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访谈记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范文第1篇

2。你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水平是否满意?

3。如何看待社团活动?

4。老师和辅导员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的程度?

5。你认为学校、学院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

访谈记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挖方路基;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熟悉,并会同设计代表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在路基开工前,还要进行施工测量,其中包括中线及其高程的测量,水准点导线点复测与增设,横断面检查与补测。为了便于施工,要根据路线中桩,设计图表定出路基边线等具置,确定路基轮廓。

二、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法

1、路基场地清理

(1)路基开工前首先对图纸所示的各类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发现与图纸不符,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核查。

(2)将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和原地面顶部20CM范围内草皮和表土进行砍伐和清除运走,符合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3)所有清除的杂物均放在路基用地范围以外不防碍施工的设计指定位置作备用或废弃,以堆放稳定、不干扰交通和污染环境、整齐美观为原则。

(4)清理完毕后,将遗留下的坑穴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填平夯实,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路基土方开挖

(1)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得乱挖或超挖。开挖时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根据开挖地段的路基中线,标高和横断面,精确定出开挖边线,并提前作出截、排水设施,土石方工程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3)路基开挖逐层施工,土方开挖以挖掘机配自卸式汽车进行挖运。开挖弃方在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置,若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应尽早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修改相应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但弃土场的位置不能选在沿江、沿山坡和其它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

(4)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住房及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5)开挖中要注意边坡的整修,避免边坡不顺。而当发现土层性质变化时,要及时修改开挖边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挖方标高应按照设计标高开挖避免超挖,挖好的土石方路堑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以JTJ051-93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进行检验,其压实度均不应小于95%,若不符合则进行翻松碾压,使压实度达到要求。若挖方路床以下土质不良时,将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换填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压实。

3、路基石方开挖

(1)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开挖的石方须破碎作为路基填方材料。

(2)石方路堑严禁过量爆破,并应在事前14d作出计划和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采用大爆破施工。当确需进行大爆破时,应严格按图纸要求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编制技术设计文件,并于爆破施工前28d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大爆破施工后的石方坡面,应凿成平整度不大于200mm的表面。

(3)爆破器材的存放地点、数量、警卫、收发、安全措施及必要的工艺图纸编制报告,应在爆破器材进入工地前28d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将运入路线和时间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并取得通行证后方可将爆破器材运入工地保管。

(4)应确定爆破的危险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人、蓄、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受到危害和损失。在危险区的边界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在危险区的入口或附近道路应设置标志,并派人看守,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5)由于爆破引起的松动岩石,必须清除,由于爆破造成的坡面凹凸不平,深度或突起高度超过300mm且面积超过1m2时该区域应采用C15级以上混凝土填平并与原岩面结合牢固。

4、弃方的处理

(1)在挖方路段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土石方开挖、调运施工方案,该方案包括挖方及弃方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等。

(2)当弃土场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必须提前将更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弃土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质量控制要点

(1)正确标出边桩线,施工中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及时纠正偏差。

访谈记录范文第3篇

而对于整个路基工程而言,路基防护工程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而所谓的路基防护工程就是针对道路建设的问题,所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路基因为气候变化或者地表水流等问题和灾害对于车辆运行道路所带来的损害,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路基的问题,从而将降低外界对于行车安全的影响。防护工程如果进行到位,就会直接防范路基病害,稳定路基建设,提高改善公路周围的生态环境,美化整体路容。如何才能将路基防治工作做到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所在。

1.常见的路基建设问题

1.1路基边坡坍塌损坏

降雨所带来的下渗以及形成径流后的冲刷和侵蚀往往会对路基的边坡破坏。尤其是对于南方等地区的公路建设而言,一旦持续大范围的降雨就会在公路的边坡上形成小的冲沟,如果降水量持续增加,就会加大对于边坡的冲击力,倘若在公路的边坡坡面上存在小的裂缝后,严重的化会引起路基坍塌,或者下沉的现象。对于路基的边坡失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由于降水等原因所造成的路基边坡上的土向下滑动,再加之在原本的建设之中缺乏合理的设计所导致的坡面滑塌、碎落、崩塌等现象。这种路基失稳的状况,大部分都出现在受水过多润湿的地方,而这种地方附近的土又往往受到重力愿意而向下移动,从而加重了路基失稳的状况。

