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条的魅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油画艺术源于西方,它的表现手法主要以块、面来表达。而在中国,我们传统的国画艺术则把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线条”这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元素在艺术创作里究竟能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东西方美术在对“线条”的表达与运用上有何差别,二者有怎样不同的发展过程,又是如何在发展中融合贯通的?“线条”这一基本元素运用到油画中会产生怎样的艺术魅力?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我要以自己的见解在本文里谈论和阐述的。
一、线条艺术的概论――基本造型元素的重要作用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是构建视觉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因素。在美术发展过程的长河里,“线条”作为艺术家塑造形象与表达情感理念的艺术语言,始终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绘画中线条的作用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线条能勾勒画面的整体结构与主体形象的姿态,经过提炼的线条能表达事物的特征。(2)线条能通过对主体、陪体与背景等细节的刻画,产生不一样的质感量感与空间感。(3)线条在打造作品的主旋律、节奏与意境层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理论里这样评述线条的表现力:水平线表达平稳,垂直线表达崇高,曲线表达优美,放射线表达奔放,斜线富有动感,圆形线条流畅活泼,三角形线条稳定。这些我们在艺术实践中都能深刻的感受到。所以说,线条虽简单,但线条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它是整个艺术创作的根基,对线条这个貌似简单而实际上蕴蓄无穷魅力的元素的运用多进行思考,探索,并结合个人的理解把其思想、理念、意志等运用到作品里,肯定可以产生许多新的感觉和突破,能够赋予艺术作品独有的魅力。
二、线条艺术的发展里程――东西方对线条的认识差异与融合
着眼于历史的发展看,线条一直是我国造型艺术审美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历来注重诉诸于心,以含蓄曲折、不张扬的方式表达情感,讲究内心感受以达到智慧与心灵的超脱。集中反映在审美理想上,就是写意与象征,排斥直露原始的描绘与表述。线条在我国的绘画艺术里表达的是一种升华了的审美情操与审美理想,是一种极其具有概括性语言的艺术表现极致手段。如,今人在评论南北朝时享有盛名的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时,称他的线绘如“春蚕吐丝”一般匀称、精致、连贯、绵润,并且真实流畅天工巧陈,又像“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我国名画家吴冠中的《山水》,大多是用毛笔线条进行勾勒,鲜用皴染,但其线条流畅潇洒,轻重虚实的把握,自由随意,散发着厚重的抒情气息与强烈的时代感。所以,线条在我国审美艺术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欧洲,线条最早多被运用在素描里。素描里物体的形象主要用线来构建,且借助于平面呈现,而且是通过线条的表达勾起观者的遐想。线是素描的要素,但线的实质又是虚无的,它只表现物体、色彩与面的边界,以幻觉的方式来表现物体。一直到现代,欧洲人才认同线是艺术表达的自发要素,而且以独立于所描绘的物体形式存在。在古典主义艺术法这个大指挥棒下,线条的功能一度是被抑制的,除了它本身还被作用于“完美比例”的度量外。爱德加油画创作时的一大特点是“灵巧的线条与掌控性的涂画”。他把随意的、概括的线条和具体、控制的线条揉合于同一幅作品中,用笔随性、果敢。再如梵高,他大胆地把所作画对象的热情通过各种线条有机结合来表达,从而创作出大批传世佳作。从他的作品里,我们能找到各种形态的线条:直线、暗影线、螺旋状的花纹线、曲线和细小的点线。这些线条的排列疏密有致,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欧洲的近现代的艺术发展史上,各种不同流派对线条元素运用的重视与探索也是很重要的一笔。像后印象派的形成受东方绘画影响,尤其是受日本版画与我国水墨画的影响很大。其代表画家塞尚就重视用线来构建结构。被誉为“20世纪美术界最伟大的大师”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也是一位善于借鉴我国绘画的大师,从他的版画里不难感受到中国画里“线”的感染力,自然流畅却魅力十足。
从东西方艺术发展史中,可以看到各自对线条运用的变化:在近现代,两者都在沿着各自不同的理念于无形中渗透融合。在东西方画作中线造型是相通而不是相对立的,有着一样富足的表现力与多样的艺术审美,二者在对线条运用时的表现特点是有交集的。例如,法国马帝斯的作品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和东方绘画的特点在他的作品中成功地结合,给人一种全新的美。又如,《舞蹈》这幅作品与我国青海马家突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有惊人的相似。二者在处理构图、运用线条、选择色彩和作品的动态上,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欧洲的古典油画在造型上多以块面为主,不重视线条的运用,但马帝斯的画作正是以简单的线条与奔放的色彩来触动和感染人的。他的线条与色彩正表达了一种热情与奔放,孕育着强烈的生命力。
三、线条艺术的美――线条在油画创作里的应用效果
线条被运用到油画创作里,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东西方艺术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结果,是那些不一样理念交织对话出现的新的转变和创新。所以,此种结合自然而然就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魅力。在这样认知与理解之下,我觉得可根据线条的使用来给油画平添一丝灵气,来对油画的创作作某种尝试和突破。绘画中有了线的穿插好像使得作品有了筋骨与支撑,有了框架;作品的艺术表现上就有了力量的感受,也具有了灵性。这一技术的出现,使画家能够较好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让绘画作品的表现力愈发丰满丰富。另外一方面,我们应尽量关注生活,汲取现实生活中有关线条表现的特征,其他艺术形式对线条的运用,进行探索、创新和尝试。例如,在中国特色的传统书法艺术中,人们就能够领会到许多线条运用的特点,且可通过吸收运用到油画作品的艺术创作之中。万事万物“道”是相通的,艺术所表达的“美”也是互通的。多思索、多领会正是提升艺术水准,形成特有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最基本要求。
