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就业指导

高职就业指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职就业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就业指导

高职就业指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 辅导员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075-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等职业教育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面临就业。而且,根据调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职学生来自并不富裕的农村,就业对他们而言尤其显得迫切。如今,各个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大多数学校已形成了院、系领导、职能部门专职人员、辅导员、专业骨干教师等人员共同参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在学生教育和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辅导员处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诸多优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职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方面的技能,才能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促进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误区及心理障碍

高职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和自我期待值较高等,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择业环境,不可避免会产生因为心理矛盾的扭曲和沉淀表现出种种困惑和不适应。高职大学生择业过程的主要误区有:择业期待值过高;不愿到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就业;不愿做跨专业就业的准备;不愿到内资企业和小企业就业;对国家“双向选择”政策认识不足等。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误区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矛盾,使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卑、焦虑、嫉妒、攀比、盲从、自负、依赖、被动等心理障碍。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作用

针对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就业指导的最终作用就是最大可能协助个人进行职业选择和促成毕业生顺利就业。在这两个相互衔接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就业指导给学生具体引导。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从新生入校后开始,学校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范围和岗位要求;认识自身的个性特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来设计自己,初步确立起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明确的目标会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富于创造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把早期的素质训练和就业前的具体指导结合起来,就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就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顺利实现高职大学生就业。

三、高职辅导员兼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角色优势

1.辅导员能够经常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促进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由于辅导员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长期近距离相处,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状况可以使师生之间更多地以“朋友”的身份展开交往活动,从而使辅导员容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学生在职业规划、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情绪波动或心理障碍,辅导员容易凭借角色优势,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原则,利用掌握的有关知识和资料与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进行客观分析,走出误区,克服困难。

2.辅导员熟悉学生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能够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辅导员的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处在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内容涵盖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生相处时间相对较长。辅导员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实现顺利就业。

3.辅导员能够将就业指导和班级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增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就业问题是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敏感问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立足点,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之中,既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也有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就业,体现了辅导员对学生最根本问题的关注,本身就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容易获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增进师生的感情,并且对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就业指导工作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职辅导员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一直带到他们大三毕业。这种特点适应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的需要。在大学的不同年级需要学习和关注的重点又不相同,辅导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用不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这种逐级渐进的方式较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四、高职辅导员提升就业指导技能的思考与展望

1.高职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就业指导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辅导员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思想重视、积极主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才能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生就业工作中去。就业是学生最大的关注,只有把学生的关注作为自己的关注,急学生之所急,才能把就业指导工作真正做好。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时,我们更要从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高度看待就业指导工作。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能力,对人的要求都很高。如果辅导员不充分了解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缺乏就业指导的相关技能,就不能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学校应健全学习机制,丰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指导能力,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思考,要把思考贯穿于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真地思考找出在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和理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再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辅导员要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并努力取得资格证书。只有把就业指导的系统理论和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实际操作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辅导员要把就业指导专业化当作自己的目标追求。作为一名高职辅导员,仅仅敬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专业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3.把就业教育与班级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使之常规化。

作为一名高职辅导员,要深刻认识就业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要时刻以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为己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使就业指导工作常规化,通过努力,最终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就业心理及就业价值取向。

(1)利用组织就业问题主题讨论、学生经验交流等形式,给学生介绍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本专业的前景、当前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鼓励和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2)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要时刻注意把大学阶段的能力提升与将来的就业联系起来。

(3)利用召开班会和团会等常规活动进行择业技巧的传授和指导,或者通过和学生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深入解决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个别问题。

(4)通过开展模拟面试和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求职应聘中的常见技巧,为求职、就业做准备。

4.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开展各种就业教育与指导活动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身心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一年级要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二年级应侧重就业观念的引导、就业心理素质的指导、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教育,开展就业技巧和方法的培训。三年级应侧重对学生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同时继续加强择业技巧指导,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教育学生把个人成才同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总之,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重要工作,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和其他部门一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增强就业指导技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1 干 旭.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张武华、周 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高职就业指导范文第2篇

