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猪的吉祥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风水;影响;建筑设计
1、建筑风水学的发展及现状
风水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因此博大精深。风水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古代,无论从皇宫、皇陵的选址、规划、设计还是从普通的村落、住宅的选址和设计都处处体现着风水学的理念。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内涵博大精神、源远流长。
在我国古代,风水学是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它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大规模园林的整体规划、房地产开发的整体策划仍然从根源上体现了风水的理念,为人们营造着和谐、美满、吉祥的风水之地。
2、风水在我国园林、道路、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2.1大规模园林的风水规划
生气是风水遵循的重要思想。具有生气的地方应该具备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诸多条件,这一理念与生态建筑不谋而合。因此,城市大规模园林的选址和设计往往会遵循这一理念,这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需要。所以园林风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建筑商和开发商注重的环节之一。风水建筑学在园林建筑选址和设计中的体现包括水景方位、大小、流势走向、山景培砂、植物培植、林木生旺位、林木树种、植物五行生旺、园区道路分布走向等,达到风水学中山水得位得体,山水交融,以合乎生态自然宇宙气机规律,起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作用。
2.2居住区道路系统的风水规划
要保持道路的畅通性,做到不交错、不拥堵,尤其在居住区进行划分过程中,对各个居住小区及独立的街道牌坊直接的道路要保障其具备良好的畅通性,才能有效避免因道路直接相互交错或道路被拥堵而产生道路不畅的状况,也可以避免道路交错过程中车辆在行进中的车流冲撞现象,这都是风水学里所忌讳的东西。
要优选道路方向,避“四正”。居住区的道路走向关系着居住小区和居住街坊的道路系统和建筑布局,所以在道路选线时要注重采光和通风方面的要求,一般而言,南北向和东西向是优选的线路方向,但要避免正子午和正卯酉的走向,避免过正,力求微偏,以合于风水学理法的要求。
道路线路设计过程中,力求平直,要避免无意义的弯曲。除非遇到特殊地地貌的限制,如假山、水池等,在平坦地段,应力求道路平直,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管线设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风水环境的需要。道路弯曲产生的反弓和路冲乃风水形法所忌,受反弓和路冲波及地区的地段使用价值被损低。决定道路反弓和路冲的波及区大小的因素有四个:拐点的弯曲度大小、道路冲煞线段的长度、道路坡向和坡度以及道路流动量大小。针对当前现状已产生或受制约产生的上述情形时,应在冲煞波及区内布置必要的绿化防护带来化解。
相交叉的居住区道路应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线设置,妨碍交通车辆的良好通行,而且会造成风水上的剪刀煞地段。损害这种地段的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价值。这种地段不宜布置建筑。基于统计学,风水民谚有“路剪房,见伤亡”的谚语,这种地段,在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上也是不利的。只适宜绿化和园林小品,标志性设施等非居住性设施。
城市居住区道路的交叉口一般规划有交通“视距三角形”反映在道路红线上,加以限定。但实际上,“视距三角形”在城市交通红、绿灯的保障中已失去意义。另外许多建筑向着交叉口设门,门前广告、车辆障碍“视距”物体甚多,“视距三角形”失去原意。“视距三角形”应明确为“防护三角形”。在道路红线保障的“防护三角形”内不应布置建筑物,不能停车,不应布置任何障碍物。应布置防护绿化带、街头小绿地、美化街景、防音防尘,达到风水环境的改善,面对“剪刀口”作绿地防护是很必要的。
道路的红线与红面角。道路红线是道路及其设施的法定线,任何建筑均不可逾越,世界各国已实施多年。但建设实践证明,其弊端很大,法律界线不严密。红线无法限定“占天不占地”的建筑形式。虽然一幢建筑基底不越红线,但在上部逐渐悬挑向街心,在道路空间上施加遮压也无法认定为是否越红线。在城市地皮紧张条件下,建设开发商寸土必争,追求出房率和面积增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上述情况势所难免。只能在建筑管理上随机批准或拒批,毫无法律法规的明确依据。因此应实施红面角制,把道路红线引向空中形成一个红面,该红面不一定垂直于地面,应是有角度地坡向道路,角度的大小随接到的需要在规划中确定。街道两侧的建筑物越高,其退后距离越大。形成不同的建筑限可以避免对街道的一字排压,从而改善街道空间。
2.3建筑单体设计
2.3.1住宅选址于生活环境
我国古代风水学中包含许多选择和利用地形构造理想环境的科学内容,这些理论讲究精神团聚,藏而不散,不冲冒四面之风,有屈曲迂缓的流水。人们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观察中认识到各类型的地形地貌等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并总结出一套相适应的发展经验。实践中这些经验指导人们选取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改善不良环境,为人们创造和获得富裕生活奠定了客观物质条件。风水学还重视住宅周围环境布局与住宅内的空间构成,住宅四局应有“四灵”,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宅地。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与环境景观规划上,我国城市、住宅、园林等建筑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2.3.2住宅的朝向与间距
风水学注重阳光、空气、水分等人类生存三要素,强调除了要争取良好的住宅日照、改善住房的卫生条件外,还要保持住宅的气温关系。在实际调查中可知,绝大多数住宅的朝向及布局是以气候、地形地貌、使用功能等物质功利要素为主要依据确定的。综合室内日照通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考虑,住宅朝向以南向为佳,冬夏受益。风水学中最忌讳的是对风,风要藏且风速缓慢。因此建筑朝向的选择原则是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满足冬季能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能避免过多的日晒并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建筑朝向的范围,以满足住户的需求。
