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初秋的诗句

描写初秋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初秋的诗句

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拟作;艺术;创新

拟作诗,即模仿古人诗作形式的诗歌,既保留了原诗的特点又融入拟作人的艺术风格,并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融入不同的主题,是“重温过去,参与现时”[1]的一种创造性的诗作体验。拟作在魏晋时期很兴盛,陆机《拟古诗》的代表作《拟明月何皎皎》,相较于《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创新。这些创新恰好体现了陆机创作中“袭旧而弥新”[2]的特点。(下文中《拟明月何皎皎》都用《拟》代替,《明月何皎皎》用《明月》代替。)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文人整理民歌而创作的短诗。语言上经过文人的锤炼,摆脱了口语化的粗鄙,呈现出浅显易懂、简单质朴的语言特点。《明月》没有艰涩难懂的字眼,没有独特的意象,妇人思念远游的情人,辗转反侧不能安眠,接着起徘徊,终因为彷徨而回到室内。这样“出”与“入”的复杂动作和蕴含的感情变化,仅用短短五句诗娓娓道来,可见《明月》语言高度的概括性。《拟》诗继承了《明月》的凝练。“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点出此时已是萧瑟的秋季,而“绕”突出了因游宦久不归家所产生的像穿堂风一样在身边不散的忧愁。同样是写相思怀人,《明月》只是平铺直叙描述思妇在月下怀人的情景。而陆机“修辞尚雅、练,一洗口语的鄙质”[3],创作的《拟》就更具有文采。

首先,是意象上的独特。两首诗虽然都用“明月”引出相思之情,但《明月》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意象,而《拟》出现了“寒蝉”、“高柳”这两个带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意象。首先是 “寒蝉”。“寒蝉”特指叫声微弱临近死亡的蝉,出现在初秋。接下来是“高柳”。虽然“柳”常出现在描写春光的诗句中,但《拟》的背景已被“寒蝉”限定在初秋,所以这时的柳树早过了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甚至已经枯竭。一句“寒蝉鸣高柳”,点明了当时已是凄凉萧瑟的初秋。绕着屋子打转的“凉风”、在寒风肆虐下呈现颓败景象的柳树,奠定了《拟》忧愁的感情基调。更妙的是《拟》全诗没有一个“忧”字,却能融情于景,借助意象卒章显志。相比较下,《明月》则是平铺直叙地讲述思妇在月下怀人的故事,技艺之高下立见。

其次,是表现手法的创新。虽然《拟》和《明月》都具备语言凝练的特点,但是相较之下《明月》的遣词造句比较平淡无奇。而作为“太康之英”的陆机的文风“具体华美”,独具匠心,将多种《明月》中未涉及的艺术手法运用到拟作的创新中,使得诗篇妍丽瑰铄。其一,《拟》中“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运用了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4]月光本来是用眼睛看到的,但是一个“揽”字就把无形的月光有形化,将视觉和触觉连接一起,从常见的审美视角入手,将人们习以为常的甚至已经出现审美疲劳的感官重新激活:诗人用手捧起了月光,这就营造了似真似幻的意境,这是《明月》直白的艺术手法所不能及的。其二,陆机吸收了骈文的创作方法,并在《拟》中运用了对偶的艺术手法。“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中凉风对寒蝉,曲房对高柳,绕对鸣,复杂的表达方式增强诗句节奏感,使语言灵活而工整。可以看出,陆机的《拟》中已经开始追求声律美,真的是“相当自觉地把汉字修辞的审美特征研究发挥到了极致。”[5]

除意象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拟》在视角和主题上也有了创新。《明月》完全是从女子的角度来抒发对在外游子的想念,是纯粹的女性视角。而《拟》出自陆机这个男性诗人之手,是男性视角。“故当以拟代方式再度发咏时,亦自可由有不同面向、不同考量的取舍损益。”[6]所以,视角的转变必然也带来了主题的更换。两诗都是以月夜思亲为主题,同样在写相思怀人,但《明月》是完完全全的思妇题材,而陆机的《拟》除了写游子对亲朋的思念外,还抒发了游宦无成的辛酸和不能归家的无奈。也可以说,《明月》抒发的是“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7],那陆机的拟作则表达了游宦的不得志而愈发浓烈的思乡情,是结合自己本身的际遇而发出的自我叹息。

