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国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在当今社会,对于英语学习者们而言,遇到的困难往往是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结果在用英语交谈时,经常会误用一些词、词组或短句而造成误解。研究习语能帮助英语学习者获得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更好的表达英语。本文从分析习语的特点入手,进而通过分析习语与英国的自然环境、民族习惯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习语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习语;习语的特点;习语的文化内涵
一、介绍
《牛津简明词典》中对“idiom”一词下了定义:一个人或者大多数人对于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语习语渗透着浓郁的英国文化气息,交织着其他民族的影响,就像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向人们展示了英国文化的发展进程。
二、习语的特点
习语包括了比喻句,俚语,俗语,谚语等等,它集中体现了语言的民族风格和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习语往往是一个带有深刻含义的简明的短语或句子,在被人们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成为了一种习惯。习语是一种带有特色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英语。
1 、习语的民族特色
习语是人们在工作中创造出来的,是和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习语,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晰的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色。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在英国有大量习语是和航海以及捕鱼有关的,许多习语也是由水手创造的。例如,“over head and ears” 本义是“”它是水手创造的,后来发展为表示人的其他行为。比如,“over head and ears in debt”(身负重债); “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痴恋); “over head and ears in work”(疯狂工作)。还有一些其他关于航海和捕鱼的习语,像“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流水);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免于负债);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 “fish in muddy waters”(趁火打劫,混水摸鱼); “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等等。
2、 习语来自于民间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习语几乎都来自于民间。美国诗人瓦特·惠特曼曾说,英语交织着广大民众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欲望与满足。在英国,大多经典的习语都是由海上的水手,森林中的猎人,田野里的农民,工厂里的工人,战场上的战士以及家中的家庭主妇创造而来。下面看一些例子:
2.1、农民创造的习语
农业在每个国家都很重要。土地上的农民创造了一些习语。例如,“to put one’s hand to the plough”(着手某项工作); “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 “not to care a straw”(毫不在意); “not to let the grass grow under one’s feet”(不失时机); “to plough a lonely furrow”(孤独地行动); “to upset the apple cart”(美梦破灭)
2.2、猎人创造的习语
猎人也创造了习语。他们有狩猎的丰富经验。因此有很多与他们的狩猎经验有关的习语。比如,“in the bag” 意思为“把猎物放进麻袋”,被放进麻袋的东西意味着是已经得到的。这句话也引申出了以下含义:“We’ve got the match in the bag.”(这场比赛我们已经稳操胜券了。)“The suspect is in the bag completely”(嫌疑犯已经被逮捕了。)” Everything is in the bag! It’s a frame-up!”(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这是诬告!)
3、习语的文化内涵
英语习语渗透着浓郁的英国文化气息,因此它与英国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有关。
3.2、自然环境
英国处于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气候。英国的夏季温暖宜人,因此提到英国,经常会用到“gentle”(温和),“lovely” (可爱),和 “beautiful”(美丽)这样的词语。莎士比亚在一首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我该把你比作夏天吗?你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温柔。”
3.2、风俗习惯
作为象征,动物的形象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从习语的特点看来,我们可以得知习语是富于暗示性的,这是由特定的民族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环境决定的。英语中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例如,“get one’s goat”(使某人生气),“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好的和坏的分开),“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在这些习语中,我们知道绵羊代表着温顺和善良,而山羊代表着猥琐和邪恶。这是因为有着温顺的品格的绵羊可以带来羊毛和财富。所以人们相对喜欢绵羊。而山羊是生性好斗的,在希腊神话中,好色的“森林之王”是长着一对山羊腿的怪物。因此,山羊是令人厌恶的。
另外一个例子,在西方国家,勇敢的狗被赋予了忠诚与勇敢的品质,被认为是人类做好的朋友。因此在英语中,大多数关于狗的习语都没有不敬的涵义。下面看一些例子:“as faithful as a dog” (像狗一样忠诚);“It’s dogged that does it.” (有志者事竟成);“You’re a lucky dog” (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谁都有得意的时候);“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
3.3、
基督教对西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圣经》不只是圣典,它也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丰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圣经在西方的思想,艺术,文化,语言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在英语中,许多关于宗教的习语都来自于圣经,许多都已经成为人们的座右铭和处世哲学。例如,“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意思是“若想获得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A soft answer turns away wrath”,翻译为“婉言可息怒”;“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涵义为“天道酬勤”等等。