2.3.3住宅的平、立面处理
中国传统建筑构图中,大量运用平衡对称,强调中轴线的平、立面设计。风水学在观念上认为,建筑平面的方正、体形的均衡对称、环境格局的完备无缺等都是吉利的表现形态;反之则是凶兆。如房屋前高后低、建筑体系杂乱、大门两扇门扉宽窄不同等均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室大多阴,室小多阳,阴盛则阳病生,阳盛则阴病生”,古人对居室大小应适中的论述因限于科学水平的认识而表述得含糊莫测,但基本符合科学道理。由此可见,传统风水学中有不少科学内容,但传统的表述和实践已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代住宅设计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将继承住宅风水学中的科学成分并发扬光大,将其纳入到科学的建筑单体设计方法之中。
3、结语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我国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建筑风水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而且建筑风水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是与时俱进的。
参考文献:
[1]潘昀利:《浅析建筑风水文化》[J]科技与企业,2012(16)
关键词:图像分割;特征提取;自动标注;相似度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5)03-
Automatic Image Annotation based on Region Similarity
XU Gongwen1, LIAO Minghai1, WANG Xiaoyan1, XU Chunxiu1,XU Lina2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Xiehe College, Jinan 250107,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China)
Abstract:Face to the number and category of images growing rapidly, how to organize and processed large amounts of images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retrieved the useful information which user need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mage retrieval technology is the core technology to solve such problems. For effective annotation and retrieval of images, an image anno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gion matching i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tagging pictures method is effective.
Keywords: Image Segmentation; Features Extraction; Automatic Annotation; Similarity
0引 言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以及相机等数码产品的普及,图像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飞速的增加[1]。如何能够有效的组织和处理大量的图片信息并从其中检索出用户需要的图片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2]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核心技术。在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当中,图像检索技术根据检索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技术[3],另外一种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4]。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技术通过利用人工标注的关键词表示图像,把图像检索转化为相关关键词的查询与匹配。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技术的优点是方便,检索速度快,用户只需要输入相关的关键词就可以查询并得到相关的结果。但是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技术需要人工对图像标注关键词,工作量大。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依赖于图像的视觉内容,譬如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等。通过测量图像视觉内容的相似度检索图像。由于图像视觉内容特征的提取与匹配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虽然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由于存在语义鸿沟[9],即低层视觉特征,这些特征有形状、颜色、纹理,而其对用户的查询做不到完全的反映和匹配,如何完美地实现基于语义的图像检索仍是一个问题。由于用户更习惯于用文字来表达查询需求,并且现有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但是人工标注又是一项相当费时费力的工作, 由此催生了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发展[10]。
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技术(Region-based image retrieval technology) [5-8]通过图像分割技术将一幅图像分割为若干个同质区域(Homogenous Region),由于每个同质区域的语义相对比较单一,因此能够准确地描述图像的语义内容。其次在每一个区域使用局部的特征来描述,综合每个区域的特征对图像自动标注。然后基于固定的相似性度量标准,完成图像的检索。
