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此,我深以为然,不仅是新教育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文化应该是一个学校最柔软而又最有力的动因。每所学校对关乎文化的一系列核心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基于本土的独特理解才是一切个性化行动的出发点。
一、叩问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
当前社会,物质丰富,而传统文化日趋衰落,人们道德失范,精神空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备受冲击。在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处在价值观变革的时代,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有我国传统价值观,也有现代西方价值观,有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值观,也有现代市场经济时期的价值观,更为突出的是受功利主义影响,人们道德观念迷茫,道德判断失去方向。
学生是社会中的人,自然受到社会多元价值的影响,“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了困扰学生的一个难题。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学校教育应该有自身的文化担当,价值取向的重建就是学校的“独当之任”。
二、回到传统文化的源头
纵观时下学校,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他们倍感陌生、抽象、片面和异己的地带。传统文化的失落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柢、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
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又应当用什么样的文化为校园“立魂”?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直截了当地宣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站在历史和现代的交汇点,我们强调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国文化的传人,是儒道文明的受惠者和继承者,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基于此,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源头,去寻找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梳理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色就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
《论语》有多处论述“仁”,其中最能表达“仁”的论述有: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5.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6.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理解“仁”的主要含义。“仁”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仁”就是爱人,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要拿自己作比,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就不要加到别人的头上;凡是自己希望能够有的,也要使别人能够有;自己所希望能够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达到。
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仁”,不难看出是人的根本标准,体现着人的本质、人性的价值、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对人的解放和发展。“仁”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教育的标准则是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大的、和谐的发展。肖川说,“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今天的教育要发扬“仁”的精神,并赋予“仁”以时代的意义,就要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增强对人类心性的关怀。
三、构建赤岗小学的文化格局
具有近80年历史的赤岗小学,以传承与创新之秘诀,提出“立仁”教育发展战略,以“立仁”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博文萃思,厚德立仁”,引导学生做有中华文化之根的“立仁”之人,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博文萃思,厚德立仁”:广泛通过多种形式吸古今中外好的建议或思想,坚持开放、包容、博爱的教育观,以“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管理学校,用“仁诲”(仁爱的教诲)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仁人”(有仁德的人)。
“博文”,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吸取别人的经验。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方法,或者系列的活动,如广泛阅读。
“萃思”,传承“萃思堂”的历史文化。赤岗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开村始祖是石楼陈氏敏行的第六世孙,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村内曾建有大小宗祠30多座,现保存完好的有7座,都集中在清颍大街延伸至聚星大街全长400米地段内,可喻为“祠堂一条街”,其中就有陈氏大宗祠(萃思堂)。“萃思”的原意是收集他人的好的思想。在这里的内涵也是方法,即积极通过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等方式来吸取更多好的思想。
“厚德”,发展“广东精神”的现实内涵。“厚于德”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厚于德”就是广东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厚于德”来源于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进一步引申出广东近代以来的真实写照,这体现在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开放包容上;体现在不同族群的相互包容和接纳、和谐发展上。
“立仁”,“仁”意味着什么呢?仁者就是自己想问题做事情时也同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帮别人也达到目标。这是“忠”的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恕的表现。对于学校来说,就是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实施“仁术”,教师对于教学做到“仁诲”,把学生培养成为“仁人”。
“立仁”教育,围绕恭、宽、信、敏、惠等道德规范,以“忠”和“恕”之法,行“立仁”之道。“忠”之法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对自己的要求,认真、虔诚,真心诚意、积极为人,是一种“成人之道”;“恕”之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他人的要求,将心比心,尊重、宽容、宽恕他人,是一种“尊人之道”。
赤岗小学开展“立仁”文化建设,吸收儒学文化之精华,其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仁”意识与能力的现代人。
关键词:儒家思想;企业人力资源;运用
儒家思想是我国重要的哲学思想,运用在企业管理、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它能够调节人的心理还能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儒家思想涉及仁爱、和谐、以及中庸、因材施教等等,核心在于仁者爱人,这些思想在在现代人力资源中被运用非常广泛,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成长和进步,从而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一、试论儒家仁爱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作用