另外,在《圣经》中,有数不清的人物形象仍然出现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中。撒玛利亚人是《圣经》中塑造的乐于做慈善的人物,如今其意义扩大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依据《圣经》,亚当是人类的祖先,因此“as old as Adam ”就意味着“很老”或者“很过时”。
三、总结
总之,习语不仅仅是语言的精髓,也是语言特色的集中反映。英语习语与英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许多英语学习者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错误,因而不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常被误解。因此如果英语学习者想要更好的学习英语,就需要学习一些英语习语来掌握英国文化知识。(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提到英国,人们自然会想到英国男士的“彬彬有礼”,风度和修养。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经常会看到他们穿着得体的西装,干净整洁的衬衫。不苟言笑,一天中使用的最多的两个词是“sorry”和“excuse me”。这是大多数人对英国男士总体印象,我们可以用“gentleman”一词来称呼他们。的确是这样的,在英国“绅士风度”处处可见。在牛津词典里可以找到这个词的解释:a chiralrous ,courteours,or honourableman。(彬彬有礼而又善良正直的人,有教养的人,绅士)或许,仅从一个词来说,表达不出多少内容。但是,人们似乎认同英国男士是很有男子气魄的。
林语堂先生曾经对东西文化做过比较,他认为英国与中国最大的差别在于:“英国文化里更多的是男子的气魄,中国文化里更多的是女子的聪敏。”英国男士的“绅士风度”是英国文化中比较显著的特点。在中国也不缺少“男子气魄”,例如“君子”、“壮士”等都是中国人所赞赏的。只不过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凡事以“和”为贵。所以中国文化呈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东方的清秀。而英国文化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力的壮美。
一、中国与英国在文化上的差异,其实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异,即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分析的一样:“文化虽千差万殊、各有各的特点,但却又能形成体系。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一个体系。据我个人的分法,纷纭复杂的文化,根据其共同之点,共可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前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者为西方文化体系。人类并没有创造出第三个文化体系。”中国与英国在文化上的差异,是经历了漫长的文化沉淀,自成体系,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英国这种文化特点的成因
那么,英国的文化为何会有这种特点?
想必原因是非常多的,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持续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找原因。
首先,在于英国人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不同
英国人有句格言:“当你在罗马旅行,要像在家做事情。”英国人十分热爱自己的语言,无论去世界的各个地方,他们基本上都在使用英语,可见他们不使用别人语言的倔强和固执。而中国人要温和的多,他们到了英国就说英语而到了法国就说法语,在中国文化里这叫“入乡随俗”。英国本身是一个岛国,可以说他们的文明是海上文明。而中国幅员辽阔,形成的是陆上文明。另外,英国人属于日耳曼民族的血统
转贴于
再加上深深印在英国人头脑里的岛国情结,让英国人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岛国无限骄傲,从而对外界表现出排斥与蔑视的民族性格。他们更喜欢冒险、征服和杀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往往能够在简朴平常的生活里获得最大的乐趣,例如像养鸟雀、植兰花等,可能是他们最满足的了。英国的哲学家罗素讲过一句很难懂的话:“我倾向于认为,中国人的生活给中国人的幸福要比英国人的生活带给英国人的幸福多得多。”中国人比英国人幸福吗?从物质层面来说,中国与英国相比差距很远。是不是哲学家在讽刺我们?我想他的本意是说中国人会享受生活,懂得“知足常乐”。
其次,在于英国人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很多人认为东西方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别在于: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状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当然这种见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过人们好像还理解的不是很深刻。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有过自己精辟的论述:“东西两文化体系有其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既然同为文化,当然有其共同点,兹不具论。其不同之处则亦颇显著。其最基本的差异的根源,我认为就是在思维方式之不同。东方主综合,西方主分析。”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一分为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合二为一。“天人合一”是东方文化的特点。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使得英国的文化更粗犷,中国的文化更细腻。两种文化各有自己的优势。
三、这种文化对我们的积极意义
