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范文第1篇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所以,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所谓发展领域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

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书本化的系统知识也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端坐静听是有悖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二、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三、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别

幼儿园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机构,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的教育,有它们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这种特殊性产生于幼儿园、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其他教育阶段的差异。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及与之对应的身心发展差异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幼儿园是为3~6、7岁幼儿特设的,这些幼儿身体的各器官、各功能系统正在发育和完善过程之中,身体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体智德美,把体放在首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感知运动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尚不能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幼儿主要通过游戏及其他感性的活动使身心得到发展;幼儿园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幼儿园既有教育的功能,又有保育的责任,幼儿园工作提倡保教结合。因此,幼儿园不仅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而且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都不能替代的。

幼儿园课程范文第2篇

一、新课改挑战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

纵观课程改革的历史,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及研究不足。二十世纪,我国幼儿教育进行了三次课程改革。第一次是从二、三十年代开始,陈鹤琴、张宗麟等老一辈教育家以杜威的教育改革理论为指导,在鼓楼幼稚园历时三年的课程改革试验,进行了独立的自主的学前教育课程研究,实现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结构的重构,具有明确的目标,在实施、管理和评价、监控等环节上,努力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这次改革试验可以说是我国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开端。第二次是五六十年代以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实施分科教学为指导思想的课程改革,课程管理完全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模式,课程体系严重僵化,严重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第三次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在20年中,我国幼儿园课程一方面坚持恢复和沿用“”前的分科教学体系,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做法,同时还大胆地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和探索,出现了“幼儿园活动教育课程实验”、“幼儿园情感课程实验”、“幼儿园主题教育课程改革”等各种有意义的探索。但是,与此同时,在课程开发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一是课程开发活动主要是课程专家在做实验,幼儿园课程开发是“外加的”过程,幼儿园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研究人员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应该把幼儿园当作独立的、特殊的课程开发主体加以帮助和扶持,他们期望探究具有普适意义的“幼儿园课程模式”,是外界对“幼儿园课程”进行的开发,而不是以幼儿园自身为主体进行的“园本课程开发”。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新课改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幼儿园课程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2001年7月教育部重新颁发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新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课程促进儿童的生长,促进教师成长的双重功能;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指导思想。

目前,随着幼儿园改制的进程,许多幼儿园也同时积极进行着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一些基本理论和认识方面还需要更深入地澄清,并形成共识。

二、园本课程开发的新特点

基于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属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基本认识,借鉴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促进整个课程体系的积极作用,可以认为园本课程开发同样具有其应有的意义。①幼儿园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应该享有部分的课程决定权;②园本课程直接指向差异,最能动员教师、学生和社区参与;③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当幼儿园和教师拥有课程开发自时,就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经常进行评估修改,使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较为一致;④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实行内部评价,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成为统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因此教师的努力与自己的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实践,其效能的实现都是有条件的,诸如实践过程中一定程度的组织化、制度化,与第一现场的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对改进过程的研究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幼儿园课程开发同样需要这些条件的支撑。

当然,由于幼儿教育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对象和具有“根基性”的目标,幼儿园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一定的差异性。体现出自身的特性。

(一)更具有促进儿童生活和生长的特点

过去的教育游离于生活、漠视人的生命价值,过于理性地将教育抽象成工具的倾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于,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和做法,追求诗意的目标,以提高儿童在教育过程中获得高品质的经验。新《纲要》总则部分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要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

资源是可供利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可资利用的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