根据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线条不但是美术创作的根本,更是美术创作的灵魂!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魅力不仅是其界形功能,线条早已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式,且艺术家的画笔可以通过线条充分表达他们的内心!从画笔绘出的多种多样的线条恰是艺术家们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感。
本文是本人在绘画学习之中的知识累积与个人的思索,有需要仔细推敲的地方。希望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对“线条”有更深刻的理解,且希望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能切实发挥其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郭晓春.线之美的历史回顾[J].美与时代,2003,10(下):11-1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唐山市高校2002-2005届从事健美操学习的大学生,共300人(包括专业和非专业人员)。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走访或通过电话以及利用问卷形式对部分从事健美操训练教学以及长期从事此项运动的健美操指导员,就如何提高健美操表现力进行了访谈与研究。
2.文献资料法。查阅1999年-2006有关健美操运动方面的资料,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为96.7%,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4.录像分析法。重复观看各种健美操教学以及表演、竞赛VCD光盘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大众健美操表现力的因素
1.动作力度与空间位置感。通过对问卷的整理,有101人认为对肢体的控制和空间的位置感是影响健美操发挥的最主要原因,所占总人数的34.8%。而且此问题易被忽视,不易控制做好。力与美的展现是健美操教学中练习者内在气质、外部形态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外显。力,既要体现出练习者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使动作达到恰到好处的程度,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动作表现力依赖动作用力适度、规范、正确而存在。
2.面部表情、个性特点以及动作的紧张与放松。面部丰富的表情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象言语,是把一种情感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表象化。积极的面部表情会使练习精神饱满,激情飞扬,拥有浓厚的感染力,充分体现出个性特点。在调查中有25.5%的人认识到这问题的重要性。感染力是健美操表现力综合素质的高度融合,体现在人的神态、神韵及所表现出的活力。强烈的感染力能把人带到忘我或排除外界干扰的境界,并有很强的参与欲望。另外,动作的准确性以及肌肉的紧与松都对健美操的完成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松而不散,紧而不僵,这样才能达到健美操动作的要求。
3.音乐节奏感以及肌肉的紧张与放松。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的音乐,有助于练习者牢固地记忆动作和掌握动作;欢快、热烈、富有节奏的音乐能有效地激发练习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调查中有19.7%的人提出此问题的重要性,并反映较难完成。在健美操选乐中应体现出健美操的健、力、美的特征。因此,音乐也为发挥健美操表现力增加了色彩。健美操音乐节奏感强,它不仅是动作的节奏和力度的号召,而且能使学生产生情感联想,感觉到美的享受,进而达到增强表现力的效果。
4.身体形态与自信心。调查结果显示有15.9%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形态不满意,缺乏自信心,严重影响了健美操的表现力。当一个人相信自己很优秀、很出众,对自己的优势认识很清楚时就会在练习中乐于表现自己。在调查中发现对于身体形态和自信心问题,许多练习者反应自己在练习时存在信心不足,制约他们在完成动作时的正常发挥。因此,克服心理活动的不良因素,是提高健美操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5.其他因素。除上述影响健美操表现力因素外,有4.1%的学生提出了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其它因素。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内在气质、对健美操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练习时场地、服装、集体配合和强度负荷等也影响着表现力发挥的好坏。对于这些因素大家在练习时也要多加注意,努力克服,争取使动作规范、大方、流畅,要把培养健美操表现力放在平时练习中。
(二)健美操练习中,练习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伴随音乐有节奏的运动以及各关节协调用力的问题。有86人,占总人数29.6%的人反应出有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不易完成好的。调查显示:存在此问题的人大多是练习时间在一年以下的人群,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反映此问题的机率会逐渐变小。因此,存在此问题的练习者有两种可能:一是练习时间不长,练习次数不够,或是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协调能力较差;另外,还有对音乐的理解程度等原因。