能够懂得“英国文化里更多的是男子气魄”,对我们来说是有积极的意义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英语,更好地学习英国文化。“对西方的文化,鲁迅先生曾主张 ‘拿来主义’。这个主义至今也没有过时。”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数字化时代。很多机构或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官方网页。就像商务人士的名片一样,官方网页也是企业或机构的一种宣传。网站上除了关于公司或机构的发展历史、产品介绍和公司愿景外,通常还会推送新闻来介绍它们的运作状况等以提升它们在网页浏览者心中的印象和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交流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得益于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普及它们本国语言和文化的经历启示,中国在2004年开始设立自己的非政府组织以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取名”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在世界范围内的小学、中学、社区和企业等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设在120国(地区)共475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03所,非洲29国42所,欧洲39国159所,美洲17国154所,大洋洲3国17所。孔子课堂设在65国共851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塞舌尔、瓦努阿图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7国79个,非洲13国18个,欧洲25国211个,美洲7国478个,大洋洲3国65个(数据来源:http://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英国文化协会创立于1934年,是英国提供教育机会与促进文化交流的国际机构,其为英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国际机遇,积极构建英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融合及信任。协会使命为创造机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互惠与沟通和教育。作为一个在英国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其在全球223个城市设有办事处,致力于积极促进思想碰撞与知识交流,构建英国与各国人民的相互融合及信任(数据来源:http://britishcouncil.cn/about)。
这篇文章基于语料库分析了具有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非政府组织(NGO)官网所选新闻的体裁和内容,重点研究了2015年4月至6月新闻的关键语义域。数据来自于两个机构的官方网站,这两个机构虽然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它们的成立使命(founding mission)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对它们语料的对比研究对于孔院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于其应该如何更好地选择和报道新闻以实现推广目标和交流目标有着重大意义(Baker et al.,2008;Huckin,1997)。
研究问题
1.英国文化协会语料与孔子学院语料中的关键语义域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2.影响两个机构选择或报道其官网新闻内容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方法
此篇文章中所使用的新闻皆来自于孔子学院和英国文化协会2015年4月至6月的官方新闻。英国文化协会是一个英国的国际机构,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文化关系和教育机会,截至文章付梓之时,其在世界6个大洲100多个国家已设立办公室,将国际机会带到世界范围之内(来源:http://britishcouncil.org)。它的主要任务是制造机会、建立伙伴关系,推动互利、交流和教育。孔子学院是隶属于中国教育部的一个下属机构,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资源和服务。其响应”走出去”的潮流,力求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http://english.hanban.org/node_7719.htm)孔子学院主要有三个职能:为推动国际范围内汉语的发展制定政策和发展计划;支持其他国家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教育机构的汉语教学工作;起草国际汉语教学标准及开发改善汉语教学教材。其核心价值为”互相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英国文化协会语料(BCC)中有6,605词,皆来自于官方新闻。孔子学院语料(CIC)中有5,997词,来自于全球各孔子学院分院、新华网(Xihuanet)、汉办(Hanban)、中国新闻网(Chinanews)、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和人民网(People.cn)。表2 列举了两个语料的新闻数目及词数统计。
表1英国文化协会语料和孔子学院语料的新闻数目及词数统计
语料来源文章数量单词统计
英国文化
协会语料(BCC)网站新闻116,605
孔子学院
语料(CIC)
全球各孔子学院分院7(4667%)2,639(4401%)
新华网(Xihuanet)1(667%)702(1171%)
汉办(Hanban)3(20%)1,032(1721%)
中国新闻网(Chinanews)1(667%)247(412%)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2(1333%)1,113(1856%)
人民网(People.cn)1(667%)246(410%)
总计15(100%)5,997(100%)
对于官网新闻的研究采用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和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方法以确定新闻的信息性(informativeness)和新闻背后的意图和任务。
在分析语义模式时,文章使用的是Wmatrix工具(原网址为:http://ucrel.lancs.ac.uk/wmatrix3.html)来识别孔子学院语料和英国文化协会语料中的四大语义域。本文首先分析了每个语料库中五个最高频的关键语义域,前四个关键语义域中至少列举了5个词条(由于语料库规模有限,第五关键语义域不足5个词条)。然后,文章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探讨和发现,并提出相关建议。
发现与讨论
关键语义域(Key Semantic Field)与词共现(Word Co-Occurrence)
本文通过对关键语义域分析,识别两个语料中新闻的显著语义意义、常现语义意义和特有语义意义,然后对每个关键语义域汇中的相关词汇进行分析(见表2和表3)。
通过跟孔子学院语料对比,英国文化协会语料显示最高频的五个关键语义域是Education in general(P1)、Places(M7)、Government(G1.1)、Investigate,examine,test,search(X2.4)、和 Degree(A13)。孔子学院语料有与其相同之处。英国文化协会最高频的五个语义域为Education in general(P1)、Geographical names(Z2)、Other proper names(Z3)、Drinks and alcohol(F2)和 Learning(X2.3+)。正如我们可以在表2和表3中看出,这两个语料的第一关键语义域为Education in general,这意味着这两个机构都是把教育职能放在首位的,所以在选择官方新闻时,更多的内容还是报道其与教育相关的活动或事件。更或者,如它们各自描述自己的职能所说,它们主要的工作是教育,在文化和语言层面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教育。
在英国文化协会语料第二关键语义域Places中,有许多词汇跟“跨境(trans-border)”是相关的,比如说“international,abroad,foreign,national,internationalization,metropolitan”。这表明英国文化协会的职能主要是推动英国以外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提供机会。英国文化协会频繁地报道其跨境教育活动来彰显其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例如“leader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went abroad”、“compete globally”和“having wider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同时,在报道中,它会时不时重申或强调它的国际任务和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工作经验来提升它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
