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约翰克里斯多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通过描述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借以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萌芽,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这是主人公克里斯朵夫的历险记,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作者通过音乐,反映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与冲突,把20世纪初叶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用宏大优美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这部书歌颂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它也是千千万万人的心灵历程的写照:光明将最终战胜黑暗,尽管其间要经历许多曲折。
■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多快乐呵,独立不羁,完全自主!多快乐!摆脱了他人的束缚,摆脱了往事的纠缠,摆脱了所爱所憎的面目的骚扰!多快乐!生活而不为生活俘虏,做着自己的主人。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向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
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幸福的。所谓幸福,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摇晃,幸福也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它这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
一个人生气蓬勃的时候决不问为什么生活,只是为生活而生活――为了生活是桩美妙的事而生活。
■
《约翰・克里斯朵夫》中
“河”之意象浅析(节选)
陈远刚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这部长达十卷的巨著,描写了一位贫民出身的天才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奋斗史。小说中一个独特的表现手法就是,整部小说以“河”这一意象贯串始终。“河”这一意象在小说中出现了近百次。在小说的开篇,写克里斯朵夫出生,就对孕育约翰・克里斯朵夫成长的母亲河――莱茵河,进行了声响的描写:“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结尾又是以莱茵河为主人公一生作总结。莱茵河伴随了克里斯朵夫的一生,他出生在莱茵河畔,结识朋友在莱茵河畔;身处异国时,眼前浮动的是莱茵河;临终弥留时,耳边听到的是莱茵河的涛声。作者把各种现象比作河流,“河”之意象如同晴朗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在整部小说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把“河”与“生命”两个词放在一起很自然就会产生联系。河的流动性正很好地表达了生命的自由涌动,人生的坎坷曲折,起伏跌宕。所以小说中一条最主要的“河”,就是生命之河。罗兰在卷七初版序里就说了:“我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作者也正是用“河”这种意象来象征克里斯朵夫一生对生命自由的不懈追求,“河”的这种柔韧、不断向前的特点又象征了克里斯朵夫不断反抗、勇往向前、从不妥协退却的奋斗精神。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在雨天莱茵河的波涛声和教堂柔和的悠悠钟声中,克里斯朵夫在伟大的音乐宇宙中出生了。在他生命流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他6岁那年受到伯爵夫人的侮辱,一股怒潮汹涌的力从此滋生,克里斯朵夫走上了他为生命自由而反抗的道路。在他第一次登台演出后,他拒绝向观众飞吻和向大公爵表示敬意,他厌恶这种行为,认为这是在用音乐讨好观众和公爵,而在他心里,音乐是神圣的,演出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这个时期正是他闭着眼睛对幼年的一切偶像反抗的时期……人生有一个时期应当敢把不公平,敢把别人佩服的、敬重的东西――不管是真理还是谎言――一概摒弃,敢把没有经过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统统否认……少年时期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要把宿食呕吐干净。”克里斯朵夫的这段少年生活就是他生命之河的源头,河水潺潺流出,涟漪层层,清澈明净,涤荡尘寰。