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匹配的图像标注方法。首先,通过N-Cut方法把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同质区域,然后用k-means方法对分割后的区域进行聚类。在每一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区域,对其进行人工标注关键词。最后用所选择区域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平均值数值化关键词。对于测试图片,计算分割后区域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值。如果区域的特征值与关键词的距离小于一定的阈值,就用这个关键词标注图像。
1图像特征提取与表达
早期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通常用全局特征表示图像。由于全局特征表示图像存在不足,一些研究提出了区域特征、局部特征等。图像区域的选择可以分为三种:固定划分法、分割法以及显著点法。固定划分法使用统一的方法分割图像,不考虑图像的视觉内容差异。Monay和Gatica-Perez提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把每幅图像分割成三个固定的区域,即图像的上半部分、中心以及下半部分[11]。文献[12-13]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每一幅图像被平均分为相同大的矩形区域,即图像栅格化划分。
分割方法的目的是把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同质区域,每一个区域对应于一个对象。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很多知名的分割算法,其中,N-Cut算法[14]和JSEG算法[15]是具有代表性的分割算法。
特征提取的主要任务是提取能够表示图像可视内容的特征信息。在本论文中,主要提取了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得到图像的颜色特征值和纹理特征值。
1.1颜色特征
由于图像中包含大量的颜色信息,颜色特征的提取方法简单,因此,在图像检索和标注中通常使用颜色特征作为可视内容特征[16]。颜色信息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表示,其中最常见的空间为RGB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是由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三种基色组成,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基色线性表示。在三维空间中,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如图1所示。
图1 RGB颜色空间
Fig.1 RGB Color Space
在图1中,坐标原点表示黑色,与原点距离最远的定点表示白色。图1中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三种基本颜色: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剩余的三个顶点对应于三个互补色: 品红色,蓝绿色和黄色. 其余各点对应的颜色可以用该点到原点的向量来表示。
除了 RGB 之外,HSV[17]也是常见的描述颜色特征的颜色空间。由于HSV颜色空间为视觉感知的颜色空间,所以本文中使用HSV颜色空间。HSV颜色空间由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组成。由RGB颜色空间转换成HSV颜色空间的方法如下:
(1)
(2)
(3)
其中,R, G, B ∈ [0, 1255], H ∈ [0, 1360], S, V ∈ [0,1]。
由于转换后的HSV颜色值维度过高,因此需要对转换后的HSV颜色值实施量化。本论文中,将色调分为八份,饱和度以及亮度分为三份,量化过程如下:
(4)
(5)
(6)
通过量化,可以得到图像的颜色特征值。
1.2 纹理特征
纹理是由物理性质,如物体的表面的粗糙度决定。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不同的纹理,因此可以通过纹理得到视觉信息[18-19]。并且纹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视内容特征。灰度共生矩阵通过提供图像的变化幅度、间隔、灰度方向等,能够用于计算图像对应的特征值,图像的纹理特征可以通过这些特征值来表达,所以该文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来完成纹理特征的提取[11]。在文献 [11]里面,总共涉及到十四种纹理特征的参数,在这些参数里面,选取局部平稳参数、惯性矩参数、角二阶矩参数和熵参数等四种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参数。
2关键词的数值化
在第1节中,提到了两种代表性的图像分割算法N-Cut 和 JSEG,本文中将使用N-Cut算法分割图像,每个图像被划分成多个互不重叠的区域。分割过程如下:
在基于图论的图像分割方法中,一幅图像被看成无向加权图,G = {V, E, W },其中V表示节点集,在图像中像素表示节点。E表示两两节点之间的连线。Wij表示节点之间的权重。权重可以通过计算像素、亮度或者其他信息之间的距离得到。例如,一幅图像分割成两部分A和B:A ∪ B = V, A ∩ B = ?,两个子集之间的相似度由以下公式计算:
(7)
Shi 和Malikt提出了NormalizedCut描述两类间的分离度,并且可以得到一个N-cut值作为测量标准:
(8)
其中,assoc(A, V )表示节点A与其他所有节点权重的和。最佳分割方法是最小化以下目标函数:
(9)
通过k-means方法对分割后的区域进行聚类,在每一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区域,对其进行人工标注关键词。标注后用所选择区域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平均值数值化关键词。把所标注的关键词作为种子集。对于测试图片,则需计算分割后区域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值。如果测试图像分割后的区域特征值与关键词的距离小于一定的阈值,就用这个关键词标注测试图像。
3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本节中将介绍数据集以及在数据集上所做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说明本论文的方法的有效性。
3.1数据集
本节中实验以及得到的结果所使用的数据集为Corel图像库。该图像库中包含10类图像集,分别为建筑,花,人,马,大象,海洋,恐龙,车,食物以及山。每类图像集中有100幅图像,选取每个类中的70幅图像作为训练集。每一幅图像通过图像分割算法被分为三部分,然后利用k-means算法对分割后的区域聚类。选择每一类中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人工标注。剩下的300幅图像作为测试集。
3.2 测量标准
用查全率、查准率和 值来度量实验结果的性能。在测试集中,包含关键词 的图像数目用 表示。通过标注模型的应用,标注结果里面含有关键词 的图像有 个,其中 表示其中正确的数目。