在英国文化协会语料中的第三关键语义域Government中,有许多词汇是跟政治紧密相连的,比如说“minister,government,council,president,civil”。这表明,尽管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它每个部门的结构和职能都有明确的划分,部长和官员在其运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由英国政府所支撑的机构,所以他们的活动和事件也深受英国政府所影响。因此,在他们的官方新闻里,他们谈及某些问题时会频繁地提及英国政府和官方部长。
紧跟在Government之后,第四大关键语义域是Investigate,examine,test,search,其下的词条大多是跟“研究”相关,例如“survey,assessment,analysis,empirical,analytical”。这表明英国文化协会在其新闻在推送新闻时上更多地使用来自研究和调查中的数据。在所选的语料中,用到的有新英国文化协会调查和 DAAD 研究 等。
英国文化协会对调查数据或调查结果的使用表明,他们非常注重其全球教育的质量和影响。通过引用这些研究成果,英国文化协会可可以有力地提升其海外形象和国际地位。例如,“research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should be introduced for fairer assessments according to David Willetts,the UKs former Minister of Universities and Science.”这表明通过引用不同的研究结果,英国文化协会意在提升他们的教育标准的权威性(authoritativeness)和可信度(credibility),进而提高世界对其的信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organizational goal)。
表2英国文化协会语料中的五大关键语义域及词条
语义域词条词频(对数似然比)
Education in
general(P1)Students,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universities,study,university,teaching,studying,professor,studied,humanities,Academic,student,graduate,undergraduate,education system,educational,tuition fees,student numbers,mba,educational systems,university courses,teachers,education authorities335(508.71)
Places(M7)International,countries,abroad,places,foreign,national,internationally,globally,regions,areas,places,internationalization,developing countries,metropolitan,local,urban,transnational,campuses,internationalization,statuary,borders127(298.78)
Government
(G1.1)Country,minister,government,councils,ministers,governments,state,citizens,president,delegates,intelligence service,government backed,civil,civic,nations75(167.77)
Investigate,
examine,test,
search(X2.4)Research,survey,surveyed,assessments,analysis,monitoring,keeping track of,research based,examine,empirical,analytical,monitored52(60.95)
Degree(A13)As,relatively5(50.67)
表3孔子学院语料中的五大关键语义域及词条
语义域词条词频(对数似然比)
Education in
general(P1)Universities,students,teachers,institutes,teaching,universities,educational,education,symposium,school,prof.scholars,study,tests,schools,study,tests,schools,training,higher education,college,studies,schooling,studying,student,studied,learners,self-cultivation,educators,historian,philosophy194(508.77)
Geographical
names(Z2)Chinese,China,Argentina,Pakistan,Chinas,India,South Dakota,Russian,west,Europe,Thai,Argentine,South Korea,Dutch,Islamabad,Washington,Australian,temple,Republic of China,Seattle,Beijing,Thailand,Buenos Aires285(298.85)
Other proper
names(Z3)Confucius institute,principles,university of Geneva,national,consulate,Chulalongkorn university,peking university,120(167.80)
Drinks and
alcohol(F2)tea,drinking,drink,beer,wine,milk,family tea,teacup,love tea,tea types,cup of tea51(134.42)
Learning
(X2.3+)Learn,learning,learned,learnt,read-up29(106.12)
在孔子学院语料中,Geographical names语义域中有127个词条,其中绝大多数是国家名称或城市名称,例如China,Argentina,Pakistan,India,South Dakota,Europe,Thai,South Korea,Dutch,Islamabad,Washington,Seattle,Beijing 和Thailand。这主要是可能是因为本文所选的孔子学院语料有46.67%的新闻源(news source)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孔院分院或者新闻所报道的新闻或事件还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这表明汉办高度关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孔子学院的运作状况,推送不同孔院所报道的新闻,并希望网站浏览者(主要是外国人)感知这一发展状况。通过介绍不同孔院分院的运营现状,汉办希望给网站浏览者留下孔院发展势头良好的印象,从而减少来自海外批评家的误解。
在孔院语料中,第四大关键语义域为Drinks and alcohol。在此语义域中,最高频的词条是tea。由于饮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文化,因此,茶文化也在孔院的教育和提升中国海外形象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此语义域中,第二高频词汇为”drinking”。在此语义域中,所有的5条索引(concordance)皆与“tea”共现:tea drinking habits/ one benefit of drinking tea/the Chinese tea drinking/ Chinese people drinking tea habits。