当他经历了友情和爱情的波折后,他的生命之河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上游。在这一段流程里,他开始了为追求生命的自由的强有力的反抗。他对自由的追求特别体现在他对音乐的理解上。他对音乐的理解不是迎合大众口味,也不是附和音乐界的那群人物,而是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因此他常常任意恣肆地抨击德国音乐界的各种人物,甚至瞧不起音乐大师的作品,而有时又对小人物的作品大加称赞。在日耳曼民族的洪水中,他看到了德国人的虚伪和德国艺术的谎言。因此他离开德国来到他所向往的巴黎,然而这也并非是他想象中艺术的天堂,他所看到的法国艺术是腐朽与堕落,心灵之中艺术女神的水晶之尊,顿时散落成碎片,刺痛了他的心。在这一流程中,他勇往直前的冲劲和反抗的力量,正似上游之水,波涛翻滚,冲向险阻,溅起起朵朵浪花,这是年轻生命盛开的活力之花、自由之花;他思想情感的变化,正似上游之水,奔流而下,由源头潺潺流出,奔腾翻滚,文明向腐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约翰・克里斯朵夫实现了由少年时代的觉醒到青年的行动的转变。
在《反抗》与《节场》之后,克里斯朵夫的生命之河进入第三个阶段――中游。在经过了上游的肆意奔腾后,到此缓缓而流,如泣如诉。克里斯朵夫进入了一个心灵休憩的阶段,安多纳德与奥利维的出现使他由激烈的反抗转向了深情的呼唤,试图唤醒世界人民追求生命自由与和谐的意识。在这一阶段中克里斯朵夫的生命之河里开始有了和谐之音,追求自由的生命里注入了生命的和谐。这一点与安多纳德和奥利维的出现是分不开的。
在第四段流程中,河流走向下游,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生命也接近尾声,在万种支流汇入大海时,生命的质量与厚度呈现了出来。克里斯朵夫在经历了一次灵魂的重生之后,内心的风暴平静了,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在他即将离开人世时,耳边又想起了莱茵河的涛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河”的意象始终伴随主人公,象征了他一生的奋斗,对自由的追求。因此,作者通过“河”想传达给我们的是他对生命自由的不懈追求。他在谈到他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时说:“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沉闷的,古老的欧洲在重压和腐朽的空气中麻木了,一种卑鄙的物质主义重重地压在思想上面……世界在它谨慎的和卑鄙的物质主义中窒息,打开窗子吧!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
克里斯朵夫与奥利维在性格上互补,克里斯朵夫是一个行动者,奥利维是个思索者,合在一起就是和谐。葛拉齐亚这条支流是一股山泉,汩汩流出,源源不断,滋润着克里斯朵夫暮年的心田。葛拉齐亚高尚纯洁的爱使克里斯朵夫的生命趋向完美,“这爱情有股宗教般的热诚感染了克里斯朵夫,使他能永久保持和平的心情”。
正如茨威格在《罗曼・罗兰传》中说的:“奥利维是陪伴他游历了尘世炼狱的维其略,葛拉齐亚是向他指明了通向伟大和谐天堂的贝亚德:欧洲的三重奏从来没有以如此高雅的三种象征演出过。这三种象征是德国的放荡不羁,法国的高雅,意大利的柔美。”克里斯朵夫的“力”、奥利维的“理性”和葛拉齐亚的“美”三者的完美结合,使这条生命之河意韵丰厚,“德意志的那种亲切、深奥、富有神秘气息的思想,意大利的那种热情的曲调,法兰西的那种细腻而丰富的节奏,层次极多的和声,都被他融合在一起了”。
(选自《时代文学》2007年第2期)
很想在网上买书,逛逛淘宝,然后在宿舍里跟同学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喜欢大家笑得开怀的样子。
昨天晚上孔孔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地根本停不下来。先是一个人疯狂地唱歌,唱《纤夫的爱》,疯狂地没点形象。后来带动全宿舍一块疯狂,开始唱《冬天的一把火》,大笑个不停。
看着《约翰,克里斯多夫》,看到克里斯多夫和奥多的友情,感觉很悲哀,为他们的友情而悲哀,也为他们自己悲哀。
想想自己,真的已经很幸福了,我还想奢求什么呢?