陆机的拟作在保留了原作优秀的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思想内涵,是“袭旧而弥新”的,符合了陆机总结的:“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8]也因为陆机的创新,《拟》不同于《明月》语言的叙事性,显得抒情性十足,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文人性和具备了更高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和赠答篇[M].序言:新视域的扩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陆机.中华文化原典读本[M].文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4]雷达 李建军.百年经典文学评论(1901-2000)[M].钱钟书.旧书四篇・通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6]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和赠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第2篇

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解题指导]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呢?一般说来,诗眼都是在全诗的前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什么样的景就含有什么样的情。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典型例题】(2009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试题:(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从容。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命题角度二: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题指导】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为诗人常用,考生应当最先予以考虑)、借代、对比、衬托、反问等。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最关键的还是考生要能够结合诗歌的情感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

[典型例题](2009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湖。日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堞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试题:(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萧?”自然是反问。

命题角度三:就某一句诗再现画面内容。

【解题指导】

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呢?就是要“身临其境”。要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达到与诗人融通的境界。最后力求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的画面。语言组织要上层次,要有美感,要像高三学生的水平。

【典型例题】(2009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杜甫好友,受封郑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试题:(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解析:“色侵书帙晚”一句描绘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写的是竹影。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要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

命题角度四: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

【解题指导】

情感是诗歌的本质,诗歌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感。诗歌鉴赏的基点。也是对情感的领会和把握。因此,诗歌鉴赏题较多地涉及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评价。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第二,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了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考生在答题时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地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在自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当读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时,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话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拿分。2、当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时,就选择一两个精练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详加阐发。

【典型例题】(2009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鸟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试题:(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命题走向中的4个应知要素】

纵观2009年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

1 名家名篇不再一枝独秀。随着单独命题省份的增多。各省为了避免重复。在名家中选诗将会越来越少,或者说。即使选自名家也不会选名篇。

2 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局面不会改观。综观18省市试卷选用的19首诗词,只有重庆卷和浙江卷不在唐宋之列。诗歌出处为什么侧重于唐宋时期呢?因为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诗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艺术特色,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读者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学素养、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高考卷中的古诗词鉴赏不管以哪种形式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都会侧重于选择唐诗或宋诗。

3 “写景抒情”诗依然将独领。诗是抒情的艺术,任何一首优秀的感人的诗,总是诗人

内心深处涌出的歌唱。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致景,妙合无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也说过“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充分说明了诗歌的这一特征。

4 设题方向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即古诗鉴赏一般出两道题目。一题考查角度小。在字词句或修辞上做文章,一题考查角度泛,在思想情感上做文章。

【解题技巧总体指导】

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鉴赏、语言表达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大量题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根据近5年高考所选唐宋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有针对性地精选题,模拟答题。应特别关注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家的“写景叙事”诗以及表达技巧上与高考题类似的唐宋诗词。另外,平常做题组织答案时要多用积累的专业术语、多参照高考答案的文字表述模式――这首诗采用了某某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某某意象)的(某某)特点,表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情感,起到了(某某)作用。每鉴赏完一首诗后,务必要将该题的参考答案在纸上再写一遍,然后再次核对。此举对提高考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很有好处。

【活学活用――巩固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第三联两句中的“下”与“人”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情景分写”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请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效果。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浪淘沙

(南宋)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忿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南京),作了此词。

(1)请说说“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中“一叶”的妙处。

(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说说下片的“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 (1)“下”字写出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前面写情之后,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动静结合,由近到远。层次分明。(2)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两句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两句情层层递进、曲达其意。表现了“落日怅望”之情。

2 (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能将两个字结合诗歌准确分析即可得分。)

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 困境 情境再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17-02

在文学作品阅读和教学中,情境再现,让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与读者对话,重视描摹作品中的景象、场面,是我们进行阅读与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学生对文学作品情境的理解探究过于浅显片面,难以深入,暴露出我们现代教师和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与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实这正是我们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常态的共性反映。高中生课外独立阅读文学作品、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赏析文学作品时,面对作品中的形象与作者的情感,经常会遭遇这样的问题。如果对学生阅读欣赏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做简单的分类,大致情况如下:望文生义,对作品只做浅层次的理解;不能根据文本的意象和其内涵进行触类旁通,做深层次的理解。其实,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缺少文化积淀,对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情境生疏隔膜,难以进入,孤立看待。而运用大胆的假设和丰富的想象,一定条件下再现作品中的情境,在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如若运用得当,应该算是医治这一顽症的妙方。下面我们看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诗句,将八句诗联系起来当作一个整体看,它呈现的应该是下面的图景: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山中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景色美妙。山中群芳虽已凋谢,但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让人陶醉在幽清明净的山色之中。这时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分开,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而此时那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浣女、渔舟共同组合成一幅洁净、纯朴、淡雅、清幽的秋山图。

