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思想论文

生态思想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思想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思想论文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生态文明是符合人类发展要求、解决生态问题、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遵循自然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等规律,尊重自然、人和社会的辩证和谐统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构建三者间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提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马克思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人们的社会生产也只能在自然中进行。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以实物、燃料、衣着的形式或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自然的力量是无尽的,自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人类提供生活必需品。自然不仅仅为人类提供物质保障,“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而“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生态思想表明,自然和人、社会是辩证统一的。这在社会实践中就要求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合乎自然、合乎规律,坚持统筹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可见,马克思生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际上,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的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在劳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的生态思想,主张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运用自然规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保证生态文明的顺利进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时刻坚持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作指导,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基础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始终坚持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辩证统一,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受到自然发展规律的惩罚,社会经济发展将会遭到严重的影响。

(二)真正确立自然、人和社会辩证统一的生态理念

正确生态理念的确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自然、人和社会辩证统一生态理念的形成,必须从思想上破除人类中心主义,转变社会发展观念,正确认识物质经济利益及其追求和社会及人的发展的关系,克服物质经济利益至上、社会实践唯物质经济利益是从的错误思想,自觉坚持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作指导,自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树立解决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为建设生态文明准备思想前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表面上看是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道路、必然要求和结果,从根本上看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思想的内在要求和意蕴。换言之,正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我国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为我国生态文明实践指明了重要路径

生态文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前提是尊重和保护护自然,目标是引导人们走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宗旨是保证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从而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马克思生态思想为达到此目标指明了实践路径。实践沟通、连接了人与自然,是人和自然联系的基础,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通过实践劳动自然界才能成为人类及其社会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才能“为人所用”。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劳动,劳动是其生存的手段。只有在具有社会性的劳动中自在的自然才能被创造成为人化自然,从而才能与人类统一起来。同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在实践劳动中也只有在实践劳动中人、社会和自然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一)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生态法治建设

落实和践行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中,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相统一。一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以社会制度和法治为基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生态责任政府,建立自上而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系统,从社会制度层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运用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不断调节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确保每个公民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建立自下而上的生态监督体系,保证每个公民都可以行使自己保护生态环境的权利,监督各级政府机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督促他们更加透明、高效的解决各种生态问题。只有政府和人们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坚持在实践中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关系;社会环境

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又特别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两大方面。本文所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加吸引力与凝聚力,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我们需要按照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科学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等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坚持统筹协调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改善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认为,统筹协调方法的基本内核是系统观点,也可说成生态论观点。不难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获取教育有效性存在着一个生态环境或生态关系的问题。这种生态环境与生态关系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它是指一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这种生态关系至少涉及以下三方面的生态系统:从相对微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主要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内部又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从中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教育制度的变化的制约。从宏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社会环境大生态中(这里不是指自然生态含义的环境,而是指由社会运作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所构成的构造环境),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势、政治修明状况以及文化传播、社会文化生产的健康与否,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教育系统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协调契合的关系,必将有助于厘清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各种变量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从学理性看,这种研究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领域,将原先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由静态单项研究转向动态系统研究。

在这种研究中,分门别类地分析三大生态系统的内在因子联系,是人们所面临的首要任务。首先是社会大生态环境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紧密相连又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即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社会心理生态环境和社会意识(理论形态)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的运行状况等因素所构成的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社会政治关系、政治体制运作状况、政治组织的运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状况等构成的环境。社会心理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社会成员面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直接的自理反应,如需求、愿望、认知、情感、信念、社会态度等,社会心理气氛(其中主要指社会情绪),社会风气和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积淀等构成的环境。而社会意识生态环境主要是由主流文化(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亚文化的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力的关系、社会核心价值观与公共政策制定及推行两者的关联等所构成的环境。认真研究以上四大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同时又要注意分别研究这些生态环境的内部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重点研究社会心理生态环境与社会意识(理论形态)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内部的小生态环境的状况,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其次是教育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生态环境,即中国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以及与社会人才需要关联度所构成的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其他教育的关系所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国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趋势等,它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以及与社会人才需要关联度所构成的环境主要包括普教德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普教德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铺垫影响、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评价与反馈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其他教育的关系所构成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高校智育、体育、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影响等。