不谈恋爱,好好学生。平平凡凡地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个梦。
那个梦就在前方的站点,可望也可及。
只是不想疲于奔命了。人一生只能活一次,人生没有彩排,也没有后悔药,所以我们的生活面临的是无数道或难或易的选择题,选好了,这么过去了;选不好,也这么过去了。
我想我真的不能再疯狂地没节制地看电视剧了。月考即将来临,我得对自己负责,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梦里,仍会有他迷离的眼神,茫然而寂寞的神色,总是令我心中一窒。我难以想象,在那么多陌生人身边的你,是怎么度过这一春一秋的。然而你终究还是过来了,终于,你也熟悉了,适应了。所以,我在不在,于你,也不要紧了。
只是,仍会笑着祝福,盼你日日安好。
世间那么多的无奈,我们有太多的东西不能选择,然而既然来了,就要好好珍惜;既然走了,就坦然微笑着送他离去。
[关键词] 《第九区》;科幻电影;仿纪录片;自我认同
一、影片概况及研究目的
《第九区》是一部科幻电影,讲述的是人类与外星人之间冲突的故事。一般人想到外星人电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炫目的电脑特技或人类与外星人的斗争。但这部电影没有落入俗套。《纽约时报》评价道:“一部思想超前的电影,一阙关于生命的寓言。”《芝加哥论坛报》评价道:“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这部电影让整个好莱坞感到羞耻。”
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1979年出生在南非,小时候经历过种族隔离政策,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一次访问中他说:“从小我就看了许许多多讲外星人的电影和故事,例如《第三类接触》《外星人》还有《异形》。人类对于外星生命的想象总是非常丰富的,但我觉得很多外星人相关的题材里,外星人总是代表着一种地球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者文化冲突,他们总是无法融为一体,各走各路。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在想,如果当有一天,很多别的星球的外星人也移民到地球来,他们的科技和人类相仿,知识、语言也变化不大,只是在外形上和人类相去甚远,这时候人类生活的这个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人类会怎么做呢?抱着这种想法,我拍摄了短片《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我认为这是我把这种想法变为现实的第一步。”①
尼尔逐步实现了他的想法。他在《第九区》运用了仿纪录片的手法拍摄,用仿纪录片的手法拍摄科幻片,这是头一次。这部电影没有华丽的特技,也颠覆了传统外星人电影那样的老套剧情,而是以小职员威库斯的经历为线索思考人类的价值认同。
本文尝试从创作手法、镜头语言以及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去阐述这部电影的反叛之处。
二、仿纪录片的新尝试
《第九区》在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以特技见长,这些电影制作精良,然而电脑特技是一把双刃剑。自电脑特技“量产化”至今,尽管诞生了许多堪称经典的大片,但有更多特技超群而情节空洞的电影令人叹息。
影片导演尼尔是推陈出新,用一种另类的手法去拍摄这部科幻片。
在《第九区》中,华丽的电脑特技几乎绝迹。电影中集中使用特技的片段是约翰内斯堡上空的飞船、外星人的造型以及打斗中那些血肉横飞的镜头。在展现这些元素的时候,导演用的依然是那种白描式的表现手法。这种缺乏视觉特技的表现手法让人难以把《第九区》与美国科幻片联系起来,反而觉得这更像是一部关于外星人的纪录片。
这就是尼尔的构想――用仿纪录片的形式去拍科幻片,让观众感受“虚构的真实”。
其实仿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并不是尼尔•布洛姆坎普的发明,近年来也有一些导演在尝试这种拍摄的方式。如米切尔•布洛克的著名短片《不要撒谎》描述了一名案女性受害者的遭遇;肯•费彻斯通尼声称自己的作品Baba Kiueria是一部电视纪录片,讲述了澳大利亚白人与当地土著之间的关系及历史;伍迪•艾伦的作品《齐利格》是一部仿纪录片风格的虚构寓言,片中向我们描述了犹太受难日庆典的景象。
