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事一议

一事一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事一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事一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

中图分类号:C973 文献标识码:A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生事物“一事一议”的实施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以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为例,截止目前,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申报“一事一议”项目累计40个,涉及村内道路、小型水利、人畜安全饮水、公共设施等方面。

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受惠于民

一是有效扼制了乱收费现象,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担逐年增加,甚至超出农民所承受的能力。导致的原因主要是兴办农村各种公益事业。自农村税费改革后,有效扼制了种种集资等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

二是专款专用,村级公益事业资金有制度保障。“一事一议”制度明确界定,由县财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对项目验收合格后,各项目村凭发票、领条、项目合同申请资金,再统一将资金下拨到各乡镇指定专户。项目村必须将收支明细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禁让该资金变相的作其他用途,保证专款得以专用。

三是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议事,确保公益事业建设的实用性。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由过去只负担不议事转变为先议事后负担,充分保障村民在公益事业建设上的发言权。公益事业最为关注的是群众,采取大家提、大家议,是否有条件办、是否可以办,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目前,村民最迫切最关心的就是村级道路的修建。俗话讲“要想富,先修路”,村级道路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是“一事一议”融洽了干群关系。“一事一议”既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又扩大农民管理自己的权利。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都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事一议”为民办实事,顺民心,合民意。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村民意见统一难。由于村民各自的家庭条件,经济条件、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受这些局限性的影响,各有各想法、各有各的观点、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有些“一事一议”产生的效益,并不是平均给每户村民带来好处,一些不受益或暂时不受益的村民提出反对。例如,在2012年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樟木口村老婆源组道路扩宽一事上,因道路扩宽要占用一农户的林地,就利益上发生矛盾,致使道路改扩,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

二是村干部思想上不重视,意见统一难。一些村委会把“一事一议”当作一种形式走过场,仅村组干部形式上在办公室议议,没有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与,基本上是“一言谈”。在这些问题上,即使有个别村民提出意见,村委干部是敷衍了事,听不进村民的意见。。

三是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部门职责不够明细化。目前,项目实施进度基本是财政所人员跟踪,由于财政所人员数量有限,加之不是专业人员,对项建设的指导监督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极大地影响了项目推进的效率与质量。

三、做好“一事一议”工作的对策

一是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参与积极性。 “一事一议”制度能不能实施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干部素质,取决于村民们对基层组织的信任度。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实施“一事一议”制度,是尊重和保障村民决策、管理、监督等民利的重要途径。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农民把实施“一事一议”制度作为维护自己民益、为自己办好事业的重要途径,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

二是调整民主议事制度。针对农村大量劳动外出务工无法参与“一事一议”的实际情况,“一事一议”议事会议的议事主体采取以户为单位形式,受益群众每户只需派一名代表参加。如有全户无人在家的要求以书面形式或电话方式季托他人参与,代表各家行使议事和决议权。议事项目必须征得过半数或2/3以上到会代表签字认可才能执行,并形成书面会议记录给予公示。

三是强化“一事一议”监督管理。 必须坚持“一事一议”资金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接受财政监督,由乡镇长、财贸领导、财政所所长分别审批,防止套用资金现象发生。成立监督小组,对“一事一议”运作的全过程及后继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对不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事要及时提出,及时纠正村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对运作中的资金,及时将财务情况在村委公布栏进行公示。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追究。要确保“一事一议”的有序推进,必须坚持依法办事,违法必究,使“一事一议”有法可依。对未经批准农民出资出劳的,违法政策规定强行农民筹资的或强制农民出劳的及村干部有不廉行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等有关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查处擅自改变用途,截留、挪用资金,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未经村民议事套取“一事一议”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的刑事责任。

(作者单位: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财政所)

参考文献:

一事一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基层政权组织凝聚力;财政奖补政策的优劣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就我乡而言,自去年开始至今,已完成的或在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有五处,其中三个是村部及文化广场建设,二个是村庄道路维修,经过这一两年的实践,这项惠民工程影响意义深远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显现出了一定的不足,现就分别谈点很肤浅的看法。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主要体现出来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实施财政奖补政策,逐步形成“财政资金引导,农民筹资投劳、社会捐资赞助”的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加快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已成为破解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题的重要举措。