首先,在目前情况下,社区资源更为丰富并可资利用。①从幼儿园教育性质来思考,幼儿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目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幼儿园办学体制更加多元化,更多是属于公办民助和民办性质,因而与社区、集体组织的联系更为紧密,尽管存在复杂化的特点,但也显露出前所未有的优势,使得幼儿园教育能够深深地扎根于社会土壤,能够直接从社区、家庭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生动活泼的乡土课程。比如镇江市实验幼儿园位处大市口附近,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现代城市风貌,为幼儿园课程开发提供了就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幼儿园的课程中可以设立“沈括与地震的故事”、“参观江苏大学”、“游览城市客厅”等相关内容。②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来思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幼儿园教育进一步克服学科化的倾向,增加生活化的因素。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生活中一切积极健康的东西,善于应用到新课程中去。比如有一所幼儿园,中二班向全体家长开了一节课,主题是“夸夸我的好孩子”,幼儿瑶瑶激动地举起手,说:“我妈妈要夸我。”她的妈妈列出了孩子在家的四个优点,孩子却再一次高高地举起她骄傲的手臂:“老师,我还有优点,我一共有十个优点。”老师再次请她妈妈夸奖自己的孩子,然后,全体参课人员包括家长、佳宾、老师、幼儿报以热烈的掌声以鼓励这个自信的孩子。这样“妈妈”叙述的囊括了家庭及家庭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日常生活等新鲜生动的课程内容,孩子们觉得真切、可心,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给课程开发提供更多类的素材。如果说过去的幼儿教材以文本为主的话,现时的课程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更加具有动感。综合各种形态的课程素材,按照素材的载体具体分类为:

空间形态的素材:如主题公园、社区环境……

文本形态的素材:如传统的教材、民间文本文化……课程素材网络媒体形态的素材:如少儿网站、多媒体课件……

以人为载体的课程素材:即教师、孩子等自身带有的知识、品质,以个人作为和口耳相传的形式表达和起教育作用。

特别是现代网络媒体形态素材的充分运用,更好地做到了资源共享,新课程内容可选择的空间更加广阔,使用也更加便捷。

(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更加重要

课程开发是师生共同建构的事情,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起的主导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如果说,由于自主意识的发展和知识能力的积累,中小学生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自主作用,学生持有的课程意识影响着课程的实际进行的话,尚处年幼的幼儿园孩子对课程不太可能提出自觉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更有能力进行开发和管理,更有效地驾御课程开发的操作方式和整个过程。

正由于此,教师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方面不断提高,以胜任这项创造性的工作。反观幼儿教育师资的结构,我们不难发现,现有幼儿教师素养结构是不尽如人意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象的年龄越小,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越低,理论上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教育越有挑战性,越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所以,有学者严肃提出“幼儿师资学历提升和素养提升同步”的问题。另外,幼儿教育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也带来令人担忧的师资质量问题,受传统的经济观念的制约,社会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倾向,办幼儿教育机构者也不例外,人们只希望用最低的投入让幼儿园产生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经济回报”,所以降低用人的标准以降低成本,是目前幼儿教育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中最令人担忧的事情。

(四)幼儿园内部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幼儿教育的外部评价系统比较模糊,由于属于非义务教育,管理的“婆婆”又十分复杂,所以,在社会评价方面很难做到一致和稳定。幼儿课程开发和评价更多显示了自律的特点。

防止容易出现的局限性问题摆在教师和研究者面前。比如借开发之名,行随意之事,与国家课程相背离;防止简单的兴趣主义,忽视学术性;防止评价标准过低、评价过程不严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评价标准体系密切相关,必须引起相关幼儿园的高度重视。幼儿园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地取得专家的支持和合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三、园本课程开发需要的新条件

要取得园本课程开发的成功,需要各种适宜的条件。这些条件有:①外部环境的支持,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在管理上将教育纳入到有效的行政管理与监督指导的范畴中去,幼儿园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得到来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另外,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参与也十分重要。对相关幼儿园进行考察,我们遗憾地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专业人员与幼儿园联合进行某项行动研究的情况很少出现,幼儿园的参与者只好“跟着感觉走”,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他们迫切呼唤幼教课程理论专业研究人员给予指导,当然,专业人员的参与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让教师“跟着我走”,而是“跟着幼儿园走”。②教师的职业提升和幼儿园内部机制的建立。下面主要谈谈这个问题。

(一)教师的职业提升

1、教育素养的提升。国家对教师学历提升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人才市场化的形式下,教师都自愿不自愿地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取得了更高的学历。但是,学历的提升与教育理论水平、教育能力的提升不是可以划等号的。所以,幼儿园要在鼓励和支持(特别是时间上的支持)教师进修的同时,鼓励教师做学习的主人,成为集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于一体的现代教师。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园本培训,帮助教师全面提高素养。