再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构成的“微”生态环境,这一系统实际上又包含着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子系统,它们紧密关联相互制约,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校风建设就是学风与教风、治学风气的有机统一。两个子系统内部又包含着更具体的生态关系,如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岗位评聘、奖惩体系、师德建设等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子系统中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相互协调的关系。

在生态环境或生态链中,起码存在着两种基本关系,一是纵向的前后承续生态关系,二是横向的周围牵制生态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素的破损或断裂,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环链的危机。其中每种基本关系又分别存在着协调与紊乱、整体效应与局部功能显现、互补效应与对冲现象等。当然,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整合关系,在表象上并不都表现为相互支持关系,而可能表现为局部上的相克与冲突,但这种相克与冲突却有利于整体上的协调、平衡和相生,犹如自然界发生的许多生存竞争的事例一样。

其实,以上的分析都是从社会活动内容的视角展开的,将生态环境因子分成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教育等。我们还可以从个体或群体所经历的全部社会活动场所的不同,将生态环境因子区分成家庭、社区、学校、职业活动领域(工作单位)、社会公共活动场所等。可以认为,人们的社会活动内容与活动场所两者是紧密相连、高度统一的,我们不能人为地将两者分离,仅仅是为了便干清楚明白叙述问题的需要,我们才将两者分别阐述。也就是说,一定的社会活动内容必然要展现在一定的社会活动场所中,而一定的社会活动场所又是体现、聚合、交融各种社会活动内容的必须条件。其中值得重视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社会活动场所是否与社会活动内容相关的程度问题,更在于不同的社会活动场所体现、聚合、匹配和交融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内容的状况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人们的研究还比较粗浅。但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大概描绘一下不同社会活动场所在匹配社会活动内容方面的基本特征,如学校这种社会活动场所表现社会活动内容比较全面,能充分兼顾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内容的综合性,但相对而言,它的经济色彩不突出,即人们对经济因素的细微变化不大敏感。人们的职业活动领域(工作单位)尽管也类似学校那样对社会活动内容有较大的综合性聚合,但相对而言,它的经济色彩比较浓郁,也就是说,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心理的影响比较明显和直接。而在政治因素聚合方面,不同的工作单位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如民营经济方面的小企业,它所体现的国家政治层面的内容微乎其微,在这种工作环境中活动的组织成员也不可能发展出较强的政治认知能力,因而比较关注经济层面的东西,而作为政府机关这种工作场所而言,其对政治因素的体现则成为首要因素。至于家庭这种活动场所,其社会功能在不断流变,即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传统社会中,大量存在着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在这种大家庭中,家庭同时发挥着以下三种主要教育功能,即传递生活技能的教育,使后代能自然进入职业活动领域或自主进行家庭生活,以处理家族与家庭成员关系为主轴的道德教育.以效忠统治者和遵从专制等级秩序为主要目的的政治教育。三种家庭教育功能中大量家庭以前两种功能为主。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教育功能中智能化倾向日趋突出,道德教育功能开始式微,政治教育的内容则基本淡化。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对个体政治社会化功能出现明显衰退。至于社区的影响问题,目前还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但人们不得不意识到:由于现代化的消极成分的影响,包括家庭住房空间的扩大与隔离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邻里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特征,也给社区的社会资本增生带来一定困难,社区想要像学校和工作单位那样全面整合与匹配全部社会活动内容是一桩比较困难的事。也就是说,社区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对人们的影响相对较弱,而在经济、道德、社会心态方面的影响则比较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及人们最大量感受的社会刺激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