如果教师在描写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情境描写能经常带领学生既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把握内容,又能够对作品中具体的细节做到咀嚼涵泳,那么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将会有闪光点凸现,学生也将因此摸到文学阅读、文学欣赏的门径。

1 当前中学文学作品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1)作品情境与中学生熟悉情境的时代、地域、角色、生活经历经验、情感思维习惯方式的差异性,致使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之间出现断裂隔阂,难以联通。这就造成欣赏阅读对象难,主客体二者之间的角色相互对位难,感受认知照片情境出现偏差或失误。

(2)现代中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积累少,对欣赏客体陌生,从而造成主客的进行错误的理解。

(3)校园里生活的欣赏主体远离社会,缺少相应的常态学习活动,缺少一定的认知积累,从而造成自己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时思维情感通道的狭窄或闭锁。

(4)理解、欣赏方法路径选择错误,致使主体的情感与客体的情境发生错位,误认误判,理解和欣赏有失偏颇。

(5)主体认知与客体实际联系错位,对接短路,理解赏析过程中形成主客体之间的相互排斥。

(6)主体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对新情境主观误判因素,导致学习者赏析者对新情境不能深入理解。

(7)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中有畏难情绪,于是就会造成无所作为,选择主动的放弃。

(8)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开掘能力有限,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存在问题。用旧理念解决新问题是目前一部分教师的做法,并还美其名曰有经验。

以上几点从主观、客观、主客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梳理分析,比较切合目前的教学实际,基本上找到了文学作品情境教学问题的症结。这些认识,来自我们多年来的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的教学反思与总结,也是今后我们进行文学作品教学要着力解决和取得新的突破的关键环节。

2 情境再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发现了问题,弄清了原因,那么,通过再现作品情境寻找教学问题的解决之道,也就有了依据。情境再现的教学方法,其重要性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引导并教会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想象,进行串联、整合文学作品中原本处于分离、独立状态的意象,使其组成形象的甚至是完整的生动的画面、场面或过程;还要让学生的这种行为方式最终转化成一种学习和能力。能力的转化才是最重要的,怎么样让学生在以后的文学作品阅读和教学中,把情境再现作为一种习惯,自觉地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做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要让学生感到实用有效,他们才会闻道而践行。

其次,引导并教会学生去丰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增补内涵的空缺及其省略部分。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成新的具有丰富的细节、比较完整的场景、画面和过程的形象性事物群。但是,当前中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停留于个别独立的意象而不是整个情境的层面;对包含在文字中的内容要素缺乏一定敏感,不善于发现挖掘;不能从整体入手全面地把握作品中形象性事物及其内涵。

3 在阅读和课堂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如何让情境再现

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第4篇

背景是众姊妹和宝玉已奉元春之命,搬入大观园,都是年轻女孩儿,就一个男性贾宝玉。大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结果静中生动、宝玉忽然有一天不自在起来。于是便读起了《西厢记》。黛玉看到也读,而且读得“余香满口”,两个人“连饭也不想吃了”。正在这时袭人来找,说老太太唤宝玉有事。

林黛玉一个人闷闷地回潇湘馆,路过梨香院,恰好里面正在排练《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两句曲文传入黛玉耳朵,她感到“感慨缠绵”。待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由不得“点头自叹”。又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两句,黛玉“不觉心动神摇”。再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她已经“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反复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这时黛玉又联想起唐人诗句:“水流花谢两无情。”以及刚刚读到的《西厢记》里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最后她“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红楼梦》里这段情节是描写艺术欣赏达致共鸣境界的绝妙文字。起因、渊源影响,主要来自《牡丹亭》的艺术感染作用。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作者让林黛玉在念酒令时,再次诵读《牡丹亭》的成句。鸳鸯充当令官,一个一个“考”下去,轮到黛玉,鸳鸯说:“左边一个天。”黛玉接念:“良辰美景奈何天。”可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牡丹亭》是何等地别具慧眼特识。

