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篇历史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汽轮机轴瓦震动 叶片断裂机械事故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TK26文献标识码: A
一、轴瓦震动分析
汽轮机轴瓦振动是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中常见的主要故障,严重影响着机组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轴瓦垂直方向的振动,由于是机组运行直接监控的重要参数,另外由于多年来无数专家和科研人员的努力,在振动的分析和处理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而轴瓦水平方向的振动,由于缺乏监控手段,往往在发现时已造成重大影响,导致不得不停机消除。本文结合处理消除轴瓦水平振动的经过,分析水平振动大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得出处理水平振动大的几个结论,希望能在机组检修阶段注意消除导致振动的潜在因素,以避免运行中因水平振动大而导致停机或事故的发生。
1、200MW汽轮机#5, #4轴瓦水平振动大处理经过
某电厂#1汽轮机#5轴瓦水平振动的解决。其#1汽轮机系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200-130/535/535型汽轮机,于12月进行了通流部分改造。次年3月15日,该机在负荷从170MW升至220MW的过程中,#5轴瓦处突然响声异常,同时瓦盖振动明显.在线监测表计显示垂直振动为35μm,就地用测振表测量#5轴瓦瓦振值如下:垂直方向:37μm,水平方向:201 μm,轴向:189μm 。测量轴承箱结合面及汽缸和台板连接处差别振动均不大,都在30wm以下,被迫打闸停机。
停机后检查#5轴瓦及瓦箱内各部件。该机组#5轴瓦为椭圆轴瓦,靠四块垫铁固定在轴承箱内。检查发现#5轴瓦上垫铁接触很差,右侧仅角部有两个接触点,其余无接触痕迹。翻出轴瓦检查,轴瓦钨金良好,无磨损痕迹;下垫铁接触良好。检查低发转子联轴器各连接螺栓,各螺栓联结紧密,伸长值均符合要求,无松动现象。
处理结果是将#5轴瓦上垫铁修研,使其与瓦盖接触面积达到75%,并压紧力为140μm满足紧力要求(设计紧力100-150μm )。重新开机后#5瓦各向振动正常,均在要求范围内。
2、水平振动大的原因分析
根据事故分析,在轴瓦水平振动大现象出现的同时,轴向振动也都有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作为具有一定面积的轴瓦来说,动刚度的丧失不可能局限于水平或轴向的一条线上,往往是轴向和水平向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现场情况处理经过看,引起轴承座水平和轴向振动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轴承座水平方向和轴向的动刚度分别存在差异引起的。200MW汽轮机组#1机#5轴瓦是由于轴瓦紧力的丧失也可归结为轴承的动刚度发生了变化而导致振动。
根据轴承轴向振动的刚度和振幅关系公式:
式中b---轴承座轴向宽度
h一轴承座高度
P一激振力奋轴瓦载荷
KA,KB一轴承座A, B两侧的支承动刚度
对于水平振动来说,也可以定性简化为按此公式进行分析,只不过将b值看为轴承座水平向宽度而已.从而可以认为,水平振动除去激振力影响的因素外,主要影响原因就是轴承座相对水平向的动刚度不对称,即轴承座水平方向的动刚度存在差异引起的。如12MW汽轮机组#2轴瓦水平振动大是由于二次灌浆松动,但左右两侧二次灌浆松动程度不同,从而使左右两侧刚度不同,在擞振力作用下,使左右两侧刚度约束程度不一致而产生了水平振动,即左右两侧基础的刚度不对称引起了轴瓦的水平振动:200MW汽轮机组#2机#4轴瓦水平振动大是由于瓦盖右侧螺栓松动引起的,由于右侧轴承箱与缸体连接螺栓松动,而左侧轴承箱与缸体连接螺栓紧力相对较大,这样就造成了左右侧的支持刚度存在很大的不同:300MW汽轮机组#1机#4瓦水平振动是由于低压内缸结合面左右两侧螺栓的松动使左右两侧的动刚度产生了极大的差异;200MW汽轮机组#1机#5轴瓦水平振动是由于轴瓦上垫铁左右两侧紧力偏差太大,使轴瓦呈现单侧紧力状态,左右刚度显现出明显的不一致。
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断裂事故分析
两台50MW汽轮发电机组,机组型号为C50-8. 83 /1. 301号机1月投入运行,2号机4月投入运行。6月4日,2号机组振动突然加大,12日开缸检查,发现第1级动叶片(调节级)3处共6片从根部断裂,转子返制造厂修理。
