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问题;调整策略;随意化;写前指导;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44-02
目前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对作文教学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
一、写作随意化
1.教师安排写作的随意化。教师对作文写作要求的随意化,不严格按照课本安排的写作题材训练。这可能与中考有关,或者说与片面理解中考有关,因为中考文体不限,我们教学时就抛开教材,专门练习那些和中考作文题目类型相近的去写,专门练习最省事的写人记事类记叙文,说明、议论走开。有些老师图省事,向学生推荐大量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去模仿。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脱离学生生活基础和感情基础的“邯郸学步”,欲速则不达,导致学生作文既没有自己的生活和真情实感,也没有丰富、华丽的语言来表达感情。
2.学生的随意化。学生对写作文的态度是:“编”或者“想”,唯独没有“我”,没有自己生活的影子。将自己读到的优秀作文的构思立意或语言风格“强拉”进自己的作文里。而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积累厚度、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于是,就是机械的模仿。即使偶尔有超水平的“美文”,或形式的创新,老师也能感觉到是“别人”的影子。这是因为,这些作文不是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和感悟。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让学生的写作变成“闭门造车”,成为一种文字游戏,缺乏生活的气息和真实感人的一面。
二、写前指导不到位,写作思路不畅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写作指导是浪费时间。认为写作是学生自己表达生活和情感的独立过程,教师的写作指导无法将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热情唤起,反而会使学生失去自己心中的固有思路。其实,写作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学生对材料的选择缺乏深刻的认识,只能依据自己的理解去寻找素材,难免限于肤浅,甚至错位和主题不符,因此,教师的写前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从选材到立意,从表达到题材要求,都要指导到位。
三、作文批阅的形式单一,缺乏学生的参与
批阅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工作,然而教师发现,自己辛苦批改的结果,换来的是学生的匆匆一瞥,对教师圈出的错别字都懒得改,更别说按要求修改作文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不能将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充分发动学生的力量,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让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作文的修改建议。
四、作文教学的调整策略
1.改变作文教学的随意化,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现在教材的编排都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有序地编排,作文的题材和主题,与单元的主题和课文的题材基本一致。这就实现了语文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不能抛开教材,另起炉灶,导致写作和阅读教学的不一致。当然,也不是说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据,不能丝毫更改,可以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适当改变写作题目和要求,这样就保持了学生初中三年写作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有关自由的作文400字一:自由飞翔
在希望的蓝天,自由的飞翔,灿烂的阳光,永恒的徜徉……
有一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点难,我这次本想考95分,结果试卷这么难!我还是别妄想了。就在我绝望的时候,“飞”似乎给了我信心,把难题解决了。我竟然考了96分,比我预期成绩还要高!“飞”让我语文进步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小区开了一个游泳馆。一天,妈妈叫我去游泳,我来到游泳池一看水这么深!我想一定会呛水,感觉一定很难受,我不想游泳了,突想,我鼓起勇气,下水游泳,我想,一定是“飞”给我了鼓舞,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游泳。“飞”让我勇敢了!
晚饭了,外婆烧的菜真丰富啊!有胡萝卜、炖全鸡、洋葱炒蛋、红烧土豆、酸菜鱼、酸辣粉丝。我今天一定要大吃一顿,我吃得正香,妈妈突然给我夹了一点洋葱,我说我不喜欢吃洋葱,我要还给妈妈时,“飞”好象告诉我不能挑食,于是我把洋葱吃下去了。大家都快吃好饭时,我剩下一点吃不下拿起碗正想倒饭,忽然“飞”似乎又在提醒我不能浪费粮食啊!而我自己也想到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是,我一鼓作气把饭吃完了。“飞”让我知道了不能挑食,不能浪费,要懂得珍惜!
只要努力,有信念、信心、勇气、鼓舞、珍惜,就可以自由的飞翔!
