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才培养;成长规律;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84-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具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征:以现代高等教育的形式,实现具有深厚东方文化属性的中医药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这种表面上看似矛盾的形式与内涵,造成了中医药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争论和变革。随着50多年的发展壮大,中医药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它的规模发展,正在转向核心实力增强的重要发展阶段。
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院校模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新型中医人才培养实验班为切入点,以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为核心,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化、思想逐渐解放、视野不断拓宽、思路日趋清晰的过程,从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出发,不断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
一、改革的思路与必要条件
1. 改革的思路
几千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师承教育为主。历代名医大家的非凡成就说明了传统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可否认,中医院校教育的诞生,使得在建国之初奄奄一息的中医药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壮大。50多年来的发展,中医药教育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但是,院校教育存在着它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培养的中医人才个性不够突出,对中医药的精髓“继承不够”故而使得“发扬不足”。如何解决这一使中医药高等教育裹足不前的难题呢?笔者的思路是构建一个“院校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寻求一种更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又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新途径。
2. 改革的必要条件
中医临床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早临床、多临床来实现,但是中医文化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或造就的,它需要一种环境一种氛围的熏陶。在现有情况下要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寻求一个最佳的契合点。那就是通过自主招生招收那些具有中医药背景,并对中医药事业具有一定热情的青年,通过院校教育以及师承、家传的培养,打造更具中医特色的人才。家传为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搭建了一个极佳的平台。由此,笔者提出了以“中医文化素质”和“中医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院校――师承――家传”相结合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中医固有的特性,融合中医传统师承教育和家传教育的优点来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
要实现以上的想法,需要政策和资源上的条件支持。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唯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中医药院校;2007年组建了中医教改实验班,并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项目;此外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教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的支持。这些社会资源和政策的支持,为我校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二、改革的实践
1. 院校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有机融合
具体方案是,以现行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为基础,以加强中医人文素质和注重中医临床能力培养为宗旨,采取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家庭中医教育资源,进行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尝试。“院校――师承――家传”培养模式的特色体现为“3个结合”。
(1)传统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即在学生基本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提出新要求。在强调现代中医药人才专业素质水平的同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培养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医职业人,更是一个中国传统医学、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通过强化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赋予学生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习继承中医精髓的能力。
(2)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即对学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采用两条主线贯穿培养过程:一方面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的优势,把代表中医集体智慧的共性的知识,通过现代教育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家庭中医背景优势和学校中医专家的优势,吸取师承教育的精髓,把现有民间及院校的名老中医的个人智慧,通过传统的跟师临诊、言传身教的方法传承。做到既有共性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鼓励个性发展。
(3)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即对学生能力要求更加全面和严格。加大学生临床见习、实习的比例,通过学校统一安排的“校内导师”(主要指在医院临床实习阶段)和“校外导师”分别指导两个途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不但要精通理论更能够灵活运用。
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我校在中医教改实验班的管理制度、组织协调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专门制订了《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中医教改实验班管理手册》,对学生院校教育部分、师承教育部分的学习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建立了淘汰和奖励机制,比如受到学校各种处分等就转出教改实验班,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文章学校予以报销版面费等;组建了由资深中医教育专家组成的教改班“顾问导师组”,分别负责学生国学和中医经典方面的培养和具体指导;专门印制《学习笔记》和《病案记录》,记录学生学习中医经典或国学内容以及临床跟师学习典型性病案和个人体会等等。这些机制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笔者针对实验班与普通五年制进行了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在中医思维和临床能力方面实验班明显强于普通班。临床带教老师们也反应,实验班学生在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可以达到普通五年制高一年级学生的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实验班同学在我校举办的基本功大赛中也有突出的表现。