根据当时机组运行及叶片事故情况,制造厂家会同运行厂家对事故叶片进行了整级更换。更换时根据断叶片事故分析对叶片成组焊接剖口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叶根侧部剖口焊。两个月后,2号机组振动再次出现异常,再次停机开缸检查,发现第1级动叶有3处共6片从根部断裂,同时有部分叶片出现裂纹。断口形式和部位与第一次断口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断纹基本相似。另外,第2. 3. 4级动叶型面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末级叶片有3片顶部不同程度地向外突出变形。
1、原因分析
1)、设计分析
该机组调节级所用叶型为3. 4061,叶根为TG22该叶片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我国50MW高温高压汽轮机调节级上广泛采用,是一种成熟结构。制造厂在50MW抽汽式汽轮
机上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并根据机组运行工况进行了适当调整,使用情况一直良好。
2)、结构强度分析
该机组调节级动叶片材料为1Cr11MoV,节圆直径1 100mm,叶片数156个,汽道高度35mn,叶片宽度35mm,叶根采用TG22型T型叶根,叶片顶部自带围带,2片叶片成组,采用上、下V型剖口焊接,围带焊接前厚8mm,剖口深6. 5mm叶片安装好后,围带加工至中间9mm宽,厚6.1 mm,两侧厚4. 3mm
该叶片作为调频叶片考核,其A0型计算静频为4 514Hz所配喷嘴当量数为79. 4激振频率为3 950H z频率避开率为14. 3%,在型线底部的汽流弯应力为4. 5MPa (二阀开)其余应力均远低于标准考核值。
3)、叶片断裂原因初步分析
第一次采用2片成组,在围带处焊接和在叶片底部开坡口焊接,叶片的振动强度基本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但叶片的切向振动频率和轴向振动与激振力频率的避开率不大,考虑到调节级叶片变工况运行条件和叶片装配在叶轮上的实际松紧状况,当振动下传时,叶片组的切向振动模态和轴向振动模态与喷嘴激振力频率发生共振或接近共振,导致叶片中的动应力过大,造成疲劳破坏。
第二次采用2片成组,增加叶根匹配面焊接,避免第一阶切向振动模态的共振,轴向振动频率与激振力频率的避开率也有所改善,但轴向振动频率与激振力频率的避开率仍不是很大。焊接的热影响区造成叶片材料抗疲劳的能力降低和焊接原因引起的初始裂纹,加速了叶片的疲劳损坏。因此从振动应力的来源来看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断裂有不同之处。
通过对TG22型叶片根部断裂金相检验分析,结论如下:
a叶根的断裂属于脆性断裂,裂纹扩展速度快,宏观断口上无明显塑性变形。
b裂纹源位于两叶根靠拢部位的焊&铁素体带处,这里既是强度弱化区,又是焊缝与母材截而不连续部位的应力集中处。
c裂纹主要以沿晶方式扩展,且环境介质的氧化加速了裂纹的扩展与腐蚀疲劳产生。
d叶片断裂机制主要以解理断裂为主,并兼有准解理断裂的混合。
e叶片服役期间若蒸汽温度控制不当,引起了水冲击,使振动加剧,还有叶轮实际运行转速过限,都会促使裂纹的旱期出现。
f叶片基体组织中晶界上的夹杂物也是应该控制的,这需要注意锻造时温度不能提高,且高温下停留时间也不宜过长,若控制不得当,不但晶界会出现夹杂物,&铁素体也会增多并出现聚集,从而降低基本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
2、处理方案及分析
根据机组情况,可有3种处理方案。
1)用3片成组焊接方式更换原有叶片;
2)采用2片成组电子束方式更换原有叶片;
3)采用调整喷嘴数,重新设计调节级的方式更换。
处理方案分析比较如下。
用3片成组焊接方式该方案吸收了前2片断裂的教训,改进依据如下:
a )3片成组焊接后,可将叶片的大型静频率从4 514H z提高到5 090Hz在激振力频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计算的避开率可从14. 3%提高到28. 9%
b)顺部加装了燕尾围带。该结构可有效增加叶片顶部阻尼,这是目前各汽轮机厂广泛采用的一种减少动叶振幅的有效方法。
c)增加叶根宽度到26门111(原为22门111)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叶根静强度和刚度,尤其增强叶片抵抗“Z"型振动的强度。另外可以避开第1阶切向振动频率,而且明显提高了叶片组的基本轴向振动频率。改进时,在工艺上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提高叶片组叶根和另外叶片组叶根间的过盈,叶根和轮缘配合紧度,降低振动的下传速度。