1.2路基沉陷严重。

所谓的路基沉降就是指在路基的建设之中所带来的问题所引发的路面下沉的现象。而出现和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可能是在施工之中没有采用合理的填筑方法或者由于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填料不足,使用劣质的填充材料。或者是由于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没有做好地形勘测的工作,没有针对的实际的地质条件而进行地基建设的处理。例如,针对淤泥的地质,没有进行换土的工作,从而影响整个公路路基的建设。当然,除了路面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后期的处理保护防治工作,也直接导致和影响路基沉陷现象的发生。如在路面出现问题或者受到自然灾害外界环境以及行驶车辆的影响,所导致的路面破损现象。如果这种破损现象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形成路基沉降现象。

1.3路基水毁

路基水毁的灾害主要发生在该地区的雨季的时候,由于公路受水的湿润的影响,下渗所带来的危害。而针对公路所出现的水毁灾害的主要表现:而所谓的水毁则是由于强降水所带来的破坏,而导致的泥沙淤积,公路阻塞的现象。而针对水害现象也就是说是由于洪水或者是公路排水不畅所导致的交通中断和阻塞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路基沉陷坍塌。

而路基水毁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山地,降水多发的地带,因为这些地方所带来的强降水量增加了水流速度,以及冲击力,从而直接影响了整个公路工程的基础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

1.4施工前准备不足,导致路基建设存在缺陷

由于施工企业以及施工条件准备不足,所引发的问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施工单位没有做好外业调查工作以及没有做好内业设计准备而形成的。首先,所谓的外业调查是指在施工之前做好调查工作,根据所施工项目的自身特点,在开展调查之前需要翻阅研究与之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在施工之前,由于施工单位没有认真勘测地形,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看是否符合路基的防护设计,而在外业调查的过程之中,对于相关人员的任务进行分工,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而如果施工企业没有协调好工作人员的任务,没有采用专业的人员进行施工和实地考察,必然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施工企业没有做好整个建设的施工计划,导致施工计划存在的缺陷,没有制定好完整的有效的,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施工操作的图纸和计划。倘若施工单位在公路防护的工作之中,没有绘制出符合实际防护工作的图纸。在具体的操作之中,技术人员如果为了偷懒采用“简均法”没导致计算出现偏差,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操作。

2.针对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调查准备,做好调查研究记录。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必须在这之前做好外业调查工作,在开展调查之前需要翻阅研究与之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勘测地形,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看是否符合路基的防护设计,而在外业调查的过程之中,对于相关人员的任务进行分工,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聘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地质勘测和考察,记录和书写地质勘测报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对于施工附近的地质条件以及水路状况进行考察。准备好施工企业所需要的一切工具盒设备,引进符合国家规范的材料。

同时,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之中,应该做好路基防护设计工作。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将防治工作与整个周围的地理和外界条件相结合。而施工企业应该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保障整个施工企业的计算的精准性,同时应该聘用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因地制宜,绘制防护结构通用图式,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所引起的人员疲惫问题。同时相关人员应该随时随地做好相关工作的记录工作,以期为做好设计图纸的定稿做好数据准备工作。从而,来降低和减少路基防护工作的差错和失误。

更新设计理念,利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在具体的公路设计之中,在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进行路基的防护工作。在边坡附近处建立绿化带进行防护工作。利用绿色植物保持水土的作用,建立以乡土植物为主,贴近自然的设计方案。针对当地路基的地质条件,为了保证边坡的处理工作,及边坡稳定,需要减少刚性防护。完善自然条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文性与环保性相结合的理念,尽量采用植草防护的方式避免骨架、浆砌片石等传统防护方式给整个路基防护工作对于自然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同时,注意引进先进的路基防护技术。优化设计理念,注重结构的建筑造型与美学效果。进行有效地道路防护措施,向国外先进的技术部门进行学习和引进工作。重视环境保护以及道路景观美化,完善的排水设施,减少由于人工操作所引发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常见的路基防护技术有:机械碾压技术,强夯技术,注浆技术、桩基加固技术等。而所谓的机械碾压技术,则是针对那些杂填土地基而言的,为保证这种地质条件所修建的公路路基稳定,避免和防