讨论
在使用显著语义域和常现语义域方面,这两个机构在选择官方网站新闻时使用了相似的关键语义域(key semantic fields)。英国文化协会更多的采用实证研究,如研究报告和调查来提升专业形象和对教育的责任感。孔子学院官网的新闻报道涵盖了不同的地理名称,这表明其在世界各地发展比较迅速,势头良好,汉办非常关注孔子学院的国际化,并且非常希望网站的浏览者能够感知这一事实。作者在收集语料时,还发现关于孔子学院遭到抵制等负面的新闻的报道是缺失的。这也表明汉办在选择和推送新闻时是有选择性的,以便更好的提升孔子学院的海外形象。面对”中国”的质疑,汉办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强大的舆论压力。它不得不对其官网的新闻采取适当的调整,通过建立新的孔院来重申其办学宗旨和目的。
就关键语义域来说,这两个语料库中排名第一位的都是Education in general,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两个机构都是教育部门,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新闻或者报道中最高频的话题。在英国文化协会语料中,Places是第二大关键语义域,这表明英语文化委员会将自身定位成一个国际教育机构,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机会。然而,在孔子学院语料中,Geographical names是一个关键语义域。由于汉办官网所的新闻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孔子学院海外分院的,这些地理名称成为高频词汇也就不足为奇了。不同的学校所关注的事件和新闻也是有所差别的。汉办所的这些新闻生动地表明了这些分院的教育活动运作情况。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孔子学院语料中看出孔子学院各院的教育活动或事件。从第四关键语义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在孔院教育中扮演了很大的角色。但是,在英国文化协会语料中,鲜有关于其教学和事件的报道。相反,更多地内容是介绍它的办学愿景和办学任务。
结论:
这篇文章基于语料库分析了英国文化协会和孔子学院2015年4月至6月的官方网站上新闻的体裁,并得出结论:新闻的选择和在实现它们的组织目标、职业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方面展示着它们各自的风格、策略和意向(Baker et al.,2008;Huckin,1997)。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内外 文学评论 影响
目前,文化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评论主要是指借助对优秀文学作品评论的分析,揭示此部作品或者此类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发展规律,从而使读者进一步把握文学作品内涵。影响文学评论的因素较多,其中文化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博大精深,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文学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形式,一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且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自谢,还影响着读者。因此,本文对于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的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东西方文化概述
(一)文化精神核心
文化精神核心是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人文理念是东方文化的精神核心,而科学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东方文化中以中国文化为主,注重对人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考虑,西方国家因坚持科学精神,形成了自己的西方文化观,进而导致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看待相同问题其切入点各不相同。文化差异作用在世界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含文学评论。
(二)语言
语言是研究文化差异的主要手段和评估标准之一,因为,语言代表着人类思维活动。例如,汉语,中国人在文化系统中注重意境,因此,汉语的精华就是它善于制造空间,创设意境。因此,越精妙的汉语,越让人捉摸不透,这也是其价值所在。而在西方国家中英语是主要语言,英语和汉语相比,缺少严谨性,且语言是最能代表文化精神核心的内容,对比汉语和英语可知,中国对于文化艺术追求意境,而英国人则注重科学性。
(三)艺术差异
在我国艺术文化中注重写意,而西方国家恰恰相反,注重写实,由此可知,前者追求一种心境,注重和自己内心深处的交流沟通;后者追求求实,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在文学艺术中,我国抒情内容较多,例如我国的古诗,叙述类相对较少,而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即便年代久远的诗歌,均蕴含着深刻的叙事内容,例如荷马史诗。
二、英美文学发展与特点
(一)英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英国文学在英美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在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遵从内部发展规律同时,与之相应的政治、历史等均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文学从盎格鲁撒克逊过渡到文艺复兴,再到新古典主义,又到浪漫主义,最后发展至今天的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英国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下,转变了自身的发展风格,从最初的写实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乌托邦文学是其代表性传统,这里面蕴含着经验主义。
