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故都的秋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课堂 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23
弘扬主体性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自主学习是顺应时展起来的学习理念,它的理论和实践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现今新课改进入深水区,亟须突破转型的阶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将视线投向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长远目标上。高中语文课堂应该也必须从传统的“教师单边讲授,学生单边听课”的单一模式转向“师生自学、合作”的双向互动模式。
笔者将以高中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为例,谈谈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 自读质疑
课前预习,在很多人心中也许只是粗略的浏览课文,查查生字,了解作者生平,划分段落大意而已。但是要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更多有效及科学的指导,在课前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在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中,完成课前知识与能力的前期积累。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教师更可以利用课前微视频将阅读质疑的方法及要点告知学生。如《故都的秋》课前,笔者就录制了一个5分钟的微视频,提前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视频中,笔者重点提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写作原则,并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时,尝试从“景物特点、写作技巧、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质疑。
上课前,笔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搜集和归纳。学生的提问较多地集中在“秋天的特点”“写秋天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些问题上,这充分说明在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中,对于此类写景状物散文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的。学生能够在外在的语言描写层面,较为朦胧而笼统地掌握散文“形散”的特点。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充分说明,学生在这些写景情境中并没有能够看出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作者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曲折情感内涵,对“神聚”的把握仍欠深入。
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笔者将本课的重点设定为:解读郁达夫写秋景的深刻用意,体会作者的曲折情感。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前提出的质疑中,进一步深入作品,读懂作品情感,尝试得到能够举一反三的阅读经验。
二、 聚焦对话
所有阅读的基础在于对话。对话是读者个体生命与作者文字生命的相遇与冲突。在阅读课中,聚焦的核心是“对话”。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展开合理而充分的想象,调动一切此前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走进作品,还原到作者的心境,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对话收获。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读完《故都的秋》之后,谈谈自己对哪个句子最有感触。
学生何承峰:我觉得“在破壁的半腰上,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这句话很有意思。
师: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你找了一句很冷门的句子,请你来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何承峰:我觉得这里写出了一种颓圮的落寞的感觉,让人很哀伤。
师:能再说具体些吗?
学生何承峰:他不是兴高采烈地看花,是静对着花。
师:为什么是“静对”呢?
学生何承峰:这里有孤独。他不是对着人,是静静对着花。平时我们要是有三五好友一起玩,一起待着,就不会一个人静静地看花了。作者没有朋友,没有知己,只有他一个人。作者的孤单、孤独,淡淡的哀伤就写在里面了。但是不强烈,一般人不细心还不容易看出来。
师:你很不错,你不是一般人,你看出来了。(全班自发掌声鼓励)
在课堂流动的时间序列里,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聚焦点确实落在文本上,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能够从一个“静对”的词语,去感受作者哀伤落寞的心境,这也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在刚才这个教学细节里,笔者就被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实的阅读感受所感动。师生的心灵有互动,同时被作品的意境氛围所打动,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
三、 比较拓展
在大部分的课堂拓展阅读中,教师通常采用求同的思维,寻找与原文情感相类似的文段,用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但是这样的做法长期使用之后,会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将学生的求同思维不断放大,却忽略了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实,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求异思维也占着非常重要的比重。
对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大部分的解读参考材料都会将重点放在作者对北京的怀念、热爱的情感上。但至于郁达夫为什么如此怀念北平,却鲜有人提及。笔者就在课前提供了一份拓展材料《达夫与北京》,补叙了郁达夫与北京发生交集的四件事情:一是郁达夫在青少年曾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参加公务员考试,失败而归。二是郁达夫与妻子的婚姻,在北京走向绝望。三是郁达夫最心爱的小儿子,在北京夭折,他甚至没能看儿子最后一眼。四是郁达夫时隔多年从江南再回北京,人在漂泊,旅途失意。
笔者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结合拓展材料,谈谈郁达夫怀念北京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逻辑环境下,重新审视郁达夫对北京这个特殊地点的情感。
学生韦佳炜:我突然懂得了郁达夫为什么要用三分之一的寿命折去来换得秋的挽留,是因为北京有他爱过恨过的人和事,因为爱和恨,所以怀念。
学生覃才修:郁达夫没有用古都的秋,而用故都的秋。“故”字是有故事,有回忆的。故都埋葬着他的记忆,他的青春岁月,他的爱子,他的理想,所以这“悲凉”不仅是看秋的悲凉,更是他回首人生的悲凉。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谈到了郁达夫对北平的情感。北平这个城市,可以说是达夫的失意之城、失恋之城、失子之城、失落之城,但他还是毫不吝啬地要用文字去赞美北平的秋,赞美浓缩了他人生浮沉转折的北平,赞美他再也回不去的秋天。郁达夫和老舍不一样,老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的根在北平。但郁达夫是北京的过客,他用一种淡淡哀伤的笔触写出他在北京留下的种种人生思考,岁月回忆,值得后人玩味品读。
通过这样的比较拓展环节,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和理性了。在诸多只提及郁达夫怀念、热爱北京的参考材料之外,笔者引导学生从作者与地域、知人论世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主题。同时,将郁达夫与老舍做比较,把郁达夫心中的漂泊与落寞凸显出来,让学生懂得:阅读作品,其实就是阅读作者的人生,而这样的阅读体验是可以迁移到别处的文本中的。
四、 创造体验