查全率Recall表示被正确提取的信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10)
查准率Precision表示查询的精确度,计算公式为:
(11)
是查全率和查准率的调和平均,表示整体的性能,其计算公式为:
(12)
3.3 实验结果分析
当用特征值数值化关键词时,使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只使用颜色特征数值化关键词;第二种方法是只使用纹理特征数值化关键词;第三种方法是使用颜色特征值和纹理特征值数值化关键词。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数值化关键词的不同方法
Tab.1 Different methods of numerical keywords
查全率 查准率 F1
只用颜色特征 0.379 0.339 0.358
只用纹理特征 0.356 0.317 0.336
同时使用颜色和纹理特征 0.494 0.467 0.479
由表1可知,当只使用颜色特征数值化关键词时,查全率为0.379, 查准率为0.339,F1值为 0.358;当只使用纹理特征数值化关键词时,查全率为0.356, 查准率为0.317,F1值为0.336;当同时使用颜色特征值和纹理特征值数值化关键词时,查全率为0.494, 查准率为0.467,F1值为 0.479。实验结果显示,结合颜色特征值和纹理特征值更能够有效的自动标注图像。
当计算区域的特征值与关键词的距离时,如果区域的特征值与关键词的距离小于一定的阈值,就用这个关键词标注图像。实验结果与阈值的选择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实验结果与阈值的选择的关系
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choice of threshold
在图2中,可以看出,选择的阈值越小,查准率的值越大,查全率的值越小。当阈值选择为0.4时,图像自动标注的实验效果最好,查全率为0.468, 查准率为0.556,F1值为 0.507。
图3为本文所提出方法的部分实验结果。
图3部分图像标注结果
Fig.3 The annotation results of part images
在图3中,设置一个阈值完成标注任务,图3(a)第一幅图像只有两个关键词海洋、沙滩符合条件,所以只有两个标注词;图3(b)和图3(c)都有三个标注词符合条件;而图3(d)图中,由于道路的特征值跟沙滩相近,所以错误地将图中的道路标注为沙滩。
4结束语
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匹配的图像标注方法。首选,通过N-Cut方法把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同质区域,然后用k-means方法对分割后的区域进行聚类。在每一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区域,对其进行人工标注关键词。最后用所选择区域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平均值数值化关键词。对于测试图片,计算分割后区域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值。如果区域的特征值与关键词的距离小于一定的阈值,就用这个关键词标注图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图像实现自动标注。
参考文献:
[1] Gantz J F, Reinsel D, Chute C, et al. An IDC White Paper: The expanding digital universe Technical reportCA Forecast of Worldwide Information Growth Through 2010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R]. Massachusetts:IDC ,2007.
[2] Bing L. Web data mining: Exploring hyperlinks, contents, and usage data[M].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2007.
[3] TMURA H, YOKOYA N. Image systems: A survey[J]. Pattern Recognition,1984,17(1):29-43.
[4] KATO T. Database architecture for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C] //Proc. Of SPIE Int. Conf.
on Image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San Jose: SPIE, May.1992:112-123.
[5] KO B C, BYUN H. Frip: a region-based image retrieval tool using automatic image segmentation and stepwise Boolean and matching[J].IEEE Trans. On multimedia, 2005,7:105-113.
[6] LIU Y, ZHANG D, LU G. Region-based image retrieval with high-level semantics using decision treelearning [J]. Pattern Recognition, 2008,41(8):2554-2570.
[7] CHEN Y, WANG J Z. A region-based fuzzy feature matching approach to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J].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ence. 2002,24(9):1252-1267.
[8] ZHANG R, ZHANG Z. Hidden semantic concept discovery in region based image retrieval [C]// Proc. of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Washington: IEEE,Jun.2004,2:996-1001.
[9] RITENDRA D, DHIRAJ J, JIA L, AND James Z W. Image Retrieval: Ideas, Influences, and Trends of the New Age [J]. ACM Computing Surveys, 2008, 40(2):1-60.
[10] JEON J, MANAMATHA R. Automatic image annotation of news images with large vocabularies andlow quality training data[C]// ACM Multimedia, New York:ACM, Oct.2004.