d)采用两片成组电子束焊方式
电子束焊是一种真空焊,有效避开了常规焊接应力,同时在该结构顶部加装燕尾围带,强度性能较好。该结构因与两片成组手工焊接结构是同一数学模型,对前面出现的断叶片原因没有根本改善。
e)采用调整喷嘴数
调整喷嘴数可有效改变激振频率,理论上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目前汽缸、转子结构限制,改变当量喷嘴数的幅度受到很大限制。必须从汽动和热力计算方而重新设计,对机组的热力性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且时间较长,约需3个月一6个月。
总结:
针对以上导致汽轮机轴瓦轴颈磨损的原因及汽轮机调节级叶片断裂,进行分析及预防既是维修汽轮机轴瓦轴颈磨损与汽轮机调节级叶片断裂的预防关键,也是机组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童话;情节;类型;索引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23-01
对童话进行科学研究,需先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所以,首要任务是确定童话的基本类型。
А.Н.阿法纳西耶夫是他们中的姣姣者,是这个领域之研究第一人。他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把现存的大量的、丰富的童话材料进行整理。在他的第一部童话研究(1855-1864)集里,对童话的分类还很模糊的。不仅同类型的童话,甚至是相同情节不同版本的童话在不同分册里都是杂乱的、不系统的。但再版时已形成统一的体系。得出如下结论:
关于动物的童话(NO.1-86),之后列入的是几个关于物品的童话(NO.87,88):《气泡、秸秆和铲子》;关于植物的童话(NO.89,90):《蘑菇去打仗》,《小芜菁》;关于原质的童话(NO.91-94):《严寒、太阳和风》,《太阳、月亮和乌鸦》。
魔幻童话,神话童话,幻想童话(NO.95-307)。
壮士歌童话(NO.308-316):《伊利亚姆罗米茨和索罗威》,《瓦西里布斯拉耶维奇》,《阿廖沙·波波维奇》及其他一些童话。
历史故事(NO.317-318):《关于妈妈的故事》,《关于阿列克萨德勒·马克敦斯基的故事》。
短篇小说和日常生活童话(NO.319)。
壮士歌(NO.351及其他):关于死尸、巫婆和树妖的故事。
民间趣闻轶事(NO.453-527)。
烦人的童话(NO.528-532)。
诙谐语(NO.533-547)。
这个童话的分类,优点很明显,缺点也明显。历史故事、对壮士歌的复述和壮士歌不应归类于童话。烦人的童话和诙谐语不属于童话。但他们是和童话很相近的体裁,应被纳入童话集。壮士歌经常被归类于日常生活类的童话范畴,比较容易识别。排除这些不足,便得出比较严谨的童话分类:
关于动物的童话。
关于人的童话:
(1)魔幻童话
(2)短篇小说童话(包括奇闻趣事)
还有1-2更具代表性的故事可列入分类。因此,我们得出,童话共有4种:有关动物的、魔幻的、短篇小说的和积累的童话。阿法纳西耶夫通过经验摸索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把童话划分为几个最主要的类别。
芬兰学派——情节。这种更加详细的体系是由芬兰学者阿尔涅确立的。欧洲的童话材料越积越多,但情节的数量相对不大。阿尔涅把重复的情节称作童话类型。他编出了类型目录,命名为《童话类型索引》。每一个童话类型都有编号。对每一种类型都做了简要的、提纲挈领的叙述。类型的编号是一个密码,即是某一个童话的记号,是独立于用自己语言记载的童话的编号。因为仅仅通过标题来标示童话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内部相同的童话名称都很有可能不相同。并且这些标题并未涉及童话内容。例如Д.К.采列宁、Б.М.索科洛夫和Ю.М.索科洛夫兄弟为了给自己的集子做出索引,不得已对童话内容做了简要复述。非常明显的是,这种方法不能对成千上万的童话内容都做出叙述。要标示童话就需指出童话类型。比如,当收集者想知道收集到的是什么童话,他只需在阿尔涅索引中找出相应的编号便一清二楚。如果研究者需要引用,比如童话《小神马》的某个情节,他不需要读完整个童话集,在其他语言的任何一个童话集里,如有531类型,马上就能找到。例如,童话《涅斯米亚》,普希金之家档案馆是否存在还不能确定。但阿尔涅索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能确定地知道是否有这个童话,如果有,那么它在哪个文件,哪个集子,在哪一页?