2.对表演欲望和带有感召力的面部表情的欠缺。存在此问题的练习者占总人数的28.2%。在完成一套操时主要表现是面部表情单一、紧张、不放松、自信程度不够,目光无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引起这种现象可能是对动作技术掌握程度不够,或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信心不足等一些自身的原因。
3.动作幅度的大小问题。动作幅度的大小,是健美操用力均衡、快慢、制动等技术的总合。而有21.4%的练习者对肢体的空间位置把握不好,用力的幅度、大小控制不好。存在此问题的练习者主要是对健美操基本技术掌握不牢,缺乏练习,动作不能规范的完成。
4.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良好的姿态应保持头部正直,向上顶头,背平,收腹加臀,肩部放松,脚膝自然站位。在调查的结果中发现有19.8%的人群在练习时对自己的身体姿态控制不好(女同学占多数)。出现这方面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低头、勾背、塌腰,肢体随便,动作松散或因刻意要求自己动作到位显得僵硬不自然等。
三、教学训练与建议
对健美操教师和健身俱乐部的教练员以及长期从事健美操训练即将成为教师的专业人员,就影响健美操表现力因素、学习者易忽视的动作技术和如何提高健美操表现力及教学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访谈,做了分析、研究,对健美操表现力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基本姿态的训练
基本姿态是完成动作质量的保证,也是体现人的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的关键,训练中可采用艺术体操、舞蹈的辅助练习和训练。如手位练习、把杆练习、地上练习、姿态组合等培养学生优美的“站、立、行”姿态。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投入,使之举止有情,动之有意。在教学中穿插形体训练,以身体局部练习为主,以局部带动全身,在成套动作练习中,体会身体各部位的配合,以使动作协调一致,使不匀称的体形得到改变,不协调的动作得到纠正,从而以优美的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境界,增强学生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表现力的发挥,以克服因动作不到位、姿态不良所导致的负面效果。
(二)动作力度和表情训练
力度包括动向、动量、着力点等因素。在练习动作时应要求肌肉的紧张和松弛的配合,做到用力速度有快慢,用力有轻重,动作紧而不僵,松而不散,使动作做到既协调、平稳又刚韧有力。另外,对于练习者的面部表情也是影响健美操表现力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动作技术相差不多的情况下,练习者的一个微笑,一个技术延伸,或者是一种伴随音乐而引发的富有激情的表情变化,都会增添健美操的感染力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面部表情的训练可采用以下方法:
1.面部表情的训练:捕捉自己最佳的表情,把最佳表情定型。
2.眼球和眼肌的训练:舒眉展眼,摆眼球,放光与缩光。
3.眼睛素质的训练:笑眼、哭眼、惊喜、焦虑、关切等等。
4.眼睛与音乐、动作相结合的训练,力求协调一致,完美结合。
通过这种训练可使练习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更具感染力,从而内心的情感就可以充分的表露出来,达到内外合一的效果,依此增高其表现力。
(三)加强情绪激励,选编多种风格的音乐进行练习
健美操本身是一种欢快、有朝气、有活力的运动。在练习时,要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高昂的情绪来感染学生。用准确、优美、舒展大方、刚柔并济的示范动作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敞开胸怀,在愉悦氛围的感染下进行动作练习,使他们不在害羞和拘束,放开观念和性格背景的约束。在音乐的选配上,要选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练习(条件允许也可自编音乐或剪辑音乐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健美操节拍,了解音乐的形式和风格,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并引导、鼓励学生在表现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认识水平。把对学生节奏感培养贯穿在每堂课的学习中。同时借鉴并发挥其他与健美操相关艺术的某些特点,将其运用到健美操中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发挥学生的最大表现力。
(四)把心理训练穿插在教学的始终
心理训练就是培养和完善练习者完成专项训练和练习目的所必须的各种心理素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过程。在健美操运动中,心理训练一般包括运动员的情绪训练、意志训练、个性训练。通过这些训练来增强练习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自信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利于充分的表现自我,达到增强表现力的效果。在调查中多位教师反应心理因素是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或教练员还要通过语言或动作等多种形式的鼓励来对练习者进行激励,给学生自信心。在编排中,加上易让人兴奋的口号和极具表现力的动作来提高练习者的感染力。通过教练的表扬,使练习者认为自己取得了成功,得到了认可,从增加其练习的激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其他教学建议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成为未来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我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资源及环境挑战,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于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达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当前面临的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我国做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决定。