儒家仁爱思想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联系,儒家思想中对仁爱之心和人的价值有重要体现,强调在一切活动中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作用,突出人的价值,认为人民才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提倡仁者爱人。人民可以在治国兴邦中发挥积极作用。孟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可以发现人在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从儒家思想中可以看到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不可代替性。那么在企业管理中,不仅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人的价值。一些企业因为对工作人员不够重视,所以使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利用人本思想进行企业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这种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员工,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让员工在企业中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由此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1]。
二、试论儒家的和谐思想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儒家思想中关于“和”的观念有很多阐释,以和为贵,强调内仁外礼,主要想让人们用一些思想道德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以此提升人们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们的和谐相处。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团队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要着重培养工作人员团队精神,在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提升企业文化,促进团队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综上所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缺少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使用[2]。
三、浅析儒家中庸、因材施教、创新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儒家中庸思想与企业的适度管理
儒家倡导中庸之道,中庸即适度,不偏不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秉承适度原则,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越一定的强度。中庸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走极端路线,时刻按照适中的原则行事。这种思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加以理解和应用,对管理者而言,在遇到问题时,要采取适度的解决办法,针对矛盾的根本点,从关键问题入手,减少极端行为的出现,从而顺利解决矛盾。这种思想和理念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同时在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做好平衡。中庸指导启迪管理者要适当的放宽自己的管理政策,敢于放权,在人才的使用方面,对不同性格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批评时,也要秉承中庸思想,协调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赏罚分明,提升领导者在员工内心的公平公正形象。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张弛有度,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现[3]。
2.对儒家思想中因材施教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分析
因材施教在儒家思想属于一种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方法的施用。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认为,人性本事善良的,在对人类进行教育时,要对不同人进行不同的分析,在教育过程中避免采用灌输式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管理者,要对每一个有潜质的员工进行了解,然后在工作中将员工的潜力最大发挥出来。另外企业要重视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和不同专业素养对其进行指导,若企业只重视对员工的管理而轻视对员工能力的开发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3.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创新,给人力资源在结构和配置渠道方面的调节作用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创新使用,提倡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启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定期注入新的力量,不断对其进行优化,这样可以让员工时刻保持警备状态,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去陈换新,督促企业用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去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儒家思想中重视人的特点,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想法和选择,在人才战略调整方面,要保证用人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人尽其才”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去武装人力资源配置。只有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企业中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气氛,促进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经常长期发展,尤其是外国企业的涌入,使企业管理思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作为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集成的儒家文化需要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国儒家思想中蕴含多种管理知识,在企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价值。但是对儒家思想要辩证的去看,不是所有思维都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所以要对其中的精华部分予以接受,对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予以去除,以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辉.儒家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2):21-23,49.
[2]梁蕾蕾.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与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2,(2):200-204.
[3]马逾.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7):247-247.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论 文 网 ]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 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儒家文化 感恩意识 和谐社会
中国感恩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发展中不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各种思想派别都曾对感恩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提出了一系列有实践意义的思想论述和理念,这些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儒家文化中感恩意识的阐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感恩意识以儒家思想为主,其倡导的“忠、孝、节、义”都体现了一个“恩”字,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忠为报君恩。儒家文化在注重孝的同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忠君报国成为一种长期存在于民族意识中强有力的民族精神,形成了“文死谏”、“武死战”的光荣传统。