2. 变知识灌注为思维训练的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项目的不断开展,笔者对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医学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结构更强调构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根基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是不牢固的。而西医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学科,以数理化为学科基础,二级分科明显、体系清楚,它的课程体系因而十分完备和清晰,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对于经过10余年现代基础教育的高中生来说,接受起来十分自然和顺畅。中医相比于西医,是一门更加综合的学科,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与人文文化双重内涵,其根源是中国的古代哲学、天文学、儒学、道学等。而现有的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这部分基础课程缺失,这与我国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建立的知识体系相比具有相当大的异质性。由此,笔者提出了对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
改革以课程整合为核心,从中医人才所需知识结构出发,借助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建构更加科学严谨、更符合中医人才成长需要的课程体系平台。新的课程体系以中医辨证思维培养为主线,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外医学史四门基础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中医思维的训练。把传统的中医基础、中诊、中药、方剂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或总论部分融合形成中医基础学;以中医病、证为纲,融合中诊、中药、方剂的各论部分形成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加强中医经典学习,增加医学流派和中医理论发展过程的学习,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明确专业课即是中医临床各课程,以中医内科学为主线,系统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与方法,同时从临床实际出发,学习其他临床课程,重点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设置中医基本技能训练与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Ⅰ、Ⅱ)课程。中医基本技能训练共200学时,将中医基础学、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中药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课程的课间见习等有效整合,分学期、分重点开展实训。培养学生的中医学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了解和熟悉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方法和辨证论治的程序,了解和熟悉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一般规律,积累一定的临床感性认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奠定基础。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Ⅰ通过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名老中医经验的讲授及临床特色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中医临床水平。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Ⅱ则是以问题为引导进行临床课程整合,通过病证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整合能力,提高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能与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提高学生整体诊治疾病的能力。由此建立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紧密衔接、连贯有序的新的课程体系。
3. 培养的前移和拔尖人才的打造
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笔者愈发感觉到,如果能将中医药文化基础课程前移至高中阶段,不仅能提高我国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潜质、将来能进一步学习中医的苗子。北京宏志中学是“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单位,利用政策的优势我校与之联合开办了中医“杏林班”。在高中课程中利用2年时间开设4门中医药文化基础课程。分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国学导论、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和中医药学知识概论。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学习中医专业课程的传统文化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况、增加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习中医的悟性。
与此同时,高水平拔尖人才的培养也逐渐进入笔者研究的视野。院校培养中医人才,究竟多长时间最合适,其中临床实习又应该占多大比例,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医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中医长学制教育只有七年制1种形式,且只限于中医学1个专业,却既承担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任务,又承担着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任务,这样的目标给硕士学位定位的七年制中医教育带来了过重的负担,反而达不到长学制教育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此,笔者提出在缩减七年制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开办九年制岐黄国医实验班。该班采取本科5年与直接攻博4年相结合的模式:前5年按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在第4学年末进行分流考核。考核合格者采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式,按临床专业博士学位并结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进行培养,达到培养要求者,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为达到培养目标,学校为本班学生每人配备1名知名教授作为导师,全程实行名师+名医培养法,选择最优秀的教师授课,跟最有名的医师随诊学习。
三、改革的体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优秀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尤其是中医人才的培养,更具有厚积而薄发的特点。中医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路走来,我们的改革创新贯穿了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从一期改革院校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融合,到二期改革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教材建设,再到三期改革把培养过程向纵深延伸,我们始终都坚持着一个根本原则毫不动摇――那就是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改革创新进行得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尽管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充满坎坷和挫折,但是笔者相信,随着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必将硕果纷呈,中医药高等教育必将续写辉煌。
参考文献:
[1]杨东方,王育林,马燕冬,等.浅谈中医教改实验班国学素质培养设计[J].中医教育,2009(28).