阿尔涅索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俄语版由Н.П.安德列耶夫教授翻译,以《阿尔涅童话情节索引》为名出版。安德列耶夫以引文的方式把自己的索引补充到最新版的俄语研究文集中。因此,需要《青蛙公主》的研究者,只要找到编号402,就可在安德列耶夫研究文集中找到俄罗斯童话的各种版本。
阿尔涅预言自己的索引编号会达到2400个。因此,他在自己编号中预留出位置、空白处。比如,在130类型编号后紧跟着是编号150,留出20个空白编号。这样的排列方式,在不打断和破坏研究者使用资料的前提下,让补充和完善有了可能。安德列耶夫,比如,把这个索引翻译成俄语的同时,又补充了一系列俄语资料。补充资料引起了某些不协调和不一致并要求核查和调整。完成这项工作的是北美学者斯蒂文汤姆森,他将索引译成英文并核查了所有的补充资料。迄今为止,它是全世界科学家的查询权威。在这里,每个索引都有一个公开的图书索引号(包括安德列耶夫),最新研究也是指向每一个类型。这样一来,研究童话的每一位研究者都能立马确定所有欧洲语言的童话版本和目前存在的所有著作。
阿尔涅索引有很大优势,也存在很多缺陷。首先该如何理解“类型”这个概念。一方面,在阿尔涅类型之下意为着一系列童话,这些童话的人物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标题为《机灵的小偷》的童话,他的类型编号是1525,其下列了多种(远不是所有)关于机灵的小偷的情节。《类型》比情节的概念更宽泛。另一方面,类型有时被理解为具体的主题。因此,在编号1000-1199中编入的是《被愚弄了的鬼魂和巨人》。
索引分类的不一致导致材料了不适用性。例如,魔幻童话被分成下列几种:奇异的对手;奇异的丈夫;奇异的任务;奇异的助手;奇异的物品;奇异的力量和智慧;其他奇异的童话。
表面看起来很严谨且有逻辑。但实际上编号是建立在互相排斥的特征基础上。比如,奇异的任务通常是在奇异助手的帮助下完成的。在童话《灰褐马》中,奇异的任务跳上公主的窗户,跳上马背,在奇异的助手神马——灰褐马的帮助下亲吻她。
还可以指出其他缺点,索引用起来非常麻烦。在索引中找到童话很容易,但是从童话再回到索引就非常困难;需翻阅大量的内容,并对比几十种类型。Н.П.安德列耶夫确定了各种类型的童话。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熟记并掌握了索引分类。所以,不掌握索引的人,会常陷入困境。如果遇到这种状况,出路就是利用字母、名称来编纂索引类型。汤姆森(Thompson,1927)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在研究童话时,如果想确定《灰褐马》、《萨尔丹》或者《青蛙公主》的类型,就需要查看字母索引,并能马上找到所需的资料。但遗憾的是,安德列耶夫的翻译版本没有引入这个方法。
依循阿法纳西耶夫的分类,根据完整情节的相似性把童话归类为三个主要的类别:
(1)关于动物的童话
1899年农历八月十五,徐燕孙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1920年,中国画学研究会在京成立,徐燕孙作为首批会员入会。徐燕孙专攻工笔人物画,兼作小写意人物画,多次在北平、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人物画影响越来越大,曾被誉为“北徐南张”,“北徐”就是徐燕孙,“南张”则是张大千。
期间,徐燕孙应《北京晨报》主编厉南溪之约,创作了30余幅白描画稿,由厉配诗,如《梁红玉擂鼓》《花木兰还家》《秦良玉勤王》《荀灌娘突围》等,借古喻今,寄托爱国情怀。其后由弟子任率英、李大成筹资出版《霜红楼画》。
20世纪30年代,徐燕孙曾执教于京华美术学校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他培养了一批著名的画家,如在建立共和国初期大放异彩的吴光宇、王叔晖、任率英、卜孝怀、刘凌沧、潘洁兹、黄均等。
1951年,徐燕孙进入刚成立不久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率其弟子王叔晖、任率英、卜孝怀等一批画家共同进行连环画创作。此时《连环画报》创刊,徐燕孙作为绘画的骨干,画出了不少好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在1951年至1954年间,他在《连环画报》上共发表了9部短篇连环画;在《连环画报》1951年第2期上,刊载了徐燕孙创作的彩色连环画《热爱祖国的弦高》。当时刊物的彩色版面很少,刊登徐燕孙的作品,是对他人物画的肯定。1951年的《连环画报》还刊登了徐燕孙绘制的现实题材的两篇稿子《程双玉翻身记》《二斗秫秫》,这两个短篇充分表现了徐燕孙驾驭连环画的能力:众多人物栩栩如生,画面强调动感,背景道具详实。彩色短篇《农民和狼》则将狼的动态表现得生动自然。彩色长篇连环画《屈原》,线条流畅,充分展示了徐燕孙工笔人物画的优势。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连环画作品问世,如《三打祝家庄》《鲁达拳打镇关西》《火烧赤壁》《萧恩打渔》《王佐断臂》《古城会》等多部连环画单行本。这些在连环画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给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典范。徐燕孙善于表现人物特征,以推动情节。比如在连环画《火烧赤壁》中,有一幅画面表现曹操灭了荆州刘表之后,想趁机征服孙权、刘备。曹操将大军驻扎在荆州襄阳一带,派人到东吴下战书,威胁孙权投降。徐燕孙在画幅左侧画上孙权,而画面左边是曹操派来的下战书的小兵,小兵的神态是一脸的不屑,左手拿着战书,右手指着战书,傲气十足。徐燕孙通过对小兵的刻画,折射其主人是如何盛气凌人和狂妄。
