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1篇

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是上海国资委直属企业上海建工全资子公司,从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目前拥有职工2400人,年施工产值近60亿。近年来,围绕企业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对项目人才要求,公司加强了对项目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逐步完成了项目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完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提高

在人员数量方面:一是近年来公司承接项目数量增多、项目体量加大,管理能级提高,对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公司管理部门人员新老交替和人员提升后,表现为项目部各岗位人员数量出现缺口;二是承接项目数量增多,也使项目施工人员数量存在巨大的缺口。

在人员素质方面,一是新承接项目对技术管理要求提高,需要项目管理人员提升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二是新引进的大批员工,短期内无法完全适应项目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要求;三是项目工期都比较紧,要求项目人员业务技能最好短期内快速提升。

(二)建筑业传统的人才培养周期过长已无法适应形势要求

建筑安装行业从业特点是专业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主要依赖于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项目人才培养传统的做法就是师徒带教和岗位实践,在传统方式下,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通过4、5年时间的培养才能独挡一面,而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工作,则要求新上岗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最好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

(三)属地化员工的培养要求提供更好的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

随着公司“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外地市场不断拓展,如何快速应对和解决异地施工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加快属地化员工的培养,也对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速度和效率的要求。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项目人才队伍是公司各类人才的来源;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项目人才队伍,才能不断为公司输送各类人才,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快速发展。并且,只有加速项目人才培养速度,才能尽快满足不断新开工项目对人才的需求,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培养渠道和方式,也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同时,建筑行业具有项目分散、工期紧张的特点,人才培养工作面临集中培训难、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如何加快项目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系统的思考和实施。

二、项目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实施

公司认为,项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包括项目各类岗位管理技能要求,以及据此形成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也包括项目人员的学习培训方式、培养渠道等实施办法,同时,项目人员的薪酬、职级晋升等相关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引导员工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并最终体现在个人业绩、项目经济效益与品牌效益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围绕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公司不断加强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施力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与工作机制。

(一)工作基础

“十一五”之前,公司就开始加强项目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探索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项目人员的基础教育培训。通过明确项目各类岗位的任职资格和工作要求,形成项目部人员岗位职务说明书,同时针对岗位职务说明书,展开项目部人员的岗位培训,并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更新员工知识提升业务技能,主要以结合工程实际为主,集中上课培训指导,还没有系统的培训知识体系。

2.项目人才培养方式。由于安装行业涉及技术面广大,新招聘应届生没有完全对口专业,新员工培养主要是师徒带教和参加岗位取证培训。对老员工则采取技能考评来鉴定他们的业务水平,公司每年举办专业人员培训和考试,并对成绩合格的人员通过专家组综合评定,通过考评结合实现员工的职级晋升。 转贴于

3.项目人才培养机制。公司通过制订《岗位等级工资制度实施办法》、《施工员等级评定和聘任考核办法》、《材料、安全人员等级评定和聘任考核办法》等制度,把项目主要岗位人员技能与职级晋升和薪酬体系联系在一起。

上述工作对项目部主要岗位人员提高工作技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完善内容

公司“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系列新的要求:一是企业各类人才最好能够批量、快速成材,以满足新开工项目的需要;二是施工生产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的存在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培训方式;三是越来越多的市外项目,要求快速应对和解决异地施工的技术、管理问题;四是如何快速、系统地提高异地项目人员技术管理水平迫在眉睫;五是企业项目人员应逐步具备完成规范化、标准化产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上述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完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提到了公司工作日程上。经过多方研究讨论,公司认为,只有通过形成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培训教材、开创新的学习培训方式和人才培养途径、建立系统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人才培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完善

(1)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知识体系的建立。从2006年8月开始,公司组织管道、电气、通风、设备、焊接五个专业的技术专家,历时一年多,完成公司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知识体系的教材编写。这使五个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在项目管理、学习培训过程中有了参考资料和教材,极大地方便了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学习与工作。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建立。2008年初,公司成立项目管理知识教材编写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开始进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培训教材编写,共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济师、项目工程师、材料员、安全员、成本员、机具员、资料员九个管理岗位的项目管理知识内容。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基本完成九大项目管理岗位的培训教材编写。包括之前完成的各专业施工技术知识培训教材,形成了包括十大岗位在内的,共计400万字的公司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形成了公司特有的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的知识库。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一是作为各类岗位培训教材,对公司项目部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二是通过公司OA系统的知识管理,供公司两级管理部门人员查阅学习。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项目人才培养内容的体系框架和依据,不仅可以作为项目人员学习培训的主要依据,也可作为员工平时工作要求和程序的指南与参考资料,也可为公司项目施工产出统一的产品作标准。