事实上,煤炭消费与水资源紧密相关,水资源不仅受到煤炭消费全过程的显著影响,同时也是煤炭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煤炭消费对水资源有什么影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对煤炭消费总量有哪些约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水资源方面有怎样的协同效应?如何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基于水资源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这些问题对于制定国家及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指标和解决方案,促进煤炭消费与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炭消费全过程对水资源的影响
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的逆向分布特点对区域煤炭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挑战。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及西北地区,但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远高于南方,因此富煤地区往往水资源较为短缺,大部分重点煤炭基地处于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特别是在晋陕蒙宁甘等地区,原煤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60%,而水资源量不足全国总量的5%,地下水模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是煤炭开发利用的重要制约因素。
煤炭消费全过程包括了煤炭从开采、洗选到中间转化、终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其水质有显著影响。在煤炭开采和洗选环节,煤炭开采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方式,影响了地表水的入渗、产流过程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另外,矿井涌水、煤矸石堆积淋溶以及洗煤废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区域水环境污染。在煤炭转化和利用环节,煤炭下游产业多属于高耗水、高排放行业,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超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尤其是在缺水地区,不仅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废污水排放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巨大。以山西为例,每开采1吨煤平均破坏2.48m3地下水,局部地区矿井涌水量高达地下水利用量的70%以上;煤炭开采洗选业用水占到工业用水量的20%以上,废水排放量也较大,煤炭开发利用与区域水资源水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水资源对煤炭消费的约束
受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为此,我国做出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决定,提出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的“三条红线”,从取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提出了量化约束,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值得注意的是,水资源系统的时空循环特点决定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用水效率的提高会使相同用水总量下耗水量增加,回归地表、地下水体的水量(生态环境用水)减少;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与枯水期的来水量最为密切,而后者又受到枯水期用水量的影响等。因此,“三条红线”指标的确定和分解不仅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坚持公平、高效与可持续原则,而且要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进行细致模拟和严谨分析,才能达到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要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对煤炭消费全过程的取用排水具有制约作用。用水总量红线,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全社会取用水量确定的控制指标,也对占工业用水总量将近50%的煤炭相关行业的取用水产生了约束;此外,煤炭开采伴生的矿井涌水总量超过了60亿m3,而矿井水利用率尚不足60%,未来必须要求实现全部处理和利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提出了加强节水用水管理、强化用水定额管理、推进节水技术改造三项措施,明确了行业运行过程中的节水考量制度,给出了行业节水改造的工艺导向,这些都给煤炭相关高耗水行业的合理发展布局以及节水工艺改进等提出了挑战。限制纳污红线,是基于河湖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量,从源头上控制排放污水的约束性指标,煤炭开采洗选及下游产业链部分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限制纳污红线对废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必须将水资源作为煤炭消费总量的一项硬约束。一方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全社会的涉水行为进行了规范,也会限制和约束煤炭相关行业的取用排水方式;另一方面,煤炭相关行业的规划布局必须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目前,“三条红线”各项指标已分解到全部的省级、地市级和90%的县级行政区,应结合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对相关行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及污染排放等的要求,有利于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落实以及区域水资源的保护。