范路基坍塌现象的形成,采用这种技术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大型设备对路基表面进行压实工作。而所谓的强夯技术针对那些软土地而言的,较其他技术而言使用时间较长,施工简单,成本低,但是施工过于简单容易导致计算以及设计工作的偏差。而所谓的注浆技术则较为先进,为了增强岩体的抗压性,提高岩体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气压,液压或者电化学等手段,把浆液摄入岩土体的裂隙之中,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的,这种方法耗资少,回报大,关键是占地面积小方便应用。

3.结语

访谈记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路基沉降;方法;措施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是公路的基本结构物,承受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坚固、稳定的路基是保证公路具有良好使用品质的基本条件,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确保路面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减少施工养护费用。

路基在施工中,施工管理松散,不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不考虑施工环境的影响进行施工组织优化,路基填筑材料把关不严,在加上个别工程盲目追求工期,不考虑施工周期,从而造成路基工程完成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在行车重复荷载的作用下,路基特别是路基常出现整体下沉与局部下沉。给道路行车带来安全隐患,降低行车的舒适性。

1路基的特点

(1)填筑高度大,要求路基本身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边坡稳定性;

(2)填筑断面面积大,填筑工程量巨大,路基的填筑缺陷相对较多,填筑质量保证较为困难;

(3)路基本身累积沉降大,对路基单位填筑高度的工后沉降要求更为严格;

(4)高路基稳定性需进行专门分析和验证。

2路基沉降的一些现象

(1)填方裂缝;填方裂缝是由填方体内部发展而成的裂缝。由于路基各部位间变形量不同而造成不均匀沉降,从而,在路基的不同部位形成拉伸应变区和压缩应变区。在拉伸应变区内,由于填方的拉伸强度很低,在这些部位就会产生裂缝。

(2)路面病害;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路面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沥青混凝土路面变形;②纵向裂缝;③横向裂缝。

(3)水泥混凝土面板断裂;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会使路面板体脱空失去支撑或均匀支撑,路面板内的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导致路面板断裂。 (4)边坡失稳; 边坡失稳是特定条件下路基尤其是高填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发展的最终结果。

3影响变形的因素分析

路基土质情况、路基超载、路基深度、桩墙深度、桩墙土深度、桩墙材料、锚撑位置、锚撑刚度、锚撑间距、预应力水平、路基分步开挖深度与宽度、支撑架设时间等都会对变形

产生影响,影响路基变形的因素比较复杂。

要准确地计算出变形值十分困难,能否控制住变形,般是路基支护成败的决定因素,同时也对周围地面沉降保护环境起着决定作用。而控制坑外附近地表沉降,是防止和减少病害的根本所在,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有:

(1)路基开挖过程中的墙体水平位移和桩身挠曲变形;

(2)因排水和降水导致挡土墙外土层的固结和次固结沉降;

(3)地基土回弹、塑性隆起;

(4)排水和抽水导致坑外砂土流失;

(5}路基内支撑拆除,由于替换支撑刚度不足或围护桩和地下室外墙之问回填土不密实,导致外侧土层向内变形;

(6)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法等原因。

4路段沉陷后的危害

(1)路段经常紧接大型结构物,以桥梁为例,桥梁大多为刚性结构物, 由于台背回填土与路基填筑土各自的弹性模量差别极大, 出现的沉降也存在较大差别, 极易出现桥头跳车,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营;

(2)路段出现较大沉降后, 致使路面开裂、基层断裂, 加速路面的破损, 严重危路面的正常使用;

(3)路段的沉降进一步发展, 可致使路基整体沉陷, 横向挤压, 出现路基失稳、崩塌, 造成道路的损毁。

5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

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

(1)较大荷载增加前后(如浇灌、回填土、安装柱子等)均应进行观测。

(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

应观测。

6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6.1施工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6.1.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反映出路基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策略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正确分析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6.1.2观测时间、观测点的要求

路基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它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为了能够反映出路基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路基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路基的周围。

6.2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根据路基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左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

(2)前后视距≤30m;