2.项目人才培养途径与学习培训方式的完善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2篇

随着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的革新,人才培养机制必然会随之改革,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而言,更加需要结合时展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因此,本文将对基于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并对目前网络教学背景下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问题展开分析,促进计算机人才的创新化培养。

关键词:

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机制;分析研究

引言

软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其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加强对软件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该技能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在这样的发展需求之下,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开展网络教学,来促进软件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要改革网络教学的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展开详细分析,促进软件人才的科学培养。

一、进行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在网络教学模式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学校也需要顺应时展的需求,做出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本文对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除此之外,网络教学在学校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所以本文对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就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促进网络教学背景下的软件人才的科学培养。

二、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办学思想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如果学校的办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展的潮流,该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不会有所提升,更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根据目前的部分学校的办学情况来看,这些学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师讲授的模式,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的创新改革。尤其是在网络教学部分,部分学校并没有开展网络教学的意识和理念,导致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面对网络教学日益发展的现状,学校软件开发课程如果不进行办学理念的革新,只会限制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传播,并且严重阻碍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2.教师队伍缺乏网络教学的实践素质。教师是网络教学视角下的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过程的关键,而且教师的实践教学素质的高低关系着软件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由于网络教学发展与传播速度之快,使得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教师缺乏相应的网络教学经验,并且缺乏对网络教学课程体系的认知。要知道无论教学模式如何改革,教师始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关键性的执行人物。由此可见,教师队伍缺乏网络教学的实践素质,对学校网络教学视角下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将严重阻碍软件人才的培养素质和培养效率。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发展而言,必须要解决教师队伍缺乏网络教学的实践素质的问题现状。

3.软件课程教学的相关教材编写不科学。软件开发课程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存在着与社会发展实际不符合的内容,而且缺乏先进的软件开发理念。由此可见,软件课程教学的相关教材编写不科学,并且存在与软件市场发展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学校软件课程在教材编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不一致而造成的,也就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与用人企业的沟通,从而忽视了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学校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一般会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进行内容的设置;相反,企业更加看重学校对人才的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二者的需求目标就是不一致的。人才培养主体的目标需求不一致,这样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就会出现与实际人才培养不符合的课程教材。

4.网络教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法不科学。网络教学视角下的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网络教学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教学锻炼,促进学生基本的学习素质的提高。但是部分学校在培养软件人才的时候,依然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网络教学的新模式,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只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降低,影响软件人才的培养效率。在网络教学的视角下,学校软件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革,毕竟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互联网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过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软件人才的培养,只会让学生失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人才的社会化。面对部分学校网络教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法不科学的问题现状,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与进步。

三、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策略

1.创新学校办学思想,逐步与市场发展接轨。为了促进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发展,学校需要改变办学思想,尤其是软件开发课程的教学思想,通过改革与创新使软件开发课程的办学思想逐步与市场发展接轨,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具体来说,学校课程负责人,需要结合软件市场的发展需要以及就业前景,来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使办学宗旨更加符合软件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借助网络教学的发展背景,通过借鉴网络教学的目标,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想进行改革,促进软件开发相关人才的基本素质的提升。只有学校不断坚持创新学校办学思想,才可以逐步与市场发展接轨,实现软件人才培养的高效化、科学化。

2.建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团队。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团队,是解决网络视角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首先,学校要引进专业的网络教学人才,采用聘任制度,严格把关。学校在进行软件教学教师聘任的时候,不仅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网络教学经验,以及科学的网络教学方法。

3.校企共建教材开发,保证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在网路教学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软件工程侧重于实践教学,对此学校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要注意理论和实践学习的结合,并且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学校就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达成学校和企业一致的办学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软件教材的编写工作。例如,在软件教材编写的时候,对于一些实际操作案例的设计,可以参照企业的软件开发要求,并且以这个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这样学生既可以锻炼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熟悉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具体的能力要求,促进学校软件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4.完善网络教学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网络教学视角下,学校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网络化教学的一个突出的教学特点就是可以更加科学地模拟实际操作过程,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有性质,将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法,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法。结语:网络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利用网络教学模式推进学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文中对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都进行了充分地分析,希望可以为网络教学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房大明.论新时代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45-50.