徐燕孙的《三打祝家庄》是他连环画的顶峰之作。1958年,这套连环画重绘出版,被收进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长篇连环画丛书《水浒》中,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经典之作。在《三打祝家庄》中,徐燕孙充分展示了他娴熟、精准的线描技法、驾驭连环画创作的能力,使得该作品成为从近代人物绣像向现代连环画发展的部杰作。作品中,随着不同环境,描绘人物的方法也不同。如这本连环画中,刀马战争的场面很多,但也有抒情的表达方式:例如第92幅中,老者与石秀的交谈,就充满了诗意;第111幅,描写祝小三的醉态十分到位,而石秀在偷祝小三的白翎时又是那样小心大胆。扈三娘的妩媚潇洒与周围如狼似虎的军士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作者在表现战争场面时仍然十分注意对周围环境细节的刻画。
共和国的连环画奠基人之一姜维朴评价:“纵观徐燕孙的连环画,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以丰厚渊博的艺术功力和娴熟精湛的工笔艺术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从而推动了刚刚起步的新连环画艺术,使之跨上一个新的高度。”建国初期,徐燕孙还参与筹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兼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组组长。1957年,徐燕孙调任中国北京画院副院长。同年,徐燕孙被划为“”,并被开除公职。自此,他在家里偶尔为出版社画些连环画,生活日益艰难,多数亲友与其断绝往来,仅有少数学生如任率英等人悄悄去看望他。1961年,徐燕孙先生患脑溢血病逝于北京。
启功曾在《无双谱》中题有:“绘事谁称一代工?十年城北识徐公。胸藏丘壑江南少,眼底骊黄海内空。老去诗篇添绮语,平生豪气托雕虫。披图喜见章侯法,取校任颐总不同。”
徐燕孙是20世纪中国画人物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与一般工笔画家不同的是,他既能画线条细如蚕丝的工笔画,又能画线条生动的写意画。徐燕孙注重传统,他遍临店代的阎立本,宋代的苏汉臣、马远、夏圭,明代的仇英、唐寅等历代名家作品,吸收了传统笔墨技法。徐燕孙善于表现人物的不同动态和神情,这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在他的连环画作品中也可以明显看到。在徐燕孙的画面上,画家用色淡雅,所绘仕女婀娜多姿,英雄则充满阳刚之气。他善于在众多人物之问穿插绿水青山、祥云瑞石、宝树珍花,以中国艺术的传统诗意营造中国百姓喜爱的仙境。徐燕孙塑造的人物大多取材于民问神话传说、古典文学题材,因此他不但擅长宗教佛道人物,也擅绘仕女人物。他的作品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着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三、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
噬shì狎xiá踉liáng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
尽:吃光(用做动词)断:咬断
四、问题研讨
观看视频动画,对比思考以下问题。
1、动画相对于文字要形象,但是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技巧,经不起推敲。现在我们来研究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动作的有: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心理的有: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2、谁来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3、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4.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五、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课外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101―01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逐步培养主动预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
