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国的记忆

天国的记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天国的记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天国的记忆

天国的记忆范文第1篇

在海峡的年另一岸,住着一位名叫冰冰的小女孩。

晚上,她悄悄地哭泣着。她的外婆在一个多月前去世了,她好伤心啊!要知道,外婆生前可是最疼、最爱她的。在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外婆总搂着她,安慰她:“冰冰别怕,爸爸妈妈不要你,还有外婆呢!”,冰冰一下子就不怕了,亲昵地抱着外婆:“外婆最好,外婆最好!”;冰冰生病时,爸爸妈妈都懒得照顾她,只有外婆一丝不苟地照顾她…… 可是,她再也不会得到这份爱了!

“外婆、外婆,你在那里啊!”冰冰卷缩着身子,钻在被窝里。她突然感到自己是那样的无助,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再也不会有人这样疼她、爱她了!想到这里,冰冰又“嘤嘤”地哭了。

在恍惚中,冰冰看见外婆正坐在她的小床上,慈祥地朝她微笑。“外婆!外婆!你回来啦?!”“外婆听见你在呼唤我,就回来了。”外婆轻轻说。外婆更漂亮了,也更精神了……忽然,外婆又消失了!“外婆、外婆!你别走啊!”冰冰失声叫到。

“外婆,你回来!”冰冰断断续续地叫着。“冰冰、冰冰!”妈妈试图把冰冰从梦中叫醒,“你怎么了?”冰冰冷冷地瞧了瞧妈妈,正是妈妈,整天对外婆凶巴巴的,把所有的家务都推给外婆干。她恨妈妈,她要恨一辈子的!“你做噩梦啦?”“没有!”冰冰冷冷的口气中带着一份怨恨。“哦。”妈妈尴尬地离开了房间。

今天是周六,冰冰已经做完了所有的作业,正寻思着干什么。“不妨给外婆写封信吧!”她暗暗想到。于是,冰冰拿来信纸和笔,开始写信:

我最亲爱的外婆:

您好!

您在天国过得好吗?那儿漂亮吗?

我最近好烦哪!爸爸妈妈说要离婚,他们说,离了婚就不要我了,让我四处流浪好了,他们才不管呢,他们说要寻找自己的幸福!

这次其中考试我考得很差,连前十名也没考进。爸爸妈妈很生气,说不让我读书了。知道我为什么考得不好吗?因为您离开我了呀!您在的日子里,我总是名列前茅的。

班里的同学总笑话我,说我是没人要的小孩。老师对我说话时,总带着一种怜悯的口气。我真的好伤心好伤心呀!我不要做没人要的小孩!

冰冰一口气写了好多好多。她想,外婆看了这些一定会很伤心的,写点高兴的吧。于是,她接着写:

说点高兴的吧。我当上大队委员了,可以为学校服务了,我好高兴呀!您一定也很高兴吧?

还有,前天叶情阿姨来看过我了,她真漂亮!叶情阿姨还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呢,我可喜欢了!叶情阿姨说我长高了,也长漂亮了。我好喜欢叶情阿姨,她像妈妈一样,不,比妈妈还要好!

敬祝

身体健康

2009年2月1日

最爱你的冰冰

天国的记忆范文第2篇

一、运载火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运载火箭技术是一项军民两用技术。从1970年4月24日1号火箭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太空,到1998年3月26日2号丙改进型火箭圆满地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我国的系列火箭用28年的时间走完了50次发射的风雨历程,形成了具有近地轨道运载能力8.8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2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5吨的系列运载火箭。

我国发展运载火箭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对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方面。东方红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5个有能力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对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运载火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运载火箭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节省发射费用

应用卫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航天运载服务的需求。预计到2000年,中国运载火箭对国内外卫星的发射任务可达60次左右,其中,国内卫星的发射需求占1/2,仅此一项就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发射费用。

与4号运载火箭能力相当、可用于发射类似风云1号卫星的国外运载火箭有美国的宇宙神F和德尔它系列、法国的阿里安1,其发射费用分别为4400万美元、39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若我国的风云1号卫星采用国外最便宜的阿里安1火箭发射,其发射经费折合人民币17160万元(按1988年汇率计算)。这个数字相当于研制4号运载火箭外加两枚飞行火箭在内的全部费用。用中国自己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费用只相当于国外同类运载火箭的22%,因此采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2.对外发射服务