[2]杨进.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探讨才智[J].时代农机,2012,(21):34-40.

[3]耿永利.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机制革新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4):23-30.

[4]滕文.论新时代的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J].华章,2014,(3):45-49.

[5]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4,(18):56-60.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旅游管理专业 粤海班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思想,既是高职教育接轨市场的有效突破口,也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几年来,我系在对市场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以及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奇缺的现状,从2004年开始,我系旅游英语、旅游管理等专业先后与几个著名旅游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

一、校企共同做好选拔培养工作

为确保合作培养的顺利进行,广东粤海集团与学院先后通过共同参与招生宣传,与学生、家长沟通、直接解答学生问题,全程合同保障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粤海班”的学习内容、奖励机制、以工养读、就业方向、个人发展等争取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在此基础上,双方按照标准,招生选拔学生进入“粤海班”,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生源保证。校企合作式教育要求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同时,教师队伍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尤其是“校企合作”合作方的技术专家或管理专家。旅游专业除了“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人才、聘用企业优秀管理层担任客座教授以外,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锻炼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酒店集团进行挂职实践,实现了教师专业素质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通过“粤海班”合作,校企双方取得了相互的信任,为今后的酒店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也为我们老师的进修提高提供了场所。

二、校企共同承担培养风险

为保证粤海班学生能安心学习,粤海集团可以为该班学生支付三年学费、生活费,并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设立粤海各项奖学金,为贫困学生的学习免除后顾之忧。作为回报,粤海班的学生必须在粤海集团所属的酒店实习就业一定年限,直至偿还完集团为该生支付的学费支出。毕业生拿到毕业证书后享受粤海集团正式员工的待遇,并获得优先录用、优先享有培训、提升的机会。在校学习期间,粤海集团负责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培养工作涉及到培养目标、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要求、相应的职业道德、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职责等。能否成功运行,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践中,学校和集团共同制定“粤海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专业技能、职责等具体要求,切实做到科学可行,符合学院与企业的实际,让学生到企业立马可以上岗,到社会深受欢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如参加粤海集团技术比武,感受集团氛围;入学初参观各类型粤海酒店的外观建造、听取管理者经验介绍等。这种实践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为提高学生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奠定了基础。

四、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考核

教学管理分工上,学院负责考核理论教学部分,企业负责考核实践教学部分。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企业员工的管理制度;学院对学生实习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条例》,学院定期和实习单位交换意见,鉴定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进行表彰,对于违纪学生同时给予相应处分。同时,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实结,使学生通过实结得到再一次升华。学生实习结束后,学院都要通过座谈会形式认真进行总结,使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教学考核是保证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环节。教学考核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合作企业的效益、效率等方面的一致程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检验产学合作办学形式的正确性、效率、效果、效益及其成熟程度等。

五、校企共同塑造人文理念

学院以企业文化为参照标准,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灌输,传授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学生对发展目标和行为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粤海不仅定期让集团公司部门高级管理人员过来参加学生培养工作,而且在授课中强化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还把“粤海班”作为粤海大酒店的一个部门来看待,期末粤海集团还要在优秀学生当中评选奖学金,给予适当奖励,并在集团、酒店年终总结大会上颁奖,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校企共同制定相关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机制。要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根据专业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时,赋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责,明确其在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方案的确定,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提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负有重要职责,以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健全学生实习的管理机制。学生实习期间,由于职责不明确,容易造成一些学生放任自流,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学院要和集团共同建立一整套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规范实行制度,确保实习成效。避免放任自流,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自身教师教育研究及实践的能力,一些国家陆续建立和实施了旨在增强教师业务能力的《专业标准》,该标准中关于教师专业机构的介绍,包含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等基本要素,为我国高等学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实践操作经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指出,在试点推动和示范引领等方式下,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国家在2015年山东省适时推出了“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中,特别提到了高校要建设既有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双”类型“老师”,即“双师型”教师队伍。