阅读的最后环节是创造体验。学生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展现出来,那么这样的阅读就会在学生的内心产生真正的影响,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在《故都的秋》的阅读课上,笔者让学生最后做了一个改写作业:从《故都的秋》里,将自己最有感触的文中意象选出,尝试着填写《天净沙・故都》,最后一句要表达作者的情感。
有了课前的自学质疑,课堂的对话交流、比较拓展作为铺垫,学生们对散文中的各种意象有了更具体化、生命化的感受,于是学生在课后纷纷像模像样地填写了小令。
天净沙・故都
枯槐残蕊哀蝉
斜桥细雨风寒
古院凉风人单
夕颜无艳
浓香茶意绵绵
(学生吴懿蔚倩)
天净沙・故都
落蕊槐树浓茶
破屋院内蓝花
斜桥人影互答
凉风四起
失意人在何方
(学生李奕彬)
天净沙・故都
残檐破屋碧天
鱼台柳影不艳
秋风落蕊无言
一盏浓茶
氤氲记忆十年
(学生杨鸿越)
天净沙・故都
凉雨斜桥夕阳
老槐人海落芳
檐前鸟鸣茶香
高蝉低唱
往事人归故乡
(学生李俊江)
自主学习主要途径有四种:一是指导预习,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加强语文学习小组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发展。在“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指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以构建自主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的目标。
【关键词】
语文阅读 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标。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显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引导学生改造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基础上,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从而构建自主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独立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积累渐进的过程。有些语文知识,教师不讲,怕学生不能掌握,可是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地讲解,收效却并不明显。仔细分析,语文学科的知识大多数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渐领悟、操练而获得的,而真正需要教师“讲”的那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生教生”的形式完成。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前理解水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学习、发现、互助、分享的权力放给学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切切实实的学习实践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
教师的口号是: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口号是:我的学习我作主!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呢?其主要途径有四:
一、指导预习,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具备一定的自读能力,把语文课上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课,就必须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是讲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部分研读、整体升华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的预习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督促。而学生本身对预习也不够重视,常把做作业当作硬任务,把预习当作软要求,预习往往停留在老师的口头倡导中,很少有学生认真地、充分地去做,而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浅尝辄止。
为了让预习落到实处,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语文预习的方法――审题法、拈词法等。如审题法,从审清题意入手,去掌握文章的内容和重点。《故都的秋》从题目的中心词“秋”和修饰词“故都”可知文章所写的是故都北京所特有的秋景,由此而知课文集中描写故都秋的特色的第3至11自然段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拈词法”是对文章里的关键词进行推敲、咀嚼。如《一夜的工作》课文中有一组贯穿全文的词语:“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关键词从思想内容上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在思路和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全篇的文眼和核心点。拈住了这两个词,就是抓住了这篇文章的文眼,可以获得纲举目张的效果。预习时,要求学生紧紧抠住这两个词,摸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学生可从中感触到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不断地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预习,尝到预习的甜头。
二、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临其境。创设适当的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在教《故都的秋》时,采用多媒体展现秋天的不同画面,让画面真实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使视觉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与欢畅,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又如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境的感悟,凄婉、缠绵的小提琴曲《梁祝》激起学生对美好爱情的由衷赞颂,对封建礼教的无限憎恶,以此曲导入,《孔雀东南飞》的情境早已辉映在学生的心坎上。构建自主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水到渠成。
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敢于质疑,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要让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的问题。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通过表象看到实质的问题。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不要匆匆地走过场。二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三要引领学生往深处想,不浅尝辄止。四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五要引导学生学会参与设置《导学案》中的探究题,学会规范地组织答案。
《散步》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是这看似平淡的语言却蕴涵着真挚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们自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再表达,把学生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探讨。学生对提交的问题进行讨论: 1.题目改为《三代》行不行? 2.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可不可以将顺序调换? 3.课文写一家人散步为什么还要描写景物?(探讨品读:景色美)4.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探讨品读:情感美)5.找出对称句,有感情地朗读,以“母爱”为话题学习用对称句说一句话。(学生的说话充满着激情的诗意:形式美)教师在学生发现、探究问题时相机归结出文章的“三美”。本案例环节体现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任务和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入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凭自己的经验,谈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在自主研究中读懂了作者匠心安排的“散步”。因此自主探究有利于创新。