2、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在课程开发中,教师既是开发者,又是教育情境的实际经历者,教师的经验和感受就是课程的重要部分,课程开发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教师在教育情境中的经验和感受的品质。但问题是,由于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较长的过程,由于教师本人的原因,教师常常有不良的感受,有无助感,产生各种心理压力。核心成员的压力更大。教师不良的甚至排斥的态度很容易成为课程开发的阻力。还有一种压力来自于生活,改制的深入使许多教师产生不安全感,如果教师得不到基本的职业保障,很难安心从事研究,职业发展就成为奢侈品。我们呼吁:切实为教师们着想,帮助他们缓解各种心理压力,让更多的人分担课程开发的责任,让教师知道,以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幼儿园内部机制的建构

1、建立一个学习化组织。课程开发不是个人的事情,是幼儿园集体的事情;个人的学习也不代表组织在学习。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讨论交流和学习研究,及时合理分工,责任分担,保证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对每一个人都有积极意义,自觉地使集体成为学习化的组织机构。

2、建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可以保证课程开发正常有序地进行。制度的建立基于基本原则:一、以需要为原则。二、以民主为原则。课程开发通常是全员参与的事情,但全员参与必须以组织的建立为基础,否则,很难保证所有的人都感到他们确实已经“卷入了这项工作”。这样,避免仅仅靠热情和合作进行工作的隐患,避免一旦个人的热情和个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解体,工作就无法开展的局面。

3、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是家长社区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内部评价则是幼儿园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为了对开发活动的进展和效果进行判断和监控而建立起来的体系。评价标准的具体可操作、公平是需要考虑的指标。

主要参考资料:

1、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2、唐淑主编•《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唐淑主编•《幼儿园课程基本理论和整体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幼儿园课程范文第3篇

我们知道,幼儿园的表演游戏区、小舞台、小剧场、多功能室以及表演道具、布景、服装、文本等共同成为幼儿园开展表演活动的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使表演活动成为幼儿园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使表演游戏、集体表演等成为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幼儿园表演活动中,不少教师对幼儿表演的发展价值认识不清,对幼儿表演活动与成人舞台演出的差异不加区别: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在幼儿表演过程中自身所应承担的多重角色,不尊重幼儿学习特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下文中,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加以讨论。

语言、数字、标志、音乐、戏剧等都是人类沟通和表达的符号系统。在幼儿园里,教师很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些儿童,他们虽不擅用语言来表达,但长于以运动、艺术或戏剧表演的方式进行沟通和表达。美国学者迈克哈多指出,鼓励幼儿开展唱歌、表演等活动,能使幼儿更好地表现其已有经验和对未来的想象,从而突破语言符号的局限。瞿亚红、聂燕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表演(有学者统称为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是一种不重“表演”而重“表达”的活动,它将幼儿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模仿游戏引向更积极、更健康、更具艺术品位的方向。西方学者迈克哈多、格瑞芬在研究中发现,表演对幼儿有着多元发展价值,具体表现为:(1)发展会话技巧和用词语表达想法的能力。(2)拓展词汇量。(3)用游戏的方式联结动作和文字符号。(4)表演是一种综合的认知活动,是一连串相关想法和事件的组合。(5)发展想象及创造力。(6)了解其他人的感受、角色或工作。(7)致力于和其他幼儿的社会互动。(8)复制生活。有时通过模拟一些有困难的情境为负面情绪提供一个出口。(9)取得领导地位和由团体共同参与的角色。

由此可见,幼儿园表演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然而,在当前幼儿园的表演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表演对幼儿认知、审美、情感及社会性等多元发展的价值。很多教师把表演活动单纯地理解为区域活动中的表演游戏,把幼儿的表演等同于“六一”节等节庆活动的舞台演出。每逢节庆活动来临,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组织幼儿排练节目。使表演活动沦为语言及肢体动作等的机械训练。