有关自由的作文400字二:对于他来说那遥不可及的自由
换成是一部幻想的小说,通有关自由的作文400字文字优美动人,催人泪下。情节一波三折,令人意想不到。
主人公卡索是个向往自由的人,然而身为幻雪帝国的大皇子,自由,对他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
自由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不陌生,简直触手可及。就连家禽,饲养的动物都有他们自己的一片天。自古以来,哪位诗词作家不都是闲云野鹤版逍遥自在,痛快淋漓,与自己的伴有谈天论地。自由,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见多不怪了,何须向往呢?
然而对于一个被“王”这个称号附上枷锁的人来说,就像是天边浮云一般,看得见,摸不着。简简单单一个自由是他失去亲弟弟。弟弟樱空释为了让哥哥得到自由,宁愿被哥哥误会,也要不顾一切去让哥哥得到快乐,但终究一无所获。可想而知,自由对于卡索来说,是有多么的奢侈。
想想平常的自己,父母稍加看管,说教就不耐烦,昌认为父母管太严,限制太多,没有自由。认真与卡所以比较,真是羞愧不已。常羡慕一国的强大,却不知其背后的辛酸与痛苦。自从看过换成后,我就再也没羡慕过哪些表面看起来不可一世的主了,还是做自己好呢!
《幻城》,已一本富有神秘色彩的书,我爱!
有关自由的作文400字三:我自由喽
春节到,过年好,
家家户户嘴边笑。
过今年的春节我是最兴奋了!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啊!从早到晚我都没有消停,拿拿这个、摆摆那个。一个个爱不释手,好像是珠宝金簪、金银珠宝……欢喜的不得了。
过年了,铺天盖地的喜悦根本无法形容!为什么呢?因为我终于能摆脱学习苦海的困扰,在节日那震天的锣鼓声中自由飞翔!哦,想想就觉得幸福;想想就觉得快乐;想想就觉得……“行了,别想了,赶紧打扫卫生!”得,老妈又催我了。
过年了,恐怕我一年里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日了。可以抛开那些已做过无数遍的作业,可以收到那些money,可以干好多好多自己想干的事,家长也不会说……还能玩得开开心心热热闹闹。既没有顾虑,也没有烦恼,好像一碗清水,清澈见底毫无杂质。风动,我动;风不动……那我也不动。真是太好了!
过年了,家里又要给小孩压岁钱,这个一张,那个一张……花花绿绿,眼都花了虽然最后还得上供,但毕竟是开心的。
过年了,又要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次老毕也上台主持了!蔡老师的《天网恢恢》,让歹徒顺利落网;黄宏的《荆轲刺秦》差点扭曲历史,改变命运,不过最后还是因为“秦始皇”的固执而失败;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让人心醉……
春节走了,可我的心还留在那里,毫无改变。
有关自由的作文400字四:自由的生活
今天我一天都是在家里度过的。
上午,吃完了饭。我就马上冲到电视机跟前,捅开电视。有一句广告词曾经说过,叫“打开电视看电影”,我现在是打开电视看所有。那方方地匣子里一个个节目,一段段故事对我来说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当然我最喜欢地还是那一个个精彩好看的动画片在上面地展现了!看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人物跃然“机”上。我看的津津有味,几乎忘了妈妈告诉我要复习功课的事了。1刻钟、半小时、1小时……我一直沉浸在电视机里面。只要轻轻的动一动手指就可以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五湖四海的兄弟姊妹,这样地日子过得是在是惬意。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最让我感到头疼的而且是越来越头疼的问题就是关于学生的作文教学。现在,学生面对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无数次叹息:“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个问题之后,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难道只是孩子的问题吗?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孩子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除了跟现在的孩子的社会生活,课余生活极其有限这些现象有关之外,跟我们的作文教学思维模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个学段的习作要求的第一条分别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二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三学段)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这样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这些要求和名言似乎都在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要降低对学生的作文的要求,让学生产生说话和表达的欲望。对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转变自身角色,引领学生开口说