可以说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活动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质疑问难,并发表独立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张扬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体悟到的“三美”,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自主活动的成功,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四、加强语文学习小组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发展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艺术生身上具备普通学生所不具备的优势——“艺术”。孔子提倡因材施教,面对这些特殊的“材”,我们必须找到适合他们的独特的教学方式,那就是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发挥艺术生“资源”优势,让语文课堂有“声”有“色”。
一、艺术生“资源”现状分析
艺术生的专业类别很多,有音乐、美术这样的“大类”,也有播音、主持、编导、空乘等“小类”。音乐类分为声乐类和器乐类,器乐类里又有钢琴、古筝、笛子、二胡、琵琶等类别。因此,一个综合的艺术班里,往往有十余种不同的人才。
艺术生大部分对专业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些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早读、课间、放学路上,经常听到他们引吭高歌;书桌、教材、作业本上,随处可见他们信手作画。据小范围调查,很多艺术生每天坚持练习专业三、四个小时,如果说他们不爱学习、没有毅力,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但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差,很多艺术生找不到学习文化课的乐趣,容易苦恼、厌烦。如果按照普通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势必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激发逆反心理。
二、艺术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很多艺术生认为只要专业成绩突出,就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有所建树,没必要在文化课学习中投入过多精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误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学好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如果语文素养有所欠缺,从事艺术的人可能无法正确理解把握艺术作品的深层内涵,就不能完美地表现作品,当然也就无法有所创新。而对于艺术而言,创新非常重要,一味模仿,只能成为“工匠”,却无法成就“大师”。
三、把艺术融进语文课堂的具体做法
(一)“画”语文,让语文课赏心悦目
语文课内容丰富,很多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一些诗歌,更是“诗中有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课,可以让艺术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作品中美丽的画面。
如《荷塘月色》一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朦胧、素雅、静美的荷塘月色图,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这幅图画,不同的构思创意还可以在班里进行比较,看看哪一幅最符合原文的意境。
这样“画”语文,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绘画能力,找到自信,势必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唱”语文,让语文课悦耳动听
古代诗词本来就是用来吟唱的,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等;还有一些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如《孔雀东南飞》等;有些歌词是化用诗词的,如《梨花颂》等。
现代诗歌也很注重音节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读来琅琅上口,如同清新的乐曲。
这些课,就可以让学生试着去“唱”。同学们可以自己为诗词谱曲,也可以找与诗歌意境相符的歌曲,或者对已有的歌曲进行赏析评价,这都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意境及情感。
这样“唱”语文,不仅让语文课堂显得颇有韵味,更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来艺术的享受,一定会受到学生的青睐。
(三)“奏”语文,让语文课动人心弦
有些课文不适合“唱”出来,那么我们就发挥器乐类艺术生的优势,把它弹奏出来。
如《琵琶行》一课,会弹琵琶的同学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大家明白什么是“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也能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当然,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另外,《祝福》适合凄切的二胡,《归园田居》适合明快的长笛,《垓下之围》适合悲壮的古筝,《离骚》适合低沉的洞箫……
这样“奏”出的语文,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印象之深,必会如镂如锲。
(四)“演”语文,让语文课多姿多彩
戏剧是综合艺术,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无所不包。把语文“演”出来,可以调动班里几乎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参与面广,影响力大。
例如《鸿门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很适合改编成剧本。而演好这个故事,对编剧、导演、演员、背景、音乐乃至道具都有很高要求,这就给了编导、播音、舞蹈类学生很大的展示空间,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对课文有了深刻的体会。
这样“演”语文,要考验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把握,所有人要和谐统一,才能完美演绎。这种形式,也必然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 教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除了能按教材上课外,还必须具备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课程资源按不同的分类法可分成许多种,从感觉表征上,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显性课程资源表现为现成的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的资源,如:教师、教科书、教学用书、工具书、图书馆、展览馆、报刊;隐性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资源存在的一种隐性现实状态,不很明显地呈现出和语文课程的关系。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把注意力多放在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如:音乐、影视、民间诗词、民间习俗等,对于教师授课过程、学生学习的教材、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学生对知识的已有体会等往往忽视。实际上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树立新教材观,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教师急需认识的问题。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每册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除此外还有五个口语写作训练,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和学校安排的教学时数,时间是比较充裕的,怎样在充裕的时间下让教材发挥最大的作用呢?
