿法》等,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配套法规及其标准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成本、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干部政绩评价以及任用结合起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实施最严格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制度,尤其是国土以及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环境损害赔偿制、环境公益诉讼制等。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完善经济政策,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恢复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鼓励政策,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财政制度等;尽快出台流通与消费领域绿色制度,如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等,引导绿色消费;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加大执法与监察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彻底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对阻挠、妨碍执法的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不作为的执法机构追究渎职罪;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及时纠正政策执行的偏差。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定期并更新落后产能和工艺产品名录,运用包括差别电价、进出口退税在内的经济激励、行政命令等多种手段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加快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结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制定绿色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还原产业。优先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构建废弃物质回收、运输、再利用等各环节分类明确,资源流转顺畅的产业结构体系;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按照生态经济要求,规划布局新增加或引进投资项目,形成生态功能完备的产业链接。使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与质量。通过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来推动生态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科技项目,重点部署具有全局影响的关键技术和技术群,关注商业化项目和吸纳更多企业的参与;加大生态科技的R&D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发挥信贷、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的作用,积极促进生态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建立产学研结合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技术开发模式,整合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及资本市场的力量,采取协调行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结合自身的特点,重点开发低成本的节能减碳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并积极实现产业化。
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化生存空间。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确保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对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加以评估,整合和创新生态建设和保护模式,因地制宜,以自然恢复为主,采用协议保护等手段提高资金投入的效果和效率。划定、落实特定区域的生态红线。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和落实特定区域的生态红线,坚持区域功能战略,优化特定区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主要污染物减排时间表,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各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程序及减排技术条件,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重点区域、流域达标时间表,制定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达标目标。
[关键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分析
一、引言
企业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难度,导致了审计风险。因此,企业持续经营审计问题也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我国自1997年出现首份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来①,这类审计报告大量出现。从1998年12月《独立审计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以下简称《准则》)征求意见稿到200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准则》修订稿[2],几年来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的审计意见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根据《准则》修订前(1997~2001年)和修订后(2002—2004年)两个时间段,对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展开研究。
二、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总体情况
(一)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数量
根据笔者统计,我国从1997年第一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意见审计报告出现以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3份,到2004年的68份,占各年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重由3.19%上升到50%左右②[3].其中两次较大幅度的增长出现在1998年和2003年。由1997年的3份增加到1998年的20份,明显地折射出1998年《准则》的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审计意见的影响。尽管《准则》对1998年的审计报告没有法定约束,但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2003年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报告较2002有较大增长,而2002年相对于2001年则变化不大,这也部分地折射出2003年《准则》修订稿的颁布实施对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影响。2003年独立审计准则修订稿颁布实施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审计报告占当年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重高达52.34%。
(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的类型
1997~2004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有298份出现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其中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共107份,保留意见18份,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74份,否定意见4份,无法表示意见的95份。
通过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类型的进一步分析,有两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
一是出现了否定意见。重庆会计师事务所对渝钛白1997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成为我国第一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这份颇具“勇气”的否定意见恰恰是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事项的。随后1998年、1999年、2000年各出现一份。其中代码600833的上市公司商业网点连续两年(1999、2000)被出具了否定意见,且均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事项有关。
笔者发现,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在1997~2004年的8年问仅仅出具了4份,且均发生在2003年《准则》修订之前。值得思考的是,修订后的准则是否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逃离”了否定意见的条件范围,还是修订后的《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判定审计意见类型的条件,使注册会计师发表该种意见类型的比率大大降低了。
二是无法表示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出现率居高不下。在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否定意见与无法表示意见五种审计意见类型中,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占总数最多,其次就是无法表示意见类型。《准则》修订前上市公司因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而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所占当年持续经营不确定审计报告的比例较高,在1/3以上。
无法表示意见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比较乐意选择的,但这种意见在西方国家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评和限制。
无法表示意见,无疑是承认注册会计师在经过一番劳动后并无收获,这是报告使用者所不愿看到的,但可以把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无法表示意见看成审计委托双方的一种计谋:对注册会计师而言,规避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对委托人而言,完成了委托、对报告使用者有了交代。
值得关注的是,审计中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无法表示意见,2002年较2000年和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且2002—2004年的出具情况稳定在23.21-27.94%之间,由此也可以推论,《准则》修订稿关于对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修改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表述出现的位置