我们认为,幼儿的表演活动与完全照搬剧本的舞台演出是不同的。幼儿阶段产生的假装、模仿及扮演活动,是他们沟通、理解和表达的一种方式。比如,孩子们常常会自发地表演“英雄历险”的情节。幼儿随手可取的表演道具,以及那些张口即来的“我是奥特曼,我很厉害的”“这是一个山洞,洞里有很多妖怪”“我是宇宙超级大英雄,我要打败怪兽”等对白,反映了幼儿内心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恐惧、探索与征服的愿望。根据幼儿内心表达的需要,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历险记”的表演活动,让他们在自己虚构、想象的表演情境中经历困难、战胜恐惧,并在与同伴互助合作中脱离险境,完成历险的征程,从而促进语言、想象和创造力以及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在有关幼儿表演活动特点的描述中,诸多学者指出游戏性是幼儿阶段表演活动的重要特征。西方国家把幼儿的假装、扮演活动称为戏剧表演游戏(Ddc Plav)、社会性戏剧表演游戏(SociodramadcPlay)、创造性戏剧表演(CreativeDrama)、主题想象游戏(Thematic—fantasy Play)。其中,戏剧表演游戏和社会性戏剧表演游戏属于自由游戏。而创造性戏剧表演和主题想象游戏相似,它们带给幼儿的是较为结构化的游戏体验。刘焱进一步强调了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游戏性特征,认为它是幼儿充分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一种自由游戏。邵小佩、杨晓萍也曾撰文批评不少幼儿园只重视幼儿园表演游戏中的“表演性”,而忽略“游戏性”的现象。可以看出,幼儿阶段表演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已得到普遍认同。

幼儿园课程范文第4篇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有效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了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有关情况:

(一)关于园长的知识背景及能力层次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在任职资格方面强调幼儿园园长需要具备幼儿师范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持有园长岗位培训证书。从表1.1表明,园长们的学历全部都在高中以上(含中专),其中,83.5%的园长达到幼儿师范及以上学历,71.4%的园长是大专以上学历。可见,园长的学历水平基本符合园长任职资格中的学历要求。表1.2表明:61.6%的园长已获得幼教高级或小学高级职称,有的还是中学高级职称,可见,大多数园长的职务符合园长任职资格中的职务要求。从表1.3看出:82.8%的园长所学习的专业是学前或学校教育。再从表1.4看出,90.2%的园长认为自己对0~6岁婴幼儿科学保育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些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园长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知识背景。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园长年龄在30岁以上,50%以上的园长任园长职务在10年以上,90%的园长是负责园的全面工作,显示大多数园长都有一定的工作、管理经验。但从表1.5和表1.6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未参加任何职务培训的园长达到30.3%,而参加过提高培训或高级研修的园长仅占26.5%;接近60%的园长参加培训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前教育改革空前受到重视,社会现实复杂多样化,而园长们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已有的知识进行教育、管理会有些力不从心。当调查中问到:“你自己愿意参加园长培训吗?”选择“愿意”和“非常愿意”的园长各占了一半;在回答“你对幼儿园管理工作是否感到有压力”的问题时,仅有8.9%的园长表示很少有压力,30%的园长表示经常、甚至总是感到有压力。这说明,不管从园长自身或者现实的需要,园长培训都是必需的。

(二)关于幼儿园的性质、级别及办学理念本次调查以城区幼儿园为主,兼顾县城及乡镇幼儿园(约占35%)。调查发现,这些幼儿园中有三分之二是属于私办或社会力量办学,未定级别的幼儿园的比例达到70%;市一级以上幼儿园(含市一级示范园和省级示范园)仅占20%。由此可见,幼儿园的办园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作为管理者——园长,则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管理、领导水平。另外,问卷还从幼儿园园长的管理风格、选用的教材、课程设置、教研情况及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等方面反映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从表2.1中可以发现,有36.6%的园长是借助自己的专业背景实施管理,有26.7%的园长认为自己的管理是民主的、规范化的。而在一项关于培训内容的需求中,接近80%的园长认为自己急需幼儿园管理的知识,急需增加园长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培训,需要具有更多教职工管理与激励艺术,但他们对于当前形势下幼儿园发展与团队建设问题似乎又不太重视,大约45%的园长认为这一问题并不是目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园长们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但他们尚需更新其理念,以与当前形势的发展相匹配。这在另一项“关于目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挑战”的调查也得到反映(表2.2)。调查显示,最多人次选择的是“缺乏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而“观念陈旧”选择的人次最少。调查还显示,园长们认为培训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开阔视野,获得学科和教改前沿知识”及“提高管理能力”;66.7%的幼儿园从未申报过科研课题,仅有1.1%的幼儿园采用园本课程(见表2.3、表2.4)。可见,园长们习惯于拿来主义的思想,希望能更快速地看到措施实施的结果,而至于这一结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考虑不多。