[11] MONAY F, GATICA-PEREZ D. On image auto-annotation with latent space models[C]//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New York:ACM 2003:275-278.
[12] LAVRENKO V, MANMATHA R, JEON J. A model for learning the semantics of pictures[C]//SEBASTIAN T, LAWRENCE K S, BERNHARD S, eds. Proc. of the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Vancouver:MIT Press, 2004:553-560.
[13] FENG S L, MANMATHA R, LAVRENKO V. Multiple Bernoulli relevance models for image and video annotation[C]//Proc. of the IEEE Conf.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Washington:IEEE,2004:1002-1009.
[14] YINING D, MANJUNATH B S, SHIN H.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C]// Proceedings of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New York: IEEE, 1999:446-451.
[15] JIANBO S, JITENDRA M. Normalized cuts and image segment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0, 22(8):888-905.
[16] XIN Z, XIANBIN W , QINGXIA M. Research of image retrieval method based on color feature[J].Computer Science, 2012, 39 (11):243-260.
[17] JUAN W, BING K, QIAOLI J. Color-based image retrieval[J]. Computer System and Applications,2011,20(7):160-164.
关键词:住宅小区, 建筑设计, 发展方向
Abstract: the high grad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basis is to follow the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had issued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design codes and issued by the relevant documents. With the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influence of age fashion, residential design requirements will also be changing. At the present, the house is practical, comfortable model from allocation to development.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architectural desig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个性化的建筑设计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房的个性化将成为购房者尤其是年轻人的第一需求。另一方面,求创新、求个性是一个建筑设计师的基本素养,不能只是堆砌、重复和抄袭。因此,可变的、多样化平面布置的大开间灵活隔断住宅将会成为住宅市场中的亮点,个性化住宅是目前民用住宅的一个发展趋势。
1.1丰富住宅空间功能和形式
如主卧室设计独立卫生间和独立衣帽间及书房。除了客厅、餐厅满足日常需求,休闲厅或第二起居室同样也是人们的日常需求。阳光房、屋顶花园、空中花园则为那些喜欢阳光、喜欢接近自然、享受生活的人们所青睐。而错层、复式、跃层等建筑则通过空间的变化满足了有限面积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1.2细部的个性化
设计形式多样的窗如凸窗、落地窗、转角窗。阳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方形、弧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应有尽有。阳台的进深也大小不一,小到只有600~900mm,多与卧室相连;大到3000mm,休闲、娱乐完全没有问题,很受住户喜爱。诸如此类的建筑设计,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实现个性化住宅的设计。
2 生态建筑及其设计理念
如今绿色、环保、生态、智能化、节能等名词逐渐耳熟能详,在各种报刊、视听节目和老百姓的口中频频出现,它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进步和人心所向。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同样,生态建筑是当前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力图实现舒适、健康、高效、美观的核心思想。舒适指的是通过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而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显然,人为地改变温度、湿度,违反自然规律,不仅造成人体的不舒适,还会带来极大的浪费。例如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往往很低,甚至达到需要穿上长衣长裤、薄毛衣裤的地步。这种畸形的舒适不仅是对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给人体健康埋下极大的隐患。因此,健康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使室内拥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采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私密、安全及与邻里之间交流交往的要求。高效的设计理念不仅指通过合理的设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指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对于上述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的例子,过分地依赖人工照明、空调等高能耗的机械设备,低劣的建筑质量等等,这些显然有悖于高效的设计理念。美观和谐也是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尊重材料固有的美学特性,发挥材料最大的物理性能而不矫揉造作;还可以通过巧妙的绿化设计,同时达到舒适、健康、高效与美观的生态要求。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除了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