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中明确提及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能够运用专业判断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和经营困境等发表意见,但另一方面也看出注册会计师所发表的此类意见在意见类型上存在差异,在表述形式上也各有不同。有相当比重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属于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或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
《准则》修订前,有55份审计报告在意见段之后提及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占这一期间130份此类意见的42.31%。《准则》修订后,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表述在意见段之后的要远远多于在意见段之前的,有107份审计意见在意见段之后提及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占这一期间168份意见的63.69%。
在注册会计师明确提及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问题上,由于通常把注册会计师以拒绝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类型出具的报告视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如果仅仅出具了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或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说明段列于带解释说明段保留意见的意见段之后,那么很可能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一些误解甚至误导。这种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表述差异可能由于被审计的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上确实存在着差异,但也有可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以严重程度较低的意见表述方式向被审计上市公司妥协造成的。
以往文献对上述问题已经作出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陈朝晖认为,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较大、财务报告又没有进行充分披露的情况下,发表保留意见或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是不正确的[4].孙铮、王跃堂通过描述性分析提出,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中确实存在着运用说明段改变审计意见性质的倾向,他们认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上市公司的要求和压力,另一方面是注册会计师主观上认为说明段为其改变审计意见的性质、推卸法律责任提供了途径[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也认为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量刑不准”[6].如果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表述形式不当,很可能对投资者准确理解会计信息造成误导,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
由此,笔者认为《准则》在此方面的规范作用并不如所期望的那样。有必要在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因素的基础上考察其他因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表述行为的影响,为审计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行为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来源
审计报告是审计的最终产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或制度、审计准则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修订后的《准则》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落脚点,即充分关注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这一变化贯穿于修订后的全部准则,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为此,这里仍根据《准则》修订前和修订后两个时间段,分析检验修订后的《准则》在评价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可操作性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来自《准则》修订前的证据
通过对《准则》修订前的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分析,笔者发现,这一期间因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和公司停产而被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怀疑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超过了60%,其余依次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而无法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意见,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占用资金或提供帮助的承诺、存在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影响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子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没有遵守银行贷款协议、公司的股权置换频繁、募集的资金未按规定使用以及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影响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等③。
(二)来自《准则》修订后的证据
在进行《准则》修订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来源分析时,我们将来源按照修订后的《准则》中所列示的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加以分类,更加具体地检验修订后的《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准则》修订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修订后《准则》仍以被审计公司的财务状况作为注册会计师需充分关注的中心,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是注册会计师在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笔者也注意到,因存在“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事项而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的数量较之《准则》修订前大为增加④。修订前的《准则》将“存在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一项列为注册会计师应予以关注的“其他方面”,而修订后的《准则》将其作为“存在因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列入“财务方面”需关注的事项,更加具体化了。
通过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来源分析,有几点值得注意:
1.注册会计师比较注意分析资产质量,例如关注资产的获利能力。另外,因存在大量巨额担保或债务诉讼,被审计公司的资产冻结、抵押、质押现象较多,注册会计师对此表示关注也是重视资产质量的表现。这也可以进一步说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尽可能“揭开现象看本质”。
2.上市公司不仅存在《准则》所提及的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的现象,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且存在一部分因应收关联方款项的收回的重大不确定性被注册会计师提出持续经营疑虑的审计报告。由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准则》完善过程中应进一步关注关联方。
3.被审计单位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段中被多次提到,说明存在着通过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
四、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我国1997-2004年期间注册会计师明确提及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报告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问题,这里主要揭示《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的审计报告所存在的问题。
[NextPage]
(一)审计意见没有明确提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笔者在收集2001-2004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资料过程中发现,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审计意见表述,可以发现存在对被审计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注册会计师对事项作了说明,说明的理由完全符合《准则》规定的范围之内,但却没有明确提及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也未指明被审计公司是否对此进行披露。2001-2004年期间共有21份这样的审计报告,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意见类型,如带强调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带强调说明段的保留意见,同时还发现一例带强调事项段的无法表示意见。
意见的理由也非常充分,可以归纳为:(1)子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停顿;(2)因巨额担保涉及诉讼引发的或有负债;(3)巨额逾期借款,且未办理展期手续;(4)连续三年亏损,遭受退市警告,股权置换;(5)资不抵债;(6)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严重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存在因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7)主营业务萎缩,现金流量不足;(8)营运资金出现负数;(9)母公司长期占用巨额资金;(10)应收关联方欠款;(11)经营活动停顿。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对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做出评价,甚至连“持续经营”的字眼都没出现。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尽到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表现。
(二)强调事项段的运用不符合要求
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在无保留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提及持续经营问题,但是笔者发现无论用修订前或修订后的《准则》衡量,有相当一部分带强调事项段的运用是不符合要求的。根据《准则》规定,强调事项段的表述应包括:(1)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以表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2)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这才能构成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理由;(3)不应使用附加条件的措辞。这三要点缺一不可,但经过分析,笔者发现部分审计报告在这几方面做得却差强人意。