1985年,我国政府批准系列运载火箭走向商业发射。1990年4月,3号火箭首次成功地为亚洲卫星公司发射了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1号卫星。截止1998年8月,火箭已实施了16次商业卫星发射,并为法国、德国进行了5次微重力试验和应用搭载飞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射服务的实力,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的第三个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国家,在航天发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我国发射服务价格比国际市场同类服务的价格低15%,但发射服务的收益还是相当高的。以3号火箭发射亚洲1号卫星为例,其发射费用约为2500万~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300万~17160万元(按1988年汇率计算),而3号火箭的生产费用和发射勤务费用合计为5000万元,可见,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二、应用卫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领域

通信卫星是目前航天技术应用最广泛、最重要、商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由于卫星通信的开发和应用成本仅为微波通信成本的43%,因此20多年来,卫星通信系统业务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常例如:原计划投资十几个亿,用5~8年的时间架设微波中继线,以解决电视收看问题。而采用卫星电视接收站后仅投资300万~400万元,约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全区电视覆盖。即使把卫星费用列入,总投资也只有1000万元。由此可见,卫星通信在全国所取得的效益十分显著。

我国的卫星通信工作起步于70年代初。1984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卫星通信工程的地面建设也随之展开,使卫星通信得到广泛应用。截止到1994年,全国已开通8100条邮电卫星通信线路、11条卫星电视线路和30条广播线路,承担中央及盛市的电视、广播、教育电视以及全国与境外“接轨”的公众通信、金融、水电、能源、交通、公安等国家部门的专用通信。利用已经发射的通信广播卫星,开通了数字和模拟电话、电视和广播节目的传送、图片文字传真、数据报表传输、电视教育等应用项目。卫星通信系统已成为国家信息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边远地区、山区和海防、边防地区的数亿人民收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初步改变了我国边远地区通信、广播、电视传播的落后状况。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多个卫星接收站,电视覆盖率达到80%。由于通信卫星的应用,直接推动了电视、广播、教育、邮电等业务的飞速发展,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从市场需求看,卫星(在轨)资源的紧缺是今后通信卫星市场竞争激烈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公众通信方面,如果用卫星解决全国通信量的3%~4%,需用3~4颗具有24个转发器的通信卫星,再加上轨道备份,国内通信就需要4~5颗24个转发器的通信卫星在轨服务。我国在2010年前干线宽带业务将有巨大的发展。初步测算,如果整个国家的通信业务有1%~2%由卫星通信实现,则在2010年前后,要发射15~20颗相当于东方红3号容量的卫星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说,卫星通信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也正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卫星制造商在中国频繁活动的原因。中央电视台的C频段卫星电视广播所取得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是一个例证。

在全球通信一体化的进程中,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应是以光纤、卫星通信和广播链路相结合构成的立体空间电子通信骨干网络。卫星技术在信息高速公路中不仅担负着空间通信的“硬件”作用,还由于其自身就是独特的信息源,也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的应用促进了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导航定位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开创了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勘探和空间研究等前所未有的新领域,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或难以达到的效益和作用。

三、卫星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74年至今,我国已成功地回收了16颗遥感卫星,送回的大量宝贵的空间遥感资料,广泛应用于我国地质、海洋、农林、考古、环保、铁道、公路和军事等部门,收到了“一次发射,多方受益”的效果,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的微重力试验,获得22项材料加工和103项生物实验成果。可以说,卫星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硕果累累。

1.航天技术在农业育种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的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人口却以每年1400万的速度增加着,农业发展形势严竣。向太空要效益,通过空间育种使粮食增产,是解决我国“米袋子”和“菜篮子”的有效途径。从1987年到1994年,我国成功地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7次共51类农作物、300多个品种的种子搭载试验,经过太空育种专家8年的地面育种试验,证明经过太空处理的种子,能够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如经过空间育种的水稻穗大粒大,比未经空间处理的种子增产20%左右。小麦种子在秆高、品质等性状上产生了很多变化,获得了矮杆、丰产和早熟的优良后代。西红柿种子种植后长势旺盛,果实增多,抗病虫害。青椒种子已培育出一种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系,单果平均重量从90克提高到160克,亩产与太空育种前相比增加25%~30%,已在黑龙江等地推广种植了5000余亩。专家一致认为:利用宇宙空间的微重力、高真空、超洁净、强辐射和大温差等地面不具备的独特条件进行育种,具有使种子产生有益变异多、变幅大和性状稳定快等地面无法实现的优势,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早熟和抗病的良种。因此,利用空间技术育种是解决粮食、蔬菜增产和发展“精益”农业的很有希望的途径。“九五”期间,我国将利用火箭发射一颗农业育种卫星,将选择12类、170个品种进行种子选育和种植试验。