近年来,社会上各类统计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比本科生差,甚至在某些学校、某些专业高于本科生。高职学生有其独特的就业优势。

第一、高职专业实用性强。和一般的本科院校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不同,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学科对应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实用性强。该类院校除开设专业课程之外,一般会根据行业特色开设大量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些为就业所做的事前准备,使高职毕业生在求职大环境中胜算增多,有一定职业经验的学生自然更能受到单位的青睐。像立信高职,该院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培养财经类人才,如会计、统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在专业性和应用性方面都很强。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量大,所能提供的岗位相对就多。

第二、就业门坎相对不高。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办学的市场定向和学生的职业定位都更明确、更实在。其中不乏“订单式”培养模式,直接面向就业市场。这就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拿立信高职会计类专业来说,全国的会计市场太大了,几乎遍及各个行业。学生只要能在该专业学有所长,并学会运用,就会在社会上找到相应的会计工作。此外,高职学生所学的不少专业,市场创业门坎也不高,很适合刚出校门的高职生进行小规模自主创业,像计算机的应用与维护,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网店的开始等,都是可以用较低资本直接启动做起来的。

第三、心理期望相对平和。学生的心理期望是就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子。毕业生心理期望值偏高或偏低的事实普遍存在,但从整体来看,高职学生的心理期望值比本科生低,这无论在行业定位、岗位选择及薪资期待等方面都可见一斑。尽管高职生学历不占优势,但正因如此,促使他们不断地调适目标,更能放平心态,恰当地定位自己,求职中能更好地适应职场各种实际情况。

二、影响就业的制约因素

在竞争日显激烈的就业大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正面临着挑战。就高职生自身的不足来看,以下三个方面应该是影响其顺利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其一、学历劣势。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愈来愈多,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背景,使得专科生的就业环境每况愈下。专科生理论知识总体上不及本科生,笔试淘汰率高;再者,某些用人单位没有专科生指标,使得我们的学生甚至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学历越来越成为影响高职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二、目标各异。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选择和困惑。诸如选择升学或是走向职场、求职或是创业、回家乡谋职或是在外地打拼、做蓝领或是做白领等等,不一而足。仍以立信高职为例,如果把学生划分为上海生和外地生,就会发现他们各自对工作的考量不同,都有尴尬之处。上海生由于是本地人,在就业方面有优势。但他们往往对工作的地点、待遇、强度等要求较高,这无形中增加了找工作的难度。外地生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家乡找工作又不甘心,有时会因徘徊在留沪与回家之间而错过了就业机会。

其三、心理问题。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容易产生情绪焦虑、消沉、恐惧甚至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消极的心理倾向。这些心理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发展性心理问题是指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这在求职上的表现就是自负或缺乏自信、职业期待过高或偏低等;适应性心理问题则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这在求职上的表现主要是较难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对自身能力提出的要求;障碍性心理问题又叫“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包括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等等。如果学生出现这类心理问题,更会对求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就业工作建议

(一)因人而异,分类进行指导

总体来看,求职的学生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二是能力一般的学生,三是表现差的学生。第一类学生较易找到工作,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操心,但是这类学生很可能出现职业期待过高、好高骛远的心理,需要加以适时地提醒和指导。第二类是就业困难生,要高度重视。这类学生在毕业生中所占比重较大,平时表现一般、学习成绩一般,不善于表现自己,容易被人们忽视。辅导员平时应该多关心他们,和他们多沟通交流,鼓励他们踊跃参与各类活动,培训其技能,提升其素质。例如班上有一位女生,性格胆小内向,遇事紧张畏惧。笔者便多次找她谈话,让她懂得如何展现自己,并给她机会组织班级活动。几次之后,她已能在众人面前落落大方地表现自己了。第三类学生属于三类学生中的少数派,虽然数量不多,但要是处理不得当,负面影响却很大。这类学生平时表现不好,有的甚至都难以正常毕业,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小群体。除了纪律的约束,辅导员、教师还需要付诸真情和爱心,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去帮助、感化他们,让他们建立信心,树立斗志,走上正轨。