关键词:传统医德;中医人才;应用要点
1引言
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主要净化与组成部分便是传统医德。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传统医德的教育作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医教育工作者。中医人才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便是医德,没有医德的医生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面经验克制,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德有着自身独特价值,采取有效措施推广传统医德具有重要意义。
2传统医德的重要性
医生职业道德的主要部分就是医德,通常泛指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也是医生从事相关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2.1古代的医德要求
分析流传下来的古今中外名医,我们可以发现其都具备高尚的医德,同时有着自己关于医德的论述,比如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南丁格尔的誓言等。我国古代医生提出的基本观点就是“医乃仁术”,这也是我国中医数千年发展下来沉淀成的精髓。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历史出现诸多名医。历代大医都用自身行为诠释“医乃仁术”,花费一生时间捍卫医道尊严。
2.2人才培养的要求
结合我国医疗单位与机构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来分析,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强化医德以教育,卫生部明文要求医疗机构年度考核本单位医务人员的主要指标就是职业道德考评。因此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中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医德,也是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内容。
3中医人才培养中传统医德价值
传统医德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失去价值,同样在现代社会中有着自己的价值,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养成良好职业精神
医德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也是医务人员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医生从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传统医德本身就是当代医德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很多内容依旧符合现代要求。强化传统医德教育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养成职业精神。
3.2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魅力除了神奇效果与理论体系外,还在于历代中医名家身上的独特的人性光辉。中医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本身充满着人文关照。医德核心为医乃仁术、配合大医精诚,两者相互补充,生成一代代大家。这种充满人性关怀的医德可以有效补充先进技术先进、人的情况。
3.3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传统医德思想中通过“医乃仁术”、“患者如至亲”等反映出医患关系应该充满关爱,这些传统一些要求医生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患者生病无助时最相信医生,不惜重金向医生求救。医生应该做出最人性化的反馈满足患者的这种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4消除功利化的倾向
传统医德强调轻利重德。要求医者不能抱着功利心从事相关行业,而是应该淡泊名利。现代社会中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患者。这就需要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开始就不断淡化学生的功利思想,渗透传统医德教育,从学习初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中医人才培养中传统医德的应用
现阶段全国20多所高中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医人才的责任,其他医学院承担着一定人才培养任务。中医人才培养中强化医德教育,还是主要从中医专业的学生入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4.1传统医德培养目标
本科中医专业通常为5年学制,但大多数中医专业不甚重视传统医德教育,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与中医药文化传统目标要求。中医专业的院校应该及时调整与修正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传统医德与中药文化传承的目标要求。
4.2增设传统医德课程
受到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课程体系中,关于传统医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少,虽然开设的课程里面有关于中观传统文化、医学伦理学和医者职业道德等课程,但这些课程都不是学位课程和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且这些课程里面所包含的关于传统医德的相关内容也非常少。所以,为加强中医专业人才的医德教育,加强其对于中医文化传承能力的培养,开设传统医德课程,建立专业的医德课程体系,强化中医专业人才对于医德合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认识。
4.3强化传统医德考核
仅在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传统医德教育与中医药文化传统目标要求且开设众多相关课程,但如果没有科学严格考核方式c手段的话同样不能保证教育效果。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不能考察学生道德水准,应该结合教学情况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可以引入过程性考核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5结语
传统医德作为历代医家行医实践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包含着诸多内容,其中基本医学价值观与大医精诚的医学职业理念。本文中笔者以传统医德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医德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中医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共同努力促进中医教育事业水平提高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星.传统医德文化与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02):11.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 高校 人才培养 研究
这些年,我国高校在关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例如改善教学设施、改变课程设置、加大校企合作及增加课程实践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目前教学环境下,部分高校存在课程实践环节设置与教学计划不符或课程设置与目前市场环境存在差异的情况,这种情况必将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差异,降低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对在中医药产业背景下,关于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为后期高校加大该类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当前中医药产业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医药产业属于系统产业,其产业链涉及中药种植、加工制造、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医疗保健等环节,产业链复杂,环境多变。因此,鉴于该类情况,若实现中医药产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加大在中医药产业背景下对其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畅通。可以说中医药人才培养既是保障中医药产业链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必要保证,对中医药产业的兴衰起到关键的作用。