2.海洋资源卫星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

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3。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专家计算,应用海洋资源卫星对台风和灾害海况监测预报将使中国每年减少损失22.5亿元。在实现对海洋油气开发与矿藏资源开发的海洋预报中,每年得益1亿~1.6亿元;在指导海洋捕渔业和养殖业生产中,可使渔业成本下降,捕鱼量增加,每年得益14亿~18亿元;在指导中国1000艘远洋船选择最佳航线方面,年得益1.4亿元。总之,海洋资源卫星与卫星海洋观测事业的发展,净增经济效益40亿元,其投入与产出之比惟1∶14。此外,应用海洋资源卫星绘制的“南沙群岛海域北部影像海图”,结束了我国一直依赖于1984年美国版海图的局面,并纠正了美国版海图的错误,为南沙资源的开发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3.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

1991年,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造成耕地破坏、农作物减产。水利部利用560张卫星遥感资料对全国水土流失进行分析,编制了1∶500000解译图,按成因、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分类,分别量算了面积,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服务。1993年,又先后对山西三江河流域、延安地区、永定河上游等土壤侵蚀进行了调查,编制了1∶500000的土壤侵蚀图。并且,利用卫星和航拍技术相结合,调查了黑龙江13个规划水库、41个比较水位和5个设计洪水位下的淹没损失,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沿江森林、沼泽等恶劣地域和中苏双方境内的调查,为中央决策机构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利用遥感技术对黄河入海口地区进行了动态监测,调查了农作物播种面积;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选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减少了野外作业时间,缩短了周期,仅此一项就比常规调查节省经费50万元。“九五”期间,还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有效灌溉面积进行调查。

天国的记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陶艺;乐烧;烧砂锅;陶艺制作;工艺设计;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乐烧是现代陶艺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烧成技法,来源于我国古代,其烧成设备建造简便,粘土获取渠道广泛,富有趣味,新奇激昂,所烧成作品由于所施低温金属颜色釉而呈现变幻莫测的迷人效果。而砂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用物品,价格低廉、使用面广,自古以来在餐饮、熬煮中药等方面都离不开砂锅的身影。在一般人的意识中,砂锅和乐烧简直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不过,笔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我们延续几百年的传统烧砂锅方法就是乐烧技法。换句话说,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从来不知道现代陶艺为何物的小村落里保存并经常实践着完整的现代所谓乐烧的技法,只不过没有使用乐烧这个名词,而是称之为烧砂锅。这样的发现为中国是乐烧技法的发源之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一、乐烧的来源与历史

乐烧在各种资料中,甚至包括教科书中都表明始创于日本桃山时代,当然有些中国的陶艺家(包括笔者在内)认为乐烧发源于中国的唐代,但还是承认缺乏有力的证据,只好认为乐烧“在中国陶艺界未被广泛采用,却盛行于美国和日本等国的陶艺界”。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韩日两国陶艺家的理论,由日籍朝鲜陶器工匠阿米夜(怡屋)在永正年间(1504—1521)首创,“乐烧”名称的来源据说是因为阿米夜与其日本妻子比丘尼·佐佐木所生的儿子初代长次郎曾经应邀在当时日本的统治者丰臣秀吉的府邸“聚乐”邸内烧制茶陶,作品称之为“聚乐烧”,他的徒弟、千利休之孙常庆被丰臣秀吉赐“乐”字金印,其后代所烧制的茶陶作品都盖了“乐”字印戳,从此有了“乐烧”之名。还有一种说法是由“壬辰楼乱”(1592)中被日本人抓去的200多名古朝鲜陶工的后裔朝四郎,在日本运用“登窑”等烧制方法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乐烧技法。朝四郎之后,通过众多陶工的共同努力,乐烧技法逐渐完善起来。“二战”前后,传人欧美。因该技法尤为符合具有很强开拓精神的美国人的性格,成为美国陶艺重要技法之一,开始有了“RaKu”这一专有名词。