这些社会活动场所之间的关系,也应该进入生态分析的视野,即可以根据人的有机体发展的不同时段与相应活动场所的关联程度,展开关于这种活动场所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分析,并从中探索这些不同场所发生影响的内在关联性。可以认为,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他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大致经历着家庭、邻里、学校、职业岗位、国内活动场所、国外活动等,这些不同的活动场所对人们发生着有意识影响或自发影响等各种作用,其中包含着相互一致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对冲的状况。

以上三种生态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其中有一些共性因子在发生着综合作用,如利益的聚合与分化作用,群体地位或社会地位的变化预期和现实的差距,市场化、国际化特别是信息化、多样化特征等。在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和新课题。

1.社会转型的深刻效应和社会转型的全部特征,都可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程度不同的显现,并对此发生者各种各样并且是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尽管从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但我们决不可忽视这些挑战。不难看到,随着社会分层的明显进展,各种利益群体的形成,势必使得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不可避免的分层,这种分层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重大的利益冲突而不会显示十分具体的分离状况,但它们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却不可忽视。一些因素在一定的教育制度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放大效应,诸如教育收费制度、大学生就业状况等生态因子的双重影响等。例如,大学收费制度一方面体现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在客观上形成形式公平的特征。另一方面,这种公平尺度同时又显露出因求学者家庭的经济差异而造成的相对经济压力的不同,而导致实际上的不公平状况。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我们不得不重视如下的困境:一方面,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表征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并不断适应现代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按照特罗的观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不是一个目标理论,它是对已经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描述,是对历史和现实高等教育现象的一个总结。至于具体数值的划分标准,没有任何统计学上的意义,仅仅是作者对教育形势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在t上的扩张,它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从而提出一种警示,即不能忽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存在的潜在危机。[2]可以认为,这种危机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如今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数居高不下,高等教育的规模从总体看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不扩大教育规模,则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迫使大量的适龄青年选择到国外就读,从而导致大量的教育资金向国外流失。而如果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显得更加严峻,这就形成了一种两难选择。在这种境况下,学生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也开始出现某种微妙而又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即增大着学生的选择性。

就政治认同方面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曾经认为民众对政治共同体、典则与当局的支持可以体现在隐性(态度上)支持与显性(行为上)支持两方面。[3]其实,两种支持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变式。它们可能存在一条由政治支持分化到政治支持统一的连续谱,即态度上不认同、行为上不体现(不支持)—态度上认同,但没有相应的行为(虚假支持)—没有明确认同态度,但出现随大流的行为从众(非理性支持)—态度上认同,并且有相应的积极行为跟进(实质支持),等等。大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性的增大,无疑会增加这种连续谱系上的多样性。

2.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定位与政治学习两者之间的关联。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预期与自我发展预期,即人生发展定位,这种发展定位与大学生的努力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如高期望与高努力、中期望与中努力、低期望与不努力等。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目前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他们之中不乏未来的精英人才,但这一社会群体人员未必都有相同的人生发展定位,于是不同的人生发展定位影响着他们对政治学习的选择。从社会要求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看,无疑希望将社会要求,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但客观上总是存在着大学生人生发展定位的个别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动机充其量保持在“保底”的水平。这种状况规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以致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依靠较高的投入来维持较低的产出。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能够在各方面包括政治上对自己提出不断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这类学生的有效性比较明显,教育投入产出比也比较合适。这就产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科学分类和分层教育的问题,尽管这里可能涉及教育公正性的问题,但这种公正性与人们的选择性紧密相连,就像权利可以合理享用也可以自动放弃一样,于是这种公正性成为一种真正的权利公正性。