史学家陈寅恪总是期待“后世相知或有缘”。曹雪芹之于汤显祖的《牡丹亭》,应该不愧为“有缘”的“后世知音”。

庚辰本《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回前的一页纸上,曾引录一首汤显祖的诗:“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此诗见于《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四,题为《江中见月怀达公》(《汤显祖诗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页531),作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达公”就是真可和尚(字达观、号紫柏),汤显祖的好友,对汤的思想有过重要影响。

抄本《红楼梦》录存此诗,是因为诗的内容和《红楼梦》第三十二回的情节内容互相映衬,故诗前有小引写道:“前明汤显祖先生有怀人诗一截,读之堪合此回,故录之以待知音。”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是有名的“诉肺腑”,即贾宝玉第一次直白地向林黛玉表达爱情,郑重告诉林黛玉:“你放心!”这一情节,在《红楼梦》里是极大的关目,是宝黛爱情故事的转折点。一般读者不一定注意到,宝黛两人在此前经常是吵吵闹闹、哭哭啼啼、互相怄气,但从这第三十二回“诉肺腑”以后,两个人忽然不再闹别扭、吵架了。这是为什么?原来恋爱的双方互相交了底,表了决心,彼此心领神会,只剩下互相“怔怔地”傻看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试想,两人话都不需要说了,还需要吵架吗?

甚至黛玉和宝钗的矛盾也因之平静下来。

黛玉得到了宝玉的心,就不必处处以宝钗为意了。宝钗心理纠葛的解决,是第二十八回,贾妃从宫里送礼物,独宝钗和宝玉的一样多。这是个重要“暗示”,说明贾府的权力执掌中枢选中了宝钗做未来的宝二奶奶。当时宝玉大惊,以为传错了,说:“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敏感的林黛玉只好向宝玉发脾气:“我没有这么大福气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而宝钗何等聪明,她岂能不意识到这一特殊举动的含义?这等于元妃的一次公开表态,使得贾母也不便另作主张。此情此境之下,“慧宝钗”还需要放黛玉在心里吗?

宝钗要的是婚姻,黛玉要的是爱情。到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她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因此就不必互相猜疑戒备了。后来钗黛二人甚至表现得很亲密,弄得宝玉莫名其妙,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几时”?宝钗是在书中第二十八回,黛玉是三十二回。第三十二回就是宝玉和黛玉的“解到多情情尽处”,所以后来他们的爱情就是“月中无树影无波”了。

汤显祖虽不可能看到晚他百余年出世的《红楼梦》,但他的《江中见月怀达公》诗所表现的“情心”,却可以为宝黛爱情故事的转折预做解人。

《红楼梦》庚辰本第三十二回引用的汤显祖这首诗,不必是曹雪芹所引,也许是脂砚斋或畸笏叟。第二十一回庚辰本的另页上也有一首诗,叫做《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写的是: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此诗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第二十回回后之附页,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第一册,北京,1975年。按庚辰过录本将此附页置于第二十回后而不置于二十一回前,应是抄手误植。

题这首诗的“客”是谁?可能是脂砚斋,也可能是畸笏叟,还可能就是曹雪芹自己。

诗后有批语说:“凡是书题者,[无]不可(以)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这首诗和汤显祖的“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诗,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细详,两首诗又尽有不同。这个不同,正是《红楼梦》和《牡丹亭》写“情”的不同之处。

《牡丹》所写之情是美丽、圆融而又比较容易舒解之情。杜丽娘身处闺房,虽不免为情所困(“在幽闺自怜”),但为时甚暂。她去游园,“姹紫嫣红开遍”的自然景观,既可令她“因春感情”,又可为她暂舒闺房闭处之困。她一个官府小姐居然可以园中畅游,她的处境够优越的了。而且游而能梦,梦而有遇,遇则成欢,杜小姐的情感生活够顺利的了。她自己也承认:“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玉成此节的条件:是她生在正当红的官宦之家,又是独生之女,杜老爷忙于利禄,母亲对她娇纵溺爱。

这样适宜的“小环境”,特别是构成小环境的“硬件”,《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完全不具备。“寻梦”虽苦,但不小的篇幅都是对前日所遇的“鸳梦重温”,尽情回忆在湖山石边、牡丹亭畔,与“可意书生”的“美满幽香不可言”。她抱怨的是:“梦到正好时节,甚花片掉下来也!”就是“寻梦”不着而焦思,复因焦思而弃世,这个时间也不是很长,不过季春到初秋而已。