如果上述说法属实的话,不管是阿米夜还是朝四郎。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乐烧由中国起源,后期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而由朝鲜陶工带到了日本,然后经过日美等国陶艺家的发扬光大,才形成了现在这种遍地开花的情形。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野调查。

二、烧砂锅的田野调查起源

2009和2010年暑期,笔者在中国民协陶瓷艺术委员会的协助下,多次来到钧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进行调查。

砂锅窑,是座落在神垕镇西南的一个小村庄,历史上整个地方就以出产砂锅闻名四乡。整个村庄依山势而建,村庄内和四周山上植被茂盛,槐树、皂角树、槲树较多,这里交通并不是非常便利,只有一条几年前村村通工程时期修建的不宽的水泥路通过。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笔者来到砂锅窑村靠山的一户人家。

这是一户侯姓人家,几十年来历经数代都是烧制砂锅为生。他们有个独家小院,院子呈不规则长方形,靠院子两个短边各筑有一座砂锅窑,在院子的中间靠里的位置有两座地窑,旁边有四间砖瓦房,其中两间就是陈腐泥料和制砂锅坯以及阴干的地方,整个院子既是作坊又是住家。院子对面相隔不远有两孔废弃的黄土窑洞,里面存放着泥土和大量的树叶。

三、烧砂锅的工艺制作过程与方法

就像乐烧需要两种炉子一样,烧砂锅也需要烧和闷两种设施。烧砂锅的窑结构比较简单,基本就是没有烟囱的直焰窑,窑炉外观呈馒头形,外部直径约2米,最高处离地表1.5米左右,地表以下大概50厘米,两边护翼墙高1.2米左右,窑炉南北向,窑门朝北,高约1.3米,宽约40厘米,风道在西边,窑炉上方偏后有天子眼,在南边中轴线偏下,离地大概1.3米,整个窑体紧挨南墙。护翼墙用砖砌成,里面填土固定,窑体和窑顶用泥糊成。原来用风箱侧边鼓风,现在在原位置安装了两台小型鼓风机用作进风设备,一般只使用一台鼓风机,有时候为了赶时间或者避免天气因素的影响才使用两台。

由于神重镇周边盛产煤炭,当地散煤既多又便宜,所以砂锅窑的燃料因地制宜使用煤炭。在初次烧成时用散煤铺底,煤炭燃料要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烧砂锅煤炭在窑门前筛选,把大块的煤炭用斧头粉碎,并洒水进行搅拌,拌得半干不湿,然后用铁锹把拌过的煤炭均匀撤到砂锅窑底,平铺大概不到10厘米的厚度。因为砂锅窑是连续不断使用的,在已经开始连续使用的砂锅窑,窑底已经有一层燃烧的煤炭,所以基本上把刚拌好的煤炭再撒一层把原有煤炭盖严就可以了。

铺好燃料,就开始装窑。需要用专用的铁叉把上好釉的砂锅两两口对口竖放到窑内,平铺一层,据测算,一窑能装100个左右砂锅坯。由于所施用的釉料类似于含金属氧化物成分的化妆土,比较稀薄,并不会形成过强的玻璃质,所以不会流淌熔融粘合,因此装窑的时候并不考虑砂锅坯体之间的缝隙,基本是一对挨一对,慢慢铺布一层。铺满整个窑床后,封闭窑门,用整块水泥板或石板立起盖住,用铁钎顶紧,窑门封板上部开有长约10厘米、宽约10厘米倒三角口,烧窑的时候用破匣钵片盖住,利于观察窑内烧成情况,同时盖上天子眼。由于窑门侧面呈“7”字形,所以盖窑门需要两块石板或者水泥板。然后先开动一部风机,往窑内注入空气,增强燃烧。如果需要加快烧成进度,就开两部风机。整个烧成过程中,不用添加燃料。师傅们只是通过倒三角形的观火孔观察了两三次。一般情况下,烧制砂锅,一次动用一座砂锅窑、两座地窑,这样砂锅窑炉是连续不断的进行烧成作业,而地窑可以轮番使用,所以师傅们的活动也是连续不断的,在砂锅窑开始连续烧成的同时,他们开始从地窑里勾出上窑烧成已经经过闷烧的成品,码放在一旁,间或还要整理砂锅坯,并进行上釉补釉作业。