如果说纪录片是要记录现实,那么仿纪录片就是要去解构真实,让观众在虚构与真实之中穿梭,让他们的价值判断接受考验。《第九区》正是要解构传统好莱坞电影建构在特技上的虚假真实。
在传统的特技科幻片中导演努力消除电影与现实的界限,用最先进的特技、最逼真的场面把观众带入到虚拟世界中。《第九区》正好与传统的特技科幻片相反。正如观众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多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对待,《第九区》以受访者的回忆和电视台的新闻来强调观众与电影之间的界限,让观众在始终能够超脱于影片之外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三、写实主义式的镜头表达
《第九区》舍弃了大场面渲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白描式中景镜头。这部电影中有长相奇丑如“大虾”一般的外星人以及脑浆喷溅肢体横飞的实景描绘,仿佛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平淡而丑陋,每一次战斗都是那么血腥和残暴。
这迫使人思考:这部电影是不是一定得这么去拍呢?笔者认同导演的做法,并将写实主义镜头运用的必要性归结如下:
首先这表现了残酷的真实。《第九区》除了表现人类与其他生物相处时候该持何种态度之外,还影射了殖民者的残暴――人类作为殖民者,从沦落地球的外星逃亡者那里榨取最大利益,这与历史上的殖民活动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许多西方作品把殖民者描绘得十分光辉,如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巴兰坦的《珊瑚岛》、斯蒂芬森的《金银岛》。这些作品把殖民者的行为美化为不懈奋斗实现人生价值、智勇双全战胜困难。他们以灌输这样的价值观来获得国内民众的认同,而忽略了殖民的残暴血腥。导演尼尔借用人类奴役流亡外星人的“奇事”来讲述殖民与种族隔离的故事,这就是他所理解的历史与现实。
其次这让暴力回归本质。“暴力美学”原指源于美国,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吴宇森的作品是“暴力美学”的代表。“暴力美学”的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②。纵观近年电影,暴力美学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尼尔并没有跟随这个潮流而选择了直面暴力的本质,他的暴力镜头让人不忍卒看。但暴力就是如此的残酷和丑陋。这就是他的写实主义:让观众直面暴力的本质,从而厌恶暴力、远离暴力。
四、“变形”的批判意义
20世纪初卡夫卡《变形记》的面世无疑是文学界的大事,其荒诞的风格中隐含着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批判,成为西方20世纪现代文学的经典模板。卡夫卡批判的是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也反映了20世纪初期高速发展的经济对欧洲人观念的冲击,同时呼唤传统伦理道德的回归。
《第九区》则沿袭了“变形”的母题,让主人公威库斯变成他自己都厌恶的外星人“大虾”,这加强了电影的情节冲突,同时使情节突转。影片的前20分钟介绍了“第九区”及人们对外星人的态度,有着对殖民主义、种族隔离的批判,也有对人类常以地球的主人自居的调侃。但随后一个突发事件却让整部电影的主题转变为对人类追求利益与权力而不择手段的批判,以至于引起观众对人类作为一个族群的认同危机。这个转折点就是威库斯的“变形”。
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突变相比,威库斯身体与思想的变化都是渐进的。他原是MNU的一个员工,后来被高层――他的岳丈选作“第九区”拆迁队队长。但在一次意外中,他接触了外星物质,身体开始逐渐地发生变化。当他的左手变异后,MNU把他抓到了地下实验室进行实体试验,这时他才知道原来人类接纳外星人只是垂涎他们强大的武器:武器会自动判定使用者是否拥有“大虾”的DNA,因此研究人员始终无法启动武器。直到他们发现威库斯拥有外星人的DNA,便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还准备将他肢解研究。