3.在利益多样化的社会情境中,知何正确理解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界限与区别,对任何社会人都是一种考验。对于具有一定理想主义情怀的大学生来说,这一难度更大。可以认为,一方面,多年接受许多“应然”理论教育的大学生,大多具备了一定的正义感、是非感。另一方面,社会现存又使得大学生能够轻易发现许多社会“实然”与理论“应然”之间的明显差距,而这种“实然”又常常被人们错误地理解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成为“政治正确”的一种表现。这种状况常常构成大学生的正义感、是非感与“政治正确”两者的内心冲突。一些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常常打着“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旗号,充任着“政治正确”的角色,从而使学生增加着社会正义与“政治正确”两者之间的区分难度。2007年发生的厦门px项目风波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一些最先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成员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给人们的心理投下了灰暗的阴影。在这样的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这也是大学生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情感隔膜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确立正义感、是非感与对待“政治正确”两者的区分难度逐渐加大,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4.教育选择的两难困境。在教育发展中,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批评是教育内容老化,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和脱离社会现实。客观地看,这种指责是值得分析的,一方面,高等教育中确实存在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方式方法老化陈旧等问题,需要高等教育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克服改进.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教育是保持社会良好传统的一种重要路径,教育必须有传承历史经典内容的功能,这种经典内容不能轻易被社会时尚甚至时髦所冲决。现今的社会正陷于单一功利化取向的情绪之中,使得人们简单以眼前或局部的“有用”或“没用”来判断教育的价值,甚至指望用职场训练所的技术标准来考t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从这种立场与情绪出发对高等教育枉加指责是缺乏道理的。不难看到,这种指责同样存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它所指的教育现象主要是指正面教育一与学生社会适应性两者的矛盾关系。可以看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面的理性教育是一惯立场,这种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义感、是非感和道德感,也是高等教育接续社会良知、型塑社会精神脊梁的重要表现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但目前这种正面教育正面临着挑战。由于人们(包括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这种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必然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以包括自觉与自发相交杂的无数方式影响着人们。在大学校园中,教育组织人员尽可能精良地遴选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情景、阻抗不良干扰,以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接受比较规范和纯净的文化熏陶。然而,大学校园的开放性使得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特征得到放大,各种以社会事实为表征的负面信息也不可避免地在高校中汇集,这种所接受的理论教育与所感知到的社会信息两者之间的反差,使得一部分学生在校园中就感受到思想困惑,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能坚守学校倡导的理论立场,到毕业后踏上社会,一下子真切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全面性之后,就可能对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产生怀疑,产生“高校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经验性判断,这种由无数个人经验出发而形成的判断一旦得到社会聚合,就会形成一种公众舆论,使得后来者对高校的理性教育产生心理怀疑甚至鄙视。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坚持理想性、科学性要求与社会世俗取向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堆确把握理论和实际两者之间的距离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

5.多样化与单一性的矛盾。不容置疑,目前多样性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这种多样性要求与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地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等全部社会活动之中。这种多样性增加了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与自由,使得原本那种以计划控制为主的活动要求被人们看得仿佛不合时宜而对其漫不经心。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思想探究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与科学发展观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 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我国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刍议马克思生态观指导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观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 生态伦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福乐智慧》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古兰经》中生态伦理思想对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⑦十报告文件起草组著:《十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页。

[参考文献]

[1]解保军.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生态维度[J].与现实,2007,(2).

[2]房尚文,吴斌.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J].云南社会科学,2010,(4).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 生态文明 思想

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这些危机都是我们对地球无节制物计划开采,耗费所造成的。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环境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对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本意是说,我们应该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怀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样性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命,其形态以及其他调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物种的发展规律。保持谦卑、兼容的认识观,在爱护自身的同时,也爱护其它生命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生命形式。共同建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

(二)儒家文化的生态责任担当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传统儒家生态环保伦理观念与现代化生态环保学进行统一,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根据传统儒家观念中“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认识逻辑,“个人”是其所有认识的出发点,位于其他几个重点内容的中心位置,儒家思想认为个体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实现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的远大战略目标,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作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的来源,必须要从全球化生态保护的需求出发,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性、系统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与现代化生态环保理念意识想结合,使之引导我国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家国国家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下儒家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一)“仁”

简单来说,传统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思想中心就是“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又作为一种包含内容极为广泛的道德品质而存在,中心思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怜惜、体谅、互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仁”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向前的重要动力。

