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监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范文第1篇

摘 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

关键词: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要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和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一、环境监测的意义

我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加强,对监测各种环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对强化环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若没有环境监测,就无法管理,更谈不上科学管理。环境监测是掌握污染动向和预防污染危害的重要环节,是环保工作的“尖兵”,对加强环境管理、制订环保政策和法规、促进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不能有效实施

质量管理意识的淡薄使得管理手段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更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大多数的地方监测站过分的注重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忽视了户外的实际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改善;并在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大多都是具备普遍性的,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适合条件不同的各类环境质量状况。而且在管理手段的运用上许多监测部门也没有做到有效的利用,使得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果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在检测的手段方法上也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更新和发展,甚至部分贫困地区的监测设备严重落后,特别是县级监测站条件很差,监测业务用房紧缺,仪器设备落后而且不配套,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

2.环境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

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精密性和完整性会直接影响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实施。但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方面由于技术比较滞后、指标又不够明确等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失真,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有很大的影响。

3.环境质量管理书面化、制度化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制度体系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在某些方面来说这种进步的效率性不高。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制度体系较过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但在具体的实施运用过程中却鲜有大的作为,一般都是由于制度体系的内容的确更为丰富,但在责任义务的具体要求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则,使得落实工作很难进行。并且这种进步还是具有相对性的,尽管我国对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环境质量管理工作上仍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相关制度规范中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与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和不断扩大的监测领域相比,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完备和及时。并且相关的规章制度也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从根本上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4.监测数据滞后和代表性不强

目前,定期环境监测从人工采样,到实验室数据分析,最后到形成检测报告一般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监测数据的时效性比较差。若一旦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的程度,并且增加后续环境治理的成本。另外,由于行业特点,目前进行的定期环境监测一般是每年进行四次,每次一到两天,因此定期环境监测所取得的监测数据是否能代表对环境监测实时状况是有待讨论的。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策略分析

1.积极转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由有一定工作经验、专业监测技术水平以及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的人员来承担。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各基层环境监测部门应该根据人员的能力状况,积极采取多种方法手段来加强质量管理人员能力培养。此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与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其他部门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互相进步,积极转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工作方式,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耐心地通过科学的工作手段和管理方式来发现环境监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解决问题。

2.加强对现场环境监测的重视

为了保证环境现场样本采集质量的规格达标,环境监测人员首先应该对相关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培训,尤其应该加强实际监测技术操作的学习,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辨别不同环境现场状况的能力水平和解决实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的能力。

现场监测人员还应该对环境现场的监测内容、要求和效果进行把握,熟悉环境监测点位的设置、掌握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的使用规则、了解收集样品的保存要求等。在环境监测现场,监测人员还要对监测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认真、详细地填写监测的原始单据表格,不要忽略掉环境监测现场的任何细节。除此,还要善于根据环境监测的内容,按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标准,认真查找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环境监督的检查人员还应该根据环境监测的状况来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改体制,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现场监测水平。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伴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监测领域的不断壮大,例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重金属自动监测技术、土壤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等,这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此外,在积极拓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范围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会、专业技术研讨等方式来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体系,以此来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水平和力度。

4.环境污染指数评价体系的建立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大,很多发达的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扬沙天气、雾霾天气等,这就给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一些环境检测机构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了造成不良天气现象的原因,那就是空气中的细小颗粒过多,然而,我国在几年前所指定的污染评价体系却并不包括细微颗粒这一项,因此,要想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就应该完善污染评价体系,通过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指标做出合理的规定范围,才能够有效的防止监测部门公布的质量监测数据和实际的空气质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另外,在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质量工作中还是有很多的部门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也有很多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对于环境质量监测的相关要求,因此不能够达到合理的质量监测标准。

四、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环境监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保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道路,使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滞后性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明显的――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急剧减少。作为环境保护的主体,人类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价值观念,正确衡量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尺度,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此及彼,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并主动承担自己的环境保护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条件下发展经济,而不破坏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有步骤地、可持续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强化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环境监监测与保护工作能准确把握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创新环境监测与保护

工作力度,提高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与特点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支撑。“低碳观念”是“低碳经济”的行动指针。其中,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

2 低碳约束对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环境监测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必须要认真面对新形势,把握新要求 。