三、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水资源协同效应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不仅涉及煤炭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受到水资源、大气、健康、就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领域的协同效应值得深入研究。在水资源方面,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一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煤炭的生产和转化利用量,有利于直接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涌水,降低相关工业企业采煤用煤过程中的取用水和废污水排放,对用水总量控制和水质达标具有积极作用,属于直接效应;另一方面,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用水模式的调整,煤炭替代能源生产和利用的发展将改变相关工业企业的用水特性,而节水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质达标产生影响,属于间接效应。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分析不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节水水平下煤炭消费的水资源协同效应影响指标。首先,综合考虑煤炭的消费需求、资源约束以及环境约束等因素,设定了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煤控情景和不实行控煤的基准情景两种情况,同时考虑煤炭相关行业不同的节水水平,设定实行节水的节水模式和不节水的常规模式两种情况,二者组合形成四种方案。其次,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考虑工业用水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煤炭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和节水潜力,将相应指标(特别是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煤炭主要相关行业。最后,将不同方案下各行业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是否满足“三条红线”指标要求。测算表明,假如不采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及节水措施,未来煤炭相关行业需水将超过1000亿m3,这将给工业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结构优化将带来严峻挑战。
结果表明,一方面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可以降低煤炭开采和转化利用对区域地下水、地质和水质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实现“三条红线”指标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节水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可以降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对煤炭消费总量的约束,对煤炭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达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对煤炭消费的制约,实现煤炭消费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煤炭总量控制和节水技术应用缺一不可。
四、措施和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煤炭相关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基于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中央相关政策精神和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从政策、机制、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促进煤炭相关行业与区域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1)坚持发展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煤炭相关产业建设布局和发展规模。
在煤炭相关产业的规划布局中,必须重视并实行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在宏观层面上,必须在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和范围内进行煤炭相关产业规划,尤其是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业规划。在微观层面上,强化取水许可,落实煤矿的开采以及煤炭下游产业等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在缺水地区,限制高耗水、高污染建设项目的上马。