1.中医药产业面临形势分析与讨论
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及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前中药生产经营企业的药材种植面积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解决了药材使用缺乏的困境。但中医药产业所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对较为严峻,如缺乏名牌产品及名牌企业、高端领域被进口或合资产品占据、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中药资源过度开发、优秀中医药人才缺乏等一直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近年来,世界医药保健品需求越来越大,中药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扶持等也使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处于这种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发展前景将较为广阔。
2.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必需保障
我国这几年在大力发展人才战略,大力提倡人才创新,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关于人才培养,高校作为摇篮在其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行业属于特殊行业,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医药方面人才培养更应慎重。而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如没有中医药人才,就无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高校应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传统的中医药教育主要讲究师带徒的一种模式,而随着我国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培养已成为主要的培养模式。
二、我国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为适应时展需要,国家对中医药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大力提倡中医药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发展。
1.中医教育模式未有效体现中医药特点
目前中医教育模式偏西医化较为严重,如在教学方面安排了大量西医课程;科研方面多采用实验研究、还原分析等方法,通过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成分的思路为主流,使其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治疗的思维被弱化;实践方面生搬硬套西医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其学生实践能力弱,创新意识差,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相符
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关于高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除了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专业人才外,还应加大了解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懂中医药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满足中药材种植、制造、保健、中药商业流通等领域的发展需要。而现行专业设置过于集中于中医药专业,对外语、法律、管理、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就业面小。
3.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不能与国际接轨
目前,中医药院校培养医药类专业学生的目标是能够在国内各级医院和医药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而目前就业形势严重,自主创业及海外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而由于在国内学习时缺乏创业和市场教育培训,虽有学生具备较强技术优势,但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更无法满足国际环境的发展需要。基于这种情况,使得中医药产业向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变小,不利于中医药的发扬光大。
4.留学生及海外教育发展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中医药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设置较少,同时留学生教育及海外教育发展规模偏小,与其他临床、西医等医学类教育相比,差异性尤为突出。虽然这些年国外高校和机构也逐渐开设中医药教育,但由于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扎实,具备临床实践经验,并掌握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教育人才而收效甚微。
三、中医药产业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应采取的措施
1.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作为高校在对中医药学生素质培养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作为高校在办学模式应当建立起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教学秩序和模式,走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其次,高校更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中医药教育应优化专业结构及重点学科建设
中医药院校对于专业及学科设置应避免一致化,首先,各院校应结合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调整专业方向。如目前中药产业需要技术与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应作出适当调整。近年来,我国高校为结合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开设了市场营销、卫生事业管理、中医药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为实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高校应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实行特色化教学,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3.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及继续教育
首先,高校应培养高水平中医药师资力量,以利于中医药国际教育工作开展;其次,调整专业结构,在国外建立实习基地,使中医药专业学生能够走出去并扩大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还有,扩大留学生教育,建立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吸引留学生接受中医药学理论、科研教育等培训。对于推行继续教育培训和终身教育培训,也是对扩大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利于从事中医药专业人员学习中医药文化、了解治病理论,可实现社会化、多元化教育体系的建设。
4.加大校、企及政府的紧密合作