孝为报亲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儒家文化对子女行孝道最鲜明的阐释。对个人而言,爱惜身体、真爱生命是孝的第一步,尊敬长辈、建功立业是对孝的最高追求。孝道是儒家思想最根本的观念,体现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
义为报友恩。“义”是儒家文化的理论基石,代表着正当性、道理、责任和道义。“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义”为做人做事的根本,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是立身之本,要懂得感恩社会,报答朋友的恩情道义。
2 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对父母的付出与社会的帮助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功利观念的盛行,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师长的付出和社会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父母师长和对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2.1 对父母感恩意识的缺失。目前,多数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在校期间的费用基本靠父母供给,父母本着对子女深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着。在他们看来,只要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有个美好的前程,就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他们对子女并未有回报的奢望,只是希望孩子不要忘记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老人。可是有些大学生一旦进入了能自由行动的空间,其内在的私欲完全被激活,把社会看作是整个的我的存在,一切父母的付出只是自我理所当然的获得,丝毫不会产生感激和愧疚的心理。经抽样调查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10%的学生每年能记得父母的生日。对父母感恩意识的缺乏,是发生在当今部分青少年及大学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2.2 对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人的一生受到许多恩泽,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然而由于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他们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他人的资助不以为然,对国家助学贷款不予偿还,对父母的恩情不思回报,对社会公德不予遵守等,都反映出一些大学生不懂得对社会的帮助心怀感激,缺少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
3 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今社会大学生缺乏感恩的意识,这主要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因素共同造成。首先就是父母的过于溺爱,造成了子女缺少感恩意识。这是现代家长的忽视造成的,因为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关爱,轻视精神层面的关爱,也忽视做人做事的指导。其次就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只重视应试考试的培养,忽视应该全面素质的培养,大大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状态、交往能力、情感表达等更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培养,正如有人所讲我们今天的教育只有“教”而无“育”。再次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的影响,造就没有形成感恩意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也呈现下滑趋势,这样使得学生过于追求功利、崇尚物质利益、人际关系功利化等现象,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是个人道德意识的失衡。很多人成长环境造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看不到他人对社会起到的作用。
4 对感恩意识培养的启示
4.1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也是儒家文化中仁德体现的根本。孔子认为“孝”是道德根本,应该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孟子用“孝悌”来教化百姓,因此使百姓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的伦理道德。荀子同样重视“孝悌”观念,认为“兴孝悌”是达到安民、安政的措施之一。儒家文化认为奉养双亲是孝最基本的要求,“敬”是最高的表现形式。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儒家文化提倡的孝更具有人文精神的是“敬”。所以,作为子女不但要做到赡养老人、关心老人,更要做到尊敬老人。
4.2 尊敬师长。儒家文化一贯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荀子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事师之犹事父也”。尊师感恩一是益于为学“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今社会在部分青年学生尊敬师长、尊敬长辈的意识淡薄,尤其有些大学生认为我们是花钱来上学所以认为自己是消费者,教师是服务者,消费者是上帝,教师为他们服务是应该的!所以着力培养大学生尊师重教、尊师感恩的意识,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广泛传播尊师感恩的思想是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4.3 博爱众人。儒家将“仁爱”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孔子说“仁”即“爱人”,奠定了几千年来友爱互助、精诚团结的伦理思想基础。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泛爱众而亲仁”。这些思想能够成为维护社会发展与文东的功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基础,是值得大学生认真学习和践行的。
4.4 推己及人。儒家提倡推己及人的“恕”的思想,也是儒家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之一。“恕,仁也”。恕即如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对于今天部分以自我为中心,见利忘义的青年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应当大力倡导。在青少年学生中树立这种先人后己、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意识,才能使得个人与他人、小家与大家达到和谐,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
4.5 热爱祖国。儒家文化移“孝”为“忠”,把孝由家庭推广到整个社会,构成“忠孝一体”。孔子“杀身成仁”、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无不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在大学生群众中大力宣传爱国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的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以此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6 感恩自然。《周易》称颂天健行不息,地厚德载物。孔子:“天何言哉,而四时行百物生。”强调人应遵循自然规律,体现了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宝贵思想。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源于自然,又需要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生活的一切需要都是大自然给予的,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对自然怀有感激之情,培养他们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品德。
参考文献:
[1]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杨佰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80.
[3]万平.论儒家感恩文化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1(05).
[4]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01).