“变形”让情节突转:一方面成功塑造了威库斯的饱满形象,并以他为出发点,对人类的自我认同提出质疑;另一方面,通过他变形前后的遭遇对MNU这种政治与资本的象征进行批判,本质上是对人类欲望的批判。
MNU是一家大型的私人公司,当地政府在贫民窟里对外星人进行种族隔离,而MNU的介入则是要获取巨额利益,因为他们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制造商,无论外表包装得多么漂亮都无法掩盖其野心。MNU的代表人物是威库斯的岳丈。他在知道了威库斯拥有外星人的DNA后,为了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女婿的生命――在利益面前,生命、感情、人性不值一提。
逃入“第九区”之后,威库斯被外星人克里斯多夫所救,他们决定要到MNU总部去把那些飞船燃料抢出来,于是威库斯就只身到了那些收集外星人军火的南非黑帮的巢穴“买武器”。黑帮首领为了得到外星武器的力量竟然生吃外星人的残肢,甚至几乎要生吃威库斯。在这个小插曲中,威库斯同样看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黑帮首领为了得到外星人的力量同样不择手段,象征着人类的权力欲。MNU和南非黑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MNU伪善而贪婪,用光辉的形象来掩盖丑恶的本质;黑帮同样贪婪却毫无掩饰,把自己最丑恶的一面展露在阳光下。
相反,片中的外星人代表克里斯多夫则善良得多,他和朋友、儿子潜伏在第九区二十多年,只想提炼出足够的燃料然后带领这些族人离开地球。他虽然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目睹威库斯因为“变形”而遭遇他本族人的围追堵截,他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尽力帮助他。威库斯在这个外星人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而他的同族正在追捕自己这个“异种”。
“变形”让威库斯拥有两个种族的属性。虽然他一直在努力来变回人类,但在变形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属于两个种族之外的生物。这使得他能够用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两个种族的差别。一开始他十分抗拒这个身份,甚至出卖克里斯多夫自己开走飞行舱,想找到变回人类的方法。最后,他选择了帮助克里斯多夫逃离地球,这表明了他的身份认同已经发生变化,更倾向于认同那些他曾经不屑的外星人了。从人变成非人,然后再认同自己的非人身份,这并不完全是威库斯的个人选择,很大程度是被迫的。
观众在看完了整部电影后,大多会同情威库斯的悲惨遭遇,痛恨人类的卑鄙行径,更倾向于认同那些“丑恶”的外星人,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价值以及自己的身份进行思考。可以说,这种自我认同感的变化正是对人性丑恶一面的批判。
五、结 语
威库斯作为人类而帮助外星人对抗地球的军队,这彻底颠覆了以往外星人电影人类对抗外星人的模式。对人类自我认同的质疑,对人类内心的欲望以及对殖民主义、种族隔离的批判使得这部电影具备了以往外星人电影所没有的思想深度。而《第九区》也开了以仿纪录片的形式拍摄科幻电影的先河,让科幻电影摆脱特技的藩篱。正如一些评论所称,“《第九区》拥有成为经典的潜质”。这一切,使得这部从形式到主题都十分“离经叛道”的电影得到奥斯卡评委的青睐,在第82届奥斯卡评选中获“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以及“最佳视觉效果”四项提名。能够得到这样的认同,也算是对这位年轻导演的最大肯定了。
注释:
① /wiki/《第九区》。
② 尹洪、冷欣、程辉:《试论“暴力美学”及其特征》,《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尹洪,冷欣,程辉.试论“暴力美学”及其特征[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02).
[2]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 第九区[OL].时光网:/movie/82766.