中医药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是我国重要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政府、企业、高校合作,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订单式培养、科研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建立企业、高校及政府参与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加大人才定向培养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机制的推行,加快中药产业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已达到振新中医药产业的目的。
我国具有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发展中医药具有很大优势,但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中医药产业及高校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及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思华.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2011(6)
中医是我们中国固有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人民群众同自然界和生产斗争的过程当中,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最有优势、最有实力、最有底气,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富。而且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简便廉验和人性化服务等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药将来能够解决世界人民的健康长寿问题。在国家的支持和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医药在现代医学卫生问题的处理上体现出了其自身巨大的优势。在非典时期,中医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一些中药可通过抑制SARS早期病毒,配合西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疗效。在艾滋病的防治上,中医药也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配合各种中药来治疗艾滋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成果,并且成功运用于对非洲卫生援助项目中。在防治疟疾上,青蒿素的研发和推广可以说拯救了世界上无数的生命。在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难治性疾病治疗,及亚健康防范中都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现在中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中医的发展正遭遇“瓶颈”,出现低谷。中医几近消亡[1]。首先,中医数量大大下降。清未民初时,我国3亿多人不到4亿人有中医80万人;1949年5亿人,西医人员仅有8.7万,而到2001年,已达到175万人,增加了20倍;中医人员1949年全国有27.6万,到2001年为33.4万人,仅增加了21%。今天13亿人,中医仅23万。
其次,中医队伍质量明显下降。有调研估计,23万中医中,真正能开汤药处方者不过十分之一,即不足三万人。据调查[2],2007年岳阳市四县、五区、二个县级市的中医院,其中具有执业和助理执业资格的中医人员269人,中药人员150人,真正能用中医药基本理论为病人看病的还不到10%,而且这个10%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学徒出身的,学校毕业的占不到二分之一。有的医院,中医学院毕业的8人,都是副主任医师,但没有一个是看中医的,中医门诊是一个学徒出身姓田的医师,并且已经退休。一个县级中医院中草药月收入还不足两万元,为了生存不得不加挂县第二人民医院的牌子。150名中药人员懂中药加工炮制的还不到30人,这就是现时中医药的教育培养的中医药人才现状。
再次,几乎没有纯正的中医院。全国所有的中医院,几乎见不到一家纯正的中医院,与西医院的做法几无二致。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一、教育模式:我国现行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轻视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教授的内容又中西混杂,非常不利于中医药实用人才的培养,盲目扩招,批量生产只会降低学生素质,减弱操作技能。近几十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的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科研上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西化。
中国人在迅速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同时,忘却了祖先的传统文化,疏远了深厚的文明积淀,失去了中医自己的文化基础,失去自己的特色,而且现代年轻人浮躁心理,急功近利,只喜欢吹糠见米的东西,做什么都要立马见功,而不愿意静下心来感受什么,体悟什么。学习中医一定要心态平和。中医就像个“煲”,要慢慢熬,才有味道。
二、管理方面。应当承认,建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医的扶持力度,中医的临床、教育、科研、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政策法规都一再明确要“中西医并重”。但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西医药已经“反客为主”,中医药被按照西医药的标准来要求来管理,中医疗效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教育遵循西医体系、中医科研以西医印证。各种中医药法规政策都是以“科学的”西医药为样板制定的,从而阻碍了中医事业的发展,限制了中医精华的传承。两法两条例,即《医师法》、《药品法》、《中医药条例》和《中医院管理条例》,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四大绊脚石[3]。
要摆脱现状,为中医发展寻找出路
一、要研读经典[4]
经典的东西不像现代的教材这样通俗易懂,拿起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它需要你去感受,需要你去悟,要真正感悟出“味”来并不容易,而一旦你感悟出这个“味”了,你才真正指导它的意义,中医的真正生命力就存在于经典里面。
学习经典必须有方法,而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要懂得借重工具。经典至少产生在东汉以前,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必须用很精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它那深广的内涵,这是经典的一个特色。我们现在学习经典,你凭什么去了解经典深广的内涵呢?别无他法,惟有从文字开始。了解文字就要借重工具,光有《新华字典》还不够,床头案边还应常备《康熙字典》。
对于经典,熟读强识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曾谈到读经的经验,值得借鉴。“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的这个“耐”字诀,可谓深得读经三昧。读经是一辈子的事,经要放在案头,更要常置心头,经典是一辈子的必修课。
学好经典需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信受奉行。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有收获。
二、师徒相授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创造了“个人知识”一词,从而使知识不再被看作具有与个人无关的、普遍公认的客观的性质。因为“个人知识”是通过识知者对被知事物的能动领会实现的,而领会过程需要理解行为主体的个人参与。对中医药学来说,其本身就是难以被西方学术言传的“个人知识”。中医药知识在性质上属于意会知识[5]。
从这种意义上说,具有意会知识属性的中医药学更适合于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师徒传承,使之领悟。师徒相授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的传授;一是知识的运用;再一个就是创新。但现在的名师面临断层的窘境。解放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且均已70岁以上高龄;20世纪50年代,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生也为数不多。这就使得我们对名医的追逐越发紧迫。中医的发展什么最重要?——人才!