一是理由不充分,判断不明确。一些审计报告对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或没有充分披露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事项;有的披露了部分重要事项或情况,而对其他重要事项或情况只字不提,给会计报表使用人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一些审计报告在强调事项段中没有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只是提及上市公司认为可以保证持续经营。
二是存在带有附加条件措辞的强调事项段。一些审计报告在强调事项段中使用了附加条件的措辞,例如,某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为:“……若未来上述担保事项无法妥善解决,往来占款不能及时收回,贵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将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还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措辞“除非能够获取财务支持,否则公司的持续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种假设对审计报告使用者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持续经营都不能进行下去。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的判断变得模糊,使审计报告使用者更加疑虑,违背了对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评价的初衷。
(三)对管理当局相关披露的表述
根据《准则》的规定,被审计管理当局是否在会计报表中适当披露对自身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成为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还是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分界点。其中有两点是要求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并作出明确表述的,一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是否作了披露;二是所作的披露是否符合准则要求。
对于前一点的关注尤为重要,因为这将涉及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如果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未作适当披露,则应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同时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
由此,应关注意见段之后的强调事项段,是否存在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未作披露却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未作披露应在保留意见段前说明却在强调事项段中评价的审计报告。另外,出具的保留意见中,是否存在没有在意见段前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的现象。笔者在分析《准则》修订后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后发现,对于未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管理当局是否披露的情况,2002年共有10份,2003年7份,2004年仅有1份,而这一期间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与保留意见、且在意见段后表述持续经营情况的分别为28份、38份、46份,无论从数量还是比重来看,这种现象均呈好转之势。
笔者对《准则》修订后三年沪沪市强调说明段中对管理当局的表述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准则》修订后沪市分别有4家、3家和2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虽发表了无保留意见,但经查阅会计报表,管理当局并未对持续经营事项作出披露。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的4家中有1家注册会计师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管理当局已作披露,而2004年的2家也为同类情况。由此可以看出确实存在利用强调事项段改变意见类型的情况。这9家上市公司本应被出具保留或否定意见,如此的结果只能大大降低审计意见的质量。对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的情况分析中发现,2004年有了改观,4家上市公司应在保留意见段前的说明,却出现在强调事项段,这也呼应了上述问题中强调事项段的运用。
同时笔者也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虽然对持续经营情况作了披露,但是并不符合《准则》要求的“适当披露”。《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适当披露:(1)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2)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可见需做出披露的有三要点:(1)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或情况;(2)改善措施;(3)明确指出自身存在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此三点均具备,才能称之为“适当”。
部分披露不适当的原因是出于管理当局改善措施表述不当,有的没有任何改善措施,有的虽有改善措施却不能令人信服,形同虚设。例如,一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是这样披露的:“目前,虽然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如申请银行贷款核销,寻找目标公司拟进行资产重组,以便公司摆脱财务困境,为公司今后发展寻求出路。但是,基于上述事项的存在,本公司的持续经营将受到重大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大部分表述不当的情况是不能满足上述要点(3),对于这一点,可以理解,被审计单位当然不想主动承认自身在持续经营能力方面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但是这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如果此方面揭示不当,无形之中扩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审计风险加大。2004年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的披露情况的说明情况较往年有了进步,但对其披露的质量的把关仍不能令人感到乐观。
同时笔者也对发表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但在意见段前发表持续经营意见的情况作了分析,《准则》修订后,此类意见并不多,其中2002年4份,2004年1份,2003年没有。5份中,2002年的3份未指明管理当局是否在会计报表中对持续经营情况作出披露,其余两例,均指明管理当局已在会计报表中作了披露。面对后面的情形,到底在意见段后表述还是在意见段前表示值得注意,审计意见的质量值得思考。
(四)评价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表述
在关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表述中,有两点是不能或缺的:一是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理由;二是对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明确判断。在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在这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1.表述过于“委婉”。部分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在持续经营问题上表述得过于委婉,简单提及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但又不直接触及持续经营问题,以至于审计报告使用者无法读懂注册会计师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信息。人们要通过查阅会计报表才能知道这些审计意见是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进行说明。
2.无法表示意见的理由未作充分说明。在上面关于审计意见来源的分析中,将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理由,根据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在财务、经营、其他等方面的重大疑虑事项或情况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虽有个别无法表示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充分说明了无法表示意见的理由,大多数审计报告在这方面也作了一定的说明,但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导致许多审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理由不充分,不能令人信服。
审计报告行为的规范离不开《准则》的规范和约束,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关于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还很不规范,应加强跟踪研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①本文的分析限于A股上市公司,所指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提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
②1997~2000年数据来源于李爽,吴溪。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角度与经验证据。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47—150;2001~2004年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数据是笔者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资料查阅得到。
③1997—200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编著。注册会计师说“不”——中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分析(1992-2000)。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2年;2001年数据由笔者根据当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分析得出。
④笔者根据2002—2004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分析得出。
[参考文献]
[1]庄恩岳。中外审计准则比较[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004[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李爽,吴溪。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角度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陈朝晖。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J].会计研究,1999(7):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