更重要的是,杜丽娘死后还可以和柳梦梅“幽媾”,两性之间情感的欢悦过程未因当事人之一的死亡而中断。实际上,死后的杜丽娘反而得到了灵魂的自由和情感的自由。她的“肉身不坏”,灵魂可以“随风游戏”,愿意飘到哪里就飘到哪里,至少可以“常回家看看”。所以从死亡学的观点,杜丽娘不过是“假死”。前生注定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过程是:“前系幽欢,后成婚配。”还魂以后,皆大团圆。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爱情和婚姻,是合一的,而不是分离的。这是《牡丹亭》写男女之情的最大特点。

《红楼梦》则完全不如是。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爱情和婚姻,恰好是分离的而不是合一的。《红楼梦》里的婚姻,大都是失败的、残缺的,尤其少有与爱情的结合。

“老祖宗”贾母的婚姻是否美满,不得而知,书中没有交代,反正作为文学角色出现的的她,始终是孤身一人。研究者有的认为张道士是贾母的“老情人”,也许证据还不够充足,不去说他。贾赦和邢夫人、贾政和王夫人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婚姻的常态,照例只有婚姻,没有爱情。贾珍和尤氏原本搭配的不错,但贾珍爱的是儿媳秦可卿。贾琏和王熙凤算是比较“般配”的一对了,但他们是权势与利益的结合,各怀鬼胎、勾心斗角,而且都另有所爱。

反之有爱情的,又都不能结成婚姻。

例如尤三姐爱柳湘莲,终因爱而自杀。最典型的是男女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是真爱,爱得如醉如痴,但就是不能结合。只好镜花水月,咫尺天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成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只曲写尽了普天下有情人爱情与婚姻分离、因而不能结为眷属的苦痛。

换言之,在曹雪芹看来,真正的爱情也许是永远无法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一种空幻。他摈弃了以往戏曲小说“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老套。

《牡丹亭》里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所以有磨折而少苦痛,就因为有现成的圆满的结局等待着他们,甚至地狱的判官、人间的皇可以站出来帮助他们成全好事。

这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相比,杜小姐和柳公子够幸运的了。

中国传统社会男女之间的爱情感受,婚姻与爱情分离,足以成“痛”,情爱与分离,足以为“苦”。现代社会不存在这些问题,婚姻不必是爱情的必然归宿,也可以不与情爱完全结合,因此现代人较少爱情的苦痛。

《红楼梦》既写了有爱情却不能结合的“痛”,又写了有情爱而不能实现的“苦”,还有大量的既无情爱又无的“悲”。

“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可以说都是不幸的。

元、迎、探、惜四姊妹,元春号称“元妃”,不过是凤藻宫的一名“女尚书”,是以“才选”,不是以色胜,婚姻、爱情、情爱、云云,根本谈不上。迎春懦弱,人称“二木头”,儿女之情与她无缘;后来嫁给如同“中山狼”般的“无情兽”,把她“作践的公府千金如下流”。探春远适,那是后话,前八十回的探春,为维护正统地位的尊严,可以不认生母,“绝情”、“忍情”是她的性格特征。惜春好静、喜佛事,后来出家,早已绝了世间情。

李纨守寡,书中说她心如“枯木死灰”。

史湘云爽朗大度,似乎爱自然而不解人事,所以《红楼梦十二支曲》说她“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而且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薛宝钗只知有“礼”,不知有“情”。

妙玉应该是既解情爱又解的女子,但身处栊翠庵,自己断绝了发舒的条件,结局竟流落风尘。惟有黛玉,算是得到了难得的情爱,但始终与绝缘。曹雪芹似乎有意要把情爱与分离开来、对立起来。如果偶有例外,这两者有某种程度的结合,如司棋和潘又安,结果双双自杀,只能到另一世界实现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的理想了。因为在曹雪芹的眼里,一旦拥有了,就已经不是“爱”,而是“”。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为他演《红楼梦十二支曲》,就是警示他情爱与不过是虚妄空幻之事,万不可一意追求。但贾宝玉对这些警示不感兴趣,也就是警幻仙姑发现的“痴儿竟尚未悟”,于是便引领他与秦可卿幽会,发表一番惊世吓俗的大议论:

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污纨绔与那些流子悉皆玷污。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为饰,又以“情而不”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知情更。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