(三)关于园长的培训要求1.培训的内容在一项关于“目前你在工作中所欠缺的知识”的调查中,选择人次最多的是“幼教改革动态”,远高于其它选项,紧随其后的是“团队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这两项选择的人次非常接近。“课程改革知识”和“科研知识”处于中间位置,“后勤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则被垫底。这与目前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创设的理念相违背。在另一项关于“园长急需培训内容”的调查中,被园长们选为急需培训的内容的前三项分别是:幼儿园管理与园长的领导力、执行力,幼儿园的安全与风险防范,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培训被视为较重要的内容,这也许是与园长自身的角色地位有关;而法规知识的被重视,则凸显制度化、规范化及风险管理意识的深入人心,当然也与当前的形势密切相关。而“幼教改革热点分析”的选择则排位较靠后,这似乎与前一项选择存有矛盾。我们的看法是,由于学习途径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园长们比较容易把握一些改革热点,但改革动态的把握则需具有广阔的视野,具备深度的思考、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或许是园长们所欠缺的,也与其不重视有关。“管理者的思维素质”培训内容的选择排位远低于前三项;科研方法的培训内容也只是位列中间。可以看出,园长们较少使用园本教材,科研热情不高。当然,这与园长们所强调的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是相吻合的。值得肯定的是,园长们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至于是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有待进一步了解。2.关于培训的方式在一项关于培训方式的有效性调查中,园长们认为“观摩为主,授课为辅”的培训方式是最有效的,其次是“分阶段培训:专题报告-以小组形式专题研究-实践观摩、讲评-考察”的方式。园长们最推崇的讲授方式是“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结合”,其选择的频次远高于“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讨论”这两种方式。这说明园长们希望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3.关于培训的时间从表3.1和表3.2可发现,选择5~10天的培训时间的人数最多,其次是5天以内,而且园长们更认可短期集中培训。综合园长的培训要求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园长们更倾向于选择参加实用性强的培训,他们追求在短时间内即能见到较明显的成效。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参与调查的这些园长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提醒我们在教育培训上既要考虑园长的实际需要,培训要针对幼儿教育中所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又要把握好幼教改革发展的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培训要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四)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大多数园长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且有一定的管理、教学实践经验,但园长们仍然有较强的意愿参加培训,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2.园长们重视新信息、新观念的获取,但新理念并没有真正得到很好地落实。在培训中,要注意强化园长们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意识,提高新理念运用于实践的力度。3.园长们重视教育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获取及应用,这与其角色地位密切相关,但教育培训也要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播,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4.要强化园长们的教科研意识。培训工作主要帮助园长和教师获得间接经验,而教科研活动则是园长和老师们针对实践中的问题,以自我研究为主,获得的是直接经验,其结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5.在培训方式上,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阶段集中培训最有效。