砂锅出窑是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当砂锅窑烧到1100摄氏度的时候,(传统烧砂锅时,这个温度是烧窑师傅凭经验看出来的,砂锅窑上没有热电偶,砂锅窑师傅也没有见过高温计。这次我们携带了高温计,大致测定了窑门观火孔附近的温度。)就把窑门打开,用铁叉伸入窑内,把还遍体红彤彤的砂锅挑出来,顺势放入旁边的地窑中,这个过程需要两个人的配合。笔者不甘示弱的尝试了几次,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还是需要技巧的,现代的乐烧活动中,有全套的石棉防护服和手套,可在取红彤彤的砂锅时,只有手套和草帽以及普通的服装做为防护,要控制住手中两米多长的铁叉,从热浪扑面的通红窑炉中准确地叉取砂锅,并把它们轻柔而迅速取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砂锅烧成重要的一环就是“闷”,使用的设备就是地窑,地窑就像乐烧过程中装树叶等物的闷烧炉的固定版,烧砂锅的地窑就地挖筑,剖面呈上小下大的袋状,窑内最大直径约1.5米,大概1.5米深,窑口在正上方,呈正圆形,直径约30厘米。窑口四周能够承受多人踩踏的重量。地窑的各个面挖掘痕迹明显,但底面基本是个平面,以便放置砂锅。地窑里一般先铺厚厚一层当地山上多产之槲树叶。槲树,为壳斗科,落叶乔木,最高可达25米。叶倒卵形互生,长10-20厘米,每边有4-9个波状缺齿,下面密生茸毛。槲树初夏开花,单性同株。生长分布较广,但一般生长在长江以北地区。最喜光,可耐干旱瘠薄土地。槲树全身是宝,叶可代替桑叶养蚕。所生坚果脱涩后可供食用,木材坚实,可供枕木、建筑、器具等用材,连朽木都可培养香菇。壳斗及树皮可提栲胶,而叶子脱落干燥后又成为烧砂锅后期地窑所用优良的还原燃料。

地窑在使用前先均匀的在内部洒一遍水,再铺一层槲树叶,然后把从窑内烧好的砂锅挑放到地窑内,中间基本上要加铺2—3次槲叶。放完后再加一次槲叶,盖上地窑盖,盖子直径约40厘米,中间有一圆孔,直径约2厘米,然后在盖子四周围土密封,这时盖子的圆孔中间“嗤嗤”喷气,然后盖上圆孔,在盖子四周扒一个圆土环,往圆环里一碗一碗浇水,应该是产生水封,防止漏气,增加地窑内的还原气氛。大概浇了半桶水。砂锅在地窑里大概闷1.5小时,就可以出窑了。

四、结语

通过整个砂锅烧制过程的描述,可以清晰的看到,从过程、技法到成品,这种烧砂锅的活动纯粹就是固定式“乐烧”。

天国的记忆范文第4篇

16年前,一位16岁少年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与灵性所在,他为自己的兴趣努力与争取,并使它一如年轻美好的生命,绽放出夺目之光。

深藏于心的愿望在怒吼中呼啸而出

魏振宇的家乡在黑龙江与内蒙古交界处。也许是受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的骠悍性格熏陶,魏振宇从小就对马儿有着独特的喜爱。

但他自幼跟随军营出身、戎马一生的父母飘泊不定,无规律的生活,导致小振宇比同龄人的个子矮、身体弱,父亲为了将他锻炼成真正的男子汉,在他7岁那年狠心送他到少林寺武校,学习中华传统武术,从此,魏振宇开始了离家独自生活,并体会到什么是残酷、什么是汗水如注。恰恰是这段经历,给魏振宇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明白那种磨练所带来的坚毅与隐忍。就在他渐渐忘却童年的往事,真正开始以“武”为家、以“术”为业时,一次偶然的香港行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1991年10月,魏振宇随学校到香港做友好交流,正赶上赛马之季,他们被邀请到沙田马场参观。容纳6万多人的赛场中,连过道中都挤满了观众。参赛的骑师们,戴着黑色的头盔、穿着色彩不同的骑师装,停在比赛线前,当比赛的哨声吹响刹那,魏振宇仿佛回到了童年:骏马奔腾、万人喝采,掌声雷鸣,激动的观众跳着、喊着,一切和过去那么相似,魏振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情此景,惟有用心去感受、去聆听马蹄所带来的震撼。