在古书《中庸》中写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作为个体,却又属于社会的人的存在结构与生存原则作了简明,清楚的论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家哲学与美学的大体构框架。根据儒家文化的初始观念来看,我们对“仁”字的本质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是从目前个体生存权进行拓展,涵盖所有生命形态的生存结构与态度。在《礼记・大学》中,古人个体想要有大的作为,为天下人服务,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处理与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以正确的态度与世界,与他人相处。

(二)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和睦

在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尤其看重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从先秦开始,众多入派学家一直将人的社会性群体性看得特别重,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并不否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体对群体的作用。在儒学思想观念中,人类本能情感的抒发与表现必须要以共同存在的条件作为前提,这里所说的共同存在的环境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学派的精神与道家精神境界相比,缺乏一种维度性,不过从人类社火存在的大环境来看,儒家学派所体现这一条件,恰好体现了人类智慧与理性的优势,同时也使得人与之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正确的关系。处于对个体生命有限性与群体生命无限性的理性认识,在儒家学派的思想观念下,认为个体更应该怀有一种人本主义的情愫。

(三)“天人合一”

还是从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来论述,其中“天”就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而“人”即指个体实体,也指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意志,个体言行举止。根据儒家美学的观点,个体情感与意志可以寄托与自然,同时也会以自然变化为转移,自然作为客体与人这种审美主体之间存在着“比德”联系,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个体意志情感与自然相附而存在,从古语“乐而不,哀而不伤”中可以反应出古人的这一思想。大自然馈赠人类,人类要服从于自然,才能共同存在,长远发展。对于儒家学派来说,天人合一,人顺于天,才是生态美学的终极体验与目标。根据马斯洛的相关理论来看就是:人与自然是彼此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才能在自然中持续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而且人和超越他的实体之间其实不存在任何绝对化的间隔。这一观点打破了以为生态观下对生命认识的局限性,它是从生命的普遍性这一角度出发,对生命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以实现不同生命体与结构之间的协调性。

(四)“德”

我国儒家生态理念的重点是坚持以德性为中心,从爱民普及到爱万物,达到“仁者”与世间众生统一的思想境界。在这里所说的“仁”,就是仁爱。在《论语》一书,第一次对“仁者,爱人”的思想内涵做了一个概述,反映了儒家生态哲学的观念。从儒家学派所反应的生态哲学中我们可以对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儒家思想观念中,人是万物之首。孔圣人曾经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就反映了儒学中仁爱的三层内涵:第一是爱亲人,第二是爱祖国,第三是爱世间万物。儒家学派的继承发展人孟子也曾说过遵循规律,按时播种,粮食年年有余;不用过密的欲望,放过小鱼仔则鱼鳖年年充足;山林砍伐采摘有度,则材木山货用之不尽,只有这样民众才可以获得长远富足的发展,这也是治国之道也。从孟子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不但将仁德看做是人类的本质品性,而且希望能够将这一品性推及到世间其它物种,包括宇宙自然的万物,让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一种普世的价值情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号召仁德的同时,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以尊重和爱护。儒家思想中顺天时,万物生生不息,尽天命的观念与态度,为当今人类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儒家以仁德出发“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儒家的“天人合一”辩证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分析、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仁”、“德”精髓,结合当下生态环境现状,重新审视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转变无规划、无限度地索取大自然的粗暴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洪克强,卢剑.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异质与同构[J].科学经济社会,2012,(02).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文化生态;和谐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05-02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道家致力于实现的理想追求。“和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原则,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历经数千年,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不断地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着生活智慧、精神动力,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传统“和谐”思想不仅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对当前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也具有诸多有益而深刻的启示。中国古代深邃而博大的“和谐”思想,对当前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管理文化”为核心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构建,具有哪些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现代启示呢?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高校管理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观念形成较早。所谓“和”,就是多种事物的和谐、合作、和睦相处、相辅相成,其中也包含结合、统一、融合、协调、适当、均衡等多方面的意思。早在《国语・郑语》中太史伯的一段名言,就初步体现了这一观念的形成,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太史伯将“和”字引申为“以他平他”,即多种不同事物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同”就是“以同裨同”,即同一类因素的简单相加。这一“和同之辩”是第一次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探讨和谐理论,成为儒家“和”的思想根基。此后儒家在各类典籍中反复阐述其和谐思想。这一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肯定了事物多样性的统一,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襟与气度。而这正是当代高校管理者理应在管理理念上吸收和借鉴的内在精神。