一、课前――落实预习要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到了高中,教师就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责任。对文言文教学来讲,教师首先要让预习精细化。在预习阶段,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然后先不看注解大致浏览全文 ,凭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多地读懂文意,大致了解写了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选取了哪些材料等。通过预习,一是知道了文章的大致内容课堂上的翻译就有了方向,二是预习文章时,哪些地方自己看不懂可做标记,在课堂翻译时重点对待。下面是笔者在教学《阿房宫赋》时的预习设计:①仔细对照注释看原文3遍以上,罗列文中未注或注而不详的词句,试着联系已有知识或工具书加以解决。②通过资料查找了解赋这种文体。③早读时,1-3节同桌对读,第4节两人齐读,争取背诵。④末节四个“后人”,哪三个相同?分别指什么人?为什么不直接具体地说今人或唐人而宽泛的称之为“今人”?
在笔者设计的预习环节中,一是落实掌握文言词汇,落实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的理念;二是便于学生把握赋体语言特征;三是文言文教学正统的教学法,对读的预习设计既激“读”趣,又是课堂品味语言的诱导和铺垫;四是从主题“后人之鉴”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文主旨。可以说,学生的四个预习会在课堂互动中起到“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二、课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提问。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就是一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课例,下面举片断作分析。
师:……课文的第一小节,有同学问最后一句话“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生:一日之内,一宫之内,地方不同而气候不同,是强调宫殿很大。
师:哦,是强调宫很大,很好,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句话联系下文来看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来看,应该是说秦始皇对一些妃嫔的偏爱或者冷漠。
师:哦,两位同学的理解不一样。一位同学从实处来讲,是说阿房宫太大了,就像经历了四个季节。一位同学从主观上讲,宫廷里头不同的宫女受到不同的境遇而感受不一样。都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歌台暖响,舞殿冷袖”,这个“暖”和“冷”,是主观的,写感受的。把两个同学的理解一结合,这个问题解决得多好。
黄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关键是“气候”这个词,黄老师引导学生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来理解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从天气的“气候”联想到心理的“气候”,品味出人情的冷暖,这就是黄老师提问的艺术。
三、课后――作业布置有创意,读写结合,提高鉴赏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业往往以翻译文章、归纳句式、背诵语段为主,诚然,这些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文言文的“言”的基础,那么,教师是否可以再有一些创意,用新颖的作业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呢?
1. 写分析评价。文言文经典中的每一人、每一事,在不同的学生心中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作出自己的分析与评价。如学习《过秦论》后,结合历史故事“商鞅变法”“指鹿为马”等, 让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对历史事件进行评判,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