2.激发了农民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热情。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开展,调动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的建设热情,由过去“要”逐步变成现在的“我要干”。

3.增强了基层政权组织凝聚力,密切了党群关系。通过试点,解决了村民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搭建了乡村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工作平台,找到了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农村工作的抓手,服务得到认可,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提高。

4.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凡是实行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的村,我们看到,路面整洁干净了,道路两旁树绿了,自来水入户了,田间道路宽敞了,这些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变化,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直接受益。

二、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过程中,由于情况复杂,千差万别,县情、乡情、村情不尽相同,这为我们实施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带来一定的困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部分实施的项目选址不准确,安排零星分散,施工拖拖拉拉,建设效果不够理想。

2.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大增,许多村组,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缺少劳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

3.随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逐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最先实施的都是交通便利、群众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工作开展顺利。往后年度实施的将是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群众贫困程度深,筹资筹劳任务重,建设成本高的地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难度将逐年加大。

4.奖补力度少,工程超预算多,往往积重难返,形成新的村级债务。拿我乡川口村来说,去年实行文体广场建设,总预算是36万元,实际到位的资金是筹资86千元,筹劳折资96千元,奖补资金10万元,共计21万多元,超支10多万元,由于村级几乎无收入来源,形成新的债务在所难免。长期以往,村级政权就无法稳固,矛盾有激化的可能,人与人难以和谐相处,违背了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5.对报账程序的要求,有些村在理解上还是有很大的偏差,不能按工程的进度及时报账,这对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严重的影响。今年,我乡九岘村实施文体广场项目,自项目开始至快要竣工还分文未报,原因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报账,该报多少,以至于怎么样报。天天喊他们资金紧张,往往是东借西凑,拆东墙补西墙,弄得狼狈不堪,我们多次给他们说如何做,但就是不见他们付诸行动。

三、就存在的问题提点建议。

1.今后要在选址上力求及时、准确、合理,为方便实施项目工程打好基础。

我们财政所对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虽然有监管的责任,要求我们全程参与,要求是这样要求,我们也想按要求尽力做好,但是,庙小威力就小,人轻言就微,在选址上我们无法参与,甚至于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今年我们鲁加村实施文体广场及村部建设项目时,就是因为开始在选址上摇摆不定,致使工程迟迟不能按期开展,与上级要求的工程进度相距甚远,至今还未完工,影响了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整体安排。

2.今后要加大对项目村进行业务培训,尤其在处理账务上这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去年川口村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就要进行账务处理,在县财政局业务培训之后,我们根据县局要求,召集村干部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又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在培训会上,我们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复讲解,他们似听神话,如坠雾里,浑然不知,会场秩序一片混乱,最后不了了之,草草收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川口村在建立账务以及登记账务时,无处下手,不知道怎么样做,即使千方百计的给他们讲解,越野车挂加力档——把劲使足了,他们也听不懂,最后,无奈之余,由我们越俎代庖了。

3.立项、报账等程序力求简洁明了,要更加便于操作。大多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对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假如诸多制度繁杂,理解起来就有难度,操作起来也就难免不到位,从住处往返县城多次,就会加重负担,浪费时日,带来很多不便。

一事一议范文第3篇

一、村级“一事一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部分村干部有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公益事业的愿望和积极性,但有的干部怕麻烦,不愿深入群众进行引导,造成部分村有事不议;有的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和凝聚力,所议事项得不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而无法实施;有的担心自己利益受损失,反对搞“一事一议”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二是召集会议难度大。由于多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等群体,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素质较低,对“一事一议”缺乏参与热情。因此,要组织本村18岁以上村民过半数或本村三分之二以上农户代表参加会议是一件难事。

三是拟议事项难议定。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参政议事能力有高有低,思想认识不够,认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应由国家承担。还有的对自己或本家、本屯有利的事就举手赞成,反之就反对,意见很难统一,有事难议,议而不决。

四是筹资额小且难到位。由于农村“一事一议”普遍涉及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资金量需求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本身不很富裕,筹资筹劳又不能超政策标准,因而靠一个村或一个社的农民筹资筹劳不能满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需要。部分参会人员不同意所议事项,往往不予执行,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已交资金村民的不满,最终使所议事项预筹资金难以全额到位。