试想这是多么大的判断:“好色即,知情更。”难怪吓的贾宝玉不知所措。

然而警幻仙姑接着又对“”字作出了新的诠解。她说:“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二字,惟心会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贾宝玉被警幻仙姑称为“天下古今第一人”,以和“好色即,知情更”的流俗情事划清界限。

贾宝玉作为文学形象的特点是:“好色”而“知情”,“知情”而不。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是一极特殊的角色,作为文学形象,她是集情、色、、欲于一身的人物。书中描写她“鲜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所以她的小名叫“兼美”,表字“可卿”。其实她才是情和性、色和欲四者合一的化身,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美丽而且性感。但这样的女性,男性会无法抗拒,按传统的观点,后果不堪设想。她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红楼梦曲》又说:“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曹雪芹把“情”看做是“孽”的宿“因”,而且尤其是“家事消亡”的“首罪”和“宿孽”。所以他宁愿塑造贾宝玉这样一个情爱和、爱情和婚姻分离的“”的形象。再没有人比贾宝玉更具备“知情更”的诸种条件了,但作者偏偏让他走到世俗理念的反面。

至于“造衅开端”之“因”、“家事消亡”之“罪”,何以都和一个“宁”字有干系?这个“宁”字是宁国府之“宁”,还是另有他指?红学专家也被弄胡涂了,至今没人解释得清楚。当然也许不仅仅指“家事消亡”,可能还包含着“国事”――这涉及《红楼梦》有没有反满思想问题,是另一话题,此处不能多讲。

《牡丹亭》写“情”的难能之处,是写出了男女之间的“至情”,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卷前“作者题词”)。这是汤显祖作为戏剧家的伟大处。

尽管如此,《牡丹》所写仍然是那种比较单纯的男女之情,即前引汤诗里描述的“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那种情境之下的“情”。《红楼梦》则写出了男女情事的诸种复杂型态,有“情情”,有“情不情”(脂砚斋评语),甚至包括因“情”而导致的“情的错乱”,以及因“情”而生成的“恨”等等。前引《有客题〈红楼梦〉一律》:“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应是《红楼》情事描写的真实写照。

汤玉茗标榜:“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作者题词”)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传统社会“以情抗理”的宣言。其实他的本意是说“情”可以创造出“理”无法解释的爱情现实,非要对“理”的价值作蓄意的贬低。《红楼梦》则可说是向传统社会的“理”发出了比较系统的置疑。

对比两部作品的风格,《红楼》感到压抑,《牡丹》让人欢跃。《红楼》向往自由的爱情、向往人格的独立,但却是被笼罩在宗法制度大网中的向往,现实世界中无法得以实现。

这缘于曹雪芹与汤显祖处身于不同的历史环境。

天启、万历年间的明代社会,城市经济相对发达,物质条件充盈,中上层生活侈糜,加上王学后劲恣肆,知识人士有较大的精神空间,于是谈“情”说“性”成为时尚。袁宏道致龚惟长书提出的人生“五快活”,可见晚明时代性之一般,兹抄录以飨读者。

然真乐有五,不可不知。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邂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金钱不足,继以田土,二快活也。箧中藏万卷书,书皆珍异。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友十余人,人中立一识见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者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然一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地荡尽矣。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士有此一者,生可无愧,死可不朽矣。若只幽闲无事,挨排度日,此最世间不紧要人,不可为训。(袁宏道:《龚惟长先生》,《袁宏道集笺校》上册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页205至206)

兹可见晚明社会是一道德秩序紊乱的极开放的社会,“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犹嫌不足,还要以“恬不知耻”相标榜、相钦尚,以为知耻者不足以享受到“真乐”。史家称当时为“天崩地解”的时代,诚非虚言矣。

特别是居身繁华之市的士、官、商等中上阶层,对情、性、利、欲的放纵和追逐,是公开的、无所顾及的。所以《牡丹亭》畅意地写情和欲、爱情和婚姻合一的男女之情,是顺理成章之事,当时的作者和读者均不以之为异。

而生活在乾隆统治时期的清中叶的曹雪芹,则没有汤显祖那样的精神气候的条件。清朝文化政策的严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朝一代。皇室、八旗贵胄,可以恣意玩乐,士商等民间势力,则蒙受巨大的政治压力。处身高压之下,知识人士要么做顺民,要么被整肃。商人也失去了往昔的自由。所以《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只好写情和欲、情爱和、爱情和婚姻相分离的男女情事,写被压抑的、变态的、错位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