(二)美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自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虽然在初始发展阶段,散发着英国文学的味道,但是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第一次为民族文学,后两次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乡土主义是其首要代表,它在早期的美国均有所体现,后来美国文学结构便朝着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方向发展。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智慧的结晶。英美文学为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认识英美文化提供了平台,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绽放异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较大。美国文学在初始发展阶段只是单纯地模仿外来民族文学,直到十九世纪,才摆脱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在上世纪初期,美国文学步入繁荣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导致美国文学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借助文学理论思索文学作品的活动,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为进一步创作发展奠定基础。英美文学评论按照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成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评论。通过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内容的分析和评论,来提升阅读者的鉴赏水平,进而较好地把握作品传达的信息是文学评论的根本目标。英美文学评论建立在作品分析之上,并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从更深层面评论文学作品,由于英美文学评论和普通的作品分析相比,较为深入透彻,因此,它区别于作品分析。文学分析注重作品自身的特性,而英美文学评论强调对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外部表现的评论。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的影响
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也是名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民族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载体上也有所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所使用的语言均是作者进过深思熟虑得到的,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的影响,主要表现英式语言与美式语言差异的影响。因此,以语言差异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独具代表性。英国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具有较长的发展史,且英语是语言正宗,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较好地传承了文化遗产,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是因为此原因,大多数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格外小心的运用语言,也许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他们害怕侮谩英国传统文化。因此,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时,运用语言时循规蹈矩,缺少一种个性和创新。美式英语建立在英式英语之上,与英式英语相比,虽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但是美国是一个更加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在独立战争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等均进行了更新,且美国民主革命相对成功,历史遗留不大,这点表现在文学评论中,便是美国文学家评论时相对张扬,看不到小心谨慎的痕迹,有时还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与自身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文学评论语言差异,我们能从更深层次挖掘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主要挣扎在传承和摆脱传统文化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典型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挣扎在复仇中,此时期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均具有此类特点。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逐渐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逐渐向荒诞过渡,这是在传承和摆脱中挣扎的具体体现。进入二十世纪后,其文学评论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重新思索和定位原有理论,此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综合来说,伊格尔顿是英国文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评论家,截止到目前为止,仍发挥着较大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正在向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文学评论中应进行系统性的审视和思索,进而构建满足时展的文学理论。对于美国文学评论,我们应注重对美国文学的探究,这是因为评论源自文学。美国属于殖民地,大陆文学、英国和印第安学均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文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虽然其它文学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最主要还是自身。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上,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新,然而美国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独立个体,相应的文学评论也是如此。
(三)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是英国文化历史的主要特征,在具体的英国文学评论过程中,关于人本主义的观点相对保守,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身性质决定的。例如,莎士比亚在评论自身作品时,宣传人本主义的较多,这种主义处在发展金字塔顶端,旨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制约,真正实现自由、和平。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评论在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发挥着代表性的作用,它在后续评论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人本主义评论观。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学的发展,这种评论观开始受到质疑,有些甚至否定此种观点,这主要是因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剂,而相对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才能发挥自身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而美国文学评论针对人本主义观点,具有激进性和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英国相比,文化历史负担相对较重,且历史遗留问题不多,外加美国的独立战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文化氛围,为美国文学评论发展减轻了负担。因此,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大部分作家对人本主义抱有激进的态度,有些还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五.结语
