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资源保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及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其动态水量河川经流量,一般称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储存量是历史时期积累形成的动态水量都比较小,主要靠地表水和降水入渗补给。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思路。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乌拉泊水库清理搬迁工程、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顺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的和谐统一。
1.水资源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乌鲁木齐市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拟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预案。
1.1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陆续出台了《水法》、《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出各地水域纳污能量核定,提出限制排污总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在完成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各地区水源地名录。
1.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型社会各项活动。
1.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1.4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
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害,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利用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中清理出的清淤质对1573.5亩戈壁沙坑平均覆土约1米厚,选择防风性强、深根性、抗遡性强、耐旱适宜在项目区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建设恢复。一方面即减少外运清淤质费用,另一方面对水库上游戈壁沙坑通过生态建设,可以防风保土,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界面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符合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国策以及支持科技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先行的思路不谋而合。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不仅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而且是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针对现存在的水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2.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法规体系。
要贯彻落实《水法》,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水资源管理条例”“节水管理条例”“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要加强水资源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搞好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使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量水而行。
2.3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水法》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贯彻落实《水法》,用足、用好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根据《水法》,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2.4创新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依靠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要实行以用人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5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结束语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当幅度地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沈国航,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2] 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是支撑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不可代替的重要资源和关键因素。世界各国都在从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对国内的水资源进行保护。目前,中国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20世纪,世界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在这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是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用水的浪费和对水资源的污染,使世界上的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及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其动态水量河川经流量,一般称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储存量是历史时期积累形成的动态水量都比较小,主要靠地表水和降水入渗补给。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思路。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乌拉泊水库清理搬迁工程、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顺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的和谐统一。
1.水资源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乌鲁木齐市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拟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预案。
1.1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陆续出台了《水法》、《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出各地水域纳污能量核定,提出限制排污总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在完成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各地区水源地名录。
1.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型社会各项活动。
1.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1.4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害,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利用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中清理出的清淤质对1573.5亩戈壁沙坑平均覆土约1米厚,选择防风性强、深根性、抗性强、耐旱适宜在项目区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建设恢复。一方面即减少外运清淤质费用,另一方面对水库上游戈壁沙坑通过生态建设,可以防风保土,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界面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符合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国策以及支持科技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先行的思路不谋而合。
2.如何保护水资源
2.1、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重点行业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及设备,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对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建立工业节水激励机制,推动节水。根据水资源条件及工业发展方向,对不同行业采取扶持或约束政策,合理制定水价标准,调整工业结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进行节水改造和废水再次利用。
2.2、合理安排农业用水。根据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需水量这一规律,把各种农作物进行优化配置,使产量和用水量达到最佳,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益,并大力推广优化技术与计算机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2.3、回收利用城市生活污水,积极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回收和重新使用生活污水,使其变为可用的资源,是另一种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目前,城市公共用水,如冲厕所、喷洒道路、环境卫生、市政工程等用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大多是用自来水。如果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经过中水管网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洁、汽车冲洗、居民冲厕所及企业设备冷却用水等领域,将会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