2.1 低碳约束下对环保的要求更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8年我国的GDP能耗就是每万元人民币9.47吨标准煤,2000年是每万元人民币13.96吨标准煤,1990年是每万元人民币52.87吨标准煤,1980年每万元人民币132.6吨标准煤,可见完成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一五”规划要求到今年年底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求通过努力,改善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提出了45条政策措施。在低碳约束下,对环保的要求标准更高,更加严厉,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保护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福利。

2.2 低碳约束下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环保措施

低碳约束要求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要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利。

2.3 低碳约束下要求企业要大力进行节能减排升级改造

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我国已经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在电力、钢铁、化工和轻工等许多行业,已开展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要大力推动企业推广低碳生产,努力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工业企业要加大环保技术改造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各级环保部门要依据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环保部门要严密监控,确保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3 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对策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新形势下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对提升环保水平,创建和谐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1 要充分认真加强环境监督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要求各级、各部门乃至各行各业既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又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必然反过来制约其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过去较长时期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往往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是否能够再生,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本乡镇、本部门、本行业有没有关系。而高成本、高消耗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导致资源短缺的主要根源。

3.2 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提升监测能力

各级环保部门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监测服务队伍,根据国家及各地环境保护方面

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强化监测体系建设,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以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计量认证要求规范各项监测工作,不断强化量化考核工作,完善实验室内日常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全程序的质量控制。全面提升监测人员业务素质。通过组织开展监测专业技能学习、监测分析论文比赛等业务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监测队伍的业务水平。

3.3 抓好重点监测与专项监测工作

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量仍将达到44亿吨标准煤左右,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要求极高。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5%,按每年1个百分点的增速,需30年才能达到7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排放需求还将会进一步扩大,构成了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挑战。因此,必须要创新监测模式,进一步做好碳排放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力度。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火电、小炼钢、小水泥等措施促进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做好重点区域碳排放监测工作,确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处于安全约束范围。

参考文献:

[1] 李国刚,万本太.中国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0,(06).

环境监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环境监察 相辅相成

各级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机构是环保部门对环境进行监管的实施构,其能力的强弱和职能协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在日常工作中,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环境监察是环境监测的耳目和哨兵,环境监测是环境监察的尺子,两者只有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和管理。而目前的现状是两者在日常工作中有配合但缺交流,有合作但无反馈,不能做到步调一致。协调好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关系,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内涵及关系

(1)环境监测的内涵。所谓环境监测,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测定环境中的污染因子,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来讲,环境监测主要有四方面的职能:一是监测和分析辖区环境质量,掌握污染物及其污染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和特征,对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二是评价和监督污染防治效果,确定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与构成结构;三是通过调查环境污染源,分析和预测其危害程度,为污染仲裁提供准确数据;四是通过监测数据,建立和验证环境污染模式,为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影响评价提供方法和手段。

(2)环境监察的内涵。所谓环境监察,是指以国家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环保行政机关的相关职责为内容,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依法对辖区贯彻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环境监察突出“现场”、“处理”两大内容,即环境监察是对环境现场进行执法的活动不仅是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污染现场进行处理。

(3)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关系。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都是依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从事环境行政行为,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环境监测既为环境监察提供环境质量信息,同时又是衡量环境监察效果的标准。环境监察依赖于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同时又是衡量环境监测数据价值的重要标尺。

监察的具体行为都依赖于环境监测工作。举例而言,对排污许可证中污染量的确定需要监测部门开展总量监测;对企业排污费的核定也需要监测部门监测排污量;对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处理更需要监测部门提供现场监测报告,为仲裁提供权威科学的依据。而且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监察行为的成败。因此离开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将无的放矢,成为形式;而另一方面,离开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监测数据将无用武之地。

二、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现状

目前,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两大部门在开展具体工作中配合度还远远不够,相互间缺乏沟通交流,往往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使环境监测流于形式,也使环境监察工作处于被动,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环境监测只为了监测任务而监测,手中拥有大量数据,却大多用于业务主管部门单纯的数据上报,本地环境管理对监测数据的利用率却不高。而监察部门往往在出现时要求专项监测,监测数据取得后,对的调处情况没有向监测部门反馈。

三、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协调运行的几点建议

环境监测和监察部门是环保工作前行的两个轮子,只有密切配合,联动前行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高效平稳运作。为协调好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关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信息共享,整体联动。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职责有机结合,使其在环境管理与执法工作中,协调统一,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以提高工作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可行的环境监测与监察联动机制,必须分工明确,工作职责上不能交叉,各司其职,但又不能脱节,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相互协作、相互配合。