(二)及时疏导,重视心理教育

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就高职学生而言,就业方面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显得尤为迫切。虽然就业行为是在大三发生,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学生入学那一刻就开始进行,持续三年,循序渐进,才会在就业季体现出它的价值。如前所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三种不健康的心理就需要我们的耐心疏导,通过给予他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来各个击破,逐步解决问题。像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引导个体在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克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准确定位,确立合适的目标;适应性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调适,通过内外因的相互作用,放松情绪,增强自信心,来适应求职中纷繁复杂的环境;而障碍性心理的解决,则需要长期的、专业的指导。其中常见的是心理焦虑。在求职期间,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刺激就业,但过度则有害。这就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张弛有度的育人方法,宽慰、安抚学生,减少他们害怕、紧张的情绪。如果学生的焦虑心理严重,就需要及时、正确的心理治疗了。

心理疏导形式多样,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灵活对待。我们可以组织班级活动,长期保持班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辅导;可以个别辅导,分别与每位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排疑解惑;还可以创建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就业心理指导。笔者所管理的班级处于大三学年,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本人组织了为期数月的漫谈活动。每天都会找几位同学聊天,了解他们的就业心理和心态,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三)广搜信息,了解就业行情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掌握的就业信息和资源越多,学生就业成功率就越高。《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就是我们找工作应该认清自己的实力,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灵活就业,以减少失败次数,提高应聘命中率。“知彼”就是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了解相关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同类院校学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择业、就业。学院、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主动出击,通过多方渠道搜取信息,促进就业。具体而言,平时应勤于上网,了解招聘信息;关注宏观政策,了解就业形势;借助社会资源,了解用人条件,做到心中有底。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一些笔试、面试以及技能方面的模拟训练,这样学生对应聘就更有信心了。

(四)关注去向,获取反馈信息

就业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工作,而此后的跟踪调查也必不可少。这既是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负责,也是学院就业推介工作的重要一环。学院和毕业生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推介就业工作的成效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及时调整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后面的毕业生推介工作提供借鉴之道。学院可以适时将这些校友请回学校,让他们现身说法,与在校生交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已经毕业和已经就业的学生对于即将择业的在校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作为“过来人”的他们在就业方面有很多经验教训,能为在校生提供最切实际的借鉴和指导,针对性更强,可信度更高。

(五)群策群力,形成联动机制

高职就业指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就业指导 就业竞争力 完善 提高

近几年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中专技校学生就业难,难就业成为当前谈论最多的字眼,国家曾经对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过《职业学校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但是经过我们仔细考察分析,发现真正造成就业难的是高职技校的毕业生没有核心竞争力,即个性化竞争。大学生是社会主流认同的人才对象,那高职技校的学生如何才能拥有个性化竞争力,在人才企业互选的交易会中彰显优势,达成合作,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第一,我们先说说竞争力的因素:竞争力是一个人的行业认知、市场判断、智力、专业背景、文凭、情商、职业眼光、定位,个性化经历、相关经验、业绩、综合素质、市场机遇的掌控力、就业思路、求职的实战技能和面试的表现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合力;第二,什么事个性化竞争力呢?就是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本领,比其他选手干某件事情更具优势。这就要求高职技校的就业指导老师能够塌下心来,仔细观察每位同学的天赋秉性,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对先天优势加以提高放大,培养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近俩年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帮助高职技校的学生建立职业规划,明确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拓展就业范围,可进行以下探索:

一、树立大学全过程的就业指导课程,加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就业指导课不能只面向毕业生,而应从新生入学开始,课程贯穿于高职技校学习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理念。在普遍进行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巧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化、人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我们通过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就业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调整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高职技校的以国家编写的《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为基本教材,将就业指导课分为三个阶段,即一年级为职业生涯规划期,二年级为确定职业方向期,三年级为就业准备期。在职业生涯规划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性格和心理测试,让他们全面地了解自我,愿意为自己的人生做出科学地职业生涯规划。在确定职业方向期,通过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企业行业相关的知识,掌握从事相关岗位应具备的技能,有意识地在技校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在就业准备期,职业规划指导要帮助学生尽快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兼职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岗位,了解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提高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丰富教学形式注重个性化辅导,让就业指导成为学生热于体验的一项培训