2.4、完善法规政策,保护水资源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法规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应建立一系列的水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3.1加强环境责任意识,以利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也就是说既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人与自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同时兼顾2个基本原则: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作为主题和目标。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资源管理;对策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1.1 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配不均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0%左右。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匹配。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面积占63.5%,水资源量仅占19%。西北内陆河地区面积占35.3%,水资源量仅占4.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大规模经济开发,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目前全国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大部分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如年前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几十年未遇的大旱,而江河纵横的西南地区曾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我国水资源的70%分布在这里。进入6月,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省则进入多雨季节。
1.2 水资源使用方式粗放,不注重节约用水
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目前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在0.5左右,灌溉水量损失严重,而先进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65以上;微喷灌、薄露灌溉等先进灌溉方式在我国的应用仍不广泛。近年来工业用水增长迅猛,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仅30%左右,国外发达国家重复利用率可达75%以上;对比国外先进国家,我国在节约用水方面差距明显。
1.3 水资源管理方式不完善
在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价格与水资源使用效率以及与地区或行业的效益间的关系不密切,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排水的管理没有很好衔接,水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善,优水劣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水利用效率不高,供水水价亟待改革。
2 加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资源要素之一。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加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
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地面土壤表层不断受到破坏,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制约了经济发展,导致农民生活贫困,更为重要的是破坏了流域的生态平衡。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开发当地水土资源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及综合治理工作。
2.1.1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合理配置,使流域形成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坡面、沟道均有水保工程的立体防护体系。
2.1.2 根据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流域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将陡坡地段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增加林地用地比例,大举植树造林或封禁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逐渐使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2.2 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环境保护,保护现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及地面径流。对工业园区设置单独的污水处理厂,严禁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将合理利用水资源与控制水污染相结合,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近、中、远期分别达到60%、70%、80%以上。建筑工地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回用或合格排放,禁止无组织占用道路经营洗车。
通过固体废物控制,优化污染治理,进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
2.2.1 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定点收集垃圾,集中无害处理,焚烧和填埋并行,并发展综合利用。家庭生活垃圾收集:实施家庭垃圾分类袋装化,根据垃圾的可否再生利用、处理难易程度等特点,由家庭事先进行分类袋装,在居住区设置专用垃圾收集间和特定集装箱。商业垃圾收集:沿街每500米设置一个垃圾箱,在商业中心设置垃圾收集站,对商业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纳放家庭垃圾收集系统。
2.2.2 工业垃圾的处理以填埋方式为主。
2.2.3 医疗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并用焚烧法处理,避免与一般垃圾相混。
2.2.4 建筑垃圾以填埋方式为主。对施工产生的余泥尽可能就地回填或申报有关管理部门及时运走,堆放到合适地方。并注意清洁运输,防止运输过程中洒落。对于建筑固体废物除部分木材和竹料经再加工可再利用外,一般不能重新利用,需要堆置存放。
2.3 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结合现有水资源管理的经验,首先在水资源管理观念上应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在管理理念上,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二是在规划思路上,要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三是在保护举措上,要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四是在开发方式上,要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五是在用水模式上,要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六是在管理手段上,要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
其次,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通过完善的水资源法规体系、强有力的水资源监管措施,坚决打击违法填湖行为,强化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节水考核、入河排污口设置、水域岸线利用、河道采砂、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和执法监督,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规。
2.4 加强用水节能教育,推进全面节水工程
2.4.1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研究提出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适时召开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继续开展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研究提出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推进国家水权制度建设。
2.4.2 开展城市节水工作。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指导各地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加快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的改革。大力开展雨水回收利用,建筑物安装屋顶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这个收集系统,尽量收集更多的雨水。采用植草砖、渗透砖收集地表径流水,经处理后做景观绿化用水,并在适当的地方建设地窖存放丰雨期收集到的雨水。
2.4.3 推进农业节水。继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开展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在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积极开展雨水积蓄利用,支持农村水窖建设,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开展农村、集镇生态卫生旱厕试点。
2.4.4 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和海水利用。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
结束语:
总之,合理利用并保护水资源是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只有妥善解决,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污染;水资源保护;保护措施