教师可结合本校的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调整,做有利的尝试。
一、依据课程标准,针对教学目的更换教学素材。
教材中所选课文,因作者生活的环境及经历,所选用的素材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位于祖国南方的学校的大部分师生对于北方的事物、风俗习惯等仅限于从书本上了解并没有深刻地体验,更说不上准确地理解。因而,在教材中的某些素材,在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下,教师可在教学中做一些替换。如《胡同文化》一课中,提到“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学生对“臭豆腐滴几滴香油”这个“菜”在北京市民生活中的意义难以理解。教师用本地招待姑奶奶回家的一道“菜”――面条煮瘦猪肉来代替,学生马上理解了北京市民的亲近和满足。再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把“紫藤萝”用“紫牵牛花”代替,《故都的秋》中,用旧的民房来代替“破落的院子”等。在代替素材的时候,没有改变原文、原句模样,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文句的思想感情,领会文句传达的情感内涵,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同样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教学内容,利用课程标准提供的弹性空间调整教学内容。
许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具体到每个班的情况差异较大,因而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根据班级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或适当增减内容,或放缓速度,或增加难度。如《秋水》一课,对学习比较好的班级,印发旧版教材中的《庖丁解牛》一文给学生阅读,以期使其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对一般的班级则掌握好《秋水》一文就可以了。对“口语写作与训练”中“情景对话”的教学中,则增加难度,要求学生不但有适当的语言,还要辅以合适的动作和表情。因材施教既能减轻学困生的负担,又能提高学优生的学习难度,两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符合自己能力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根据教学目的及内容的需要,把两个或更多的单元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每两个单元安排一个相同的体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种体裁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强调掌握每一种体裁共同的知识。学生可以相当集中地准备材料,教师也可以系统地备课。如第三册一、二单元诗歌为一教学单元,三、四单元散文为一教学单元。
四、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其他学科相关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再建。
语文的教学,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有些内容涉及的学科知识是相同的,可以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学习。如第三册诗词有《一剪梅》、《虞美人》、《无题》等,这几首诗词已被谱成了歌曲在传唱,把这几首诗词组合在一起教学,学生在对比中能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教师经过实践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识得到加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具体表现与方法不明确,把创造性使用教材理解为等同于“更换内容”或“活动内容的更换”,忽略了自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等其它因素,出现了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狭隘、片面的理解。如在《胡同文化》一课教学中,用旧地主院子来代替北京四合院,旧地主的院子固然有和北京四合院相似的地方,关键是学生从未体验过旧地主院子是怎么样的,这个素材代替北京四合院后,学生对北京四合院照样还是没有直观的认识。这说明教师在对素材进行代替时,并未对课程标准、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教学目的、目标的把握也不明确。因此,创造性使用教材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2)必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
(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4)必须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5)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秦训刚,蒋仁森.高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颜色词汇;合理翻译;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
颜色词汇被用来描述对不同事物的视觉上的感受,比如用蓝色描述天空,用绿色描写植物,用黑色形容夜晚,用白色描绘云朵,等等,似乎人们都能用不同的颜色词来记述不同的事物。然而,由于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可能会用不同的颜色词描述同一事物,或者对同一颜色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翻译颜色词时,即使是最富有翻译经验和翻译功底的人也需要字斟句酌,决不能死译硬译,要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力求所译之词与源语言词之间没有太大的文化差异,翻出“颜”外之意。掌握翻译的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基本对应翻译,多种对应翻译,错位对应翻译,翻译时缺省,必要信息的补充等。同时,创造性也在颜色词翻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基本对应翻译
“颜色并非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人的视觉器官与外界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因此对于某些词汇的意识就产生了重叠。这种情况下便可以采用基本对应翻译。如李佩甫在《金屋》中写道:“大地方能人多,黑心人也多”,译者将其译为“There are as many black-hearted people in big cities as there are able-minded man”。铺展红地毯(to roll out a red carpet),颠倒黑白(to talk black into white)等。
2.多种对应翻译
在翻译成汉语的颜色词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多种对应的情况。比如“青”在《汉语》(第五版)的释义是:蓝色或绿色;黑色。所以在翻译这类词时,可以采用多种对应翻译。即面对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情况下可根据作者的意图和想要描绘的情景来选择相对应的词。例如:
(1)、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Crimson rain swirls in waves under our will, Green mountains turn to bridges at our wish.