二、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几点建议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针对农村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措施,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一是采取各种形式对乡镇、村干部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村级一事一议工作的政策规定;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方式,彻底改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型,真正实现干部的角色转换,紧紧扣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这条主线,全面实行民主管理,提高操作透明度,从议事各个环节着手,逐笔公示,让群众了解工程项目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让农民群众对筹资款项交得舒心,用得放心。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以及乡镇、村干部入户走访宣传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农民群众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他们的全局意识和法制观念。还可以通过反面事例引导教育广大农民群众,“一事一议”不是加重农民负担,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通过“一事一议”这个正确的渠道筹资,自觉地支持筹资筹劳工作的开展,齐心协力办好农村公益事业。

2、出台政策,制定约束农民履行应尽义务的具体办法。目前对不尽义务的农民,按照国家政策,国家对农民的直补资金不允许扣缴,其所承包的土地也不允许村级收回,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建议国家和省能够尽快研究制定约束农民履行义务的具体政策和办法。

3、加大力度,增加国家资金投入。由于各地财政拮据,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国家和农民投入来完成。近年来尽管国家和省增加了支农资金投入,但对各地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农民“一事一议”筹资来搞公益事业建设,只是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措施,要合理界定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农民筹资筹劳的范围。主要以承担村级道路和绝大多数农民受益的小、微型水利工程以及必要的农村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建设为筹资重点,其余应全部由国家和省财政承担。同时对上述内容的“一事一议”国家还要继续实行“以奖代补”资金的政策支持。

4、政策扶持,建立农村公益带来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国家和省要制定鼓励性的扶持政策,如在税收、征用土地、有偿收费等方面给予激励性政策,统筹安排支农资金,集中搞一些大型的、关键的、急用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范文第4篇

一、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认识、团结力量,层层抓落实。项目实施前,多次组织学习《贵州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作做到位,帮扶必尽力,指导不出错。”项目建设中,针对边远山区贫困程度深、群众筹劳难、施工条件差等客观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下设项目推进落实小组和项目监督小组;项目推进落实小组由村支书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村委委员和村民小组长为成员,负责组织筹资筹劳、民主议事、鼓励和引导农户开展项目建设等工作;项目办、财政所、党政办组成项目监督小组,负责监督项目进度、效益和质量。

二是阳光操作,实行普惠为主筹补结合。一是充分尊重民意,重大事项采取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方式进行票决,积极调动村民出资投劳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公开制度,利用村务公开栏等方式确保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公开透明;三是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的普惠性,在村村受惠的基础上,适当向贫困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村倾斜。

三是与其他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为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在项目建设中,实行“政府支持抓引导、以奖代补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一事一议”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扶贫、小城镇建设、整脏治乱、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首先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最急需,群众愿望最迫切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使入村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更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

二、主要成效

一是助推基础设施建设迈台阶。通过两年的努力,补郎乡共申请财政奖补资金722.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63万元、硬化通组路22.5公里、连户路6500平方米、院落硬化5569平方米,房屋立面整治9750平方米、排水沟2.5公里,种植绿化树260株、路灯安装20盏、公厕4座、垃圾池7口。全乡16个行政村,已有15村实现入村公路硬化,从分散投入到整村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房前房后脏兮兮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是干净舒适的庭前院后;不但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激情。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得到了实惠,看到了成效,思想观念发生根本变化,从以前的要到现在的我要干,有效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现象。广大农村呈现出“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良好态势,充分激发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激情和勇气,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面临的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是环境条件比较艰苦。补郎乡位于县西北部,距县城约23公里。全乡最高海拔1793米,最低海拔1090米。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高山、丘陵、山塘相互交错,山高坡陡,地型破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经常发生大旱、血凝、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光导致补郎乡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也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二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补郎乡属二类重点扶持乡,全乡辖16个行政村、108个村民组、405个自然村寨。总户数6008户,总人口2236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7%,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5%,人均吃粮343公斤,人均纯收入2830元。经济社会落后导致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人力、财力方面的困难。

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乡内油路里程12公里,通村公路的有16个村,通公路的组104个,未通公路的组2个,虽形成全面的公路网,但路面水毁和失修比较严重。水利有效灌溉面积较小,教育、卫生、住房、文化事业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村民推进项目的积极性和进度。

