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庄子故事两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范文第1篇

认知目标:1.了解寓言体的特点。2.体味庄子的哲学思想。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透过庄子恣肆的语言把握其深邃思想。

情感目标:1.初步感知庄子作品的哲思之美。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创新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和自我经历感悟《逍遥游》的深刻内涵,赋予其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对鲲鹏两则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庄子是如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畅谈自己的哲学感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幻灯片展示《庄子·秋水》中两个小故事——《惠子相梁》和《庄子钓于濮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从以上两个小故事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庄子思想的一个层面,视权贵如腐鼠,宁做自由之龟,我们接下来就要用这种方法去探究《逍遥游》的奥秘。

幻灯片展示: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其寓言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他把自己思想精髓含蓄地蕴藏于寓言故事之中,因而我们要运用智慧和灵悟的直觉才能捕捉、领悟庄子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

【设计意图】庄子善用譬喻,语言恣肆,其哲学思想体系很难理解,学生多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中学生必须对其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而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让他们学会透过庄子看似漫无边际的语言去体味其独到的思想魅力。抛砖以引玉,掌握这种方法后,学生才能学会分析鲲鹏等寓言故事是如何揭示“逍遥”的真正内涵的。

二、梳理文本

学生以相互提问的方式对重点词句进行强调,明晰重点词句含义。

【设计意图】疏通文本,为理解文意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庄子陈述了两个看似重复的故事,用意何在?

两则寓言不同之处:

1.故事角色不同

鹏——蜩与学鸠

鲲鹏——斥鴳

2.鲲和鹏的关系不同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强调变化)

有鱼焉……有鸟焉(二者并存)

3.疑问的重点不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强调有所待)

而彼且奚适也(强调“小”对“大”的不理解)

同时结合同段落内类比的文本,第一段写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见本段表述重点为“积厚”;第二段写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可见表述重点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分析明确,第一段写到鲲鹏的故事用意在表明“积厚”和“有待”,而第二段则着意于阐述“小大之辩”。两则故事是为了揭示不同的哲学思想。

【设计意图】庄子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的道理,而是靠他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地流露出来。

因此,本环节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庄子蕴藏于故事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自由分析,思想时而碰撞,时而融会,过程弥足珍贵。

四、能力提升

第三段庄子在前两段分析的基础上讲述了三类人的境界,学生比较分析后进行成果展示。

智、行、德、能——待外在 小

有待 定内外,辨荣辱——待内心 大

御风而行——待方术 之

庄子对于这三类人的态度是什么?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虽然,犹有未树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幻灯片展示:均是持否定态度,其通过一系列的列举最终要阐明的逍遥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而唯有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无己而后才能真正无所待。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思维训练,学生明确了如何探究庄子蕴藏于寓言中的哲学思想,此环节在理解了“有待”和“小大之辩”的基础上,分析智、行、德、能之人、宋荣子和列子的逐层递进的境界,进而理解“逍遥”的境界,水到渠成。

五、思维拓展

学生的困惑:

从全文的角度来讲,庄子对于鲲鹏形象是持否定态度的,为什么两处讲述都浓墨重彩且充满了赞美之情?

庄子思想中的“无己”“无功”“无名”是否有些消极,对于我们而言,有没有现实意义?

学生畅谈认知和感悟:

从悠游于北冥之鲲,酝酿变化而成为鹏,表现的是从现实中超拔而起,另外开辟一个飞扬活跃的精神境界,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深蓄厚养、待时而动。作为高中生,也要有厚积薄发的过程,且在求索的途中有所凭借。

庄子的“无”不是消极的虚无,而是从“有”的境地升华而出的。这种历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净化、升华,就如同从知效一官这类人到宋荣子再到列子的境界的提升,最后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无己,就是于人间世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让真我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舍弃形器而保其内在精神,使心不受外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其心灵的本真,这对于现代人而言最为重要。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学生发展等级提升的要求,作为有独特思想的学生不能只满足于教参或者学案中定式的答案,更要激活思想,敢于质疑。质疑是产生新知的基础,成功的课堂不在于得出一致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发出更多的发自肺腑的声音,得到更为深刻而内省的认识。比如学生谈到高中就是一个“积厚”的过程,也谈到要待时而动,在浮躁的时代中不追名逐利,保持心境的宁静。

六、课堂小结

幻灯片展示:“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可见庄子从不消极,“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看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作业:读《庄子》而生发的哲思感悟。

【设计意图】以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做总结,学生感悟颇丰,意犹未尽,因而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感悟进行书面表达。学生真正从“遥远”的哲学中有所收获,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为我所用。

七、教学反思

庄子的思想很难理解,学生往往认为梳理字词后就无需深入探究,因而本课的设计稍显“冒险”,然而笔者认为,正如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对《逍遥游》做深入的探讨,必定有斐然的收获。

在两则寓言故事的对比环节中,笔者大胆放手,让学生从简单的比较角色到深入地分析思想,探索的路途虽艰辛但亦愉悦。待到“思维拓展”环节,更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文中不解的地方进行探究,虽然最终不能“众口一词”,但是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尊重,自我得到了最大的展现。孩子们的见解让笔者深深折服,他们看到了庄子逍遥背后的无奈和抗争,体味到了冷漠背后的不屈和赤诚,甚至有一个学生对大家说,从品味庄子寓言的过程中,她感悟到,语文学习不仅是“术”的掌握,更是“道”的追求。

庄子故事两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精心设计巧于激趣

文言文教学常常处于一种相看两厌的境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作为老师一方,教学讲究实效性,直指中高考,在教中突出对文言知识的掌握落实,而忽略了文章的人文性、思想性;而学生一方,自然对文言文学习的认识不深,也就只停留在学习的外在动机上,即应付考试。厌学文言文的情绪逐步加深,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激趣方法。