2.1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因素
例如由土壤、绿化、水及空气组成的外部环境以及其他建筑组成的现实环境,为住宅室内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这样可以减少建筑中设备的数量和功率,节省能源和运行的费用。
2.2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
例如3R材料(节约资源-Reduce、可再生利用-Reuse、可循环-Recycle),雨水与中水的利用及节水器具的使用等。
2.3自然采光与通风
如引进日光照明、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遮阳等,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
2.4房间的合理布局
如住宅选择坐北朝南,并将朝南的窗台降低,朝北的窗台适度提高高度,使室内空间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特征,促进了室内气流的合理流动,创造南北通风格局,增强室内通透感,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性,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3 建筑设计应显现人的中心地位,现代性和实用性
住宅内部平面布局要突出“以人为本”思想,不让人屈就于建筑,成为建筑的附属。而是符合人的生活活动规律,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过去有的住宅在客厅布置了通往卧室、厨房、卫生间的四五个门户,干扰很大,很难住得舒适,更难体现居住的私密性。这种落后设计目前虽然已经不多,但也不是已经在所有住宅中都达到了功能布局科学、合理的要求。一些高品位优秀住宅设计近年发展了设计理念,丰富了设计思想,取得成功,使住宅室内布局显现人的中心地位,更加实用、舒适。
住宅的动静功能分区已得到较多的体现,把工人房、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集中布置,与静区卧室、书房、化妆间,以及半静区客厅形成三个互相干扰相对较小的分区布局,显得比较合理、适用。
主卧室的设计变化已从过去主要考虑用于睡眠,延伸到休息、核妆、看书……。主卧面积加大到12平方米以上,豪华型住宅超过20平方米;配舒适、多功能卫生间、化妆间和主卧阳台;与书房相连,便于工作、学习、电脑操作。
起居厅是家属聚会、娱乐和会客之处,不宜采用狭长形、异形,以方正、宽敞、明亮为宜。尤其要处理好厅内交通,防止出现交通面积过大、房门过多,影响使用功能的弊端。要使客厅具有足够的少受干扰、相对稳定的空间。
关键词:WA中国建筑奖;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价值取向
概述
以往,高造价、学院派的设计样式以及缺乏现代精神和想象力的建筑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弊端,直至今天,在这个大城市空前膨胀的时代,耗资巨 大的高楼大厦仍不断充斥在人们周围。经历了林林 总总,我们把“生态”、“绿色”、“节能”、“环保”、“智能”等等,用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数字化”,“BIM”应用等技术手段,大多成了一种吸引眼球的设计方法。 好的作品如何产生?见仁见智。大型及重点工程容易荣获省、部级建筑奖项,但大型及重点工程难于对普遍意义上建筑创作起到指导作用。
“对于规模大的重点工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个别技术上可能会有进展,但比较难于在设计理念上有大的突破”,是评好的还是评大的是普遍的质疑。
在这尴尬的背景下,WA中国建筑奖以补缺的身份诞生了。对于它,崔恺评论到“……中国最严肃的评奖之一,是唯一与国际接轨的系列评奖活动”。不论有意无意,在笔者看来,它的确在探索中国建筑创作的正确方向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正10月27日,2012年WA中国建筑奖评审会在《世界建筑》编辑部召开,台湾建筑师、金光裕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金光裕,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邵韦平,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2004年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获奖人张斌,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2010年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获奖人朱竞翔,以及《世界建筑》主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路教授担任评委。此次WA中国建筑奖共收到来自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的近百份建成建筑作品,6位评委经过9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共评出20件入围作品,其中优胜奖3名、佳作奖5名。本文在2002年-2006年三届获奖作品中,每届各选取一个。因为三个作品均在立面材料上呈现出较强的特点,这使得三个作品发生了一定的关联并且有助于评论的连续性。
二.2002年优胜奖之一——南京大学研究生公寓(设计人:张雷)
1.评语摘录:
“……在通风与私密性矛盾的解决上,则改善了典型的宿舍,这是对项目所在地气候做出的积极反应”
“……成功在于它致力于解决基本的建筑问题,对建筑形式语言的追求也是建造的,同时也是平时的,含蓄的,对中国普遍存在的追求奇异造型的倾向,这栋建筑或许能构造一个批判”
2.基本建筑与轻松
张雷的这个作品平面是十分简单的——是最普通的宿舍。尽管他认为“阳台可以作为两个房间之间的客厅”,但实际上这个客厅更多的功能仍然是晾晒衣被。事实上,笔者认为该平面的特质也正在于其排除了各种制造人性化或个性化空间诱惑之后的极度直接。这种极度直接甚至生发出一种视觉上的。