当今小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学生习作都是被动的、听令的,也就是说,每一次作文都是先由老师施以“指令”,然后学生应令行事。学生胸中不一定有作文要求的材料或者生活实践,只好搜肠刮肚,硬着头皮写文交差,由此造成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痛苦不堪“。对此,我在作文教学时就努力转变原来的师生模式和教学模式,把每一节的语文课的前3分钟变成说话时间,每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说话,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怎么说,只是要求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意思表达清楚就行。刚一开始,学生们也不知道怎么说,有的时候站在台上好久才能说出一句话,但是我绝不批评,而是发现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下一次说出两句话来。时间长了,学生们不仅越来敢说,也越来越会说,越来越能说了。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说话能力,无形之中也帮孩子积累了作文的素材。使学生渐渐领悟到写作文就像说话一样简单,从而让他们不再害怕作文。
二、改变命题方式,激发学生表达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把体验的过程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改变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抓身边的事做材料,请学生自己命题,写自己的作文,努力让学生见到题目就想写,并且有话可说,努力在命题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说真话的空间,努力使学生愿意将作文成为其喜怒哀乐的一个倾诉载体。如开学后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后我校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我便借这个机会,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封信。我只提出如下要求:写自己最想说而不敢说的,最该说而没机会说的,写出真情实感。并且告诉学生,信写好后装进信封,夹在作文本里,老师绝对不会看。然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写。这次开放性的作文,令我收到了很多惊喜。有的学生写着写着竟然流出了眼泪,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泄。家长会后,很多家长向我表示,孩子在家里从来没有向自己说这样的话,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会有这么多委屈和不满,还有的家长流着泪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回家一定多陪陪孩子。真没想到,小小的作文竟让父母和孩子的情感得到了交流,得到了升华,让作文的人文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然。如若没有这次开放性命题的练笔,我怎么会有机会走进复杂纷纭的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呢?
三、调整写作目的,负担学生情感生活
关键词: 写作兴趣 训练方法 阅读水平
兴趣的产生,有时是天生的,更多的是后天形成的。而在文化生活相对简单的农村,学生从生活中能汲取的语文方面的营养相对较为贫乏,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农村中职生的作文兴趣更多是靠语文教师激发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一、丰富作文训练方式、方法,打破“写前指导——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单一模式。
(一)教师亲自参与作文写作,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中职生写作的创造能力,教师写好“下水文”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无论教师的写作水平如何,与学生一同投入写作的“海洋”游上几个来回,都会使学生兴奋不已。其好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从自身的体验出发,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行文,等等,从而通过“现身说法”,使学生倍感亲切;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教师尽情交流的快乐。同一个题目,同一种要求,同一个时间,教师与学生登上同一个“舞台”,这本身就体现出语文教学迷人的人性色彩,学生渴望交流的愿望得以实现,必然会给写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三是教师敢于把自己的“下水文”拿进课堂,与学生作文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挑刺,并尝试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一个评判过程,必然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并始终保持战胜老师的“欲望”。这样的写作课,怎么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呢?