(3)前后视距差≤1.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7沉降处理措施

路段防治的措施一般有:换填土法、固化剂法、粉喷桩法、灌浆法和铺设玻纤土工格栅法。下面结合以往治理路基下沉、路面开裂等病害的情况,介绍经常采用的治理措施。

7.1换填土法

路基整体较好,局部路基下沉,经常采用换填土法。基本步骤:将原路基出现病害部分的填料挖除,把扰动的浮土清理干净,整平碾压达到压实度要求后,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回填。换填时注意:挖补面积要扩大,且每层挖成台阶状,由下往上,逐层整平碾压,压实度要求高出原路基压实度1%~2%。

7.2布设土工格栅法

路段路基下沉不明显,只是在路面上出现了纵向的开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发现沉降趋于稳定,可采用这种方法。步骤:将裂缝两侧的沥青路面用切割机对称切除(宽度以1.0 m~2.0 m为宜),铺设上工格栅,用钢钉固定,重新铺筑沥青路面。

7.3灌装法

路基下沉的面积大、情况较严重,宜采用灌浆法。灌浆法是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对路基下沉部分钻孔,孔深应穿透薄弱层。然后通过注浆管将浆液均匀地注人地层中,浆液以充填、渗透和挤压等方式灌人填料的空隙,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使路基整体成为一个稳定的固结体。

由于浆液的扩散能力和灌浆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所以不同填料及形态的路基,采用的灌浆压力主要取决于路基的密实度、强度、初始压力、钻孔深度、灌浆位置及操作规程等因素。一般对碎石土、砂砾土填料的路基,压力控制在0.5 MPa~1.5 MPa之间;对于勃性土填筑的路基,由于其渗透性很小,需加大压力,注浆压力为1.5 MPa~4.0 Mpa。

7.4强夯法及粉喷桩处理措施

强夯处理方式主要由高处将重锤自由落下进而对路基形成强大振动及冲击力,实现令填土压缩性降低目标。应用该类强夯处理方式进行路基加固,可有效提升地基土承载力,该类处理方式适用于各类砂性土、碎石土、薪性土与湿陷性黄土地质,对于较难实施加固的大体积碎石土与配料填方土也能良好处理。对于10m之下的内路基沉降病害,我们可科学应用粉喷桩进行加固处理,该类技术主要借助专业性机械喷出粉体固化剂,位于深处地基就地强制与软土搅拌,通过软土与固化剂的化学、物理反应,位于原地基形成较大的刚度与强度桩体,并合理改善桩周具备的土体性质,令桩间土体与桩体构建的复合地基可有效承担大量外荷载作用。应用粉喷桩路基加固处理措施阶段中,应对路基具体病害状况实施仔细认真的研究调查,做好粉喷桩良好施工设计,明确桩距、桩径、掺入固化剂量以及桩身的具体强度。同时施工阶段中对于固化剂的总体掺入量、土样含水量、粉喷机具体龄期、搅拌混合料均匀性银进行严格的要求掌控。

8监测路基沉降方法

(1)检测桩

用木桩和钢钎钉人土中,用水准仪超平,即可测量土体表面的沉降量。此方法比较简单,只能测定建筑物表面的沉降量,无法测试土体内的某一位置的沉降,对填土施工还有十扰因素。

(2)地基系数的检测(K30法)

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变形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而路基表层变形量很难用物理指标(如压实度) 来衡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力学指标(地基系数) 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K30平板载荷试验作为一种抗力指标,能够直观地表征路基刚度及承载能力,物理意义明确,针对性强,与传统物理量纲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公路路基检测应该有针对的引入这一检测方式。

(3)沉降杯

将盛水密闭容器置于土中,容器上接出进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至填土以外。进水管外部与测量杯相连。容器灌水后,容器内部的水位与外部观测水位一致,则可以通过观测量杯中的水位得到容器的沉降。其优点是构造简单,建造低廉,缺点是3根管的埋填要求比较高,如果埋设不平,容易形成气饱阻塞水管,使测试无法进行,此方法比较少用。

(4)磁环沉降仪

磁环沉降仪由分层沉降管、磁环、波纹管和分层沉降仪组成。在路基中间用钻机打孔至持力层,根据地质情况在相应深度处安装磁环,下好沉降管后,用膨胀土封孔,以便磁环和地层同步沉降,用分层沉降仪测量各磁环的位置,分别计算各地层的沉降量。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易于测试。其弱点同沉降板相似,主要是影响填土压实施工,机械容易撞坏沉降管,且形成压实死角,降低压实质量。