以往我们的就业指导课采用的“你讲我听”的单纯课堂授课形式,学生没有任何兴趣,教学形式单一。从毕业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普遍呈较低水平。我们认为就业指导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更应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种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破冰”活动,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里来。通过拓展训练、把课堂搬到企业里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我们还安排辅导员担当就业指导教学任务,既兼顾了整体教学效果,又可以让辅导员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规划自己不同的职业生涯。

三、定期开展就业讲座,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

我们邀请国内知名职业指导专家,为学生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职业的选择等内容;邀请企业行业技术能手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使学生找到自己成长发展的路径;请近几年的优秀毕业生为在校生做工作经历汇报等活动。这些不仅仅丰富了就业指导的内容,还使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设计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生活辅导员与专业辅导员想结合的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竞争力形成

各教研室将本专业的学生分派给专业的任课教师,这样一个专业教师负责4—10名学生,担任他们的专业辅导员,负责帮助他们日常专业知识的学习、指导工学交替、毕业顶岗实习的跟踪管理过程中的论文指导、实习鉴定、实习报告等专业方面的管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专业化。

五、加强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建设一支专家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我们分析就业指导工作不利,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力量薄弱和不稳定,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训练和培训。以往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由思想政治、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或行政人员来任课,这样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教学方法单一,知识传授片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很难以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应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上应以实践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内容上应注重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一名合格的就业指导师和培训师需要多年培养,学校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对就业专职人员和辅导员进行综合考察,选拔优秀者长期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建立了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

本人认为学生在技校的3年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通过就业指导,提高自身的择业素质、就业心理素质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进入就业市场,并且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这也是开展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所在。

高职就业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全程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46-02

大学生就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完全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与相应岗位需求的缓慢增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高要求之间的差距和错位,大学生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中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就业岗位质量等等,这些原因都造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意义十分重大。

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尽管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许多学校把就业作为一项应急工作,通常以上大课、开大会或开设讲座的形式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和就业手续的办理等应急性和支招性的指导,属于治标不治本,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指导,无法构筑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正在逐步将工作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大到全体在校学生,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一项学生一入大学校门就应该启动的工作,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更长远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就业环境,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和现实的就业市场逐步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并通过各种途径持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为毕业时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

在面对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是短期。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

既然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除了要建立了相应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外,还应该从大学生一年级开始,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当然,由于每个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不一样,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对此,我们做以下思考。

大一:主要是要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学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将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

(1)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

大学生应有长远眼光,个人计划应着眼于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不能仅限于高职三年的生活。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安排都要从未来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考虑,作出详细的规划,并进行不断的调整。学校应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是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

(2)指导学生准确地认识自我。

准确地认识自我,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很多大学生对自我没有清楚的认识,有些大学生对自我有较多的认识,但却往往是主观的个人认识,相当一部分是不准确的。“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认识自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不仅要依靠个人的自我判断,以及他人的评价,更要依靠科学的测量工具,通过综合的办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来准确评估自我。

(3)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就业环境。

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生活范围局限于大学校园,对社会和就业环境认识不深、了解不多。而要作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环境的正确认识是另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高校应指导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历两个方面来深入了解和认识我们目前所处的就业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讲座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途径帮助大学生熟悉和适应就业环境。

(4)指导学生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新的就业形势,高职大学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对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工资薪酬等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

