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了多种适合小学生积累成语和名人名言的方法,着重提高小学生对成语和名人名言的感悟与认识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利用资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兴趣。教材中蕴含的成语与名人名言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好好利用。如《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教师可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你想知道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以后,是怎样建功立业的吗?”这篇课文所在的那个单元练习中有一组反映诸葛亮一生的成语:初出茅庐、屡建奇功、独木难支、回天无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生便会联系所读故事进行熟记,有利于对成语的理解和积累。
2.课前一分钟成语故事演讲激发兴趣。结合我校“三部九步”教学模式的开展,我鼓励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并在课堂上开展一分钟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做到了理解与记忆同步进行。
3.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兴趣。如在教学有关父母恩的文章时,可引用“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或“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雪”等名言激发学生对父母师长的情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学习珍惜时间这方面的文章时,可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或“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气力”的名言,并举例将珍惜时间与浪费时间这两种行为及其结果作以比较,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行名言的积累。
二、几种有效的积累途径
1.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积累。课堂上积累的方法很多,如课前预习积累,遇到成语与名人名言可通过查阅辞典、请教等形式达到熟记、积累的要求;课堂学习积累,即教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之时涉及到一些成语或名人名言,学生即时记录在本上,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熟记积累。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都想在同学面前露上一手,在教师面前表现一番,这是展开成语和名人名言积累的良好契机。于是,我就利用竞赛背诵的方式帮助他们积累成语,让生生之间互背,小组之间比赛背,男女生之间竞赛背,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所积累的成语的平台,使他们在竞赛中增强自信,提高语言积累的兴趣。
诵读记忆是积累成语的重要方法。成语整齐划一,读起来朗朗上口。小学生正处于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背一些优美词汇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库存。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背诵的指导,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加强检查的力度,让学生乐于背诵并体验成功的乐趣,并用归类法将背诵后的成语进行整理,如数字成语、历史成语、寓言成语、写人成语(人的神态、动作、心理、品质等)、写景成语(山、水、花草)等。
2.课外阅读中积累。课外阅读是积累成语和名人名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与课堂学习相比,课外阅读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性相对较小,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加之教师指导得当,学生一定会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着比课堂学习更多、更好的成果。如读书笔记式积累,记一些好词、好句或感受深刻、意蕴深长之句;网络搜索式积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信息,辅助学习;对比阅读式积累,即把写同样内容的不同资料源对比着阅读,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视角和观点,再融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卡片式资料积累。
3.书写中积累。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写字质量,要求学生扎实打好写字基础。书写的内容有很多,成语和名人名言便是其一。为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书写时由描到摹,由少到多,让学生把字写对、写工整、写美观。同时,在班级中同步开展书法竞赛,增强语言积累的效果。
一、选对“朋友”
1.按年龄选“朋友”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所以在选择图书时,就要注重趣味性,如《安徒生童话》,《苹果树上的外婆》等。而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所以,推荐的读物也不能过于浅薄易懂,而要有一定的知识性,可读性,如《上下五千年》等。
2.按个性特点选“朋友”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激发兴趣。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奋,就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3.寻找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
小学生由于视野还不开阔,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事物兴趣还比较淡薄,因此向小学生推荐读物一定要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比如说可以为小学生订阅《少年文摘》、《小读者》、《七彩语文》等。
二、兴趣引导读书
仅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这只是万里迈出了第一步。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产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1.悬念诱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学生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产生了读书的欲望。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绘画激兴趣
孩子自然有孩子童年的乐趣,而且他们都喜欢表现自我,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将贮存在脑海中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绘画。也可以对原有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在教学《九寨沟》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绘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3.以身作则引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每天早读课,每一次的课堂朗读,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
三、营造氛围好读书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母三次搬家究其因,还是她充分认识到学习环境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氛围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所以,我们要营造好学习场所的读书氛围。
关键词:主题班会;自我教育;以生为本
通过“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来开展主题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能为班级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的必要性
本文从开展主题班会的设计形式、实施过程、结果评价等方面对主题班会进行了创新,开展了“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的这种新模式。开展这样的班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必要:
1.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以生为本”的参与式主题班会的有效性
初三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自我意识和接受能力强,喜欢参与,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参与式主题班会可以为学生搭建很好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我,在参与中提升学习的效果。
2.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有明显的主体意识
以往的说教式教育、灌输式教育已经不适合当代的中学生了。参与式主题班会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协作,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升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3.主题班会是班集体的活动,学生渴望在班会中得到尊重和认同
这符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中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参与式主题班会能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并得到别人尊重的平台。
二、“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的组织和设计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设计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枯燥乏味的说教课变成生动活泼的班会课,是参与式主题班会的核心和关键。下面以“青春·理想·奋斗”主题班会为例,对“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进行几点探索和实践。
1.班会的准备
首先,向全班学生发放人生理想的问卷调查。经过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少数学生有比较明确或比较成熟的理想信念,个别学生没有自己的理想。然而不少学生将人生理想定位于中考或升学,缺少长远而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班主任对他们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提前一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古今中外同学们比较熟悉和崇拜的名人,包括凡尔纳、司马迁等以及身边的普通人,包括李建国、於忠祥、袁丁等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从而激发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并组织学生写一写我的理想,时刻警醒自己。
再次,对整个班会活动进行形式上的设计,包括确立目标和内容,设计活动步骤,将班级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和理想的故事,采访身边优秀的同学,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理想的力量,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的热情。
2.班会的开展
教室两侧悬挂名人的画像,黑板上写着班会的主题“青春·理想·奋斗”,背景音乐播放“我的未来不是梦”。
环节一:营造气氛,情境导入
主持人女:青春悄无声息地来了,她带着女孩飘逸的秀发、苗条的身影而来;
主持人男:青春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伴着男孩粗粗的嗓音、蓬勃的朝气而来;
合:我们爱春天,更爱像春天一样美好的青春。
主持人女:亮丽的青春需要理想,在你心中,理想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言。