四是村民积极性不高,筹工筹劳困难。一是开会难集中,意见难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群众居文秘站:住较分散,人员难集中,给召开村民大会带来了难度;二是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素质较低,对项目建设认识不到位,在表决公益事业时,往往采取实用主义、本位主义态度,对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看得较重,认为发展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三是由于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多,在家劳动力主要是老弱病残人员,所以筹工筹劳存在困难,导致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四、推进“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建议

一是要提高群众的思想观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一事一议”项目政策 宣传,提高群众对“一事一议”项目的理解和支持。真正使村民从等、靠、要的圈子中走出来,让村民积极参与项目筹资筹劳工作,逐步形成人人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人人都都能发挥主人翁精神。

二是要加强引导和服务。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换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按照“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认真组织科学测算项目“方案,使方案切合实际,充分照顾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办事业,不花过头钱,不做过头事,不增加村民的经济负担。

一事一议范文第5篇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属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范畴,其天生具有的弱质性决定了其供给主要主体应该是政府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一方面激活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对我国现阶段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本文主要从现有研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和研究了我国农村现阶段试行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研究,并对现阶段的研究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

村级公益事业;公共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从2008年开始政府为了盘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而进行的的一个试点工作。自2000年中央指导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转变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筹资方式。但在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行过程中,该制度面临了一系列的困境和问题,阻碍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进行。近些年,一些地方积极索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财政奖补试点,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政府在部分地区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到这种方法的可行性,遂加以推广。

1.关于财政奖补政策和体制的研究

2008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和农业部《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了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大胆设想,指出了开展财政奖补试点的重要意义,并明确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财政奖补的内容、工作程序、实施步骤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内容。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一种重要内容摆上了各级财政、政府的工作议程。2009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和农业部《关于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要充分认识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指出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并且要求各地做到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相关配套措施仍需进一步健全。2010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和农业部《关于做好2010年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又明确试点范围要继续扩大;要精心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操作程序及资金、劳务管理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有效机制;加强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监督检查。

2.关于财政奖补试点意义和工作现状的研究

(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重要意义

通过财政奖补引导群众积极开展一事一议筹资,可以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财政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对江苏某农村地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实施情况和带来的效益的分析,再分析全国财政奖补试点运行的情况,发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已经成为破解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题的一把钥匙,财政奖补的实施有力地拉动了农民需求,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建立和完善财政奖补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培育多元投入主体,以改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是破解一事一议推行困境的有效方法。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工作现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开展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了是难以、资难筹等问题,提高了村民筹资筹劳的主动性;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村级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提高了农民的民主议事,促进了农村民主建设进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财政奖补政策使得多渠道投入村级公益事业,使农民得了实惠,同时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管理各具特色且财政奖补奖补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的效果明显,但是在试点实践中还应该积极探索新办法。

3.关于财政奖补试点实施中问题的研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试点工作开展不均衡,不能满足群总需要;而是筹资筹劳的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要求;三是一些地方只对农民筹资奖励,奖补办法有待完善;四是已建成的村级公益事业缺乏养护资金,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五是农村公益事业欠账较多,需要保持奖补政策的稳定性。当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难点主要在于“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落后,认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是政府的事,不是农民的事。二是恶性循环,主要是资金没有专项使用,超支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导致新的负债的发生。三是管理低下,主要表现在重建轻管,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清楚。

4.关于进一步开展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需要简化奖补程序、调整奖补办法、因地制宜地制定奖补标准和通过建立制度为奖补资金形成稳定来源,从而进一步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和为其他省份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政策借鉴。完善“一事一议”奖补有关政策,扩大“一事一议”奖补的范围,完善筹资筹劳标准,简化审批程序,确定奖补标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5.结束语

中央政策、部门规定和地方实施办法,阐述的都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规则性问题,制度的很多地方都还设计的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奖补范围和奖补标准还有待优化。

目前,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几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则主要是针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践中可能遇到或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某个角度或方面做一些相关性简单分析,没有从理论上去揭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本质,去分析该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问题,去研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困境的破解问题,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其研究缺少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入性。总之,关于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去研究、去发展、去创新,使之日趋科学、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