摘要:欧洲人关于中国茶叶的记录可以追溯至16世纪。正式传入欧洲的时间为17世纪,西方国家逐渐兴起茶叶消费。在众多国家中,形成茶文化体系的只有英国,这一文化不仅仅扎根于英国本土文化中,同时,受到国外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其形成过程中借鉴亚洲国家的饮茶传统,最终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并成为英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本文结合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对社会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积极探索英国茶文化的本质。
关键词:英国;茶文化;内涵;社会影响
茶起源于中国,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饮用茶。虽然说,茶的饮用已经开始普及化,但能够形成茶文化体系的国家却并不多。许多人认为英国茶起源于欧洲大陆,实际上红茶来源于中国。在英国,出名的英国红茶种植园寥寥无几。英国人对红茶十分热爱,同时,饮茶历史也比较悠久,才将红茶冠以“英国”的前缀。随着岁月的流逝,茶叶在英国的整体文化中意义逐渐加重,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交际、应酬场合的常客,饮茶从一种饮食活动逐渐演变为高品质、高格调的文化产品。因此,要想进一步了解英国茶文化,就要重视英国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探究。
1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文化这一概念意义深刻,从广义讲,文化是指人们经历社会变迁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们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文化是指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人类精神财富,如文学、科学、教育等等。从文化体系的角度看,文化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技术,二是价值。技术是指物质领域方面,价值是指人们在进行一切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规范、人格以及人格性的事物。因此,笔者在进行英国茶文化探索过程中,重点探讨英国茶文化的价值体系。
1.1英式早茶
在晨起,英国人要饮早茶,又称之为“开眼茶”。主要以红茶为主,聚浓郁与清新为一体,色泽鲜亮、口感出色。若是有客人,一般来说,会给客人一杯早茶,这是提醒客人清醒最好的方法之一。同时,在早茶期间,主人与客人还可以进行交流,对于客人的就寝情况进行询问。在英国,早茶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方便喝早茶,英国人发明了专门的饮茶工具,即茶婆子。
1.2英式上午茶
英式上午茶是英国人的一种饮茶习惯,这一饮茶习惯并不为人所知,又被称之为“公休茶”。时间约为20分钟。在上午11点的时候,无论是贵族还是上班人员都会休息一会,喝一杯茶,是工作间隙的一种调剂方式,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上午茶最简单。
1.3英式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是英国茶文化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茶叶种植的英国人民,积极发散思维,利用贸易,对饮茶方式进行创造,英国茶文化就是凭借英式下午茶享誉世界,同时,也是英国人典雅生活的一种代表。在英国,正式的下午茶最为讲究,内容极为丰富。首先,主人要选择家中或是茶室中最好的房间作为饮茶聚会的场所,对茶具、茶叶的选择有要求,不仅要精致,还要高档,同时,对所上的点心,选择一个三层的瓷盘盛放点心,第一层一般为三明治、手工饼干;第二层是英国传统的松饼、果酱、奶油;第三层则是时令水果、美味小蛋糕等。食用过程也有一定的规定,一般从下向上的顺序进行。
1.4英式晚茶
有学者认为英式晚茶也是下午茶的一种,但是按严格意义划分,主要是按照时间的不同进行。晚茶一般在下午6点左右开始,也可以将晚茶与晚饭合并到一起,更具有平民化色彩。在这一饮茶过程中,对内容以及形式没有过多要求。
2英国茶文化的影响
2.1对英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茶文化几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其饮茶方式发生多次变换:刚开始,英国民众将茶叶作为来自东方的一种药材进行使用;其次,英国皇室开始接受饮茶,并融入到饮食文化中;再次,由于由上而下的推广方式,饮茶逐渐成为中产阶级高雅的代名词;最后,随着其饮茶习惯的改变以及文化的发展,茶已经成为人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16世纪早期,人们沉溺在咖啡、啤酒中,虽然部分大陆国家已有饮茶消费,但是并未引起重视。在17世纪,英国人将茶叶作为一种药材在本国使用,有人开始意识到东方茶叶的多重用途。直到1662年,皇室对饮茶开始推崇,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宫廷礼仪。尤其是1685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之后,新女王正式将茶叶带入到英国。皇室人员开始推崇饮茶活动,相应的贵族人们开始纷纷效仿,家庭式的茶会逐渐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社交礼仪,同时,茶会也是地位的象征。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期,英国本土的咖啡室开始贩卖茶饮料,“汤姆式咖啡屋”的成立,更是进一步推动饮茶活动的普及。由于这一咖啡屋的茶饮价格合理,口感佳,环境优雅,人们不仅可以在咖啡屋中饮茶聊天,还可以进行会客、演讲以及看杂志等娱乐活动。随着这一消费方式的流行,英国的咖啡室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皇室担心人们聚众闹事,在1675年,曾一度颁令禁止咖啡室的开放。但是,由于英国皇室也饮茶,加之欧洲与亚洲的贸易交易开始发展,咖啡室又开始兴起。在18世界初,茶叶逐渐取代咖啡的位置,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在英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女性力量不可忽视。女性是家庭消费最为有力的支撑,饮茶活动之所以快速走进英国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女性的推广。到了18世纪,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以及茶价的降低,女性开始推崇饮茶活动。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饮茶活动开始转变,单纯的家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商业性的饮茶场所———茶室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茶叶在英国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英国还成立了茶业联盟,认为茶叶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同时茶叶中具有对人体有利的物质———黄酮素,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饮品,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2.2对英国绅士风度的影响