1“双师型”教师的任职标准及意义

“双师型”教师标准和地位的确立,具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1.1推动应用基础型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伴随着大学应用型专业数量越来越多的状况,要推动其内涵发展,就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思路,明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完善培养模式,努力凸显办学特色,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1.2满足应用基础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

当今的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大学的责任则是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许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当教师,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知识教育脱节的情况。“双师型”教师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2.1按照学校自身特色与专业建设要求,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发展计划

高校应当在培养和引进政策上,对各类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及学科专业群所需的师资进行重点扶持。对于“双师型”教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合适的方法,传授专业技能,进而完成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双师型”师资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匹配,构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师资队伍。

2.2根据高校现有的体制,健全培训体系,帮助高校“双师型”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校内实验室建设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科研课题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应用技术开发等一系列方式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更新培训方式,提高高校整体水平。通过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师资培养基地培训和国内外高校访学深造等,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师理论基础,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塑造更高水平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理论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丰富其专业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2.3完善选聘制度,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高校教育不仅要发展高等教育,还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因此,在应用型高校教育的教师队伍选拔中,要同时考虑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两个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队伍构成上,既要聘用具备高理论水平的专职教师,也要聘用在行业能有丰富知识和企业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专兼职相结合,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兼职教师,这样专任教师通过与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能丰富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实现由单一教学向“双师型”人才转变。

2.4采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制度的完善,“双师型”教师已经在部分地区涌现,然而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与评级制度和激励机制并不能很好的相匹配,“双师型”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与普通专业教师并无差异。针对此情况,“双师型”教师仅能发挥其专业基础知识部分的能力,而其所具备的实践技能与应用研究能力,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在职称评定和待遇提升上,并没有产生影响。在高校人力管理中,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是核心内容,在严格实行以上两项内容的基础上,高校要创新“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评价、职称评聘以及教科研激励制度,从制度上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引导教师积极转型。

2.5科学设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2.5.1学科分类化和教师差别化考核

应用基础型本科高校一般都是理工人文等综合类大学,这些大学除了有一些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外,其他学科门类也比较齐全,都是多学科的理工类和人文类相结合的大学,因此其学科发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很难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高校构建“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评价标准时,要从学科发展和现有师资条件两方面考虑。根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将“双师型”教师分为三类,分别为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型、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型和应用研究型,每一类型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然后根据具体岗位要求,构建差别化的分类考核制度。

2.5.2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

现有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多注重考查学历、证书、职称和技能等固定指标,而且要考察工作及培训经历等动态指标。但是,教师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可以将现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素材和应用研究素材,因此,“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要坚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在重视资格证书等认证的同时,更要纳入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及转化等动态评价指标。

2.5.3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

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一定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能培养出该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即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能力、实践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以及应用研究和转化能力。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要包括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研究能力三个具体指标,从而使教师的能力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匹配。

3结语

社会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客观反应,也是国家转型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地方本科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力量,其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变是国家教育目标中的关键环节,“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完成高校转型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具有普适性。各高校只有完全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实际要求,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优势,构建有效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取得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邢赛鹏,陶梅生,陈琴弦,陈显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4):45-47.

[2]欧榕.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2):42-43.

[3]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59-61.

[4]刘利,王淑娥.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5(3):109-112.

[5]康艳.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86-87.

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复合型工程技术本科院校的诞生与前进。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种类不同的背景下,在复合型工程技术本科学校同传统本科学校的交叉前行间,地方本科院校要把人才培养方向定在:造就具备较好技术基础理论、兼具实践技能,为产、管、建最前战线做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未来教育改革战略。总理强调:加速推进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其策略之一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中职、专科、本科至研究生的前进管道,促成一些普通本科学校转轨至应用技术类学校,而普通本科学校数量庞大,问题繁杂,参差不齐,决定了分流转型改革是必然的,且地方高等学校是转轨的重点分子,“转型方向就是现代职业教育,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填补这个缺口”。地方院校顺应社会形势,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其不二的选择。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造成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明显错位,使地方本科院校出现输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脱节现象。复合类工程技术本科教育究竟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它与其他教育有什么区别?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如何定位?它的课程体系、育人程序如何满足其人才培育目的?怎样评议其教育的好坏?地方性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该如何布局呢?