(2)互为基础,协调发展。环境监察工作要以环境监测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环境监测技术资源,发挥监测工作技术优势,及时把握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动态、新技术,适时调整环境监察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监察和监测工作形成合力并不断相互推进。

(3)打破常规,共同应急。对于常规性监察工作,环境监察部门可根据辖区环境的基本情况,形成年度监测计划,委托监测部门开展监测。对于突发环境事故,监察和监测部门的应急性工作程序尤为重要。监测部门依托监察部门建立的企业风险源调查成果建立应急监测预案,准备好应急监测的仪器试剂等。监察部门要充分利用监测部门的专业知识协商做好事故处理,采样工作。

(4)各取所需,相互协作。在具体工作中,两部门要实现监测和监察成果共享,监测部门要主动提供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地表水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等)和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监察部门要主动提供污染企业基本情况等基础数据、企业排污申报情况、和日常监管情况等,两部门充分利用上述成相互协作,推进工作。对监察部门而言,一是可根据监督监测情况有重点的对企业开展监管,特别对监测超标的企业,严格监管,查找超标排放原因,督促企业整改;二是可利用环境质量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如针对地表水环境质量下降可开展沿河企业的污染整治,空气质量下降可开展蓝天工程、扬尘治理等行动;三是通过及时了解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评价专项行动效果,有的放矢的开展监管,实实在在的来改善环境质量。对监测部门而言,一是要充分利用监察部门所拥有的企业污染排放基本台帐信息,如排污申报情况等,建立起重污染企业监测信息台帐;二是可以及时结合环境和日常监察结果调整监测重点,对重要以及监管中发现问题的企业要及时介入,加大监测频次,开展突击监测,获取第一手证据,有力地支持监察部门的管理需要;三是要对环境监管工作进行最终的评判,通过管理来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来改善问题,最终的效果要求监测部门来衡量评判。

参考文献:

[1]潘建芳:环境监察工作的有关思考[J].今日科苑,2009.

[2]冯薇薇:关于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环境监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作用分析

环境监测工作具体是指对破坏环境的一些污染物质展开有效的测量和控制,进而对目前环境污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真实的反映,进而为有效改善环境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数据支持。

1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

1.1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为环保工作的展开指明前进方向

由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涉及范围广、受到因素多等特点,因而环保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经常面临着解决完水污染问题又需要解决大气污染等问题的现象,并且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其具体工作人员也应学会采用系统性的方案进行环保工作,而不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传统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对于以往传统解决方案存在的缺陷能够很好的弥补,具体是指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大气、水及土壤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情况展开详细调查分析,进而帮助环境保护工作的前进指明方向。在此以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现象为例,不但与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是与草原的过渡开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若想对其有效治理解决,单单只是依赖大气污染时不科学的。除此之外环境监测工作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入手,来真实反映出该地区的实际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有利于帮助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预防方案。

1.2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之中

环境保护存在的重要意义不单单只是对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污染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更要培养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最大限度避免人为破坏环境的情况发生。同时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还能积极带动人们参与到环保工作中,从而拓宽环保行业的群众基础支持。在此以我国的淡水资源为例,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7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缺水城市,而其中的100多个又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化,导致我国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都存在污染,剩下的还存在水质较差情况,根本不适合人们使用,仅仅只能用于工业或是农业的灌溉用水。因此广大市民要提高自身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积极投入到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中。

1.3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为制定环境保护的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通常情况下,若想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就一定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而相关环保工作人员根据其来对各个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进而明确其是否属于环境污染范围内。同时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相关人员还要对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进而对不同时期的污染物质总体含量展开比较分析,充分考虑到人们的人体情况等因素,进而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除此之外,环境监测工作还可以为环保工作的后期标准制定提供参考,进而对环保标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不断完善,如在对噪音污染标准进行制定时,可以合理利用频谱分析和声级器等检测设备来对具体情况实行及时监测,进而准确发现噪音存在的污染情况。