二、调查研究得出的建议

以上调查显示,园长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性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绝大部分园长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知识背景。但她们从事的是基层单位的领导工作,虽有一定的专业及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对教育科学理论还是欠缺系统的学习,缺乏对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缺乏对教育发展现状的深度思考和分析,对幼儿园的管理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不能充分发挥其领导力和执行力,教育科研能力也相对薄弱,教育的前瞻性不够[2]。根据以上特点和调研的结果,我们对园长培训课程设置及培训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一)综合理论指导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快速发展,在幼儿教育领域呈现出丰富的教育理论研究及教育实践研究成果,宣传和推广这些研究成果应成为园长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培训课程设置中,要重点开设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剖析热点问题的讲座,帮助园长们了解幼教科研的新成果及发展方向,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而提高园长们的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实践者的经验、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实践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现实践者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转变实践者那种单一的以间接知识的传授和间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强调实践者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实践者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其目的是综合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对于幼儿园园长培训,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包括教育考察、督导评估、交流经验甚至是跟岗锻炼等形式。内容应涉及到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总务管理等。在幼儿园园长培训的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指导课程”及“实践活动课程”的结合,我们常可见到这样一种情形:在培训过程中听取了有关专家教授的讲座或专题报告后,实践者通常的反应就是理论挺好的,也应该那样做,但却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从我们的调查中也显示,园长们重视新信息、新观念的获取,但新理念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强调在培训中,要注意强化园长们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实际上,实践者需要理论,需要理论作为其实施教育的指导思想,如果没有理论作基础,失去了指导思想,便容易偏离教育原则。而最终的目的是让理论帮助她们提升、帮助她们与实践进行沟通。而如果仅具理论知识而不懂运用,理论就会变成空谈。因此,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园本行动研究课程与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课程相结合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又相互促进。园长是带头人,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需要园长的主导和组织。要通过提高园长们的教科研意识,来带动全园的教科研积极性。新时期的幼儿园园长,应该成为科研型的领导者。而在我们的调查中,66.7%的幼儿园从未申报过科研课题,可见园长们的科研热情普遍不高。培训工作的重要目标是要提高园长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能动的学习主体。而实现这种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园本行动研究课程的设置,做到研训一体,即培训与园本行动研究相结合。所谓“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客观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把握及加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普遍原理和原则的认识或建立新理论,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幼儿园园长培训,必须强调“园本行动研究课程”及“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课程”的结合。园本行动研究主要是将行动和研究的过程融合,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他们既是研究的客体又是研究得主体。园本行动研究即从本园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在研究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寻找问(课)题,并进行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育行为的目的。而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课程的学习,又能促使研究者对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从探究、理性、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去研究,这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理论素养,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3]。

(三)专题系列课程与地方特色课程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管理体制、不同类型、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园长培训应有不同的需求,培训课程的设置也应适应不同的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中,除了岗位培训的统一要求,提高培训的课程设置应走向多层次和“精细化”,即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教育专题是指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专门对某个目标题目内容的集中收集。它可以对其在多个层面、多个视野上展开立体化的研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一个主题在广度上与深度上的信息需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也不尽相同。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地方特色课程,成为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地方课程致力于受教育者与社会生活及社区发展的联系,在内容的选择上,地方特色课程的内容应以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体现地方和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的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社区结构、地域经济、传统文化等等。或向受教育者传授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社区研究、社区服务、社区发展规划等公益活动的基本能力[4]。在内容的组织上,可以专题和综合课的形式来组织。在我们的调查中,仅有1.1%的幼儿园采用园本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的设置为幼儿园探讨开发园本课程提供载体,也能调动幼儿园开发课程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因此,要加强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挖掘本地区的特色,教学中不断加入新鲜的内容,尽现课程内在的张力。

幼儿园课程范文第5篇

幼儿园开放性园本课程旨在充分挖掘幼儿园、家庭、社区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让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课程的建设和评价,充分整合和利用园内、园外的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在丰富、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经验,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园本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资源的利用、课程实施形式的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实施等诸方面都要体现出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一、园本课程目标的开放性

幼儿园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是让每个儿童在所有领域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而是要在尊重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充分关注儿童全方位的发展的基础上,重视不同幼儿发展的优势领域,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此我们在园本课程目标的确定上十分注重课程目标的层次性,通过层层递进的课程目标来指引开放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首先依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相关内容,我们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出发,进一步细化了园本课程目标,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课程目标涵盖了对儿童总的发展要求;其次,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我们根据各年龄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了各年龄段的分段目标,在分段目标里除了包含有儿童在特定时期应该达到的共性目标外,还突出了儿童可能的个性化发展目标;第三,将个性层面目标进一步细化后,我们制定了短期的课程目标,再从短期的课程目标衍生出具体的主题活动目标,最终落实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目标。以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为例,它首先包含两大目标:热爱数学、开发潜能。这又由三个方面组成: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形成一定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到行为目标则主要包括以下能力的培养:运算能力,包括对数学感兴趣、擅长统计、喜欢测量;推理能力,包括善于归类、善于定量分析、善于发现规律;质疑和验证能力,包括好奇好问、探求实证等等。