姓名:斯蒂芬・拉姆斯多夫
年龄:49
国籍:德国
职位: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地球系统分析主管
专长:海洋学
低碳生活意见:度假期间不乘飞机。不买汽车,骑车上班。房子使用绝缘材料,能源消耗减少60%。
姓名:理查德・林德森
年龄:69
国籍:美国
职位: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气象学艾尔弗雷德‘P斯隆教授
专长:大气动力学
低碳生活意见:开小排量汽车,使用节能灯泡,认为自己消耗的能源大概比“华盛顿那些开着梅赛德斯奔驰的气候变化激进主义分子”还要少。
姓名:约翰・米切尔
年龄:61
国籍:英国
职位:英国气象局气候科学部主任
专长:气候模型分析
低碳生活意见:调低自动调温器的功率,不充电时从插座上拔掉手机充电器。
姓名:拉津德・帕乔里
年龄:69
国籍:印度
职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
专长:能效
低碳生活意见:停止食肉,空调永远设置在适中的温度。
姓名:麦尔斯・艾伦
年龄:44
国籍:英国
职位:牛津大学物理系气候动力部主任
专长:统计和模型分析
低碳生活意见:骑车上班,不过很爱看《车迷大本营》――“化石燃料非常有趣”。
姓名:蒂姆・兰登
年龄:36
国籍:英国
职位: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
专长:地球系统科学
低碳生活意见:骑自行车,但偶尔也开雷诺汽车。一般在英国度假,但妻子是新西兰人,他们会在圣诞节使用大量“爱情里程”去看家人。
姓名:凯文・特伦伯斯
年龄:65
国籍:新西兰和美国双重国籍
职位: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气候分析主管
专长:飓风
低碳生活意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新的热力泵和热水器。
姓名:克里斯・拉普利
年龄:62
国籍:英国
职位:英国科学博物馆馆长
专长:地球系统科学
低碳生活意见:在博物馆里四处走动,随时关灯。
姓名:苏珊・所罗门
年龄:53
国籍:美国
职位:科罗拉多州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资深科学家
专长:大气化学
低碳生活意见:每周两餐素食,骑自行车,驾驶丰田普锐斯。
姓名:艾萨克・赫尔德
年龄:61
国籍:美国
职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这时的欧洲有了一种新的思想,一种新的哲学,那就是“启蒙运动”。人们不想总是去“相信”,而应该去“知道”。自然科学工作者如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发展了经典自然科学,试图用理性和清晰的思维驱赶迷信。人类应该从自己制造的无知中解放出来。这对音乐圈来说,就是所有人都应该有权欣赏到好的音乐,而不仅仅是贵族。于是,就有越来越多人想自己创作音乐,学习音乐。这正好为所有的音乐形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肥沃土壤。
大约在1780-1828年间,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之都。那里几乎在同一时期生活着三位最伟大的音乐家:“交响乐与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他们都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室内乐形式――弦乐四重奏,创作了数量庞大的作品。海顿创作了80余部,莫扎特23部,贝多芬18部。这些作品部部经典,堪称后世弦乐四重奏的范本。
约瑟夫・海顿(1732-1809)被莫扎特与贝多芬称为“海顿爸爸”,除了他最年长,创作的数量最多等等原因之外,也因为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题材为四个乐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快板,深深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
海顿被德国和奥地利称为“海顿爸爸”,因为奥地利的国歌是他创作的“皇帝”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in C major, Op.76 No.3, Hob.III.77 "Emperor" )当中的第二乐章。1791至1795年间,海顿两次旅居英国伦敦,在那里第一次听到了英国国歌《神佑我王》("God Save the King"),歌曲丰富的情感给海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启发他的灵感。海顿很想为自己的祖国创作一首国歌,以表达他对王室和祖国的忠心。1796年,奥地利和法国开战,这一事件更激发了作曲家写作国歌的豪情。不久之后,海顿返回奥地利,海顿的朋友斯维顿把海顿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沙劳,沙劳命诗人豪什卡写了“上帝保佑弗兰茨皇帝”(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的歌词。海顿就根据这个歌词,以一首克罗地亚民歌为基础,在1797年1月谱成了四部庄严的合唱曲,其中一首就是奥地利国歌“National Anthem of Austria”,也称之为《皇帝赞歌》。
1797年2月12日,在奥地利国王弗兰茨(Francis II, Holy Roman Emperor)生日当天,这首国歌在萨尔茨堡宫、维也纳国家剧院和各地的大剧院同时演唱。海顿对于这段旋律非常钟爱,1799年他受约瑟夫・埃尔多迪伯爵的私人委托,创作3首弦乐四重奏,他又把这首国歌的曲调,用作其中的第三首《C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的主题。因此,这部作品被人们称为《皇帝四重奏》。
在此,我推荐Alban Berg四重奏团演奏的海顿《皇帝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