一、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复合型

1.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当前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地方本科院校要着重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基础、系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知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专门性技术技能人才,应在课程建设体系方面实施变革。(1)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课程建设方面应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校根据学期课程安排,在相应的学期选修方向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安排,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教学任务安排。学校要强化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彰显“重能力、能创新”的培养理念,增加实习实训和集中实践的课时比例和学分比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重点学生的培养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学校可结合创新设计竞赛组织,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热情。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先后邀请了校友、省内外相关兄弟学校、用人单位等人通过座谈,征求人才培育计划的修订稿,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计划前后共修订6次之多。2015年10月31日,学校利用在本校承办《湖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会学术年会》的机会,请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相关兄弟院校把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新增、删除。教学内容调整:《智能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名改为《电子综合设计》(主要讲解经典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和《智能电子系统软件设计》(主要讲解针对电子系统的程序设计与编写)两门课程,课时由纯理论64课时改为理论32+24课时、实验32+16课时。理由: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新增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原因:教育部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智能机器人方向增加了《PLC原理与应用》《机器人学》,删除《数字图像处理》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理由:根据专业调研和已毕业学生反馈的就业市场需求。

2.注重电子信息类行业需求,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密切联系地方经济建设,注重将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环节移步至企业一线,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为适应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从一开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予以考虑,设定相应的课程与学分。相关措施还包括邀请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论证,尤其是根据当前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的需要,学校结合生产一线技术与流程建构、技术技能体系的具体要求,将企事业单位的行业内课程设置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当前发展的前沿与技术革新,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发展方向,选修行业内课程。

二、地方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复合型

1.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管理改革的策略设计

笔者所在学校坚持国家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教育理念,结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建立有地方、行业、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综合改革指导委员会制度,树立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观,重点进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等内容的改革。学校打造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产教一体化机制,与培养人的育人模式相和谐,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行把学生作轴心的合作型、启发型、参与型教学,一步一步推广学生主动选课的空间。学校以企业技术创新课题当作人才培育的首要平台,以行业企业的当务急需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源泉,广泛推进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学校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推行教改,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学校凭借专业管理建设试验点的改革,促进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办学特点愈加有特色,期望在国内外同类学校里喷发推介力与榜样力。具体如下:(1)学校成立“校企用”专业综合改革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育、评价过程,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2)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探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掌握专业核心课程群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的“三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教学、生产、科研三方面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深化学校与行业合作进行学生工程实践锻炼,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此形成“三化”相连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比例大于30%。(3)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学校强化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开设多种形式的讨论课。学校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学校积极开展学校与行业共建的“多维课堂”。学校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融合,讨论课总学时达120学时以上,形成一种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

2.采用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并存、教学与科研并立的方式

改革教师配置,调整教师聘任机制与评议方法,踊跃调进行业一致认可的专业能才,聘用企业出色的专技人才、高管才俊与高技才俊当专业发展的领路人、专兼职教师笔者所在学校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建设,发挥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方向引领作用,努力建成一支符合“三并”原则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具有工程背景的老师比例达到60%以上。学校聘任9~10人以上的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兼职教师,每年为学生开设工程实践类型课程,专心打造在省内学校具备些许号召力的教育团体,培育1至2个在省内电子信息工程范畴拥有较高认可度的学科领路人,3至4个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研核心人。

3.夯实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

与质量监控体系,不断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健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笔者所在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的工作理念,构建“学校督导检查、教务处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日常检查、学院教学检查(教务秘书、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检查、学生信息员的检查、随机教学检查和教学专项检查”六位一体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4.通过政府引导与经费支持、校企实验班、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验班等方式,重点建设一批能有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与基地笔者所在学校对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抓好校内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训平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由企业主导、教师参与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创建一种“政用校企产学研”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开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一批一流的校企人才培养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

5.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行业认证考试、学生就业拓展到

国际市场、引进海外名师授课、引进国际学术前沿课程和教材,实现教育国际化。学校努力建设并形成一种对接国标、国际专业认证的地方高校国际化专业建设范例。

6.对接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建立协同职业培养机制,强化职业综合素养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转型期,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方向的变革无疑是促进产业间流转与产业内升级的一大策略。地方本科院校应突出“地方性”特点,根据其地方性特质,密切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双赢”机制。