(2)、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violet. who is dancing? waving this colored ribbon against the sky.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See how our elders mourn over the locks turned, In bright mirrors, silken-black at dawn and snow-white at dusk.这里简单的一个“青”却译成了不同的对等语,可见颜色词的翻译有时是灵活多变的。这就需要译者能身临其境地领会作者的思想,用合适的词表达作者的感情。
3.英汉颜色词错位对应
英汉语在出现对方没有的颜色词时,或者由于使用习惯和价值观的相异,对某些词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映,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可能会贻笑大方,造成误解和错解。如“白象”不能直译为“white elephant”,因为“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表示“大而无用的东西”。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译者不能使用绝对的对等语,而需考虑使用另外的词,即错位对应。
3.1颜色缺项词
在英汉颜色词汇的翻译中,有时出现彼此没有的颜色缺项词,如汉语中的黛、彤、绛、苍、碧等,以及英语中的beige, cyan, crimson, teal等。如将“Spanish -style buildings done in cream and teal”译为“一座乳白和青蓝色相间的西班牙式建筑”。
3.2使用习惯不同
由于英汉语不同的使用习惯,对同一种颜色会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所以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错位对应翻译。例如:张培基翻译的《差不多先生》里面的一句话,“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张培基在翻译“红糖”时没有用“red sugar”,而是用“brown sugar”来代替。对于夏尊的《中年人的寂寞》中“头发开始秃脱而且变白”,张培基翻译成“my hair thinning and graying”,可以发现,其中的“白”并没有被译为“white”,这位翻译界的大师熟稔文化心理和使用习惯,用“gray”既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又易为西方人所接受。
3.3价值观不同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有些颜色词在翻译不能使用完全的对等语,这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思采用错位对应翻译。正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将“怡红院”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因为西方人对red的联想除了喜庆,热烈之外,还有血腥,暴力的一面,所以大卫霍克斯尽量回避将“红”翻译成“red”。
4.英汉颜色词翻译时的缺省
很多时候,由于颜色词已经不能完全展现作者想要描绘的景象,或者出于文化禁忌,译者将颜色词避而不译,即翻译时缺省。如有人将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免得王狼底狼一般的绿眼睛天天在家里闪烁”译成“so that he’d no longer be prowling after me like a wolf ”,在这里译者省去了颜色词的翻译,精简又生动地再现了柔石想要描绘的情景。再如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悼红轩”时,为避免人们联想到其暴力、流血的一面,将其译成“Nostalgia Studio”。
5.英汉颜色词翻译时必要信息的补充
在英汉颜色词翻译中,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很多时候直译意译都很难准确表达出其隐含的意义,这时就需要采用信息的补充。郑振铎在其作品《离别》中写到“不,那不是悬着我们国旗的,他们的旗帜式红日,是蓝白红,是红蓝条交叉着的联合旗,是有星点红条的旗”。若只是译成“the red sun, the tricolor, the union jack or the stars and stripes”,不了解国旗知识的读者恐怕不易读懂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要在后面加以补充,“红日―Japanese flag,蓝白红―French flag,红白旗交叉着的联合旗―British flag,星点红条―American flag”。
6.颜色词翻译中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