(5)水平测斜仪

与水压式剖面沉降仪相似,水平测斜仪也由沉降管和二次测试仪器组成。不同的是水平测斜仪无需注水系统,其沉降管是特制的PVC管。

探头内的主要元件是伺服加速度传感器。由于地基沉降,探头处于倾斜方向,通过重力加速度在敏感水平轴上的投影,可精确测量探头的倾角,再根据探头长度得到探头两端的高程差,从而得到沉降值。

访谈记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旧路改造 新旧路面相接

1、概述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快速增长,使得道路的通行能力急剧下降,经常性严重堵车,道路的拓宽改建需求应运而生。加之超载现象严重,道路破坏程度高,使得很多道路还没有到设计年限已经出现很多严重病害,对行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旧路改造成为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结合工程实际,旧路改造分为完全废除旧路新建、利用旧路路面进行罩面、利用旧路基层直接铺筑新面层、道路拓宽等情况。

2、旧路改造工程设计上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1、完全废除旧路新建

在新建道路规模比旧路大得多、道路等级比旧路高得多,且旧路破坏程度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完全按照新建道路来考虑。

2.2、利用旧路路面进行罩面

上个世纪及本世纪初,我国的道路路面结构形式多为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特点是刚度大,板体性强,具有较高的抗弯拉强度和模量,分布到土基的荷载作用面棋大而单位压力小。因此,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的弯沉变形极小。这也带来了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相对较差的缺点。而沥青路面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因此,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沥青罩面是也是旧路改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罩面处理试旧混凝土路面结构破坏程度而定,如果混凝土路面完好无损,则只需对旧混凝土进行刨铣拉毛处理,再直接进行罩面。但工程实际中旧混凝土板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就需要先对混凝土板进行修复再进行罩面处理。

另一方面,旧路从施工完成,经过多年的运营,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再进行加铺之前需用调平层进行调平,再铺新路面结构。

2.3、利用旧路基层直接铺筑新面层

基层是面层以下主要的承重结构,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当面层破坏到不能利用的时候,基层的稳定性及承重能力也是急剧下降的,特别是在铺筑新面层的过程中,势必要先挖除旧路面层,这样对旧路基层的扰动更大,其稳定性会更大的破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直接利用旧路路面作为底基层,再在其上铺筑路面结构。如果标高不能满足要求的,老路面应破除,然后仔细检查下面结构层的弯沉和强度是否满足对应新建结构层的标准,达不到要求应继续往下处理,直至满足强度和各项指标为止。

2.4、新建沥青路面与旧混凝土路面交接问题及处理

沥青路面以其行车舒适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现在道路路面结构特别是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首选。那么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旧的混凝土路面之间衔接处理成为设计施工的一个难点。新路基填筑前,应把旧路基交接面的杂草、表土清理干净,而新路基基底除清理工作外,还需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做相应处理。如有软弱地基须彻底处理,严格按规范进行分层、填筑,控制好松铺厚度、含水量,所用材料须符合规范要求。在旧路堤不能挖台阶时,应在新旧路堤结合处进行特殊处理,可反挖回填低标号混凝土或其他可靠材料并保证密实。除此之外,需在交接处设置拉杆、铺土工格栅,从而使新旧路面更好的衔接,如下图所示:

2.5、新建混凝土路面与旧混凝土路面交接问题及处理

新建混凝土路面与旧混凝土路面的衔接,在路基处理好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设置拉杆和混凝土枕梁等措施来防止新旧路面的不均匀沉降过大,如下图所示:

2.6、已进行罩面处理的混凝土路面与新建混凝土路面的交接及处理

在前面的描述中,我们知道现代城市道路路面多为沥青混凝土,行车舒适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很多城市道路都在原混凝土路面的基础上进行罩面处理,使得道路美观,行车舒适。那么已进行罩面处理的混凝土路面与新建混凝土路面的交接也成为新旧路面的一种交接形式。此时,旧路路面实际包含了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两种,厚度比较大,如果修筑与此路面结构相同的新路面,不仅工程量大,造成浪费,且对于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效果甚微。为了能与旧路衔接,又不造成浪费,采用仅在端部用厚度与旧路相同的路面,其处理方式如下: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