导入中利用“发散思维法”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从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提出各种设想,广开言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轻松而活跃的气氛中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创意和灵感,真正使学生触类旁通。
环节二:名人名言,激扬青春
主持人女:理想,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主持人男:理想,在青春的韶光里闪光。
主持人女:理想如同启明星般,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背起青春的行囊,采撷前人的琼浆,在青春之路上起航。
八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搜集的名人名言,并畅谈自己对名言的感悟。
该环节让学生畅谈对名人名言的感悟,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探索、自我感悟的具体过程,从而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思成长之道路,树理想之信念。
环节三:名人事迹,激励奋进
主持人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他们如同指路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路。请同学们为我们讲述名人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故事。
通过名人事迹,让学生从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分析,达成共识,让学生能够理性地思考,培养独特的思维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参与到主题班会的情境之中,并保持自身思维的活跃。
环节四:畅谈理想,共同分享
主持人女: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配乐,小组朗诵流沙河的诗歌《理想》。
理想教育的实效,最终就是凸显在学生感悟内化能力上,学生在参与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启示,从而自我修正,将理想变为自觉行为,用理想点燃青春的火焰。
环节五:欣赏短剧,自我检省
主持人男:请欣赏短剧《理想级级降》。(学生模拟角色)
欣赏短剧后,学生议论纷纷。
采用角色扮演法,能够活跃班会气氛,寓教于乐。角色扮演就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编成剧本,要求学生在剧中扮演特定的角色,这样既能改变因班主任一味说教而产生的厌烦感,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并且能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反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环节六:实现理想,重在行动
主持人男:无论现在你认为理想多么遥不可及,只要努力,只要拼搏,一切都还来得及。请听北大女生贺舒婷的真实故事《我的北大之路》。
主持人女:或许你也曾瞬间顿悟又重回麻木。
主持人男:或许你也曾心有不甘而没有勇气破釜沉舟。
全班诗歌明志: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即使成功远在天边,我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即使失败就在眼前,我也要坚守信念,挑战极限;我保证,为了父母的微笑,努力拼搏每一天;我保证,为了理想的实现,再苦再累我也无怨。
利用有限的班会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肢体感官,满足学生自主性与参与性的需要,借助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全体学生有责任意识。
最后,班主任总结。
三、“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的效果与思考
1.消除了学生对说教式主题班会的反感,提升了学生参与班会的自信心
在“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中,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自主参与,通过自己的听、说、读、写、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更新学习观念,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与式主题班会给学生以全新的视野和方法来学习,参与方式灵活多样,使主题班会的学习从枯燥乏味变得轻松自由,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3.培养了创新精神,树立了团队意识
在参与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也培养了团队精神。形式多样、参与度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对主题班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使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得到强化。
班会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活动,去发挥,去创造,去收获。在活动中,学生的全面参与,丰富了活动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发挥了特长和优点,让他们能够展现自我,从而使主题班会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其实实在在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知识与能力:
了解初中生的情绪特点,掌握一定的调节情绪的作法,使学生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分析自身的情绪特点及其自己是怎样克服消极情绪的,再由学生自己将搜集的有关伟人、名人调节情绪的事例进行分析,并利用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老师将在此课中起主导地位,对学生分析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学生容易混淆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方法进行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不稳定、易变、易冲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适时适当地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调节情绪的方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这些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其中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法、升华等方法,名词新,学生不易理解,难掌握,因此老师要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进行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
教法建议:
1.创设情景、观看录像、联系学生实际,分析初中生的情绪特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
3.介绍一些名人调节情绪的方法。
4.课后学生选择一条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人的影响作用有哪些?
(板书)二.情绪需要调节
(情景):李伟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李伟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李伟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李伟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提问):李伟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我们同学中有无类似的感受?说明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板书)
观看录像:《青春与法律对话》第一个故事。
(提问):初中生情绪的特点会对我们产生那些不良影响?
(板书)
对于不良情绪需要进行调节。
(板书)2.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教师总结即可。(学生谈的方法多集中在前两种)
(板书):
教师总结:转移焦点,当我们苦闷、烦恼时,转移注意力到有兴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的方法),这样情绪会慢慢好转,改变环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玩,或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等。
(板书):
教师总结:这些方法指的是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除心中不良情绪,合理发泄不等于放纵、任性、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随意发泄,不仅不能调控好不良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板书):(3).主动控制情绪: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绪时,应调动自己理智的闸门,去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愉悦起来。
(A).自我暗示:
(学生活动):
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__。
这些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过外界条件来调节。
(B).自我激励:
通过外界的人、事物来约束、激励自己,使自己获得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像林则徐的"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
(C).心理换位: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这样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我们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D).升华法: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选择书籍下功夫
1、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年龄。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像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则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之类的书籍。
2、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个性特点。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爱因斯坦传》、《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喜欢音乐的学生让他们多读《聂耳》、《贝多芬》的故事;喜欢文艺、体育的学生向他们介绍与之相关联的名人趣事,投其所好,循循善诱,使他们从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因为,“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奋就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二、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比如说我虽然已经从教七、八年了,但是一听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就着迷。学生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以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孩子自然有孩子童年的乐趣,而且他们都喜欢表现自我,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将贮存在脑海中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绘画。也可以对原有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因为孟母充分认识到了孩子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但是只凭兴趣而毫无目的,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例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运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