参 考 文 献
[1]贾谦等.中医战略[C].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2]李穆.浅谈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出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增刊.132-135.
[3]贾谦,仲海亮.保持中医特色,弘扬中医优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2-166.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学; 教育,医学,本科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最能突出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核心的临床课之一。中医药院校必须突出中医特色,培养地道的中医人才,这是中医临床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面对中医药院校的本科学生,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围绕中医特色培养为核心。
1 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兴趣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等中医院校都抓住大好机遇,努力扩大招生规模,促使目前在校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数较以前有较大增长。但与西医院校相比,中医大学生人数仍然相对不足,且很多毕业生走上临床后,很快转向西医,将中医的理法方药完全抛弃,从而导致中医的临床阵地日见萎缩。
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为了学习中医的真谛,必须大量阅读中医经典著作;一方面,为了学校学习的要求,必须花大量的精力研究西医。更麻烦的是,在学生还没有养成中医的思维习惯时,就整天受西医思维的影响,而且还是皮毛、不成熟的西医思维,毕竟两种医学同样是刚接触。学校里有些老师讲课喜欢中西医结合,也许他们已经能够正确对待两者的联系,可是对学生来说,却是左右顾及不暇。面对学生们的这些困惑,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本科阶段中医课必须讲地道的中医术语,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思维。西医学不好,可以临床以后再学,而且目前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能否通过,也是以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指标来判断论文的优劣。本科阶段不突出中医特色,很难培养出中医“科班出身”的学生。
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医学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医学遗产,其科学性可谓烛照千古,后人有责任将之继承和发扬光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中医的诊断与对疾病的认识,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与依据,其科学性、严密性与可重复性更是历经千百年而熠熠生辉,结合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体会到中医的核心就在“藏象”二字。了解了“藏象”也就帮助引导学生真正领会了中医精髓,就跨入了中医的门槛,你将会发现一个别样的医学领域,你也会发现中医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医学,其科学性及远见性早已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达到的高度。西医学至今仍在微观的世界中寻找医学的发展,而中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找到了一条整体研究的康庄大道。任何教学法研究,归根结底都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1]。
2 比较探索中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小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全而未壮,不能简单地把儿童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其生理、病理有其特殊性,中医内科学是在“大三”上学期学习,紧随其后就是中医儿科学。中医儿科与中医内科,很多疾病都重复。如感冒、咳嗽、肺炎、哮喘、泄泻、水肿、紫癜、癫痫等等。儿科即儿内科,疾病虽同,但遣方用药不同。比如说,虽然都辨证为“风寒感冒”内科用“麻黄汤加减”治疗,而儿科则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有的学生就有厌烦情绪,辨证一样用方不一样,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怎样讲好中医儿科确实是对中医儿科学教师的一个考验。这是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决定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用药不可大苦大寒、大辛大热、戕伐太过之品,要时时顾护脾胃及生发之气,这也就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综合全面的分析、因人而异的治疗特点。现代教学法改革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2]。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是主要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获取知识。
只有在比较探索中学习,才能真正学好儿科学,才能体会中医辨证论治、以人为本的精髓。综合分析能力是学好中医的关键所在。
3 加强课堂提问,开展课堂讨论
每堂课开始,用10分钟左右时间,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前次讲授的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促进学生去钻研。提问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在提问过程中,可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中医教学质量。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要注意开展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类型的病例作引导,使学生从生动的临床资料中寻找线索,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从而使学生把课堂知识从机械性的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在讨论中,让学生积极阐明自己的观点,课堂的气氛即认真,又活跃,且饶有兴趣。通过讨论使学生疏通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中医儿科教学成功与否,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应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调整“教”与“学”的比例。“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至理名言已成为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座右铭。以往很多中医名家不乏师带徒出身,而究其成功之路则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要主动思考、要学会自学与会学,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在临床中灵活应用。中医药院校由于自身的特点,更应该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深入研究,不负培养中医特色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