一方面,个性发展、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文化生态的重要因子。个性发展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创新人才的需要;而自由的学术氛围总能成为新思想产生的沃土。在新时期,只有不断营造包容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使高校成为学术的殿堂,从而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否则“同则不继”,高校将无以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管理理念作为校园文化生态构建的核心内容之一,自必受多因素的影响,要使这些因素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多元共存、协调发展,就必须吃透“和实生物”的内涵,积极协调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特征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保合太和,乃利贞”,最高境界的和谐状态“太和”即可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价值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因此,高校的各级管理者要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思想内涵,充分认识到高校管理构成的多样性、工作的复杂性,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体现差异,使高校管理理念更为科学、更有实效。

二、“礼之用,和为贵”与高校制度建设

任何高校要正常、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秩序、制度,以保障高校师生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论语・学而》有这样一段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此“礼”即孔子终生致力的“克己复礼”之礼,即周礼,包括一整套典章、制度、礼节、仪式等各种行为规范。“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说,“礼”要以“和”为目的,以“和”为基本精神,以“和”为宗旨。但是又不能只讲“和”,也就是不能“为和而和”,否则反而达不到和的目的,也就是说还必须“节之以礼”,即用各种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高校是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机构。为了正常运行,有效发挥各项职能,几乎所有的高校在运行中都对其各项活动“节之以礼”,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实践表明,制度建设是高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影响甚至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实行有效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绳。但要构建和谐高校,仅仅靠制度上的约束,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某些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规章制度,在现实的操作中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受“礼之用,和为贵”传统和谐思想的启发,高校要想真正发挥其制度的有效性,必然需要追求制度层面上的和谐。因此,高校的各项行为规范,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体现在整个制度实践过程中,它带有冷酷、理性的色彩。另一方面也应具有一定的感性色彩,体现人文关怀。制度是无情的,而赏罚时可以是有情的,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因为高校各项制度的建立,目的只有一个,即保障高校的各系统能和谐运转,充分实现其各项职能。

三、“天人合一”与高校环境规划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道家创始人之一的庄子在《齐物论》中,就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也同样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观念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种观点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当前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环境建设与高校活动完美结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人与自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诗意栖居,和谐共存。高校对于广大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有浓厚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的精神家园。加强高校的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洁静、幽雅、舒适、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高校职能的充分发挥,并能使其行为得到规范,心灵得到净化,修养得到提高。

和谐高校就是要提供优美舒适、和谐温馨,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儒雅的书卷气息与科学精神结合的和谐环境,借助外师造化的环境设计、内郁文化的艺术装饰,在幽雅静穆、又活力无限的环境中,使广大师生沐浴于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诗意氛围里,以此激发其潜能。

四、“以人为本”与高校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问题的根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指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中心。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可见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在客观上也忽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似有悖于现代大学的科学探索宗旨。但其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对于当前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生态,仍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知识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开展工作。既能让广大教职工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又能保障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既能让广大学生有“第二故乡”的认同感,又能充分满足其获取知识、展示才华、充分锻炼的需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然,以教师为本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的应有之义。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生态,必须在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率先实现和谐,体现公正科学。始终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双项选择的上岗原则,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的内在潜力,促进教职工自由全面发展。

总之,古代中国对“和谐”意蕴的祈求与向往,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关于“和谐”思想的华彩乐章,这些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闪烁着东方哲学智慧之光的思想,为当前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生态,充分挖掘教育工作者的潜能,实现高校各项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472.

[2]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60.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29.

[4]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