回到酒店后,魏振宇的心仍然停留在赛场,耳朵里充斥“咚咚”的马蹄声。校规严令禁止学生单独外出,但魏振宇实在忍不住,还想去看比赛。天黑后,他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出来,没有钱坐车,就一路跑了十几公里,气喘吁吁赶到沙田马场,因为个子小,他跟在大人后面顺利混进场内。半个小时的比赛很快就过去,结束时他仍意犹未尽地回想着夺冠的那匹纯种血马。

散场后,他溜进训马场,想亲眼看看那匹叫骏河的冠军马,抚摸一下它黝黑锃亮的马鬃。也许是因为从小就跟马儿接触,当魏振宇亲密地将脸庞贴在“骏河”的马鬃上摩挲时,它不仅没有生气,还很高兴地配合着魏振宇的抚摸。魏振宇高兴得搂着“骏河”,低声地夸奖它,“骏河”仿佛听懂了他的话,兴奋地刨着前蹄,仰头高声嘶叫。这一幕令鱼贯而入的骑师们惊呆了:脾气爆躁的“骏河”很难被驯服,就连职业骑师,被他甩下去的也不在少数。

这时,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骑师走上前,握住魏振宇的手,问他叫什么名字?魏振宇有些害怕,想挣脱跑掉,可突然间回过味来;这不是刚才夺冠的骑师吗?激动战胜了恐惧,魏振宇大着胆子说明自己的来历,并且知道了站在面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级著名骑师――告东尼。

沉浸在兴奋中的魏振宇,回到酒店才明白等着自己的是严惩。他趴在地上,软鞭狠狠抽打在背部,每一下,都是撕心裂肺的痛,可魏振宇紧紧咬住牙关,直到最后,教练问他是否承认错误时,魏振宇憋足了口气,大吼了一声:“我要去学赛马。”同学们惊呆了,没人敢反对教练,更没人敢中途离校,可是他们不明白,马儿在魏振宇心目中所占的份量。喊出了自己的心愿,魏振宇仿佛大病初愈,再也没有力气解释。但他知道,那一刻,自己成为了男子汉,没有在沉默中死亡,而是爆发在怒吼中。

马语者的第四情感

16岁的魏振宇,毅然离开生活了9年的武校,报名参加骑师训练班。那一年报名的800多人中,最后被录取了7人,除了魏振宇,其他全部是英国籍和香港人,魏振宇是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一个。第一年的训练极其艰苦――早晨5点钟起床,替马匹擦身、清理粪便,然后集体做俯卧撑、蹲马步,然后在马背上开始一天的训练。每天不少于6小时,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都不能延误或取消,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这在普通人看来,犹如地狱式的训练,对魏振宇却不足为奇,比起武校的散打、九节鞭、枪剑绳镖的训练,骑师班要轻松多了。

结束一天的训练后,其他同学累得只想睡觉,而魏振宇却跑到马厩里,细心地给马儿进行护理,每天雷打不动给马匹量两次体温,然后洗澡细心地擦干,自己才回宿舍休息。

魏振宇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师,光会骑马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对马儿的情感投入,以及打心底里透出的呵护和爱惜,因为马的智商和人相近,它不仅能接受训导,还能学习模仿,甚至与人交流感情。

永不消失的地平线

从见习骑师到正式骑师,要经过3年,赢得40场头马,而魏振宇,仅仅用了1年,便赢得178场头马,提前晋级为正式骑师,他才22岁。

2003年香港赛季上,魏振宇发挥得淋漓尽致,共赢得65场头马,身价飚升至年薪20万港币,加上策骑费、奖金等,年收入将近50万港币。而和他一同进学习班的其他6人,仍是见习骑师。随后的魏振宇更是表现异常出色。

天国的记忆范文第5篇

如果天给我一次改变的机会,你会不会要?我是不会要,因为我不要这种虚荣的面容,即使自己在不漂亮,不可爱,但我知道我是与众不同的,我不要这次机会,我也知道,我没有怎么温柔,没有怎么爱撒娇,没有白白的脸蛋,朗俪的身材。我知道我有一颗热爱,善良,坚强的心就行了,我不求谁,我就是这样,我高兴就行了,别人用来讨论的话题,我也开心。

不要在意自己的外表,要在意自己是否一颗善良的心,不要在意别人的话,我相信你一定行。

初一:寒若汐

相关期刊更多

钱币文论特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钱币学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卫星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