(二)教师巧妙利用批改,激发中职生的作文兴趣。
1.多些表扬,少点批评。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既与其自身作文水平有关,又与某些老师的敷衍态度有关。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只关注作文分数,对批语从来不会认真看,采取敷衍的态度随便打个分数应付,自然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批改学生作文时,老师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写作成果,认真批改,无论写得怎样,都要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毕竟都有其闪光点,在表扬之后,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增强自信,提高其写作兴趣,乐于多读多写。一些写得有特色的作文,应该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或张贴,进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其写作水平。
2.快速批阅,及时反馈。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做是自己的一次精心创作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所以老师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三)经典范文示例,教师分析引导。
经典范文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经典范文不仅可以教给同学们写作的技巧,还能够进行知识的积累。在各类作家的熏陶下,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可能变得越来越多样。当然,经典范文的这些作用,还是得由教师来发掘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品味经典范文的魅力。这些是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同步进行的,即在进行文本教学的同时,带领他们欣赏经典作家的作品,并从中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暗示同学们模仿自己喜欢的作家写作。
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改善阅读环境,打破阅读瓶颈。
(一)开展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能仅仅靠语文课堂,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有人会说,农村缺少开展课外活动的条件。其实,只要我们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1)持之以恒地向学生选送优美的时文,尽可能地弥补语文学习环境的先天不足。优美的时文散见于各类报纸杂志,如果我们将其汇集起来,送给学生,那么学生就能用较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2)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各种活动,诸如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辨论会等。(3)鼓励学生大胆参加有关的征文活动,积极向有关报纸杂志投稿,发动学生自编刊物,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发表欲。
(二)改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农村职业学生语文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量不够。在农村职业学校这样一个缺少阅读条件、阅读氛围的环境里,学生是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先成为学生阅读的眼睛,把他们带入文学的殿堂。在教学中,老师要学会“讲故事”,毕竟这比课堂上一味单调地解说要来得生动得多。教师所讲的内容可以结合课文,也可以从课外信手拈来,只要能提高语文修养,可以不必受主题、题材、表现形式的束缚。比如可以结合影视作品介绍,引导学生读原著。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便会慢慢地对文学产生兴趣,便会试着去搜寻那一类的文学作品,从而喜欢上文学作品,慢慢地便养成阅读审美的好习惯。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的分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不少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 ,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二是作文训练机械化,造成作文内容的虚假成分多;三是作文指导的方法模式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说,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日常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是指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策略。总体来说能取得以下三项效果:(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二)转变学生的作文心理,激发学生作文动机;(三)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让作文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
三、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小学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向小学生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课题的研究,重在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研究”的过程。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作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针对各年段学生特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段学生习作的要求,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在低年级段,侧重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培养说和写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喜欢写的欲望
1、从熟悉的课文中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以及思维能力还处在比较幼稚的发展初期,对“研究”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可能提出研究的问题,对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茫然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的有关内容向课外延伸,从已经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帮助他们完成提出的问题。
2、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去“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心声。
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课外读物以及电视、电脑等媒体,获得了超越课文的知识。
(二)在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索、感悟、体验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
1、启发学生从课文或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
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不断加强,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
2、学生或单独研究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确定了要研究问题后,学生们会兴致勃勃地动手去操作,去观察、思考。
3、学生以观察日记记下研究的过程和感受。
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些情景可能是令学生难忘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鲜明的感性表象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研究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研究的结果,单独研究的学生每天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小组合作研究的学生用循环日记的形式记录。
(三)高年级选择研究课题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尝试多种文体的练习
1、学生通过讨论,自主确定研究的课题。
高年级学生较中、低年级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丰富些,思维能力强些,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对“问题”的选择除了体现自己的兴趣外,与社会生活结合的更紧密些,有一些深度,并且打破学科的界限,用综合知识的眼光分析问题。
2、关注“过程”,注重体验,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整理资料
六年级“网络与我们的生活”课题组的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或是家中的电脑上网查询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别从“网络与我们的学习”、“网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与我们的娱乐休闲”几方面分头收集资料,整理研究,定期小组讨论、交流上网的体会和经验。
3、在广阔的视野中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使作文题材多样化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有关的知识,更多的是独特的人生体验,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参加“中山陵植物多样化”的研究的小组的学生认为,一项研究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写作素材。在研究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有关植物的知识,更多的是独特的人生体验。除了通过考察实践,写阶段性实验报告外,学生的作文选材的角度新,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四、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探索的初步结果
(一)激发了作文的兴趣,丰富了作文素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性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十分投入,中、高年级参加研究性学习的不少学生有“随笔本”。通过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学生的作文心理由害怕转到了喜欢,学生的作文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眼中的世界和他们心中的世界。
(二)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合作精神,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研究性学习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潜能的机会。在研究小组中学生既有分工,又要合作,才能完成好小组的研究工作,所以学生们体会到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对于一部分作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在分享集体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树立了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