2在环境保护中如何有效落实环境监测工作的几项措施

2.1不断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也日益严重,因而政府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对于环境保护的顺利展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进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具体如下:第一,我国政府要不断提高其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支持,并且还要有效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基础设施,对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发展大力支持。第二,我国政府还可以制定科学化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充分吸引一些民营企业参与到环境监测中来,进而最大限度促进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广大社会民众提高其对环境监测保护的重视,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2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团队的专业化建设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作为工作顺利进行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环境监测部门应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置。第一,环境监测部门要积极吸收先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监测人才,可以通过提高其薪资待遇、门槛等形式进行;第二,环境监测部门还要适当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举办提高监测人员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班,对其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进而建立一支优秀的环境监测专业化团队。除此之外,环境监测部门还要对其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不断培养,进而使其养成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能够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价值。

3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情况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解决,就要充分落实环境监测工作,其不但能为环保工作指明方向,还能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进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其的资金投入,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丹.关于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作用探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5(14):299.

环境监测范文第5篇

1.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是指通过对该环境区域长期的监测以确认所处地的环境质量,然后能够作出相应的缓解措施。其也可称作是常规的检查或者说是例行检查。常规检查主要是对环境中的污染源进行检查,比如说环境中污染物的比例以及其增长的趋势等。

2.特定目的的监测

特定目的的监测其主要的分类形式也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在污染事故中的监测,对于事故的调查监测,咨询监测等。譬如,污染事故发生的时候,环境监测应当非常的迅速,保证在第一时间确定污染源的主要位置以及其运作方式,才能给予准确的救治方案。在事故发生以后,国家会对该事故进行调查,并且对相关人员以及单位进行事故的考察,以达到能够对该事故发生给予合理的解释。

3.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顾名思义就是对科研环境下的工作进行监测,也被称作是科研性监测。通常从事科研监测工作的人只对一种监测负责,也就是说他只需要关注这种监测的数据、结果等。因此一般科研监测都是需要标准化,具有统一性。

4.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

环境监测主要是为了清楚的了解到环境污染的程度,从而能够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给予相应的措施。并且环境监测具有快速、准确的实施目的。其目的还包括分别进行环境监测和根据人们生活环境以及污染源的环境监测。首先,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监测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有所帮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通过对污染源的监测,帮助人们找到环境破坏的源头,从而能够提升环境的清洁程度,以达到有效的管理环境。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对现有环境做出的数据能够帮助环境的治理。首先,环境监测能够帮助环境对于其受到污染的问题提前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能够阻止环境的再度恶化。其次,环境监测能够从本质上面找到污染源,通过不断地预防和治理,保护环境并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最后,环境监测在高科技技术的辅助下更加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三、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偏低

经济的发展导致环境的污染力度逐渐的增加,环境问题也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国家对于环境保护以及治理的力度逐渐加强,导致环境监测任务严峻,相应设备以及工人素质无法匹配。这就导致在监测过程中不能准确的监测出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且削弱了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力度。有些管理单位对于环境的重视度不够,导致环境监测在运作时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导致环境监测数据等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总体来讲这些问题致使环境监测不能够确切的展现出目前环境的基本状况。

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

我国对于环保的力度越来越强,因此在环境监测方面也为相应公司配备了良好的器材。但是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有些设备并不能真正的投人到使用中。并且仅仅为了满足设备的配备完全而忽略当地环境的污染程度,没有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不能够从本质上面减缓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设备。这种情况导致多数高端、大型的设备仅仅充当门面,未投人使用、浪费等严峻现象。

四、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

环境监测在环境的管理以及环境污染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促进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有针对性。环境监测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现有的环境问题进行监测,从而能够有针对地解决目前逐渐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二,具有区域特征。其监测的区域主要是在工业工厂,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地方。环境监测通过相对准确的监测出污染物的含量分析该地区受污染的程度,从而对当地环境“对症下药”,进行有效治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人员在监测的时候应当注重主次之分,对于一些危害力度较大的污染物进行着重检查。从而这样就能够帮助人员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具有着重点,并且增加了其治理的效率。其三,按步骤进行。

环境监测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填密的步骤,从而能够监测出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形,通过这种重过程、步骤的动态监测的方式促进环境治理中间环节的加强。环境监测关注的重点是人为污染,自然污染通常是指一些自然元素导致环境受到污染。这与人为污染相差甚远,人为污染指的是因为人为的工厂、生活污水等的造成的环境污染。企业过分看中利益忽视环境上的问题,导致环境受到破坏。因此,利用环境监测的方式对企业的排污系统进行系统的检查能够帮助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监测还能体现我国环境的现状,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惜自己的家园。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