我国地幅辽阔,各类物质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唯有淡水资源稀少,再加上工业发展对淡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使得原本储存量就有限的淡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当前,面对情势愈加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意识更加强烈,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与措施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并开拓了多渠道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下面针对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加以探讨,提出几种实际可行的水污染遏制与水资源保护措施。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物质资源,对人类生活,乃至生存的影响十分重大。在我国所颁布的《水法》制度中,既解释了水资源的具体定义,也阐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作为地球组成因素的其中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还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和植物的生命源泉。分析地球上现有的、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发现其在时空上的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并且容易在天气裹挟下发生洪、涝水害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对于这一点,在保护水资源时一定要慎重考虑,除了要遏制人类行为对水资源的破坏与污染之外,还要防止因自然天气而造成的洪、涝水害,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国内水资源现状
就我国现阶段的水资源分布状况来看,尽管我国陆地水资源的总储存量很是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巨大,人均占水量也便相对较少。再加上水资源的分布存在不均匀性,从而导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类似于“南水北调”等措施在实际应用时面临着巨大的运输难题,所以总的来说,我国当前可利用的水资源还是有所紧缺,并且分布不均,利用难度大。
需要提及的是,当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是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难题,而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水环境恶化更加加大了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度,使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得步步维艰。举一些常见的水环境恶化问题,比如城市污水量的排放、化学药剂的污染、人类生活行为对水体的破坏等等,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加重了水环境的恶化。
三、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分析
对于水资源保护来说,遏制水污染仅仅只是保护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在水资源保护中所占据的地位却是最高的。针对上述内容中所提到的关于国内当前的水资源现状,现结合生活实际,对水污染的遏制措施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方法进行分析。
1、缓解国内当前严峻水污染形势的有效措施
1.1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这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并不可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应该是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对国内现有的水资源进行节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从源头上控制水资源的需求,这是一项实际可行的、必须必要的节水保护措施,对水资源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节约用水的具体实施方法可以有:首先,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度,提高人们对节约用水的认识,让其树立强烈的节约用水理念;其次,大量的、积极的发展节水工农业技术,推广节水工具,并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理念来指导工农业技术的发展;最后,提倡一水多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价值。
1.2遏制水污染
水资源保护工作中,除了节约用水之外,另一个重点便是水污染的遏制。对于我国来说,国内现阶段的水污染严重程度已经极深,甚至于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产生的影响和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在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时,就必须将水污染遏制与水环境整治问题放到第一位置,尽快采取措施对我国水污染问题进行处理与解决,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有: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推行工农业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无污染的生产加工方式。理论上来说,只要已经产生的水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已经恶化了的水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且能够保证在以后生活中,水污染行为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水资源问题一般不会变得更加严峻。
1.3多渠道开发现有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多方向、多渠道的开发现有水资源和非传统水资源,如雨水、海水、可再生的污废水等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水资源严峻局势。据调查统计,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重复利用的污废水大约占据了工业用水的60%,如果将这部分经过处理之后,仍然可再次利用的污废水反复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所节省下来的工业用水量将不容小觑。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我们大可采用多渠道、多方向的开发方式,实行“一水两用”或“一水多用”的用水模式,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势。
2、水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
2.1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多效益兼顾原则;节约用水原则;居民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2.2水资源保护的主要管理制度
我国《水法》规定了一些列的管理水资源的制度,主要有:水资源规划制度;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水功能区划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征收水资源费制度;用水收费制度。
2.3禁止一些严重破坏、浪费、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为了保护水资源,《水法》规定了一些禁止和限制的行为,包括:①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13;②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③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的活动;④禁止围湖造地;⑤禁止围垦河道。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水资源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就水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几种可行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熊洋,李文体.对子牙河水系水资源保护的思考[J].海河水利,2007(01)
[2]陈荷生.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3(03)
[3]王立义.引滦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J].海河水利,2009(04)
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水资源的经济、生态属性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的活动。
水资源保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水量保护与水质保护两个方面,也就是通过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展水资源的多种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过量开采。同时,也要顾及环境保护要求和生态改善的需要。在水质方面,应防治水污染,维持水质良好状态,要养活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和监督。
2、我国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2.1、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
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其中黄、淮、海、辽四河流域内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2%,然而水资源才占全国的9%.从而形成了南方水多耕地少,水量有多余,北方耕地多而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因此改变水量的空间分布,使水资源合理地被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就被提到日程上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特例。
2.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受季风影响,在年内年际之间有很大变化,汛期四个月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占全年的60%-80%,集中程度超过了欧美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