(2)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规划煤炭相关行业的用水需求,强化用水与排水的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各地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要求。在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基础上,细化重点煤炭基地各地市和各煤炭相关行业的取用排水相关指标,建立煤炭相关行业的“三条红线”的监测、管理、监督和考核机制。
(3)采用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发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相关节水技术的创新研究和节水工艺的推广应用。
大力扶持清洁和可再生替代能源的发展,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的依赖。完善水资源价格体系,促进煤炭相关工业企业积极投资节水技改项目,提高煤炭及相关替代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促进缺水区域节水规划和煤炭相关行业节水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细化用水定额管理。
(4)建立完善煤炭行业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积极探讨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体以及受益地区为主体的补偿机制。促进老矿区的节水改造以及新矿区的技术革新,改善煤炭开采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5)推动水权转换的实施,满足煤炭相关产业发展的合理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健全水权交易机制,建立水权交易平台,推动水权交易的法制化。深化水权转换实施后对区域水循环影响的研究,加强水权转换地区生态环境监测,推动水权转换地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配置。
(6)提升重点煤炭基地的水资源监测和信息化水平,为煤炭产业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加强重点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用水过程监测,建立完善用水计量和监督体系。提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撑区域水资源实物量核算和水经济核算,探索编制煤炭资源和水资源资产负债表。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线条艺术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1线条艺术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传统舞蹈艺术门类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对源自民间的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许多舞蹈编创者进行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创作,从而产生了现在我们所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古典舞。
1.1线条艺术与舞蹈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说的关于体态的曲线运动,就是指舞蹈中的线条艺术。比如舞者轻快飘逸的舞步与舞姿便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勾画出美丽的线条。中国古典舞更加重视舞者能够在舞蹈表演当中利用自身身体形态表达出完美而优雅的“曲线美”,并且能够加入刚柔并济的巍然挺立的感觉,表达出一种流畅的优雅气质。舞者的身体姿态也是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所呈现出相对比较静止不动的完美线条中带来一种优雅的动态美感。同时,舞蹈艺术家们也极其渴望能够在相对静态中的人体动作线条中发掘舞蹈极具特色的魅力。实际上,在中国古典舞中,独特而又抽象的身体线条美也确实发挥了它的价值,带来了超越一般的独特魅力。
1.2线条艺术对古典舞的深化
中国古典舞蹈中的线条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通过舞者进行肢体语言的动态及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所表现出来的。同时,也产生出了深刻的影响,从某方面来说,在中国古典舞的艺术殿堂中,线条艺术已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1.2.1线条艺术对古典舞蹈意蕴的烘托
舞意,即舞者们利用身体线条,于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与艺术有关的表达情感的主题。优雅的舞蹈线条通过舞者们经过连续不断而又饱含着丰富的气息与浓郁情感的呈现,以及舞者们连续不断的线条运动的表现,创造出能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的具有深刻情感性的舞蹈,时而舒缓,时而轻快,时而沉重,时而飘逸,使线条艺术迸发出绚烂的光彩,赋予崭新的生命活力,给人以精神上的动力和美的感受。
1.2.2线条艺术对古典舞蹈风格的刻画
而线条的力度大小,也可以通过适当处理而更加活灵活现地将舞蹈情节表现出扣人心弦的韵味。通过古典舞者们对线条动静结合的完美运用,使得中国古典舞的风格更具多样化与艺术化。
1.2.3线条艺术对古典舞蹈规律的美化
我们所说的舞者表现动作的律动时所需遵循的规则和规律简称舞律。古典舞者们通过将线条舞蹈表现的更加规律化,从而使得中国古典舞的舞律显得更加通透而又深入人心。
1.3影响线条艺术运用的两大重要方面