三、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复合型

1.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实践

(1)确定培养目标,构建“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学校应充分考虑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与特色。学校应该走访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等的实际需求,按照普通高等院校对本科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以学生为本,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笔者所在学校以原来专业设计为根基,按照新时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要求,构建“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4112”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质量和就业水平。在大学教育的前4个学期,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第5个学期分专业方向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第6个学期开始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第7、8个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项目实训。其中最后1学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以作为企业项目实训的延伸。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实施“考证结合”的“双证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做到“两个渗透”。

2.采用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并存、教学与科研并立的方式,建成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1)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笔者所在学校对青年教师实施“助教—导师”制度,在教研能力等方面加大培养和训练力度,使他们尽快成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支持教师攻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国内访学、外单位进修等,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完善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等梯队结构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学校充分考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团队建设,与学校人事部门协调,引进数量充足的、高质量、高层次师资队伍。(3)实行教学人才队伍的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学校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找不到本校合适的教师的情况下,开展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特别是核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尽量做到有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

3.打造用“多维课堂”,丰富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踊跃探究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类才俊的培育模式,建设实习、生产、论坛、合作、模拟等多彩别致、规模丰富、分合协调的“多维课堂”,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1)学术前沿的论坛课堂针对电子信息的热点问题,《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的一种创新形式是专题讲坛,由学校教师同行业兼职教师所采取的探讨式教育方略,和学子一起探究专业热点问题。(2)真题亦真作的生产课堂“毕业式实习”课需要学校与企业的生产课题相联系。学校要把学生带进企业的生产基地,开展“参与型”教学模式,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探究现实疑问。(3)由专家评议的模拟教室“课程设计”课常使用“真题而假作”,使用“集体式评议”教模式。学校教师、行业兼职教师或专家团体对学生开展模拟评议。(4)携手努力,协同创新《电子全面设计》课与生产目标“真题亦真作”的结合,采取“合作型”教育模式。人人参与,公共材料共用。教师与学生依据多重而全面的评议完结一个优秀预案以成就生产硕果,齐心协力成就初评预案或者正规成品,团结一致成就一套合适而简便的设计成品并参与答疑辨析。

4.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创建“政用校企产学研”的协同育人机制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验班等方式,创建一种“政用校企产学研”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一流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育系统,充分提升学生的创造技能与工程践能。学校建设校外高质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实习与实训内容,建设省级产学研基地,以学生学习、科研、生产的全过程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创新能力。

5.创新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构建一套全过程、立体化的“多位一体”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

(1)教学计划的安排要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该专业本科教育出现学科内容膨胀快、课程门数增长快、总课时反弹快的“三快”现象,这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所以,教学管理改革需要修改教学计划,整合课程内容,削减课堂教学学时,以与“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相适应。(2)提高对教育进程的管制工作学校采用“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开放性学习环节大大增加,因此教管尤为重要。学校加强教管工作,有利于学校尽快找到教学的不足之处,且马上予以修正,能规避教学的偏差。学校依据多种途径掌握教育情势,收集各方建言,以此推动教育工作的创新,促进教育工作取得实际成效。(3)对教育质量监控系统的改善“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教育质量监控系统首要改善的是对教师教育的调查与考核策略。因为,校外教学环节增多,如果教师不认真组织教学,许多实践环节会流于形式,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4)建立一种符合专业特点的评价考核机制传统的卷面考试形式已与“4112”新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称,学校需要改变单一的“一考定乾坤”和“分数定高低”的现象。根据专业特点,学校采用“ETSR”(即考试、测试、仿真和答辩)和专业认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评测。根据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获奖成绩,给予其一定的学分。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综合改革实践证明,该培养机制是行得通的,能解决课程建设系统改革的问题,提升人才培育的质量,有利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子设计比赛上赢得优异成绩。学校依据采取“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提升了他们的践履能力与创新水平,促进了学校同企业的彼此认识,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便于产学研一条龙式的实施运行,推进了双方在产学研诸多内容上的综合协作。该路径有不足之处,如某些课程在具体实施时如何取舍、课时设置的量、先后怎样设置等。它们需要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改善,使该路径日益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祝秋香,肖卫初,张学军,等.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08

[2]郭慧,贺杰.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29

[3]周小清,邬云文,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湖南西部民族地区“三化”建设人才需求的对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