关键词:民族文化;包容性;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37-02
在我国春秋战国之际,以华夏族为首的我国中原各古老民族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东方。我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秦朝通过统一战争和各种措施,将原六国的民族和许多边疆外族都吸收容纳进来。汉朝承袭秦朝制度,经过几位励精图治的皇帝治理,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以及少数民族内迁使各民族交流更加频繁,交流的深度也得到了加深,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各民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到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空前强盛、空前团结的多民族国家统一盛况。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保持了良性通畅的联系,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共同尊奉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还专门修建了直通长安的大路而且甚至与外国民族都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为各民族融合的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宋元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各种制度,促进了民族融合内化,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陈寅恪说:“中国是文化大于种族”,就是说不同的种族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包容,和而不同。民族融合深层次上表现为民族文化上的融合,文化上的融合是民族融合最深的根。我国的民族文化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吸收容纳国内各民族以及外来民族文化中表现出极大地包容性,不断地将体系之外的文化融入到中华文化体系当中,形成极具特色的新文化,使得我国民族文化更加绚烂多彩,持续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不管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融合。
一、和而不同的儒家文化是我国民族融合的核心文化基石
儒家文化作为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早已经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行为范式都有根深蒂固影响,正是基于这种影响力,儒家文化奠定了我国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石。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过程使一些民族的教育方式和风俗习惯趋于汉化,因此使得这些民族更加容易与汉族交流和融合。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是儒家文化体系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以其为中心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体系。宋朝以后,儒家文化经过不断发展而进一步系统化、世俗化,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强大的整合力量,成为推动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文化纽带。“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谐观,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谐和开放的姿态,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互化性和包容性,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力[1]。”中华本土文化在秦汉形成后,以广博的胸怀迎接各种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甚至境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等纷纷涌入中华大地,他们在与中华文化激烈碰撞和交流以后,最终与中华文化融合到一起,文化的包容必然会推动民族的融合。
二、和谐共处的多元宗教文化是我国民族融合的剂
宗教一直被认为是民族融合的最好方式,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各个民族交流提供广阔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它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统一了民族之间的精神诉求,加速了民族融合的内化。宗教具有很强的融合精神纽带作用,从中国的历史看,信奉道教的少数民族比不信奉道教的少数民族具有更高的文化修养,更容易与汉民族和睦相处,也更容易与汉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认同感形成过程中,多元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由于少数民族进驻中原而激化的民族矛盾,为国家的稳定统一和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帝王对宗教都采取了怀柔政策,为多元宗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这使得各民族的宗教能够和谐共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中的文化融合和思想意识的统一”[2]。元世祖忽必烈曾经诏令要求对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并尊重,这种多元宗教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庞大帝国的统治;清代帝王也承袭了这种政策,同时尊重儒、佛、道三教,肯定三教的社会地位。和谐共处的多元宗教文化在深层次上促进了各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相互包容、相互融合,为民族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大大地促进我国的民族融合进程。
三、科技、文艺、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兼容并蓄是民族融合的结晶
古代历史上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以及灌溉技术传到少数民族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汉朝时,汉族地区的穿井技术由内地移民传到了新疆地区,当地少数民族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加以发挥改进发明了坎儿井,坎儿井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进行科技交流过程中的重要结晶,以此为纽带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联系。元丹贡布经历二十余年所著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这部医典是藏族医药学的奠基之作,还有蒙古族的《蒙藏合璧医学》、《医学四部基本理论》、《医学大全》等都是很有名的医学著作,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中医药学宝库,成为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这些优秀的科技成果无疑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足见民族融合对古代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
甘肃敦煌莫高窟可以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方面融合的最重要成果,精美的壁画向我们直观地展示了当时民族融合盛况,莫高窟是我国的文化宝库,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见证。唐明皇李隆基创作的《霓裳羽衣舞》是汉文化与胡文化的完美融合,从侧面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盛况。中国的民族乐器库也是由许多民族的乐器交融集合而成的,羌笛、胡琴、琵琶等少数民族乐器与中原的古筝等乐器相互交容在一起,共同谱响了中华民族浑厚的民族交响曲。
“汉语成为我国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它是历经辽南语、燕京语与通古斯语等语系相互冲击、吸收、锤炼而最后形成的,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成果”[3]。语言作为维系社会重要纽带之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过去的思想和祖先的文化,接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先人创造的文化。汉语承载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汉语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更是民族融合的成果。
春节不仅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而且满、蒙、瑶、壮、白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节日期间,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不仅成为国内56个民族团聚的时刻,而且也是海外游子寄托自己思念祖国之情的时刻,春节集中寄托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民族情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四、结论
民族文化在民族融合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4]。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文化的整体之中。中国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5]。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要求我们要自觉、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像季羡林先生所说那样既拿来又送去,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把自己的好东西送去,这叫做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结合。只要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建设,都要毫不犹豫地拿过来,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培育出精神振奋、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
正是我国一脉相承文化使得中华民族能够经历考验挫折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像钱穆先生所说:“只要文化生命持续,民族生命亦可相随持续”[6]。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张力,民族融合也在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文化体系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民族融合亦具有了内生的生命张力。
参考文献:
[1]高秉涵.试论儒家大一统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
[3]张海滨.论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根本原因[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10,(2).
[4]王瑜卿.论全球化视野中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