英国人最典型的形象就是具有绅士风度,在以男性地位为主导的社会中,绅士风度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男性的行为举止、文明仪态以及对女性的尊重等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公平合理的竞争原则;二是理性主义原则;三是强烈的国家荣誉感以及高度的自尊意识。从绅士风度出现的时间看,出现于茶文化形成之后,并深受英国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对英国绅士风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2.1对男性服饰的影响
在英国,茶文化具有较为严格的服饰要求。在维多利亚时期,男性出席茶会必须身着燕尾服、戴高帽,手持雨伞。即使是出席一般的社交活动,也要遵循一定的衣着规范。在英国,男性的衣服总是干净、整洁的,手缝西装是有格调绅士的象征。在这一时期,对于男性服装的颜色也有所要求,例如,西装外套颜色一般为暗色系,而衬衫则需要鲜艳一些。对于服饰的用材有一定要求,例如,夏天一般使用亚麻布,冬天则选择纯羊毛材质。除此之外,配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2.2.2对男方式的影响
在饮茶活动中,英国人具有严格的社交礼仪,男士除了服饰要符合相应的规定,同时,还要做到行为大方稳重,物品要轻拿轻放,保持茶室的安静。对于身边的女性要保持绅士风度,主动为女。因此,在绅士风度形成的过程中,极大受到了茶文化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茶会等场合。同时,这一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在实际生活中,男性重视生活细节、温文尔雅。除此之外,男性还要保持礼貌、谦虚的风度,在保持自身尊严的同时能够体谅周围的人群。
2.2.3对男性价值观的影响
以上行为规范或多或少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英国社会的精神价值观与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尽相同,人们开始追逐饮茶这一高雅生活方式。随着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开始追逐上流人士的风尚,尤其是对饮茶活动的追捧。在饮茶过程中,人们享受到贵族化的生活情趣,快节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为享受型生活。虽然说绅士风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与固步自封的特点,但是其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在英国的发展过程中依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4对男性性别观念的影响
在英国茶文化发展的早期,最主要的体现是纯粹的男性特色,因为,在那一时期,女性是禁止进入咖啡馆。随着饮茶生活习惯的改变,饮茶活动逐渐家庭化、社会化。女性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在维多利亚时期,在饮茶活动中,女性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管是进行公共饮茶活动,还是进行家庭饮茶活动都需要女性为主导。因此,部分学者将英国茶文化称之为“淑女茶文化”。在这一饮茶活动中,男性所起到的多为礼貌参与。这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茶文化直接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
2.3对英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英国的茶文化来源于东方,但是在接受与融合过程中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将饮茶纳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过程中,英国人进行了集体茶会、茶舞等休闲娱乐方式的开发,丰富自身生活。通过具体分析发现,英国茶文化主要是以个人、集体为单位,进一步体现出英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同时也表现出英国“以个人为中心、保持独立”的民族精神特征。在英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规则与传统,在进行高雅品质体现的同时,更体现出一个人的内涵,这些表现进一步体现出英国的民族精神,即保守、认真以及追求体面。除此之外,这一民族精神还体现在茶文化的实用性。与东方茶文化不同,英国将饮茶逐渐融入到一日三餐过程中,并有固定时间与场所,不会随意进行茶会的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英国人务实的特性。在英国茶文化形成过程中,对民族精神影响还表现为近代女性解放思潮的涌现。在此过程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皇室女王对饮茶活动的推广,到下午茶的发明,一直到19世纪在茶会中女性地位的不可撼动,茶文化体现出女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在维多利亚时期,在饮茶活动中,女性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管是进行公共饮茶活动,还是进行家庭饮茶活动都需要女性来主导,而男性所起到的多为礼貌参与。
3结语
英国茶文化扎根于英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此,形成于东方不同的饮茶文化,在英国,茶文化缺乏农业国家的影响,更多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容,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内容也存在不同的变化。从其影响方面来说,对英国社会及民族精神影响较大,因此对英国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盛珺.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华茶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J].茶叶,2015(4):223-226.
[2]姚驰.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3):275-276.
[3]徐常利.解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生态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98-299.
[4]苏花青.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2016(8):385-386.
[5]《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出版[J].农业考古,2011(2):46.
[6]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2):121-122+126.
[7]赵宇.红茶文化及其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J].福建茶叶,2016(9):38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