舞蹈服饰和音乐对于舞蹈线条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舞蹈服饰来说,它的作用在舞蹈线条的艺术运用中是不可缺少的。若想要将舞蹈线条的艺术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就必须注重舞蹈服饰。而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是所穿戴的舞蹈服饰也并不能充分展现出线条,因为在不同的舞蹈中,所表现出的线条形态和艺术效果不尽相同,虽然舞者们在舞蹈的时候通过自身身体所具有的线条美,结合相应且华丽的舞蹈服饰就能非常精彩的展示出舞蹈线条艺术的美,但却不能表现出相对准确的舞蹈线条。准确的舞蹈线条是的、是循序渐进的、是有情感和灵魂的、是有张力而又有魅力的,是能够完美体现舞蹈艺术效果。的线条要求舞者能把握自身的个体特征,并且结合当地民族特色与风土人情,从而展现出更加和谐的舞蹈:循序渐进的线条要求舞者在进行动作表演时能够根据舞蹈的背景和风格,掌握音乐与舞蹈的节奏,有创作的进行动作的变化;有张力而又有魅力的线条要求舞者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能够身心合一,将舞蹈所赋予的情感注入身体动作的每一次变换,使得所呈现出的舞姿线条充满张力;而有情感表达和灵魂升华的线条要求舞者将自己代入到所演绎的舞蹈角色与舞蹈情境中,让舞者的每一个舞姿变化、每一个动作都能够传达出喜怒哀乐的震撼效果,让观众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其情感的传递。对舞蹈音乐来说,舞蹈音乐的完美配合在线条艺术的运用中显得极为重要。舞蹈和音乐一样重要,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舞蹈线条的表现需要舞蹈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舞蹈线条艺术的风格特征,并且与舞蹈音乐相统一、相融合,展现其多样化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
2曲线“三道弯”DD中国古典舞中具体的运用体现
在中国古典舞中,线条艺术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它能够赋予中国古典舞蹈更多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采,让中国舞蹈散发出更多的意蕴。“三道弯”――艺术线条的曲线在中国古典舞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运用范围也相当的广泛,给中国古典舞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元素,展现了新的面貌。
2.1在古典舞中运用的历史
人们在舞蹈中经常看到的头部和腰部、腰部和臀部、胯部和腿部成一种反S体态,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曲线三道弯。尽管三道弯在现代舞的表演中也频繁出现,但是它最早还是出现在汉代的舞伎的宫廷舞中,可见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以陕北的秧歌、云南的花灯、安徽的花鼓灯等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为例,三道弯的舞蹈线条形式洒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并且源远流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2在古典舞中的运用的特点
作为具有独特舞蹈韵律和表现方式的三道弯来说,主要是通过舞者的肩部和脚部进行反方向扭动,从而表现出一种极具韵味的身体形态,运用身体的灵活性及动态的节奏勾勒出丰富多彩的舞蹈线条,给人一种动态的形式及美的感受。在感彩上,线条艺术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造型和节奏等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变化,进而表达内心情感,烘托舞蹈主题,传承文化精神。舞蹈演员运用自己身体的平衡力和软开度,尤其是通过腕、肘和肩部等创造出的三道弯舞蹈线条造型,展现出舞蹈的魅力和艺术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体验,@个尤其在我国古典舞《霓裳羽衣舞》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在中国古典舞蹈发展历史阶段中,三道弯也同样有着其难以以往的悠久发展历史,并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人们通过对自然的追求、模仿及探索,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理想和现实,最终形成了舞蹈的线条艺术。这也是从原始到现代、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更新的过程。
2.3在古典舞中的运用的具体表现
唐代的古典舞在中国的古典舞蹈发展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尤其在S型三道弯曲线中更能体现出来,如“直角三道弯”和“圆曲三道弯”在甘肃敦煌舞俑中的灵活运用。对于舞蹈作品《踏青》来说,在舞姿创造上不仅仅汲取了许多优秀的古代舞蹈线条造型,而且还运用了倾斜式的舞蹈姿态到舞蹈具体动作的创作上,在此过程中,舞者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与继承,使其达到更深层次的高度。所谓舞蹈的三道弯,有不断转换的风格,配合上舞蹈中的旋律和节奏,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完美的情境,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就是这么一种艺术,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从而使中国古典舞的魅力得以释放。
3结语
舞蹈的线条艺术在中国古典舞的艺术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益于舞蹈的发展。对于舞蹈的线条艺术发展方面来说,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在刻画舞风、深化舞意、创新造型、烘托舞律。同时也能够随着音乐进行律动,产生舞者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构建出完整的艺术情境。舞蹈线条艺术必将成为古典舞蹈中不可替代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用它特有的方式来诠释艺术。同时,舞蹈线条艺术也离不开舞蹈音乐、舞蹈服饰的相辅相成,舞蹈音乐和舞蹈服饰能够使得舞蹈线条更具张力、感染力,使其变得更加具有情感与灵魂。使舞蹈线条艺术放射出璀璨的光芒,从而改变平淡生活中的单一和乏味。
参考文献
[1] 徐文静.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优势和缺点.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9.