3.杉木百页——令人怀疑的角色
真正引起评委关注的是在这个项目中宿舍阳台外面装的杉木百页窗。张雷从功能角度给出的理由是:上部百页在不影响通风的情况下可以阻隔男女宿舍建筑之间的视线干扰;下部百页则为空调外机的通风口。但是,在使用中百页不利的一面之后也体现了出来:首先是装后光线比较暗。据说住在这里的学生因为不知道太阳出来而老是睡过头;另外,间距如此密的百页能否不影响通风也很令人怀疑。张雷还声称“承建工程的建筑工人都来自南通海边,有建造木船的熟练木工,并了解使用桐油保护木质的办法”。在南大随后建造的另一幢几乎同样的公寓楼中,已经把张雷设计中最具特点的百叶窗全部取消掉,改换成最普通的铝合金推拉窗。评委与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形成交锋,的确令人深思。
三.2004年优胜奖之一——望京科技园二期工程(设计人:胡越)
评语摘录:
“……它是对城市肌理进行设计的结果。”
“……它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很有章法。既注意了整体完整性,又注意了局部的细致刻画。”
就建筑与城市肌理的关系处理而言,评论与设计者的自述达成了一致,设计者也称:“由于北京传统城市路网是矩形结构,所以矩形的占领边界的建筑特别有助于重建北京城市的秩序,占边和中空的建筑布局有助于恢复中国传统城市的肌理”。
2.玻璃幕墙——对成见的挑战
胡越的这个建筑其实是完全用玻璃包裹起来的。但是,这也许并非完全出自设计者的本意。胡越曾说到:“由于业主的偏好,建筑外面大部分采用了玻璃幕墙”。我无法揣测胡越获知业主这一偏好时的心情:是窃喜还是烦恼。但我们都可以看到,胡越借此机会将玻璃幕墙的效果发挥到了一个十分高的水准。这使我们对原以为商业气息浓重的玻璃幕墙有了新的认识。
3.成熟的设计师与几何游戏:
在谈到建筑的构思时,他没有同张雷一样摆出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在他的文章《几何游戏》中,建筑呈矩形院落式仅是因为基地的要求;玻璃立面仅是业主的要求;局部的大尺度出挑仅是为了“有悖于传统结构逻辑关系”,以表现建筑的个性。每个设计策略似乎都是无须斟酌且必然的结果。平淡的叙述几乎使人相信:换个设计师很可能也能设计出一样的建筑。
四.2006年优胜奖之一——阳朔一条街(设计人:标准营造 )
评语摘录:
“……精确的图纸,强烈的完工效果”
“……熟悉而又不失新鲜的平民性”
2.毛竹——材料精确选择与创新使用
从建筑的完工效果来看,在该工程中选择毛竹作为主要的立面材料(其它还有杉木、青石、小青瓦)是建立在严密审慎的思考之上的。在经济、环保、易得、易加工、合乎使用、地域特点、视觉效果上等方面上均有说服力。尤其是,它与当地的房屋材料在相似的基础上又拉开了距离,使建筑不至湮没在众多的当地民居之中。这种经过思考而不是简单搬用的处理方式,使建筑获得深处的价值意义。阅者在领悟设计者的用心后也会获得思维上的。
设计还进一步将外立面的毛竹劈成窄片,这样“从一个侧面看到内凹的竹内表,竹节的阴影任意舞动着;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却是光滑的竹外表面,竹片仿佛又”为了成排的整竹”,“平常的材料被赋予了一种陌生感、新奇感”。这种材料创新使用无疑增加了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深度。
建筑的道德——个性与亲民
建筑具有道德感在于建筑容易让观者产生类比联想,观者有时会用对待人的情感对待建筑物。阳朔一条街这样静静地立在小城的山脚下,它既不张扬,也不是隐者;不抗拒,也不退缩,落落大方使我们联想到古代有道德的人,这应该就是建筑道德的注释。
建筑的道德感还在于应适当评估阅者的艺术鉴赏能力。随着大众的进步,也许设计者终于会有不被要求解释如“作品有什么含义?”“能否保证五十年不落后?”等问题的一天。但是,我们是否也在准备,不再对大众使用深奥莫测的解释语言。流畅而清晰,自信而透明能够拉近建筑业与社会大众的距离,而且不会妨碍建筑自身的发展。
五.杉木、玻璃及毛竹告诉我们些什么
杉木、玻璃及毛竹,这些似乎仅关系到立面效果的材料成为了主角,那是否意味着建筑的其它方面远离了评委们的视野?建筑使用空间呢?功能呢?它们到哪去了?——作品似乎仅在表皮进行了比拼,而并未在更为重要的方面一决高下。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注意事项
0.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层给水排水系统也日趋朝向大系统与高参数的方向不断的迅猛发展,所以,对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的施工技术与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如果想要达到使管网进行优质以及高效和低能进行运营的目的,除了要有比较科学合理的设计外,给水排水的科学施工也会对后续运营和成本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2.给排水的施工顺序
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及管沟砌筑配合土建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管件加工制作支架制作及安装管道预制及组成管道敷设安装管道与设备连接自控仪表及其管道安装试压及清(吹)洗防腐和保温调试和试运转竣工验收。
3.给水设备的安装工艺与注意事项
3.1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安装要求
室内给水系统是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供水设备(水泵)、水平主干管、立管、分支管及阀门部件。水泵房内的水泵、阀门等是用水枢纽,良好的安装质量,将能使工程的供水系统运作更可靠,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也更有保障,故对其安装提出如下要求:①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②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而转动部分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和异常声音。③对设备机组的安装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机组的台数和机组的长度尺寸合理地规划其在水泵房中的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机组布置应使管线最短,弯头最少,管路便于连接和留有一定的走道和空间,以便于管理、操作和维修。④引放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与室内污水排出管平行敷设,其外壁水平间距不小于1.0m,如与电缆平行敷设,其间距小于0.75m。
3.2给排水管道安装要点
3.2.1给水管材多采用PP-R管,排水管多采用UPVC管