1. 拓宽视野, 故事激趣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就本论本,而应前后贯通。创设一个大语文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穿插相关的小故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才能让学生有滋味地咀嚼先贤留下的精神食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穿插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如《世说新语・两则》中,写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个故事,表现了聪颖机智、诚信守约的少年儿童,这是学生初一刚刚开始接触的文言文,阅读上还有障碍,对文言文接受起来还不习惯,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师生之间可以交流一些历史上类似的小故事,如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不摘苦李的王戎等。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阅读课文的愿望就有了。九年级下册选了《庄子・秋水》中的《惠子相梁》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如何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呢?也可以用故事来作诱饵,《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欲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给来者讲故事:我听说楚国有一种神龟,它的骨头被供奉在庙里,用作占卜。你说,它是情愿送了性命留下骨头,让人膜拜好啊,还是情愿活在烂泥巴里打滚好呢?我想,它宁可在烂泥巴里打滚。庄子借神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个故事可以从正面给《惠子相梁》这篇课文以补充。加深学生对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宁静淡泊心境的理解。

2.钩沉习俗, 以奇激趣

古人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和人际往来等交往礼仪自有一套成规。随着习俗的流变,虽然那些讲究在今天看来已成繁文缛节,但学生十分好奇。介绍古代礼仪,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文言文阅读。

如《送东阳马生序》,文中提到“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在此可以向学生补充古时男子二十岁加冠、女子十五岁加笄成年的礼仪,还可以补充总角、豆蔻、而立、不惑、花甲等和年龄有关的词语。再如《唐雎不辱使命》写道:”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书上对”长跪“这种坐姿进行了解释;贾谊把古人坐姿分成了相应的四种:经坐、共(恭)坐、肃坐和卑坐。这四种坐姿的区别在于头部是平、是微俯、是仰、还是低头,视线落点的不同,分别对应四种坐姿。同学们知晓了这一切,便明白古人对站姿和坐姿及为重视,把它视为个人修养以及体现美好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这种古老的礼仪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自晋代由北方少数民族带来了坐具之后,华夏民族的坐姿是以彻底改变,但是,古礼中那种端严谨慎之风,依然流传至今,成为我们这个礼仪之邦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3. 贯通古今, 以新激趣

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有些思想对当今社会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马说》是作者韩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情寄托,它证明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实力,而且需要独具慧眼的“伯乐”。这种思想对今天的社会管理机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从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几方面来看,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韩愈在《马说》中以千里马喻贤臣,以伯乐喻明君圣主,极写知遇之难,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明白了只有拥有正确的爱才、选才、用才的态度和行动,才能造福百姓,治国兴邦。

4.文本创演, 以情激趣

庄子故事两则范文第3篇

一、“两本”的结合能强化考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两本”的结合能比较人物的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两本的结合能探究人物的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四、“两本”结合能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两本”结合能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两本”结合能拓延文章主旨

庄子故事两则范文第4篇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庄子故事两则范文第5篇

一、把握最佳时机提问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的进程来说,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提问,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麻痹,倦怠心理时,也应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精神。这些时候,就是提问的最佳时机,绝不能错过。例如我在讲授鲁迅小说《药》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文内容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⑴刑场一节的环境描写,揭示了哪一个时代的特征?

⑵夏瑜的“血”没有治好华小栓的病,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⑶小说明写华家,暗写夏家,构成小说明暗两条线索,最后在坟场交汇,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⑷文章的主题该如何归纳?

⑸有人认为小说中写的最多的人就是主人公。《药》这篇小说华老栓写的最多,他是否就是主人公。你同意吗 ?为什么?

⑹《药》的坟场一节中,写到华大妈看到的夏瑜的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圆的坟顶。”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自称:“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那么,“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这样的提问,环环相扣,适时地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很便于师生互动讨论,既激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又让学生抓住了重点,课堂气氛积极热烈。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回答,可以使学生对《药》的内容、结构、主题,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类型。传统教学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因而注重求同思维。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新课标理念的渗透,我们要更加注意求异思维,特别是语文课堂,我们更要给学生创设求异的环境,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教《诗经・伐檀》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这样的提问:“我们刚才的思想内容分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反映了奴隶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一种反抗,谁还能根据诗中的美景,劳动所获的丰硕等,说出一种新的解释?”,“《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是爱情诗,你能根据这首诗,从爱情诗的角度去解释吗?”,“《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是以爱情为题材的爱情诗,难道仅这一首反映奴隶们的反抗情绪的怨愤诗吗?你有什么不同看法?”等问句,以引导学生作求异性思考。再 比如在教学庄子的《故事两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和惠子这两个人,同学们更欣赏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在讨论时自然分成两派,其实这正是教学的难点之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明白了一个朴素的辩证法原理,对于庄子、惠子,是不能简单的给予肯定与否定,事物总有它的多面性,我们认识事物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又不知不觉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有价值。

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改在认识上不到位,对课堂教学也产生了片面的理解,认为问题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就是好课。熟不知问题不分轻重巨细,一问到底,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也同样不符合课改精神。当问则问,不当问是不问,更要避免那种“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种毫无价值的发问,这只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维,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思想懒隋,不善动脑的坏习惯。问题设置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问题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学必需的。高明的教师能巧妙地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在此,需特别强调,教师要把语文真正上成语文课,问题设计也要符合语文课的要求,课堂提问要侧重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切记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我听过一节安徒生的《丑小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鸭渴望游泳?我想,这决非是我们语文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或引发出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它可以对课文中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创作,或增添插叙,或续补情节,或改写人物等等。如下提问:(1)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玛蒂尔德得知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辛劳白费时,她该怎么办?(2)《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如果没有“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可能还有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