【关键词】动画;中国画;线描;共通性
一、动画市场的现状
动画在电子媒体发达的今天发展已经遍及生活、学习、娱乐的各个领域。动画片是少年儿童比较喜欢的学习和娱乐载体,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语言表达、行为习惯和生活观念,甚至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
动画在当今生活中主要通过电脑网络、手机通讯、电视影屏展现给受众,电视是播放动画片的主要媒介,收看对象少年儿童居多。播放的动画以美国和日本动画片居多。日美动画中人物坚强,强调团队精神,视觉刺激大、幽默;国产动画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故事风格和画面效果不及欧美和日本紧跟时代,导致今天青少年儿童热捧欧美和日本动画。这些动画无形中宣扬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语言,从而使我们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在青少年面前处于劣势。久而久之我们的民族文化会受到不可预测的冲击。
面对我国当前的动画困境,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民族动画技术教育中开设中国画线描的重要性。
二、线描是动画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作为当今最流行的文化之一,动画的地位越来越高,它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它集合了漫画、电影、数字媒体、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对于动画的质量高低尤为重要的一点则是画面美的表现力。在平面空间中艺术中线作为造型的一种表达元素,它具有不可忽视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平面空间中的线如何表现,几乎也决定了整部动画作品的视觉美感。
三、动画中作品中线的地位
动画是制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它包含着视觉艺术、声音艺术、传统物理科学、现代电子科技等多门科学元素。线描作为动画画面的基础造型对制作者也有着严格的专业要求。接下来我谈一下动画画面中线的特点及线在动画中的艺术表现力,让我们了解“线描”对动画效果的作用和对动画制作者的专业影响,让动画制作学习者更加牢固的打好专业基本功。
首先动画画面内容中的造型需要用线条来表达,动画画面中的造型与造型之间、造型与背景也需要线条来区分。风靡世界的日本风格动画来看线条在其中的运用就很有讲究。例如画古老陈旧的家具,由于画家是用手绘线条来表现,线条里带有的微微曲折不可避免,这正是表达了家具经岁月摩挲之沧桑陈旧感。如果是画现代建筑,就必须借用到尺子,画出笔直的线条,有利于表达现代感。
其次中国画线描既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白描),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工序过程。白描不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还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中国以书入画的独特绘画形式,发展出了中国以线为主的独特造型艺术。
在这里不得不细说下中国画白描的独特艺术魅力:
1. 中国线描丰富技法。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中,线始终作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存在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绘画艺术风格。
线是中国绘画表现的主要手段。和西方绘画光影明暗变化做造型基础不同,国画特别是工笔白描单独依靠线条来表达物体的丰富造型和质感。因而中国绘画中线条的曲直、浓淡、顺逆、方圆等效果变化多端丰富万千。
2. 中国线描的表现力。线条本身苍白无力,在中国画家手里线被赋予了惊人的生命力。他们利用线条的微妙变化创造出了令世人惊叹的艺术效果。比如中国古代画家用线条的不同力度、不同的浓淡、不同的线型来表现古代人物丝绸衣物、麻布衣物和丝绸衣物的不同质感。而且他们还总结出了针对线条的丰富技法理论。
(1)中国线描的线条力度美。中国画用笔讲究“顺”笔和“逆”笔。用“顺”笔来作画,笔锋在纸上顺势而下线条圆润流畅但显得软弱无力;用“逆”笔来作画,笔锋在纸上迎刃而上铿锵前进线条就会感到涩,这样就会古拙,劲健,力感极强。
(2)中国线描的线条节奏美。中国画线描中的线条画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局部来看单根线的曲直转折、轻重行顿等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美;整体来看画面中各种线条的虚实浓淡、粗细长短、顺逆苍润相互穿插会形成强烈的节奏和韵律美。
(3)情感美。除了在用笔上要注意以外,画家在创作时还要带有情感的因素。中国素来有诗、书、画、意的结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动画中融入中国画元素也是创造具有特立独行的民族动画形式和动画表现风格。
四、当代二维动画的线条与中国线描具有共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