(5)指导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在准确认识自我和正确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兴趣、能力和就业环境的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这个职业目标必须是适合自己的,并且是可行的,能够达到的。按照这个合理的职业目标再去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个人进入真实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二:基于专业背景、凸显职业特性、提高职业能力。我们遵循毕业生就业的逻辑思考和行动顺序,宏观描述该类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背景、现状和主要问题,阐述毕业生可选择的主要择业去向,重点介绍每种职业和主要岗位的概况、前景及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鼓励学生参加兼职工作、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如参与学生项目攻关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同时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加强专业学习,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并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高职就业指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重视起来就业,并且还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获得更好的认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广义指导和狭义指导。从广义就业指导就是不单单给学生就业信息,而且是根据国家宏观就业政策和法律,结合当下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下,给当代大学生传递就业外部环境、就业理念、就业方式等等进行教育培训,让大学生能够根据时展需求和自身能力进行人生规划。狭义的指导就是把社会上的招聘信息、就业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岗位需求和社会需要进行自我择业,从而更好地完成大学就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就是通过国家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法律上、心理上各个方面得到锻炼,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形成自我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当地大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信念,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部分院校不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关乎在校每一名大学生,它是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就业去向的重要知道思想,同时还是国家调配优秀的人才到需求的较高地区去发挥作用。这些就需要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积极按照国家的就业政策进行就业指导。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在学生就业工作的地位,错误的认为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岗位就可以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强有力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团队,没有经过严格的就业指导培训,从而直接就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就业指导是不合格的,也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成效的。所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而且善于和大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教育,能够和大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切实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就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帮助学生个人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创新,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在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结合国家的就业趋势,没有充分按照国家要求的内容进行学生培训。并且传授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心不够新颖,缺乏亮点,不能很好适应当代大学生就业需求。学生对于传授的内容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于此同时学校的上课内容相对单一,都是采取教师课堂上演示PPT学生下面进行听讲,缺少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所讲解内容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安排适合其发展的课程内容,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能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获益,不能更好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学习中,从而让学生能够从课程学习中获益,更好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操作,探索应用中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单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和思想上,需要学生能够付诸于行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巨大收益,并且可以把自己从课程中得到的启发运用到实际中,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才能,为更好创新、创业做好准备。目前,由于高校就业工作队伍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不足,没有很好利用平常的就业指导机会,让就业指导的思想教育只能停留在表现,没有深入到学生生活当中,给学生营造出人人就业的良好就业氛围。并且,在就业指导过程缺乏针对性,也就降低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且教师的专业素养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不是专业的创业人员。从而让教师所讲解的思想政治内容缺乏实际支撑,不能很好为推进学生就业方式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与实际进行结合,应积极探索出一条既适合我国当前就业发展要求,又符合学生职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就业方式转变,更好地从事到实际应用中。

三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师资培养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工作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首先,教育必须具备各种学科的知识储备,并且善于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满足就业指导的需求。这就对高职院校聘用人才上需要加大重视力度,切实保证我们筛选出来的教师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有丰富的就业经验传授给学生进行学习,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就业。

(二)改进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改进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做到就业理论和就业实践的密切结合。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要侧重于对于“疑惑”的解决,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认识到怎样科学地去面临就业,怎样在重重选择中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这样,学生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就业热情,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需要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学生的就业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他们主动去发现就业机会,去挖掘自我的综合素质,充分实现自我的提高。同时,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和自己专业做好紧密对接,充分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自我最大的价值。

(三)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以及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精神

工作经验历来都是就业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在面对面试官时,一个有工作经验和一个没有工作经验人来说,它更倾向于选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培养一名合格的员工是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的。这样,他们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人才的优势,让他们尽早进入到就业岗位上来。于是,就业经验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门槛。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高职院校创新就业指导课程,积极鼓励大学生到社会中进行自我能力锻炼,让他们在社会中去发挥自我专业优势和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例如:让大学生到公司、到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地的实习及时发现他们身上所欠缺的知识和能给力,积极培育出自己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作风。让学生知道在未来进入社会中如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

(四)建立全程化教育体系,就业指导贯穿高职学习生活始终

建立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让就业指导贯穿于他们整个生活。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需要慢慢去培养,慢慢去引导学生才能正常树立。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注入,让学生逐步对就业不再恐慌,逐渐乐意从事到就业整个过程中,积极去探索自己就业才能。所以,需要学生在刚刚迈入大学生活中,就要给学生灌输就业思想,通过利用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同时,还要结合《大学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就业去向、就业目的和就业方向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根据国家当下的就业政策来合理安排自我的就业,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并且,还要让每名教师都要给学生灌输就业思想,调动起广大学校力量来实现大学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旭,赵荣鑫.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