以上两种管材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特点。
3.2.2PP-R管材有热熔和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
其中热熔连接最为安全可靠。连接前应清除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及异物。连接时应无旋转的把管道插入加热套管内,达到预定深度;同时无旋转的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加热,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子和管件从加热套管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的均匀用力插入到所要求的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在规定的加热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进行校正,但严禁进行旋转。管材和管件加热时应防止加热过度,使厚度变薄。连接完毕时必须紧握管子与管件并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使管与管件连接牢固。
3.2.3UPVC管材用排水胶粘接
粘接剂使用前需摇匀。管道和承插口部位必须清理干净,承插间隙越小越好。用砂纸或锯条把承插口打毛,承口内较薄的均匀刷一遍胶,插口部位外刷两次胶,待胶干40秒~60秒后插入到位,同时应注意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胶干时间。粘接时严禁沾水。
3.2.4给水管道试压
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阀门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须考虑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中止,并应有及时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设备。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吹洗工作。
3.3给水系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给水试压,在给水施工中,会发生生活给水管道安装结束后,没有进行水压试验就直接进行隐蔽,存在渗漏隐患,因此在进行隐蔽前应进行给水试压。室外明装的塑料给水管道没有可靠的遮光或保温措施,管道通过沉降缝处无进行补偿处理。应考虑采取有效的遮光或保温措施,塑料给水管宜暗敷在楼板内或墙体内。另外管道穿越沉降伸缩时应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否则当建筑物的沉降量较大时,容易使管道接口破裂,出现漏水现象。当采用塑料管作为冷、热水管暗敷在楼层混凝土楼板内时,有分支或接头的管道没有采用分水器。在用水量多的厨房、卫生间内应采用分水器。生活用水水池的溢流管管径选择要合适,并且要采取合理的防污染措施。在水池溢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时设置网罩。给水系统中的减压阀前后应设置阀门,否则会造成减压阀无法检修。在给水系统中的减压阀前后均应设置阀门,以方便减压阀的检修;减压阀前还应加过滤器,以便过滤除去水中杂物。水表、阀门的安装要符合要求,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暴晒和污染的地方,且须水平安装。给水管道、水箱等贮水设备布置辐射在易受污染处,造成水质污染,影响身体健康。
4排水管道的安装和注意事项
4.1排水管道的安装要点
①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②排水主干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③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④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4.2排水系统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要合理安装地漏。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安装偏高或偏低。地漏设置的位置要求地面要有0.005-0.01的坡度坡向地漏,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cm,且地漏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防止臭气反冒。②坐便器排水口位置的选择应该注意。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尽量选择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应多种坐便器型号对排水口位置的要求。坐便器排水口位置选择经常出现的问题多为以下两点:一是坐便器排水口距墙面距离不够,二是有的工程由于设计没有注明洁具间距,施工人员将排水口偏向中间甩口,导致住户无法安装淋浴。所以经统计,排水口距墙面的距离多数为300mm,考虑装修前的墙面的距离宜为340mm。③施工过程中将室内雨水管道接入生活污水管道或天面雨水与阳台合用,导致雷雨季节超出生活污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污水外溢,影响环境卫生。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3版)规定:建筑物雨水管道应单独排出,而且天面雨水应与阳台分开。④UPVC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基础、地下室外墙、顶板处未设置套管,或加设的套管不满足防水要求,存在渗漏隐患。排水管道在穿越上述部位时均应加设、预埋刚性防水套管,且根据《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要求,当排水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还应设置阻火圈。
5.结语
给排水工程应精心组织施工,各工序严格把关,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可以改进和弥补设计施工中的某些不足。为了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在施工中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2012.
[2]李公藩.塑料管道施工[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