二、园本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园本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指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挖掘园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教育潜力,灵活运用各种承载教育元素的课程素材来构建开放性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作出了以下探索和尝试。

(一)有效运用自然资源

园所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被开发为课程实施的场地和素材。儿童在与周围自然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通过切身的田野实践活动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通过直接地感知不同时节自然变化的规律,儿童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意识和美学素养。因此,回归自然,将自然融于课程,会使课程内容更具丰富性、社会性,使孩子们在体验、实践中开阔视野,初步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价值意识,增强动手能力、自主能力,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学会尊重他人,从而使儿童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二)充分利用本土特色资源

本土特色资源既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幼儿园园本课程特色性和适宜性的核心元素。我们在研讨、设计、组织各种主题活动时,力求适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结合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充分考虑如何将具有本土特色的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到课程实践中。如我们将幼儿园周边历史悠久的丝绸文化开发为园本课程特色资源,从丝绸原材料的获得到丝绸的生产,将丝绸的整个生产环节逐一分解,创设了诸如“美丽的布”“蚕的一生”等主题活动。这不仅活化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儿童的活动兴趣和自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合理开发社区、家庭资源

幼儿园的开放性课程在空间性上强调要以儿童发展为线索,强调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这不仅可以增强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社区、家庭同幼儿园的沟通和交流,最终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在园本课程实践中,我们将社区的各种日常活动场景,如“超市”“银行”等“搬进”班级,形成一个个的区域活动,而家长、教师则充当“导游”,为儿童在模拟的“小社会”中进行学习提供相关支持。另外,不同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家长也被邀请成为教师的助手,协助完成各种活动材料、场地、信息和书籍等的准备工作。通过开放性地吸纳家长、社区参与同本课程建设,更好地突出了园本课程的发展性和适宜性。

三、园本课程实施形式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园本课程注重课程实施的多元化,充分考虑各种学习形式的优缺点,从而形成各具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实施模式。这不仅符合当前课程创生趋势下,对儿童进行差异性发展教育的要求,客观上也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改变了原来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的单一化、封闭式的课程实施形式,将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个性化活动等相结合,形成了以下五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晨间个性化活动,包括晨间接待、体育锻练,让幼儿从自己的需要、兴趣出发,选择体育器材或探究性材料进行独自或合作性活动;集体活动则以总的教育目标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幼儿的需要与兴趣,以及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等因素,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由教师引导以集体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但教育目标要求有层次性,能考虑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的材料也要适宜不同能力的幼儿的需求;区域活动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在活动室中划分出一些学习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等,通过投放相关活动材料,制订相关活动规则,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区域,与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个性化活动则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线,完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重组班级,如设立了水墨画班、水粉画班等,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学习;社区、家园个性化活动则包括了亲子游园活动、社区参观活动、亲子运动会、亲子集体远足等。

四、园本课程评价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园本课程评价以《纲要》中的幼儿教育目标为依据,正确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构建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内容的评价体系,以此促进园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一)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我们吸收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综合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关幼儿发展的经验,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除了关注幼儿动作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意识状态、数理逻辑思维、艺术喜好、认知情况等一般性的发展目标外,我们还关注了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安全保健,如入厕盥洗、进餐等,改变了原来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不同幼儿的评价模式,注重以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指导,运用过程性评价,全方位把握儿童的发展状况。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及幼儿同伴。不同评价主体在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再是“一家之言”,而是理智、情感和行为的统一。我们将涉及幼儿发展的各种意见、观点加以综合,做到评价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真正促使幼儿在评价中得到更为适宜的支持,最终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